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繁盛一时的隋朝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繁盛一时的隋朝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繁盛一时的隋朝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献帝D.隋炀帝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④①②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5、隋朝大运河是人类创造出的奇迹,它的出现为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安徽省积极准备申报大运河安徽段为世界文化遗产。你知道大运河流经安徽是哪一段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6、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7、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B.沟通五大水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便利了南北交通

8、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9、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10、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11、隋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有关他的史实正确的是

A.公元581年建立隋朝B.公元618年,隋文帝重新统一南北

C.在位时出现文景之治D.修建大运河

1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3、下列各项不属于隋、元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国家统一B.都开凿过运河

C.都创设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D.都属于短暂而繁荣的王朝

14、创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你知道下列皇帝中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是谁吗?① 隋文帝② 隋炀帝③ 唐太宗④ 唐玄宗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15、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读书人,从江南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你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

16、隋朝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下列有关隋朝的历史知识叙述有误的是

A.开国皇帝杨坚建立了以长安为都城的统一王朝

B.杨坚在位时出现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

C.杨坚在位时的年号为天宝

D.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分科举人”

17、隋朝政权的基础是()

A.北齐B.东魏C.西魏D.北周

18、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涿郡D.余杭

19、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金瓶掣签制D.君主立宪制

2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

的赞誉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郑国渠

二、填空题()

21、李冰主持修筑的▲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李春主持建造的▲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2、填空补缺(10分,每空1分,错别字不得分)

【小题1】唐太宗在位时任命富于谋略的__________和善断大事的_________做宰相,人称_________。

【小题2】隋朝大运河北至,南至。

【小题3】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小题4】前期,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23、1. ________年,隋灭,重新统一全国。

2.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______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5. “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______的诗句。作者被称为“______”。

24、________下令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达________(今北京),南至________(今杭州)。无锡属于隋运河的________段。

25、古语说“成由勤俭败由奢”。隋朝时,倡导节俭的和穷奢极欲的两代皇帝的统治,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26、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他就是帝。

27、请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回答问题。(本大题11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

A.涿郡指今B.余杭指今

(2)运河四段的名称:(4分)

C.()D.()

E.()

F.()

(3)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今)“南巡”,可能经过运河的哪几段?(3分)

(4)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8、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问题。(本大题14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2)运河四段的名称:

C.D.E.F.

(3)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可填英文字母代码)

(4)在修筑过程中,你觉得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技术难题?

、。

五、问答题()

七、综合题()

29、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那两个朝代开创的?(4分)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4分)

(3)图四中的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4)综上所述,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存在哪一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4分)

30、探究题(15分)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4分)

(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朝?该朝代中央政府与西藏、

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

31、阅读唐朝诗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诗中“此河”是指哪一条河?它是谁下令开凿的?

(2)这条河的中心在什么地方?

(3)该朝代的开国皇帝是哪位?他开科举制先河的目的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某朝开凿的大运河材料二:某朝开凿的大运河及海运航线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古运河是扬州的城市符号,扬州的辉煌与古运河相伴相随。扬州因古运河而辉煌,古运河也因扬州而骄傲。(下图:扬州段运河)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朝代开凿的运河?(2分)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A、B是运河两个端点城市,他们在现今的名称是?(2分)问题三: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经大运河到洛阳去,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问题四: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2分)

33、仔细观察下面两幅运河图,请回答问题:

(1)上述两图分别是什么运河图?(2分)

(2)A运河哪一年开始开通?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开凿B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的皇帝是谁?(4分)

(3)请分别在①②处填上运河的北部端点(2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河怀古》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唐宗宋祖的姓名。“一代天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5分)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写出此河的南北两端的古今名称?此河的地位和作用?(5分)

35、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小题1】隋朝时,为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开凿了以为中心的大运河;元朝时,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了两段新运河连接大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_______。

【小题2】1895年签订的中日《》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题3】根据1919年《》的规定,德国必须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则宣称遵守各国在中国“”、“机会均等”的原则。

36、读图《隋朝运河》并填写:(8分)

(1)A为,B为 ,C为。(3分)

(2)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C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3)隋朝开通大运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7、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计8分)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论禹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千里长河”(“此河”)是指哪条河?现在它又在担负起什么新使命?(2分)

⑵材料中的“禹功”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⑶两位诗人对此交通动脉的评价有何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38、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9分)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北至B为,南至C 为(3分)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39、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后,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图为隋朝大运河地图。

材料三:《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40、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问题。

(1)运河两端的名称是:(2分)

A.

B.

