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浅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浅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浅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浅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浅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文/李家模

班主任工作是有声有色的,但又是无言的。所谓有声的,是指班主任语言交流的影响。所谓无言的,则是指班主任自身榜样的影响。乌申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班主任虽然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他对学生最有效的影响并非权利因素,而是他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我认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求真、向善、立美。

一、求真

所谓求真,就是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它是班主任素养中最基本的因素。这种精神包括三点:即好学习、善思考和会创造。

第一、好学习。一个班主任要想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努力学习。一般来说,班主任都要承担教学工作。作为任课教师,他应当具有精深的专业知

识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可见,一位教学水平很差的班主任,是很难赢得学生尊敬的,所以,班主任应当成为学科教学的专家。

作为班主任教师,承担着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中学生求知欲强,对未来世界充满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对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开发其内在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要回答同学们千奇百怪的问题,班主任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不是博学多才的班主任,就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

班主任要想具备精深而广博的知识,只有努力学习。海纳百川方能至深至广,学贯中西才会更精更博。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形象已大大改变,许多学生懂得的知识,教师却不一定懂。作为班主任若不努力学习,将无法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班主任只有鼓起学而不厌的风帆,发愤忘食,乐而忘忧,才能引导学生好学上进,才能带领学生到知识的海洋去遨游,才能激发学生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第二、善思考。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异常复杂的劳动,因为其劳动对象是复杂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而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因素更是错综复杂的。面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必须善于思考。在班级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1、怎样团结全班同学,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2、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

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3、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4、如何优化班级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班主任必须开动脑筋、用心思考、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有的班主任利用高科技手段组织班级活动,令人耳目一新;有的班主任提倡顺耳忠言,实施无批评周,学生无不叫好;也有的班主任以凡人凡言来营造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深受鼓舞;还有的班主任将家访的对象确定为进步明显的学生,向家长报忧更报喜,以引导后进生不断进步。总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班级教育内容和方式,都是班主任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优秀的班主任也正是在不断思考与努力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

第三、会创造。陶行知先生指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常言道,教无定法。班主任工作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优秀的班主任总是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并创造新的工作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例如,有的班主任组织开展自主十分钟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班主任要求学生每天抄写一句格言,从而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也有的班主任处罚学生的方法新颖别致,犯了小错误罚唱一首歌,犯了大错误写一份说明书,使学生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从而自觉地运用自己内心深处的光芒,去照亮前进道路上的黑暗。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只有打破常规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品尝到创造成功的喜悦,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向善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精神力量,它主要包括四点:即重责任、有爱心、讲民主、尚公正。

第一、重责任。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使命,他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班主任素养的厚重基石。

第二、有爱心。班主任工作是爱的事业,这种爱包括自爱与爱人两个方面。所谓自爱,是指从爱护教育者的名誉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强,从而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与信任,成为可敬可爱的人。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善于模仿的孩子,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所谓爱人,是指班主任在履行职责时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专家认为,因为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从广度上来说,它是一种博爱,一般来说,好学生、听话的孩子,往往比较讨人喜欢。而从深度上来说,班主任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青少年的心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班主任要善于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和他

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及时掌握其内心的变化,发现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第三、发扬民主。讲民主,克服以教师为中心,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教育的民主化是以师生双方人格平等为前提的,没有师生双方人格的平等,就没有教育民主可言。教育民主要求班主任提高民主意识,尊重和理解学生,和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采取说服的方式,而绝不能压服,同时欢迎学生批评老师,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有错必纠。有的班主任在公开场合让学生批评老师,这是民主管理的体现,它有利于改进班级工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创新的精神,从而养成民主习惯,成为国家的主人翁。

第四、崇尚公正。讲公正,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笔者在高中学生中以我心目中的最佳班主任为题作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公正无私,对学生一视同仁排在最佳班主任应具备的各项素质之首。这表明了中学生对教育公正的迫切需求。有的班主任在学生中威信不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处理问题不公正。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以公正为标尺,对学生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会具有较高的威望,才能有效的开展好班级教育活动。

三、立美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敢爱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作为播撒美的种子的人,本身更应该具有完美的形象,从外表到心灵都应当是美丽的。

外表美是班主任美的形象的外在表现,它包括仪表美、语言美和动作美。班主任的仪表美体现在得体的发型、合体的服饰和丰富的表情上。他的穿着打扮要美观大方,一举一动皆有涵养。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富有节奏感和启发性,有时如高山瀑布直泻深潭,雄浑而有力;有时似潺潺小溪轻轻流淌,委婉而动听。班主任的语言还应该极富魅力,仿佛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妙不可言、令人陶醉。班主任的动作应该潇洒优雅、端庄大方,态度要亲切自然、谦逊和蔼。总之,班主任从仪表、语言到动作,都要自然和谐,具有较高的品位,令人赏心悦目,使人产生美感。学生在这种美的形象熏陶下,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外表美是班主任形象美的外观,内心美才是美的形象灵魂。班主任的精神世界应当是美丽的,而要想心灵美丽,必须笑对人生。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就对你哭。如果整天哭丧着脸,哪有美感可言?乐观、开朗、笑对人生,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它是美的。要想进入这一美的境界,就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魏书生老师说: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因为你不想索取,你就永远不会有索取不到的痛苦;因为你总想献身,你就无论何时何

地,都能享受到因献身而欲望满足所产生的幸福。你会在这献身中寻找欢乐与幸福的真谛。

要想使心灵美好,就要宽宏大量、与人为善。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阔的胸怀能包容一切。班主任应宽大为怀,切勿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要有以德报怨的雅量,那时别人会因为你的宽容而感到快乐,而你自己也会因此而愉快和幸福。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笑对人生,那么他必定具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人们因美而笑,因笑而更美。

班主任从内到外都应当是美丽的,这种美是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只有用美的形象去影响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完美人格。

总而言之,真、善、美是人们的最高追求,也是班主任追求的最高目标。真、善、美三者虽有区别,但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美存在于真与善之中,求真、向善又都是为了达到美。当然,这一目标是很高的。班主任要不畏艰难,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下一代青少年,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代师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