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土壤、水稻品种、施肥等因素,水稻病害时有发生,苗期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成熟期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褐变穗病。现将其主要症状和防治技术叙述如下:

(一)苗期病害

1、恶苗病

这种病害就是农民平时所说的“公稻子”,是危害较重的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时,个别品种发病率高达50%,使田间基本苗数大减,影响产量。

(1)症状

水稻发生恶苗病后,最典型症状就是徒长型恶苗,在秧田、本田都可以看到,播种后不久,就出现病株颜色淡黄,生长细长瘦弱,常枯萎死亡,没有枯死的病苗也会比健苗高出l/3,叶和叶鞘都细长,并且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差。在本田,插秧后病株仍生长较快,节间明显伸长,节上并且出现倒生根,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植株窄,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状物,后期会变成淡红色,有的时候会出现黑色的小点。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也较小,并且谷粒也很少,或者根本不结实,生育后期病菌可侵染稻粒表面,在谷粒表面形成浅红色霉层。

(2)防治技术

①由于恶苗病主要是以种子传播的,所以在选种时要选用无病种子,具体措施是:不要在发病田及发病田附近的稻田留种,要到正规单位去购种。

②严格进行种子消毒,目前常用的药剂主要是使百克(25%咪鲜胺乳油)或用25%施保克乳油14毫升加4.2%二硫氢基甲烷乳油20毫升浸100公斤种子,药液浸种时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15~20厘米。而且药量要足:浸种时间要达到7天,要多翻动。

③不管是在秧田还是本田,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防止扩大侵染。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火烧。

2、立枯病

此病属于真菌性苗期病害。一般由于土壤消毒不彻底,气候失常(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苗期管理不当(土壤黏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过厚),种子受伤、受冻、浸种过长、活力差等条件,有利于此病发生。

(1)症状

秧苗枯黄卷缩,茎基部有红褐色病斑,逐渐枯萎烂死,用手拔苗时,茎基部与根脱离,容易拔断,最先是一簇一簇发病,农民称其为“麻雀窝”或“圈圈病”,逐渐波及整个苗床。后期受害主要表现心叶枯萎卷缩,茎基部软化腐烂,全株变黄色、枯死,病苗基部多生有红褐色霉状物。

(2)防治技术

①床土要调酸,主要是使用调酸、消毒、杀菌壮秧剂达到调酸、消毒、杀

菌作用。

②苗床发病时,可在一叶一心时期,用PH值4.0~4.5酸水,配合土壤杀菌剂,各喷施一次,或在播种前,直接把立枯克星和壮秧剂拌在一起(按说明用量)拌土,再进行播种,可达到前期预防的作用,或100平方米苗床用3.5%多抗霉素水剂300毫升加2%加收米液剂15毫升喷雾进行防治。

3、青枯病

在春季育苗期间,遇突然低温,而后马上升温,秧田又不能及时灌水的情况下发生,稻苗体内蒸腾和吸水作用失去平衡,造成生理失调,引起的生理障碍性病害。

(1)症状

稻苗心叶卷筒状,叶片卷成针形,叶色发青,秧苗呈黄褐色萎蔫而枯死,茎基部无褐色病斑,用手拔苗时,可连根拔起,苗床中间(过密处)发病重,呈现不规则一簇一簇死苗现象。

(2)防治技术

①此病主要掌握催芽技术和加强苗床管理,催芽温度严格控制,稻芽催芽要整齐粗状,不可过长。

②播种密度适当,覆土不能太厚,早炼苗,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练苗,一般晴天9~10时开始通风,14~15时闭膜保温。插秧前3~5天可以昼夜通风或撤下棚膜。

(二)成熟期病害

1、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稻瘟病根据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5种,我省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为主,危害最大。

(1)症状

①叶瘟:叶上产生的病斑常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在形状、大小和色泽上有所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a慢性型病斑:此病斑为常见的典型病斑,由最初的褐色或暗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梭形病斑,两端常有向叶脉延伸的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最外层为黄色或淡黄色晕环,在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层。后期可多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全叶枯死。

b急性型病斑:多发生在叶片徒长嫩绿繁茂地块和天气阴雨连绵之时(一般在7月中旬以后开始发生),病斑暗绿色是微粒、点状圆形,逐渐扩大发展很快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急性型病斑一旦出现,每天成倍增加,如果遇阴雨连绵天气3~5天叶瘟将大流行,在天气转晴后或气候干燥时可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c白点型病斑:感病品种的嫩叶感病后,可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白点,不产生孢子。

d褐点型病斑:常在气候干燥时,在老叶或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小点,斑点通常局限于叶脉间,病斑不产生孢子,无传染的危险。如适温高湿,有时也

会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②节瘟:多发生在抽穗期,在节上发生褐色小点,逐渐环形扩大,节部变黑,后期病节干缩,向内凹陷,易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灌浆,发生严重时造成白穗。

③穗颈瘟:穗颈上部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褐绿现象,向下、上扩展,长达2~3厘米的长斑,发病早的造成白穗,发病晚的则成熟度下降,秕粒增加,穗部的枝梗及小枝梗也可受害,变为灰褐色。

(2)防治方法

采取以消灭越冬菌源为前提,选用抗病丰产品种为中心,农业栽培技术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

①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最好不用单一品种,可以用2~3个抗病品种搭配种植。

②减少菌源:及时处理病稻草,可将病稻草集中烧掉,不可用病稻草苫房、盖窝棚、垫池埂,对发病重的病种子应进行消毒,以减少菌源。

③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水稻抗病性:在培育壮秧的前提下,要做到早插秧、多施基肥,并做到早追肥,不要施用氮肥过多、过迟,科学地施用氮、磷、钾肥。要在平整土地的前提下,实行合理浅灌,分蘖末期进行排水晒田,孕穗到抽穗期要做到浅灌,以满足水稻需水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设置晒水池,以提高灌水温度,有助于水稻生育与提高抗病性。