(2)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6分)

(3)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4分)?你试着用一句话评价一下大运河。(3分)

41、材料解析题(2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泥?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除此外,你还能从图中得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信息?(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2分)

(3)读材料二,回答古人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4分)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

(4)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4分)

42、如图,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11分)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___,北至B为____,南至C为___。(3分)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____水,②为___江。(2分)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4)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

(5)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2分)

43、(13分)如图,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图,并回答问题:

⑴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运河?(2分)运河开凿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谁?(2分)

(2) 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商人,携带货物从洛阳到江都,可能经过那几段运河?(2分)(3)它们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各是什么?(4分)

(4)大运河在当今还有作用吗?举例说明(3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四、“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五、“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尽取膏腴是此河。”

材料六: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分)

(2)此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分)

(3)请说出这条“河”的南北起止点。(2分)

(4)除该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2分)

(5)从材料六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2分)

(6)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3分)

45、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T],错误的[F]。共10分)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秦朝。

()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唐朝实行的。

()3、“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

()4、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5、1271年,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46、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2分)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哪些机构行使宰相的权力?(4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

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4分)

(3)材料三记载的官制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7、材料题:(共18分)

(一)、看图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水》胡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1分)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1分)以哪里为中心?(1分)

2、看图填空,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问1分,5分)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2分)

48、唐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试卷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的秦隋朝的政治制度,题目要求的是新创立的,所以②是秦新创③是隋朝新创,正确,分封制是周朝时期的,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

2.【解析】本题考查隋炀帝的历史活动,在其在位期间曾经创立科举修建运河,所以选择D 项,A BC的人物没有这些活动,排除,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大运河,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课本的诗歌的重要,D项是隋朝开辟的ABC不是隋朝开辟的,排除。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大运河,根据课本所描述即可做出,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5.【解析】

试题分析:通济渠:又称汴水、汴渠、汴河,全长650公里。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共历现今三省十八县(市),其中流经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壁、泗县,A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考点:隋朝的大运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大运河的识记和理解,隋朝大运河对当时南北经济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隋朝的巩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天的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等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

6.【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意义的认识,大运河的开凿可以“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丰富)哉”,沟通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就是要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适应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本题选C。

考点:隋朝的大运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大运河的识记和理解,隋朝大运河对当时南北经济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隋朝的巩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五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

7.【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就是要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适应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本题选C。

考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大运河的识记和理解,隋朝大运河对当时南北经济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隋朝的巩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五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

8.C

9.A

10.D

11.A

12.D

13.D

14.C

15.A

16.C

17.D

18.B

19.A

20.C

21.都江堰赵州桥

22.31、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32、涿郡、余杭

33、曲辕犁、筒车

34、北宋、四川、交子

23.

1.589 陈

2.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3.赵州桥唐朝

4.广州、泉州

5.李白,诗仙

24.隋炀帝涿郡余杭江南河

25.隋文帝隋炀帝

26.581年长安隋文帝

27.(1)北京,杭州。

(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扬州,通济渠,邗沟。

(4)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28.(1)A.北京 B.杭州(每个2分,共4分。)

(2)C.永济渠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每个1分,共4分。)(3)D.通济渠 E.邗沟(每个1分,共2分。)

(4)控制水位高低流向、土方挖掘与运输、怎样与各江河相连接、气候、地质环境、移民等等(答到1个要点2分,满分4分。)

29.(1)秦朝、隋朝(4分)

(2)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4分)(3)军机处。清朝。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4分)

(4)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不断加强。(4)

30.(1)秦朝、西晋、隋朝、元朝。(4分)

(2)秦朝:郡县制.。(2分)元朝:行省制度。(2分)

(3)元朝。(2分)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2分)

(4)国家统一,经济发展。(3分)

31.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2分)

(2)洛阳(2分)

(3)隋文帝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分)

32.

问题一:材料一:隋朝;(1分)材料二:元朝(1分)

问题二:A:北京(1分) B:杭州(1分)

问题三: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必须按顺序)(3分)

问题四:①、促进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②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2分)

33.

(1)图A是隋运河图,图B是元运河图。(2分)

(2)605年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忽必烈

(3)涿郡大都(2分)

34.(1)①李世民、赵匡胤②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5)

(2)答:①隋朝南北大运河。②隋炀帝③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5分)

35.

【小题1】洛阳,大都

【小题2】《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小题3】《凡尔赛和约》,门户开放

36.

(1)(3分)洛阳涿郡余杭

(2)(3分)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3)(2分)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37.

