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疼痛的机制

疼痛的机制

疼痛的机制
疼痛的机制

2慢性广泛性疼痛的脊髓机制

2.1谷氨酸的释放增加: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

酸在脊髓的伤害性刺激传导中起重要作用。慢性广泛性疼痛

时,脊髓背侧角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释放增

加[8]。酸性盐肌肉注射导致的慢性广泛性疼痛中,重复酸性

盐注射1周后,在脊髓的背侧角,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

氨酸的基础浓度升高,表明在脊髓水平有兴奋性神经递质持

续的释放增加,且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浓度的增加水平与痛觉

过敏和中枢痛觉致敏的水平呈正相关[2]。

重复性酸性盐肌肉注射导致的非炎症性慢性广泛性疼痛

的模型中,阻断脊髓部位的谷氨酸受体,包括N-甲基-D-

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和o-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红

藻氨酸盐受体,能改善痛觉过敏;单纯阻断NMDA受体,还可

以延缓痛觉过敏的发生,这一现象表明谷氨酸的释放增加在

重复性酸性盐注射导致的痛觉过敏中发挥重要作用[9]。纤维

肌痛的患者应用氯胺酮阻断NMDA受体,可缓解高渗盐水肌

肉注射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和牵涉痛[10]。然而, NMDA受

体兴奋剂右美沙芬不能加剧上述疼痛[11]。因此,除NMDA

受体之外,纤维肌痛可能另有机制。

2.2环磷腺苷(cAMP)通路的激活:脊髓cAMP通路的激

活对伤害性疼痛的上传非常重要。脊髓cAMP通路的激活引

起脊髓水平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并加强脊髓丘脑束神经元对

有害的机械性冲动的反应[3]。当小鼠体内缺乏腺苷酸环化酶

1和腺苷酸环化酶8时,痛觉过敏不会发生[12]。阻断腺苷酸

环化酶或蛋白激酶A(PKA),同样能够避免酸性盐肌肉注射

或者辣椒辣素肌肉关节注射导致的机械性痛觉过敏[3,13,14]。

PKA的催化亚基核转移引起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的丝氨酸133位点磷酸化。重复性酸性盐肌肉注射

后,双侧脊髓背侧角中的CREB和磷酸化CREB增加,阻断

cAMP通路能抑制磷酸化CREB的生成[13]。产生的磷酸化

CREB并非只存在于脊髓,也存在于脊髓丘脑束和其他神经

细胞[14],而且其生成具有时效依赖性,痛觉过敏发生后24小

时内磷酸化CREB增加,1周后磷酸化CREB恢复正常[13]。

而cAMP通路阻滞也具有时效依赖性,于深部痛觉过敏后24

小时内发生,1周后恢复[3,13]。由此,可得出结论:深部组织受

损后,cAMP通路发生时效性激活,从而引发痛觉过敏,此反

应与磷酸化CREB的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其他蛋白激酶参与慢性广泛性疼痛与痛觉过敏也有报

道。PKC通路的激活剂巴豆油酯能够导致痛觉过敏,然而,脊

髓水平的PKC通路阻滞不能抑制重复性酸性盐注射导致的

非炎症性痛觉过敏,这一现象表明:非炎症性疼痛中,蛋白酶C通路的激活不发生在脊髓水平[15]。

2.3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脊髓中,

神经胶质细胞对伤害性疼痛的信息处理有关键作用[16]。神

经胶质细胞上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包括谷氨酸受体。在神

经性疾病和炎症引起的疼痛中,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

胞和小胶质细胞都有被激活[17,18]。然而,重复酸性盐肌肉注

射引起的非炎症性疼痛中,痛觉过敏不能被的神经胶质细胞

代谢抑制剂白介素-1或白介素-10阻断,而且,免疫组化试

验显示:这种非炎症性疼痛中,在脊髓水平没有神经胶质细胞

激活[19]。因此神经胶质细胞在慢性广泛性疼痛中发挥的作

用尚未有定论。

3慢性广泛性疼痛的脊髓上机制:当机体内部的痛觉下

行抑制性通路与痛觉下行易化性通路的作用失去平衡,痛觉

的内部调节系统失控,就可能发生痛觉过敏。有证据显示:继

发性痛觉过敏与痛觉下行抑制性通路改变有关,具体改变的

部位集中在中枢的中缝大核和巨细胞核团[20,21]。非炎性慢性广泛性疼痛试验中,在双侧中缝大核和巨细胞核团应用麻醉

药罗哌卡因24小时后,能够预防酸性盐注射引起的机械性痛

觉过敏;即使痛觉过敏已经发生,中缝大核和巨细胞核团的罗

哌卡因微注射也能够将其完全阻断。此结果表明:双侧中缝

大核和巨细胞核团对非炎症性慢性广泛性疼痛,尤其机械性

痛觉过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2]。临床实践也证明:纤维肌痛

患者的痛觉下行抑制性通路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7]。而痛觉

抑制性通路与痛觉易化性通路如何保持平衡有待进一步研

究。

4慢性广泛性疼痛的外周机制

4.1神经营养因子3的保护作用: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包

括: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神

经营养因子4/5。临床证明:纤维肌痛的患者常伴有神经生长

因子的增加[23]。神经生长因子等营养因子发挥作用时,必须

经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再与其他受体低度结合,而酪氨酸激酶

的C亚单位与神经营养因子3高度亲和。酸性盐肌肉注射引

起的非炎症性慢性广泛性疼痛模型中,高表达神经营养因子

3的小鼠在重复酸性盐注射后,不产生痛觉过敏,即使普通小

鼠的痛觉过敏诱导过程中,肌肉注射神经营养因子3,也可以

阻止痛觉过敏的发生,但如果痛觉过敏已经发生,注射神经营

养因子3无效。因此神经营养因子3的保护作用发挥于痛觉

过敏的诱导过程中,但对已经发生的痛觉过敏没有保护作用。

而且,神经营养因子3发挥作用只限于肌肉注射,关节内或者

组织注射无效。这一结果说明,神经营养因子3起效必须依

赖肌肉内的酪氨酸激酶C[24]。

4.2 ASIC3通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有4种酸敏感离

子通道ASICl,ASIC2,ASIC3和ASIC4。在慢性广泛性疼痛

模型中, ASIC3与痛觉过敏和深部组织炎症关系密切。

ASIC3基因敲除小鼠试验中,重复性酸性盐注射或肌肉、关节

炎症均不能引起继发性痛觉过敏[25,26,27],而肌肉、关节的炎症只能引起原发性痛觉过敏[27]。在炎症引起的慢性广泛性疼

痛中,外周肌肉组织的ASIC3再表达会导致ASIC3基因敲除小鼠重新产生痛觉过敏[26]。ASIC3基因敲除小鼠不能发生中枢致敏[25]。另有证据表明,关节炎症时,关节中的ASIC3 表达上调[27]。然而,ASICl基因敲除小鼠在试验中未发现如上结果[25]。综上所述,深部组织损伤后,ASIC3对继发性痛觉过敏和中枢致敏至关重要。

5总结:慢性广泛性疼痛是长期发作而且难以治愈的,给

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慢性广泛性疼痛的发生与多种中枢及外周因素的改变有关。中枢水平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脊髓上的伤害性感受调控系统失调,包括痛觉下行抑制性通路失敏与痛觉下行易化性通路兴奋,易化性通路与抑制性通路的的失衡在脊髓水平上表现为相应的改变,例如环磷

苷通路与谷氨酸的变化,导致中枢致敏与痛觉过敏。外周水平上,ASIC3的激活是慢性广泛性疼痛发生的必要条件,神经营养因子3能预防痛觉过敏的发生。随着对慢性广泛性疼痛机制更深入的了解,将会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控制这种难治之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觉过敏及其类型

皮肤或周围组织损伤可引起各种感觉敏感性增

强的疼痛称痛觉过敏。初级痛觉过敏产生于受损部

位,二级痛觉过敏产生于邻近未受损部位的组织、皮

肤或远距离及深部组织。通过

进一步研究痛觉过敏的产生机

制表明,初级痛觉过敏主要是由

于外周受损部位神经末梢伤害

性感受器不断受到刺激产生的,

而二级痛觉过敏为神经中枢尤

其是脊髓神经元兴奋性发生的

改变所致。两种痛觉过敏均是

由于化学物质刺激的结果,这些

化学物质由受损组织合成,在受

损部位积聚并释放。它们能刺

激Aδ(传导快痛的有髓纤维)和

C纤维(传导慢痛的无髓纤维)

