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77#——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777#——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777#——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777#——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1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运输产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D )。

A.形态的非实体性

B.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C.效用的同一性

D.运输生产过程的平稳性

2、关于交通运输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交通运输业属于自然垄断产业

B.交通运输业中的所有业务都具有自然垄断性

C.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D.交通运输业的业务可分为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交通运输方式的经济指标( D )。

A.运输成本

B.运输能耗

C.资金占用

D.运输能力

4、下列哪项不属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负外部性?( D )

A. 环境污染

B. 生态破坏

C. 交通拥堵

D. 减少了时间成本

5、交通运输政策最主要的主体是( D )。

A. 个人

B. 单位

C. 团体

D. 政府

6、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关于旅游交通的PPT概念,是指( D )

A 自助旅游

B 生态旅游

C 绿色旅游 D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旅游

7、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是以下哪项交通技术的拼写( B )。

A 智能交通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蓝牙技术二、填空题

1、生态城市的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城市,它提出城市应如生态系统一样,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实现内部平衡。

2、我国能源运输的战略方针是以煤炭运输为重点,输煤、输电和输油气并进,充分发挥铁路、水运、管道的优势,发展综合运输系统。

3、声音具有波的一切特性,所以修建隔间屏障(立体方法)或规划隔离用地(平面方法)都可减少噪声的影响。

4、在运输安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5、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实现了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6、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生产的需要。

7、水路运输的成本低、耗能低、污染少、运能大等优势符合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三、判断题

1、竞争对运价的影响具有抑制性、不平衡性的特点。(√)

2、城市交通的发展政策应当符合环境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接受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经济的可行性四项标准。(√)

3、交通规划的总思路是将改善交通状况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同等重要的两个长期目标,并进行综合规划。(√)

4、水运生产直达性差,一般需要与其他运输方式配合才能完成运输全过程。(√)

5、经营性运输企业必须在运营策略上引进竞争机制,必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源、投资主体、投资回报的研究。(√)

四、不定项选择题

1、城市交通的发展政策应当符合哪些标准。( ACDE )

A 环境的可持续性

B 私人交通优先性

C 社会的可接受性

D 财政的可承爱性

E 经济的可行性2、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将从矿物燃料时代迈进新能源时代,以下哪些是可再生的新能源。( BCDE )

A、氢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水能

E、地热能

3、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B )

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不可分性

E、竞争性

4、交通运输价格是运输企业对特定货物或旅客所提供的交通运输劳务的价格,它具有如下特点( A D E )

A、交通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

B、交通运输价格有多种表现形式

C、交通运输价格多呈现递远递增的特点

D、货物运输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E、交通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

5、我国在促进各种交通方式有序发展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合理政策( BCDE )

A、控制公路建设规模的政策

B、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

C、支持内河航运的政策

D、提升停车场的设计、规划理念

E、充分利用城市立体空间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五、论述题

1、本门课程向大家介绍了交通运输政策的基本理论及法规,请结合学习内容简述交通政策的基本目标。

答:

(1)最基本目标,以社会资源的最合理分配实现交通部门结构的合理化,综合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交通手段实现高效与安全;

(2)以考察不同地区收入差别的观点出发,并从伦理学的角度来改善所涉地区的差别;

(3)消除交通公害、地球温室效应,保护环境,抑制破坏生态等。

2、简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答: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部门中的代名词,是各项交通运输政策制定与调整的依据,其内涵包括追求经济与财务、环境与生态、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传统的交通政策构思截然不同,它不在于交通发展的本身,而在于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环境容量的可扩展性。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2 一、单项选择题

1、哪种运输方式是石油的消耗大户,其单位油耗高,必须控制其发展速度。( B )

A 铁路

B 公路

C 水路 D管道

2、下列哪种行驶状态下,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 D )

