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按摩实验报告

推拿按摩实验报告

推拿按摩实验报告
推拿按摩实验报告

推拿按摩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实验一:推拿常用手法(一)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推拿手法的练习能熟练地掌握所学手法的手形。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抚摩: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上,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多用单手操作。

二揉: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来回或圆形回旋的揉动。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三捏:手掌自然分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和四指成钳形,对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定在一处操作。

四揉捏:揉捏法是揉法和捏法的协同动作,其手法是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成钳形,将大小鱼际,掌根及各指指腹紧贴于皮肤上,拇指和四指一起用力作揉和捏的动作,或拇指多作揉的动作。四指多作捏的动作,不移动或作直线向前的运动,在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手掌不离开皮肤迅速返回,如此反复进行。

五搓:两手自然伸直,五指并拢,两手夹住肢体对称部位,相向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或(和)肢体,并往返来回运动。搓法操作必须双手进行。

六摩擦:手掌自然伸开,五指伸直并拢,全掌紧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或回旋形的摩擦。也可用拇指指腹操作。

七推压: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以掌根和小鱼际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向前的单向推压动作。也可以单用拇指作单纯的推动。在脊柱上操作时两手伸开呈“八”字形,沿脊柱两侧推压。

八摇晃: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使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外展内收或(和)屈伸运动。

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方法随部位而异。

九抖动:用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在向远端拉伸的基础上,将肢体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的颤动。

十提弹:根据部位的不同,用拇,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肌肉或肌腱提起,然后当放开时用手指弹动肌肉或肌腱。

实验结论:

实验二:推拿常用手法(二)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推拿手法的练习能熟练地掌握所学手法的手形。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十一振动:

一手掌贴于皮肤上,另一手握空拳有节奏地击打置于皮肤上的手背。

十二叩击: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击打身体。根据手形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六种。

1 空拳盖击:各指屈曲,呈空拳状,以各指中节指背和掌根部叩击肌肉。

2 空拳竖击:手握成空拳状,与盖击手法相似,但在叩击时,是以手的小指侧锤击,接触面较空拳盖击小,振动力量较深而重。

3 指尖叩击:各指略为分开,并微屈手指指关节,用指尖叩击。

4 掌侧击:两手各指伸直,并自然微微分开,以手的小指侧交替叩击肌肉。

5 拍击:以手指或手掌在肢体上作有节律的轻轻拍击动作,单手或双手操作均可。

6 拍打: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以全掌周缘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肌肉。注意力量掌握,不宜过重。

十三按压:

用掌根或掌心紧紧贴在皮肤上,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按压,单手或双手重叠操作。

十四滚法:

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和小鱼际,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通过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作,产生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力作用于治疗部位。

十五拨法:

以拇指或四指指端按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再对肌束作横向拨动,称为拨法。

十六扳法:

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方法,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两手或两人配合进行,即一手(或一人)扶握固定关节近端,另一手(或另一人)扳动关节远端肢体,作适当幅度的单一屈曲,伸展,旋转,内收或外展等活动,并常在关节活动到一定程度后,施加一个短促的相同运动方向的有力快速的继续运动。常用于颈,胸背和腰背部。

十七拉法:

固定肢体或关节的近端,牵拉肢体远端的方法,称为拉法,又称拔伸。

实验结论:

实验三:推拿手法的练习和运用(一)

实验目的:掌握推拿手法的基本操作基础上,利用示范教学方式掌握推拿在身体各个部位上的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持久”的训练

所谓“持久”,一方面是每个手法(除个别手法外)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的时间,不宜频繁更换手法;另一方面是整个手法施术过程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如15分钟至1小时不等,否则难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有力”的训练

所谓“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手法有力是手法操作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力是一种技巧力。根据治疗对象、施术部位、手法性质和病证虚实以及患者的体质而变化应用。用力的基本原则是既保持治疗效果,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三、“均匀”的训练

所谓“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压力、作用范围都必须保持相对的一致,不要时快时慢、时轻时重,也不要作用范围时大时小。

