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0课 短文三篇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0课 短文三篇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0课 短文三篇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0课 短文三篇 Word版含解析

第10课短文三篇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而它是那么宝贵。它不像一根普通的苇草,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它不像一个普通的动物,它是一个能坚守“信条”的动物。人的生命不可能没有终了,这就是最公平的自然法则,谁也不能够逃脱变成尘埃的命运,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唯一的正确选择,就是在活着的时候,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就是在活着的时候,欣喜地迎接岁月给予的每个拥抱,坦然地承受命运赏赐的每次煎熬。我们要用“思想”的智慧给自己增添华丽的衣裳,要用“信念”的力量为自己书写精神的华章。

(1)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的散文对英国的培根、莎士比亚和17、18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

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主要作品有《随笔集》。《热爱生命》是他晚年写的一篇随笔。

(2)帕斯卡尔(1623~1662),17世纪法国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

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思想家。他认为人是完全处于罪孽之中,要靠上帝恩赐才能得到拯救,然而也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理性探讨。

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被看作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和《思想录》(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明证)。他的以《真空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著作,已成为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辉典籍。

(3)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他当过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代表作品有《我需要知道的一切……》《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他的《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

1.《热爱生命》

蒙田生活在16世纪中后期。在他生活的时代,哲人们深受宗教的束缚,鄙视生命,把生活贬低为“消磨时光”“并且尽量回避它”“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蒙田发现了其中的弊病,他把生活视为“自然的厚赐”,并声称“开心如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在《随笔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做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并且强调生命愈是短暂,我们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所生活的17世纪的法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在封建体制的母体之内滋长,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迟早会产生新的变化,在思想斗争领域内向先进的思想家提出了新的思想课题。帕斯卡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之中,对人及其精神、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3.《信条》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社会的思想也日趋复杂。“上帝”已不复存在,生命

的意义也模模糊糊;人们缺乏对自己的把握,也很难对他人不怀戒备;人仿佛与自然的生物界脱节了……在这种情况下,富尔格姆对人生、人的身心的自由、生存的价值、幸福、爱情、信任和同情心等进行了再发现和再解读,重新组装人的世界。

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中国传统随笔大多篇幅短小,抒写自由,一般借景、借事抒情议论,含蓄隽永,质朴自然。西方作家的个性张扬外露,而随笔更敢于坦露作者的内心,更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相比较中国传统随笔,他们较少描写、叙述,而注重说理、议论、思辨、哲理,主要功能是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随笔虽然属于散文,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同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要用第一人称。唯其如此,读随笔时,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随笔往往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题材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逸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你可以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心得感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富有“理趣”。另外,在随笔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识记字音

推衍.yǎn器皿.mǐn

弥.补mí茎.叶jīng

苇.草wěi乙烯.xī

2.近义词辨析

(1)领略·领会

答案领略领会

(2)赋予·付与

答案①赋予②付与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做出解释。

(1)随着新的一年到来,所有人都盼望着今年能够风和日丽

....,五谷丰登。()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绝不是我们的座右铭,幼稚而火热的梦想让我们躁.

动不安

...,让我们无法安分守己。()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专业的摄影师来讲,他要做的是,在拍照的过程中捕捉稍纵即逝

....的表情,全面展示生命的美丽。()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邵逸夫的传奇,与实干有关。功成名就、垂暮之年

....的邵逸夫,都能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试问这份锐意进取有几人能够企及?()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退休生活并非枯燥无味

....,它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将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结合起来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充满乐趣。()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不合语境。根据语境中的“五谷丰登”,此处应该用“五风十雨”。

(2)√躁动不安:指因急躁而扰动,不安稳。使用正确。

(3)√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时机等极易失去。使用正确。

(4)√垂暮之年:垂,将要;暮,晚。快要到老年。使用正确。

(5)√枯燥无味:形容单调,没有趣味。使用正确。

“以生命的名义”莫再轻言

“以生命的名义”,一个熟悉的诗句,一个耳熟能详的标题。

近日,首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以生命的名义”作为新闻标题的“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一度刷屏!

