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课后答案

生理学课后答案

生理学课后答案
生理学课后答案

问答题

机体如何实现稳态调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反馈系统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反射(Reflex):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reflex arc):产生反应的各种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五个基本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调节特点:迅速、精确、高效、重要。(2)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由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激素(hormone),经由体液运输,对全身组织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包括:内分泌(endocrine)、旁分泌(paracrine)、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体液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弥散、次重要。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例如: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增大,收缩力量会相应增加。特点:自身调节幅度较小,但仍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当受控部分活动加强时,通过负反馈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从而降低受控部分的活动。相反,当受控部分的活动过低时,负反馈调节又能提高受控系统的活动。(负反馈中反馈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方向相反)。机体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稳态,是因为许多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存在和活动的结果,例如:动脉血压的调节、呼吸调节、血糖的调节,作用:使系统保持平衡或稳定状态。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与控制信号的方向相同,进一步加强了受控部分的活动。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例如:分娩、凝血、排便等是正反馈活动的实例,正反馈不可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或平衡,而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正常仅见于少数情况。在病理情况下,正反馈过程较多。(恶性循环)。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特征/判断标准?(p11)

第三章

1.载体: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具有特殊转运功能的蛋白质,又称转运体。

2.受体:指细胞可以识别信息、结合信息和转发信息的生物蛋白质,一般在膜上。

3.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一系列活性物质,一般在胞外。

4 局部电位:阈下内向电流刺激时产生的电紧张电位+少量Na+通道开放造成的轻微去极化。

物质是如何实现跨膜转运的?

请描述物质跨膜转运的类型及其特点。

被动转运,不耗能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的跨膜转运,扩散通量(mol / cm2 / s) 取决于该物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适用于O2, CO2,甾体类激素。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在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由膜的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的跨膜转运,只能由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侧,起易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具有结构特异性,一种蛋白质分子只能帮助一种或少数几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通过;载体转运具有选择性、饱和性、竞争抑制性,转运营养物质Gs、Aa、Vitamine等,通道转运具有选择性,转运各种离子。这些蛋白质分子受膜外环境因素的调控,因而扩散通量或其通透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主动转运,耗能,包括原发性、继发性主动转运

(1)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 ),Na+-K+依赖式ATP酶的蛋白质。每分解一个ATP分子,可以使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转运营养物质Gs、Aa、Vitamine、离子等。原发性、继发性主动转运。

(2)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过程。出胞(exocytosis)常见于递质的释放和腺体的分泌;入胞(endocytosis) 吞噬: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饮:液相和受体介导式入胞。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1)膜内高K+、膜外高Na+的不均衡分布

(2)在安静、未受刺激条件下,膜对K+选择通透性较高

(3)K+电-化学平衡电位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动作电位AP产生机制。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Na+、Ca2+、Cl-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K+通透(静息电位)。

③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上升支Na+内流形成。

④复极化下降支K+外流形成。

⑤Na+-K+泵的工作。

1.何为AP?怎样形成?有何意义?有什么特点?

2.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p51)

第五章

名词解释

1.血液: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内流动的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凝集反应:血液中同种抗原抗体相遇所致红细胞免疫损伤溶血反应。

3.血型鉴定:用已知的商品化抗体来检测受试的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

问答题

血液的生理作用(意义)是什么?

(1)运输作用

(2)营养

(3)调节pH、水电酸碱平衡

(4)免疫、防御作用

(5)维持体温作用

血浆蛋白的生理作用(意义)是什么?

(1)白蛋白:营养,载体运输,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水平衡;

(2)球蛋白:参与机体免疫与防御作用;

(3)纤维蛋白原:参与止血和血凝。

血浆渗透压有哪几类?各自的组成及生理意义是什么?

分两大类:

血浆晶体渗透压(1`):由无机盐组成(2`),其意义在于调配血细胞膜内外水的分布(2`)。血浆胶体渗透压(1`):由血浆蛋白组成(2`),其意义在于调配毛细血管壁内外水分布(2`)。

1.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p76)

何为血液凝固?其基本步骤有哪些?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液凝固分为三个基本过程或步骤。(1`)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3`)

Ca2+

第二步:凝血酶原→凝血酶(3`)

Ca2+

第三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3`)

输血原则。(临床输血原则是什么?)