四、“柔和”的训练

所谓“柔和”,是指手法给受术者的感觉非常柔和、舒适。这要求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动作要自然、协调。需注意,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用力在于和缓,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

五、“深透”的训练

所谓“深透”,是指病人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要求手法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使效应有一定的穿透力,转之于内,深入到组织、器官甚至体腔深部,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深透”效应的产生,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上几方面是有机联系着的。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逐渐降低患者肌肉的张力和组织的粘滞度,使手法的功力能够逐渐渗透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在临床运用时,力量

是基础,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而有之,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勤学苦练,熟而生巧,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实验结论: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因此,几方面的训练要始终贯穿于手法操作训练过程中。

实验结论:

实验四:经穴按摩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手法的练习能熟练地掌握经穴按摩手法的手形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的前缘。肺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肺经循行所过的胸部、上肢内侧前缘、鱼际及手部。

2、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中间。心包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心包经循行所过的胸部、上肢内侧的中间、掌中及指尖。

3、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后缘。心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心经循行所过的腋窝、上肢内侧的后缘、掌中及手部。

4、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主要循行在上肢外侧前缘。大肠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大肠经循行所过的手部、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颈部及面部。

5、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主要循行在上肢外侧中间。三焦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三焦经循行所过的手部、上肢外侧中间、肩、颈部、侧头部及面部。

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主要循行在上肢外侧的后缘。小肠经上的腧穴分布于小肠经循行所过的手部,上肢外侧后缘、肩胛部、颈部、面部。

7、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主要循行在下肢外侧前缘。胃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胃经循行所过的头面部、颈部、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缘、足部。

8、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主要循行在下肢外侧中间。胆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胆经循行所过的侧头部、耳后、颈项、侧胸、侧腹部、下肢内中间、足部。

9、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主要循行在下肢外侧后缘。膀胱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膀胱经循行所过的头面部、背腰部、下肢外侧后缘、足外侧。

10、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腹到胸,踝上8寸以下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中间,踝上8寸以上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前缘。

11、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踝上8寸以下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前缘,踝上8寸以上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中间。

12、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腹到胸,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后缘。肾经上的腧穴分布于肾经循行所过的足部,下肢内侧后缘,腹胸部的第一侧线。

13、督脉

督脉主要循行在人体的后正中线和头正中线上。督脉腧穴分布于督脉循行所过的骶腰背后正中线上,头部,面部。

14、任脉

任脉主要循行在人体的前正中线上。任脉腧穴分布于任脉循行所过的会阴部、腹胸前正中线、颈部、颏部。

实验五:肩部伤病按摩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肩部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治疗方法:温筋散寒,疏筋通络,活血止痛。

1、治疗原则:

(1)早期:舒筋活血,通络止痛。(2)后期:拨离粘连,滑利关节。

2、手法;一指禅、滚、点按、拿拨、扳、拔伸、摇、搓抖。

3、时间:15~20分钟。

4、步骤:

(1)轻拿或揉,然后用滚或一指禅(用滚法时应配合肩关节活动)3~5遍。

(2)点穴:肩瘐、肩瘳、肩贞、肩井、肩前、天宗、缺盆、曲池、合谷。

(3)弹拨

(4)托肘摇肩,症状轻者可用大幅度摇肩。

(5)各方向扳肩。

(6)牵拉:斜上牵拉;背后牵拉。

(7)搓抖。

二、辨证加减:

1、受凉重者,可加搓、抹、擦、推等温热手法;

2、麻木重者:可加弹拨、拍法。腕指部:可加揉、捻、钳。

3、肌萎缩重者:可用击点、捏拿、弹拨极泉。

三、功能锻炼与热敷:

1、热敷法:(1)毛巾浸热水;(2)毛巾浸中药汁。

2、功能锻炼法:(1)双手托天(2)爬墙(3)体后拉手(4)梳头(5)弯腰晃膀。实验结论:

实验六:肘、前臂伤病按摩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肘、前臂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临床诊断:

