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离骚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离骚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离骚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离骚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5课离骚课后强化作业新

人教版必修2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蕙(rǎng)可惩.(ch?nɡ)忳.郁邑(tún)

B.相.道(xiānɡ) 嫉.余(jí) 謇.朝谇(jiǎn)

C.延伫.(zhù) 朕.车(zhan) 以为裳.(chánɡ)

D.椒.丘(jiāo) 菲菲.(fēi) 高余冠.(ɡuàn)

【答案】C(A.纟襄:xiāng,B.相:xiàng,D.冠:gu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灵修峨眉民生多艰

B.异道陆离屈心抑志

C.工巧追曲伸之揽茝

D.杂糅竟周容缤纷繁饰

【答案】B(A.峨—蛾,C.伸—申,D.竟—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

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

忍尤而攘诟

..(忍受耻辱)

C.伏.清白以死直兮(佩服)

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

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

【答案】C(伏:守、保持。)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长余佩之陆离B.步余马于兰皋兮

C.哀民生之多艰D.固前圣之所厚

【答案】B(A.长:形容词用作动词;B.步:名词用作动词;C.哀:形容词用作动词;

D.厚:形容词用作动词。)

5.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高余冠之岌岌兮B.冠切云之崔嵬

C.怨灵修之浩荡兮D.蚓无爪牙之利

【答案】C(A、B、D为定语后置句。)

6.下列诗句中不属对偶的一项是( )

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答案】 D

7.默写原文语句。

(1)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继而指斥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对《离骚》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

B.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C.表现了诗人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俊洁的人格。

D.在表现激情的同时,更多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感伤。

【答案】D(没有感伤。)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2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悔相道之不察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写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对此前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后悔当初没有认清形势,选准道路,那么现在赶紧抽身退出还来得及吧!当然,由进到退是要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斗争的。

10.“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作者在痛定思痛之后终于有的一个明确的想法,这一句既含有让步,又带着倔强。只求洁身自好,这是碰壁之后的让步;“复修”“初服”,全然不顾自己获咎之由正是自己太“好修”了,这是不计功利得失的倔强。

11.“制芰荷以为衣兮……芳菲菲其弥章”几句为什么要不惮繁复地描述种种衣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几句是从各方面写自己衣饰的高洁,作者之所以这样不惮繁复地描述种种衣饰,意在表明他修身之严。读起来,这几句诗给人无限郑重的感觉。其中,“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和前面的“复路”是相应的。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赵执信

赵执信,字伸符,山东益都人,福建按察使进美从孙。进美诗名甚著.。有《清止阁集》。执信承其家学,少颖慧,工吟咏。康熙十八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是时方征鸿博之士,绩学雄文者.,麇.(qún)集辇下。执信往来其间,倾倒座人,尤为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所引重,订忘年交。性喜谐谑,士以诗文贽者,合则投分,不合则略视数行,挥手谢去,以是得狂名。

二十三年,充山西乡试正考官,寻擢.右春坊古赞善。二十八年,以国恤.中,在友人寓宴饮观剧,为给事中黄仪所劾,遂削籍。时年未三十也。既.归,放情诗酒,所居因园,依山构

亭榭,各极天趣,性好游,尝逾岭南,再涉嵩少,五过吴阊、维扬金陵间,所至冠盖

..逢迎,乞诗文书者坌(ban)至。徜徉五十余年。年八十三卒。

执信诗自写性真,力去浮靡,生平服膺常熟冯班遗书,称私淑弟子。娶王士祯甥女,初犹相重,以求作《观海集》诗序,士祯屡失其期,遂诟厉。尝问古诗声调于士祯,士祯靳.之。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为《声调谱》一卷。又因.士祯与门人论诗,谓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云中露一鳞一爪而已,遂著《谈龙录》,有云诗以言志,诗之中须有人在,诗之外尚有事在,又云,文以意为主,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矣。虽意诋士祯,实通论也。大抵士祯诗以神韵缥缈为宗,执信诗以思路劖(cái)刻为主。士祯之规模