(1)输血前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2)首选同型输血;

(3)异型输血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必须阴性,且小剂量缓慢进行;

(4)条件许可改异型为同型输血。

第六章

名词解释

1.每分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钟输出量,简称心搏出量。

2.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垂直压力),也称压强。

3.植物神经系统:不受机体主观意识控制的神经系统

4.中枢:脑内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神经细胞群。(由脑和脊髓组成,

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

问答题

工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1)静息电位基础;

(2)工作心肌细胞接受窦性刺激兴奋;

(3)0期去极化,Na+内流去极化至阈电位,正反馈Na+高内流至锋电位;

(4)1期:K+快速外流复极化;

(5)2期:K+快速外流,Ca++内流,形成缓慢平台期复极化(典型特征期);

(6)3期:K+快速外流复极化;

(7)4期:Na+- K+泵作用和Na+- Ca++交换体作用。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机制。

试述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的形成机制及意义。

窦房结(P细胞):意义:起搏电流,形成正常起搏点。

0期:内向Ca2+流((ICa-L, 慢通道),除极速度和幅度均小, 超射小

1、2 期:没有(3分)

3 期:外向K+电流(IK) (3分)

4 期:没有稳态的RP,三种起搏离子流参与自动除极(phase 4 spontaneous depolarization) 外向K+ 电流(IK)的时间依赖性失活(为主)(6分)

内向Ca2+ 流ICa-T(镍可阻断)

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 (主要为Na+流,铯可阻断)

心电图中各波的意义。

P波: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QRS波: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T波:心室的复极化过程

U波:可能与浦肯野纤维的复极化有关

心电图中各间期的意义。

P-R间期:房室传导的时间

P-Q间期: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全程时间

(S-T段:心室细胞电位处处相等,形成等电点线,相当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

1.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或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是如

何实现的?)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每搏出量:

心肌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异长自身调节,Starling定律;二者正相关;

心肌收缩力,等长自身调节,二者正相关;

心肌后负荷增大(动脉血压增大),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下降,心室残余血量增多,心肌前负荷增大,Starling定律使搏出量增大。(4`)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与心输出量成正比,心率过大则心输出量反而减少。(3`) (3)心肌顺应性:心肌顺应性越大则心缩力越强,心输出量增大。(3`)

何为动脉血压?试述其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动脉血压指动脉血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形成机制:

循环血量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0.5`];

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是动脉血压形成的2个必要条件[0.5`];

大动脉壁弹性是调节动脉血压的重要因素[0.5`];

收缩压是由心脏收缩期射血和外周阻力存在共同形成[0.5`];

舒张压是由大动脉回缩释放弹性势能积压血流向前和外周阻力存在共同形成[0.5`]。

影响因素有:

(1)搏出量变化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收缩压。[2`]

(2)心率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舒张压。[2`]

(3)外周阻力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舒张压。[2`]

(4)大动脉壁弹性缓冲动脉血压变化,减小脉压。老年人由于大动脉硬化,管壁弹性纤维减少,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明显加大。[2`]

(5)循环血量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是血压形成的前提。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大失血后循环血量减少,若血管系统的容量改变不大,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必然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使动脉血压降低。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容积大大增加(如大量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分布在扩张的血管中,动脉血压也将降低。

微循环的三个通路及其意义。

定义: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进行物质交换;

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加速部分血液快速回心;

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参与体温调节。

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1)回收组织液蛋白质入血;

(2)肠吸收脂肪经淋巴液入血;

(3)免疫、防御、屏障作用。

第七章

名词解释

1.肺泡通气量(p150)

问答题

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什么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意义。

肺泡Ⅱ型细胞能合成并释放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L或DPPC)。DPPC成单分子层分布在液一气界面上,其密度随着肺泡的扩张而减小;当肺泡缩小时,则密度增加。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①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防止大肺泡过度膨胀,小肺泡萎缩塌陷;

②降低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③减小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何为肺换气,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

⑴气体的分压差:分压差大,气体交换快;

⑵气体扩散的速率:与溶解度、温度成正比,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⑶呼吸膜:与厚度成反比,与面积成正比;

⑷通气血流比值:正常成人安静时为0.84。

比值增大可能通气过多或血流不足,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肺泡无效腔增大;比值减小,表明肺通气不足或血流过多,部分血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种的气体未充分更新,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均能影响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缺O2或CO2潴留。

何为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影响因素有哪些?

何为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

定义:反映PO2与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特点:曲线S型

(1)曲线上段(60~100 mg, 90~97%)较平坦,是Hb与O2结合的部分,表明机体具有饱和氧特征和一定耐缺氧能力;

(2)曲线中段(40~60 mmHg,75~90%)下降较陡,是HbO2释放O2的部分,表明组织在缺氧下HbO2释放O2增多,供其氧化利用;

(3)曲线下段(15~40 mmHg, 20~75%)下降最陡,为氧的储备能力,表明组织在缺氧下HbO2进一步释放O2增多,供其维持生存。

影响因素:[H+]↑、PCO2↑(波尔效应,Bohr effect)、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均使曲线右移,HbO2释放O2增多,结合O2减少;反之则左移释放O2减少,结合O2增多。

缺氧、CO2潴留及中毒时,各对呼吸有什么影响?