网球肘按摩治疗

1、病史:多有急慢性损伤史,但多不明显,以右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比1。

2、症状多出现肘外侧疼痛,多以酸痛或刺痛为主,劳累加重,晨起或夜眠时加重,疼痛严重时可向前臂扩散,甚至腕手无力。

3、检查:

(1)压痛点:位于肱桡间隙,肱骨外上髁的后侧,桡骨小头外缘,伸腕肌压痛,从前臂往下广泛压痛;

(2)肱骨外上髁炎试验:(密尔氏试验)阳性;

(3)抗阻力伸腕试验和抗阻力前臂外旋试验均阳性;

(4)X线检查:有骨膜不规则和少量钙化点。

(三)治疗:

1、原则;舒筋活血,拨离粘连、止痛;

2、取穴:阿是穴、曲池、手三里、肘瘳,合谷、外关;

3、步骤:

(1)用鱼际滚、按揉肱骨外上髁及伸肌周围;

(2)弹拨(静态)、点穴;

(3)动态弹拨:一手按压压痛点,另一手握腕作前臂旋转;

(4)大鱼际擦,须用介质。

(四)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可用当归、红花、川芎注射液;

2、中药:内服舒筋汤,外敷定痛膏;

3、针灸:肘后三针,曲池、肘瘳、手三里。

梅花针透刺外加拔炎罐。

实验结论:

实验七、腕、手伤病按摩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腕、手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腕关节扭伤:治疗:

1、原则:舒筋、活血、止痛;

2、取穴:阿是穴,随经取穴;

3、步骤:(急性扭伤冷敷后沟疗,手法宜轻柔)。

(1)点按腧穴:可起到通经止痛作用;

(2)揉周围及局部,可起到解痉作用,并弹筋或弹拨;

(3)摇腕,以拔伸为前提;

(4)擦法,以透热为度。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效果不大理想,但有一定疗效。

1、原则:疏通狭窄、活血化瘀、止痛;

2、取穴:阳溪、列缺、曲池、合谷;

4、步骤:

(1)用滚法,滚前臂伸肌;

(2)点穴:阳溪、曲池、合谷、列缺以及阿是穴,重点在桡骨茎突的上下方;

(3)在拔伸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4)经典手法:推按阳溪穴:(以右手为例):术者左手拇指置于患者的桡骨茎突部,右手食、中指挟持患者拇指,拇指及食指握住其余四指向下牵移,同时向尺侧尽力屈曲,然后术者用左拇指捏紧桡骨茎突处,用力向掌侧挤按,同时用右手用力将患者腕掌屈再背伸,反复3—4次。

(5)大鱼际擦。

腱鞘囊肿:治疗:

1、原则:使囊壁破裂,消肿止痛;

2、手法:揉法和挤压法。揉周围而挤压局部。

实验结论:

实验八:髋、大腿、膝关节伤病按摩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髋、大腿、膝关节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推拿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

(二)取穴:环跳、阿是穴、承扶、委中、阳陵或取八瘳穴。取八瘳可起到解痉作用。(三)手法步骤:

1、针对急性梨状肌损伤:手法宜轻柔(应于24小时后治疗,按揉、弹拨、理顺肌纤维,点按阿是穴及其它穴)。

2、针对慢性梨状肌损伤:

(1)滚、揉臀部及下肢(掌根);

(2)按揉诸穴及麻木区;

(3)弹拨阿穴及条索状物,肘运用;

(4)抖拉摇转(一般先摇后抖拉);

(5)按揉、轻滚或搓抖接受治疗。

大腿内收肌损伤:推拿治疗:

急性:先休息或冷敷后再治疗。

(一)急性期:手法轻柔、缓和,应用按劳取酬揉、推、弹拨。

(二)急性迁延:1、应用点按、揉、推、弹拨等;

2、被动运动手法:大腿的被动活动;

3、外展,外旋位的抖拉。

用推法时,应从运端向近端推(从而血海推至痛点处),之后再揉、弹拨、拿揉。

大腿内收肌损伤推拿治疗效果较好。

过度运动时,由于乳酸分泌过多可导致下肢酸胀、痛感,一般不用手法治疗,常可自行恢复。

膝关节损伤:

