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 第八章

微生物学 第八章

微生物学 第八章
微生物学 第八章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

1.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C )正确

A. 近海海水微生物

B. 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 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 表面海水微生物

2.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D )正确

A. 嗜酸

B. 嗜碱

C. 嗜热

D. 嗜盐

3.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 B )错误正确答案:A

A. 兼性厌氧细菌

B. 专性厌氧细菌

C. 好氧性细菌

D. 放线菌和霉菌

4.关于外生菌根,错误的是( C )正确

A. 真菌菌丝在根外形成菌套

B. 菌丝可以伸入有病的根细胞之间

C.菌丝可以伸入活的细胞内部

D.菌丝可以伸向根的四周

5.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 A )正确

A. 细菌>放线菌>真菌

B.细菌>真菌>放线菌

C.放线菌>真菌>细菌

D.真菌>细菌>放线菌

6.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为( B )正确

A. CO2

B. CH4

C. NH3

D. H2S

7.菌根是——和植物的共生体( C )正确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酵母菌

8.温和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存可视为微生物之间的( C )正确

A. 拮抗关系

B. 共生关系

C. 内寄生关系

D. 外寄生关系

9.两种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有下列特性的是( A )正确

A.形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

B.在生理代谢上各不相干。

C.其中一种微生物可以逐步杀害另一种微生物。

D.其他微生物可以任意代替其中的一种微生物。

10.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B )正确

A.假单胞菌

B.根瘤菌

C.蓝细菌

D.自生固氮菌

11.超嗜热细菌主要是( A )正确

A.古生菌

B.真细菌

C.真菌

D.霉菌

12.空气中有不少微生物,原因是( C )正确

A.氧气充足

B.营养条件好

C.环境污染

D.温度适宜

13.我国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查的指标菌是( D )正确

A.志贺氏菌

B.伤寒杆菌

C.肠炎沙门菌

D.大肠杆菌

14.肠道正常菌群中主要是( D )正确

A.需氧菌

B.微需氧菌

C.兼性厌氧菌

D.厌氧菌

15.发生在土壤中的氨化过程的主要产物是( D )正确

A.尿素

B. 氨基酸

C.蛋白质

D.氨

16.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 A )正确

A. 缺乏营养

B. 高pH

C. 夏季高温

D. 无固定场所

17.在聚磷菌释放磷的厌氧反应器内,应保持( C )正确

A. 好氧条件

B. 缺氧条件

C. 厌氧条件

D. 兼性厌氧条件

18.废水生物脱氮的工艺流程以除了下列哪项外的三项反应过程为基础建立的?( C )正确

A. 氨化反应

B. 硝化反应

C. 固氮反应

D. 反硝化反应

19.根瘤菌属于( A )正确

A.共生固氮菌

B.自生固氮菌

C.内生菌根

D.外生菌根

20.真菌和植物形成的共生体为( A )错误正确答案:B

A.根瘤

B.菌根

C.异形孢

D.地衣

21.微生物还原空气中氮气为氨的过程称为( D )正确

A.氨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反硝化作用

D.生物固氮作用

22.土壤的下列特性与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无关的是( D )正确

A. pH值

B.水分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比重

23.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最大的影响是通过( B )正确

A.植物遮荫

B.根系分泌各种有机物

C.根系富集水分

D.根系伸长过程中造成土壤通气

24.根际微生物的下列活动对植物不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D )正确

A.分解有机物

B.转化矿物元素

C.产生生长剌激物

D.提供代谢过程所需的水分

25.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大大超过根外土壤中的数量,其中下列因素不是促进因素( D )正确

A.根系分泌物

B.根系造成的土壤通气状况改善

C.根系造成的土壤水分富集

D.根际温度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复习[1]