④药剂防治:水稻叶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在7月初;穗颈瘟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枝梗瘟和粒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抽穗后15天。使用的药剂主要有:40%富士1号乳油、2%加收米液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施保克乳油等。

(3)为了保证施药效果,应注意下列事宜:

①兑水量要足够,以便喷得均匀周到。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液量为15升/亩。使用弥雾喷雾机的喷液量为7~8升/亩。飞机喷药喷液量20升/公顷。

②抢晴喷药,因东北地区防治叶瘟、穗颈瘟时恰值雨季,降雨天多,影响正常喷药,为了及时防治,应根据气象预报,抓紧时机抢晴天(4小时内不降雨)喷药。

③不论叶瘟、穗颈瘟还是节瘟,均应做到及早防、及时治,并应做到喷得均匀、周到,方能起到防治作用。喷药时应错过水稻开花时间,即上午8点之前或下午6点以后用药。

④喷药条件:温度不超过27℃、相对湿度不小于65%、风速不大于4米/秒。

2、纹枯病

(1)症状

纹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鞘、茎杆、叶片、穗颈。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并可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褐色,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水稻纹枯病主要破坏输导组织,轻则影响谷粒灌浆,形成大量秕谷,出现白穗;重则不能

抽穗,引起倒伏,甚至使植株腐烂枯死。

(2)防治技术

防治水稻纹枯病,主要是采取农业措施,改善水稻的生育环境条件。

①消除菌核。实行秋翻,把撒落在地表的菌核深埋在土中。在春季灌水、耙田和平田、插秧前,用布网等工具打涝浮渣,铲除田边池埂及田间杂草,并将其移走深埋或晒干烧毁,消灭野生寄主,减少菌源。

②改进栽培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实行合理密植,提倡稀育稀植栽培。施足底肥,增施磷、钾、锌肥,适量分期追施氮肥。浅水灌溉,适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降低株间温度,控制植株疯长,促进水稻生长老健,增强抗病能力,减轻危害。

③药剂防治。第一次在始发期(病丛率3%-5%)施药,控制纹枯病水平扩展,第二次在盛发期(孕穗末期),控制纹枯病垂直扩展,减轻病情严重度,从而提高纹枯病整体防治效果。可用药剂为:43%好力克悬浮剂20毫升/亩、5%井岗霉素水剂1500~2250克/公顷兑水1250公斤;20%粉锈宁乳油。750~1125毫升/公顷兑水750公斤,最佳施药时期为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喷雾应放浅水层,向水稻中、下部叶鞘喷雾。

3、水稻胡麻斑病

(1)症状

①叶片

最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部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黄色晕环,两端钝圆形,但无沿叶脉蔓延的坏死线(稻瘟病有,据此可与胡麻斑病相区别),环境适合则产生上述症状,在每片叶片上病斑很多时,常相互融会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叶片提早枯死。当稻株缺钾时病斑较大,略呈梭形,病斑上轮纹明显,称为大斑型病斑。有些品种产生近方形病斑,初期呈灰绿色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每个叶片上只有几个病斑,即可引起叶片提早枯死,称为急性型病斑。

②穗部

发生部位与稻瘟病相同,主要发生于穗颈,穗颈和枝梗部变成褐色、灰褐色,比穗颈瘟发生期晚,大多出现在后期,潮湿时病部产生的霉层比稻瘟病霉层黑、厚。

③谷粒

受害早的病斑或全粒为灰黑色,其中,稻米粒变成灰色且松脆或成为秕粒,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绒毛状的黑霉;受害晚的谷粒上病斑与叶片上极为相似,但较小而不明显,病斑多时可能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

(2)防治方法

防治此病可结合稻瘟病一起进行,以农业防治为主,特别是深耕改土,科学管理肥水为主,辅以药物防治。

①改良土壤:避免沙质土、泥质土壤上栽培水稻,并进行土壤改良,沙质土多施有机肥。

②消灭菌源:种子消毒,烧掉病稻草或深埋沤肥,可减轻发病。

③稻田及时灌水,防止过分缺水而造成土壤干旱,但也要避免田中积水,减轻发病。

④合理施肥:增施基肥、及时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尤其不能缺钾,一旦缺乏可引起此病发生。

⑤药剂防治:重点在抽穗至乳熟阶段的发病初期喷雾防治,以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防治稻瘟病的药剂均能防治水稻胡麻斑病。

4、水稻叶鞘腐败病

水稻叶鞘腐败病发生于孕穗剑叶鞘上,可使病株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若出现枯孕穗则损失更大,减产可达20%以上。

(1)症状

水稻叶鞘腐败病,在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幼苗期病叶鞘上有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分蘖期病叶鞘上或叶片中脉初生针头大小的深褐色小点,向上、下扩展后形成深褐色斑,边缘浅褐色。叶片与叶脉交界处多现褐色大片病斑。孕穗至抽穗期染病,剑叶叶鞘先发病且受害严重,叶鞘上生褐色不规则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大到叶鞘大部分,包在鞘内的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潮湿时病斑面上呈现薄层粉霉,剥开剑叶鞘,则见其内长有菌丝体及粉红色霉物。

(2)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孕穗期和齐穗期施用43%好力克悬浮剂20毫升/亩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50毫升/亩。

5、褐变穗病

(1)症状

该病害田间发病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其症状为水稻抽穗后不久,谷粒内颖出现褐色斑点或变褐,随病势进展变浓褐或黑褐色,称之为“褐变穗”、“锈粒”、“黑穗”。受害褐粒多数为茶米、黑米率高,严重影响米质,严重时稻田远看一片黑。

(2)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田间致病菌源的积累:近年来,机械化收割和秸秆还田面积逐渐扩大,还田的稻秆上积累了大量病菌;其次堤埂杂草割后就地放置,孢子发生密度较高,易于田间菌源的恶性积累。