阔于执信,而流弊伤于肤廓,执信之才力锐于士祯,而末派亦病于纤巧。论者谓两家互救其

短,乃.益见所长云。执信手定《因园集》十三卷。后人又裒(póu)其所著为《饴山文集》六卷、《诗余》一卷。

(选自《清代七百名人传》)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进美诗名甚著.著:著名

B.寻擢.右春坊右赞善擢:升迁

C.所至冠盖

..逢迎冠盖:冠冕与车盖,古代达官贵人

D.士祯靳.之靳:吝惜

【答案】D(靳:嘲笑。)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执信为人放达的一组是( )

①执信往来其间,倾倒座人②士以诗文贽者,合则投分,不合则略视数行,挥手谢去③尤为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所引重,订忘年交④既归,放情诗酒,所居因园,依山构亭榭,各极天趣⑤谓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云中露一鳞一爪而已⑥性好游,尝逾岭南,再涉嵩少,五过吴阊、维扬金陵间

A.①③⑤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答案】C(其中①说其才能,③立足点在朱、陈、毛,⑤说的是王士祯诗。)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执信出身于官宦之家,继承家学,善于写诗,才华出众,受到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赏识,成为了忘年交。

B.在国家赈灾期间,赵执信却在友人的住所宴饮观剧,被弹劾、削职。在离职后,他仍然寄情诗酒,游历各地。

C.赵执信起初敬重王士祯,后因王士祯经常失约,而且还奚落他,所以赵执信就翻阅唐人诗集,自创《声调谱》一卷,以解前耻。

D.赵执信与王士祯的诗各有短长,评论者认为,王诗意境开阔,赵诗长于才力,如果能各取所长相补充,就更能体现各自的长处。

【答案】C(“奚落他”与原文不符。)

15.翻译下列句子。

(1)二十八年,以国恤中,在友人寓宴饮观剧,为给事中黄仪所劾,遂削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以意为主,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祯之规模阔于执信,而流弊伤于肤廓,执信之才力锐于士祯,而末派亦病于纤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在国家赈灾时,到朋友家中宴饮看剧,被给事中黄仪弹劾,于是削去官职。

(2)写诗要以立意为主,语言为次,立意高而言语弱,那么没有立意语言就不能表达顺畅。

(3)王士祯诗较赵执信诗意境开阔,却在形式中有不足,赵执信的才力较王士祯更深锐,但其末派也有过于纤巧的弊端。

参考译文:

赵执信,字伸符,山东益都人,是福建按察使赵进美的从孙。赵进美写诗很出名,著有《清止阁集》。赵执信继承了家学,年青时就聪颖智慧,擅长作诗。康熙十八年中进士,做过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当时正征召学识渊博的人才,才学出众善写文章的人全汇集到了朝廷里。赵执信就在这些人中间往来,他的学识令在座的众人倾倒,尤其被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所器重,他们结成了忘年交。性情诙谐幽默,有人拿诗文相赠送,合他意趣就投分,不合的只略看几眼就给退回去,所以得了个狂名。

康熙二十三年,任山西乡试正考官,不久又提升为右春坊右赞善。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在国家赈灾时,到朋友家中宴饮看剧,被给事中黄仪弹劾,于是削去官职。时年不到三十岁。回来以后,寄情于诗酒间,他所居住的因园依山建构亭榭,极具天然情趣。执信喜欢游历,曾到过岭南,两次到过嵩山少山,五次到过吴阊、维扬和金陵,他所到之处达官贵人都相迎接,向他索要诗文的人纷纷而至。他就这样过了五十年。活到八十三岁去世。