绪论与第一章: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直径<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⑴体积小、面积大:它是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基础.⑵吸收多,转化快:⑶生长旺,繁殖快:⑷分布广、种类多:⑸适应强、易变异: 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细菌学的奠基人——科赫 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通常简称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细菌:细胞细而短(直径0.5μm,长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胞壁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2、协助鞭毛运动3、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4、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5、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如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可阻拦分子量超过800的抗生素通过。6、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细胞壁中的几种特殊成分: v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特有的成分。 每一肽聚糖单体由三个部分组成: 双糖单位: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四肽尾:是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氨基酸组成有所差异。 肽桥: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的桥梁作用。连接甲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的羧基和乙肽尾第三个氨基酸的氨基。肽桥的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v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v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有关。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种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染色时乙醇溶解了脂类物质,使细胞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易被抽出,于是被脱色。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脂类含量低,乙醇处理使细胞壁脱水,肽聚糖层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被脱色。 古细菌:是一类在进化途径上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对独立的生物类群,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菌及大多数嗜极菌。 假肽聚糖结构与肽聚糖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沈萍陈向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一、术语或名词???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 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 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 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 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 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 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 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9.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1843—1910)? 德国人,着名的细菌学家,曾经是一名医生,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 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分离、培养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这是当时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因此柯赫获得了诺贝尔奖; C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氏定律。他也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0.伍连德(1879—1960)? 我国广东香山人,着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海港检疫创始人。他用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对鼠疫和霍乱的病原进 行研究和防治,在中国最早建立起卫生防疫机构,培养了第一支预防鼠疫的专业队伍,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有效地战胜了1910—1911 和1920—1921年间我国东北各地鼠疫的大流行,被国际上誉为着名的防疫专家,世界鼠疫会议1911年4月在我国沈阳举行时,他任大会 主席和中国首席代表。着有“论肺型鼠疫”、“鼠疫概论”和“中国医史”等。 11.汤飞凡(1879—1958)? 我国湖南醴陵人,着名的医学微生物学家,在医学细菌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某些领域做出·了显着的 贡献,特别是首次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从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成功,确证了沙眼衣原体的存在,为世界上首 创,成为医学微生物学方面的重大成果。 12.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简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即我国称为的非典型肺炎,也简称为非典。 二、习题 ? 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 的同时也带 来?? ? 。 2.1347年的一场由?? ? 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 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 的?? ? 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 ? 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 ? 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着名微生物学家Roger Stranier提出,确定微生物领域不应只是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而且也应该根据有别于动、植物的??? 。 6.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新型学科领域,称为?? ? 。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着“?? ? ”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 ? 和德国的??? 为代表的科学家,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 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 和?? ? 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 ? 、?? ? 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乎 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 、? ?及?? ? 。而随着基因组作图测序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基因组研究将成为一种常规的研究方法,为从本质上认识微生物自身以及利用和改造微生物将产生质的飞跃。 11.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 2

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 3

第八章微生物学

微生物的遗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DNA 作为遗传物质 Griffith 的转化实验(DNA );T 2噬菌体感染实验(DNA );植物病毒重建实验(DNA\RNA )。 三、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一)发现:朊病毒是亚病毒的一种,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致病因子,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该蛋白内含有核酸。 致病机理:其致病作用是由于动物体内正常的蛋白质PrP c 改变折叠状态为PrP sc 所致,而这 二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并没有改变。 引起人与动物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羊搔痒症(scrapie),牛海绵状脑病(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人的库鲁病(kuru)、克雅氏病(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 CJD)等。 Stanley B. Prusiner (1982)提出羊搔痒病因子是一种蛋白质侵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 ),并将之称做Prion 或Virino ,即朊病毒。1997年,Stanley B. Prusiner 荣获诺贝尔奖。 (二)思考 1) 蛋白质是否可以作为遗传物质?prion 是生命的一个特例?还是仅仅为表达调控的一种 形式? 2) 蛋白质折叠与功能的关系,是否存在折叠密码? 3) DNA →RNA →肽链→蛋白质 第二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质粒(plasmid ):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 二、RNA 作为遗传物质