当这个诗意的标题再次进入视野时,不禁让人想起15年前那场惊心动魄、令人窒息、吞噬生命、迅速蔓延的“非典”,尤其是那群与生命赛跑,降服病魔,抗击“非典”甚至因此而献出生命的白衣天使!进而,也想起了《以生命的名义》这首为生命呐喊诗歌的作者丘树宏先生。

《以生命的名义》这首诗2003年5月1日首发于《羊城晚报》“花地”。此后,《人民日报》《中国舞蹈报》《珠海特区报》等报刊陆续刊出;中国作家协会将其收进《同心曲》诗集第一时间赠送抗击非典第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广东省、珠海市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多台专题文艺晚会安排朗诵;有的电视台还专门制成PTV 反复播出;同年6月9日,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大型诗歌朗诵会《以生命的名义》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并以此诗为压轴之作,包括王馥荔、赵忠祥、朱军、文清、刘威等二十余位影视界名角共同朗诵此诗,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语称其“引起强烈反响”。汶川地震后,凤凰卫视与成都市委宣传部以“以生命的名义”为主题,举办了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同样引起网民热烈的反响。而且一时间,用“以……的名义”为标题的文章见诸全国各类报端,成为一种标题现象而长盛不衰。

对此,《南方日报》的张蜀梅记者在“非典”十年后专门采访了《以生命的名义》作者、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在揭秘该诗创作经过时,丘树宏呼吁社会多关怀生命本身,勿再轻言“以生命的名义”。

首先,“以生命的名义”是生死攸关的重大特殊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鼓舞国人抗击“非典”珍爱生命的一个象征。有着从医背景的诗人丘树宏对生命有着更多、更深的体会,因而,这首诗既是拯救生命进行时的战歌,也是生命伤逝的记忆载体。触摸“以生命的名义”,我们更多会触摸到扎心的痛点与伤痕。但在今天,我们应更多地在行动上抚慰、关爱“非典”以及其他灾难中那些病患的心灵创伤与肢体残疾者。

其次,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新闻人还是作家、诗人、评论家,紧扣事物的本质与作品质核,放飞想象的艺术翅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替代“以生命的名义”这样风靡的句式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倘若以准确、贴切的文字书写别出心裁的作品,将会在陌生新颖、触接灵魂的表情达意中共鸣更多的受众和心灵。

再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假若轻佻、随意地以“生命的名义”纵横联系,东扯西拉,似乎是对“生命”的轻慢,或是对与生命关联的书写对象的敷衍。

“生命”岂能随意可“轻”?想象岂能囿制于程式?“以生命的名义”庄严而沉重,轻言、慎用方为好。“行动”大于“仪式”,人们更乐意接受我们有创新、有意义、有价值的行动。

当然,国家首设“医师节”是关乎亿万生命的大事,此时用“以生命的名义”为题,倒是适当而应该的。

(来源于2018-08-26 《中山日报》,有删改)

[赏析点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流传了千年的诗句深刻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伟大;而泰戈尔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又给了我们另一份对生命的感悟。关于生命,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拿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爱默生说:“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而在我看来,生命,不仅是你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而且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生命,不仅是你我拥有的一笔财富,而且是培育我们的所有人的心血灌注。所以,生命里蕴涵了太多的感动,早已注定了它无上的价值。正如文中所说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这样我们才能领悟生命的价值。

一、思维建构

答案□01我□02有效利用时间□03渺小□04人能思想□05做好事情、认识世界、观察生活

二、内容把握

(1)《热爱生命》是一篇朴实而又深奥的哲人语录。作者通过对“度日”一词

含义的议论,通过对比不同的人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劝勉人们应□01和□02

答案□01热爱生命□02享受生活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通过把人比作“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阐