赵执信主张写诗写真性情,除去浮华风气,他一生佩服常熟冯班遗留下的诗歌,自称为私淑弟子。他娶了王士祯的外甥女,开始时看重王士祯,想为他的《观海集》作序,而王士祯多次失约,于是就怒骂他。赵执信曾向王士祯请教古诗声调问题,王士祯嘲笑他。赵执信就自己研究唐人诗集,探索研究,最终得其规律,写了《声调谱》一卷。又因为王士祯与他的弟子在谈论诗歌的时候说过,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一鳞一爪而已,于是就写了《谈龙录》,书中说诗歌要表达志向,诗歌中要有人性在,诗歌之外也要有内容,又说,写诗要以立意为主,语言为次,立意高而言语弱,那么没有立意语言就不能表达顺畅。虽然他的用意在诋侮王士祯,实际说得也是通论。大概王士祯的诗歌以神韵飘逸为主,而赵执信的诗则以思路深刻为上。王士祯诗较赵执信诗意境开阔,却在形式中有不足,赵执信的才力较王士祯更深锐,但其末派也有过于纤巧的弊端。批评者认为两派取长补短,才更见长处。赵执信亲自编著《因园诗》十三卷。后人又收集他所著《饴山文集》六卷,《诗余》一卷。

四、高考热点

16.结合个人的感悟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仿照示例,自选两个汉字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17.岭南中学高三(5)班的张华同学,2012年12月3日下午在学校足球场捡到一个黑色的小背包,里面有现金217元(其中一张是一百元的,两张是五十元的),一支德国凌美(LAMY)狩猎(Safari)系列磨砂黑色钢笔,一本韩国UMI复古软皮质蓝色封面笔记本,以及一串用博友牌钥匙扣串在一起的五把钥匙。为了尽快找到失主,请你以张华的名义拟写招领启事正文,张华的联系电话为:138138。要求:不超过80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人于12月3日下午在足球场捡到一个黑色小背包,内有现金、钢笔、笔记本、钥匙等物品。请失主尽快与高三(5)班张华联系,电话138138。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所填语句不要使用数字。

材料时,应该________;相较而言,在记忆连贯段落或文章时,应该________。但是不管记忆材料有无意义、是否连贯,分配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都________。

【答案】分配大部分时间用于尝试回忆;分配更多时间用于诵读;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

五、写作创新

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北岛在《走吧》一诗中用异于前辈的歌声,吟唱着自我: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

诗人朝着“生命的湖”一路走去,一路是“落叶”的萧条、“没有归宿”的迷惘、清冷的“月光”、充满诱惑的“红罂粟”……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在同样的一条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体裁自选(除诗歌外)。⑤不得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指向】话题“在路上”,浅显易懂,审题难度不大。但是,若不深入理解材料含意,这个作文也易平庸化。如去上学的路上,去看电影的路上,去XX路上,等等。“在路上”,是一个比喻型话题,有象征意义。从所给材料来看,这个“路”是人生历程,“在路上”,显然是指在人生之路上。正如引语中所说,人生之路有着“‘落叶’的萧条、‘没有归宿’的迷惘、清冷的‘月光’、充满诱惑的‘红罂粟’”,这些都预示着人生是在挫折和迷茫中前行的,但正如北岛在诗中所言: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即便人生之路崎岖难行,我们也有不灭的梦想和心中的圣地要去追寻。因此,这个话题,准确的立意应该与人生、理想、追求、苦难、挫折等有关。

话题是一个介词短语,可以根据立意自设合适题目,也可以用添加法,将这个话题补充完整用作题目。“谁”在路上?在路上怎么样?即补出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来。这个“谁”,可以是自己,可以是古人,也可以是国人,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群体。这个(或这些)人在路上做什么呢?不论在路上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在路上,享受着人生的欢乐与痛苦,坦然面对;等等。这样一来,文章的主题就有了,文章的内容也有了。