种微生物细胞中。 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 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 质粒和转座因子是细胞中除染色体以外的另外二类遗传因子 一、质粒的分子结构 1、结构 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 closed circle,简称CCC)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也发现有线型双链DNA质粒和RNA质粒; 质粒分子的大小:从1kb左右到1000kb,(细菌质粒多在10kb以内)。 2、质粒的检测 1)提取所有胞内DNA后电镜观察; 2)超速离心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 3)对于实验室常用菌,可用质粒所带的某些特点,如抗药性初步判断。 对于由于三种构型同时存在时造成的多带现象(提取质粒时造成 或自然存在),可以进行特异性单酶切,使其成为一条带。 特定的质粒提取方法和后处理使染色体和RNA均被除掉。 二、质粒的主要类型 作用: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质粒有时能赋予宿主细胞以特殊的机能;质粒所含的基因对宿主细胞一般是非必需的,从而使宿主得到生长优势。 根据质粒所编码的功能和赋予宿主的表型效应,质粒包括下列主要类型: 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 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 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 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 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 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 1、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 又称F质粒,其大小约100kb,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与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现象(接合作用)有关的质粒。 F因子能以游离状态(F+)和以与染色体相结合的状态(Hfr)存在于细胞中,所以又称之为附加体(episome)。 携带F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相当于雄性),无F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相当于雌性)。 2、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 包括抗药性和抗重金属二大类,简称R质粒。 抗性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R100质粒(89kb)可使宿主对下列药物及重金属具有抗性:汞(mercuric ion ,mer)、四环素(tetracycline,tet )、链霉素(Streptomycin, Str)、磺胺(Sulfonamide, Su)、氯霉素(Chlorampenicol, Cm)、夫西地酸(fusidic acid,fus),并且负责这些抗性的基因是成簇地存在于抗性质粒上。 3、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 细菌素结构基因、涉及细菌素运输及发挥作用(processing)的蛋白质的基因以及赋予

考研微生物学笔记沈萍版

主要内容大豆的结构与成分?传统豆制品的生产?豆乳制品?豆乳粉及豆浆晶的生产?大豆低聚糖的制取及应用?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应用?大豆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大豆的结构与成分第一节一、大豆子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 二、大豆的主要化学成分?碳水

化合物1.? 大豆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人 体内的的消化酶不能分解水苏糖、棉子糖,但它们是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对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有很好的 作用。大豆中的不溶性碳水化合物?果胶质、纤维素纤维有延缓 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可以降低对糖、。保健功能中性脂肪和胆 固醇的吸收,对人体产生 2.蛋白质?分为清蛋白和球

蛋白,其中球蛋白占到90%左右,球蛋白中7S和11S 球蛋白之和占总蛋白含量的70%以上。3.脂肪?。18%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 4.大豆中的酶及抗营养因子脂 肪氧化酶:对食品影响作用:一是改善面粉色泽,?强化面筋蛋白质的作用,二是产生不良风味。尿素酶: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受热失去活?性;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豆粕中;?;,活性丧失90%20min℃:胰蛋白酶抑制剂100处理?:受热失活。

细胞凝集素?. 5.大豆中的微量成分无机盐?十余种,通常是含有钙、磷、铁、钾等的无机盐类。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为主,脂溶性很少。皂苷?抗营又称皂甙或皂素,具有溶血性和毒性,通常视为,但研究表明其对人体并无生理上的障碍作用,养成分反而有抗炎症、抗溃疡和抗过敏的功效。. 6.大豆中的味成分(1)脂肪族羰基化合物(2)芳香族羰基化合物(3)挥发性脂肪酸(4)挥发性

胺(5)挥发性脂肪醇(6)酚酸7.有机酸、异黄酮异黄酮抗氧化。柠檬酸、醋酸、延胡索酸等。.三、大豆蛋白质的性质?溶解性1. 四、大豆蛋白质的变性?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大豆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功能性质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大豆蛋白质的变性。1.酸碱引起的大豆蛋白的变性处于极端的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蛋

