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8-05-29T13:44:36.0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作者:徐鹏

[导读] 汽车工业为了降低整车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汽车制造业高度重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发展促进了汽车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汽车工业为了降低整车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汽车制造业高度重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发展促进了汽车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汽车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关键词:汽车物流; 供应链管理;对策

前言

供应链是将原料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融为一体构建的网链结构模式,强调集成化管理,侧重顾客的价值。汽车物流是实现汽车生产到销售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汽车销售产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制造企业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汽车物流成本不断上升,所以基于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及降低能源消耗考虑,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汽车物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汽车行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以及包装等一体化的综合性管理,是汽车制造商、批发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的重要桥梁,也是实现汽车销售的重要环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运输成本比较高,占据了企业30%多的销售成本。我国汽车物流发展起步比较晚,整体看我国汽车物流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汽车生产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汽车生产企业基本选择下属的物流企业,然而这些物流企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物流现代信息建设滞后。汽车生产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运输汽车,从而导致汽车生产库存比较大,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三是物流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2汽车物流存在的问题

市场日益竞争激烈,我国汽车汽车物流在短期内迅猛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晰看到我国汽车汽车物流的薄弱的问题。

2.1我国汽车汽车物流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模式不成熟

汽车物流起步时间短,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做法制约了企业对汽车汽车物流的认识和接受。同时大部分汽车企业在短期之内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从而影响了汽车物流企业的运作质量,降低了服务品质。

2.2对第三方物流的认知程度低

国内大多数汽车物流提供商都是汽车制造商的下属企业,这种模式导致了汽车企业无法与其他企业进行汽车物流方面的合作,造成了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的有效市场需求不足。

2.3汽车汽车物流成本较高

造成我国汽车物流成本高的因素主要有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及对运输方式缺少合理的统筹规划。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汽车汽车运输中的空驶率高达39%,车辆运输成本是欧美的2-3倍,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国外汽车行业一般水平是8.8%,优秀的企业可达到4.3%。但我国汽车行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远低于一般水平。目前为止,公路运输依然是我国汽车企业汽车物流运输的主要选择,水运与铁路运输方式很少被使用。在汽车物流领域,水运的成本要比陆地运输的成本低20%}30%,但是只有不到10%的汽车运输是通过水路完成的。

3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物流面临的挑战

首先,要建立快捷准确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于传统的企业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以单打独斗为主,缺乏信息资源共享的理念,如今,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需要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供应链,让统一行业的发展信息能够得到共享,各企业在共享平台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就需要这样的平台和资源环境,也需要有先进的资源或发展方向做引领。

其次,由于我国运用的汽车物流模式运行不合理,导致我国汽车行业的物流成本比较高。根据有关的数据结果显示,我国的汽车物流商品运输空返率是欧美国家的3倍,当然运输成本就更加高,在成本控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我国汽车物流监控管理的供应链风险比较高。主要是在整个汽车供应链管理中,许多的企业都没有正式的流程监控汽车供应链风险方面的问题,风险缺乏管理和监控,整个的运输本身就存在风险问题。

4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化建议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围绕核心企业,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的计划和控制职能,并通过分析,整合价值链来进行供应链管理;

4.1供应商信息管理

针对供应商管理,A公司采取主机厂上门取货的模式,增强了对零部件采购物流过程的控制和物流成本的控制,同时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分离,主机厂可以直接就采购物流过程的路径优化、时间窗口、配送频率、质量控制、供货保障等直接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共同改进。同时为了加强供应商管理可对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SLA(供应商服务要求)、物流服务考核的KPI体系进行考核,要有相应的平衡因素来约束供应商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而采取的措施,如保证金、罚金、供货配比(采购量)等等。基于这个理念,A公司也需为供应商达成SLA提供足够的数据,即生产计划(预测数据)和实际的生产消耗数据。同时,采集供应商的供货服务质量数据作为A公司的风险控制因素数据。所以,对于供应商物流的管理,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

4.2厂内库存信息管理

做好计划及物料控制安排,基于市场需求和工厂实际制造能力制定月/周/日生产排产计划利用MRP系统转化为物料需求计划,以生产计划特点、稼动率和直通率特点选取ERP车序指示信息点,生产计划波动小、稼动率和直通率高的,可以采用总装下线点作为信息点;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