【佳作赏读】

泪与旗

唐黎

在去往生命之湖的路上,那满地的落英与不尽的萧索勾出了我眼中的泪,可我却不能让我生命坚毅执著的旗倒下。

在路上,我不敢看我看到的。那些上帝为我布置的景色叫我如何面对与欣赏,它们是风也瑟瑟,雨也潇潇;那些上帝为我设下的岔道叫我怎么解读,黑夜里歧路万千,让我如何走好;那些上帝为我安排的行人,要我用什么方法去陪伴,每个人都是一座山,要我怎样攀登。我好迷惘,神啊,救救我吧!清冷的月光中,是谁吹起了羌笛?那天上的云不散,可我的神已乱;那地上的水在流,可我的心已断。这一切要叫我如何面对?这凉风暖风都是悲风,这

过去未来都是伤痛。

在路上,我不敢想我想到的。虽然没有谁来禁锢我的思想,可毕竟未到过生命之湖的我尚未成熟。二十年后的我会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宫殿里,还是生活在别人的冷眼与嘲笑里却仍未背弃心中的理想?在生命的路上,风放肆拼命地吹,无端拨弄我的眼泪,当记忆的弦缠绕住过往的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夜深人静,唯有孤独徘徊于路上,心中仅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微微凄凉与苦笑的泪。

在路上,我不敢做我想做的。我想当一个英雄,可惜没有那个胆量;我看见许多污浊不堪的世事,在我的眼前一遍又一遍地演出,我想伸出双手,却是无能为力,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心生怨怒;我拥有爱心,却没有那份勇气将之释放,这分明是一种痛苦。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击,让我疲惫不堪。时间在无言中消逝,萍踪花影,飘飘荡荡,苦苦挽留也只有一缕微香。脚步朝着生命之湖,回想起曾经有过的景色与如今的情状,怕只怕秋来望那落叶满地,怕只怕春来看那花如泪凝。

但我依然不愿将生命的旗丢下,即便是我泪流满面,也要让旗做我在路上拼搏过的见证。

看生命的路上:月在窗影上移,花在石阶下残,树在月光中摇,泪在烛光中闪。

看我:将在路上,扛着一面大旗,像狂风一样舞蹈,心生呼啸。

【名师点评】作者对话题理解准确,明确指出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各种挫折,会“勾出了我眼中的泪”,但不能退缩,“不能让我生命坚毅执著的旗倒下”,主题鲜明,紧扣话题。作者开头先提出全文的中心,然后从三个方面平行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因而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全文语言流畅,尤其结尾两段,充满了诗情画意,极具表现力。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作。内容多取材民间故事,经作者丰富想象,通过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艺术画面,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讽刺科举制度的虚伪和种种弊端,歌颂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批判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作品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志怪小说和唐人小说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曲折而自由地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斗争;一方面又充分利用这类特殊形象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鲜明表达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既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又给人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感。小说构思奇巧,既幻异曲折,跌宕多变,又脉络分明,叙次井然,且以文笔洗练、描绘细腻见长。其思想与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创作上的新的高峰。优秀篇章很多,如《劳山道士》讽刺投机取巧和浅尝辄止者必然碰壁;《画皮》揭露披着美丽伪装以害人的恶魔的伎俩;《婴宁》歌颂了少女无视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红玉》写“人侠”和“狐侠”锄强扶弱、为被迫害的人民复仇;《促织》控诉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煎迫;《席方平》剖析了整个官僚统治机构的丑恶本质;《胭脂》暴露了封建司法的黑暗和腐败。这些作品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但其中亦掺杂有封建伦理道德、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糟粕,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局限。此书通行本共十六卷四百三十篇,现存最早刻本为乾隆三十一年青柯亭本。解放后又发现了作者的部分手稿和乾隆时的铸雪斋钞本。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教学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2)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3)理解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美政理想及崇高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必修1教材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难度一般的文言文。但本篇的文本时代久远,生僻字较多,学生在朗读和内容理解上均有不小的难度;诗中作者对自己的美化,片刻的隐退闪念也是学生的认知误区;“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需要点拨。尤其是“美政”理想的深层内涵的探究理解更是重中之重,需要用心设计问题,层层思考,逐步探究,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重点难点: (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比,象征的写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3)屈原的“美政”理想与崇高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3.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疏通并体会文本大意。 学时重点 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学时难点 掌握时代久远的重点词语的含义,疏通并体会文本大意。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名言抒情式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世说新语·任诞》之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活动2【讲授】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一)作家作品: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爱国主义诗人,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