第二章普通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培训资料

第二章普通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1.试解释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 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菌体主要以菌丝状态存在,异样生活的一类微生物。 真菌特点:1、有边缘清楚的核膜包围着细胞核,而且在一个细胞内有时可以包含多个核 2、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3、产生大量无性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 4、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酵母菌:一类非丝状真核微生物,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酵母菌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出芽繁殖,也有的裂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霉菌: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指那些菌丝体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 霉菌的菌丝:霉菌的营养体由菌丝构成,可以无限伸长和产生分枝,分枝的菌丝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菌丝体。 蕈菌:又称伞菌,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子实体的真菌。 菌丝体:菌丝体是菇菌的营养器官,菌丝体是由无数纤维的菌丝组成。一边吸取营养,一边繁殖向四周扩展,并在一定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繁殖器官——子实体。 2、简述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可以作为食品的来源,为人类提供美味的食品和蛋白质、维生素等资源,同时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真菌多糖、低聚糖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酒精、有机酸、酶制剂等。用作名贵药材的灵芝、茯苓等。真菌可以将环境中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复合物和无机小分子,在自然界的转化作用不容忽视。真菌还是基础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 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许多真菌可以引起人畜的疾病、植物病害、导致工业原料及农产品的霉变、食品和粮食发霉,甚至在食品和粮食中产生毒素,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 3、简述酵母菌的一般构造及酿酒酵母的生活史,分析其生活史的特点。 特点:一般情况下都以营养体状态进行出芽繁殖,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有性繁殖。 4、解释:菌丝、菌丝体、菌丝球、真菌丝、牙痕、蒂痕。 菌丝: 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一些原核生物也有菌丝,如放线菌。 菌丝体: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

周德庆第三版《微生物学》第八章部分名词解释及思考题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名词解释 1、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9、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菌群。 30、宏基因组:出生后才驻入人体,尤其是肠道内1000 种左右的正常菌群——共生微 生物群的总基因组,即宏基因组。 31、微生态学:以微生物学和实验动物学为基础,研究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其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新兴边缘学科。 32、微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个体20?200卩m不同种类组成的生 物群与其环境组成的整体。 34、微生态失调:正常的微生物群之间和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35、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如变形杆菌。 37、微生态制剂: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38、益生菌剂:通常是指一类分离自正常菌群,以高含量活菌为主体,一般以口服或粘膜途径投入,有助于改善宿主特定部位微生态平衡并兼有若干其他有益生理活性的生物制剂。 39、益生元(双歧分子):专指一类人类不能消化吸收的低聚糖类食物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物质。 41、悉生生物: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即已知其上所含微生物群的大生物称为悉生生物。 52、混菌培养(混合培养):混菌培养又叫混合培养,也称混合发酵,是在深入研究微生物纯培养基础上的人工“微生物生态工程” ,指将两种或多种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培养,以获得更好效果的培养方法。 54、菌根:菌根是指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 66、微生物杀虫剂(生物农药):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的活体制成的。在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利用这种致病性来防治害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从这些病原微生物中筛选出施用方便、药效稳定、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的菌种,进行工 业规模的生产开发,从而制成微生物杀虫剂。 79、细菌沥滤(细菌冶金):细菌沥滤又称细菌浸出或细菌冶金,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的氧化作用,让其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的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80、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厩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 82、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 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 )的过程。 90、生化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常记为BOD ,是指在一 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 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进行生物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4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A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 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2.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 构成细胞物质 B. 提供能量 C. A,B 两者 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 碳素物质 B. 氮素物质 C. 水 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 酵母菌 B. 蓝细菌 C. 苏云金杆菌 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 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 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C. A,B 两者 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所需碳源不同 C. 所需氮源不同 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需要消耗能量 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1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A. 微量元素 B. 氨基酸和碱基 C. 维生素 D. B,C二者 1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A. 生长因素 B. C 源 C. N 源 1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 单纯扩散 B. 促进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基团转位 13. 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 10% B. 30% C. 50% % 14.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A. C 源 B. N 源 C. 生长因素 D. A,B,C 都提供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 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最新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教程文件

