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 生态环境与道德

第五讲 生态环境与道德

第五讲 生态环境与道德
第五讲 生态环境与道德

生态环境与道德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思考

一、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给人类敲响警钟

二、生态危机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塞尔特(英)《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1891

?穆尔(美)大自然拥有权利

?施韦泽(法)《敬畏生命》

?联合国环发大会(1992)《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二节:人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

一、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指向

?首先,人的活动只能在自然界的范围内。

?其次,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再次,人类社会性的活动也受制于自然界。

二、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特征

?第一,人与物的关系

?第二,道德要求的单向性

?第三,道德公共性特点

?第四,道德高度自觉性要求

三、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内容

?1、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2、利益兼顾,造福后代

?3、禁止性规范

?4、倡导性规范

第三节:遵守环境道德,保护生态环境

一、增强环境保护的道德意识

?1、破除环境无偿论

?2、破除个人行动自由论

?3、破除先破坏,后治理理论

二、履行环境保护的道德义务

三、承担环境保护的道德使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生态危机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三、授课教案

思考题:

1.老虎为什么要吃人

据报道,东北地区某地林场,某天发生了老虎咬吃林场女工血淋淋的可怖一幕。这天下班后,几位林场职工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林中窜出一只大老虎,直扑人群,人们四处逃散,走在后面的一位女工不幸被老虎扑倒,生生被老虎吃掉了小半个身子。令人奇怪的是,老虎在吃食人之后,也倒地不起。结果闻讯赶来的救援人员,没有抢救人(因为被虎咬食的女工已死亡),反倒抢救起老虎来。这是怎么回事?救援人员发现,这是一只受伤很重的老虎,已经奄奄一息,只见老虎的颈部有很深的伤口,颈椎差不多折断。显然,老虎中了猎人所设圈套而受伤,深深陷于颈部的钢丝足以说明了这一点。致命的伤害使老虎集中最后的力气,愤怒扑向人,向人类索讨公道。据说,老虎一般不伤人,更不会吃人,只有在老虎被伤害的情况下,才会不顾一切报复人。这只东北老虎正是被人伤害之后,才酿成吃人报复的惨剧。老虎吃人之事件,提出了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动物有没有生存权利?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动物?

2.沙尘暴的启示

2002年3月20日,国内所有的报纸都在醒目之处报道了一条令人惊骇的消息:我国长江以北几乎所有的地区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沙尘天气的影响;在新疆西部和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中部、陕西北部、宁夏、河北北部、京津地区和东北南部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其中甘肃鼎新、金昌等地还出现了罕见的特强沙尘暴天气。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40万平方公里。沙尘暴肆虐地区沙尘滚滚,遮天蔽地,建筑物朦胧,空气变色,北京能见度不足500米,西安城区能见度不足200米,蒙古地区能见度更低。中央气象台专家杨贵名认为,无论从影响范围,还是强度上讲,这次沙尘暴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

沙尘暴,这个人们原先十分陌生的现象,近年却时常的发生,沙尘暴的名词也屡屡出现在报端媒体,令人耳熟能详。沙尘暴,这种对于人类生活灾难性打击的恶劣自然现象的频繁出现,不仅令人感到可怕,同样使人感到疑惑:沙尘暴究

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过去很少见到,现在却会那么多?面对沙尘暴,人类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当然并不简单是一个沙尘暴的问题,它提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价值问题,同样也蕴涵着人对环境的态度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思考

一、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乘坐的时代列车悠悠开进新千年,欢庆的锣鼓尚未停息,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侵袭惊醒了人们沉醉的喜悦,蓦然发现,人的生存环境已出现难以想象的问题。沙尘暴仅仅是环境问题其中的一部分,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远远要严重得多。如,土地大面积沙化,良田急剧减少、森林面积缩小,水土流失,有些河流枯竭或洪水泛滥、湖泊和内海遭到工业废物污染,水生之物遇到灭顶之灾,有的种类由此而绝种、煤及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燃料的巨量消耗,使地球的气候变暖,“厄尔尼诺”频频爆发等等。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地球和人类的生存。

其实,生态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中期已经出现。50年代,世界上曾发生过8件令人震惊的环境污染事件,被称之为八大公害事件。它们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骨痛病)、四日事件和米糠油事件。

在此以后,世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联合国《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列出当今威胁地球的15个环境问题。

1.人口激增。全球人口1985年为48亿,2000年增到61亿。人口增长90%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加深贫困和资源退化,使卫生、住房条件、教育质量和公共服务恶化,使失业、城市游民和社会骚乱增多,并影响经济的发展。

2.土壤资源流失和退化。全世界每年损失1000万公顷的灌溉土地。

3.沙漠化日趋扩大。大约200l0的地球陆地表面发现轻度、中度或严重的沙漠化,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

4.森林惨遭破坏。由于乱砍滥伐,全世界每年11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到本世纪末,扎伊尔盆地,巴西亚马逊西半部及圭亚那、新几内亚岛部分原始森林所剩无几,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森林造福山脉滑坡和河流下游国家洪水泛滥。

5.大气污染严重。工业发展使大气中有害物质增加,损害人体健康,毁坏植被,破坏生态系统。大气污染使欧洲几千个湖泊和北美几百个湖泊酸性化,致使自然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6.水污染加剧。大型水库和灌溉系统使许多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供水和卫生条件差,流行病蔓延。

7.贫困加剧,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

8.军费开支巨大,核武器的试用和战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9.自然灾害倍增,受其危害的人数每年都有增长。

10.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地面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掩没沿海城市及河流三角洲,影响农业生产和贸易系统。

11.臭氧层耗竭,使人和牲畜的癌症发病率提高,对海洋食物链下部一些生命形态造成灾难性影响。

12.滥用化学品,危害水资源,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13.能源消耗巨大,远远超过了环境再生的速度。

14.污染事故多。

15.海洋污染严重,海洋生物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也相当严重,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1.水污染比较严重。我国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每年仅工业污水排放量就高达8000万吨,基本是未经处理就向江河排放,导致水源的污染。大城市水污染更为严重,上海水源黄浦江每天接纳的工业污水高达400万吨,每到夏季,江水发黑发臭。全国27条主要河流,有15条河流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有的江河湖泊成了鱼虾几近绝迹的“死水”。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工农业生产都带来了影响。