A 加速行驶 B减速行驶 C匀速行驶 D 怠速行驶

3、运量对运价的影响不具有以下哪个特点( A )。

A 间接性 B直接性 C 周期性 D 双向性

4、我国铁路运输模式正从“大重量、高密度、中速度”向( B )转变。

A 低密度、快速度

B 快速度、大重量、高密度

C 大重量、低密度、中速度 D大重量、快速度

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的新理念。( C )

A 时间价值观念

B 闹中取静的居家概念

C 小汽车时代的概念 D后小汽车时代的概念

6、以下哪项不能作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措施( A )。

A 局限于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

B 以社会化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

C 以快速交通为骨干 D多层次及多元化交通方式协调运行

7、城市道路等公益性项目,宜采用以下哪种融资方式( C )。

A 市场化的融资方式

B 半市场化的融资方式

C 基本上由政府投入的融资方式

D 企业融资方式二、填空题

1、运输耗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站场耗能、线路耗能和运输工具耗能。

2、交通规划的总思路是将改善交通状况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同等重要的两个长期目标,并进行综合规划。

3、根据我国的噪声标准,城市区域噪声可分为5类,并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15dB 。

4、噪声税在征收和缴纳时应当遵循“谁污染谁纳税”、“公平税负,提高效率”的原则。

5、我国现行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分散管理模式。

6、运输总需求与总供给是一种动态适应的关系,因适应程度的不同,有基本匹配型、交通先导型、交通追随型及交通饥渴型。

7、列车牵引重量达到或超过 5000吨的列车,年运量2000万吨的线路,车辆轴重21吨,具备上述条件,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三、判断题

1、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生产的需要。(√)

2、根据运量与运能的动态适应情况,有基本匹配型、交通先导型、交通追随型三种关系。(×)

3、运量对运价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周期性、双向性的特点。(√)

4、交通运输政策的客体是指交通运输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交通运输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交通运输相关参与者两个方面。(√)

5、交通运输政策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四、不定项选择题

1、现代港口的发展战略呈现以下趋势( ABCD )。

A 规模大型化

B 港口集装化

C 航道深水化

D 管理信息化

E 业务单一化2、交通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项。( ABCE )

A 大气污染

B 交通水体污染

C 交通噪声

D 交通安宁

E 交通振动

3、以下哪些是正确的交通运输的环保意识。( ABCDE )

A 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交通环境政策

B 运输的价格应该等于直接成本加上社会成本

C 铁路运输应以电气化为主要方向

D 汽车运输坚持能源安全与清洁能源方向

E 建立土地利用与环保同步的法律

4、外国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将以交通为分类特征的城市布局分为( ABCDE )

A 充分发展小汽车交通模式

B 保持强大的市中心的模式,同时又有多个副中心

C 限制市中心区发展的模式

D 市中心之外建次中心的模式

E 限制小汽车交通模式

5、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价具有以下方面的功能( ABCD )

A 交通运输收入分配

B 社会收入再分配

C 交通运输资源配置

D 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职能

E交通运输价格多呈现递远递增的特点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五、简答题

1、简述运输成本理论和运输价值理论的差异性。。

答:运输成本理论认为运价总收入必须足以支付运输业务的一切成本,价格必须反映价值。运输价值理论主张根据运输对象的负担能力决定运价,也就是指利用者所承认的并愿意为之负担的运输业的价值,即以某种货物的负担能力为依据,高价值货物制定高运价,低价值货物制定低运价。

2、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交通大气污染预防、治理政策可以归纳为哪些方面?