推拿治疗:

(一)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二)手法步骤:

1、轻柔缓和的手法,如揉、推用于膝关节周围或疼痛局部周围;

2、患者仰卧,膝关节处于外展,外旋伸直位,点按血海、阳陵、阴陵、三阴交,还可加用梁丘、足三里等;

3、轻揉局部,点按压痛点,同时配合膝关节的运动;

4、擦法局部擦,以透热为度。

(三)1、如果位置较局限,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

2、对于撕裂严重或完全撕裂也可用保守疗法;

在膝关节屈曲30度时用石膏固定6—10周。

3、积极治疗:手术;

4、针灸:局部取穴,刺血拔罐,局部艾灸。

实验结论:

实验九:足踝部、颈部按摩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足踝部、颈部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落枕:推拿治疗:

1、原则:解痉止痛,舒筋活血;

2、取穴:阿是穴、风池、项根、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

在临床上,天完全是解除颈肩背腰部肌痉挛的要穴。

3、步骤:

(1)部拿、揉、滚、其中拿、揉可配合应用;

(2)点穴;

(3)弹拨阿是穴,胸锁乳突肌可用弹筋法;

4、摇、扳:

扳法的应用范围:①肌肉损伤;②劳损;③神经根受压。

以下损伤不宜用扳法:(1)中重度骨质增生;(2)椎动脉及脊髓型颈椎病;(3)腰突症伴椎管狭窄;(4)骨质疏松症以及骨病;(5)韧带损伤;韧带损伤可采用以下疗法:韧带点刺放血、拔火罐、推拿手法应运用摩擦等温性手法。

落枕主要是肌肉损伤,而颈型颈椎病多颈椎病变。

踝关节扭伤:推拿治疗:

(一)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二)取穴:以局部阿是穴为主,配以阳陵、足三里、风市、太冲等腧穴。

(三)步骤:1、点穴,除阿是穴外其他多用三穴各1 分钟;

2、鱼际揉局部;

3、先指揉阿是穴2—3分钟,然后加用动态弹拨,点住阿是公安部时活动踝关节;

4、大鱼际擦或平的的推法;

5、出现滑膜嵌顿时可用牵引;

6、摇法。

以上适用于慢性延展期。

注意事项:

1、急性期:前24小时禁推,24小时肿胀无消失,可在周围施术,手法轻柔;

2、恢复期:肿胀基本消失,疼痛有所减轻,功能障碍较明显,可加重手法,若有粘连,可加用拨法与扳法,可加强关节运动。

实验结论:

实验十:腰背痛伤病按摩

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腰背痛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临床表现

腰、骶酸痛,劳累加剧,休息减轻,兼风湿者,喜热怕冷,与天气变化有关。

治疗手法

1、揉按,先轻后重、

2、点,环跳委中承山昆仑、

3、摇晃、

4、斜扳

5、按压、

6、拍击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三部(三种体位)八法(八种基本方法)。

1、俯卧位:(1)滚或一指禅在腰骶下肢部操作;

(2)点按诸穴,主穴1—2分钟,配穴半分钟左右;

(3)拿法:拿下肢,拨法:拨腰肌(腰三横突、骶棘肌);

(4)震法:震腰;

(5)扳法:腰部扣伸扳法。

2、侧卧位:腰椎斜扳法;

3、仰卧位:(1)强制肢体抬高,针对直腿抬高阳性;(2)抖拉法:①下肢的抖拉;

②腰部的抖拉——腰部抖法;

加用手法:

1、揉法;掌根、肘、拇指揉;

2、理筋法:针对夹脊穴、八瘳穴,可用拇指、肘;;

3、推擦法:包括推和擦法、掌、掌根、肘、在八瘳做推法时可用拇指与小鱼际;

4、定位扳法:在扳法基础上应用的;

5、摇法:包括环转、屈伸;

6、拨伸:(1)背法;(2)助手协助;(3)牵引床;