2.空气质量下降。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工业集中区,常年烟雾弥漫,空气中降尘量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量6-8吨的指标,有的高达百吨,个别的超过千吨。如兰州近年还发生过光化学烟雾污染。

3.工业废渣占用土地,污染水源。有的地方把废渣用水冲入江河,既污染水源,又淤塞了航道。

4.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加剧。我国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低,只有12. 7%,居世界第102位。目前,每年消耗森林资源两亿立方米,加上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森林资源日趋减少。草原也因为乱垦滥牧,植被破坏,造成沙化严重。森林草原的减少,引起水土流失,并且造成水旱灾害不断。1998年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皆是环境恶化所致。

5.野生动物种群减少,珍稀动物濒临绝境。滥砍林木和违反自然规律的开发,破坏了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致使野生动物的存活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而大肆捕猎野生动物则更加剧了动物的生存危机。不少动物种群就此而绝迹,即使还存在的动物种群,有些也岌岌可危。以东北虎为例,我国野生东北虎不到50只,并且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不难发现,上述所举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基本上是人的行为造成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是要从人着手。面对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有学者从伦理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要用道德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人类所生存的环境。

二、生态危机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生态是个系统性的概念,按照英国学者坦斯莱的观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基本单位,由生物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处于相对平衡的动形状态。生态系统在自我作用过程中,表现出下述特征:一是稳定性。稳定性是生态系统保持其基本特征的能力。二是可塑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干扰后,具有重建正常状态的能力。三是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生物由较多的物种组成。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塑性的基础,假如多样性受到冲击或破坏,生态系统稳定程度就会降低,生态系统再生的能力也就削弱。

生态系统,无论是大至自然界,还是小到一块林地,都是由一系列生物链(加至阳光、温度、大气、水、土壤等非生命物质的作用下)衔接而成,系统的涵义概出于此。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自身的运动中,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使内部的各种组成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一般情况下,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持着天然的生态平衡。纵使发生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等危害生物的重大灾害,自然的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具有消除这些灾害引起污染的自净能力。然而,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再强,总是有限的,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出现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主要由于生态系统生物链遭到破坏,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带来的困难。因为生物之链是有机的统一体,一种生物的生存往往依赖其他生物而生。如果所依赖的其他生物减少乃至消失或繁殖过多,都会对该生物构成生存

的危险,甚至出现连锁反应。如,滥捕鸟类,害虫就可能泛滥成灾,森林和庄稼失去天然的保护者,以致被毁,而森林的消失则使栖息于其间的禽兽无家可归。又如,湖泊污染,富营养化造成绿藻过度繁盛,而使鱼类难以生存。

当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形成的生态危机,可能是自然本身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是人为的结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能力极大提高,活动范围无所不及,但人类的活动在造福自身的同时,却对自然造成很大的冲击,使自然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甚至使某些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生态失调,必然使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日益下降,最终造成生态危机。

但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于此。问题在于: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危机,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它的严重性?是否意识到人所应该负起的责任?对于地球上其他生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由于自然之浩大,有的人感受不到生态危机的到来,继续我行我素;由于世界物种之丰富,有的人认为某种物种的消亡与人类无关,无碍于人类的发展,从而对其他生物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在可可西里,百万藏羚羊群已被杀至不足十万头,但捕杀藏羚羊的枪声依然不绝;在高等学府,不仅发生大学生用微波炉烤幼鹿犬致使小狗痛苦受伤的闹剧,而且发生动物园5只狗熊遭硫酸泼洒受重伤之事,肇事的大学生竟然无忏悔之意。虽然这些事情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影响很大,提出了值得人们思考的生态大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看待人类之外的生命价值,人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道德关系等问题。

对于地球上许多非人类生物,它们的生命是否也应有与人类同样的价值呢?是否应该给予它们与人类同样的待遇呢?对这个问题,中国古代圣贤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古代先人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统一性,那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即是指自然界,所谓“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就是天。“天人合一”,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正确认识,而且也是对人的道德要求。晋代张载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明代的程颖更是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要求。其次,提出“仁爱万物”的思想。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主张“天道生生”。认为所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都来自于自然界,而且认为生生不息的“天道”与“人德,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万物生生不息是人类应有的“大德”。在此前提下,儒家从“仁民”扩之到“爱物”。当然儒家所讲的爱物,不是毫无原则的泛爱万物,而是出于维护自然规律、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考虑。如孔子要求二“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

孝也。”主张“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庭卵”。如果说孔孟的爱物还是一种为了人而爱物的“仁术”的话,则汉代的董仲舒体现的是较为彻底的爱物。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将道德爱心从人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西方思想家对非人类生命的关注,起因于对工业化反思的结果。西方社会一直关注人神关系,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传统。在中世纪是神统治人,文艺复兴后人的地位突出,强调人的权利和价值,认为“人是目的”是最高的道德价值,自然界的价值只有在为人所用时才存在的。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了向大自然全面开战的工业化运动。但是工业文明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产生的后果,使有识之士开始怀疑人统治自然的思想,提出道德价值不仅体现在人身上,同样也应体现在其他生命的身上。甚至提出动物与人有同等的平等权利。如,英国的思想家塞尔特在《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一书中提出,动物与人类一样,也拥有天赋的权利,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可爱的,动物的解放与人类的解放具有同等的意义。美国思想家穆尔等人则进一步提出“大自然拥有权利”的思想,不仅肯定动物的权利,还肯定荒野和石头等无生物的权利。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法国思想家施韦泽提出的“敬畏生命、崇拜生命、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他的思想包括: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尊重一切生命的伦理学才是完整的。“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伦理学应当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仁爱万物”,还是现代西方的“动物权利说”,其实都表达了一个重要的道德理念:生命的价值不为人类所独有,所有的生命体都是有价值的,都是需要珍视和保护的。漠视非人类生命的权利和价值,任意地处置非人类生命,这是产生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尊重所有的生命正是尊重人类本身,正如英国文学家劳伦斯所指出的:如果人仅仅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无视大自然中动植物的权利,那么人类最终会发现他践踏生物原来是践踏自己。