答:

(1)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机动车(船)排气标准

(2)改善运输工具

(3)使用低污染燃料,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4)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5)机动车使用费

(6)对交通拥挤与交通污染收费.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3

一、单项选择题

1、各分系统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不包括( C )。

A. 政策目标的协调

B. 政策功能的配合

C. 政策结构的配合

D. 政策地位主次的配合

2、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以下哪项交通技术的拼写( C )。

A 智能交通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蓝牙技术

3、在影响交通事故的多种原因中,( A )是最具主观能动性和最易得到控制的因素。

A 人的因素

B 设备因素

C 管理因素

D 环境因素

4、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要体现以下原则,其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 综合性

B 短期性

C 适应性

D 可持续性

5、( A )现有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最长。

A 美国

B 德国

C 加拿大 D中国

6、( D )位于埃及境内,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是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线,被称为“国际航道”。

A 密西西比河

B 莱茵河

C 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7、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84年动工修建的( A )。

A 沪嘉高速公路

B 西潼高速公路

C 广佛高速公路 D广深珠高速公路

C市场管理职能 D 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

二、填空题

1、我国交通用地应以占建成区总用地 20% 左右,人均15~20m2作为城市交通用地的争取目标。

2、香港作为世界上人中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采取了以公共交通,特别是以铁路为主导的高密度发展模式。

3、运输成本理论认为运价总收入必须足以支付运输业务的一切成本,价格必须反映价值。

4、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应以经济、社会、生态的目标三角形进行综合考虑。

5、高速公路一般专门指有四车道以上,两方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封闭式公路。

6、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从根本上说是基于收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没有通信系统作为联网收费的支撑,联网就是一名空话。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三、判断题

1、我国现行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分散管理模式。(√)

2、运能对定价的影响具有间接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3、交通运输政策的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交通运输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

团体或组织。(√)

4、能源运输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应考虑经济性与安全性两大要素。(√)

5、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放弃政府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和运营的管理。(×)

四、不定项选择题

1、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包括以下哪些项。( ABCD )

A 公共交通的发展优先

B 时间上优先

C 公共交通的方式优先

D 空间上优先

E 全面实施公交空调化2、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对策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DE )

A 把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放到企业管理突出位置

B 建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运行机制

C 建立关键人才薪酬体系

D 建立透明的福利政策

E 培育企业文化

3、交通用地对策的相关因素包括( ABCD )

A 交通用地临近区的升值效应

B 交通政策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C 交通用地中的科技应用

D 公众参与意识

E 企业文化

4、我国在促进各种交通方式有序发展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合理政策( BCDE )

A、控制公路建设规模的政策

B、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

C、支持内河航运的政策

D、提升停车场的设计、规划理念

E、充分利用城市立体空间

5、外国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将以交通为分类特征的城市布局分为( ABCDE )

A 充分发展小汽车交通模式

B 保持强大的市中心的模式,同时又有多个副中心

C 限制市中心区发展的模式

D 市中心之外建次中心的模式

E 限制小汽车交通模式

轨道交通政策法规

五、简答题

1、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交通运输主体和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交通运输政策执行过程当中的一些复杂性,也决定了交通那个运输政策手段的多样性,交通运输政策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诱导手段,请简述什么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的方法有哪些,经济手段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经济手段是指客观交通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交通运输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价格、税收、投资、金融、利润、罚款以及经济责任、经济合同。

经济手段的特点:(1)以市场为基础,通过改变市场信号,影响政策对象的经济利益,引导其改变行为。——降低执行成本。

(2)通过市场中介,把经济有效的改善和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责任,从政府转交给交通运输业责任者。——管理灵活。

(3)可有效地配置发展交通运输业所需资金。

2、简述交通大气污染、治理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1.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机动车(船)排气标准。

2.改善运输工具

3.使用低污染燃料,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4.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5.机动车使用费

6.对交通拥挤与交通污染收费。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办法

编号:SY-AQ-0786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办法 Measures for safety supervis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围绕运营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行车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人力资源安全培训等;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对乘客行使安全管理职能;搜集、积累、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信息资料;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按要求向其提交安全工作报告及其他与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的文件,协助其做好重大事故处理和调查工作;加强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确保部门间的协作达到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公安、消防和医疗部门:负责各自职能范围内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打击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和乘客为目标或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为主要场所的治安犯罪、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以及救治各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另外,消防部门还对运营企业实施消防监管。

