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10-18 16:10:31

一、《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河北省综合基价》第二册《道路工程》(以下简称本综合基价)。包括路床(槽)开挖与整形、道路基层、道路面层、便道砖、侧平石安砌、施工技术措施费、施工组织措施费等内容。

二、本综合基价适用于城镇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市政道路工程。

三、本综合基价编制依据:

1、《全国市政工程统一劳动定额》

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44-91)

四、以下与道路相关工程项目,执行相应册的有关项目:

1、土石方、拆除旧路、拆除侧平石、拆除旧管等项目,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2、各类排水井、支、干排水管等项目,执行第六册《排水工程》有关项目。

3、挡土墙、护坡项目,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4、高填路基、培筑路肩时,其挖、运填压实、土坡开蹬等项目,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5、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说明。

第一章路床(槽)开挖与整形

说明

一、本章包括路床(槽)开挖、路床(槽)整形、路基盲沟、基础弹软土处理、铺筑垫层料等内容。

二、开挖路槽土方,适用于路槽挖深在50cm以内的人工开挖,挖深大于50cm时套用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三、机械开挖路槽套用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四、路床(槽)整形项目内容,包括平均厚度10cm以内的人工挖高填低、平整路床,使其形成设计要求的纵横坡度,并经压路机碾压密实。

五、边沟成型,综合考虑了边沟挖土的土质类别和边沟两侧边坡培整面积所需的挖土、培土、修整边坡及余土抛出沟外的全过程,本项只供城郊公路少量边沟成型使用。大量挖沟槽土方不适用。

六、混凝土滤管盲沟项目中不含滤管外滤层材料。

七、粉喷桩项目中,桩直径取定50cm。

八、铺筑垫层项目适用于混凝土路面,其中砂垫层宽度按路面宽每侧增加5cm。

九、道路施工中翻浆处理,按实际发生工程量,套用相应的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开挖路槽土方按宽度乘以设计中心线长度以m3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的体积。在设计中明确加宽值的,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中未明确加宽值的可按设计宽每侧各加25cm计算。

二、道路工程路床(槽)整形按宽度乘以设计中心线长度以m2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的面积。在设计中明确加宽值的,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中未明确加宽值的可按设计宽每侧各加25cm计算。

三、掺石灰、改换炉渣、改换片石、石灰砂桩、粉喷桩、抛石挤淤按实际体积以m3计算。

四、塑扳桩按设计处长米计算。

五、土工布按设计铺筑面积以m2计算。

第二章道路基层

说明

一、本章包括各种级配的多合土基层等内容。

二、石灰土、多合土基层多层铺筑时,其基础顶层养生期按7天考虑,其用水量已综合在项层多合土养生项目内,使用时不得重复计算用水量。

三、多合土基层中各种材料是按常用的配合比编制的,当设计配合比与之不同时,有关的材料消耗量可按配合比进行调整,但人工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不变。

四、本章土的数量为松方数量。

五、凡列有“每减1cm”的子目,适用于压实厚度在20cm以内。压实厚度在20cm以上的,应按两个铺筑层计算。

六、21节至39节的碾压机械为振动压路机。

工程量计算规则

基层按宽度乘以设计中心线长度以m2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的面

积。在设计中明确加宽值的,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中未明确加宽值的可按设计宽每侧各加25cm计算。

第三章道路面层

说明

一、本章包括简易路面、沥青表面处治、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内容。

二、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是按到现场考虑的。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综合考虑了前台的运输工具不同所影响的工效及有筋、无筋等不同的工效。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未包括钢筋、模板用量。如设计有筋时,套用钢筋制作、安装项目。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现场搅拌机搅拌和商品混凝土分别考虑。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中,不包括路面刻纹,路面刻纹套用相应项目。

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平口为准,如设计为企口进,其用工量按相应项目乘以系数1.01。木材摊销量按相应项目摊销量乘以系数

1.051。

七、喷洒沥青油料项目,分别列有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两种油料,应根据设计要求套用相应项目。