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有些生物与人的生存有直接关系,如鱼类等,那是需要保护的;而有些生物与人类生存并无直接关系,如虎狼之类,它们存在与否对人类没多大的意义。这里涉及到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也是进一步理解非人类生命价值所需要的。前已述之,生态系统是个整体性的概念,地球上物种和其它生物系统的相互联系,必然要求生物的多样性。如果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将失去许多生存的条件。为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制定《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小至微生物、大至庞然大物,“所有的物种都是人类的表兄弟”,对人类进化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正因如此,联合国确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事项。保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同样意味着对非人类生命的价值肯定,不管其与人关系亲疏如何。

三、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思考

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它包括人类生存和生产所必须的阳光、水、空气、土地、野生动植物、气温、气候、电磁力,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人为的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社会劳动而创造的环境要素,包括人类创造形成的物质、能量和产品。

人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物质交换关系。人类在一定的环境中劳动和生活,从环境中获取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来组织生产,维持生活。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排泄物又回到环境中去,并作用于环境。在一定的限度内,人类对环境的索取和排泄,可以通过物质再生和环境的自净作用,使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重新提供各种物质资料满足人类需要。可见,人类的社会生产过程就是变自然物质资料为社会财富供人类消费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循环过程。在人与环境物质交换过程中,人类生产活动只要在环境的再生和自净的限度内,人与环境就能保持相对平衡的良好的关系。但如果打破了人与环境物质交换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物质再生和环境自净的条件,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恶化,进而影响人类生产和人类健康。这样人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对立的情况,对人来说,环境问题突出了。

这里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开垦荒地,又不注意培育林木,结果发生席卷大片国土的大尘暴,这以后美国不得不采取造林绿化,实施对农业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问题,是指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污染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不利于人类健康和生活,或不利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环境问题对人类构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对人类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正是鉴于此,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提交了一份名称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这份报告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正是在这份报告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布伦特兰夫人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她认为,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说,人类应当依靠科学进步,致力于走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观点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普遍的认可。会议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行动。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涉及人类发展的前途。过去一味的就发展而求发展,结果反而影响了发展的步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为人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当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还在继续讨论,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如发展中的国家认为,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持续性和共同性的原则,还必须内含公平性的原则。公平性的原则不能仅仅停留在代际之间,还应包括本代人的公平。那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球人的基本需要和给予全球人发展的平等机会,要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特别是应当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现在,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的80%.这种全球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源于环境的保护。20世纪上半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增长决定论被普遍接受。在这一理论影响下,50-6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但是,这种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类遭到了自然界疯狂的报复。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引起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1980年,美国科学家莱斯特·勃朗发表名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正确提出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

中国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持积极的态度。1992年7月,根据联合国里约会议通过了全球01世纪议程》要求,中国国务院组织工作小组,开始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

皮书》公开发表,那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出21世纪行动议程的国家。此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四次人大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在第三步发展战略中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5年以来,国家召开了全国科技工作、全国教育工作、全国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全国性的会议,贯彻落实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行动方案。现在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确立下来,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管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国的国情,江泽民主席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以及其他各种资源,农业要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工业要讲质量、讲低耗、讲效益,第一、第二产业要协调发展;二是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三是消费结构要合理,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浪费资源的高消费;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是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这些就是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不单是一种战略,更应该是一种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公平包括代际公平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谐则是指全球范围内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在人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才能变成现实。

第二节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道德关系

一、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指向

人的生存依赖于环境,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不仅人类的生活有赖于环境,其实人类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古代关于人类由神所创造的神秘而美丽的神话,已经被科学的发展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只留下美丽的传说。大量的科学实证数据证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人类是自然界的物种进化的结果,证明了物种的进化、人类的生成,是一个“物种的变异性和继承性”的过程,亦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是环境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直接祖先是拉玛古猿等少数古猿类,在自然界漫长的年代里,这几种原始灵长物随着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由于冰雪南

侵、森林南退,古猿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离开了森林,失去现成果腹的野果、栖身的场所,不得不在新的环境里开始生存斗争,于是,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变化,逐渐发展成能够用两足走路、会使用天然工具、并具有萌芽状态意识的猿人。以后又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终于产生了。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人的劳动离不开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劳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正是自然界为人类的劳动提供了最原初的劳动对象。从人类的劳动及其特点,说明了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

首先,人类的活动只能在自然界范围内。人类自诞生以来,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黄河、长江等江河流域的发祥地逐渐向内陆地区开发扩展,超越了山脉、高原和海洋的阻挡,人类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包括天空和海洋,高山和地下,而这些都没有超出地球的范围。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发明,人的活动空间扩大到地球之外,进人了太空、外星系,然而,不论人类的活动如何扩展,也永远超不出无限自然界的范围,“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等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其次,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个体生命,它的存在和发展是通过新陈代谢来完成的,生命是一种耗散结构,只有通过不断地同生命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在动态的过程中维持自身的有序结构,才不至于消亡。而新陈代谢离开了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是根本无法进行的。为了维持生命的机体,人们还必须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中摄取食物,及必需的生活物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开发出更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也在增强。无论是工业时代的煤炭、石油、木料,还是信息时代的光缆、芯片等原料,皆取之于自然界。离开了自然界提供的条件,人类何以生存?更惶论发展了。

再次,人类社会性的活动也受制于自然界。人类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可以归结为谋取物质资料的物质性活动和提高人类价值的精神性活动。前一类活动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是以大自然为活动舞台、以大自然为活动对象的。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捕鱼围猎,到现代化的石油开采、太阳能的利用,都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进行的。大自然还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活动的对象,满足了人类获取各种物质资料的需要。后一类以提高人类价值的精神性的活动与大自然间接地保持联系,因为后一类活动必须在前一类活

动提供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一定物质资料的保证,人也是不可能从事精神性的活动。

总而言之,人类自然性生命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依赖自然,也受惠于自然,人必须与自然一体。但是,人接受这样的认识经厉了曲折的过程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类一度是自然的奴隶。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存环境不是尽善尽美的,相反是极其苛刻的,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存很不容易,常常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然而人类不甘心受制于自然界,发挥人类特有的思维意志能动性,不断地去探索、发现自然界的真相,把握它的规律,并利用人类智慧制造的工具和各种手段,增强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不知提高了几千几百倍。