试述CO2、H+、低氧对肺通气的影响、具体机制及其三者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1)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最强,可通过中枢、外周化感器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0.5`),而外周血H+次之,仅通过外周化感器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0.5`);低氧对呼吸的作用最弱,虽通过外周化感器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但其中枢作用则是缺氧影响代谢而直接抑制呼吸(0.5`);

(2)CO2、H+通过Bohr effect影响血氧含量调节呼吸运动(0.5`),血氧分压通过Haldane effect 影响血CO2含量调节呼吸运动(0.5`);

(3)三者其一改变通常引起另外一种或两种因素相继改变或三者同时变化,三者相互作用总和即可使肺通气增强,也可因相互抵消作用而使肺通气减弱(1`);

(4)血P CO2升高通常使H+升高,二者相互作用总和,使肺通气比单纯PCO2作用增强(0.5`);血H+升高因肺通气增强而使CO2排出增多,导致P CO2下降,又使H+下降,因而可部分抵消H+作用,使肺通气增强不如单因素H+升高时的呼吸增强(0.5`);低氧总体上使肺通气增强,CO2排出也增多,又使P CO2、H+浓度降低,从而减弱缺氧的刺激作用(0.5`)。

第八章

名词解释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酶)所进行的消化。

2.胃排空:胃的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问答题

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①电兴奋性低及收缩缓慢;②伸展性大;③紧张性收缩;④自动节律性(缓慢且不稳定);⑤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牵张、温度、化学刺激敏感

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较低,不稳定,波动较大(1`);

(2)慢波电位:可自发产生节律性去极化慢波电位;(2`)

(3)动作电位:锋电位上升慢,幅度低,大小不等,主要由钙内流产生。引起肌缩(2`)。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胃液的成分: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2`)

主要作用:

(1)盐酸:又称胃酸,基础酸排出量为0.5mmol/L,最大酸排出量为20~25mmol/L。盐酸由壁细胞分泌,其排出量与壁细胞数目成正比。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变为胃蛋白酶;②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所需的酸性环境;③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分解;④可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⑤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⑥有助于Fe2+、Ca2+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在胃腔内经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肽。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3)黏液: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起润滑和保护作用,形成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抵抗胃酸侵蚀。

(3)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作用是在回肠部帮助维生素B12吸收,内因子缺乏将发生恶性贫血。

大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吸收水和电解质,参与机体对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2)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

(3)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

(4)吸收水分形成粪便,排便。

第九章

(体温)调定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性神经元设定体温于37度的概念。当体温处于这一温度值时,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活动处于平衡状态,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1)个体因素:体表面积,性别与年龄,生理活动和环境因素

(2)肌肉活动,氧债高

(3)环境温度

(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5)精神紧张

(5)其他因素

第十章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p220)

2.有效滤过压(p222)

3.肾小球重吸收:小管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重新转运回血液的过程。问答题

肾的功能有哪些?肾脏的生理机能有哪些?

(1)排出机体代谢产物与进入体内的异物;

(2)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并维持体液渗透压的稳态,参与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3)合成与分泌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激肽等;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尿的生成步骤。(p220)

何为肾小球滤过?其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1)滤过膜的面积、厚度和通透性;(3`)

(2)有效滤过压的变化: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囊内压的改变(4`)

(3)肾血浆流量的变化。(3`)

(4)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

第十一章

名词解释

1.视力

问答题

眼的屈光不正有哪些?如何形成?怎样矫正?

简述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的原因及其矫正。

(1)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纠正:凹透镜

(2)远视: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屈光性远视),纠正:凸透镜;

(3)散光:眼的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曲率半径不相等,纠正:柱面镜;

(4)老花眼:由于老年晶状体弹性降低,看近物时调节力降低,近点远移,这种人看远物正常,而看近物不清楚,称为老视(老花眼),纠正:凸透镜。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特异敏感性、适宜刺激、感觉阈;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电位、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3)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快适应感受器,慢适应感受器。

为了视物清晰,眼睛是如何调节的?

试述眼折光功能的调节。

(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睫状肌,悬韧带),看远物: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收紧,晶状体变平;看近物: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曲率半径增加,折光能力增大;(2)瞳孔调节

①瞳孔近反射/瞳孔调节反射: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减少入眼的光线量、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②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大小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调节进入眼的光量

③互感性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是双侧性的,光照一个眼时两眼瞳孔同时缩小,因此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3)双侧眼球会聚反射:当双眼注视近物时,发生两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聚拢的现象,也称为辐辏反射,眼球会聚是由于两眼球内直肌反射性收缩所致,可使双眼看近物时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从而产生清晰的视觉而避免复视。

试述视网膜两类感光细胞特点和意义。

试述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觉的二元学说)