八、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均包括了卡缝用量。

工程量计算规则

1、道路面层工程量以设计中心线长乘以设计宽以m2计算(包括转弯面积),不扣除各类井所占的面积,扣除侧平石所占的面积。

2、伸缩缝以设计长乘以设计厚以断面积计算。

3、钢筋制作、安装按设计钢筋净重量计算。

4、传力杆制作、安装按设计钢筋净重量计算。

第四章便道砖、侧平石安装

说明

一、本章包括普通便道砖,彩色水磨石、花岗岩、大青石便道砖、侧石、平石安砌等内容。

二、人行道板如需拼铺图案时人工乘以系数1.1。

工程量计算规

1、各种便道砖安砌设计面积计算,不扣除井所占的面积。

2、垫层按设计面积或体积计算,不扣除井所占的面积或体积。3、侧平石安装按设计长度计算,不扣除井所占的长度。

4、树池以延长米计算。

第五章施工技术措施费

说明

一、本章包括热沥青运输、沥青混凝土场内运输、多合土运输、模板等内容。

二、热沥青运输项目仅适用于厂集中加工的热沥青场外运输。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模板工程量按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积计算

第六章施工组织措施费

说明

一、施工组织措施费适用于除土石方工程、拆除工程、大型机械一次安拆场外运输费以外的项目。

二、施工组织措施费以实体消耗项目和施工技术措施费项目的人工费、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浅谈道路工程材料

贵阳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考核 课程:道路工程 论文题目:浅谈道路工程材料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姓名:凯李凯凯 成绩: 年月日

浅谈道路工程材料 学号:姓名:李凯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用于交通道路路面的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前景分析主要有水泥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随着道路铺筑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出行环境的快速、便捷、舒适性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对道路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以其优良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新型的道路路面结构形式和材料不断出现,基于道路施工中出现的新材料的作用与应用前景展开分析渚如SMA(沥青玛蹄脂辞行混合料)、EPS(聚茜乙烯泡沫板)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水泥土新型沥青特性

目录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4) 1. 水泥土 (4) 1.1水泥稳定土 (4) 1.2综合稳定土 (4) 1.3水泥改善土 (4) 1.4石灰稳定土 (4) 1.5石灰改善土 (5) 1.6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5) 2.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特点 (5) 2.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特性 (5) 2.3水泥稳定类组成材料要求 (5) 二、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5) 1. 沥青混合料SEAM (6) 1.1发展前景 (6) 2. 玛蹄脂沥青碎石混合料SMA (6) 2.1发展前景 (6) 3. 聚苯乙烯EPS (7) 3.1发展前景 (7) 参考文献 (7)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是指在各种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或矿质碎(砾)石、或工业废渣中,参入一定剂量的无机结合材料(如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或同时参入土壤固化剂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摊铺、压实与养护后,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板体结构。常用的无机集合稳定材料有: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简称二灰碎石)、二灰土、石灰土综合稳定土、固化没稳定土等。 1.1水泥稳定土 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在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的土类而定,可简称为水泥土、水泥沙或水泥石屑等。用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可简称为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1.2综合稳定土 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简称为综合稳定土。 1.3水泥改善土 仅使用少量水泥改善级配砾石的塑性指数或提高级配砾石的强度,使其能适合做轻交通道路上沥青面层的基层,而达不到规定的强度要求时,这种材称做水泥改善土。 1.4石灰稳定土 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

道路工程简介

道路一般采用交点法定线,如图,交点(JD)决定了直线的走向和位置,而直线又决定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这就是所谓的“以直定曲”。 曲线要素中转向角的大小和左右转向由交点坐标决定;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由道路等级决定,其余的都可以推算出来。 所以,没有交点坐标,其它点的坐标都不能计算。 道路平面图要素图 Z-直线 Y-圆曲线 H-缓和曲线(这个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直线Z和圆曲线Y之前的曲线,缓和曲线可能因为太短所以忽略不计,如上图左边就是没有缓和曲线的) R-道路转弯半径(圆曲线Y半径) T切线长度

ZH直线与缓和曲线交点(直缓)HZ就叫缓直(主要是看那条线在前面)这里需要注意ZY和YZ,ZY就是直圆(没有缓和曲线H时,才会有ZY点和YZ点) 【剩下的字母组合ZY、YZ之类的都是这个意思】 注意:QZ是圆曲线Y中点 为什么设计缓和曲线H:一般道路平面设计常见的组合就是直线接缓和曲线接圆曲线接缓和曲线接直线, 设计缓和曲线是为了道路超高加宽缓和,使行车便。 道路平面简化图