⑴大运河(或京杭大运河)(1分);肩负起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新使命(1分)。

⑵大禹治水(1分)。

⑶胡曾认为隋朝灭亡在于大运河的开凿(1分);

皮日休认为若无隋炀帝奢侈腐化,修大运河功劳可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1分);

同意其中之一观点均可,关键在于言之有理,论证有力(2分)

38.1)洛阳,涿郡,余杭。

(2)目的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当然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39.

(1)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分)

(2)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或答: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分)

40.(1)A.、涿郡 B、余杭

(2)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3)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成为沟通亚洲内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促进沿岸经济的发展;今天它还发挥着作用。(答对两点可得全分)

41.

(1)洛阳涿郡余杭如隋朝大运河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等(2)大大促进了

(3)大部分河道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运河基础上修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4)如:长城、灵渠、都江堰等

42.(1)洛阳,涿郡,余杭(3分)(2)淮,钱塘(2分)(3)目的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分)

(4)意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1分)

(5)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20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答对任意2点即得2分)

43.⑴隋朝、元朝(2分)隋炀帝、元世祖(2分)

⑵通济渠、邗沟(2分)

⑶隋朝运河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分)

元朝运河的目的:为了南粮北运。(2分)

⑷有。(1分)如:可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途径;可发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可开发旅游资源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44.(1)隋朝大运河。(1分)隋炀帝(1分)

(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分)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分)

(3)南:余杭;北:涿郡。(2分)

(4)长城、都江堰。(每个工程1分,共2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5)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分。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可得分。)

(6)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3分。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5.TFTTF

46.(1)隋朝(1分);门下省(1分)、中书省(1分)、尚书省(1分)。

(2)行省制度 (2分);西藏、台湾(或琉球)、云南、辽阳、岭北(答出2个即可给分,2分)。

(3)明太祖(或朱元璋)(1分);雍正(1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47.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洛阳

2、涿郡北京通济渠余杭杭州

3、(1)A.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

B.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民怨沸腾、引起了隋末起义,使隋朝灭亡

(2)A.都说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但大运河千百年来一直在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如果没有隋炀帝利用运河大肆的穷奢极欲,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功劳可与大禹相媲美。

B.隋朝灭亡与此河无关,与隋炀帝的暴政有关。

48.错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上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什 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中考历史总复习材料解析题及问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总复习—材料解析题及问答题专项训练1.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二:“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阅读以上二则材料,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年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②结合材料二,列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时期的楷模有哪些? 2.看图回答问题。(12分) (“大跃进”时期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 够吃半年) ①这幅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②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3.阅读材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请回答:①上述内容是党的哪次会议提出的? 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何时开始? ③根据材料说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4.阅读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①中共“八大”召开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准备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③为什么“八大”提出的路线和正确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5.1935年初和1978年底,中国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为什么说这两次会议是我党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6.阅读材料: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 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试结合学过的知识,论述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7.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

历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

2009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 1、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2、为保卫祖国的边疆不受侵犯,亲自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大败俄军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 B. 雍正 C.康熙 D.乾隆 3、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黑龙江将军 4、在清朝前期,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达赖②伊犁将军③班禅④驻藏大臣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告诉我们要 ①与贩毒活动斗争②远离毒品③抵制毒品的诱惑④开展禁毒教育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7、《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9、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员 D.挽救了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0、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8材料分析题专题提分训练

专题(八)材料分析题 专题提分训练 ·题型特点 河北中考非选择题历史部分第一题多以第26题出现,2018年和2019年均为材料分析题(9分),其中2018年侧重考查“世界史”内容,2019年侧重考查“中国史”内容。试题的基本特点是:三段材料、三个设问(分值分配一般为2,4,3),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2)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的相关信息(多为原因、经过、历史人物的贡献、成就等)的能力;第(3)问多设问“影响”“意义”,属于对题干材料“共性”内容的考查。 ·方法解读 本题型为典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时注意:首先要审清设问,准确把握具体的考查对象,即“考什么”,河北中考在这方面多侧重对“原因”“经过”的考查;其次注意相关提示词,如“据材料一”“综合材料”,这就提示答题的范围在所出示的材料中;然后就要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到“对材料每一句”的合理解读——分析同设问的关系;最后组织答案,做到详略得当、史实准确、论据合理等。 ·针对演练 1.[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了轨道的国家,政党的争权绝不使用武力,所以不致引起内战。军队是国家的,军队总服从政府,不问主政者是属于哪一党派。却是民国初年,在我们这里,军权就是政权。 材料二为什么民国初年的军队不尽忠于民国?我们老百姓的国民程度是很低的。他们当兵原来不是要保御国家,而是要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而工商界及学界的人在专制政体下做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学界人士偏于文字方面,古书愈读得多,思想就愈腐旧。 材料三中山先生把建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但是时人不信他,因为他们不了解他的思想。中山先生并没有健全的革命党做他的后盾,至于革命军更谈不到。当时军队的政治认识仅限于排满一点,此外都是些封建思想和习惯,只够做反动者的工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引起内战的原因。 (2)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民国初期国家混乱的原因。