当人类发现自己竟有如此大的征服自然的力量,便抛弃了自然奴隶的心理,开始信心百倍地以主人的姿态来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于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变成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是改造的主体,自然环境是改造的客体,主体的人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造自然界,创造有利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在人类的努力下,原野变成了良田,荒山野岭花果飘香,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

毫无疑问,人类这样的努力是必要的,人需要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问题在于,人对自然的开发是否无限制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否应该完全听随于人的意志?以前对这些问题或许没有认真想过,但观念上确实以征服自然为荣,认为那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表证。然而,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虽然人类征服大自然成果累累:美丽的城市,丰富的财富,舒适的生活。但同时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沙漠化使绿洲的面积在缩小;洪水肆虐,灾害频频;江河湖泊断水枯竭;水体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自然界已经向人类亮起了红灯。

这就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不能随心所欲。自然界作为一个物质系统,是个有机整体,它内部的平衡机制维持着系统的运转,因而自然界有着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只能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旦超出了限度,自然内在的平衡性被打破,自然规律被破坏,自然界就不再是

一个任人类改造的受动体,而会成为无情“惩罚”人类的“杀手”。对此,恩格斯早就提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无庸违言,过去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的认识是片面的,实际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为彼此对立、相互对抗的关系,而且自信人类可以驾驭自然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了,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现在应清醒地看到,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自然也存在令人讨厌和恐惧的地方,但毕竟自然无私地向人类奉献出它的一切,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自然哺育了人类,是人类须臾不可离的朋友,割裂这种关系,或者人为地设置人与自然的对立,无论对人还是对自然都是有害的。从自然界来说,蕴藏着人类生存发展的丰富资源,但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人类来说,拥有高贵无比的主观能动性,但却不能扰乱自拥的规律性,不然的话,最终倒霉的却是人类自己。人类应该树立“人是自然之友”的新观念,与自然建立和谐的道德关系,才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特征

人与环境关系而产生的道德,同人在社会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当然有所不同,有其特殊的地方。

第一,人与物的关系。道德是基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它的规范职能主要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道德行为的对象也可能是物,例如对待他人的财物或公共财物的问题,但仍然涉及到人们的利益问题,总而言之,道德从来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恶关系,人之外是不存在善恶问题的。但是环境道德却将道德扩展到自然界,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了道德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这是环境道德基本特征之一。

第二,道德要求单向性。在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中,道德主客体在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场境下是可以转化的,因而道德要求通常也是双向的。但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道德要求则是单向的,仅仅对人提出道德要求。环境道德这个特点是由人与物关系的特殊性所引伸出来的。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主体始终是人,客体是环境,两者的关系始终不能颠倒的。正因为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在与环

境发生关系时,处在主动的支配地位上;作为客体的环境则处在被支配的地位上,自然环境没有意志,没有欲望,只是遵照客观规律进行自身的物质运动,它只能被动地承受来自人类的种种活动。当然,自然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运动形式的量达到极致的时候,也会发生环境质的变化。如地壳运动引发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界这些表现虽然可怕,而且对人有害,但决不是自然有意与人作难,完全是无意志运动规律使然。同样道理,当人作用于自然环境,也会出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如过度的牧垦使草原沙化,森林的减少使洪水泛滥,城市工业超量的排气排污,使空气混浊等等。由此可见,在人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自然环境所出现的不利人类的情况均由人的所为而致。那也就是说,当人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严重危机时,责任在于人。我们不能也无法苛求环境对人类有所承诺,自然环境始终是自在的存在物,不会理会人类的要求。因此环境道德只是对人类单方面提出的道德要求,无论是保持环境原始的美丽,还是创设优美的环境,人类都无从推脱地承担道义上责任。

第三,道德公共性特点。在人与人的一般道德中,道德类型既有公共性的道德、局部范围内的道德,也有私人道德,而人与环境关系的道德则完全是公共性的。其公共性体现在:首先,自然环境是公共性的。无论是水源、大气,还是环境空间都是公共的。这里的公共性概念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公共所有权的概念不同,更多体现在它的不可分割和人类共享上。正是环境的不可分割性,造成以往对环境极不负责的状况,如上游排污,受害的是中、下游。环境的不可分割性,使人们共享环境的质量,不管是优质的环境,还是恶化的环境。而恶化的环境往往影响一片区域,甚至全球,水源和大气的污染就是如此。其次,道德要求的公共性。自然环境的公共性,以及人们在环境问题上的全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说明,保护环境、制止环境恶化决不是个别人或某些集团、某个政府的事,而是全社会乃至全球人共同的责任。正是从公共性原则出发,一方面保护环境应当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人们共同的道德愿望;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自觉地遵守环境道德规范,无人可以例外。

第四,道德高度自觉性要求。一般说来,道德都包含自觉性的要求,由于在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中,是人与人的相对,利益关系非常明确,道德目的又是在人们的交往中实现的,其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他律的成分。而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虽然人对待环境的行为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也可受到公众的监督,但由于环境的广交,再加上环境有无形环境和有形环境之分,以及环境的非私有性特点,因此

更多的时候和更多的场合,人们对环境态度和行为往往是不被人知的,外在监督的可能性小,这就要求环境道德的遵守需要高度的道德自觉性。

三、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内容

当我们对生态环境道德特点充分阐述之后,便正式进人环境道德实质性内容。所谓环境道德,就是人类在同自然环境的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然而,当我们思考提出环境道德要求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环境发展的现实,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视角,进行社会主义环境道德的建设。从社会主义环境道德的目的来看,是要建立一个与人类文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这就要求环境道德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与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从我国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来看,可分为原则性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道德规范。原则性的道德规范有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是全体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党和国家从长远计议,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在1996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国家环境保护目标主要通过法制和行政管理来实施,但同时需要道德舆论的支持和广大群众道德行为的配合,为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国家每一个公民,都应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社会主义环境道德之所以把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作为全体公民的一项道德要求,那是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之源,生命健康安全的保证,也是生产发展、经济腾飞的自然条件。一句话,是公众根本利益所在。这一条道德规范从表面上看,是要求人善待自然环境,但从根本上看,保护自然环境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只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使自然资源更有效地为人类造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环境,是合乎人类社会利益的,是道德的。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前者是环境道德对人提出的情感要求,后者是环境道德对人提出的行为责任要求。热爱自然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热爱生命、热爱人类自身。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虽然是自然界最高级的生物,但始终与自然不可分;自然界向人类无私奉献一切,养育了人类,它似母亲,更是朋友,维护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对于这样亲密的朋友、伙伴,人类应该以无条件的爱来报答。热爱