上的伤害性刺激感受器而产生

痛觉过敏。持续不断的伤害性信息传入可增加中

枢神经元的兴奋性,导致二级痛觉过敏。根据测试

方法及组织对不同刺激的感受,痛觉过敏分为热痛

觉过敏和机械性痛觉过敏。前者指皮肤损伤后产

生持续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原发性痛觉过敏发生在

组织损伤部位,表现为热刺激的反应增强;后者指

继发性痛觉过敏发生在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表现

为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增强,如轻触刺激诱发疼痛。

在实验室里对热刺激痛觉过敏观测,热板法是研究

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常用方法,但不太适用于

神经损伤后的动物。目前较常用的是Hargreaves发

明的热辐射刺激的方法。采用一定功率的辐射热,

从下向上照射动物脚底,测试回缩潜伏期(热刺激

·30

缩潜伏期),或采用后脚浸泡方法测试一定温度

下后脚回缩潜伏期。也有采用不同温度的热探头

刺激以观测后脚回缩阈值。对机械性痛觉过敏的

观测,一般可应用软毛刷或铅笔头轻触动物的皮毛

以测试动物对轻触觉刺激的反应。目前较常用的

方法是应用系列的Von Frey针丝压迫皮肤以产生

不同程度的压力(几毫克到几百克)。可用这种针

丝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刺激动物脚底记录缩腿的

阈值(机械刺激回缩阈值)或以一定压力的Von

Frey针丝以一定频率的反复刺激测试后腿回缩频

率。动物对这些刺激常表现为缩脚、逃跑、嘶叫或

攻击性行为。

2EAAs及其受体在痛觉过敏形成中的作用

2.1EAAs及其分布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哺乳动

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内源性EAAs,其中

谷氨酸水平最高,尤其在大脑皮质。脊髓中谷氨酸

水平虽明显低于脑内,但有特异性分布。Jeftinija

等[1]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接受伤害性信息传入

的脊髓后角Ⅰ~Ⅲ板层内有大量的EAAs存在,位于

脊髓后根神节中的初级传入纤维胞体内均有EAAs

的分布,背根内的EAAs浓度为腹根的12~19倍。

2.2EAAs受体EAAs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受体和

代谢型受体。前者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ethyl-D-Aspartate, NMDA)、α氨基羟甲基异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 pionate,AMPA)和红藻氨酸型受体,这3种受体都属

于配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NMDA受体激活的一

个重要作用是钙离子内流进入突触后膜,进而引发

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变化。AMPA受体被激活后,可

使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对钙离子通透性影响

不大,这一变化与许多兴奋性突触中的快速去极化

作用有关。代谢型受体激活后,可通过G蛋白的介

导激活磷脂酶C;磷脂酶C可水解磷脂酰肌醇,于是

产生二脂酰甘油和三磷酸肌醇;三磷酸肌醇动员内

质网中的钙离子释放,使细胞质内钙离子增多,从而

参与细胞内的信息转导。

2.3热痛觉过敏及其受体热痛觉过敏主要是NMDA受体兴奋产生的。Meller等[2]研究表明,在

EAAs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大鼠甩尾热敏实验中,鞘内应用NMDA受体激动剂能剂量依赖性地缩短大鼠甩尾实验的潜伏期。激动其他离子型受体AMPA、使君子氨酸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对大鼠甩尾实验潜伏期无影响。激动NMDA受体可在最大程度上使热敏刺激导致大鼠出现甩尾动作的潜伏期缩短30%,且NMDA激动剂的浓度低到10~15 mol时仍有效。上述效应可被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剂2-氨基-5-膦酰基戊酸减弱,但不能被事先给予的AMPA或代谢型

受体拮抗剂所阻断。激动NMDA受体后热痛觉过敏出现的潜伏期缩短(最短提前1~2 min,动物忍耐时

间缩短5~10 min)。并且在鞘内重复应用激动剂

后,上述现象重复出现。

2.4机械性痛觉过敏及其受体机械性痛觉过敏

需要AMPA与代谢型受体的共同激活。使君子氨酸既可激活AMPA受体,又可激活代谢型受体,可剂量

依赖性地降低大鼠甩尾实验的机械刺激的阈值。鞘内单独应用AMPA或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不能改变

机械性刺激大鼠抬高脚掌实验的阈值,但AMPA与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以1∶1混合应用可模拟出使君子氨酸一样的作用。最大可减小机械性刺激阈值的75%,且联合应用AMPA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浓

度低于10~12mol时仍有效。Meller等[3]研究表明, 激动使君子氨酸或共同激动AMPA和代谢型受体产生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可被选择性的AMPA受体拮

抗剂二硝基喹酮和代谢型受体拮抗剂2-氨基-3-膦酰丙酸剂量依赖性地减弱。

Guan等[4]研究表明,炎性痛觉过敏大鼠延髓吻

段腹内侧区的EAAs神经传递是按时间依赖性增加的。EAAs受体激动剂超过一定剂量痛觉过敏反而

下降。Fujita等[5]研究表明,在疏松结扎大鼠下牙槽神经的痛觉过敏模型上,三叉神经核尾侧EAAs水平升高,牙齿触痛敏感性增加。Schmidt等[6]研究表明,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可降低痛

觉过敏,但可增加大鼠脑脊液里EAAs的含量,后者

可被鸟嘌呤核苷所反转。Yan等[7]研究表明,维持

脊髓水平的EAAs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是防止慢性持续性疼痛的一个新线索。Wong等[8]研究表明, 抑制NMDA受体可抑制EAAs的兴奋作用,降低鞘

内注射百日咳毒素大鼠吗啡诱导的抗伤害作用。

3PKC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PKC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为一单体蛋白多肽

链,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目前发现哺乳

类动物至少有7种亚型,在脑及脊髓中以γ亚型最

多。PKC具有同工酶及分布广泛的特性,使不同的

第一信使都可启动该信号转导途径。因此,这条信

号转导途径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广泛而重要的

作用。

Martin等[9]研究表明,大鼠足底注射弗氏佐剂可

引起脊神经元PKC上调并促进伤害性反应。Wajima

等[10]研究表明,鞘内注射PKC抑制剂双吲哚亚醯

铵,可减少足底注射甲醛溶液引起的搔抓反应。Dina

等[11]研究表明,慢性乙醇饮食喂养大鼠引起的痛觉

过敏可被鞘内注射PKC抑制剂所减弱。Miletic

·31·医学综述2011年1月第17卷第1期MedicalRecapitulate, Jan 2011,Vo.l 17,No. 1 12]研究表明,结扎坐骨神经引起热痛觉过敏PKC

