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教案

《经济学原理》教案

《经济学原理》教案
《经济学原理》教案

《经济学原理》自学指导书

使用专业:专、本科相关专业

课程:经济学原理

教材版本:

《经济学原理》卢远瞻汪雄剑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史等多门学科,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倡导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大胆的理论创新,重视对国内外经济学的最新动态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部分的消费者、生产厂商的行为理论和处于核心的价格理论及贯穿所有的均衡理论,并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的方法、理论等进行学习和探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增加对经济社会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三观” 。学习经济学的三个原因:

1、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2、它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3、它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三、课程的目的、内容、学习要求和自学时数

第一章导论

(自学时数:4学时,第1 周完成)

自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理解经济学的涵义;掌握经济学得原理及研究的方法。

主要内容:经济学和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

1、经济学的含义。

2、深刻理解经济学的内容。

3、准确把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掌握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学和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做出决定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之间的权衡取

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

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指边缘,因此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定。即,当且仅当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例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即问即答】

1、描述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权衡取舍问题;

2、举出一个既有货币性的机会成本,又有非货币性的机会成本的某种行动的例子;

3、描述一个你的父母为了努力影响你的行为而想你提供激励的例子。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

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

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即问即答】

1、为什么一个国家如果不把自己和其他国家隔离开来,其状况就会变得更好?

2、为什么我们有市场?根据经济学家的观点,政府应当在市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

1、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

2、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它也鼓励企业雇佣

更多的工人,并生成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3、雇佣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

动。【即问即答】

列出并简要解释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第二节经济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P13

二、经济学研究的方法P13 思考题和作业:

P18 5 、6、10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

(自学时数:4学时,第2 周完成)自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搞清楚什么因素会影响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的变化会如何影响商品的价格;掌握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以及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事例

核心概念: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弹性均衡内容提要:

1、需求、供给曲线

2、需求和供给的均衡: 价格决定

3、弹性理论本章重点:供求均衡、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运用本章难点: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数量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市场等)的经济行为的研究,价格分析是其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它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是经济人和完全信息。

需求与供给

在市场中,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方式,并且,

价格也以一定的方式促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使用。

—种商品的需求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必须是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需求函数是它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的决定因素:

1商品的自身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一种商品的供给S: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函数是/,它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成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供给的决定因素:

1商品的自身价格

2生产成本

3生产的技术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后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均衡价格的决定: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供需曲线的交点),也就是市场出清状态,此时的价格也叫均衡价格。

需求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需求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也是如此。

需求的变动: 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曲线平行移动)。供给的变动也是如此。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

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e= (△ X∕X)∕(△ Y/Y)这是弧弹性,当△ X,△Y无穷小时,就成了点弹性,e= (dY∕Y)∕(dX∕X)要涉及到微积分的内容)。

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有五种:e>1为富有弹性;e<1为缺乏弹性;e= 1为单一弹性;e = ∞为完全弹性;e= 0为完全无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厂商的销售收入:e>1 的商品,降价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否则反之,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e<1 的商品,提高价格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否则反之,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e= 1的商品,其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品月多,弹性越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弹性越大);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不重要的弹性大,必需品的弹性较小);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弹性越大)。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也有五种类型,同上。

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最主要因素:时间,短期内,弹性比较小,长期比较大,因为在很短时间内,厂商要根据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降来增加或减少产量是比较困难的,而长期却可以实现;生产成本,如果产量的增加引起的边际成本轻微的提高,则弹性比较大;生产周期,生产周期短,则弹性较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产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e<0,为劣等品,即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e>0, 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01为奢侈品。

价格开放:只对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的商品有效,如果该商品生产需要的资源本来就是稀缺的,就算价格开放其供给量也不会增加或增加太多,那么只会让该商品不断的涨价。

最高限价: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政府的目的往往是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但因为市场均衡价格高于最高价格,会导致抢购或黑市交易。

最低限价:通常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其价格往往高于均衡价格。谷贱伤农:因为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供给量大幅度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但价格

下降了,并不能大幅度的增加需求量。

思考题和作业:

P46 5、9

第三章弹性理论

(自学时数:4学时,第3周完成)

自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并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掌握收入弹性;理解交叉价格弹性;掌握供给的价格弹性。

主要内容: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重点与难点:

1、需求的价格弹性。

2、供给的价格弹性。

一、概述

经济学中研究因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的理论。弹性概念和弹性定义由A.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弹性理论又由后来的经济学家不断补充和完善,并在经济学中广泛运用。

当两个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弹性即表示因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弹性理论是解释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之间量的关系的理论。弹性理论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又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三种类型。

二、分类

弹性理论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包括:

①需求价格弹性。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例如,某种产品的价格上涨1%,销售量下降1.5% ,此种产品的弹性即为1.5。需求弹性有5种情况:大于1、小于1、等于1、等于零和无穷大,分别表示需求量变化大于、小于、等于价格的变化,或者不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也不变化,或者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需求量无穷大的变化。

②收入弹性。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

③交叉弹性。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供给弹性包括: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交叉弹性等。供给(价格)弹性,衡量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

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在计算上都可以分为点弹性、弧弹性以及一般公式法。点弹

性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Edp=(dQ∕dP)*(P∕Q),弧弹性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

上两点之间的弧弹性,又称中点法,(Q2-Q1)∕[(Q2+Q1)∕2] / (P2-P1)∕[(P2+P1)∕2]。一般公式法:△ Q*P∕△ P*Q。(以上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供给量)

三、影响弹性大小的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大就越富有弹性,反应越小就越缺乏弹性。

因素: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替代品越多,弹性越大、替代品越少,弹性越小;②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缺乏弹性,奢侈品富有弹性;③市场的定义:定义越广弹性越小、定义越窄弹性越大;④时间框架:时间越长越有弹性、时间越短越缺乏弹性;⑤商品的性能或用途:功能单一的商品弹性越小、功能越复杂弹性越大。

供给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物品的供给就富有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物品的供给就缺乏弹性。

因素:①时间的长短;②生产周期;③商品的技术含量。

四、性能

对弹性系数大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替代品和时间。替代品数目多、相似程度大,弹性系数就大;相反,系数就小。消费品在短期内弹性系数小,在长期内系数大。另外,消费品的用途多寡、消费品耐用程度、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都对弹性系数有一定影响。

思考题和作业:

P62 2、3、6

第四章消费者选择理论(自学时数:4 学时,第4 周完成)自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掌握消费者偏好;理解无差异曲线;主要内容: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效用最大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求解。

重点与难点:

1、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2、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3、效用最大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求解。

第一节预算约束: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预算约束线表示在其收入和物品价格为既定的时候,它可以购买不同的可能的产品组合。预算约束的斜率等于这些物品的相对价格。

第二节偏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无差别曲线:我们用无差别曲线表示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同一条无差别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这个比率称之为边际替代率。

黄色的无差异曲线比蓝色的要高。

四个特点:

1对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