自然,从亲和自然开始,对自然界一切充满生机的物体,表达热情的关注,感悟生命的灵犀相通,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鸣鸟猛兽,都和人类有着生存的联系,人类应该喜爱他们,关怀他们。水是生命之泉,离开水生命必然枯萎,因此水也是生命的象征。祖国的江河是祖国母亲的血脉,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希望,热爱江河湖海,热爱一切洁净的水体,也就是热爱我们自己的生命。

热爱自然在行为上就是要保护环境。之所以提出保护环境,是因为存在着环境被破坏的现实。环境的破坏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自然自身运动所造成的破坏,如火山喷发,地震、狂风恶沙卷扫等等。一是人类的行为所造成的破坏。人类造成的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危害更大,常常发生在人类比较集中聚居的地方。对于来自于自然本身的破坏,除了某些人类尚无抗灾能力的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行预警防范和人工弥补。如对地震进行监测预报,建立人工森林,防止风沙侵扰和沙漠化速度,尽可能减少自然运动给人类环境带来的破坏。至于人为造成的环境破坏,首先应当停止破坏,其次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对现存良好的环境予以保护,使其免遭破坏的危险。如城市地下优质饮用水,城市绿地、行道树,原始森林、防护林,各种环保设施等。

2.利益兼顾,造福子孙

环境道德强调保护环境,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不能利用自然资源了,事实上人类不可能不使用自然资源,问题是如何使用宝贵的资源和利用现成的环境,这里既有技术性的问题,也有利益上的关系。技术上的问题是指能否有效地利用资源,防止出现负面结果。利益关系就复杂了,和技术性的问题有一定联系,但又不纯粹是技术问题,涉及到人们自身利益的问题。其实,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问题。毫无疑问,地球上的资源这一代人使用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无限制地使用,子孙后代就无资源可用了。同样,环境污染产生的恶果,对本代人的影响可能还不明显,但对后代人可能后患无穷。这是涉及代际之间的利益问题。即使在当代人身上也存在着环境利益的问题。例如,黄河上游的人们砍伐森林满足了自己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但过分的砍伐致使水土流失,结果造成黄河中下游的断流,影响了中下游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发展。

正因如此,环境道德要求社会上所有的单位和个人,在获取自然资源和利用环境时,既立足于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既满足自我的需要又要兼顾社会他人,既为当代人服务又要为子列后代造福。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考虑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这就是说,要正确处理好自然环境利用问题上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

具体地说,就要限制那些有损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各行其是的“自由”,要求人们克服对待自然环境的实用主义和唯利主义的态度及行为,严厉谴责、制止在开发自然资源中“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野蛮做法。要求人们自觉地把个人和局部的行为纳人到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的轨道上来,把人类及后代的根本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发展利益及个人眼前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

3.禁止性规范

上海“七不”中有四个环境道德禁止性规范。它们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垃圾”、“不破坏绿化”、“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随地吐痰”,不是不让人吐痰,而是不准许随地乱吐痰。随地吐痰是个坏习惯,洁净的地上出现了痰迹,令人腻心。更糟的是痰会撒播细菌,是传染之源,影响环境卫生。正确的做法是将痰吐在痰孟里或垃圾袋里。“不乱抛垃圾”的道理与不随地吐痰的道理相同。走在垃圾成堆的路上,人们不会感到舒服,同时垃圾会吸引蚊蝇,传染病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不乱抛垃圾不限于公共道路、街弄、水域,包括一切生活空间都不得乱抛垃圾。“不在公共场所抽烟”是当代人对烟草危害性的一种抗拒。本来抽烟喝茶各人所好,无从干涉。问题在于烟草散发出的烟雾对人体有害,在公共场所抽烟会污染环境,影响他人健康,于是,原被认为体现风度的抽烟,在公共场所被作为违规行为而必须禁止。“不破坏绿化”具体指,不得为了造房、建厂而侵吞绿地、毁坏树木;不得为了方便在绿地上踩出条条羊肠小道;不得违约砍树;不得攀折公共树枝、花草等等。在上述四条基础上,还可加上“不随意排污”,排污必须要有许可证,按规定进行。

4.倡导性挽范

倡导性的环境道德规范一般都以“爱护”、“要”作为主题词。具体指:爱护绿化(种植和护养树木花草),爱护鸟类、爱护动物(不捕杀和戏弄它们),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环保设施。要讲究卫生(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义务参加公共保洁活动),要节约资源(包括节水、节电、节煤、节气,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资源),要遵守环境秩序(物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特定的场所保持肃静,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家庭,音响不能过量,以免形成噪音)。

第三节遵守环境道德保护生态环境

一、增强环境保护道德意识

在我国,环境道德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人们对其还不够了解,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社会来说,要大力宣传环境道德,从个人来说,则要学习环境道德,遵守环境道德。

学习环境道德目的在于增强环境道德意识。中国环境问题,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以外,环境道德意识薄弱是个重要原因。要保护环境,首先要更新观念,破除陈旧观念。

t.破除“环境无偿论”

“环境无偿论”认为环境是无言的,又不求回报,所以使用环境是最为经济的。认为自然环境是自在的,谁都可取用,那就是“白拿白不拿,不用白不用”。正是从“环境是无偿的”观点出发,有的人千方百计利用自然环境、开发自然资源来为自己谋利,完全把大自然当作可无限索取或任意使用的对象。于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向空中排气,向河流排污。有人甚至认为,自己对自然资源的取用不过是沧海一粟,毫毛一根,大自然是那么的博大、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自然资源大幅度减少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已经濒临枯竭。而肆无忌惮地滥用环境,恶化环境,遭害的是人类自己。可见,环境并不是无偿的,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只要超过一定的度,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出其对自然的索取,甚至是人类所无法承受、无法补偿的。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转变环境无偿的观念。