水平明显增高。Li等[13]研究表明,鞘内注射灯盏花

素乙、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等PKC抑制

剂可以减弱足底注射蜂毒引起的搔抓反应及对侧热

痛觉过敏。Palecek等[14]研究表明, PKC兴奋剂对酞

酸、佛波醇脂可增强机械性痛觉过敏。鞘内应用神

经节苷脂(一种PKC抑制剂)可降低伤害性痛觉行

为。以上事实表明, PKC参与了痛觉过敏的

形成[15, 16]。

然而,Wu等[17]研究表明,灯盏花素乙可降低鞘

内注射百日咳毒素大鼠吗啡诱导的抗伤害作用及

EAAs的水平。Oe等[18]研究表明,激动慢性疼痛或

痛觉过敏大鼠脊髓里PKC可减弱该动物模型吗啡诱

导的奖赏效应(亦称“正强化效应”,指在反应后出现

的能够增强那一反应的效应)。Sweitzer等[19]研究

表明,PKCε、γ(PKC亚型)的抗伤害作用在大鼠脊髓

里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类似疼痛患者停用吗啡后表

现出对刺激敏感性增强或夸大痛觉反应的现象。

Lee等[20]研究表明,选择性地阻断神经末梢代谢性

谷氨酸受体5、PKCε、γ受体,可以为慢性肌肉疼痛如

颞颌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Chiu等[21]研

究表明,大鼠脊髓在NMDA调控下由可卡因和安非

他明调节转录肽产生的伤害性反应增强是通过PKC

和蛋白激酶A信号通道完成的。

4NO参与了热痛觉过敏

NO在神经组织中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信使分子。

近来研究表明,NO在热痛觉过敏中起着关键性的作

用。在甲醛溶液足底注射、外周结扎坐骨神经法所

致的疼痛模型上,经腹腔注射、侧脑室或口服给小鼠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剂

NG-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均表现出明显而持久的

抗伤害作用。

此外,Lam等[22]研究表明,NO供体亚硝基化合

物鞘内注射后,可明显地缩短结扎坐骨神经后痛觉

过敏产生的时间,此种对热痛觉过敏发展的加速效

应可被血红蛋白完全抑制,但亚甲蓝对这种加速无

影响。这一结果提示,NO也可通过一氧化氮-环磷

酸鸟苷以外的通路来发挥效应。

Chacur等[23]研究表明,在选择切断大鼠坐骨神

经的疼痛模型上,伤害性刺激导致的脊髓内神经元

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增加可使NO在病变的神经末梢内增多。Chen等[24]研究表明,在弗氏佐剂所致热痛觉过敏的大鼠上,NOS升高使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子α)表

达上调。Hervera等[25]研究表明,末梢应用NO供体亚硝基化合物可能会在阿片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大鼠慢性疼痛中起到局部抗伤害作用。这为局部抗炎性疼痛治疗提供了可能性。Kolesnikov等[26]研究表明,在甲醛溶液致痛的大鼠的脊髓内, nNOS的亚型(nNOS-2)作用相反,能减轻痛觉。这说明nNOS的

复杂性可能与nNOS的剪接变异体有关。Garrido- Suárez等[27]研究表明,在角叉菜胶致炎性痛的大鼠模型上,电刺激所致痛觉过敏可以被左旋精氨酸环

鸟苷酸通路所拮抗。

5兴奋性氮基酸及其受体与PKC、NO之间的关系Price等[28]研究表明,NMDA所产生的热痛觉过

敏,可被鞘内注射NG-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所抑制。鞘内注射左旋精氨酸可产生快速短暂的剂量依赖性的热痛觉过敏状态,此种热痛觉过敏出现的时程、幅度都与NMDA所诱发的热痛觉过敏相似。这种现象提示,NO在NMDA受体活动引起的痛觉过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ohrn等[29]研究表明,NMDA受体与NOS可共

存于同一神经元。大鼠前脑神经核团中, nNOS神经元所表达的NMDA受体信使核mRNA要比非nNOS 神经元多。外周神经核团与大鼠三叉神经核团中, NOS阳性神经元也比非NOS神经元表达的mRNA 要多。原位杂交结合光镜证实NOS可以和NMDA 受体共存于同一神经元中,进一步免疫电镜双标志

法证实NMDA受体与NOS之间的微神经联系,证实功能型NMDA受体亚型可以和nNOS共存于成年大鼠视觉皮层的树突和轴突末梢。这些结果为NMDA 受体与NOS乃至NO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提供了结构基础。

Collingridge等[30]研究表明,在致痛觉过敏因素

的作用下,NMDA或其他EAAs受体被激活,表达上调,引起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细

胞内钙升高可激活NOS,使其表达增多,活性增高,

进而使NO的生成增多。NO作为细胞内信使通过环

磷酸鸟苷等途径进一步引起一系列变化而导致痛觉

过敏。同时NO生成也可影响NMDA等EAAs受体

的功能。在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元中, NO可调节

NMDA受体,激活并引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

至于PKC与NOS之间,郭新华等[31, 32]研究表

明,PKC激动剂佛波醇脂和抑制剂灯盏花素乙分别

能促进或抑制NOS的生成。Jung等[33]研究表明,

NOS抑制剂NG-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O敏感的鸟

苷酸环化酶抑制剂1H-[1, 2, 4]二唑[4, 3-a]喹唑

啉-1-酮和PKC抑制剂GF109203X可明显降低甲醛

溶液所致的炎性疼痛。

6小结

组织损伤或伤害性刺激可导致持续性疼痛和痛

·32·医学综述2011年1月第17卷第1期MedicalRecapitulate, Jan 2011,Vo.l 17,No. 1 过敏。EAAs的释放和EAAs受体的激活以及与之

相对应的细胞内变化,在痛觉过敏形成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热痛觉过敏的形成主要是NMDA受体的激

活和PKC、NO、环磷酸鸟苷级联反应的形成;机械性

痛觉过敏的形成主要是AMPA与代谢性受体激活和

随之的磷脂酶A2和环氧合酶的激活。NMDA、PKC

与NO可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在痛觉过敏中发挥重要

作用。

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①卡马西平:作为经典

的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可以应用于治疗痛性痉挛和

其他阵发性疼痛。文献报道,卡马西平还可以有效缓

解Lhermitte征。常用剂量是300~600 mg/d,部分患者

用量可以增加到1200~1600 mg/d。应用卡马西平期

间,应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白细胞计数下降及药疹等

不良反应。奥卡西平因其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卡马西

平的替代用药。②巴氯酚:巴氯芬是一种γ-氨酪酸

(GABA)衍生物。GABA是神经系统冲动传导的主要

抑制剂,通过作用于脊髓的GABA受体,巴氯酚可以

有效地抑制神经反射的传递,从而发挥解痉作用。5~

120 mg/d可减轻肌强直程度和急性痉挛发作的频度与

严重性,应缓慢增量直至最大耐受量。副作用有短暂

镇静、恶心、情绪抑郁、眩晕和意识模糊,男性患者

可能出现小便失禁,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和幻觉,需停

药。在与地西泮合用时,巴氯酚的日剂量应控制在6~

40 mg;对于其疗程,多个研究所的结果均倾向于短

疗程,一般在11 d~5周之间。巴氯酚在脊髓水平发挥

其抗痉挛作用,因其水溶性较差,所以难以在脑脊液

中达到很高的药物浓度,加大口服剂量又可能加重不良反应,因此,巴氯酚鞘内给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由微量泵控制的持续鞘内给药可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并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③苯二氮类药物:

苯二氮类药物通过抑制肌肉和皮肤感受器的神经冲

动发挥降低肌紧张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GABA的抑制性作用。在与巴氯酚等药物进行的对比研究中,苯二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明显,主要是镇静作

用和肌无力。曾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临床研究。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强地松龙、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炎症过程,缓解组织水肿等机制达到缓解疼痛症状的目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等不良反应。

疼痛是脊髓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正确

认识患者疼痛类型及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修订稿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 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 痛觉的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粘膜下层等处,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K+、H+、组胺、缓激肽、5-HT、Ach和P物质等内源性致痛因子。这类游离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化学刺激特别敏感,称之为化学性感受器(chemoceptor)。 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属于最细的Aδ和C纤维,并认为Aδ纤维传导刺痛,而C纤维则传导灼痛。但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的Aδ纤维和C纤维仅传导伤害性刺激,它们也传导触、压、温、冷等感觉信息。而痛觉也并非仅由细纤维(Aδ或C纤维)传导,也可由达到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构型的粗纤维(Aα纤维)传导。 二)疼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导途径 痛觉传导通路比较复杂,至今仍不很清楚。一般认为,与痛觉的传导有关的脊髓上行通路有:1.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 1)新脊-丘束? 2)旧脊-丘束或脊-网-丘束? 3)脊-颈束? 4)后索-内侧丘系? 5)脊髓固有束 2.头面部的痛觉通路 头面部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传入纤维传导 3.内脏痛觉通路

