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对乳腺癌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康复指导。目前乳腺癌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癌症之一,患此类癌症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何提高护理的质量,对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延长患者的寿命起着十分必要的作用。2008年5月到2013年6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有29例,在术后并未留下后遗症和并发症,本院的医护人员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方法通过对各个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在经过手术和护理之后患侧功能恢复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态度乐观,无任何后遗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结果显而易见,我院的护理措施是合理正确、安全有效的,患者术后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回归家庭和社会后依旧保持正确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心理护理;康复指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46-02

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随之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疾病也呈增长趋势,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这样的治疗方法创伤面大,严重影响女性形象。因此,对乳腺癌女性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尤为重要。除了注重常规护理以外还要适当地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答:乳汁淤积 2.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 答:金葡菌 【新课导入】 【案例】 李女士,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房癌,需手术治疗。 思考: 1.乳房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2.该患者确诊为乳房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指导女性术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维持术后患肢最大活动范围。 2.专业理论知识:乳房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术后护理。 3.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女性进行自我乳房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 乳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 二、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 2.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 ①同侧腋窝淋巴结(多见)②然后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③锁骨上淋巴结④癌灶位于内侧向胸骨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 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若癌块侵犯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则可使乳头偏移、抬高或内陷,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癌肿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若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时,乳房局部隆起。乳腺癌晚期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其表面易出血,且有恶臭的分泌物。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腋窝,开始为少数散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随后肿大的淋巴结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堵塞腋窝主淋巴管时,则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肺、肝、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钼靶摄片和干板照相检查,对区别乳房肿块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乳癌的普查;超声显像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肿瘤,属无损伤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囊性肿块与实质性肿块。(视频) 2.病理学检查可用细针穿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对疑为乳癌者,最好是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准备,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切缘有无癌残留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而定。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5-03-16T14:15:11.5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作者:李念[导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 李念 (九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外一科江西九江 332005)【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癌根治术已成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采取正确合理的术后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较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效果,防止患肢发生功能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护理;围手术期【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05-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5a生存率不断提高,但它依然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既要承受手术创伤的痛苦,又要失去女性特征性的器官—乳房,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所以,有计 划,针对性的做术后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9年5月—2013年10月共收治乳腺癌41例,其中女39例,男2例,年龄42—66岁,平均56岁,手术治疗32例,其中保乳手术20例,全乳房切除术12例,放疗化疗7例,保守治疗2例。 2 术后护理 2.1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持续吸入;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抬高患侧上肢,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 2.2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早期患者胸壁、腋下留置引流管,回病房后腋下立即接持续低负压吸引,同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漏气,保持适当负压。妥善固定,定时自上而下挤捏引流管,防止受压折叠、扭曲、脱落,始终保持低负压吸引状态。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并记录。如每小时出血超过100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下床活动时固定引流管,不能提得过高,以防引流液反流。 2.3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做深呼吸运动,有利于肺扩张,防止肺部并发症。 2.4疼痛护理 因切口面积大,病人容易出现疼痛,协助取半卧位,保持室内安静,温湿度适宜,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刺激。教会病人应用减轻疼痛的技巧,如放松疗法,音乐治疗。指导病人变换体位,活动及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以保护切口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5饮食指导 患者术后由于食欲不振致进食量减少,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因手术可能导致其营养失调,原因主要是癌性消耗、因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抑制消化道的运动与消化腺的分泌,致食欲不振[2]。因此建议其增加热量,以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为主,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 2.6加强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由于术后自身形体的改变,常感觉异常、自卑、害怕、担心,严重时还出现绝望。因此,应加强心理疏导,同情、关心、理解患者,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告知患者形体改变现在可以做矫形手术如隆胸或可以戴义乳、重建乳房等方法,恢复形体曲线,增强自信心。 2.7加强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术后24小时开始,指导病人做伸指握拳动作,以活动腕关节:术后2-3天,做前臂伸屈运动,坐位练习屈肘屈腕;术后4-5天,练习患侧上肢摸同侧耳廓,对侧肩;术后5-7天,患侧上肢慢慢伸直,内收,屈曲肩关节,抬高至90度:术后1-2周,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作肩关节运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术后10天左右皮瓣与胸壁粘附已牢固,循序渐进地作太高患侧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的锻炼。指导病人作环志功能锻炼时应注意锻炼的内容和活动量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应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内容应逐渐增加;术后7-10日内不外展肩关节,不要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创面愈合。 3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帮助患者认识和预防疾病、促进和恢复健康起到一定作用[3]。 3.1饮食? 加强营养,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牛奶鱼,虾,蛋,瘦肉类,多食芹菜,菠菜,胡萝卜,多吃生菜,忌食高脂饮食,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3.2活动? 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可加强术中保留下来的肌肉得力量,松解和预防粘连,最大限度的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3.3避孕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进乳房癌复发。 3.4及时复诊? 定期化疗和放疗,把治疗和护理方案记录于出院病历上,嘱家属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变化。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出院后第1~5年期间,每半年来医院随诊复查。5年后,每年随诊复查1次直至终生[4]。 3.5义乳或假体提供病人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根治术后3个月可行乳房再造术,但有肿瘤转移或乳腺炎者,严禁假体植入。 4 小结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要充分做好术后护理,全面评估病人全身情况,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当今乳腺癌手术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今后护理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总之,乳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