述了思想对于人类生存于宇宙,对于人类追求自己尊严的重要意义,揭示了□01这一主题含义,号召人们用思想去追求自己的尊严,为思想而生存,战胜脆弱和虚荣。

答案□01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3)《信条》是一篇阐述□01

方面的一些准则和标准,希望人人有爱,倡导□02,希望大家过得幸福、快乐。

答案□01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02平等观念及健康的人生状态

《热爱生命》

1.“哲人”“我”“糊涂人”对生命分别是怎样认识的?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哲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2.“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句话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人总是要死亡的,这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2)这句话是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的,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3.怎样理解“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会感到死而无憾,就不会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很多遗憾,临死时必然会感到苦恼。

4.如何理解蒙田的生死观?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爱生命》一文,前半部分主要谈“生”,后半部分则集中论“死”。“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

蒙田通达的生死观一方面来自他对死亡本身的洞见,另一方面来自他充实的生命形态。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

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无限丰富。“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乐趣”是热爱生命的关键词。只有懂得发现乐趣、享受乐趣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人。蒙田的《热爱生命》就像一首庄严的歌曲,歌颂生命的美与爱,引导人们深入思考。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如何理解文中“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句话概括了人的本质。(2)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人生命的脆弱。人没有大地和海洋那么广阔,没有岩石那么坚硬,也没有海龟老树那么长的寿命,与自然界的很多东西相比,人在物质上是脆弱的、易折的,就像“苇草”。第二,说明人又是伟大的。人与自然万物不同,因为人能思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我们显然是更高级的生命,拥有更高级的智慧。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苇草”为喻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象地指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因而说他是“苇草”;但人又能思想,这是别的力量所无法摧毁的。

(2)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脆弱的人变得高贵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渺小脆弱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尊严。

3.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说明。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人占有多少空间都没有用;人无法避免死,因此也占不了多长时间。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即获得人在自然万物中的“尊严”。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信条》

1.作者在文中列出的十六条信条有什么意义?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一般人也难以把握。作者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列出十六条信条,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

2.文章结尾一段突出强调了什么问题?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在前边列举的第13条信息中说:“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这已指出了人要注意团结,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作者在结尾段又一次强调了“手拉手,紧挨一起”,可见作者对“团结协作”这个信条的重视。这些能让我们想到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类团结等。

《热爱生命》中作者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最后一段又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是否自相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矛盾。因为人活着不仅仅是满足于物质享受,生存只是人生最基本的保障,人生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自己的理想还没有实现就告别人生,那么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很多遗憾。

观点二:不矛盾。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出生就预示着死亡,生死相依相随。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把死亡的阴影除掉,从而专注于眼前的生,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的各种快乐的人,就算死亡骤然来临,也会感到死而无憾,而不会感到死的苦恼。这也正如蒙田所说的“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读写能力』

以小见大

“信条”是人们信守的准则,这样的文章往往板着面孔,失之形象。本文从幼儿园学到的日常小“信条”谈起,列举了幼儿园老师的种种教导,而仔细一想,真是含蕴深广,平常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从心灵深处流出的碎片,

如话家常,平白如话,却又时时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可以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便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具体方法有:以小事见大,以小物见大,以小人物见大,以小细节见大。

『针对练笔』

人们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请选择其中之一作为描写对象,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揭示人生大道理,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珀或美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它们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挂在枝头犹如新婚的娇娘;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

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但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总有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从窗外飘来。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直击高考』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战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

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④这样写更有利于表达饱受战争磨难的人们对战争的无情控诉和鞭挞,以及对战争发动者的残酷批判与痛斥。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小说所写内容是“小故事”,却用了“大题目”,小与大,反差极大。解答此题,可以认为这样处理合适,也可以认为不合适。如果认为合适,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以“战争”为标题,点明了两人悲剧的根源,同时在“大战争”与“小人物”的强烈对比中,引发人们对战争的反思;这也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两个平凡人的故事,来表现沉重深刻的主题——战争的残酷;这样写更有利于表达饱受战争磨难的人们对战争的无情控诉和鞭挞,以及对战争发动者的残酷批判与痛斥。如果答“不合适”,可从故作高深、主要讲述对象(爱情)和主题(小人物的坚强和不幸)均非战争等方面来写,言之成理即可。