大部分腹、盆部器官的内脏痛主要由交感神经传导,从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子宫来的痛觉冲动是经过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传到脊髓的,在脊髓后角(有人认为在Rexed V层)换元,其轴突可在同侧或对侧脊髓前外侧索上升,伴行于脊髓丘脑束上行达丘脑VPM (三)疼痛在脊髓水平的整合 脊髓是痛觉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伤害性刺激的信号由细纤维传入脊髓后角,在那里加工后,一部分作用于前角运动细胞,引起局部的防御性反射如屈肌反射等,而另一部分则再继续向上传递。 (四)疼痛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 1.脑干 脑干网状结构是多种感觉传入冲动汇集处,非伤害性信号和伤害性信号可相互影响,或是加强或是抑制,以进行各种传入信号的综合处理。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都是脑干的重要痛觉调制结构,它们是旁中央上行系统的组成部分,接受来自脊髓前外侧索的部分痛觉传入。 2.丘脑 丘脑是各种感觉信息(除嗅觉外)进入大脑皮质形成主观感觉以前的最重要的整合中枢。丘脑接受来自脊髓、脑干的纤维投射,经过丘脑的中继投射到大脑皮质。主要包括腹侧核群、髓板内核群以及丘脑后区。 3.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 在疼痛时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与边缘系统的功能有关。尾核是基底神经节中最大的一个核团,刺激尾核能产生镇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对尾核刺激强度的加大,痛阈也随之升高,停止刺激,镇痛作用可持续几分钟之久。临床上电刺激尾核常常可以满意地缓解癌症病人的顽痛。 4.大脑皮质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

精心整理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 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 痛觉的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粘膜下层等处,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K+、H+、组胺、缓激肽、5-HT、Ach和P物质等内源性致痛因子。这类游离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化学刺激特别敏感,称之为化学性感受器(chemoceptor)。 1. 1)新脊 2)旧脊 3)脊- 4)后索 5 2. 3. 突可在同侧或对侧脊髓前外侧索上升,伴行于脊髓丘脑束上行达丘脑VPM (三)疼痛在脊髓水平的整合 脊髓是痛觉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伤害性刺激的信号由细纤维传入脊髓后角,在那里加工后,一部分作用于前角运动细胞,引起局部的防御性反射如屈肌反射等,而另一部分则再继续向上传递。(四)疼痛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 1.脑干

脑干网状结构是多种感觉传入冲动汇集处,非伤害性信号和伤害性信号可相互影响,或是加强或是抑制,以进行各种传入信号的综合处理。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rostralventromedialmedulla,RVM)都是脑干的重要痛觉调制结构,它们是旁中央上行系统的组成部分,接受来自脊髓前外侧索的部分痛觉传入。 2.丘脑 丘脑是各种感觉信息(除嗅觉外)进入大脑皮质形成主观感觉以前的最重要的整合中枢。丘脑接受来自脊髓、脑干的纤维投射,经过丘脑的中继投射到大脑皮质。主要包括腹侧核群、髓板内核 3. 4 1.概述 70)的概灰质( 2. PAG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中一个上行与下行通路中的重要结构。它在痛觉调制中的重要性在于凡是由激活更高级中枢所产生的镇痛效应,都被证明是通过它才起作用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吗啡镇痛、针刺镇痛、电刺激间脑和边缘系统中一些与镇痛有关的核团(尾核、下丘脑、隔区、伏隔核等)产生的镇痛效应,都可被注入微量阿片受体拮抗纳洛酮于PAG而部分阻断。电刺激PAG或注射吗啡于PAG之所以镇痛,是由于激活了下行抑制系统的结果。 3.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及下行抑制系统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 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 痛觉的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粘膜下层等处,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K+、H+、组胺、缓激肽、5-HT、Ach和P物质等内源性致痛因子。这类游离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化学刺激特别敏感,称之为化学性感受器(chemoceptor)。 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属于最细的Aδ和C纤维,并认为Aδ纤维传导刺痛,而C纤维则传导灼痛。但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的Aδ纤维和C纤维仅传导伤害性刺激,它们也传导触、压、温、冷等感觉信息。而痛觉也并非仅由细纤维(Aδ或C纤维)传导,也可由达到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构型的粗纤维(Aα纤维)传导。 二)疼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导途径 痛觉传导通路比较复杂,至今仍不很清楚。一般认为,与痛觉的传导有关的脊髓上行通路有: 1.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 1)新脊-丘束 2)旧脊-丘束或脊-网-丘束 3)脊-颈束 4)后索-内侧丘系 5)脊髓固有束 2.头面部的痛觉通路 头面部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传入纤维传导 3.内脏痛觉通路 大部分腹、盆部器官的内脏痛主要由交感神经传导,从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子宫来的痛觉冲动是经过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传到脊髓的,在脊髓后角(有人认为在Rexed V层)换元,其轴突可在同侧或对侧脊髓前外侧索上升,伴行于脊髓丘脑束上行达丘脑VPM (三)疼痛在脊髓水平的整合 脊髓是痛觉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伤害性刺激的信号由细纤维传入脊髓后角,在那里加工后,一部分作用于前角运动细胞,引起局部的防御性反射如屈肌反射等,而另一部分则再继续向上传递。 (四)疼痛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 1.脑干 脑干网状结构是多种感觉传入冲动汇集处,非伤害性信号和伤害性信号可相互影响,或是加强或是抑制,以进行各种传入信号的综合处理。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都是脑干的重要痛觉调制结构,它们是旁中央上行系统的组成部分,接受来自脊髓前外侧索的部分痛觉传入。

疼痛的机理及镇痛机制概述

疼痛的机理及镇痛机制概述 胡琳琳学号:20010841动生技01-4班linlinshanshan2@https://www.doczj.com/doc/673196319.html, 摘要:痛觉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和体验,常伴有不愉快情绪和防卫反应,这对保护机体很重要。目前,临床上一直采用药物止痛或神经外科手术止痛,如椎管内注药.交感神经节阻断.椎旁神经根注药.神经干阻滞.PCA技术.胶原酶注射.激光.射频技术等。另外,我国传统的针刺镇痛也有良好效果。它们的作用机理都是阻断.破坏或压抑有关痛觉冲动的发生.传导或是中枢的感觉整合机能。 关键词:疼痛.针刺镇痛和阿片镇痛的机理.神经 痛(Pain)包含两种成份:痛觉和痛反应。每一个“觉得痛”的人,都能根据他过去的经验诉说痛的存在以及痛的性质、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但很难确切地加以描述。痛反应是指致痛刺激引起的躯体和内脏活动变化以及逃避、反抗等一系列的行为表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痛是一种保护性、防御性的机能,它警告机体正在遭受某种伤害性刺激,并促使机体摆脱这种刺激的继续伤害。 致痛刺激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都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破环,结果便释放出某些致痛物质,如钾离子、氢离子、血浆激肽等,进而作用分布在损伤区的感受器。作为一个已被广泛接受的概念,痛感受器乃是遍布全身各处的某些游离神经末梢。当然,决非所有的游离神经末梢都是痛感受器。痛感受器可将不同能量形式(例如机械、化学、温度)的致痛刺激转换为具有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后者沿属于Aδ(Ⅲ类)和C(Ⅳ类)的神经纤维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其中Aδ纤维的传导速度较快,C纤维的传导速度较慢。当痛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出现性质不同的两种痛觉:先出现一种尖锐的、定位比较清楚的刺痛,又称快痛,刺激作用后立即发生,停止刺激后很快消失;接着是一种定位不甚清楚的灼痛,又称慢痛,通常是在施加刺激后0.5~1秒才感觉到,停止刺激后还能持续数秒钟,并伴有情绪及心血管和呼吸活动的变化等一系列植物性神经反应。还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痛信息是由两类纤维传导的,快痛由Aδ纤维传导,而慢痛由C纤维传导。 根据现代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看法,外周Aδ和C纤维进入脊髓后,主要和后角深层的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这些后角细胞的轴突越过中线,交叉到对侧,经脊髓的前外侧索上升入脑。前外侧索的成份是很复杂的,包括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脊髓顶盖束等;脊髓丘脑束又有新脊丘束和旧脊丘束之分。由新脊丘束传递的信息直达丘脑特异性感觉核,进而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的特定部位,因此便具有明确的定位和可精确分辨的性质,这和快痛的特点颇为吻合。由旧脊丘束、脊网束等传递的信息,经由多突触联结,主要和内侧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相联系,参与形成脑的高级部位的背景活动及感觉的情感动机成份,似可解释慢痛所伴随的强烈的情绪色彩。总之,痛信息经由多条通路由脊髓上升入脑,由于这些不同通路的共同活动和脑的各级水平的分析处理,最后产生疼痛。 经研究发现,脑内一些结构的兴奋活动可以阻遏痛觉的整合。兴奋外周的传人粗纤维,刺激尾核头端.下丘脑外侧以及中脑中央被盖区等处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镇痛效果。此外,近年来研究工作者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神经元的末梢可以释放吗啡样物质。而且大脑的许多部位的神经元胞体上具有吗啡受体。吗啡样物质作用于相应受体亦会产生镇痛效果。下面就两种最普遍的镇痛方法即针刺镇痛(Anaesthesia)和阿片镇痛作简要的介绍。 针刺镇痛是在针刺刺激作用下,在机体内发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枢各极水平,涉及神经,体液许多因素,包括致痛和抗痛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复杂的动态过程。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粗神经纤维的兴奋可导致对细纤维活动的抑制。针刺信号是由较粗的(Ⅱ、Ⅲ类)纤维传导,而痛信号则是由较细的(Ⅲ、Ⅳ类)纤维传导,而且它们经由共同的传导通路、抵达共同的中枢驿站,则可把针刺镇痛效应看作是粗细两类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互相作用的必然结果。另外,针刺还能激活脑内痛觉调制系统.经由脊髓腹外侧索上升入脑的针刺信号,激活了脑的各级水平的许多结构,这些结构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构成了脑内镇痛系统。脑内镇痛系统发放下行性冲动,最后汇集于中缝大核这一共同的、也许是最后的驿站,然后又通过背胺神经元施加影响。在针刺条件下,很可