7、肘运法:可用于是腰部及臀部。

九、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要卧硬板麻休息;

2、保暖,腰部保暖;

3、中央型腰突引起马尾麻痹者不宜推拿;

4、治疗前排除骨质病变(如骨质疏松、骨腩增生等忌用)。

实验结论:

实验十一:运动前、后按摩

实验目的:模拟体育运动的环境互相进行推拿练习,熟悉和了解运动按摩的作用和应用。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赛前和训练前按摩:一般在比赛或训练课的前,把按摩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部分,以改善肌肉、韧带的机能状态,使之适应高难强动作的要求。按摩的部位是全身和主要运动部位相结合,一般用作用较深、刺激较强的手法,以引起兴奋反应,如拍打胸背,滚动腰腿,捏动肢体,随后用捶法等。一次按摩时间约10~30分钟。

运动后按摩:运动后按摩所采用的手法、用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均应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性别、运动项目的特点,特别是要求根据运动后反应出来的情况(如头昏胀、欲呕、四肢乏力、、失眠等)来决定。需要遵守个别对待的原则,不可千篇一律。我们通常采用的手法,有抚摩、揉捏、推压、振动和抖动等。对强壮,肌肉戚丰满者,按摩力量应当重些,时间应当长些;反之,用力则要轻些,时间应当短些。运动员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常采用经穴按摩,其手法是按、压、分、揉、掐、推等,以疏通气血,内外通达,平衡阴阳,使运动能力得到较快的恢复,并有所提高。

运动后的全身按摩:通常是一周一次的进行。在训练后休息 1 — 2 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后进行。最好是在温水浴后,在温暖、清静的室内进行。运动员舒适地躺在床上,裸露被按摩的部位,依照胸、腹、上肢、下肢的次序。顺血液和淋巴回流的方向进行按摩。使用揉捏、推压、摇晃、抖动等手法,用力是由重到轻。同时根据各个部位的疲劳情况,循经取穴。施行揉、捻、推、掐等手法,以调和气血,更快地消除疲劳。如按摩进行到运动员快要入睡,应停止按摩,给被按摩者轻轻盖上被子,以防止感冒。运动员睡醒之后,便会精神饱满,全身舒适

实验结论:

实验十二:几种常见异常情况按摩处理

实验目的:模拟体育运动的环境互相进行推拿练习,熟悉和了解运动按摩的作用和应用。要求:操作体位正确,手法选择正确,取穴准确,操作过程合理

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晕厥

晕厥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和昏倒,系由于广泛性脑缺血致大脑皮层由原来常态供氧情况下,迅速陷入缺氧状态而引起,在短时间可自然恢复。在推拿过程中,如果病人突然感到头晕、恶心,继而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神呆目定,甚至意识丧失而昏倒,可判断为病人发生晕厥。

推拿时发生晕厥,主要可能是病人过于紧张、体质虚弱、疲劳或饥饿的情况下,因推拿手法过重或时间过长而引起。一旦病人出现晕厥,应立即停止推拿,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部保持低位,经过休息后,一般就会自然恢复。如果病人严重晕厥,可采取掐人中、拿肩井、合谷、按涌泉等方法,促使其苏醒,也可配合针刺等方法。如属于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可让受术者喝些糖水。

(二)破皮

在使用擦法时,因操作不当有时可导致受术者皮肤破损,此时应做一些外科处理,且避免在破损处操作,并防止感染。不使用擦法时,不可硬性磨擦。

(三)皮下出血

按摩一般不会出现皮下出血,若病人局部皮肤出现青紫现象,可能是由于推拿手法太重或病人有易出血的疾患。出现皮下出血,应立即停止推拿,一般出血会自行停止,2—3天后,可在局部进行推拿,也可配合湿敷,使其逐渐消散。

(四)骨折

推拿手法过重或粗暴,病人易发生骨折,对怀疑有骨折的病人,就立即诊治。对小孩、老人推拿时手法不能过重。做关节活动时,手法要由轻到重,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不能超过正常生理幅度),并要注意病人的耐受情况,以免引起骨折。

实验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