“环境无偿论”说穿了是只顾及眼前利益、个人本位利益、急功近利观念的表现。只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及社会他人和后代人的需要。而从人类的长远发展来看,人类开发自然的每一步,都要考虑自然内在发展本性。如,石油开采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往地下灌注一定的水量,以保持地层内在结构的平衡性;木材的砍伐应以林木的种植为补偿;排烟排气以消除粉尘和有害物质为条件。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有偿性,也就是从人类长远发展、后代人发展考虑,现代人对自己的所为作出的补偿。

环境道德正是从环境补偿必要性出发,提出人们在使用环境时,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然环

境长续地造福于人类。

2.破除“个人行动自由论”

在一些旅游风景区常可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些古木、建筑物上常常被人刻上“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绿草成茵的草坪上狼藉遍地。在街道马路公共场所,也常可看到有些行人随地乱抛果皮纸屑,或者旁若无人的吞云吐雾。如果有人劝阻,则理直气壮地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不关他人的闲事。但是涉及环境问题怎么不关他人的事呢?

这里提出了个人的行动自由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个人行动固然可以自由,但是个人自由并不是任意的,也是有限度的。在自然环境中,人的行为应当有利于环境的整洁、卫生和安全,如果人的行为违背了这个原则,必然受到社会主义环境道德的谴责和批评。环境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恰恰从根本上让人们在良好的环境里自由地生活。如果不按照道德规则行事,人人我行我素,任意地行为,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由我们自己所造成的脏乱不堪、空气污浊的环境里。在这种条件下,人的健康受到影响,人的视觉美感被破坏,还有什么自由可言。自由总是与健康同步,自由总是与美的追求一致。当后两者的条件不存在的话,自由便失去其真正的价值。

强调个人行动自由,实际上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寻找遁词,把个人的行为置于环境保护之上,损害的是全体公众的利益。作为一个公民,每个人都有维护环境卫生的义务,每个人都没有破坏环境卫生的权利。因而要正确地理解个人自由的含义,只有当人的行动与公共道德要求一致的时候,人的行动才可能是自由的。

3.破除“先破坏,再治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就只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目前经济建设是主要的任务,既然如此也就顾不得环境问题了,环境问题等经济上去后再治理也不晚。有人甚至提出可以象西方那样,走“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但是这种理论是有危害性的。其危害在于,可能造成环境破坏变本加厉、泛滥无度的结果。

“先破坏,后治理”是西方走过的路,我们中国能不能照搬呢?看来是不行的。首先,中国没有西方那样的经济实力(包括技术的力量)去治理环境。一旦环境破坏,缺乏强有力的治理条件,自然环境将会越来越恶化。即使将来有了治理的条件,有些环境因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而无法治理恢复。例如某些野

生动物一旦绝种,将永远不可复生;矿藏资源、石油资源等无机物资源消耗完了也无法再生。所以不顾后果的滥用资源,破坏环境,可能会断绝环境治理的可能性,造成后患无穷。其次,西方的“先破坏,后治理”只是一种客观的结果,并不是主观上提出的方案。西方在工业化高度发展之时,并没有意识到经济发展会给环境带来如此大的危害,等到后果发生了,才不得已采取各种治理的措施。我们现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西方经济发展的前车之鉴,那就没有必要再走西方走过的老路,在经济发展的规划里就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因素考虑进去,尽量减少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效应。

从伦理上看,“先破坏,后治理”的观点,是一种对自然环境冷酷无情的态度,这同环境道德是相违背的。环境道德要求人类亲和自然,善待自然,尽可能达到古代哲人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履行环境保护的道德义务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但是真正做好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有自觉的意愿。保护环境贵在自觉。所谓自觉,非强制也,而是出于对事物正确认识而形成的自我要求。保护环境更是需要人们出于道德的自觉性。因为:其一,环境是自在的存在,是无意识的空间和物体,既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会对所遇到的伤害予以反抗,它默默无言地存在着,承受着人类施加于它的一切。可以说,环境永远是人类行为的客体,一个被动的客体,它既不会鼓励人的行为,也不会指责、阻止人的行为。保护环境的主体是人,人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支配权,因此,保护环境完全在于人,在于人的自觉性。其二,环境的好与坏对自然环境本身来说,是无所谓的。无论是芳草茵茵鲜花盛开,还是山崩地裂洪水滔天,对自然来说都是它的一部分,不存在何好何坏,何善何恶的问题。确实,自然界本身不存在善恶问题,自然不会疼爱好山,也不会痛恨恶水。好坏善恶只是人对自然的评价。当我们讲到自然对人类的破坏所进行的报复,那也只是人的感受,自然界并不刻意要报复人,如果要说报复,也只是人自己报复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人的要求,保护环境,也是人的要求,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就是说保护保护自然环境纯粹是人的意愿,没有人的自觉,保护环境就是一句空话。其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需要人人都要有自觉性,那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宏大,仅靠一般的管理是不够的。虽然国家制订了环境法,也有相应的行政法规,实行依法治理环境。但由于环境无比的宏广、管理人员的有限和管理技术不完善,难

浅谈如何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桃源县九溪乡中学 蔡桃初 【内容摘要】:本文从生态环境的现状出发,阐述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如何对学 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生态道德 生态环境 生态知识 教育 一、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生态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仅从生物这门学科看,从小学的《科学》到中学的《生物》,几乎每一册都有相当的篇幅介绍生态学内容,力求让学生多掌握生态知识。教给学生生态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生态教育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因为仅仅掌握生态知识还远远未达到生态教育的目的。生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促进生态问题的解决。而事实说明,某些生态问题仅靠生态知识是解决不了的。青蛙是庄稼的卫士,一只黑斑蛙每年能消灭15000只害虫,蛙的捕虫能力是人人皆知的。然而,社会上却有许多人为了品尝蛙肉的美味,大肆捕捉青蛙,甚至还有人将其当成了一条生财之道。由此可见,要从根本上解决滥捕青蛙这样的生态问题,单靠掌握一定的生态知识是不够的,而必须依靠人人都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 二、如何培养生态道德 (一)什么是生态道德 所谓生态道德,就是人们在对待生态问题上,即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前,人们认为自然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存在的。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无论怎样开发利用都是合理的、合乎生态道德准则的。在这种生态道德观的影响下,人口的压力和摆脱贫困的渴求,迫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向自然界疯狂索取,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调整了自己的生态道德观。 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统