(word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案

离骚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导学点拨窗口] 【作家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 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

高中语文必修五背诵篇目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wú)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jiàn),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yáng),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zhān)衡宇,载(zài)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shāng)以自酌,眄(miǎn)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qì),时矫(ji ǎo)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xiù),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yì)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huán)。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l è)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chóu)。或命巾车,或(zhào)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xìng)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é)不委心任去留?胡为(wèi)乎遑遑(huáng)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yún zǐ)。登东皋(gāo)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chéng)化以归尽,乐夫(fú)天命复奚疑! 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必背课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必背课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必背课文(一)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必背课文(二) 滕王阁序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

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lǘ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通:舳zhú)。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必背课文(三)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同:悯)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

高中语文必修五

高中语文必修五★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装在套子里的人 3* 边城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 5滕王阁序 6* 逍遥游 7* 陈情表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 9说“木叶” 10* 谈中国诗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 12作为生物的社会 13* 宇宙的未来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访谈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背诵篇目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wú)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jiàn),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yáng),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zhān)衡宇,载(zài)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shāng)以自酌,眄(miǎn)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qì),时矫(jiǎo)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xiù),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yì)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huán)。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lè)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chóu)。或命巾车,或(zhào)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xìng)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é)不委心任去留?胡为(wèi)乎遑遑(huáng)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yún zǐ)。登东皋(gāo)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chéng)化以归尽,乐夫(fú)天命复奚疑! 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离骚》详细翻译

《离骚》(节选)高中语文必修二 长太息①以掩②涕③兮,哀民生④之多艰⑤。 ①太息:叹息。 ②掩:掩面。 ③涕:泪水,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拭泪。 ④民生:百姓生活。一作“人生”。 ⑤艰:艰难。 参考翻译: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余虽好①修姱②以鞿羁③兮,謇④朝谇⑤而夕替⑥。 ①好:爱慕,崇尚。 ②修姱:修洁而美好。 ③鞿羁:喻指约束,束缚。鞿,马缰绳。羁,马笼头。 ④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 ⑤谇:诤谏。 ⑥替:废弃、贬斥。 参考翻译: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既替余以①蕙②纕③兮,又申④之以揽⑤茝⑥。 ①以:因为。 ②蕙:也叫“薰草”,俗名“佩兰”。 ③纕:佩带。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 ④申:加上。 ⑤揽:采集。 ⑥茝:香草名,即白芷。 参考翻译: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为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亦①余心之所善②兮,虽③九④死其⑤犹未悔⑥。 ①亦: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②所善:所崇尚的美德。 ③虽:纵使,即使。 ④九:多次。 ⑤其: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⑥悔:后悔。 参考翻译:只要是我所崇尚的美德啊,纵使让我为之多次赴死我也毫不懊悔。 怨灵修①之浩荡②兮,终不察夫③民心④。 ①灵修:神仙,这里指怀王。 ②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③夫:助词,放在句中,起缓冲语气的作用。 ④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 参考翻译:怨恨君王的糊涂荒唐啊,始终不能把我的苦心体谅。