圆曲线参数图 ZY——直圆点,即直线与圆曲线的分界点; QZ——曲中点,即圆曲线的中点; YZ——圆直点,即圆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 以上三点总称为圆曲线的主点。 JD——两直线的交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点,但不在线路上。 圆曲线要素 T——切线长,即交点至直圆点或圆直点的直线长度; L——曲线长,即圆曲线的长度(ZY——QZ——YZ圆弧的长度);E0——外矢距,即交点至曲中点的距离(JD至QZ之距离);α——转向角,即直线转向角; R——圆曲线半径

缓和曲线图参数图 每条缓和曲线要么为曲要么为外曲。 工程师在设计和布局缓和曲线时最常用的两个参数为L(缓和曲线长度)和R(圆形曲线的半径)。 T1:从交点到TS的总切线距离。 T2:从交点到ST的总切线距离。 X1:SC处自TS的切线距离。 X2:CS处自ST的切线距离。 Y1:SC处自TS的切线偏移距离。 Y2:CS处自ST的切线偏移距离。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本文浅谈了市政道路工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针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标签市政道路;病害原因;道路土基:措施 1 道路土基的施工 道路土基是道路质量的根基,无论是填土路堤,还是挖方路槽,如果土基处理不好,道路的施工质量就根本谈不上,对于这一点往往只是理论上的认识,而实际上往往被忽视。 1.1 沟槽回填 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某些沟槽回填施工,在回填覆土中、往往不按要求进行,会给道路质量留下严重的隐患。如沟槽内水不处理于净就回填土,使槽内回填上方含水量过高,有的将返建的旧油路油块、混凝土及其他大块旧料填入沟槽内、造成大块间的空隙很大;有的虽有沟槽根基土方。但没有经过压实处理或夯实处理不合格就回填等。 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是:很多道路建成后不久沟槽部位在行车作用下发生沉陷,出现沟槽两边的纵向裂缝及沟槽部位出现明显的凹槽现象。 要解决这类问题也并不困难。首先是领导重视,施工人员(从施工人员到班组工人)严格把关,不准带水还土,沥青块不准填入沟槽内,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撼沙方法处理,另外分层夯实,这一点必须坚持。不论填干粘土或其他材料,都必须夯实,目前人工夯实已很少采用、而又无其他措施,大多采用将填沟材料填到土基表面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辗压,已是唯一的方案。这种方法使道路表面密实很好,其实不然,因为既使采用了振动压路机也受到实际有效压实深度的限制,有的也受宽度的约束,根本振实不了,应对于深沟槽仍采取分层的夯实,最好不要采用木夯。我们应采用轻巧方便的机械夯实工具。以解决沟槽填土夯实问题。 1.2 土基的密实度及平整度、土基横坡、盲沟及辗压 近几年在道路施工中,对于土路基的横坡的整理及辗压比较疏忽大意,认为土基何必花那么大精力之规规矩矩地按标高去整平辗压,更不用说整出路拱来,一般都是用挖掘机挖土稍加平整后,或者用推土机推推,辗压—下,就开始铺筑路面底(基层)结构材料。同时对于绝对标高较低的土路基不加修整、只顾抢进度,而不考虑路基的盲沟及其他排水设施。

道路工程施工概况英文

Overview Con struct ion quality is crucial to the Ion g-term p aveme nt p erforma nee. Con struct ion factors such as surface prep aratio n, pl aceme nt, jo int con struct ion and compaction/con solidati on have an overwhel ming effect on p aveme nt p erforma ne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or compen sated for in mix or structural desig n. Comp acti on Comp acti on is the pro cess by which the volume of air in an HMA mixture is reduced by using exter nal forces to reorie nt the con stitue nt aggregate p articles into a more closely sp aced arran geme nt. This reducti on of air volume p roduces a corres ponding in crease in HMA den sity (Roberts et al., 1996 巴). Figure 1: A Steel Wheel and a Pn eumatic Tire Roller Worki ng Side-by-Side. Comp acti on is the greatest determ ining factor in dense graded p aveme nt p erforma nee (Scherocman and Martenson, 1984 同;Scherocman, 1984 回;Geller, 1984 凶;Brown, 1984 旦; Bell et. al., 1984 径 Hughes, 1984 囚;Hughes, 1989 回).I nadequate com paction results in a pavement with decreased stiffness , reduced fatigue life , accelerated aging/decreased durability , rutting , raveling , 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Hughes, 1984 0; Hughes, 1989 固). Comp acti on Measureme nt and Reporting Compaction reduces the volume of air in HMA .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cern is the volume of air withi n the comp acted p aveme nt, which is typ ically qua ntified as a p erce ntage of air voids in relat ion to total volume and exp ressed as Percent air voids i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a test sp ecime n would theoretically have if all the air voids were removed, known as . density (TMD) or “ Rice den sity ” after the test pro cedure inven tor. Although p erce nt air voids is the HMA characteristic of in terest, measureme nts are usually rep orted as a f 尸八S X 11: CC < ■ ■ I ” percent air voids 's density with the density it theoretical maximum t 3 o 整产d