地理教学中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地理教学中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地理教学中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发布者:曾道麒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今人们沉重的环境话题,而追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果没有人口的过快增长,没有人类大量砍伐森林,没有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也许两极冰川就不会消融,海平面就不会上升,海拔较低的岛国也不会出现面临消失的危险,更不会发生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因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和食物匮乏而出现吞噬幼崽惨痛场景。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除平时做好正确的环境保护宣传外,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环境道德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增强强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牢固树立自己的环境意识,认真研究教材,结合教材中环境

教育的素材,联系教学实际,有的放矢的进行。在学习世界地理《巴西》一节时,针对该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热带雨林的危机”,通过角色模拟、讨论、归纳总结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例如:在巴西的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有60℅分布在巴西境内,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肺”。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角色(1热带丛林土著居民;2外国开发商;3巴西政府官员;4世界环保组织成员)模拟扮演,讨论人类是如何对待这片宝贵的热带雨林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保护亚马孙雨林的措施: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政府给他们生活补贴;政府加强法制管理;伐木与植树相结合,由专门机构监督和规划。最后教师点评总结:这片热带雨林虽然大部分在巴西境内,但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资源,不仅巴西人民要注意合理开发和保护,而且我们对地球上的所有资源和环境都要爱护,才能子子孙孙健康、幸福的生活在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上。 二、组织社会实践进行环境道德教育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在亲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探讨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 成为全球各国急需解决的一个共同性的紧迫问题,面对当前日渐严峻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各地高校应积极发挥人才培育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青年一代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本文就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研究和探讨如何在“美丽中国语境下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以期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sues have become a common urgent problem worldwide.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and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e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is to briefly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中特考试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 及解决措施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 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详细介绍了我 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问 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决措施 0前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1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 (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章程定稿

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为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英文译名为Tianjin Ecological Moral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缩写为:TEMEA。 第二条本团体是由天津市社会各界研究、支持和从事生态道德教育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团体将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本团体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确定的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以及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结合实施《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普及生态道德研究成果,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四条本团体接受天津市环境保护局的业务指导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天津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团体住所为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53号。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组织开展相关学科的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活动,探讨如何履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义务和责任,维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禁止损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行为,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二)大力促进生态道德教育,从普及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情感、树立生态理念等方面入手,引导全社会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生态道德意识,使科学认识自然、友善对待自然成为全体市民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 (三)利用网络、公益广告和展示场所等多种形式,组织公益宣传活动,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加强生态道德宣传力度。积极联系和引导各类媒体、非政府组织为生态道德教育事业服务。 (四)组织会员和专家学者对生态道德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向政府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企业提供服务。 (五)对会员进行定期培训和业务指导,对热心生态道德教育的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培训。 (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高层论坛、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其他生态道德教育团体和工作者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七)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有关情况进行汇总,收集、分析、发布国内外的相关信息。 (八)对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给予奖励和表彰,对有杰出贡献的人士向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推荐给予表彰。 (九)接受政府部门或其他有关单位的委托,从事与宗旨相关的业务活动。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本团体的会员分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生态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新理念

生态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新理念 发布时间:2012-02-22 05:51:10 资料整合:来源:人气:85 字号:大中小 朱蕴丽,南昌大学法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卢忠萍,南昌大学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11-0210-04 一、生态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谐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过去,人们往往以为只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就可以无限制,自然界似乎是难以穷尽的百宝库,现在猛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界也是相当脆弱的。若无休止地发展下去,人类欲求的无限性必然与自然供给人类欲求的稀缺性产生极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必然打破发展与生态、科技与生态、消费与生态、人口与生态之间的平衡。人类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平衡发展,特别是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几乎关系到生态安全与人类本身的存亡。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其实一样,发展不只是单向度的平面发展,而是多向度的立体发展,必须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和国外等综合性的发展,目的在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协调和谐发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全面进步,使发展的目的性与规律性有机地融为一体。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除了强调社会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还蕴含了以自然为本、以生态为本和以环境为本的内容,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最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缓解资源压力的必然选择 应该看到,由于以往我们生态意识的缺乏,总认为地球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或聚宝盆,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似乎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需要的问题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直接恶果就是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和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如果人类不幡然悔悟,那将无异于“自掘坟墓”。由此及彼,我国的资源压力更是不容乐观,乱砍滥伐、掠夺性开采、水土流失、疯狂采砂、恣意猎杀、饕餮海吃等等,导致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草原面积不断萎缩、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气候变暖等等。如果再不遏制这种现象,保持生态的基本平衡,任其下去就会把我们这个生态日渐脆弱、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推向绝境。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需要 自然界的每条一生物链、每一物种都有各司其职的明确职能,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资职31102班张梦瑶 【摘要】:根据统计数据,列举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开发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和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气候、土壤、生物、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既是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全球变化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重资源短缺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增强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在发达国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我国却有很大差距,其关键是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教育,现阶段的我们就是要了解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增强他们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二)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四)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

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

浅谈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 摘要: 20世纪以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趋显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必将对全社会的环境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三方面入手,对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中小学环境危机环境道德教育是培养人们环保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环境道德观念,树立起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将对全社会的环境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新时期的环保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危机使得环境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要想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就必须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对于塑造具有环保意识的一代新型建

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道德教育在德育体系中不可或缺 首先,环境道德教育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环境教育与德育相融合,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意识上升到道德层面。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活力,使得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其次,环境道德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可使中小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道德观念,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环境道德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可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三)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环境道德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环境道德意识淡薄。部分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环境道德教育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未能树立起“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观念,中小学生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其次,教育途径偏少、形式陈旧单一,致使部分学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工作流