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疼痛形成的神经传导基本过程可分为4个环节:伤害感受器的痛觉传感(transduction),一级传入纤维、脊髓背角、脊髓-丘脑束等上行束的痛觉传递(transmission),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痛觉整合(interpretation),下行控制和神经介质的痛觉调控(modulation)。理论上,阻断任何环节都可使疼痛缓解。 一、疼痛传感 疼痛感受器是伤害感受器,对伤害性刺激敏感。伤害感受器是周围神经的组成部分,能接受、转换和传递来自皮肤、黏膜、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伤害性刺激,其细胞体位于脊髓神经节中。 伤害性刺激是指刺激程度强到足以能够损害或潜在损害的刺激。 皮肤、躯体(肌肉、肌腱、关节、骨膜和骨骼)、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和内脏神经末梢是痛觉的外周感受器。体表刺激通过皮肤的温度、机械感受器传递疼痛。皮肤痛感受器又分为高阈机械痛感受器和多模式痛觉感受器。前者只对伤害性机械刺激发生反应,后者对多种伤害性刺激发生反应。持续性伤害刺激可使上述两种感受器阈值降低,形成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内脏伤害感受器感受空腔脏器的膨胀或缺血,躯体伤害感受器感受运动系统疼痛。 任何外界或体内的伤害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内源性致痛因子,如氢离子、钾离子、5-羟色胺、组胺、乙酰胆碱等,均可以刺激疼痛感受器。受损的神经纤维本身也可释放致痛因子,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损伤细胞释放的一些酶类,在局部合成产生致痛因子,如前列腺素(主要是前列腺素E2、D2、F2α)、缓激肽等。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刺激感受器。损伤和炎症过程中形成的炎性介质,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肥大细胞释放5-羟色胺等,提高对内源性致痛物质的反应强度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程度。 二、痛觉上行传递 传导疼痛的一级传入神经轴突是有髓鞘的Aδ纤维和无髓鞘的C纤维,其神经胞体位于脊髓背根神经节。Aδ纤维较粗(3 μm),感受疼痛和温度,快速传递强烈和定位准确的锐痛。此类纤维终止于脊髓背角的第I和V层。C纤维较细(<1 mm)无髓鞘,传递较慢及不易定位的钝痛和灼痛信号,纤维终止于背角第Ⅱ

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急性疼痛得发生机制 疼痛形成得神经传导基本过程可分为4个环节:伤害感受器得痛觉传感(transduction),一级传入纤维、脊髓背角、脊髓-丘脑束等上行束得痛觉传递(transmission),皮层与边缘系统得痛觉整合(interpretation),下行控制与神经介质得痛觉调控(modulation)。理论上,阻断任何环节都可使疼痛缓解。 一、疼痛传感 疼痛感受器就是伤害感受器,对伤害性刺激敏感。伤害感受器就是周围神经得组成部分,能接受、转换与传递来自皮肤、黏膜、骨骼、肌肉与内脏器官得伤害性刺激,其细胞体位于脊髓神经节中。 伤害性刺激就是指刺激程度强到足以能够损害或潜在损害得刺激。 皮肤、躯体(肌肉、肌腱、关节、骨膜与骨骼)、小血管与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与内脏神经末梢就是痛觉得外周感受器。体表刺激通过皮肤得温度、机械感受器传递疼痛。皮肤痛感受器又分为高阈机械痛感受器与多模式痛觉感受器。前者只对伤害性机械刺激发生反应,后者对多种伤害性刺激发生反应。持续性伤害刺激可使上述两种感受器阈值降低,形成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内脏伤害感受器感受空腔脏器得膨胀或缺血,躯体伤害感受器感受运动系统疼痛。 任何外界或体内得伤害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内源性致痛因子,如氢离子、钾离子、5-羟色胺、组胺、乙酰胆碱等,均可以刺激疼痛感受器。受损得神经纤维本身也可释放致痛因子,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损伤细胞释放得一些酶类,在局部合成产生致痛因子,如前列腺素(主要就是前列腺素E2、D2、F2α)、缓激肽等。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刺激感受器。损伤与炎症过程中形成得炎性介质,如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肥大细胞释放5-羟色胺等,提高对内源性致痛物质得反应强度与对外界刺激得反应程度。 二、痛觉上行传递 传导疼痛得一级传入神经轴突就是有髓鞘得Aδ纤维与无髓鞘得C纤维,其神经胞体位于脊髓背根神经节。Aδ纤维较粗(3 μm),感受疼痛与温度,快速传递强烈与定位准确得锐痛。此类纤维终止于脊髓背角得第I与V层。C纤维较细(<1 mm)无髓鞘,传递较慢及不易定位得钝痛与灼痛信号,纤维终止于背角

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疼痛进行了新的定义: 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偷快感觉和情绪体验,或用这类组织损伤的词汇来描述的自觉症状;对于无交流能力的个体,决不能否认其存在痛的体验,需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疼痛的可能性。疼痛就其生物学意义来讲是一种警戒信号,表示机体已经发生组织损伤或预示即将遭受损伤而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防御反应,如果疼痛长期持续不止,便失去警戒信号的意义,对机体构成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严重影响学习、工作、饮食和睡眠,最终因生活质量降低而产生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现就疼痛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疼痛的解剖生理学 疼痛是由一定的刺激(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外周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换能后转变成神经冲动(伤害性信息),循相应的感觉传人通路(伤害性传人通路)进人中枢神经系统,经脊髓、脑干、间脑中继后直到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通过各级中枢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 伤害性感受器是游离于外周的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组织,直接接受伤害性刺激或间接被致痛物质所激活。脊髓后角汇聚来自外周的传人神经及来自脑干和大脑皮质的下行投射神经,加上后角局部中间神经元,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接受、传递和加工处理伤害性传人信息。丘脑和大脑皮质是痛觉的高级中枢,除嗅觉冲动外,任何感觉传人信号都经丘脑整合到达大脑皮质。 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可以直观地观察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脑区的变化,对皮质在疼痛中的作用也有更多的认识。有研究表明,急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激活的脑区范围不同,急性疼痛激活对侧脑区,包括大脑体感区、前扣带回、脑岛和前额皮质,提示这些脑区参与急性疼痛的中枢信息加工。而下肢神经损伤所致的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激活双侧的脑岛、后叶、前额叶外侧下部、后扣带皮质和右侧的前扣带回,表现为区域脑血流图增强。值得注意的