乳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乳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一)手术前护理 1.对于妇女而言,乳癌具有双重的威胁性。除癌症带来的恐惧外,切除乳房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意味着易将失去部分女性象征。所以应多关心病人,解除病人和家属对切除乳房后的忧虑,使病人相信术后不但不会影响工作与生活,而且切除的乳房可以重建。 2.妊娠期及哺乳期间病人,立即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以免因激素作用活跃而加快乳癌的发展。 3.晚期乳癌病人术前注意保持養灶局部清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他处有无转移病灶。 (二)手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注意血压、心率变化,防止休克发生。胸骨旁淋巴结清除的病人,观察呼吸变化,有胸闷、呼吸困难时,进行胸部查体及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术中损伤胸膜引起的气胸。 2.伤口护理乳房切除术后需用胸带加压包扎。如压迫过紧可引起皮瓣、术侧上肢的血运障碍;包扎松驰,易出现皮瓣下积液,致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分离不利愈合。所以应定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皮瓣下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持续性负压吸引。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一般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创腔无积液,创面皮肤紧贴可拔管。下床活动时,将引流瓶(袋)低于上管口高度。引流管拔除后出现皮下积液,在严密消毒后抽液,并加压包扎。创面愈合后,可清洗

局部,以柔软毛巾轻轻吸干皮肤上的水分,避免粗暴的擦洗。或用护肤软膏轻轻涂于皮肤表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干燥脱屑,预防皮肤坏死。 3.患侧上肢康复、训练手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但避免外展上臂。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扶,需他人扶持时不要扶患侧,以免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术后1周开始作肩部活动。10~12天后鼓励病人用术侧的手进行自我照顾,如刷牙、梳头、洗脸等,并进行上臂的全关节活动,方法如下: (1)爬墙运动:面对墙站立,脚趾尽量靠近墙,双脚分开,肘弯曲,手掌贴在墙上与肩同高,手指弯曲渐往墙上移动,直到手臂完全伸展为止,然后手臂再往下移至原来位置。 (2)转绳运动:面向门站立,绳子一端绑至门上,另一端由术侧手抓住,手臂伸展与地面平行,采用顺时针方向,以画圈方式转动绳子。 (3)举杠运动:由两手伸直握住杆子,相距60cm,再将杆子举高过头顶,弯曲肘部将杆子放在头后方;反方向将杆子举至头顶,再回到原来位置。 (4)滑绳运动:双手握住挂在悬于头顶上方挂钩上绳子的两端。轮流拉扯两边绳端,使患侧手臂抬高至疼痛为止。逐渐缩短绳子,直到患侧手臂能抬至额头高度。 4.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 (1)皮下积液:乳癌术后皮一积液较为常见,发生率在10%~20%,除手术因素外,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包扎松紧适宜,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患侧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方法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各项常规护理。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手术和化疗,提高了治愈率。 标签: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护理;围手术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困扰着很多女性的乳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癌已占恶性肿瘤之首位。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本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共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8例,并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乳腺癌患者38例,年龄36~66岁,平均51岁,平均住院时间20d。术后病理报告:5例导管内乳头状癌,33例浸润型癌。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担心手术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担心乳房的缺失及术后乳房切除会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谈,听取患者的倾诉,适当地给予安慰,帮助解释和开导,讲解术后有办法弥补乳房缺失,如佩戴义胸、假乳、乳房重建等。尽量把同一疾病的患者安排在一个病室,介绍患者与曾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经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渡过心理调适期。