1规划建设企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贯彻有关安全规定;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提交工程图纸或报告施工中有关安全设施的进展和完成情况。设备生产和进出口企业:按照有关安全要求组织产品的生产和进口;将产品送检或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2建立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2.1完善法制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法规尚属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均没有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规定。立法空白导致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和运作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与法建手段相比,行政手段虽然同样具有强制性,但在稳定性和明晰性方面却相去甚远,这将给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首先推动地方立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做出规定,如《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2完善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我国对轨道交通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往往机构规模小、专业人员缺乏、兼职情况多,难以有效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目前应在已具有轨道交通设施的城市试点建立由安全管理专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作者:李燕, Li Yan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刊名: 中国铁路 英文刊名:CHINESE RAILWAYS 年,卷(期):2010(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1条) 1.查看详情 2.王灏伦敦地铁PPP模式仲裁机制[期刊论文]-中国投资 2005(04) 3.查看详情 4.廖维城市轨道交通同融资模式研究 2009 5.Hiroshi OKADA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005(05) 6.卓健速度@城市性@城市规划 2004(05) 7.李凤玲;史俊玲巴黎大区轨道交通系统[期刊论文]-都市快轨交通 2009(01) 8.张鸿;刘勇;董三喜世界七大城市地铁投融资实例分析及其借鉴[期刊论文]-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10) 9.叶苏东项目融资理论与案例 2008 10.陈炳泉;林俊业;陈炜明香港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比较研宄[期刊论文]-建筑经济 2008(10) 11.燕志华南京地铁二号线政府为何有望"免单" 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张燕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学位论文]2006 2.张泓.刘勇.董三喜.Zhang Hong.Liu Yong.Dong Sanxi世界七大城市地铁投融资实例分析及其借鉴[期刊论文]-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10) 3.柴潇羽.穆晓磊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初探[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0(32) 4.王建波.盛雪艳.陈新胜.WANG Jian-bo.SHENG Xue-yan.CHEN Xin-sheng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探讨[期刊论文]-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31(4) 5.焦冶沈阳地铁项目投融资方式初探[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0(10) 6.赵小窕.张家春.Zhao Xiaotiao.Zhang Jiachun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发展变化及探讨[期刊论文]-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2) 7.燕山北京地铁建立新型融资和运营模式[期刊论文]-中国工程咨询2004(8) 引证文献(1条) 1.童爱香.王晓迪世界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期刊论文]-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2(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6711909368.html,/Periodical_zhongguotl201006021.aspx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规范 清单 一、法律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行政法规类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三、政府规章类 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 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 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4、工程建设项目堪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管理办法 6、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8、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 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 (建标[2011]159号)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 四、地方规定类 1、《杭州市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 发布文号: 杭政办[2011]18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 建质电[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天津市建委、规划局,重庆市建委、规划局。 3、《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 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5、《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13年11月21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讲课稿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20 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导论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好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是每个未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框架,了解、掌握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为学生毕业以后以法指导轨道交通业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熟记有关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框架,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范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 项目一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律 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标准化法、消防法 重点: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 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规