『素材迁移』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

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帕斯卡尔《思想录》里最精彩的两句话。

在这里,帕斯卡尔发现的不是人的渺小,而是人的高贵。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思想,遇见高山,高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给你翅膀。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苏格拉底赤足走在冰天雪地里,思想让他忘记什么是耻辱和刑罚,被捕之后,拒绝弟子们的营救,从容面对死亡;孔子胸怀远大的理想抱负,疲命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叔本华和尼采把自己几乎所有精力都献给了哲学。他们都是能够在苦难面前思想的人,都是真正的大思想家。在他们死后,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世。苏格拉底的思想拯救了古希腊青年,孔子的思想拯救了礼崩乐坏的国家,叔本华的思想拯救了战后迷茫的一代,尼采的思想拯救了弱者的灵魂。

勇敢地思想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在思考,思想就会带着你去飞翔。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运用角度]“思想”“渺小与伟大”“人生”等。

[运用示例]人,总是需要思考的。思考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还能让我们发现很多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真理。爱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或者成功的机会。因为他们能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事物,从而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做起事来,方向也更明确。而不爱思考的人,对待事物总是很随意,容易受习惯和个人性格趋向的影响,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总之,思考对每个人来说,都在其人生道路上起着关键作用。它甚至影响到你的前途和命运。它是成功者必备的“武器”,是失败者不能成功的原因。只有懂得思考,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假如你的思想永远停留在一个阶段,那么,你生命只不过是在无休止的重复着某个过程。

其实,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会思考。所以,人们才能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地位。没有思考,我们就不会有探求新事物的欲望,就不会有发明创造,更不会有人类的演变和时代的进步。

(节选自高考满分作文《思考一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第一单元 qìn(沁)园春分mì(泌) màn(漫)江màn(谩)骂百gě(舸) 寥kuò(廓) xi é(携)来zhēng(峥)嵘挥斥方qi ú(遒)万户hóu(侯) 浪è(遏)飞舟páng(彷)徨寂li áo(寥)彳chù(亍)惆 chàng(怅) 凄wǎn(婉)颓pǐ(圮)青xìng(荇)浮zǎo(藻)漫sù(溯) 长gāo(篙) hāo草(蒿)枯gǎo(槁)斑lán(斓) sh ēng (笙)箫 青tāi(苔)荆j í(棘)火bō(钵) ni ǔ(忸)怩麦zāo(糟)发ji ào(酵) dùn (炖)肉团jī(箕)凌wǔ(侮) ch ì(叱)骂踟chú(蹰)第三单元 li áo(寥)落长歌dàng(当)哭fěi (菲)薄桀ào (骜) di é(喋)血 立Pū(仆)风尘púpú(仆仆) l ìn()赁屋àn(黯)然è(噩)耗尸hái(骸) chu āng(创)伤浸zì(渍) g àn(干)练zhǎn(辗)转 yǔn(殒)身不xù(恤)作yī(揖) t ǎng(倘)使解pōu(剖)步l

ǚ(履) 谦xùn (逊) ji ǒng(迥)乎不同bǐng(屏)息叱zhà(咤)风云chà(诧)异l ì(莅)临 第四单元 紫j īng (荆)花易zhì(帜)停bó(泊)超zài (载)登zǎi (载) mēng骗(蒙) měng古(蒙)婆suō (娑)è梦(噩) xī(嬉)笑 zhuàn写(撰) chú菊(雏)zhì息(窒)绿树成yīn(阴) bō 夺(剥) bāo(剥)果皮夏yǎn (衍)lòng堂(弄)游shuì(说) qì据(契) ǎo断(拗)ào口(拗)执niù(拗) dìng(锭)壳hǒng骗(哄)起hòng (哄)气hōnghōng (哄洪) ru ò()偌大污miè(蔑)chuǎi测(揣) chuāi(揣)着挣chuài (揣)yì年(翌) héng(横)亘 hèng(横)财 酝ni àng (酿) zu ō(作)坊一鼓zuò气(作) 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 第一单元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颓圮杞人忧天祭祀沉淀纸锭绽放