同时与家属做好工作,给予患者关心,能够使患者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来接受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告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导致焦虑及激动,术前哭泣、血压升高等,保证患者围手术前安全。 2.2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全胸片、心电图、B超、胸部CT、肿瘤指标、乳房MRI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告之拟采取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康复锻炼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2.3术前皮肤及肠道准备手术前1d告诫患者洗澡更衣,严格按不同手术进行备皮,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向患者解释禁食禁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记录审批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 记录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手术日期:××年××月××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全程时间:×× 术前诊断:右乳房肿块 术中诊断:右乳房恶性肿瘤 手术名称: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手术者:××Ⅱ助:××护士:×× 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麻醉医师:×× 手术经过: 体位:平卧位消毒:强力碘伏切口:右侧胸部梭形横切口25cm 引流材料:橡胶引流管数目:两根放置部位:右胸壁及胸骨旁各一根 送检标本名称:右侧乳腺及腋窝淋巴组织 术中用药(麻醉药品除外):——输血:—— 1.患者取平卧位,围绕肿块边缘,碘伏消毒术野皮肤,局部麻醉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先于右乳将肿块完全切除,送快速病理,冰冻切片报告示:右乳房恶性肿瘤。诊断明确,与病家沟通后,确定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遂改为硬膜外麻醉。 2.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右上肢外展。常规消毒铺巾。距肿瘤边缘约5厘米做横梭形切口,切口长径约25厘米。切开皮肤,在皮肤与浅筋膜间做皮瓣分离,皮瓣下保留少量皮下脂肪,上至锁骨下、下达腹直肌第一腱划,内至胸骨中线,外至背阔肌前缘。切除右乳腺及周围脂肪组织,包括胸大肌筋膜,自内下方向上掀至腋窝,拉开胸大肌,保留胸小肌。清扫大小肌间间Rotter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打开胸锁筋膜,显露腋窝血管。自腋静脉下缘水平解剖,处理结扎垂直腋动静脉的小血管及淋巴管,清扫腋窝脂肪淋巴结组织,解剖显露胸长、胸背神经,予以保护,将右乳连同腋窝脂肪、淋巴组织一并切除。冲洗创腔,结扎出血小血管及电凝止血。右腋窝及右胸骨旁分别放置一枚橡胶管,引出皮外接负压引流。清点纱布器械无误,缝线间断缝合切口。检查切口无明显张力,皮瓣血运良好。术毕腋窝大纱布垫加压,予以胸带包扎。 3.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失血少,麻醉效果满意,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标本送病人家人验看后进一步术后常规病理检验。 ××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 疼痛 2. 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3.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4. 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5. 患肢肿胀 6. 患肢活动受限 7. 自我形象紊乱的可能 一、疼痛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情绪稳定,疼痛程度减轻 3. 护理措施: (1)术后48 小时内按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 (2)麻醉消退后予半卧位 4.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疼痛是否减轻 (2)是否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1. 相关因素:与术后痰多、刀口疼痛或咳嗽无力有关 2. 预期目标: 病人咳嗽或咳痰后呼吸平稳,呼吸道通畅,病人掌握有效的排痰技巧 3. 护理措施: (1)术后24 小时鼓励患者坐起活动 (2)协助病人扣背、咳痰、双手保护切口 (3)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有无胸闷、气短、必要时吸氧 (4)观察体温变化,测四次温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4 次,湿化 呼吸道,促进排痰 4. 健康教育: (1)指导术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2)指导术后正确的咳嗽咳痰技巧 (3)讲解应用雾化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是否有效的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常(2)病人是否掌握了解健康教育内容