②感病品种连续大面积种植:连年种植同一品种,面积扩大及病菌增加,导致品种的抗病性逐年下降,为“褐变穗”的大发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寄主条件。

③施肥不当促进病害发生:大量增施氮肥,且施肥时期偏晚,导致水稻抽穗后过于繁茂,贪青晚熟;同时钾肥、硅肥的施用量少,因而使品种的抗病力下降,易受到病菌的侵染。

(3)防治技术

①品种选择:改变单一种植结构,做到品种多样化。提倡合理布局。

②科学浸种,播种和精选种子,稀播稀插,培育壮秧,提高水稻抗病力,是防治褐变穗的基础。

③肥水管理: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成正比,要正确合理地增施基肥、

磷、钾、硅肥,少施氮肥。为防止稻叶早枯,要浅水灌溉,增强根系发育,保持水稻活力。

④切除传染源:受害稻草和禾本科杂草枯死叶割后尽快移出田外,防止孢子大量繁殖,做堆肥应充分腐熟。

⑤药剂防治:根据病情和气象预报,适时防治。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控制。喷药时期: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主要配方药剂有:2%加收米80毫升/亩+25%施保克60毫升/亩、2%加收米80毫升/亩+50%多菌灵80克/亩、1.5%多抗霉素130毫升/亩+50%扑海因75毫升/亩、3.5%多抗霉素水剂100毫升/亩。

由于水稻“褐变穗"是特殊的气候条件、发病地区环境、管理方式以及病菌积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生产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 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 主要病害 1.1草莓白粉病 1.1.1 症状主要危害叶、花、果梗、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状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势加重,叶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感染此病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肥大,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 1.1.2 发病规律白粉病以病菌残体在地上或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目光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菌残留、种苗携带病菌和其他传播途径而引发危害。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延。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情况下不能发芽。降雨可抑制孢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该病尤其在温室内发病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1.1.3 防治方法采用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可喷20%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4%多麦可1000倍液、50%醚菌酯3000倍液。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保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 1.2 草莓灰霉病 1.2.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初期,受害部分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后扩展至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的油渍状,最后全果变软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湿度高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花、叶、茎受害后,患处呈褐色至深褐色,油渍状,严重时受害部位腐烂。湿度高时,病部亦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 1.2.2 发病规律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18-20℃、高湿条件下,该菌大量繁殖。病原菌在受害植物组织中越冬,孢子广泛飞散于空气中传播。气温20℃左右、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畦上覆盖稻草、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繁茂等持续多湿环境,容易导致灰霉病大发生。

做好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做好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南华县农建站675200 关林祖高建萍 摘要:按照水稻抽穗结实期的需肥特性,稻株长势长相,提出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措施,实现抽穗整齐、穗大、粒重、优质高产。 关建词:水稻:抽穗结实期: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抽穗结实期是指从抽穗到成熟的这段时期,包括抽穗、开花、灌浆、成熟。一般需要35~45天,营养器官生长基本停止,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转移到米粒的形成和充实,是决定结实率高低和千粒重大小的关键时期。 水稻进入抽穗结实期,实粒数还在变动中,千粒重正在形成,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增粒增重,防止空秕粒,措施应抓好“以气促根,以根保叶,以叶养粒”,防止早衰、贪青、倒伏,治虫防病,确保增产增收。 1、抽穗结实期稻珠正常的长势长相 抽穗结实期长势长相的好坏是反映各项措施是否合理的综合结果,也是产量高低的外部形态表现,高产稻田的表现是有效穗多、抽穗整齐、穗头大,对长势长相的要求主要是:①保持较多的功能叶。 抽穗后功能叶的多少和 功能期的长短,直接关 系到穗粒充实程度,要 维持适当的叶面积系数 和相应的单株绿叶数, 才有利于高产。抽穗期 要求每茎要有4~5片绿 叶,黄熟末期仍有1~2 片绿叶。②稻珠落色正 常。灌浆期,茎色、叶 色保持青绿、不早衰, 过早落黄则光合作用降 低,空秕粒增多,若茎 色、叶色过浓则呈贪青 长相,同样增加空秕, 降低产量。③保持较强 的根系活力,以达到以 根养叶,以叶保籽的目 的。用手拔起稻珠,白 根、黄叶应占一半以上, 则根系活力较强,反之, 黑根、腐根多,则活力 衰退。 2、田间管理的主 要措施 抽穗结实期,因实 粒尚未定局,粒重正在 形成,早衰倒伏、贪青、 病虫害常发生,抓好田 间管理极为重要。 2.1 科学管水 水稻开花至乳熟, 对水分反应比较敏感, 是生理上第二个水分临 界期,管水原则是“有 水抽穗、润湿灌浆、适 时断水”。 1)有水抽穗。水稻抽 穗开花期稻田干旱,花 粉和柱头容易干枯,不 能授粉甚至造成抽穗困 难,所以抽穗开花期要 有水层,避免脱水干旱。 2)湿润灌浆。水稻开 花受精后,籽粒通过灌 浆发育充实,灌浆期既 需水又不能长期淹水, 因为水稻后期通气组织 衰退,由叶向根输气条 件变差,土壤水多缺氧, 根系容易早衰,采取湿 润灌溉,进行“干干湿 湿”为主的水分管理既 满足灌浆期对水、肥的 需求,又能达到增气保 根,以根养叶,以叶壮 籽的目的。 3)适时断水。水稻黄熟 后,生理需水下降,应 适当断水,但又不能断 水过早。断水过早会减 少干物质的积累,降低 粒重。断水时间视稻田 而定,一般田可以在收 获前一周左右断水,深