填空题 1.动植物的研究能以体为单位进行,而对微生物的研究一般用体 2.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其中只有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 3.一般情况下,培养微生物的器具,在使用前必须先行,使容器中不含。 4.用培养平板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方法包括、和。 5、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的重要依据。 6、微生物保藏的目标就是要使所保藏菌株在一段时间不、不和不 7、一般说来,采用冷冻法时,保藏温度越,保藏效果越。 8、、和是影响显微镜观察效果的3个重要因索。 9.光学显微镜能达到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数是,这时一般使用 x的目镜,和 x的物镜,并应在物镜镜头和玻片之间加。 10、采用明视野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如活的细胞)时,光的和都没 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其形态和内部结构往往难以分辨。 11.在的照射下,发荧光的物体会在黑暗的背景下表现为光亮的有色物体,这就是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 12.透射电子显微镜用电子作为,因此其分辨率较光学显微镜有很大提高,但镜筒必须是环境,形成的影像也只能通过或进行观察、记录。 13.在显微镜下不同细菌的形态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但就单个有机体而言,其基本形态可分为、与 3种。 14.霉菌菌体均由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在固体培养基上,部分菌丝伸入培养基内吸收养料,称为;另一部分则向空中生长,称为。有的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成。 15. 是一类缺少真正细胞壁,细胞通常无色,具有运动能力,并进行吞噬营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们个体微小,大多数都需要显微镜才能看见。 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培养微生物的常用器具中,()是专为培养微生物设计的。 (1)平皿(2)试管(3)烧瓶(4)烧杯 2.( )可用来分离培养出由科学家设计的特定环境中能生长的微生物,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微生物能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生长。 (1)选择平板(2)富集培养(3)稀释涂布(4)单细胞显微分离 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稀释倒平板法的缺点?( ) (1)菌落有时分布不够均匀 (2)热敏感菌易被烫死 (3)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培养基中生长受到影响 (4)环境温度低时不易操作 4.下面哪一种方法一般不被用作传代保藏?( ) (1)琼脂斜面(2)半固体琼脂柱(3)培养平板(4)摇瓶发酵 5.冷冻真空干燥法可以长期保藏微生物的原因是微生物处于( )的环境,代谢水平大大降低。 (1)干燥、缺氧、寡营养(2)低温、干燥、缺氧 (3)低温、缺氧、寡营养(4)低温、干燥、寡营养 6.对光学显微镜观察效果影响最大的是( )。

微生物学习题 第四章至第七章

选择题 1.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__的病毒。 (a)酵母菌 (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 (d)原生动物 2. 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___生长。 (a)在高浓度盐中 (b)在低浓度氧中 (c)没有ATP或葡萄糖 (d)只在有病毒时 3. 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______。 (a)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 (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增加氧气 (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4. 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_____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 (d)菌体体积减小 5.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______。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铃薯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6.属于病毒界的微生物是 ①放线菌②立克次氏体③噬菌体④藻类 7.中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范围是 ①4℃左右②10℃~20℃③25℃~30℃④45℃~60℃ 8.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①微生物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毒④动物病毒 9.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为 ①0②2~7克③15~20克④50克 10.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 ①光能自养型②化能自养型③光能异养型④化能异养型 11.以氧化无机物作为主要能源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②化能自养型③光能异养型④化能异养型 12.好氧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常表现为 ①菌膜②沉淀③混浊④三者都有 13.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温度和时间为 ①70-80℃,30分钟②121℃,30分钟③160-170℃,2小时④100℃,30分钟 14.果汁的消毒或灭菌方法为 ①间歇灭菌②高压蒸汽灭菌③巴氏消毒④干热灭菌 15.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①105℃,2小时②121℃,30分钟③160℃,2小时④160℃,4小时 16.噬菌体属于 ①动物病毒②植物病毒③昆虫病毒④微生物病毒 17.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以干物质计最多 ①N②C③O④H 18.下列属于生长因子类物质的是 ①氨基酸②维生素③嘌呤碱基④三者都是 19.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 ①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②培养基中缺少某种成分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 ③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④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20.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 ①硅胶②明胶③琼脂④纤维素 21.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成的培养基称为 ①天然培养基②半合成培养基③合成培养基④加富培养基 22.鉴别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

沈萍_陈向东__高教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_

微生物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术语或名词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 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 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 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9.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1843—1910) 德国人,著名的细菌学家,曾经是一名医生,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分离、培养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这是当时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因此柯赫获得了诺贝尔奖;C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氏定律。他也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0.伍连德(1879—1960) 我国广东香山人,著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海港检疫创始人。他用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对鼠疫和霍乱的病原进行研究和防治,在中国最早建立起卫生防疫机构,培养了第一支预防鼠疫的专业队伍,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有效地战胜了1910—1911和1920—1921年间我国东北各地鼠疫的大流行,被国际上誉为著名的防疫专家,世界鼠疫会议1911年4月在我国沈阳举行时,他任大会主席和中国首席代表。著有“论肺型鼠疫”、“鼠疫概论”和“中国医史”等。 11.汤飞凡(1879—1958) 我国湖南醴陵人,著名的医学微生物学家,在医学细菌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某些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特别是首次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从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成功,确证了沙眼衣原体的存在,为世界上首创,成为医学微生物学方面的重大成果。 12.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简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即我国称为的非典型肺炎,也简称为非典。 二、习题 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带来。 2.1347年的一场由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 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XX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 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