三、活动自己能力缺陷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后生活能够自理 3.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生活所需,做好晨晚间护理 (2)术后48 小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保护患者 (3)根据病情做晨晚间护理 4.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生活是否自理 (2)病人是否掌握了健康教育内容 四、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区辅料清洁无渗出 3. 护理措施:

乳腺癌临床护理体会

乳腺癌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4-08T14:06:53.0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2期供稿作者:刘墨[导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40~60岁女性,尤以更年期和绝经前后的女性多见,病因尚不清楚。刘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150010) 【摘要】:讨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对我院2012年收治的1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对患者实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是理想的手术,术后综合治疗,疗效很好。【关键词】乳腺癌;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268-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40~60岁女性,尤以更年期和绝经前后的女性多见,病因尚不清楚。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收治的18例乳腺癌患者。对18例患者实行改良根治手术,其中5例患者实行肿瘤下方胸肌部分剔除手术,1例患者实行全乳腺切除术,1例实行了区段切除保乳手术。 1.2方法目前为止,手术治疗仍然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局部切除、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变根治术和保乳手术5个阶段。以前认为手术越大越好,多行扩大根治术及根治术,大量研究显示,扩大根治术较根治术的疗效并无显著的提高;甚至结果相反,由于手术范围的扩大,术后并发症相应增多,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死亡率高,生存率并未提高。保乳手术能保持乳房的外形,大大减轻患者的心理创伤,提高自信心,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我国近年来在一些大医院相继开展保乳手术。值得注意的是,保乳手术一定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在有相应技术和设备的医院进行,术后还必须定期随诊。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正确对待手术引起的自我形象改变。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多了解和关心患者,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解释手术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家属的支持和关心,鼓励患者表述手术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并告知患者今后乳房重建的可能,也可以佩戴义乳,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2.1.2一般护理术前加强营养,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术前备皮,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告知患者术后5天内避免肩关节外展。 2.2术后护理2.2.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头偏一侧6小时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患肢屈曲、内收、抬高、肩关节制动、患肢三角巾固定;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以增加血液循环,利于切口愈合。 2.2.2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乳腺癌扩大根治术者术中有损伤胸膜可能,若患者感胸闷、呼吸困难,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2.3伤口护理2.2. 3.1保持皮瓣血供良好:①手术部位绷带加压包扎7~10日,术后用1 000g盐袋压迫24小时,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松紧度能容一指,以维持正常血运,不影响患者呼吸为宜。嘱患者包扎期间不能自行松解绷带,瘙痒时不能将手指伸入敷料下抓挠。②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若皮瓣颜色暗红,则提示血循环欠佳,有可能坏死,及时报告医生。③注意患肢血运循环:若发生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 2.2. 3.2维持有效引流:①妥善固定:乳腺癌手术后胸壁及腋下乳胶管各一根,接负压吸引器,引流管须留有一定长度,患者卧床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在上衣上。②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避免引流管受压、移位、脱落等情况发生,每小时逆向挤压引流管。③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100ml,以后颜色逐渐变淡、减少,术后4~5天,引流液每天少于10~15m1可考虑拔管。 2.2.4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内及术后1~5天: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避免外展上臂。术后第6天:解开胸带,将患肢放置在腹部,呈内收内旋状,适时抬头挺胸。术后7~10天:患肢呈内收内旋状,在健侧肢体的的托扶下,从颈前触摸到健侧肩部或耳部,适时用患肢梳头。术后10~14天:患肢在健侧肢体的的托扶下从颈后触摸到健侧肩部或耳部。术后2周:加大肩部活动范围,如爬墙运动,每天标记高度,逐渐增加幅度,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一般以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 2.2.5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2.2.5.1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除了术中的操作因素外,术后过早外展术侧肩关节、包扎松动、引流不畅或过早拔出引流管也是其原因,要注意预防。术后发现皮下积液,要及时处理。若量较少时可以反复用空针抽吸;若量较大或多次抽吸无效时,宜重置负压吸引或皮片引流以及加压包扎。 2.2.5.2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另一常见的并发症。皮瓣缝合时张力大是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但术后避免皮下积液、适当包扎将有助于减少皮瓣的坏死。小面积的坏死,在清创后予以湿敷、换药,常可自行愈合;坏死面积较大者应予以植皮。 2.2.5.3上肢水肿:主要由于腋窝的手术解剖、感染或积液造成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阻。术后抬高患肢,早期开始手、腕、肘部的活动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术后要保护术侧上肢,避免在该侧上肢静脉穿刺、测血压。出现水肿的可以采取抬高肢体、按摩、适当的活动、热敷等措施。 2.2.6健康教育提供患者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如佩戴义乳,避免衣着过紧。术后近期避免用患肢搬动、提取重物和患侧卧睡,继续功能锻炼半年。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定期进行放化疗和乳房自我检查,并教会乳房自查方法。 3.讨论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 (2)介绍乳腺癌疾病术后较好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信心。 (3)介绍术后形体改变的弥补知识。 (4)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5)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6)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7)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带入术中使用。 (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超声、凝血常规等。 (3)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 (5)入手术室时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无误后,送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措施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受压;血浆引流管注意妥善固定,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有镇痛泵的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 5.基础护理:做好患者生活护理。 6.饮食护理:全麻清醒后6小时进普食。 7.体位与活动: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术后第1日起,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血浆引流管的护理 1.固定:告知患者血浆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和牵拉;若血浆管不慎脱出, 应立即通知医生,由医生重新安置。 2.通畅: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每日及时倾倒 引流液。 3.观察并记录: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血 性液体,24小时量在50—2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若单位时间内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加压包扎等;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有无皮下积血、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4.拔管: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连续3日)且创面与皮 肤紧贴,即可考虑拔管,若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给予抽出并局部加压包扎。