【推荐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1、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2、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

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 新闻“六要素”: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O人物WHY原因HOW结果 新闻结构: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第一段或开头第一句话)、主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结尾(结语)(有的新闻还有背景,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基础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基础知识 12、动物游戏之谜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聒.噪()恬.然()舐.犊()情深() 贫瘠.()脊.梁()信赖.()旱獭.() 耆.宿()尾鳍.()嗜.好()滑稽.() 挑剔.()踢.球()警惕.()赐.教() 爵.位()咀嚼.()嚼.烂()倒嚼.() 窠臼.()舀.水()繁殖.()骨殖.() 厮.杀()厮.守()厮.混()厮.打() 嘻嘻 ..()哈哈嬉.皮()笑脸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噪 guō然 tián 犊 shì情深 洞 róng 岩 róng 冰雪消 róng 贫 jí梁 jǐ信 lài 旱 tǎ宿 qí尾 qí好 shì滑 jī 挑 tī球 tí警 tì教 cì摸 zhuō磨 zhuó窠 jiù水 yǎo 追 zhú愿 suì渡 yā致 yǎ 补 cháng 试 cháng 锻 liàn 精 liàn 陡 qiào 俊 qiào 轻 yíng 惑 gǔ 兴高烈 cǎi 丰富多 cǎi 三、解释下列词语: 舐犊情深:形容对子女关心、疼爱的感情非常深。 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如今的研究生、百万富翁比比皆是。 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 证?也说俯拾皆是。你的文章立意不明,卷面凌乱,

错别字俯拾即是。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莫:不能。衷:决断。是:对。意思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很多人之间意见分歧,人多口杂,没有一致的看法,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 脊梁: 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耆宿: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獭祭:獭贪食,常捕鱼陈列水边,称为祭鱼。比喻罗列或堆砌典故。 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秘.密()秘.鲁()晕.眩()荤.素() 战.栗()颤.动()崭.新()暂.时() 窠.臼()脚踝.()夙.愿()山岚.() 广袤.()包裹.()稀罕.()悍.然() 纤.细()纤.夫()珊.瑚()蹒.跚() 旋.涡()旋.风()璀.璨()崔.嵬() 济济 ..()同侪.()浩瀚.()斡.旋()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而 mì不宣云 mì不雨 人才 jǐjǐ吾辈同 chái 机 xuán 晕 xuàn 目 xuàn 琴 xián 脚 zhǐ福 zhǐ圆 tuǒ脑 suǐ 眩 yùn 素 hūn 臼 kē脚 huái 瑚 shān 蹒 shān 璨 cuǐ嵬 cuī 愿 sù山 laán 浩 hàn 旋 wò 荡 yàng 无 yàng 广 mào 包 guǒ 三、解释下列词语: 变幻莫测:幻:变化;变幻:经常的不规则地变化;测:捉摸;莫测:不能预料。指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质教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汉字的起源时间和演变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 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理解“书画同源”;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书画作品、 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问题探究、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将本课标题用楷书、隶书和行书三种字体共同组合而成,请学生辨别。

书法艺术大家都很喜欢,我们班就有好几位书法爱好者。谈到书法必然与汉字与绘画相联系,无字就无书法,有书就往往有画,所谓“书画同源”。那么,中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基本发展脉络是怎样的?这些我们都将在本节课探讨。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请学生或者老师自己讲仓颉造字的传说。 提问:古书上普遍记载的这个传说可信吗? (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丰富发展起来的。仓颉有可能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2、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半坡彩陶上的象形字) 3、成熟文字的出现——甲骨文。(图片展示) 4、甲骨文之后出现了什么文字?(金文) 5、学生总结:汉字的发展。 汉字发展至今约有36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以及草书、行书这样的发展脉络,虽然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 6、提问: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