(1)视杆系统:由视杆细胞(rods)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含有视紫红质),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引起视觉,但视物无色觉而只能辨别明暗。该系统产生的视觉只有粗略的轮廓,分辨率低,称为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

(2)视锥系统:由视锥细胞(cones)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有在强光条件下才能激活,但视物时可以辨别颜色(含有感红、绿、蓝色素),且对物体的细节及轮廓都能看清,有高分辨能力。这一系统称为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

描述外耳、中耳、内耳各自的生理作用。

(1)外耳:声纳、传音;

(2)中耳:扩音;咽鼓管: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使之与大气压保持平衡;

(3)内耳:感音。

第十二章

问答题

神经系统传导兴奋的特征。

试述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布;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放;

6)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试述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1)支持作用:修复和再生作用,吞噬、修复和再生;

(2)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对神经元运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产生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发育;

(3)绝缘和屏障作用,包裹神经元,使神经元的活动互不干扰,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4)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5)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6)营养作用。

突触后电位定义、种类、机制、意义。

试述突触后电位的种类、形成机制和意义。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PSP。刺激强度较小时所引起的EPSP 程度小,不足以引发动作电位;当刺激强度加大时,多个突触参与活动,EPSP发生总和,EPSP增大,引发动作电位。

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后膜对Na+、K+通透性增大,尤为Na+,局部膜去极化,意义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IPSP。

机制:抑制性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后膜Cl-、K+通道开放,Cl-内流,K+外流,使膜电位超极化,意义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3)一个神经元常与其他多个末梢构成许多突触,这些突触中有的产生EPSP,有的产生IPSP,突触后膜的电位改变的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

突触传递的特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征是什么?

传导特征是: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有哪两类投射系统?特点是什么?

何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各有何特点与意义?

(1)特异性投射系统:指丘脑第一类细胞群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并产生特定感觉的上行投射系统。

(2)其功能特点在于具有专一传导路径,三级神经元接替(一级,脊神经节或有关的脑神经节;二级,脊髓后角或脑干的有关神经核;三级,丘脑的感觉接替核),与大脑皮层成点对点的联系,产生特定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3)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产生特定感觉的上行投射系统。

(4)其功能特点在于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与觉醒,无专一传导路径(第二级神经元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在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这一系统称为上行激动系统)内反复换元上行,抵达丘脑第三类细胞群,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投射规律。

大脑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投射规律是什么?

(1)躯体感觉传入冲动向皮层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2)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正相关。

(3)投射区具有一定的分野。总安排是倒置的,头面部是正立的。中央后回从前到后,分别接受不同的躯体感觉投射;从上到下,则分别接受不同躯体部位的投射。

躯体快痛和内脏慢痛的特点。

试述体表痛和内脏痛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体表痛特点

(1) 感觉敏锐深刻;(2) 定位明确;(3) 痛启动快,消除快,持续时间短;(4) 一般不伴有明显情绪变化。

内脏痛的特点

内脏的感受器主要是痛觉(但比躯体稀疏)。无本体感觉、少有温度觉和触觉。经自主神经内的传入神经传入,沿躯体感觉的同一通路上行,也经脊髓丘脑束和感觉投射系统到达皮层。

(1) 定位不明确、钝痛、弥散;

(2) 启动慢、消除慢、持续时间长;

(3) 对牵拉、缺血、炎症、痉挛敏感,对切割、烧灼刺激不敏感;

(4) 伴有情绪反应和其他自主神经效应;

(5) 内脏痛时,还可引起邻近体腔壁骨骼肌的痉挛和痛痛、体腔壁痛(胸膜或腹膜受到炎症等刺激时,由于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而产生疼痛)以及牵涉痛;

(6) 易受体内外理化、生物因素的影响。

小脑的生理意义。

试述小脑的主要机能。

(1)调节肌紧张;

(2)维持姿势平衡;

(3)协调随意运动。

激素

何为激素?其传递方式有哪些?

内分泌腺所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远距分泌(telecrine):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或靶细胞发挥作用。

旁分泌(paracrine):某些激素通过组织液直接扩散至邻近细胞。

自分泌(autocrine):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发挥反馈作用。

神经分泌(neurocrine):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激素,它们产生的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助于轴浆流动送至末梢而释放。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仅仅起着“信使”作用;

(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靶细胞上存在着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①协同作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作用。

②拮抗作用:胰岛素与上述激素的作用。

③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的激素本身并不直接对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糖皮质激素)。

6. 何为局部电位?有何特点?

定义:阈下内向电流刺激时产生的电紧张电位+少量Na+通道开放造成的轻微去极化。

特点:

(1)等级性,电位幅度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加大;

(2)电紧张性扩布,不能远距离传播;

(3)可以叠加、总和,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