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nm或μm。5、微生物有哪些重要性? ①微生物是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②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③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角色; ④是生态农业中的重要环节;⑤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重要推动着; ⑥是环境污染和检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微生物还和医疗保健、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关系,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有重大贡献。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1、什么叫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原核细胞有何主要特点? 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原核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不进行有丝分裂。 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举出各形态类型的菌例,细菌形态和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螺旋状、杆状三大类。球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链球菌;杆 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螺旋状:霍乱弧菌、迂回螺菌、梅毒螺旋体。 细菌形态和大小因菌种而异,一般在初龄阶段和生长条件适宜时,细菌形态正常、整齐,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习题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 原核微生物;芽孢;菌落;细菌L型;伴孢晶体;糖被 二、填空题 I.证明细菌存在细胞壁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等4种。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等。 3.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_____与_____,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就是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 4.肽聚糖单体就是由____与____以_____糖苷键结合的_____,以及_____与____3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糖苷键可被_____水解。 5.G+细菌细胞壁上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_____、_____、_____与_____等几种。 6.G-细菌细胞外膜的构成成分为_____、_____、_____与_____。 7.脂多糖(LPS)就是由3种成分组成的,即_____、_____与_____。 8.在LPS的分子中,存在有3种独特糖,它们就是_____、____与____。 9.用人为方法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____,未除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____,因在实验室中发生 缺壁突变的细菌称为_____,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稳定性缺壁细菌则称为_____。 10.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 三、选择题: 1.G-细菌细胞壁的最内层成分就是( )。 (1)磷脂(2)肽聚糖(3)脂蛋白(4)LPS 2.G+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的成分就是( )。 (1)类脂(2)磷壁酸(3)肽聚糖(4)蛋白质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 )结构的多样性上。 (1)肽桥(2)黏肽(3)双糖单位(4)四肽尾 4.磷壁酸就是( )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 (1)分枝杆菌(2)古生菌(3)G+ (4)G- 5.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上,有一个与G+细菌不同的称作( )的氨基酸。 (1)赖氨酸(2)苏氨酸(3)二氨基庚二酸(4)丝氨酸 6.脂多糖(LPS)就是G+细菌的内毒素,其毒性来自分子中的( )。 (1)阿比可糖(2)核心多糖(3)O特异侧链(4)类脂A 7.用人为的方法处理G—细菌的细胞壁后,可获得仍残留有部分细胞壁的称作( )的缺壁细 菌。 (1)原生质体(2)支原体(3)球状体(4)L型细菌 8.异染粒就是属于细菌的( )类贮藏物。 (1)磷源类(2)碳源类(3)能源类(4)氮源类 9.最常见的产芽孢的厌氧菌就是( )。 (1)芽孢杆菌属(2)梭菌属(3)孢螺菌属(4)芽孢八叠球菌屑 10.在芽孢的各层结构中,含DPA—Ca量最高的层次就是( )。 (1)孢外壁(2)芽孢衣(3)皮层(4)芽孢核心 四、判断题 1.古生菌也就是一类原核生物。 2.G+细菌的细胞壁,不仅厚度比G-细菌的大,而且层次多、成分复杂。

8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一、名词解释 捕食: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独特结构,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 偏利互生: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拮抗:又称抗生,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竞争:同种或不同种生物因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而发生的生存斗争。 土著性微生物区系:是指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常年维持在某一数量水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数量变化,其变化幅度也较小的那些微生物。 极端环境微生物:凡依赖于这些极端环境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水体富营养化: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表层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 BOD:生物需氧量,指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毫克数(其单位为mg/L) COD:化学需氧量,是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单的间接指标,指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其单位为mg/L)。硝化作用:好氧条件下,无机化能硝化细菌将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