第3章 水稻生产技术 第五节抽穗结实期管理技术和收获技术

第3章水稻生产技术 第五节抽穗结实期管理技术和收获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抽穗结实期苗情诊断;理解水稻抽穗结实期的影响条件及水肥管理;掌握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水稻抽穗结实期的影响条件及水肥管理。 ◆课时安排:2 ◆教学内容: 一、抽穗结实期管理技术 水稻从抽穗到成熟为水稻抽穗结实期。 (一)生育特点 此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转入以开花结实为主的生殖生长时期(图3-6 ,图3-7 )。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以及抽穗前茎秆、叶鞘所贮藏的养分均向穗部输送,供应灌浆结实。此期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 图3-6 抽穗期图3-7 成熟期水稻结实期经过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两个过程,对环境条件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1、温度温度对开花、受精影响最大。最适温度为28~32 ℃,最高温度为37 ℃,日均气温20 ℃为开花、受精的低温临界指标,且低温比高温危害更为严重。日均气温在21~26 ℃,昼夜温差较大时,有利粳稻灌浆结实。灌浆结实最高温度为35 ℃,日均气温15 ℃为灌浆结实低温界限。 2、光照晴天开花提早,阴天推迟。灌浆期日照强度越大,结实率越高,千粒重也有所增加;光照不足,不仅影响产量,同时也会影响稻米品质。 3、水分是水稻一生中的第二个水分临界期。温度适宜时,空气相对湿度70%~80%为最适。温度低而相对湿度较高时,如遇阴天,对开花、受精不利;相对湿度过低时,如刮干热风,则抽穗困难,开花期推迟,花粉活力降低,授粉、受精受阻,显著增加空秕粒。此期保持一定的水层,能减轻高温的危害。 4、营养抽穗期适量追氮肥,能提高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结实期叶片含氮量在1.3%以下时,粒重随氮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主攻目标 养根保叶,防止早衰、贪青、倒伏,以保穗、攻粒、增粒重。 (三)管理技术 1、抽穗结实期苗情诊断 ( 1 )壮株。抽穗后叶色转青,含氮量1.0%~1.5%,并维持20天左右,以后叶色逐渐落黄,黄

提高杂交水稻结实率方法

提高杂交水稻结实率方法 近年来推广的杂交水稻,空秕粒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杂交水稻本身存在的生理弱点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后期光合效率偏低,导致空秕率较高。研究表明,杂交水稻除分蘖期外,幼穗分化期、孕穗期和乳熟期的光合效率均低于常规稻。前期光合优势导致分化大穗,而后期光合劣势引起灌浆物质不足,致使空秕粒率比常规稻高。 二是对温度变幅的适应性较窄,易导致高温或低温危害。目前我国推广的杂交稻,其父本多来自东南亚,对温度反应敏感。杂交水稻的生物学起点温度较常规稻高1~2℃,在日平均温度低于23℃抽穗,空壳率大幅度增加,包颈现象严重,而日均温度高于35℃时抽穗,空壳率也会增加。 三是抗病虫能力较差。目前推广的一些杂交水稻组合,对主要的病虫抗性较差,加上杂交稻枝叶繁茂,叶色浓绿,灌浆结实时间较长,易受病虫危害。杂交稻稀播少插,在相同的虫口密度条件下,其单株承受的虫口数量是常规稻的3~4倍,如防治不及时,病虫危害比常规稻更严重。 如何提高杂交水稻结实率?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的措施是: 培育多蘖壮秧。杂交水稻的稻株各部分器官的形成,都需经历一个分化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早、晚稻,其营养生长期约有1/2~3/4的时间是在秧田期度过的,培育适龄壮秧,是高产的关键。水稻移栽后的大田生育期愈短,壮秧的作用愈突出。

适龄少插,合理密植。目前推广的杂交水稻,其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属中等,秧龄弹性小。适龄插秧可防止秧苗老化,充分发挥分蘖优势,实现高产。杂交稻穗大粒多,分蘖能力强,分蘖成穗所占的比例大,插植密度较常规稻稀,基本苗比常规稻少。但是应在保正一定基本苗的基础上,实行小蔸匀植,争取一定的穗数,使穗、粒、重三者协调发展。 合理施肥。增加磷、钾肥,前期以促为主,中期适当控制,后期补施粒肥。 合理灌溉。一般插后深水护苗,分蘖期坚持浅水勤灌,分蘖末期适时晒田,但不宜重晒,以轻晒长露为宜,后期短期保水,一般采用干湿灌溉,成熟期断水不宜过早,防止早衰,增加粒重。

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第二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 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幼苗期是指秧田期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和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

在一定面积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结实期是结实率的高低和粒重的决定时期,此期营养条件妤,则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相反,养分不足,影响千粒重,因此,这个时期水稻继续吸收养分,氮素需吸收l0%左右,如此期养分不足,应施粒肥,增加粒重。结实率是指除去未受精的空壳和很早停止发育的秕粒以外的谷粒占全穗所有粒数(含秕粒)的百分率,成熟率还应除去结实率中不够充实的谷粒,因此,成熟率的标准要求比结实率高。 2、划分水稻品种早、中,晚熟的标准 人们常说这个水稻品种是早熟种、中熟种或晚熟种。那

水稻观察记载的内容和标准规定

水稻观察记载的内容和标准 一、发芽期记载 1、发芽日数。从催芽开始到齐芽的天数。 2、发芽势。种子在试验日开始3天内发芽数与调查种子数的比值。 发芽势(%)= ×100 3、破胸。种谷吸足水后胚乳开始生长膨大,并胀破外颖露出白色叫破胸(露白)。 4、发芽的标准。胚芽半粒谷长,胚根一粒谷长。 5、发芽率。随机取检验净度的种子两份,每份100粒。用吸湿性很强的纸做发芽床放入发芽皿内,滴水湿润纸垫(此法称垫纸法),将两份种子分别整齐排列在发芽皿内。发芽皿放入30-35℃恒温厢内进行发芽,经7天后检查种子发芽数,计算发芽率。 发芽率(%)= ×100 6、出苗。不完全叶伸出芽鞘(不计叶数)又叫现青(扶针)。 7、出苗率。出苗时(第一完全叶时),数记上述观察点内已发芽种子的出苗数,求算出苗率。 出苗率(%)= ×100%