道路工程论文

道 路 工 程 学习报告 题目:浅谈对道路工程的认识 指导教师:但汉成 姓名:党欣 专业:土木1309班 学号:1201130922 2016年3月8日

目录 1.道路基本介绍........................................................................................................................... - 3 - 2.道路的分类............................................................................................................................... - 3 - 3.道路工程的发展历程............................................................................................................... - 3 - 4.道路工程学科内容................................................................................................................... - 4 - 4.1 道路网规划和路线勘测设计........................................................................................... - 4 - 4.1.1 道路网规划 ........................................................................................................... - 4 - 4.1.2 路线勘测设计 ....................................................................................................... - 4 - 4.1.3 公路运输的特点 ................................................................................................... - 4 - 4.2 路基设计与施工 .............................................................................................................. - 4 - 4.2.1.路基的组成与分类................................................................................................. - 4 - 4.2.2.路基的施工要求..................................................................................................... - 4 - 4.2.3.路基防护措施......................................................................................................... - 5 - 4.3 路面设计与施工 .............................................................................................................. - 5 - 4.3.1 路面的设计 ........................................................................................................... - 5 - 4.3.2 路面的分类 ........................................................................................................... - 5 - 4.4 道路排水设计 .................................................................................................................. - 6 - 4.4.1 水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 - 6 - 4.4.2 排水工程的要求 ................................................................................................... - 6 - 4.4.3 排水设施 ............................................................................................................... - 6 - 4. 5.路面养护管理.................................................................................................................... - 6 - 4.5.1.养护工程的分类..................................................................................................... - 6 - 4.6.道路附属设施工程............................................................................................................ - 6 - 5.道路工程前景展望................................................................................................................... - 7 -

小区室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小区室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高新基地Ⅰ段地下室及2、5、7号楼室外工程位于太白南路以东、电子四路以南。建筑面积平方米,由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二、小区道路灰土基础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将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室外道路为400mm 厚3:7灰土回填,分二皮回填,每皮200mm厚,压实系数≥0.94。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应与灰样颜色一致。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并根据厚度、面积、计算施工时需要添加的灰土量。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灰土、素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若含水量过大应翻松、晒干,防止出现橡皮土。 1、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2、雨期施工:基槽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3、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5、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按配合比,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7、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 三、小区道路混凝土施工方案: 小区道路为200mm厚C25混凝土面层,砼的浇灌和振捣,是保证安全和砼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分块捣制,振捣密实,随打随抹平,每块道路长不大于6米,沥青砂子或沥青处理松木条嵌缝。对于现浇砼工程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案的特点,组织分段分层浇水施工,确定每工作班和每工程量,根据现有设备条件,严格按照《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砼工程质量。 1、模板和支架应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检查的具体内容,模板的尺寸、位置、垂直度、支撑系统是否牢固,模板接缝