疼痛的诊断与发生机制

疼痛的诊断与发生机制 一、第五生命体征——疼痛 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 1 、疼痛作为第5生命体征,与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一起,是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 2 、患者是自身疼痛的体验者和表述者,鼓励患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只有患者才能真正了解其自身的疼痛感觉类型、疼痛如何影响生活以及如何减轻疼痛。 3 、患者有权对自身的疼痛进行客观评价。 二、疼痛的分类 1 、依病理学特征,疼痛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 或两类的混合性疼痛 )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正常情况下,疼痛冲动由神经末梢产生,神经纤维负责传递冲动。当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或疾病发生异常改变时也会产生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源部位,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2 、依疼痛持续时间和性质,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又分为慢性非癌痛和慢性癌痛。 急性疼痛指短期存在( 少于 2 个月) 、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之后的疼痛。慢性疼痛的时间界限说法不一,多数将无明显组织损伤,但持续 3 个月的疼痛定义为慢性疼痛。 3 、其他特殊的疼痛类型还包括反射性疼痛、心因性疼痛、躯体痛、内脏痛、特发性疼痛等。 三、疼痛发生的机制 认为急性疼痛是疾病的一个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疼痛形成的神经传导基本过程可分为 4 个阶梯。伤害感受器的痛觉传感(transduction) ,一级传入纤维、脊髓背角、脊髓一丘脑束等上行束的痛觉传递(transmission) ,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痛觉整合(interpretation) ,下行控制和神经介质的痛觉调控(modulation) 。 (一)、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急性疼痛为伤害感受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是疼痛形成的神经传导基本过程。机体受到物理、化学或炎症刺激后产生急性疼痛的痛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导及大脑的分析而感知。 1 、痛觉传感 皮肤、躯体( 肌肉、肌腱、关节、骨膜和骨骼) 、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和内脏神经末梢是痛觉的外周伤害感受器。 2 、痛觉上行传递

疼痛的机制

疼痛的机制 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对疼痛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较权威的有致痛释放学说、神经调节理论和闸门控制理论。 1.致痛释放学说 该学说认为刺激作用于机体达一定程度时,机体组织受损,释放致痛物质,如组胶、缓激肤、5-短色胶、乙酸胆碱、H+等,作用于痛觉感受器。这些痛觉感受器存在于游离的神经末梢和细纤维组织中,分布在皮下及深部组织的小动脉周围,产生痛觉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入脊髓,随后沿脊髓丘脑束和脊髓网状束传人大脑皮质的某一区域,引起痛觉。 2.神经调节理论 该理论则认为神经调节剂或影响神经冲动传导的物质,是疼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这些物质存在于躯体感受器、脊髓后角的神经末梢及脊髓丘脑束的感受器中。它们可分为两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神经递质可通过两个神经纤维的突触间隙传递电冲动,它包括P物质、血清素和前列腺素。而神经调质包括调节神经元的活动并调整或改变疼痛刺激的传送,但不直接通过突触间隙传送神经信号。人们认为它们是通过增加或降低特定神经递质的作用而间接地起作用。神经调质包括内啡肤、力啡肤和缓激肤。疼痛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考虑选择可影响神经调节剂的药物。 3.闸门控制理论 已知神经系统中无特定的疼痛中枢。该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闸门装置可对疼痛冲动进行控制甚至阻断。闸门装置位于脊髓后角、丘脑和边缘叶系统的实体浆细胞中。疼痛冲动敞开时可顺利穿行,而当闸门关闭时就会被阻断。因此如何关闭闸门是疼痛干预的重点闸门的开闭由感觉神经元和大脑下行控制纤维这两者活动的平衡来协调。当A-σ和C 神经元起主要作用时,它们释放P物质有助于冲动通过闸门装置,个体就会感觉到疼痛。 当机械感受器、较粗的快速A-?神经元的作用为主时,会释放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闭闸门装置,个体就不觉得疼痛。按摩可刺激机械感受器,因而有助于缓解疼痛。即冲动上传到大脑,大脑皮质中枢也可调节个体对疼痛的感知。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如:生的天然止痛药一一一内啡肤,可沿下行神经通路释放,通过阻滞P物质的释放而关|装置。促进内啡肤释放的方法有分散注意力、心理咨询和运动等。 感知疼痛即个体对疼痛的意识。疼痛刺激经由脊髓上传到丘脑和中脑。在丘脑,疼痛信递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包括躯体感觉皮质区和副皮质区(两者都位于顶叶)、额叶和系统。躯体感觉皮质区可辨别疼痛的位置和强度,而副皮质区决定个体对疼痛的感前认为边缘叶系统中有控制情绪特别是焦虑情绪的细胞。因此,边缘叶系统在疼痛的应方面有重要作用。在神经传导的末端,个体在高级脑中枢的作用下而感到疼痛。 人意识到疼痛时,一个复杂的反应就启动了。因此对疼痛的感知是心理因素、认知因经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使个体意识和了解疼痛,从而作出反应。

急性疼痛考试题

急性疼痛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头痛按发病机制分、、牵涉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膜刺激性头痛、神经炎性头痛。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中约占57%。 3、高血压急症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 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急症包括、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等。以往所谓的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等均属于此范畴。 4、高血压急症通常表现为 ,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精神及神经方面异常改变。 5、高血压急症一般情况下,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 %。在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 mmHg左右。 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8、病理性Q波是的Q波。 9、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10、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并逐步加重,多在分钟内渐消失。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疼痛机制与分类

疼痛的机制与分类付凤琴 疼痛的机制 1.疼痛是脑对急性或慢性损伤组织所引起的伤害性传入进行抽象和概括后说形成的不愉快感觉,伴有复杂的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心理和情绪反应。 2伤害性感受器:产生疼痛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皮肤,黏膜,胃肠道黏膜和浆膜下层,肌肉,骨膜,血管外膜等 其初级神经元的外周部分,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 3.三级传导 a痛觉感受器将痛觉冲动经第一级神经元传入脊髓(胞体位于脊髓后跟的脊神经节)b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背角顶端的罗氏胶质区,大部分纤维经白质前联合交叉至对侧,经外侧脊髓丘脑束上行直达丘脑 c第三极神经元(丘脑)轴突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第一感觉区,引起定位特征的疼痛。 4感受疼痛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中。伤害性感受器将刺激通过胞体传出,传出纤维与位于脊髓的中间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5.脊髓背角是疼痛信息传递和调制第一站 初级传入神经元传入的信号----脊髓背角不同的板层----终止于脊髓后角(大部分) 伤害性神经元:后角的表层(I层),胶质层(∏层)大多神经元接受Aδ和C类维的投射。 胶质层几乎全部由中间神经元组成,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 疼痛的调制主要区域在脊髓,其阶段性调制是主要方式,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着闸门作用 Aδ--兴奋—关闭 C类—抑制—开放 6.脊髓到脑的三条主要上行通路 a脊髓丘脑束--起至对侧脊髓灰质1层4-7层----白质前联合交叉,同节和上1-2节的外侧索和前索内上行----在脑干下部,前束纤维加入内测丘系,外侧束延续为脊髓丘系 b脊髓网状束--由脊髓后角I层和V层神经元轴突构成,在脊髓前外侧四分之一处上传,多数进入脑干同侧网状结构,少数对侧穿行,终止于延髓和脑桥网状结构核团弥散的特点 c脊髓中脑束--由脊髓后角I层和V层神经元轴突构成部分神经元的轴突投射到杏仁核 杏仁核:情感边缘系统重要成分,疼痛情绪方面有关 7.脑干下行抑制和异化系统对疼痛的调制 a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接受脊髓的伤害性神经元传入----激活其内的抑制性调制神经元----传出主要终止于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少数到达背角 腹外侧区:镇痛 背部区:镇痛,情绪和逃避反应 b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 区域神经元被激活会抑制脊髓伤害感觉信号传递和行为伤害感觉反射 对脊髓背角痛觉信息传递产生抑制性调制,在脑干也抑制三叉神经脊核痛敏神经元