乳腺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乳腺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0-08-31T16:48:12.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杨梅[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质量也逐步得到提高。杨梅(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南沈丘 466300)【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236-02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既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情况下,患者较以往未施加护理干预时恢复得更好,生理、心理上受到的影响较小。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疾病康复,增加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护理干预围手术期护理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质量也逐步得到提高。但是疾病的发病率却也在逐年增加,且逐步年轻化、复杂化。困扰着很多女性的乳腺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已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46例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手术的乳腺癌患者46名,其中年龄38-60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3例,乳腺癌根治术21例,乳腺癌扩大根治术12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除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除术前准备,术后做好治疗及疼痛护理、病情观察;饮食及活动护理、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其次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特别要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增强自信心。 1.3结果 通过对以上46例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出院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的调查中发现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即围手术期护理得当的话,患者恢复得也较好,她们对自己的疾病能正确的认识,能够主动应对自我形象的变化且积极配合治疗及进行功能锻炼,不断自我调解心理压力,生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2 护理 2.1手术前护理准备 2.1.1术前访视 手术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担心手术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担心乳房缺失及术后乳房切除会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手术患者需要一位参与手术全过程,熟悉并值得信任的护士陪伴在身旁,以便术后获得关心和照顾。所以术前访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谈,听取患者的倾诉,适当地给予安慰、帮助、解释和开导,以消除心理障碍。同时与家属做好工作,给予患者关心,能够使患者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来接受治疗。和患者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精神状况、感觉及运动神经状况等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做好解释,告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而导致焦虑及激动、术前哭泣、血压升高等,保证患者围手术前的安全。 2.1.2术前皮肤及胃肠道准备 手术前一天告诫病人洗澡更衣,严格按不同手术进行备皮,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向患者解释禁食禁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2.2手术中护理配合 2.2.1手术开始前调好手术间内的温湿度,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患者到达手术间后,再次核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姓名及诊断、手术名称、部位、时间、麻醉方式等。了解患者术前晚上的饮食和睡眠情况。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告知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术前输液顺利,生命体征平稳。 2.2.2 对于使用特殊器械及精密仪器的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或灼伤。检查手术一切用物准备是否完善,仪器、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对于乳腺癌手术体位摆放时,手臂不可过度外展或约束固定太紧,否则会引起臂丛神经的损伤,对于浅表神经血管附近应给予适当的衬垫和保护,防止神经血管的损伤[3]。还应保持四肢静脉回流通畅,防止因循环不良而造成血栓。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和暴露时间,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3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准备 2.3.1 器械护士要提前洗手上台准备用物,清点好所有器械和缝针、纱布、线轴等,与术者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顺利完成手术。 2.3.2 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尿管及各种管道的护理,保证患者舒适,避免压伤等意外出现。及时有效地配合术者及器械护士做好巡回,补充术中所需的一切用物。乳腺癌手术选用全麻时,诱导期间应指导患者放松,积极配合,给手术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保持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取放物品和操作轻。 2.3.3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统筹方法的合理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动作敏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3.4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物品的清点查对制度,手术结束前和洗手护士共同查对做到准确无误,再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与病房内护士详细交接班。术后2-3天回访病人,耐心询问恢复情况,解释患者提出的护理问题,征求患者对手术室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手术室全程护理,祝愿病人及早康复。 3 手术后护理措施 3.1 加强伤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现象。手术部位要保持包扎松紧度适宜,维持正常血运。及时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情况,如出现不适及时调整。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8-22T14:44:24.3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作者:宋会霞[导读] 结果显而易见,我院的护理措施是合理正确、安全有效的,患者术后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回归家庭和社会后依旧保持正确的生活态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 1610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对乳腺癌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康复指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到2016年6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有29例,在术后并未留下后遗症和并发症,本院的医护人员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通过对各个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在经过手术和护理之后患侧功能恢复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态度乐观,无任何后遗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结果显而易见,我院的护理措施是合理正确、安全有效的,患者术后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回归家庭和社会后依旧保持正确的生活态度。