众女①嫉余之蛾眉②兮,谣诼③谓余以④善淫⑤。 ①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②蛾眉:如蚕蛾的触角一样好看的眉毛,喻指高尚的德行。 ③谣诼:造谣,诽谤。 ④以:用、把。 ⑤淫:淫荡。 参考翻译: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固①时俗②之工巧③兮,偭④规矩⑤而改错⑥。 ①固:本来。 ②时俗:世俗。 ③工巧:善于取巧。 ④偭:背向。 ⑤规矩: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的工具。规矩喻指政治和道德的准则。 ⑥错:通“措”,措施。 参考翻译:世俗本来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背①绳墨②以追曲兮,竞③周容④以为⑤度⑥。 ①背:违背。 ②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喻指准绳、准则。 ③竞:竞相。 ④周容:苟且取容。 ⑤以为:把……作为。 ⑥度:法度。 参考翻译:违背准绳而任意歪曲啊,竞相把苟且取悦于人奉作法度。 忳郁邑①余佗傺②兮,吾独穷困③乎此时也。 ①忳郁邑:强调忧烦之深切。忳,忧烦。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②佗傺:失意的样子。 ③穷困:(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参考翻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①以②流亡③兮,余不忍④为⑤此态也。 ①溘死:突然死去。溘,突然,忽然。 ②以:连词,表承接关系。 ③流亡:随流水而消逝。 ④不忍:不愿意。忍:愿意。 ⑤为:动词,做出。 参考翻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消逝,我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鸷鸟①之不群②兮,自前世而固然③。 ①鸷鸟: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这里指一般的鸟。 ②不群:不合群。指鸷不与凡鸟合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x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 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 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 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成语及解释

必修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 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 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 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 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 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 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 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 -含答案

第5课离骚 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千百年来,屈原以诗人的身份,呈现个体生命的魅力,独占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荣耀和精神空间,受到人民如此隆重的纪念,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景观,使屈原在历代炎黄子孙心目中,激荡成一首英雄史诗,飘扬成一面鲜红的旗帜。汨罗江,这条无名的小河,也因屈原而变得像长江黄河一样著名了。 屈原是位诗人,是位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活的诗人。他的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其诗不是用墨来写成,而是饱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流放,对屈原来说是不幸,但对三湘四水的古老民族却是大幸。就在湘沅之间,这位伟大诗人留下了《离骚》《九歌》《渔父》等杰出诗篇。我们今天读其诗,总是清清楚楚听见一位爱国臣子,一遍遍哭诉,一遍遍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夕阳荒原中,临水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人,终有一死,但死后两千多年,还能让人民以一传统节日而永久怀念的人该有怎样的魅力? 怀王不使他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艺术的极好环境,国家的兴亡、民族的仇恨、思想的沉淀、艺术的升华、火热的激情、浪漫的理想,在他胸中冲撞激荡,既然这股能量不能化为治国方略,就让它熔铸成光辉灿烂的诗歌吧。这也充分说明真正的诗人只有为政治大事所扭曲、挤压、烧炼、锤打时,才能得出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能成为理想的化身;诗歌也只有插上政治的翅膀,才能鲜活,才能飞翔。如果去掉《离骚》忧国忧民的政治实质,那么无论其辞藻怎样生动华美,也会相去甚远。“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我们划旱船赛龙舟,品尝甜甜的棕子时不要忘记柔波深处那颗孤独寂寞的灵魂,那双执著求索的眼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文成语

《归去来兮辞》 1心为形役:形:形体。心神被生活、功名利禄所驱使,受到形体的奴役。形容人的思想不自由,做一些违心的事。(中性词)2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往者:过去的事;谏: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赶上。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后多用作鼓励之辞。 3无心出岫:出岫:1、出山,从山中或山洞中出来。2、比喻出仕。 无心出岫指无心做官,无心于仕途。 4晨光熹微:早上天上微明。 5迷途知返:迷了路才意识到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6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7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 8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9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而隐居。 10欣欣向荣: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11乐天知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 《陈情表》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2.【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4.【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5.【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6.【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7.【皇天后土】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8.【零丁孤苦】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9.【门衰祚薄】门庭衰微,福祚浅薄。 10.【急于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11.【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逍遥游》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扶摇而上: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也比喻指仕途得志或飞快上升。扶摇:迅猛盘旋而上旋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自读课文,以讨论、自由发言为主) 1.依靠揣摩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3.进行联想想象,体会小说中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着重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 一、导入新课 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赞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类内容的代表。 二、简介作者 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新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3课 边城》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5 教学设想 (自读课文,以讨论、自由发言为主) 1、依靠揣摩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3、进行联想想象,体会小说中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课前布置预习,着重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 导入新课 看一副对联风声水声歌声谈话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 乡情民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情情乱痴心。 导入新课。 简介作者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1927年参加“新月社”,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徐志摩亦无愧为琢璞者,他在自己主持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沈从文的大批小说,并为之四处延誉,还将这位笔极秀极笨的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之。胡适也是别具慧眼,求才若渴的大名家,每每能赏识青年,他二话没说,就聘任这位忐忑而羞