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笔的特点 2、弄清文章结构层次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课文进行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问题。让他们能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思想、信条作一个自我反思、深入思考。 二、教学重点 1、领悟文章的哲理美,感悟生命、热爱生命 三、教学难点 1、重点语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 《热爱生命》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 1、相关知识介绍: ①蒙田 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②随笔 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2、课文解读 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这篇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文章标题是《热爱生命》,但是文章开头写的是对“度日”的理解,是否离题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过程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沁园春·长沙( )拜谒( )坎坷( ) 百舸( )园春泌( ) 分泌、给加点字注音:1( )干坼( )挥斥( ) 力竭( )制遏.........( )稠.密( )惆.怅( )花蔓.( )散漫( )骂谩( )长酋( )劲遒未( ) .峥嵘.( )寥.廓( )绸.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文学常识: 2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成为一种纯粹的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之际,字以上)91字)和长调(59-90、中调(字以内)58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词牌: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雨巷娴.熟( )舷.梯( )颓圮.( ).彳亍.( ).彷徨.( )寂寥.、给加点的字注音:1悬.崖( )猴猕.( )静谧.( )方凿圆枘.( )刚毅木讷.( )按捺.( )外之音弦.( )马勒.( )所向披靡.( ) ( ) 挑衅.( )繁衍.( )矫.揉造作( )奢靡.、成语2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再别康桥 ( ) 晦朔.( )漫溯.( )缫.丝( )浮藻.( ) 枯槁.( )蒿.里行( )长篙.( )青荇.( )斑斓.萧.( ) 笙箫.( )波澜.( )阑.干大堰河—我的保姆( ) 瑟字音、1( )团箕.( ) 骂叱.( )凌侮.(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包括目录)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 目录 必修1 (2) 1、沁园春?长沙(背诵全诗)毛泽东 (2) 2、雨巷(背诵全诗)戴望舒 (2) 3、再别康桥(背诵全诗)徐志摩 (4) 4、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战国策》 (4) 5、记念刘和珍君(背诵二、四节)鲁迅 (4) 必修2 (5) 6、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5) 7、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6) 8、短歌行(背诵全文)曹操 (6) 9、归园田居(背诵全文)陶渊明 (6) 10、兰亭集序(背诵全文)王羲之 (6) 11、赤壁赋(背诵全文)苏轼 (7) 12、游褒禅山记(背诵第2——3段)王安石 (7) 必修3 (8) 13、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8) 14、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8) 15、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8) 16、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8) 17、琵琶行(背诵全文)白居易 (9) 18、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孟子》 (9) 19、劝学(背诵全文)《荀子》 (10) 20、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贾谊 (10) 必修4: (11) 21、念奴娇.赤壁怀古(背诵全文)苏轼 (11) 22、定风波(背诵全文)苏轼 (11) 23、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背诵全文)辛弃疾 (11)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诵全文)辛弃疾 (11) 25、醉花阴(背诵全文)李清照 (12) 26、声声慢(背诵全文)李清照 (12) 27、廉颇蔺相如列传(背诵最后五段)《史记》 (12) 必修5 (13) 28、归去来兮辞(背诵全文)陶渊明 (13) 29、滕王阁序(背诵2—3段)王勃 (13) 30、陈情表(背诵全文)李密 (13) 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古诗文易错字填空练习 (14)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游五彩斑滥撕打别出心裁 B.汲取高深莫则湮没惊诧不已 C.遐想微乎其微神密因地制宜 D.浩瀚如烟似雾震惊撒手人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顿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 者对象进行构思。 A.一时效劳从属B.瞬间效力从属 C.瞬间效劳归属D.一时效力归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人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短文三篇》教案