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心理护理;康复指导[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struc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the May 2013 to June 2016 for radical op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29 cases,after the surgery did not leave sequelae and complications,the hospital medical staff has been high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outine care,psychological care and health guidance of patients with radical mastectomy,the actual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and nursing,the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side recovered,the mental health and life attitude of the 29 patients were optimistic,and no sequelae occurred. The patient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Conclusion the results are obvious. The nursing measures in our hospital are reasonable,correct,safe and effective. The patients recovered their confidence in life,and returned to the family and society to maintain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life. Keywords breast cancer radical mastectomy;psychological nursing;rehabilitation instruction; 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随之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疾病也呈增长趋势,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这样的治疗方法创伤面大,严重影响女性形象。因此,对乳腺癌女性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尤为重要。除了注重常规护理以外还要适当地进行人文关怀,普及健康的心理和生理教育。所谓的健康教育包括对患者术前的心理疏导,教育家属给予乳腺癌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术后更要给予患者日常生活的指导建议,鼓励家属帮助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恢复健康。医院的护理质量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对乳腺癌的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已成为医院管理很重要的部分。报道研究认为,常规的护理方法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为了更好地满足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乳腺癌患者恢复的周期[1],笔者对此作了更详细的剖析和研究。本文目的在于如何运用合理的方法对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合理正确的护理,使乳腺癌的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尽早恢复正常生活,为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价值[2]。 1资料与护理 1 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乳腺癌患者病例年龄30-60岁,乳腺癌根治术2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例。均有实际病理证实。 1 2护理在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其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家属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慰。给患者详细讲解乳腺癌的知识,树立其治疗的信心,让患者看到希望并愿意接受和配合医生的治疗。 1 3术前准备首先,对患者讲清楚乳腺癌根治术对人体外形是会造成无可修复的创伤的,但是术后是有办法弥补的,并不影响外观,建立其信心;其次,对于怀孕和哺乳的患者,要终止其怀孕和哺乳。对于需要植皮的患者要做好备皮的准备。 2术后护理 2 1按照术后常规护理在观察患者术后引流液的量、颜色和状态,如发现有不正常的现象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及时处理。术后的饮食应保持多元化,多以蔬菜、水果类高纤维的食物和含胶原蛋白高的食物为主,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2 2手术创伤处加压包扎,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体温、心率,防止包扎过紧引起患侧供血不足,影响呼吸和伤口恢复;过松不利于伤口愈合,也容易引起感染。所以要及时调节松紧度,时刻观察患侧的恢复情况。 2 3时刻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有无气胸和呼吸困难的现象。 2 4术后将负压引流管固定,防止出现打折造成返流,根据患者自身和术后的需要及时调节负压,观察引流管道是否出现堵塞,如有堵塞及时清理,并要保持管内清洁减少细菌繁殖。严密监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引流管的长度要以患者在病床上正常翻身长度为宜,如有任何突发情况一定要及时汇报给医生并及时处理。 2 5运动调理在恢复期间要以轻柔的活动为主,要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出现肿胀和粘连。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活动肘部肩部,但要适当防止伤口被抻裂,彻底恢复好了可以大幅度地进行运动,以期达到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 2 6心理护理人文化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是十分必要的,此类癌症患者不同于其他癌症患者,此类手术会直接影响到外观和夫妻生活,因此在术前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安慰,树立起信心,克服恐惧心理,让患者放松心情,以平静的心情接受手术治疗。建立起融洽的护患关系,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相信,有依赖感,愿意接受护理人员的建议。术前几天让患者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调整情绪,必要时配合医生使用镇静剂,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保证最佳状态。术后要严格监测病情变化。患者经过连续麻醉下施行手术后,没有及时恢复意识,护理人员一定要回病房给予平卧位,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在患者恢复意识并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帮助患者做必要的按摩,防止患侧水肿。在实施各项护理后,患者恢复的信心得以逐步建立,可以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简单的功能性锻炼,教患者练习简单的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但幅度不能太大,随着疾病的康复,锻炼也要逐步加强,这样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得到改善。当水肿症状完全消失,可以做稍大限度的活动,但不能提重物,不能用力伸展和扩胸,多增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鼓励患者佩戴适合的假乳,注重仪表,逐渐恢复信心,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如出现问题要马上到医院就诊,保证身体尽快恢复良好状态。