主要内容: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运营管理办法、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国家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安全生产工作评价细则(试行)、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重点: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运营管理办法、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规章与标准 主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照明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城铁设计规范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五、课内实践教学要求 本课程实践案例教学随堂进行,12课时 六、教学进程表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 项目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容量大、速度快、舒适安全、节能环保等优势,能合理利用城市空间,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之一。然而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需要巨额建设资金,我国传统、单一的政府财政投资方式在面对如此巨大的轨道交通建设资金需求时,已开始无力承担,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由以往国家单一投资变为多渠道多元化的建设投资方式。目前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采用以下四种常见模式: (一)政府财政全部出资模式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外部效应的存在,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运营商无法产生赢利,无法吸引社会投资。因此传统体制下的轨道交通投资基本上是由政府无偿投入。如地铁1、2号线和天津地铁是计划经济时期修建的,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二)政府主导的负债型投融资模式 这种方式是由传统的政府直接对项目全额投资转为部分由政府投入,部分向项目提供信用担保,由企业向银行进行债务融资作为项目的建设投入。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地铁融资建设中,特别是在地铁建设初期和高速成长时期,这种投融资模式发挥着主要作用。(三)政府主导的BOT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BOT是英文Build - Operate - 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所谓BOT,一般指在涉及公众利益的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移交过程中,由当地政府特许的、由私营的或非政府的财团投资的、以一定期限的经营盈利作为回报的投资模式。(四)政府主导的PPP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PPP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称,即公共部门与私人民营机构合作模式,是公共工程项目融资的一种模式。中文直译为“政府民营合作制”,主要指政府部门与民营机构签署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伙伴关系,共同完成某些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任务。 二、多种投融资模式的比较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规范 清单 一、法律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行政法规类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三、政府规章类 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 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 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4、工程建设项目堪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管理办法

6、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8、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 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 (建标[2011]159号)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 四、地方规定类 1、《杭州市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 发布文号: 杭政办[2011]18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 建质电[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天津市建委、规划局,重庆市建委、规划局。 3、《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 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5、《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13年11月21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五、工程规范类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108—2001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磁浮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1.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并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 1.0.4 城市轨道交通应经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1.0.5 本规范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 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建设constru 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调试验收和试运行,包括车辆和机电设备的采购、制造。 2.0.3 运营opera 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0.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发展模式和不同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网络规划布局以及线路和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控制要 求。 3.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以乘客需求为目标,应做到资源共享和方便乘客使用。 3.0.4 城市轨道交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确保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的要求。 3.0.5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0.6 城市轨道交通应具有消防安全性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3.0.7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取有效的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3.0.8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试并验收

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6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与管理》大作业参考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与管理 考试题目:案例分析 作业提交: 1.提交截止日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2.提交方式:通过离线作业系统上传,文件名格式应为:“学号_姓名_期末考试案例分析”。 3.必须写5页及以上。 4.本次作业要求学生必须手写作答,否则按0分处理!!! 案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 发改基础〔2020〕484号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 《关于呈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2017-2022年)>的请示》(深发改〔2019〕890号)收悉。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堵 二、,原则同意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简称《规划》)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二、主要调整内容 3号线四期工程调整为地下敷设方式,线路长度9.35公里(地下线7.42公里、地上线 1.93公里),采用B型车6辆编组;总投资调整为107.85亿元,建设工期5年。6号线支线二期工程自翠湖站(原荔林站)至光明城站,线路长度4.9公里(地下线4.25公里、地上线0.65公里),采用B型车6辆编组;总投资37.30亿元,建设工期4年。12号线二期工程自

海上田园东站至松岗站,线路长度8.16公里,为地下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总投资90.94亿元,建设工期5年。13号线二期,含北延段和南延段。北延段自上屋站至公明北站,线路长度18.8公里,为地下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总投资229.1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南延段自深圳湾口岸站至东角头站。线路长度 4.47公里,为地下线,总投资49.62亿元,建设工期5年。16号线二期工程自大运站至西坑站,线路长度9.53公里,为地下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总投资109.95亿元,建设工期5年。7号线二期自西丽湖站至学府医院站,线路长度 2.45公里,为地下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总投资28.06亿元,建设工期4年。8号线三期自小梅沙站至溪涌站,线路长度4.26公里,为地下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总投资83.18亿元,建设工期5年。11号线二期自福田站至红岭南站,线路长度5.58公里,为地下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总投资66.34亿元,建设工期4年。20号线一期自会议中心站至机场北站,长8.43公里,为地下线,拟初期、近期采用A型车6辆编组,远期采用A型车8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总投资112.06亿元,建设工期3年。 除上述调整外,其余规划方案仍按《规划》原批复要求执行。 三、资金安排 项目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40%,由深圳市及相关区县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四、下阶段工作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请你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二)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升快线运营速度和网络服务水平。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5月14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 2018年5月21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 (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 (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