浅析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浅析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7-11-01T20:10:16.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张金涛[导读] 摘要:路基作为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道路建设里显得非常重要。 山东天元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16 摘要:路基作为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道路建设里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施工图与地质地貌直接结合的地方,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工期长,并且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在总造价的比例中占得相对较少,所以路基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也显得相对较差。本文分析了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路基填料;路基压实;路面排水;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1 道路路基质量标准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现代化道路路基施工之中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第一,是结构的稳定性,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来确保整个路面结构和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路基结构在外部作用力以及车辆荷载力的作用之下出现整体性失衡的情况,避免路面损坏或者是路基变形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应当合理的控制道路路基的结构性强度,确保路基不会在外部应力作用之下出现变形,并且控制路面的沉降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则应当加强对道路路基施工水文稳定性的控制,避免水文状况的变化导致路基出现翻浆、冻胀等不利情况,增强路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在实践操作当中明确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步骤。 2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开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进行恢复道路中线,并定出构造物的位置等,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及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路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施工测量中,工作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检查图纸与设计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满足路基施工期间需要,应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及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的施工测量防线时,要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精度,使后期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要避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就必须仔细查找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 3 填方路基 首先,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验路铺筑,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另外,平整完成后用20t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4 路基压实 在路基压实的过程中,首先要先压实路基的边缘,然后再压实路基的中间,这样可以形成路拱;其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从低到高,从边到中,适当重叠碾压:为防止漏压,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重叠宽度为15cm~25cm,每块连接处的重叠碾压宽度为lm~1.5m,碾压时振动压路机不能碰撞高程控制桩,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实。 (2)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速度适中:先用压路机预压一遍,以提高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然后用推土机修平后再碾压,以防止高低不平影响碾压效果。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不能太快,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 (3)要将路基整平然后再进行碾压。在路基弯道进行碾压时,应该是从低侧的一边向高侧的一边进行碾压,这样可以形成单向超高横坡。最后要控制碾压的速度,保证碾压速度的均匀,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陷的现象。在对路基进行分层压实时,每层压实厚度要小于20厘米,同一个水平层要使用相同的材料。 (4)碾压遍数需根据压实度要求、分层厚度、回填土的土质含水量、碾压机械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为6~8遍。 5 道路工程路基的排水技术探讨 5.1 路面上的排水 路基路面排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迅速的排除路面上的降水,减少水渗入路面。雨水排出路面有两种方式。 (1)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在西部降水量低的地区大多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过水槽排水。 (2)分散排水,多用于西北地区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小于0.4%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 5.2 路基的地下排水 路基施工中地下排水十分重要,目前最多的排水方式是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对于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era,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6 路基施工注意的事项 为了保证道路路基的质量过关,在路基施工时必须要按照路基施工方案进行,在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审核时,可以将对路基的试验和测试结果作为审核的数据。其次,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程的排水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路基不会受到积水的影响,而导致本身强度的下降。路基施工排水有利于对土中的含水量进行控制,这样方便进行路基施工作业。因此在路基施工之前要修筑截水沟、排水沟等作为排水设施。

2019年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 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基础考试 专业基础(下午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集料的以下密度中,最小的是:() A. 表观密度 B. 真密度 C. 毛体积密度 D. 堆积密度答案: D 2、改变水泥各熟料矿物的含量,可使水泥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要使水泥具 有比较低的水化热,应降低一下哪种物质的含量:() A. C3S B. C2S C. C3A D. C4AF 【答案】 C 3、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将:() A. 增大 B. 减小 C. 无变化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第一章第三节,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水泥稳定土强度将增大,故选 A 。 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组成设计目的的是:() A. 确定水泥剂量 B. 确定最佳含水率 C. 确定抗压强度 D. 确定最大干密度 【答案】C 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混合料组成设计。第一章第三节,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组成设计目的是确定结合料剂量、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故选C。 5、消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A. 氧化钙 B. 氧化镁 C. 氢氧化钙 D. 硫酸钙 【答案】C 解析:消石灰。第一章第三节,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选C。 6、确定施工所需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主要依据是:()

A. 水灰比和砂率 B. 水灰比和捣实方式 C. 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 D. 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疏密、捣实方式 【答案】D 解析: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施工工艺及设备条件下,易于进行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故选 7、用来评价沥青的胶体结构类型和感温性的指标是:() A. 软化点 B. 针入度 C. 延度 D. 针入度指数 【答案】D 解析:针入度指数。第一章第五节,针入度指数是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的指标,针入度指数越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故选D。 8、下列不属于土工合成材料力学性质的是:() A. 拉伸强度 B. 撕裂强度 C. 顶/刺破强度 D. 耐久性 【答案】D 解析:土工合成材料力学性质。土工合成材料力学性质包括:拉伸特性及抗拉强度、握持强度、撕裂强度、刺破强度和穿透强度、蠕变特性等,故选D。 考纲考点: 9、下列实验方法中,不属于评价石油沥青面耐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是:() A. 水煮法 B. 压力老化试验 C.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D. 薄膜烘箱试验 【答案】A 解析:沥青耐老化性能试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水煮法主要用于评价沥青与集料表明的粘附性能,故选 A 。 10、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沥青混合料中的:() A. 沥青用量 B. 沥青针入度 C. 沥青标号