涩的“山民”做了中国公学的国文教师。 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他的作品代表了艺术的良心和知识分子不能淫不能屈的人格。 他创作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不仅高产,而且始终保持高质量,短篇小说《丈夫》、《三三》;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边城》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扛鼎之作,沈从文也是中国以本土为创作题材可以与世界文学比肩的一代文学巨匠。 三、《边城》主要情节介绍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套》教案课件人教课标版(最新整理)

1.1 林教头风雪ft神庙(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 过程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 因素。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作为一 个例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ft神庙》所在的《水浒传》更是充分 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ft神庙”的故事前因。 指定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要求全班同学标出:“《水浒》是我国 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 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林教头风雪ft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然后补充介绍如下: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 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 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 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 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 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 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 的 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 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 长篇小说。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ft”、“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 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 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 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 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 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

语文必修二离骚原文翻译词类活用

离骚 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 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 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肢解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变心啊,又有谁能改变我的志向?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向往”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加高”“加长”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倒装句】 1、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2、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3、不吾知其亦已矣,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古今异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作家作品 _《水浒》__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_发生_、 _发展__至__失败___的过程。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课文节选自原书第十回,原来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主人公是__林冲___,原是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2、①生难字注音:仓廒(áo )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髭须(zī) 央浼(měi )朔风(shuò)搠倒(shuò)迤逦(yǐlǐ)庇佑(bìyòu) ②多音字辨析:反省(xǐng )提防(dī)模样(mú)干事(gàn )赍发(jī) 省事(shěng )提高(tí)模型(mó)干涸(gān )赏赉(lài) ③形似字辨析:陪(奉陪)眷(眷恋)瑕(白璧微瑕)漱(洗漱) 赔(赔偿)券(入场券)暇(应接不暇)嗽(咳嗽) 沽(沽名钓誉)啜(啜泣)缀(点缀)撼(震撼)玷(玷污) 诂(训诂)掇(拾掇)辍(辍学)憾(遗憾)拈(拈轻怕重) ④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我因恶了高太尉恶wù:冒犯、触怒。(今义:讨厌;憎恨。)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但:只要。(今义:转折连词。) 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下饭:菜蔬、菜肴。(今义:就着菜把主食吃下。)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不合:不该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迤逦:颠沛流离 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权:姑且 又得林冲主张陪话。主张陪话:出头作主,为他说话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将出:拿出 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讲了礼:相互致礼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生事:设计制造事端 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不尴尬:不正派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耗:消息 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自来:从来 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果:结束,了结 3.重点难点探究 (1).林冲由随遇而安、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林冲来到沧州,一直抱着安度刑期、回家团聚的想法。即使他知道陆谦来沧州加害他,他仍心存幻想,求“神明庇佑”。直到草料场燃起大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百般迫害自己的真相,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绝不会给他一条生路。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激起他抗争的斗志,于是他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黑暗政治的道路。 (2).林冲的遭遇和他思想性格的变化,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意义? 当时社会政治极端黑暗、腐败,善良本分的人们生活、生命得不到保障。像林冲这样的中级军官,都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那么一般的民众受欺压、迫害,进而铤而走险,聚众起义,反抗官府,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林冲被“逼上梁山”,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提供了一个窗口。 2.装在套子里的人 1、作家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