疼痛的机制

2慢性广泛性疼痛的脊髓机制 2.1谷氨酸的释放增加: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 酸在脊髓的伤害性刺激传导中起重要作用。慢性广泛性疼痛 时,脊髓背侧角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释放增 加[8]。酸性盐肌肉注射导致的慢性广泛性疼痛中,重复酸性 盐注射1周后,在脊髓的背侧角,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 氨酸的基础浓度升高,表明在脊髓水平有兴奋性神经递质持 续的释放增加,且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浓度的增加水平与痛觉 过敏和中枢痛觉致敏的水平呈正相关[2]。 重复性酸性盐肌肉注射导致的非炎症性慢性广泛性疼痛 的模型中,阻断脊髓部位的谷氨酸受体,包括N-甲基-D- 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和o-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红 藻氨酸盐受体,能改善痛觉过敏;单纯阻断NMDA受体,还可 以延缓痛觉过敏的发生,这一现象表明谷氨酸的释放增加在 重复性酸性盐注射导致的痛觉过敏中发挥重要作用[9]。纤维 肌痛的患者应用氯胺酮阻断NMDA受体,可缓解高渗盐水肌 肉注射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和牵涉痛[10]。然而, NMDA受 体兴奋剂右美沙芬不能加剧上述疼痛[11]。因此,除NMDA 受体之外,纤维肌痛可能另有机制。 2.2环磷腺苷(cAMP)通路的激活:脊髓cAMP通路的激 活对伤害性疼痛的上传非常重要。脊髓cAMP通路的激活引 起脊髓水平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并加强脊髓丘脑束神经元对 有害的机械性冲动的反应[3]。当小鼠体内缺乏腺苷酸环化酶 1和腺苷酸环化酶8时,痛觉过敏不会发生[12]。阻断腺苷酸 环化酶或蛋白激酶A(PKA),同样能够避免酸性盐肌肉注射 或者辣椒辣素肌肉关节注射导致的机械性痛觉过敏[3,13,14]。 PKA的催化亚基核转移引起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的丝氨酸133位点磷酸化。重复性酸性盐肌肉注射 后,双侧脊髓背侧角中的CREB和磷酸化CREB增加,阻断 cAMP通路能抑制磷酸化CREB的生成[13]。产生的磷酸化 CREB并非只存在于脊髓,也存在于脊髓丘脑束和其他神经 细胞[14],而且其生成具有时效依赖性,痛觉过敏发生后24小 时内磷酸化CREB增加,1周后磷酸化CREB恢复正常[13]。 而cAMP通路阻滞也具有时效依赖性,于深部痛觉过敏后24 小时内发生,1周后恢复[3,13]。由此,可得出结论:深部组织受 损后,cAMP通路发生时效性激活,从而引发痛觉过敏,此反 应与磷酸化CREB的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其他蛋白激酶参与慢性广泛性疼痛与痛觉过敏也有报 道。PKC通路的激活剂巴豆油酯能够导致痛觉过敏,然而,脊 髓水平的PKC通路阻滞不能抑制重复性酸性盐注射导致的 非炎症性痛觉过敏,这一现象表明:非炎症性疼痛中,蛋白酶C通路的激活不发生在脊髓水平[15]。 2.3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脊髓中, 神经胶质细胞对伤害性疼痛的信息处理有关键作用[16]。神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袁维秀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解剖学病因神经病理性疼痛起源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其本质是一种伤害感受,包括骨关节炎和炎性疼痛等。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性神经痛)、感染(如带状疱疹)、血管性疾病、创伤和肿瘤等。并非所有涉及伤害感受通路的损伤都能引起疼痛,单纯切断脊神经背根几乎不会引发持续性疼痛[1],但脊髓损伤确实有诱发疼痛的风险。Vireck等发现灵长类动物切断脊髓丘脑外侧束,仅损伤脊髓白质时不产生异常疼痛行为,而损伤脊髓灰质部分则产生疼痛[2]。脑干和丘脑损伤涉及伤害感受通路时可引起疼痛[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疼痛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伴有疼痛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或痛觉过敏,一些病人轻微的四肢温度降低即出现痛觉过敏现象。Mitchell 称之为“皮肤烧灼痛”的临床表现为:水肿、异常出汗、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剧烈的自发性疼痛,不伴有明确神经损伤的称为“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1 型”,伴有神经损伤的称为CRPS2型。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面部发作性剧烈疼痛,发作间歇期无或仅有轻微疼痛,轻触皮肤可诱发疼痛发作,其病因与神经根进入脑干部位的机械变形有关,神经根受压部位出现脱髓鞘现象。血管变异引起神经受压也是常见病因之一[4]。糖尿病性神经痛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双侧足趾的烧灼样痛。水痘病毒感染后激活带状疱疹病毒,后者侵犯脊髓背根神经节,该神经节支配区域皮肤出现持续性疼痛,即使切断支配该区域的c纤维疼痛依然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自从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松结扎模型后,有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Chung等发明了脊神经切断大鼠模型(SNL),保留支配足趾的部分神经,记录相邻脊神经的传入冲动。糖尿病模型是通过注射连脲酶素,动物表现与人类神经痛相似。最近又发明了紫杉醇-长春新碱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动物持续性疼痛的测定较为困难,大鼠后肢去神经支配后可出现自残行为,采用细胞内标记物神经元活性的增加,如脊髓背角即刻早期基因蛋白c-fos表达的增加,可用以评估持续性疼痛。功能性核磁成像(fMRI)和/或PET 成像技术将成为可能的测定手段。继发性痛觉过敏及中枢敏感化皮肤损伤后产生持续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原发性痛觉过敏发生在组织损伤部位,部分由初级伤害性感受器调节,表现为热刺激的反应增强。继发性痛觉过敏发生在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表现为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增强,如轻触刺激诱发疼痛,与人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痛觉过敏相似,与中枢敏感化有关。有研究发现触痛来自 Aβ纤维出入冲动引发的中枢敏感化,而刺痛来源于对辣椒素不敏感的Aδ伤害感受器[5]。触觉纤维聚集在脊髓背角,该部位接受初级神经纤维的伤害性冲动传入。初级传入纤维的作用药理学研究发现初级传入纤维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静脉?予AM1241,一种选择性大麻素受体(CB2)激动剂,可以逆转 SNL损伤后的机械和热痛觉过敏。由于CB2在CNS 不表达,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外周机制[6]。反义寡核苷酸(6DNs)可直接拮抗Nav1.8,从而逆转机械性痛敏。Nav1.8 是一种河豚毒素拮抗钠通道,仅在初级传入小细胞上表达,即使神经损伤6-14d,应用6DNs 仍然有效,说明持续性外周神经冲动的传入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过程。神经损伤的局部会形成神经瘤,已经证实对机械、热和化学刺激产生的自发性和异常电位活动起源于创伤性神经瘤[7]。有报道SNL 大鼠L5 背根A 纤维出现自发性活动,这种自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一)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一) 解剖学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起源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其本质是一种伤害感受,包括骨关节炎和炎性疼痛等。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性神经痛)、感染(如带状疱疹)、血管性疾病、创伤和肿瘤等。 并非所有涉及伤害感受通路的损伤都能引起疼痛,单纯切断脊神经背根几乎不会引发持续性疼痛1],但脊髓损伤确实有诱发疼痛的风险。Vireck等发现灵长类动物切断脊髓丘脑外侧束,仅损伤脊髓白质时不产生异常疼痛行为,而损伤脊髓灰质部分则产生疼痛2]。脑干和丘脑损伤涉及伤害感受通路时可引起疼痛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疼痛 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伴有疼痛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或痛觉过敏,一些病人轻微的四肢温度降低即出现痛觉过敏现象。Mitchell称之为“皮肤烧灼痛”的临床表现为:水肿、异常出汗、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剧烈的自发性疼痛,不伴有明确神经损伤的称为“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1型”,伴有神经损伤的称为CRPS2型。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面部发作性剧烈疼痛,发作间歇期无或仅有轻微疼痛,轻触皮肤可诱发疼痛发作,其病因与神经根进入脑干部位的机械变形有关,神经根受压部位出现脱髓鞘现象。血管变异引起神经受压也是常见病因之一4]。 糖尿病性神经痛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双侧足趾的烧灼样痛。水痘病毒感染后激活带状疱疹病毒,后者侵犯脊髓背根神经节,该神经节支配区域皮肤出现持续性疼痛,即使切断支配该区域的c纤维疼痛依然存在。 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 自从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松结扎模型后,有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Chung等发明了脊神经切断大鼠模型(SNL),保留支配足趾的部分神经,记录相邻脊神经的传入冲动。糖尿病模型是通过注射连脲酶素,动物表现与人类神经痛相似。最近又发明了紫杉醇-长春新碱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动物持续性疼痛的测定较为困难,大鼠后肢去神经支配后可出现自残行为,采用细胞内标记物神经元活性的增加,如脊髓背角即刻早期基因蛋白c-fos表达的增加,可用以评估持续性疼痛。功能性核磁成像(fMRI)和/或PET成像技术将成为可能的测定手段。 继发性痛觉过敏及中枢敏感化 皮肤损伤后产生持续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原发性痛觉过敏发生在组织损伤部位,部分由初级伤害性感受器调节,表现为热刺激的反应增强。继发性痛觉过敏发生在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表现为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增强,如轻触刺激诱发疼痛,与人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痛觉过敏相似,与中枢敏感化有关。有研究发现触痛来自Aβ纤维出入冲动引发的中枢敏感化,而刺痛来源于对辣椒素不敏感的Aδ伤害感受器5]。触觉纤维聚集在脊髓背角,该部位接受初级神经纤维的伤害性冲动传入。 初级传入纤维的作用 药理学研究发现初级传入纤维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静脉给予AM1241,一种选择性大麻素受体(CB2)激动剂,可以逆转SNL损伤后的机械和热痛觉过敏。由于CB2在CNS不表达,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外周机制6]。反义寡核苷酸(6DNs)可直接拮抗Nav1.8,从而逆转机械性痛敏。Nav1.8是一种河豚毒素拮抗钠通道,仅在初级传入小细胞上表达,即使神经损伤6-14d,应用6DNs仍然有效,说明持续性外周神经冲动的传入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维持过程。 神经损伤的局部会形成神经瘤,已经证实对机械、热和化学刺激产生的自发性和异常电位活动起源于创伤性神经瘤7]。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由能使机体组织受损伤或破坏的刺激作用所引起,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适应方式。这种致痛刺激在疼痛感受器接收之后,经过不同水平的痛觉传导路,最后达到脑,引起疼痛感觉 三大学说:特异学说,型式学说,闸门控制学说 基本传导途径(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 痛觉的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粘膜下层等处,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K+、H+、组胺、缓激肽、5-HT、Ach和P物质等内源性致痛因子。这类游离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化学刺激特别敏感,称之为化学性感受