8、成苗率。三叶期调查观察点内包括弱苗的成苗数,计算成苗率。 成苗率(%)= ×100% 9、成秧率。插秧前1-2天,调查点内的总苗数和缩脚苗(苗高不足正常苗的一半者)的数量,求算成秧率。 成秧率(%)= ×100% 10、种子利用率: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和成秧率的乘积。 种子利用率(%)=发芽率×出苗率×成秧率 二、秧苗素质考查 1、苗高。由秧苗的基部量至最长叶之顶端的高度,以厘米表示。 2、单株绿叶数。计算包括分蘖的已展开的新叶的绿叶数,求其单株平均值。 3、茎基宽。将20株秧苗每10株平放紧靠在一起,测量秧苗基部最宽处(包括分蘖),求其平均值。 4、总根数和白根数。取10株数记总根数及在半寸以内的新白根数。 5、单株分蘖数。取样20蔸计算分蘖的个数,以20蔸平均之。 6、分蘖株率。调查20蔸的总苗数和带分蘖的株数,求算分蘖株率。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草莓蛴螬的防治 蛴螬即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常由腐殖土和圈肥带入,蛴螬喜欢聚集在有机质多而不干不湿的土壤中活动为害,常咬食草莓的幼根或咬断新茎,造成死苗。发生为害期在草莓成活后的一个月内。防治要点为:草莓种植前,用水胺硫磷或辛硫磷等农药处理有机肥。草莓幼苗成活后注意观察有无萎焉的植株,如有,可在根部刨出幼虫处死。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20克或50%辛硫磷乳油200--300克,兑水 500--750灌根或浇灌。 二、草莓红蜘蛛的防治 草莓红蜘蛛一年可以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周年为害,重者可以毁园。防治上避免草莓育苗期间干旱,注意及时浇水。红蜘蛛多在植株下部老叶栖息,密度大,故随时摘除老叶和枯黄叶,可有效地减少虫源传播。农药防治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的混合液防治效果较好。 三、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大棚栽培草莓,由于温、湿度适合发病要求,所以病害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防治上要注意及时摘除贴地老叶,避免过多施用氮素,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换气,适当加大株行距,

摘除病叶病果,喷药要仔细。可用农药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晴菌唑、醚菌酯、福星、翠贝、硫悬浮剂等。 四、草莓蛞蝓的防治 蛞蝓为陆生软土动物,由于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都较大,容易发生蛞蝓为害。蛞蝓咬食草莓后,常造成孔洞,其分泌的银白色粘液也影响外观品质。防治上,该虫多在5厘米以上的土壤中潜伏,见到虫体或发现为害症状可进行人工捕捉;化学防治除了专用的杀虫剂外,也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或20%速灭杀丁8000倍液防治。 五、草莓白粉虱的防治 白粉虱是温室大棚作物的主要害虫。其繁殖快,世代多,并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集中在叶背面吸食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焉,严重时植株死亡。为害时还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光合作用。防治上可用25%扑虱灵2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布防治。也可每亩温室放32--34块黄板诱杀消灭成虫。 2014年10月22日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1、水稻螟虫(钻心虫) 水稻螟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三化螟是我县水稻产区主要害虫之一。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或虫伤株,抽穗期形成虫伤株或白穗。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时减产20%以上。 防治适期:三化螟第一代:秧田期,4月上旬施药防治;大田期,6月上、中旬见成虫(螟蛾)时开始喷药。三化螟第二代:水稻破口10%至齐穗前,约7月中下旬见成虫(螟蛾)时进行喷药。 防治指标:三化螟第一代:枯鞘窝率达10%或枯鞘株率5%;第二代:枯鞘株率1%以上。三化螟为螟卵盛孵期内,正处于孕穗期的水稻或抽穗不到80%的田块,亩有卵块60个。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2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48%乐斯本乳油80毫升,兑水三桶喷雾。 2、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 稻飞虱是我县水稻产区近两年暴发性害虫。其为害主要是成虫群集于水稻下部,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使叶片发黄,生长低矮,甚至不能抽穗,稻谷千粒重减轻,瘪谷增加,褐飞虱还能传播病毒病。 防治适期:低龄若虫高峰期。 防治指标:百丛虫量1000-1500头。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5克;2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 48%乐斯本乳油60-80毫升;25%噻嗪酮300-450克,兑水3桶喷雾。 防治配方:每桶水(15公斤)加 配方①、丁硫啶虫咪15毫升+吡虫啉一包+杰效利1包;; 配方②、高渗吡虫啉20毫升+阿维菌素20毫升+杰效利1包; 配方③、啶虫咪15毫升+阿维菌素20毫升+杰效利1包; 3、水稻粘虫 水稻粘虫一年危害水稻二代,六月上—中旬第一代,八月初第二代,防治方法,发现水稻叶片上有低龄幼虫危害时抓紧喷药防治。防治药剂:杀虫三分钟、啶虫咪等。