城市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 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32 适用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学分: 二、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是一门研究轨道交通服务活动中的法律与法规的学科,是重要是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及轨道交通中涉及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客运服务工作以及客运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乘务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依据课程的工作领域分类,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课程紧紧围绕从事客运服务岗位工作需要的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作为设计出发点,力求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及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法律的基本知识及国家方针政策轨道交通法律关系和轨道交通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制度及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分清轨道交通运营中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达到运用所学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分析在轨道交通运营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2、提高学生依法分析问题、解决轨道交通客运纠纷的能力,从而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三)素质目标 本课程将素质将于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根据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表

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 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

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 (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网中其他线路设施设备的兼容情况; (三)安全应急设施规划布局、规模等与运营安全的适应性,与主体工程的同步规划和设计情况; (四)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力衔接配套情况; (五)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套衔接情况; (六)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信、信号、供电、机电、自动售检票、站台门等设施设备和综合监控系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营准入技术条件,并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兼容共享,满足网络化运营需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投融资模式及创新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公益性强、建设资金需求巨大、投资回收期限较长甚至难以直接回收等经济特征,且多属于市政公用工程,一般由城市政府主导建设,资本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注入。同时,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模式面临挑战,迫切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及不同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投融资模式创新。 轨道交通投融资的基本模式 从世界各国投资建设及运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实践情况看,国际上主要采用以下模式:(1)政府投资,并由政府行政机构直接经营管理;(2)政府投资,设立国有独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这里所说的国有企业,应是政府授权经营的公共事业机构,与我国对“国有企业”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3)政府投资,通过招标,以签订租赁合同或特许经营合同等方式,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经营管理;(4)项目融资、特许经营;(5)多元化的市场融资,由股份制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其中第(1)、(2)种方式属于政府投资、政府运作,简称A模式。第(3)种方式称为政府投资下的市场运作,简称B模式,如英国曼彻斯特地铁、上海地铁一号线等。第(4)种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模式,简称C模式,如泰国曼谷和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轻轨项目均采用BOT 等项目融资方式。第(5)种方式统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市场运作模式,简称D模式,如香港地铁的投融资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对于某个特定项目,也有可能是几种模式的混合,但基本模式不外乎以上几种。各种基本融资模式的主要特点归纳见表。 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及创新 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在模式创新方面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型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公共机构发起,全部或部分由市场经营主体(企业或其他机构)进行资本投入的融资模式。其中常见的是政府主导的负债型投融资模式,通常以政府背景所成立的轨道交通投资公司作为政府的投融资主体,组建项目公司,吸纳地方政府财力,并在政策支持下吸引各类企业自筹资金,共同为拟建项目筹集资本金,资本金以外的部分通过国内外政府贷款、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多元化的债务融资手段予以解决。 1.资本金筹集的主要方式 为了满足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要求,我国各城市正积极探索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金筹措的各种方式,包括采用买壳上市及尝试IPO等证券化融资模式,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资本金筹措主要采用以下渠道和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建设与开发模式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与项 目管理 主讲教师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建设与开发模式 摘要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中耗资巨大的单体工程,传统依靠政府财政投资的发展模式越发不可持续,如何解决资金困难,保证轨道交通健康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谨以深圳地铁为例,探索适合深圳地铁的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关键词轨道交通投融资深圳地铁 Abstract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is considered as a greatly costed project in urban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mode basedon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nsustainable, how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guaranteeing a sustainable developing mo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serious difficulties that many cities are faced with.This article illustrate shenzhen metro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a suitabl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of for shenzhen metro. Key words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shenzhen metro 引言 作为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已有28个城市相继开通了地铁,并有38个城市正在兴建新的轨道交通项目。由于城轨本身的公益性,运营存在巨大的政策性亏损,同时也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现有的城轨投融资平台进行改造,而香港“地铁+物业”的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地思路,通过借鉴香港的经验,深圳地铁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doc

