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中山市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八

广东省中山市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八

广东省中山市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八
广东省中山市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八

广东省中山市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八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122分)

1. (30分)看拼音,写词语。

tiáo zhou liè qièyāo he Jìn chá j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ěi xùyǒu hēi kù guàmén k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分) (2017六上·罗湖期末) 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īliáng kuíw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īyǎng cāng máng qīng yō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分) (2018六下·赣榆) 下列历史人物及相应事件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重耳做了国君后,介之推没有主动要求体禄,也就没有得到赏赐。

B . 太傅谢安在东山隐居时,时常和王羲之等人到海上游玩。

C . 苏轼与辛弃疾夜游承天寺。

D .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

4. (2分)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狂人日记》是他的名篇之一。

B . 我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最早的史书是《史记》。

C .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合称。

D .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5. (2分)根据课文《毛主席在花山》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毛主席让警卫员尽快请乡亲们重新到花椒树下碾米,是因为_____

A . 毛主席非常喜欢听碾米的声音。

B . 毛主席可以在花椒树下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

C . 毛主席不愿意因为自己而使群众的生活受到影响

6. (2分)()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A . 19世纪20年代

B . 19世纪30年代

C . 19世纪40年代

7. (6分)请你把关联词送到合适的句子中,再任选一组关联词造句

既……又……即使……也……

因为……所以……所以……是因为……无论……都……

(1) ________说你今天留下了遗憾,________你来迟了,没有听到《月光奏鸣曲》的现场演奏。(2)蒙娜丽莎的微笑________让人感觉得到舒畅温柔,________让人感觉得到略含哀伤。

(3) ________多么远的剧场,________演出到多晚,我________场场必到,直到演出结束。(4) _______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________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8. (4分)仿写句子

例:(敬爱的)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

① ()黄叶从()落下来。

② 蓝天下是()的稻田。

9. (12.0分) (2019四上·莲都期末) 运用诗句、谚语填空。

(1)看到晶莹的露珠及一弯新月,我会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当我不能全面地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时,我会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这句气象谚语表示,每下一场秋雨就会带来阵秋风,造成一次降温。

10. (12分) (2018六下·云南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灯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邻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

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面。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啊,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按要求摘抄语句。

①文中的一句过渡句。

②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2)作者在文中都介绍了哪些花灯?请最少说出四种来。你对其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3)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4)你最喜欢过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5)请默写两句描写中国某一传统节日(除春节外)的古诗句。

11. (1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这天,抹黑脸

每当农历正月十六,大兴安岭下查巴奇的鄂温克族都要抹黑脸,这奇特的日子,在古老的阿伦河畔延续了几百年。

以前,过了元宵节,鄂温克人又该上山打猎了。而正月十六往脸上抹点黑,其意是他们不怕鬼不怕狼不怕风雪不怕一切。

抹黑脸的这天,尽管大兴安岭依然白雪皑皑,鄂温克人还是早早起来迎接旭日。年轻人带上狍皮帽子,穿长毛皮袍,取来锅底灰或者墨汁,跑出传统的柳条墙,你追我赶,尽情地互相往脸上涂抹,好像抹得越多越黑才是最无畏最勇敢。而老人和孩子在谁都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在脸上只抹一道黑,然后孩子向老人施请安礼,老人把孩子搂进怀里,至此老少的意志统一了。

抹黑脸以后,人们去古榆树下祭敖包神、熊神和山神,表达虔诚与对大自然的崇尚。更多的人相互串门,喝白

酒吃兽肉,问候节日,表现整个民族的团结和兴旺。既然鬼和狼都不怕,年轻人便无拘无束了,他们在冰雪之中狂热地欢跳,唱那支谁都会唱的民歌:

富饶美丽的家乡,奋发向上的民族,

坐落在大兴安岭下,森林里摸爬滚打,

鄂温克是勇敢的鹰,为了美好的明天,

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向前大步跨。

这回荡在大山里的歌声,温润着这不是节日的节日和甜美的生活.也振奋着人们的精神。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间断——________ 胆怯——________ 虚伪——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对不对,选择你认为对的句子________

①鄂温克人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要抹黑脸。

②鄂温克人抹黑脸的用意是表现出勇敢与无畏的精神。

③鄂温克人不分男女老少相互追赶,尽情地互相往脸上抹黑。

④文中老少的“意志统一”指的是互相鼓励要勇敢,不怕一切。

(3)认真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4)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鄂温克人()(多项选择)

A . 奇特的风俗习惯

B . 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C . 对神灵的崇尚

D .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E . 表现出整个民族的团结和兴旺

12. (30分) (2019四上·汕头期末) 写作

你在成长道路上有没有做错了事而不敢当面认错?今天借这次机会写一封信向对方道歉,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你的心情和感受。态度要诚恳,语句要通顺,书写要工整。注意书信格式,不要出现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1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8-1、

9-1、

9-2、

10-1、

10-2、

10-3、

10-4、

10-5、

11-1、11-2、11-3、11-4、11-5、1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