水稻结实期高产优质群体质量指标

水稻结实期高产优质群体质量指标(一)光合生产积累量 水稻经济产量=花后光合积累量+花前贮存物质量×运转率(R) 群体重点培育目标是抽穗前控制适宜茎数、提高质量,抽穗后大力提高光合生产力。 1、经济产量主要决定于抽穗后群体的光合生产量 水稻积累的干物重中有90%以上是由叶片等绿色器官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在出穗前稻株积累的干物质绝大部分用于建造躯体,只有在出穗前15天左右开始有小部分碳水化合物积累于茎、鞘和叶内,这是抽穗后籽粒启动灌浆的物质基础,抽穗后即向穗部转移。 2、抽穗期适量的物质积累 抽穗期的干物重积累量要适宜,不足或过多均不利。在抽穗期群体的干物重积累量不足时,群体形成产量的总库容(总颖花数)和总源(叶、茎、根)太小,不具备提高抽穗后总光合生产量的基础;但抽穗期干物重积累量太多,群体结构不合理,也就失去了提高抽穗~成熟期群体总光合生产能力的群体结构质量基础。由此可见,提高抽穗后群体的净光合生产量,它的前提是抽穗期前群体结构合理,它的现实是抽穗~成熟期的净光合生产量的提高,它的结果是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均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抽穗期适宜的干物重积累量提高了抽穗~成熟期的光合生产量,最终提高了稻谷的产量。 (二)合理适宜的叶面积系数(LAI) 1、最佳封行适期 高产田最大叶面积系数在孕穗期达到,群体在孕穗期适时封行,出穗前单茎保持具有和伸长节间数相等的绿叶数。这样,一方面可使抽穗后群体叶面积能截获95%的阳光辐射,充分利用光能;另一方面使群体在拔节~抽穗期间,中、下部有充足的受光条件,保证上层根充分发根生长和壮秆大穗的形成。而且,孕穗期封行后,群体尚有5%的透光率,保证基部叶片的受光量在补偿点2倍以上,以延长基部叶片的寿命和生理功能,保证根系活动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群体不能按时封行,固然不能高产;群体提早在拔节期封行,更是高产栽培之大忌。 2、叶面积系数(LAI) 适宜的叶面积系数指标因地区的光照条件和品种的株型不同而不同。适宜叶面积系数由适宜的穗数和单茎叶面积构成。群体最大最适叶面积系数(F)理论计算公式为:F=-(In( Is÷Io)×(1÷K) 式中: Io平均自然光照度,Is基本叶片受光的光照度,K为消光系数。 本地区水稻孕穗~结实期的适宜叶面积系数为5~5.5左右。 (三)总颖花量 1、提高总颖花量是提高产量的直接因素 水稻每亩总颖花量由2000万个(每平方米30000个)提高到3000万个(每平方米45000个)、4000万个(每平方米60000个)、5000万个(每平方米75000个)以上,水稻产量由亩产500公斤依次提高到75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以上。产量进一步提升,还得靠亩总颖花量的不断突破。 2、在适宜的LAI条件下增加总颖花量 颖花不单纯是叶片光合产物的受容器官,受精后子房内的各种激素活性大量增加,促进营养器官中同化产物大量输入籽粒,使颖花具有主动向光合生产系统“提取”光合产物的能力,形成了所谓受容器官的“拉力”,从而提高叶片光合生产的效率。试验证明,相对于“源”(叶面积)的库容(颖花量)愈大,剑叶单位叶面积的光合强度愈大,分配到稻谷的光合产物的比例愈高。 我局多年高产攻关试验证明,平方米穴数25~30穴,每穴茎数23~25个,平方米收获穗数550~600穗,每穗颖花数80~90个,平方米总颖花量50000~60000个,结实率90%

水稻抽穗结实期对环境的要求

抽穗结实期对环境的要求 在水稻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这时期为生殖生长占主要时期,一切任务是保持粒多,重的关键时期,主要在管理上要使水稻不早衰,也不贪青,不倒伏。 1、抽穗与开花。 (1)水稻抽穗。水稻幼穗分化后1~2天稻穗从剑叶叶鞘中抽出,有50%抽出,为抽穗期,有80%抽出为齐穗期。抽穗时由于低温或肥水不足,常造成稻穗不能全部抽出,生产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包穗”或“包颈”,被包住的造成疱粒或空壳,如杂交水稻抽穗时温度低于20℃时,会造成100%产生“包穗”而无收成。 (2)开花;在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就能开花。开花前首先是颖壳内的两个浆片吸水,体积膨大3~5倍,吸足后将外颖张开,内外颖的角度约为25℃~30℃,张开过程约为10~20分钟,(感谢关注头头是稻)全开后,角度为25℃~30℃可维持30分钟,所以整个开花过程约 1~2个小时。温度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高温开花时间短,低温开花时间长,有时可达2个小时以上。在内、外颖张开时,花丝伸出、花药开裂,花粉就散了出来,授粉在柱头上,授粉后约10~15分钟后花药即慢慢凋萎,同时浆水也因水份蒸发而体积缩小,内外颖重新闭合。 2、影响灌浆结实的因素。 (1)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的转运,高产水稻谷粒充实的物质,90%以上抽穗后,是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给的,因此,灌浆期的光合作用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2)温度。温度对灌浆结实关系密切,一般最适合灌浆气温是20℃~22℃,在灌浆前15天以后昼温29℃,夜温19℃,日均温度为24℃为宜。后15天以昼温20℃,夜温16℃,日均温为18℃为好。适宜灌浆温度,有利于延长积累营养物质的时间,细胞老化慢,呼吸消化少,米质好。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浆,况且又影响稻米品质。 (3)水份。灌浆期水份,仅次于拔节、长穗、分蘖期的水份,如水份不足会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感谢关注头头是稻)灌浆不足造成减产。灌浆期水份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物质运转效率,缩短时间,稻米的物理性状变劣。 (4)矿质营养。在灌浆期间叶片含氮量与光合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适当施氮,可增叶面积的光合作用,维持最大的叶面积,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对提高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生产上常用根外追肥方法。在齐穗期可看苗补肥,或补施磷、钾肥等,以确保灌浆过程能达到正常进行。温度 稻根生长的最适土温为30℃~32℃。超过35℃生长受阻,加速衰老,吸收能力下降;超过37℃显著衰退;低于15℃,生长和吸收能力也都大大减弱;低于10℃则生长停顿。 2、光照 光照对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起着间接的重要作用。因为光照充足加强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供给根的养分增多,(感谢关注头头是稻)所以促进了根系的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增加了根系对无机养料的吸收。在光照不足时,不仅影响根系发育,而且还会使根对各种无机养料的吸收明显地下降。 3、土壤养分 肥料三要素中,氮素对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影响最大。适量氮素肥料能有效地增加根原基的分化和稻株的发根能力,使单株根数增多,根长变短。缺氮或氮素供应过量,根量都小。配合施用磷、钾肥,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更大,不论根数、根量、根长等都有所增加,根系的分布也加深了。 4、土壤的通气性 水稻根系的发生、伸长和对养分的吸收、转化等生理活动,都要有足够的氧气。如果缺氧就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_龚金龙