公路工程概况

第一章工程概况 河池(水任)至南宁(三岸)公路起自河池市河池镇水任村,接在建的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及金城江至水任二级公路,途经都安县、马山县、五鸣县。终于南宁市东郊三岸互通立交。与已建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相接。全长236.64405公路。主线共划分为10个合同段。其中,第二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26+000~k154+131.53。路线起点位于宝平乡上九怀村附近,路线向西经九怀垭口,经下桥、汤马、拉友、大板旺、板谁、光隆、龙省洞,到李子坳后沿210国道至上汶村,然后偏离公路经浦村,终于下坳乡耀南村附近,终点桩号为k154+131.53。本施工组织任务为k139+000~k144+700,全长5.7km。 一、沿线自然地理、地质、水文概况 1.自然地理 本路段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区内地势起伏较为和缓,由北向南微倾,高低相间呈波状起伏。该区在地貌上表现为中丘丘陵地貌类型,境内地层平坦,近水平产状的砂泥岩相间出露,均属水平岩层构造地貌。阶地结构明显,一、二级阶地上为坦阔的冲积平坝,三、四、五级阶地因受涪江的影响,已切割为缓丘或低丘。因此台状、阶梯状形态广布,台面和沟底坡度均较缓。如果岩层较厚,则台地级数少而台面宽大;岩层薄则为阶梯状,耕地狭小。 2.气候 该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无霜期长、云雾多、日照少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度,一月最低,平均相对湿度82%。 3.水文地质 本段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内,,单井涌水量100-500吨/口,水质HCO3——C 型.红层裂隙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含水性差,富水程度低,泉水流量七月最高,极端高温39.4度,极端最低气温-4.6度,平均年降水量尾29.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0.01-0.1升/秒,水质为型,矿化度为0.25-0.35克/升.地下水露头主要是民井和泉水. 工程用水及生活用水一般可就近取用沿线河流水库及水井中无污染的水源4.工程地质

浅谈道路工程的过程控制

浅谈道路工程的过程控制 发表时间:2012-03-07T15:57:29.57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田鑫 [导读] 道路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的中心心内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是整个工程的成败之举。 田鑫 (哈尔滨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很快,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也逐步有所重视。影响道路质量的因素很多,而施工质量又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技术素质,以及操作机械、施工工艺等有关,总之,道路最终的成品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质量的好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本文对道路工程的过程管理的概念进行明确,同时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内容、特点作简要的概述,详细阐述公路施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公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应该与项目成本、进度管理协调统一的思想。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1 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是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依据《招标文件》和《修订规范》制订了施工材料路面操作细则,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术指标的允许误差、检测频率和方法。制定了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对其段落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取样检验,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质量水准。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测。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直接影响公路项目的施工进度成本核算,同时不仅影响工程交工后的使用,更影响公路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然而,公路施工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公路从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同时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不稳定因素众多,从而使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难度陡然增大。而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又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最关键阶段,因此,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 公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搞好质量管理,要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质量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全部控制过程的重要阶段。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以控制和保证公路施工为目的,应该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全体人员的参与下建立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2.1思想保证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 2.2组织保证体系。公路工程质量是各项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参与施工人员;建立质量信息系统。 2.3工作保证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对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事前质量控制,在正式公路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作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事中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全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事后质量控制,在公路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 3 施工质量与成本、进度的控制 3.1要正确认识公路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间的关系,就必须运用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走出这个误区。 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投入人工、材料、机械,再加上直接和间接的管理费用,并最终形成的建筑产品使用价值的高低,即是透过质量成本而得以确定。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要使公路工程建设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工程的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一般说来,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因质量不足引起的内、外故障成本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只有在三者的交叉作用下,才能达成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所以,公路施工工程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长期以来,许多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对质量与成本二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公路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经济陷入困境。另一类是片面追求利润,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多而任务不饱满。 3.2有效地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质量成本控制,除了要在宏观上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成本责任制原则,理顺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对管理责任加以落实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必须签订好合同。形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切实做好质量成本的预测、预控以及过程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公路施工工程质量与进度协调控制公路施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进度应按最佳工期施工,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使工程建设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公路施工工程投资按计划工期交付使用,在预定的期限内尽早的收回投资。质量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公路施工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因此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是公路工程建设产生经济效益,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二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质量好。 3.4在公路施工工程中无序的追求建设工期,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就会在规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使工人劳动强度加大,质量目标难以操控,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片面的精做细千,虽然质量上去了,但相应的会造成工期延后、投资成本增加,使企业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失去后续发展动力。所以,施工质量