器(chemoceptor)。 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属于最细的Aδ和C纤维,并认为Aδ纤维传导刺痛,而C纤维则传导灼痛。但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的Aδ纤维和C 纤维仅传导伤害性刺激,它们也传导触、压、温、冷等感觉信息。而痛觉也并非仅由细纤维(Aδ或C纤维)传导,也可由达到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构型的粗纤维(Aα纤维)传导。 (二)疼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导途径 痛觉传导通路比较复杂,至今仍不很清楚。一般认为,与痛觉的传导有关的脊髓上行通路有: 1.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 1)新脊-丘束外周神经的细纤维由后根的外侧部进入脊髓,然后在后角换元,再发出纤维上行,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的前外侧索内,沿脊髓丘脑侧束的外侧部上行,抵达丘脑的腹后外侧核(VPL)。此神经纤维束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晚,故称新脊-丘束。该束传递的信息可经丘脑的特异感觉核群(即VPL)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上2/3处,具有精确的分析定位能力,这和刺痛(快痛)的形成有关。 2)旧脊-丘束或脊-网-丘束也是由后角细胞的轴突组成,交叉后沿脊髓丘脑侧束的内侧部上行。旧脊-丘束的纤维分布弥散,长短不一。在上行途中多数纤维终止在脑干的内侧网状结构、中脑被盖和中央灰质区等处,再经中间神经元的多级转换传递而达到丘脑的髓板内核群以及下丘脑、边缘系统等结构。其中短的纤维就是脊髓网状束。还有少量最长的纤维直达丘脑的内侧核群。由于在低等动物就有此束,故

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慢性疼痛是人们就诊最多的原因之一,发生率20%~45%,而且需较长时间就诊和治疗。据一项美国统计表明,美国2.9亿人口,慢性疼痛人数约8 600万人,造成经济损失900亿美元/年。英国5 900万人口,有2 400万慢性疼痛人数,每年经济损失200亿美元。加拿大3 100万人口,慢性疼痛人数1 400万,经济损失100亿美元/年,所以疼痛既是一个很大的健康问题,也是社会和经济的问题。 一、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慢性疼痛的发生还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特殊发生机制: 1.脊髓敏化的形成伤害感受器被反复慢性刺激促使脊髓背角细胞发生病理变化,胶质细胞等合成新的神经递质,如内皮素1,通过内皮素受体亚型的作用并对原有递质EAAS、SP、CGRP等发生调制,导致脊髓背角整合。 2.受损神经异位电活动慢性疼痛常表现为在组织损伤愈合后的持续性疼痛。神经损伤导致神经元的异位电活动是痛觉异常的生理基础。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异常通常与神经损伤方式有关。横断性神经损伤可能在中枢残端形成神经瘤状结构,这是由于轴突运输的正常通道受到破坏,来自胞体的轴浆和其他活性物质被无序堆积在残端而形成神经瘤。此种情况下,虽然受损器官的末梢感受器不能诱发任何疼痛,但患者会感到神经的原靶器官自发产生幻肢痛或自发性疼痛。然而,选择性地损伤有鞘纤维而保留传递痛觉信号的C类纤维,则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和感觉倒错,而损害性刺激损伤神经支配的感受器则诱发出痛觉过敏、痛性感觉异常。神经损伤诱发异位电活动的发放形式与正常神经末梢受刺激产生的传入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别,受损神经可以在无任何外部刺激的条件下产生高频簇状放电,导致痛觉过敏和感觉异常。 3.痛觉传导离子通道和受体异常在慢性疼痛过程中,痛觉传导离子通道和受体发生异常变化。神经损伤区及其DRG神经元对离子通道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正常神经。神经轴突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通道都可能发生异常表达和异位分布,大量的异位和自发的非编码传入放电,促使痛觉过敏和感觉异常。慢性疼痛促使谷氨酸盐释放,并激活NMDA受体,导致神经细胞与其他不参与

第六章 疼痛机理与治痛方法

第六章疼痛机理与治痛方法 第六章疼痛机理与治痛方法 人的一生肌体感受最多痛苦就在不同部位与不同程度上的疼痛。比如像感冒发热头痛,大小外伤性疼痛,蚊叮虫咬的疼痛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消失。而一些致痛性慢性病则会久久让人痛苦不堪。可以这样说,人的一生机体没有感触过疼痛的滋味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各处疾病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的机体局部发生隐痛或剧痛,最终也是在疼痛或最痛苦挣扎中死亡。 人一旦患了疾病就意味疼痛与痛苦即将开始。有80%以上的疾病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的肌体隐痛或剧痛。为此,医药学家们就精心研制出很多种能有直接间接镇痛药物,可各种镇痛药中除去外用中药膏、贴、水、酊等,佘对机体内脏器官与神经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为了进一步认识了解疼痛的机理,我们需要了解温习在身体发生疼痛。一些科学性的知识,因为它几乎牵涉到医院内的各个科室和每一位病人,这对一个医生或是一位理疗师,或一位医学爱好者,都是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你踏入医学殿堂的起步。

第六章第二节中医学对疼痛的认识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 疾病的斗争中,对疼痛的机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与认识,在治疗疼痛方面,不但经验丰富,甚至有很奇特的治法,为人们的健康繁衍做出巨大贡献。 祖国医学认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特别是自然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的不同,都对人体影响极大,是人产生传染性的流行性疾病,如痢疾﹑霍乱﹑肺结核﹑流行脑膜炎等特殊疾病,各种致病因素,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经络脏腑病变,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而疼痛是各脏腑经络疾病的一个症状,有时是主要症状。而各经络脏腑病变,必然导致某些部位产生疼痛,并有规律可循的。因此治疗时针对某一经络脏腑病变进行针刺或药物治疗疾病是可以痊愈的,疼痛亦可随之消失,或减轻,因此我们应当继承,并加以研究,使之在治疗上有更卓越的突破。 第六章第三节致病因素1、物理性致痛因素: (1)温度——热度升高到达44.9℃时,即开始刺激痛感受装置,当升高到45℃以上时,就激发疼痛。 (2)机械性刺激——如触、压、切割、剪等达到损伤组织的程度,都可引起痛觉。物理性刺激达到组织损伤程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