DOI:10.13292/j.1000-4890.2013.0131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3,32(2):482-49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龚金龙张洪程**胡雅杰龙厚元常勇王艳邢志鹏霍中洋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灌浆结实期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温度对水稻籽粒灌浆具有 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趋暖以及极端天气频发,温度胁迫下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响 应特征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是目前稻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灌浆结实期温度为切入点, 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适宜温度与温度影响时段以及温度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特征等 方面进行了梳理。灌浆初期(齐穗后20d)是温度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适 温(21 26?)有利于水稻灌浆和淀粉的充实与沉积,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不利于提高水稻 产量和品质。温度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活性下降,光合功能降低,抗逆性减弱,干物质积 累和运转受抑,从而造成产量下降及品质变劣。这些可能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和灌浆结实 期温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产量;品质;生理生化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890(2013)2-0482-10 Effects of air temperature during rice grain-filling period on the formation of rice grain yield and its quality.GONG Jin-long,ZHANG Hong-cheng**,HU Ya-jie,LONG Hou-yuan, CHANG Yong,WANG Yan,XING Zhi-peng,HUO Zhong-yang(Innovation Center of Rice Cul- tivation Technology in the Yangtze Valley,Ministry of Agriculture/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of Jiangsu Provinc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225009,Jiangsu,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3,32(2):482-491. Abstract:The grain-filling period of rice is critical to the formation of rice grain yield and its quality,whereas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is period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rice grain-filling. With the global warming and 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to study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grain-filling and grain quality to temperature stress and the 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ice cultivation.Taking the air temperature during rice grain-filling as the cut-in poin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for the formation of rice grain yield and its quality,the crit- ical period affected by temperature,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under temperature stress.The key stage the temperature affected the rice grain yield and its qual- ity was the early period of grain-filling(20days after full heading).The optimum temperature, 21-26?,was conducive to the enrichment and deposition of starch in rice grain,while too high or too low temperature was unbeneficial to the grain yield and its quality.Under temperature stress,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ctivities of rice decreased,its photosynthetic functions declined,resistance to adversity lowered,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were re- strained,resulting in the decline of rice productio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rice grain quality. These findings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ice cultivation of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temperature in rice grain-filling period. Key words:rice;grain-filling period;temperature;grain yield;quality;physiology and bio- chemistry.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3和2012BAD04B08)和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部专项)资助。 **通讯作者E-mail:hczhang@yzu.edu.cn 收稿日期:2012-05-29接受日期:2012-09-18

水稻考种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 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 专业年级种子科学与工程2010 学号102250004007 姓名陈礼鹏 得分 任课教师官华忠 完成时间2012.01

水稻制种程序的观察与评价 摘要:从播插、花期安排、喷施“920”、有无赶粉等方面考察这些处理对异交结实的影响,分析影响水稻制种高产的因素,提出提高水稻制种质量和产量的对策,以期为水稻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期安排;喷施“920”;赶粉;产量 近几年来,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制种产量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无法实现预期的制种目标,给制种农户和制种经营单位带来较大的制种产量经济负担,无法增加制种面积。因此,找出影响制种产量的影响因素,并推广水稻制种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是提高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必由之路【1】。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不育系:M20A;恢复系:明恢2155; 1.2方法 花期不遇播种期:M20A:7月15日;花期相遇:M20A:7月20日;明恢2155:第一期7/1,第二期7/7。插植规格:父本:母本=2:14。 设置“920”、赶粉等各种处理,考察这些处理对异交结实的影响。 考种项目及方法:观察制种过程的问题,并进行室内考种(取调查株高、包穗长度、倒一节、倒二节、、每穗粒数、结实率)。 1.3 水稻不育系考种数据 表1-1 花期不遇的水稻考种数据 项目A1 A3 A5 A6 A7 A8 平均值株高/cm 78.8 72 72.5 73 68.9 65.5 71.78 倒一节长度/cm 20 17.9 17.1 17.5 21 20.5 19.00

草莓病害大全高清

草莓枯萎病 图片:草莓1.jpg

图片:草莓.jpg 简介 病原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

形叶,引起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很长的菌丝。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原菌,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原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发生因素 发病温限18~32℃,最适温度30~32℃。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2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14%络氨铜200-3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每隔15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5~6次。 草莓根腐病!!!