人教版2020版中考历史试题D卷(练习)

人教版2020版中考历史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美国的霸权主义B.“冷战”中的对峙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美苏握手结盟 2 . 若一位外国记者在1919年6月6日来到中国,准备采访五四运动的主要新闻,他最有可能去的城市应该是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北京 3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大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 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 ①詹姆斯用电灯照明②卡尔用电脑制作课件③珍妮打电话给在工作的爸爸④安妮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如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发行于() A.1949年B.1999年C.2009年D.1951年 6 . 某学校开展“被压迫民族的抗争”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不能成为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南美的解放者B.古巴革命C.非洲独立年D.十月革命 7 .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和平共处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和谐繁荣 8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了,但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l919年1月28日答辩会堪称经典。辩论结束后,各国政要纷纷走上前去,与辩论者顾维钧握手,称赞“这一发言是对中国观点的卓越论述”。材料不能说明() A.一批职业外交家走上世界外交舞台B.为中国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C.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D.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9 . “到1948年春,山西各老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田地和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中国新生” 指的是 A .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 B .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 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 件是 A .开国大典 C .三大改造 B .土地改革 D .香港回归 4.协议规定,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设立军政委员 会和军区司令部……此协议是 A .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大炼钢铁运动 6.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 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 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A .北伐战争 C .解放战争 B .抗日战争 D .抗美援朝 7.“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60 多年前, 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B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8.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 土地改革运动的成果不包括 A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9.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 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技巧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是初中历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当中,考生在材料分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如何来解答这一类型的题呢? 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 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 试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有的题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教材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

高中历史选修材料题专项训练

高中历史选修材料题专项训练 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他开办了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国外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方面。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2)两次改革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请回答: (1)试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措施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是怎样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的? (2)上述改革都遭到了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商鞅被车裂而死,王安石被罢官,梭伦被迫到国外游历。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4、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一、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做答 6.分析材料 二、解答材料题,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确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阅读材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原因有三: 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 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

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题专项训练

材料题专项训练 1、[2012·广东卷]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饮冰室合集》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其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帝国主义包含剥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相形之下,新帝国主义迫使被征服国家发生彻底的改变。这与其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不如说是西欧生气勃勃的工业主义对非洲和亚洲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权的不可避免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2005年版)(1)清政府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经济发展措施体现了材料中所说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列举三个得益于这些措施的代表人物。(10分)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可以表述为一种函数关系,既是指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基础的各种物品和资产变量的结构性变化过程,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的互动过程。经济全球化涉及到每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这一函数中的变量之间不一定总是呈正相

2020中考历史材料模拟练习题

2020中考历史材料模拟练习题 2020年中考历史材料问答题训练六 1、阅读材料: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 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 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 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请回答: (1)上述规定出自古代那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6分)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2)从上述材料中能够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2分) 奴隶主 (3)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有何地位?(4分) 它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分) 2、阅读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人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 头母牛和 1 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Iaj 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 头母牛和l 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 头母牛和1 头公牛。 请回答: (1)这些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4分)

古代印度种性制度 (2)“刹帝利”在当时主要包括哪些社会阶层?(3分)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主要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3)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并指出 农民、国王属于哪一等级。(6分) 婆罗门:祭司贵族。主要掌握神权;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主要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农民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3、阅读材料: 材料一、乔达摩·悉达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 教的创始人。他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他的新 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时,很多教导都铭刻在他的教徒的心中,在后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口头中流传。 材料二: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印度国王改信佛教。佛教迅速传 播开来,佛教南到锡兰,东至缅甸,从那儿又传遍整个东南亚,直到 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直接进入西藏,又 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它传入中国,赢得了一大批信徒,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历最有 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尊称为什么?(2分) 释迦牟尼

全国中考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专题练习(选择题,含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2016?烟台)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论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考点】官渡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辨析能力. 【解答】据所学知,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是秦国进行的一场变法运动,使秦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故A项的推论是正确的.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B项的推论是正确的.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丝绸之路的开辟,故C项的推论是正确的.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D项这个推论是错误的. 故选D. 2、(2016?聊城)“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之战 【考点】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 【解答】从题干“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可知是公元前208年孙刘联军采取火攻打败曹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故选B. 3、(2016?菏泽)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统帅周瑜--曹操 兵力对比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考点】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解答】据题干框表关键信息“周瑜--曹操”“5万--20万”“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可知是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抗击曹操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曹操统一北方后.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 故选C 4、(2016?海南)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 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 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 【考点】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