[道德教育,生态,大学生]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建设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建设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生态道德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内生态道德教育起步晚,起点低,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到多门学科,不仅是一个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还是一个灵魂和理想教育,而高校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生态道德教育的任务,学校首先要夯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经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的生态道德品质,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PENG Rui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s our main force to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their educ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to build a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society. Domestic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started late, low starting point,ec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multi-discipline is not only a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r a soul and ideals of education,and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 and study as the main place,assume the task of ec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the school must first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ec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of teaching student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moral teacher, form a good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ampus. Key words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生态道德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各个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着重于技能和素质教育,偶尔会涉及到诚信教育等,很少有高校面对我国生态道德教育滞后的现状,将生态教育与人才培育相结合。当前人类社会已经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日益发达,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变得越发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壤污染,这些环境问题象幽灵一样制约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而我国作为后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之初,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环境问题。面对人类的艰难环境,学者提出了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生态道德教育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探讨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重新定位,培养人才,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贡献。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

学校生态德育模式研究

学校生态德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选题背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被进一步理解为学校 教育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生发展的要求。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德育是其灵魂,因此,将发展性教育的理念渗透于学校德育,这既是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实践的需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方面,学校德育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1)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命性,目标过高而未能切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很少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将这些德育目标,化作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情感品质和思想道德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2)在道德教育内容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道德标准远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抽象的内容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他们多样化的发展,道德教育与儿童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处于分离状态。(3)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上,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包括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儿童青少年出在发,而是把他们作为被塑造的客体,造成了与学生主体核心价值的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4)在道德教育的形式上,脱离社会及学生的现实。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之间极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5)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往往过于重视我说你听,我授你受的说教方式,而不重视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和实践磨练。(6)在德育主体上,往往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作用,

谈环境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谈环境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无论是做事还是作人德行至上是关键。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成长为马家爵、王宝森之流,那还不如作一介莽夫。最起码他的破坏性要小得多,少得多。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有些唯心的味道,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 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茵茵绿草中的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 教室内高悬的国旗,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墙为人说话,物为人传情成为我校校园环境的真实写照。但这些行为习惯的得来也并非一日之功,今天栽的花,明天就会枝折花落。刚刚露头的小草,用不了几天就会奄奄一息。今天换的水龙头,明天也许就会怎么关也关不上。每当孩子们步入校园大吃特吃后,准会把废弃物随手乱丢。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停止了那种毫无实效的说教,停止了那些毫无实效的主题教育活动,来一个从我做起,全员参与。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以身示范。什么叫身教重于言教,什么叫以身示范。半年下来,立竿见影,我们的校园变得漂亮了,孩子们懂事了,老师们也更省心了。 二、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魂。然而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土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字并用。橱窗,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字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中明确规定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动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要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要求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唯恐躲闪不及;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但如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搞活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孩子又会好到哪儿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空谈? 1、强化德育的全员意识。 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

最新当代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在当代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应怎样有所作为 人来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所有人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为祖国的建设做些一些力所能及的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着民族未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作为一位合格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

为生态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环境教育只有使学生懂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的素质。 二:利用节日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每年有许多节日与环境有关,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环境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人人应关心。 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在新形势下培育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要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华丽,进行适度消费。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学校环境,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世界,关心整个宇宙。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其实, 四:现在的互联网相当发达,大学生也是每个人有一手电脑本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讲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1.如何理解“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为什么说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论? 在人类面临的千千万万问题和复杂纷纭的矛盾中,马克思、恩格斯将环境问题看作是人类面对的两太基本问题之一,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异化现象,高度概括指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根本任务,即实现“两个和解”,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创新和最高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实现这一“和解”,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一句话,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再次,“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到那个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

生态德育

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南寨中学生态德育工作介绍 几年来,学校以抓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构建生态德育体系,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一、强化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摆脱说教,注重实践”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模式”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我校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3391”行动立德生态德育新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年级确定了不同的教育主题,七年级侧重突出习惯培养教育,八年级侧重突出青春成长教育,九年级侧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注重常规德育实践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促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礼仪教育重习惯。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新学年开学初,对初一新生进行军训和安全纪律教育,组织学生

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

2013年2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Feb.,2013 第31卷第1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1 No.1 浅谈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 臧新辉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针对现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寻求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教育理念,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战略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3)01-0082-03 生态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主要方面。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目前,我国处于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充分表明了我国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无疑就成了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全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令人十分堪忧。我们调查发现,当代 大学生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深刻,主要表现在缺乏生态道德责任感,生态道德认识模糊;生态道德意识不强,生态知识欠缺;缺乏生态道德情感,对自然权利认识不足;缺乏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自律意识淡薄。 1.生态道德教育地位在高校没有得到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相对淡薄 大学生环境知识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具有局限性和不均衡性;环保参与意识不强,行动滞后;大学生过分依校在内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学生的发表论文数量、学术统计数据等作为硬性要求,从而促使研究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不能潜心做研究。应着手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认定、监督和惩罚措施,加大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学术失范成本。同时要推动和完善学术奖励机制,对在学术道德建设方面表现突出、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敢于揭发学术失范行为的研究生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3.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倡导和树立高校学术道德典范,引导研究生学风建设。首先导师要率先垂范,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和道德水准,用高尚的学术品格教育和感染研究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塑造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其次,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在研究生中选取既有一定理论研究水平又能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优秀人员树立学术道德示范,围绕他们形成集体意识和群体效应,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学术风气建设还要借助于各种学术活动的开展。高校应定期举办学者讲坛、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不同院 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研究生相互交流和碰撞,开拓视野,提升能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4.推进研究生实现自我教育与管理。只有将学术道德、诚信意识内化为研究主体的坚定信念,他们才能自觉恪守学术道德。所以,研究生应当努力拓宽专业知识面,丰富理论视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习惯;应当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认知,准确把握学术标准与尺度,明确学术研究中的 可为 与 不可为 ;应当自觉培养良好的学术习惯,从日常学习生活、考试做起,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反对学术欺诈;应当自觉培养正确的学术价值观,维护和发扬科学的学术精神,增强学术道德情感,磨练学术道德意志。 [参 考 文 献] [1]江新华.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钟芳芳,肖文英.基于道德认识谈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相互教育,2008,(1). [3]杨守建.中国学术腐败批判[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高登辉] 82 [收稿日期]2012-11-06 [作者简介]臧新辉(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2010级硕士研究生。

浅谈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 其解决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105km2,占国土面积的%;戈壁面积×105km2,占国土面积的%。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