《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 2、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共同提高。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相互质疑,整体把握文章。 2.研讨探究法,深入文章,探讨课本中体现出来的哲理思想。 情感目标: 1、增加生命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思考,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2、了解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己的意义。 3、思考应该如何去生活,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及地位。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检测,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主要贡献是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帕斯卡定律,并以其名字命名压强单位。主要著作《思想录》。(3)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我需要知道的一切》。2.文体常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雨巷》

4、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 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 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 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一词多义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鄙 越国以鄙远 (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 (谦辞,谦称自己) 4、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大全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大全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沁.园春百舸.坎坷.拜谒.遏.制竭.力挥斥.干坼.遒.劲 酋.长谩.骂散漫.花蔓.惆.怅稠.密绸.缪寥.廓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彷徨 ..颓圮.舷.梯娴.熟悬.崖勒.马按捺.刚毅木讷. ..彳亍 挑衅.静谧.猕.猴奢靡.繁衍.矫.揉造作所向披靡.方枘.圆凿弦.外之音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长篙.蒿.里行枯槁.浮藻.缫.丝漫溯.晦朔.斑斓.阑.干波澜.笙箫.萧.瑟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荆棘 ..冰屑.凌侮.叱.骂团箕.给.予碾.了三番..火钵.忸怩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红漆/膝盖 豆浆/船桨辗转/碾了三番 3、词语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4、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一词多义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12课《动物游戏之谜》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2课《动物游戏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3.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分清层次结构,探求描写和说明的有机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二者结合之妙处。 2.知识教学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板上书写“游戏”,同学们,还记得你童年时玩的游戏吗?(听同学说)那么,你见过小动物在一起玩游戏吗?请举例。动物为什么会游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的世界,去探寻动物游戏的秘密。 二、推进新课 1、文体简介 学生回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说明文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2、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本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怎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从文本中找出。 【明确】动物为什么游戏 (2)在回答动物为什么游戏之前,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动物游戏的方式,请同学们找出动物游戏的几种方式。 【明确】动物游戏的方式有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游戏。

(3)初步了解了动物游戏的方式之后,我们再来一起研究动物为什么游戏。请同学们阅读文章,找出关于动物游戏的几种学说。 【明确】动物游戏的学说有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 (4)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第一小组:演习说 根据: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结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第二小组:自娱说 根据: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 结论: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第三小组:学习说 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第四小组:锻炼说 根据: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 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3、合作探究 动物游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于动物游戏的学说也是多种多样的,你同意哪种学说,请结合自身知识加以说明。 【明确】学生自由讨论并举例说明,学生可赞同一种学说,也可将两种或多种学说结合起来。言之有理即可。 各种学说,众说纷纭。我们无法确定问题的答案,要解开动物游戏之谜,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 4、情感价值观实现 请同学们注意阅读课文中这两句话: “动物学家们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有。”

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第10课《过秦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练】人教必修3第10课《过秦论》教学资料 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揭杆为旗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威振四海 C.鉏櫌棘矜 摄足行伍 囊括四海 D.开关延敌 崛起阡佰 流血漂橹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斩木为兵,揭. 竿为旗 揭:举 B .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护 C .信.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可靠的 D .序. 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C .赢粮而景从 D .百有余年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 B .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 D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 之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 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席. 卷天下 A .包举宇内,囊. 括四海之意 B .内. 立法度,务耕织 C .东. 割膏腴之地 D .于是从. 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6.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 .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C .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 .(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过.秦论②过.故人庄 B .????? 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C .????? ①商君佐之,内立法度.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絜大 D .????? ①收天下之兵.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沁园春·长沙》

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4、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 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 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春秋三传"。

2、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一词多义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 微

【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10课 过秦论(含答案)