浅谈如何加强道路施工

浅谈如何加强道路施工 发表时间:2017-07-20T15:22:02.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孙运同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市政道路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改善城市的容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从而导致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 山东天元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16 摘要:市政道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市政道路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改善城市的容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从而导致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因此加强市政道路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道路施工;管理;技术 1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1.1道路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道路施工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囊括的范围越来越广,对施工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件施工要素,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在技术上和细节上考虑不周,就会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增加施工技术管理的难度,凸显出施工质量的问题。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对新技术认识不足,对新工艺把控不好,也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 1.2道路施工缺乏明确的分工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工程分包的现象,而且对工程分包没有明确的范围和定义,就导致一些施工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不顾实际情况,承担更多的施工工作和任务,就会导致施工管理不明确,认为的增加施工管理的困难,使协调管理工作更为复杂。有些施工单位片面强调工期,忽视施工的质量;有些施工人员素质普遍较差,施工质量意识很差,对施工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对施工的质量控制不到位,落实力度不够,这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1.3 施工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道路施工中常见问题有:沟槽回填、路基填土达不到施工标准要求,以及井口和路面接缝处塌陷问题。道路路面稳定性和强度由路基稳定性、强度决定。由于城市道路下铺设多种不同管线,沟槽回填密度将大大影响道路路基强度。道路施工过程中,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是路堤的填筑,管线沟槽的回填。在回填压实过程中,超厚回填、碾压倾斜或填土类型不符合施工要求,都会影响回填密实度。市政道路的辅助设施多,多数雨水井、检查井和排水干管都设立在行车道上。若井背宽度达不到要求,将影响夯实回填工序,也无法进行压实度检查。施工中监控不严或疏忽现象都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2道路施工的特点 2.1 施工场地狭小 道路施工场地狭小,车辆和行人流量大,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在有限施工范围内控制交通不方便。而且,各种热力、地下电力、通信、水管和燃气管线等都在地下交叉铺设,给施工带来较大难度,致使施工现场管理困难。 2.2 施工时间紧 道路施工具有开工急、时间短的特点,这就造成施工单位无法对施工队伍进行认真的筛查。有时为了缩短工期,一些施工单位把不同施工段队伍统一到一起进行施工,导致不同施工队伍间缺乏沟通、配合。同时,不同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认识都存在一定差异,就很有可能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有的甚至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造成漏洞百出,无法确保施工工序和工程质量的合格标准。 2.3 管理难度大 城市道路工程涉及到许多不同单位和部门,各单位和部门间关系不够密切,导致施工管理、配合难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精准性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不同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也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 3道路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完善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在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全严格的交接班的制度,避免隐患,就要充分发挥监督制度,并积积极向上级反映,不得隐瞒不报,影响到道路的正常施工,在排除相关的问题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单位制定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合理布控,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道路施工单位还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不断为道路施工保驾护航。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加强自我的管理意识的修养,保证施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能够很好的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利用,促进施工单位良性发展,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 3.2 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 在具体的道路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是道路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因此,市政道路参建单位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筛选,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懂得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因为质量就是时间、金钱和效益,在施工过程中,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充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其次,管理干部要有较强的质量策划、施工组织、技术指导以及检查的能力,不断提高相应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以及处理相关事故的能力。最后,在用人方面,要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要使用技术水平和经验相对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要不断提高整体施工技术力量,保证每个施工岗位有合适的人去进行管理,还要完善各种奖惩机制,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3.3 运用合理施工技术 运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将施工技术和道路施工进行本质上的统一和谐,是做好道路施工技术运用方面的关键。任何城市道路的建设、施工都有施工技术做支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道路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控制和管理以及工期控制的管理成败。 3.4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质量检查 任何建设工程的质量都和施工使用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性能优秀的材料将大大提升工程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各种管构件、原材料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首要关口。构造物常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环境复杂多变,且长期承受较大荷载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