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目标】通过本模块学习,学员能够了解了解安全生产法、劳动安全法、消防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法规尚属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均没有针对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规定。目前主要由管理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和运作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行政手段相比较法律手段而言,虽然同样具有强制性,但是稳定性和明晰性却相去甚远,这将给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不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远稳定发展。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依据相关法律中的部分条例,首先推动地方立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作出规定。 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法》明文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国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运用《安全生产法》管理、监督、控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适用其规定。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依法强化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65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 管理体系(正式版)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大中 城市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1.1 目标和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使城 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 使事故等级和事故频率控制在预先规定的范围内。建 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应遵循差异性、明 晰性、法律性和程序性原则。 1.2 内容

城市轨交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如图1所示。 其中法律法规体系是指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或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具有规定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特点,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前提和保证。 运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运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行车组织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和人力资源安全培训等内容。该体系贯穿于其他各体系之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各种软硬件设备故障都会引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矛盾和个别人的不健康心理也为城市轨道交通带来了不安全因素。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客流量大、日周期性强、高峰低谷落差显著、时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探讨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进展期,借鉴国外轨道交通融资方式,将政府主导得投融资体制逐步推向市场.在“一体化”得模式下,明确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建设、运营责任主体,通过政府财力支持,在明确拥有线路投资收益权和相关优惠政策得基础上,依照线路得经济特性来统筹建设资金得筹措,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打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线路运营收益路径,完善资产再融资得融资链条,从而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得良性循环进展. 关键词: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1 上海轨道交通得以后进展和挑战 依照规划,上海“十一五”期间将新建10条轨道交通线,长度近400km.总投资超过1600亿元.估计到2010年,轨道交通差不多网络建成后其客运量在公共交通客运量中得比重将提升至35%~40%,日均客流量将从目前得130万人次增加到600万人次. 因此,选择适当得模式,实现投融资体制由政府主导向逐步市场化过渡,是解决以后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瓶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得必定选择. 2 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回忆 21 上海已建成轨道交通线路投融资状况 1)投融资主体:轨道交通一号线得投资主体原为上海久事公司和上海市都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两家公司出面筹措建设资金,并承担相应得还款责任.WM一号线建成后整体投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集团).一号线得车辆和售检票系统资产再由申通集团注入上市公司申通地铁.轨道交通二号线得投资主体为城投公司和沿线各区.由其出面筹措建设资金,并承担相应得还款责任.二号线建成后城投公司将其投资入股申通集团,沿线各区投资由申通集团回购.轨道交通三号线得投资主体为申通集团和沿线各区,并组建项目公司———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进展有限公司,申通集团对项目公司实行控股.之后,轨道交通五号线、四号线得投资建设差不多沿用了三号线得模式.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申通集团控股申通地铁、三号线、五号线、四号线项目公司,直截了当持有二号线,差不多统筹了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进度与建设资金得落实. 2)投融资方式及金额:轨道交通一号线总投资5744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5464亿元,占95%,商业贷款约3亿元,占5%.轨道交通二号线总投资11158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7708亿元,占69%,外国政府贷款345亿元,占31%(久事和城投公司出面借款及偿还).轨道交通五号线总投资3125亿元,全部为资本金投入.轨道交通三、四号线总投资2256亿元,资本金投入71亿元,约占31%,其余为项目融资. 3)融资效果分析:轨道交通一、二号线要紧为政府资本金投入,贷款比例较低,贷款利息直截了当由市财政资金承担.三号线、四号线由申通集团组建项目公司,承担贷款资金得利息支出. 总体看,轨道交通前期各线路得建设要紧依靠政府投入,资本金比例远远超过国家规定得40%,政府资本金投入得压力非常大. 22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得演变 投融资体制改革得第一步是实施了投资、建设、运营、监管主体得“四分开”,以组建市级投资主体上海申通集团为标志,加大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力度,通过发行债券、贷款融资、土地入股等手段,初步形成了建设得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同时成立引进多家建设治理企业(香港地铁建设公司、中铁建设公司)和运营企业(上海地铁运营公司、上海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形成了建设治理和运营服务多家竞争得格局.“四分开”投融资体制得初步确立,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公共投资功能,推动了建设与运营逐步走向规范、有序、合理.