第10课 过秦论 ——西汉鸿文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膏腴.(yú) 雍. 州(Yōn ɡ) 藩.篱(pān ) 亡矢遗镞.(zú) B .锋镝. (dí) 辅佐.(zuǒ) 氓. 隶(mén ɡ) 一夫作难.(nàn) C .囊.括(lán ɡ) 连衡.(hén ɡ) 谪戍.(shù) 度长絜.大(qiè) D .盟. 约(mén ɡ) 肥饶.(ráo) 猗. 顿(qí) 俯首系颈. (jīn 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 .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 报:报复 C .信.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宠信 D .山东豪俊遂并. 起而亡秦族矣 并:一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赢粮而.景从 B.????? ①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②聚之.咸阳 C.????? ①余威震于.殊俗②非尊于.齐、楚、燕…… D.?????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②临不测之渊,以. 为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出郭相扶将. B.????? 西举.巴、蜀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 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D.????? 九国之师.十年春,齐师. 伐我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外连衡而斗. 诸侯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序八州而朝. 同列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 .①⑤/②⑦/③⑥/④ B .①③⑤/②④/⑥⑦ C .①③⑤⑥/②⑦/④ D .①⑤⑥/②⑦/③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C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 相反,何也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

★精品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课后巩固练习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的上阕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高低相间,虚实结合,烘托了气氛。 B.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c.“恰”字以后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24★精品文档★

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是对往昔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 D.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E.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迎着风浪阔步前进的革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 解析A项,“高低相间,虚实结合”不当,应为“远近相间,动静结合”。E项,“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不恰当,应是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答案AE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词中的形象。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中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特别是词的下阕中描写“恰同学少年”的有关词句。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的青年革命家形象。 二、语言运用 3.右图是橘子洲被湘江环抱图,请用简洁语言并运用想象手法加以描述,不少于1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抓住橘子洲被湘江环抱的特点加以描写,可描写橘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24★精品文档★ 洲的形态,也可描写橘子洲绿色苍翠的特点,另外加以想象,注意字数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橘子洲,似结在常春藤上的绿色瓜果。她平静、高洁、美丽,溢满着情爱、温馨、浪漫,永远让人着迷,令人神往。橘子洲被湘江拥抱着,被秋日的阳光拥抱着。面向河东,或是面向河西,任意躺靠在绿荫掩映的草坡上,清新的水汽扑面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案

人教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王朝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 识辨读史秘籍: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 体悟古为今用: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

黑龙江省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10 _短文三篇《信条》同步检测卷

黑龙江省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10 *短文三篇《信条》同步检测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3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它包括_______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_______人的行为,促进人的健康,_______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_______人际关系等学问。 A . 启发规范以至调整 B . 启迪规范乃至协调 C . 启迪规定乃至协调 D . 启发规定以至调整 2.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糊涂(tu)称颂(chēng)消磨光阴(mò) B . 乐趣(qù)度日(dù)虚度此生(shū) C . 寄托(tuó)讲究(jiù)稍纵即逝(shāo) D . 弥补(mí)短暂(zhuàn)丰盈饱满(yíng)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越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B . 一部全国性的《职业病防治法》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有望使劳动者保护自身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C . 中外文学大师的杰出创造无不以其对传统的广博和深刻的把握为基础的。 D . 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4.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 B . 下课之后,班上的几个“混世魔王”扔书包、弄本子、拍桌子、踢凳子,把教室搞得沸沸扬扬,乌烟瘴气。 C . 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D . 两个单位有点意见,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总是那么针尖对麦芒,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5. (2分)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昆剧在表演艺术上_____高雅,而且优秀艺人为了______观众,常常以通俗的语言_____剧本。 A . 品味接触润色 B . 品位接近润饰 C . 品尝接近装饰 D . 品格走近装点 6. (2分)下列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 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B . 王浩大声斥责李明:“你不调查研究,就凭主观臆断,要不犯错误才怪呢?” C . 我向往的是:明月,清风,静谧的田野,清清的溪流。 D . 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7.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某些词语对我赋予特殊的含义。 B .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因为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C . 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智慧出自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 D . 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