水稻抽穗结实期是灌浆壮籽形成产量

水稻抽穗结实期是灌浆壮籽形成产量,提高品质和保持秋季长期优良的最后阶段,时间从齐穗到收获。此期中心任务应以叶面施肥、间歇灌溉、防治稻蝗虫、保持活秆成熟不倒伏为管理重点,具体措施及操作如下: 1.喷施叶面肥 喷施叶面肥目的是壮籽,提高成熟度和饱满度。从提高品质的角度考虑,不宜再度散施尿素等长效氮肥,而应提倡对叶色落黄的田块在齐穗后喷施叶面为好,一般每公顷施用喷洒磷酸二氢钾2—2.5公斤和尿素4—5公斤,兑水400公斤喷雾,以花期喷洒效果好。或选用生物钾、金满利、惠满丰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搭配施用,这样不仅对壮籽增产十分奏效;而且对延长根系活力,保持活杆成熟、防止倒伏,提高品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间歇灌溉 当水稻抽穗扬花进入灌浆期,采取间歇灌水,也就是指灌一次水等落干后再灌,前水不见后水。当前潮水渗下去,再灌后潮水,这样能增加土壤透气性,达到此气弄根,以根保叶,以叶保产,使水稻根深叶茂,保证了水稻生育后期三片功能叶,青枝绿叶不早衰,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子实干物质积累,加速灌浆速度,促进了子实成熟,提高成熟度,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 3.及时防治病虫害 水稻胡麻斑病、赤枯病、稻瘟病,要早期预防。应用双效微肥800倍液均匀喷雾,喷后6小时内迂雨要重喷。对上述几种病害有较

好的预防的防治效果,且可使水稻增产15%左右。此期要及时联防田边地头的稻蝗虫,以保证功能叶片不受损害,以达到增产,增收和提高品质的目的。 4.消灭后期杂草 及时防治漂浮的绿萍和青苔等杂草,并清除田间大草和池埂、渠道、地头的杂草,以免挡光影响水温升高,还可减轻下一年的草荒,降低病虫害传染源。 5.防倒伏 在生产上造成倒伏的主要原因:一是施肥不当,氮肥施用过多,前期大头肥催得长势过猛,后期脱肥的饥饿早衰、茎叶枯萎、灌水不理、病虫为害及风雨的影响等造成倒伏趴秧。根治倒伏趴秧应从改变不科学施肥和做到选用优良品种,稀播稀插、浅水勤灌、适时晒田等全方位提高各项栽培管理水平。

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办法

精心整理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案 一、草莓病害防治 1.炭疽病。本病主要由种苗带菌和土壤残留病菌侵入引起,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在叶片、叶柄上散生暗红色小病斑,以后逐步扩大蔓延,一旦病菌侵入到茎基部后,不久草莓苗白天开始萎蔫,傍晚恢复,3-5天后全株枯死,此 80% (4 在 治疗 观察,我市此病始见期在12月上旬,1~3月为发病高峰,4月开始病情逐渐下降。开花时,先侵害花萼与花瓣的交界处,然后侵染花托,最后沿果柄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干腐枯死。座果后,与湿土接触的果面也易发病,发病果实初呈水渍状淡褐色斑块,后变暗褐色,导致组织软腐,香气和风味消失。在潮湿条件下,果面腐烂处覆盖一层灰霉,并传染健果。2~3月份,随着分生孢子的大量扩散,茎、叶开始受感染发病,最后整株腐烂枯死。防治时要坚持“预防为主,全程控制”原则,防治

方法:(1)从苗期抓起,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并用药预防2-3次;(2)定植时合理密植,深沟高畦,地膜覆盖;(3)定植后以预防为主,可选用安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 预防:腐霉.百菌清或俊典 治疗:施佳乐或扑海因或菌思奇 4.枯萎(根腐)病。草莓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维管束病害,在草莓地均有发生,多 益微 (2 (3 5 (2 1、蚜虫。主要有桃蚜、棉蚜等,危害叶片和叶柄。蚜虫不仅自身可对草莓造成危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传播草莓病毒病,因此生产上必须严加防治。蚜虫在高温干燥条件下会严重发生。可以选用吡虫啉或小惊喜进行防治,施药同时注意不能放蜂。 2、叶螨。危害草莓的叶螨有多种,常见的有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叶螨体形很小,喜欢在幼叶上或叶背面吸取汁液。高温下加速繁殖,猖獗危害。受害叶片呈红褐色,卷缩干枯,植株生长发育显着受阻。特别是二斑叶螨,食谱广泛,抗药力强,必须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一、主要病害 1.水稻稻瘟病 1.1发病原因 长期灌深水和稻田过分干旱以及氮肥施用过多等都容易导致稻瘟病的发生。 1.2发病特点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稻瘟病的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水稻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1.3防治方法 首先要做好种子处理,1%的石灰水浸种或者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24小时催芽,然后将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1:500的比例兑好,将稻秧浸入药液中30s后取出栽插。对水稻叶瘟病可以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喷洒。 2.水稻纹枯病 2.1发病原因 稻秧密植、氮肥施用过量以及稻田灌水过多、过频是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2发病特点 水稻纹枯病呈现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的斑块。多在分蘖盛期和末期至抽穗期发病,其中抽穗期前后发病最为猛烈,水稻纹枯病主要侵害叶子,严重时可危害穗部以及茎秆部。 2.3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防治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种植的时候基肥要施足,抽穗时要追肥,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以及锌肥的配合施用。施药不宜过早或过迟,最好在拔节期以后、抽穗期以前。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 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 mL/hm2,对水750~1050 kg/hm2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孕穗至齐穗期是水稻纹枯病的重点防治时期,应在稻株的中下部喷施药剂。

3.水稻条纹叶枯病 3.1发病原因 灰飞虱传播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2发病特点 水稻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白色或黄绿色条斑。发病早的植株会枯死,发病迟的则抽穗不良,病株分蘖减少。 3.3防治方法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及时清理秧田、切断病毒的传播源。当发现发病可用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 g/hm210%加吡虫啉300 g/hm2防治。 二、主要虫害 1.水稻螟虫 1.1害虫特征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1.2危害症状 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水稻白穗。 1.3防治方法 用13.5%钻心炮乳油1350 mL/hm2或15%雷钻乳油1 350 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 mL/hm2喷雾。 2.稻飞虱 2.1害虫特征 俗称“蜢子”,白背飞虱及褐飞虱比较常见。 2.2危害症状 白背飞虱以危害水稻的前期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