乳腺癌病人个案护理管理论文

乳腺癌病人个案护理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提供个案护理管理,改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9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护理,乳腺专科护士建立个人档案,组织、协调团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伤口师、PICC专科护士对其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和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对病人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性功能维度、婚姻关系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病人进行个案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病人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团队管理;个案护理;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模式,发展至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1]。病人在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涉及治疗、功能康复、营养、心理等多种学科,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专业护理团队对病人疾病信

息进行评估、整合、分析、计划、实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及时信息沟通、反馈,让其充分了解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病人对治疗信息的获取及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2]。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我科积极探索成立“粉红天使团队”,借鉴国外个案管理的经验,结合我科现状,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到对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18岁~66岁(49.65岁±6.56岁)。纳入标准:①成年女性;②经病理确诊原发乳腺癌,疾病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并且知晓自身病情;③居住地为武汉;④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及电话随访、访视。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不能配合;②非原发性乳腺癌;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低于1年预期生活时间。 1.2方法

乳腺癌术前术后的护理

乳腺癌术前术后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辅导,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患肢保护、化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定期复查和化疗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102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乳腺癌; 护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蔡旺.1982年生,男,在职研究生,主治医师,从事普外科、肿瘤科方面的研究。 张雪鹏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唐山市抗癌协会理事。擅长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和胰腺肿瘤的外科诊断和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8602(2014)03-0178-02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以手术切除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手

段,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诸多因素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现结合近年来的临床工作实践,就如何搞好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谈点浅见。 1 临床资料 2010年3 月至2013 年 4 月我科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2 例,年龄26 岁~78 岁,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0 例;行乳腺癌根治术56 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6 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2 护理 2.1 手术前的护理 2.1.1 心理支持:患者入院后,包括其家属因担心手术效果,都会表现出焦虑、沮丧的情绪,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帮助,对了解病情者要向其介绍有关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及有关 疾病与手术知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疼痛者,要多给予安慰,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配合医生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物,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保证其休息与睡眠,使机体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1.2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做咳嗽、排痰及床上的排便练习,提供多方面的生活护理等。如指导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