(完整版)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 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指经国家批准,在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的地铁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指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规划、用地规划和建设规划。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称轨道交通)的规划、投资、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但城际轻轨交通除外。 第五条轨道交通是服务于社会的重大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建设应当纳入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分期组织实施。 第六条轨道交通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投资、分期建设、优先发展的原则。 第七条轨道交通建设由市政府组织实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的监督与管理;市地铁建设指挥部(以下称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具体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施工作。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支持、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管理 第八条轨道交通规划,由市规划部门和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组织编制,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其用地规划,由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线网规划、线路规划和建设规划,由市轨道交通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轨道交通建设设置安全保护区,由市规划部门负责控制,控制范围如下: (一)已建工程地下车站 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30米内,未建工 程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边线两侧各50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高架 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各30米内; (三)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地面站房和变电站等建(构)筑物用地界线内; (四)独立设置的出入 口、通风亭外边线外侧各10米范围内。 第十条在安全保护区内,建设非轨道交通工程应当经市规划部门批 准,批准前应当征得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同意。 在安全保护区内,实施经批准的非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应当参与监督。 第三章工程管理 第^一条轨道交通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理制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汇总

目录 1前言 (2) 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 (3) 2.1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特征 (3) 2.2城市轨道交通的产业特征 (4) 2.3地铁的经营特点 (5) 3. 常见投融资摸式及其对比 (5) 3.1 投融资模式类别 (5) 3.2. 部分城市投融资模式对比 (7) 4. 北京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概况 (8) 4.1 资金情况 (8) 4.2 现行的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9) 5. 北京地铁投融资模式改进思路 (11) 5.1 地铁集团应积极采取的措施: (11) 5.2 政府给予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 (15) 6.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前言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国家的责任,理所应当的由国家来投资、建设和经营。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具有前期投资额大、回报周期长、投资收益率低等特征,私人部门既无力承担也不愿意承担其建设和运营。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难以负荷这种垄断经营以维持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的方式,因此,引入灵活多样的市场化融资模式来建设基础设施势在必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供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2500公里一3000公里,总投资突破8000亿元,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轨道交通也将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进行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投融资模式主要界定谁来进行投融资、如何投融资以及项目建成后如何经营运作。投融资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地铁投资主体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投资人从何种角度主张自己对地铁的功能定位,设计标准、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理念。但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解决地铁投融资问题的基本前提保证。 投融资模式的市场化是当前地铁投融资改革的主要方向,市场化运作能使地铁投资人的投资管珲职能真正就位,真正站在投资人的立场上,从项同盈亏角度考虑地铁的建设运营全过程管理事宜,而不是以政府代言人身份代理国有资本运作。投融资模式改革的实质就是还原轨道交通工程真实盈利机制,将政策性亏损与商业性盈亏明确分离,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政府通过建立有效的调控手段来保障投资人获得赢得的政策亏损补贴,并监督其建设运营符合法规规定,保证地铁发挥规划确定的骨干交通功能,实现投资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服务价格,将有力地促进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详细阐述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资金需求和投融资模式,分析现行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地铁集团和政府,从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信托工具到设立境外BVI工具公司,由政府资金政策上至经营政策上的改革等角度,提出未来改进北京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思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