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训练

材料型选择题训练 1.(2013·保定一模)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宗法制应分封制需要而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周与商朝一大区别 C.王国维盛赞周的政治制度 D.宗法制下,周分封的对象局限于本宗亲族 2.(2013·河北联考)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3.(2013·青岛一模)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4.(2013·济宁一模)“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 5.(2013·郑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材料分析试题》精选训练及答案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材料分析试题精练 1.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1分)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1分) (2)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都加强了思想控制,其各自的措施是什么?(2分)且都设置了监察职位,请分别列举两例子(2分)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叫什么?(1分)其到了明清之后,开始僵化,请写出其僵化的表现。(1分)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4)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1分)它标志着什么地区从此成为国家的正式行政区?(1分)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5)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1分)另一方面,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标志是哪个机构的设置?(1分) 2.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昨天的艰辛】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网站 (1)使中国开始或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场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中中国人实践了“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是什么史 实?(1分)学习“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的史实有哪两个?(2分) 【今天的崛起】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在这20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中,创建了一条怎么样的革命道路?(1分)这个道路的起点是什么?(1分) (4)哪一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让中国人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分)

2019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2019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部分2 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国旳成立和巩固 一、识记 1.新中国成立旳时间、开同大典图、毛泽东像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2.1951年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理解 1.新中国成立旳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国旳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旳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旳主人· (3)新中国旳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旳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旳斗争· 2.黄继光、邱少云旳英雄事迹 (1)黄继光、邱少云等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旳代表· (2)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旳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旳身躯堵住了敌人旳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3)邱少云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敌人炮火燃起旳烈;火烧到身上,为了保证战斗旳胜利和潜伏部队旳安全,邱少云严守纪律,纹丝不动,

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表现出了钢铁般旳意志·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旳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旳人”· 3.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旳意义· 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意义:土地改革旳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旳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旳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旳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九单元社会主义道路旳探索 一、识记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旳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旳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旳宪法· 3.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旳社会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旳任务·我国三大改造旳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旳初步建立·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材料训练 一、“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二、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问: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2)材料三的歌词是近现代中共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请思考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些领导人? 四、材料一丰都全县人民到处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各地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社坛乡青年熊应龙步行70多华里,三次进城要求参军。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翅膀要飞大,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请说出与这事件有关的一个人物(4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历史事件?与此同时还有什么运动?(4分)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是指一种什么制度?(2分) 五、20XX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行“2009中国记忆”大型直播活动,直播内容为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选取杭州、扬州、洛阳等8个沿运河城市作为节目组成部分,其中,通州、扬州、杭州是直播点。 请回答:(1)材料中的“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南端,“杭州”在隋朝时称为什么?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意义? (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摘自哥伦布日记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1分)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1分) (2)列举一文艺复兴在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2分) (4)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1分)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1分) 2.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九年级的学生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全面地的了解英国历史,他们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英国国历史的探寻之旅。 第一站:探访莎士比亚 (1)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四大悲剧同学们都想一睹为快,请你列出四大悲剧的目录。(4分) 第二站:追寻革命足迹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 (2)材料一描述的历史画面中被处死的是那位国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训练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①上述材料引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哪一年通过?这个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②该文件限制了什么人的权利?又维护了哪一机构的权利? ③该文件有什么作用?④对英国政体产生了什么影响?(确定了哪一种政治体制?) 2、材料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议,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材料二:1938年夏至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三次会见希特勒。第三次,与德、意、法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后,他飞回伦敦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①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②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为什么说慕尼黑会议是个大阴谋?④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⑤慕尼黑会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⑥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解? 3、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世界历史》第一册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②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③通过这次革命,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④明治维新前,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上什么?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世界性的技术革命。 回答:三次科技革命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次革命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影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二: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 材料三: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为,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 ①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②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初中《世界历史》课本 ①这段史料摘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是何时由何机构发布的? ②这个国家为自由独立而进行过什么样的斗争?其领导者是谁?(1分) ③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1分) 7、.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 现请回答: ①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1分)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1分) ②哪一次会议确定老人的指导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③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2分)(至少列出两点) 8、材料一:首先,从整顿改革危机最深的金融业开始,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的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其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再次,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整顿。--选自《世界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