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措施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措施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措施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措施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措施

厌学现象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学生自身的内在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为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先要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改革单一的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再有学校、社会、家庭相互结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以致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崩溃,还有一些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自我结束宝贵的生命。

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悠闲的双休日,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

避烦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脆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反叛?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优裕,却为什么总是喊苦、喊累?为什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困难?孩子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应该过怎样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38.4%.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的即适合应考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恰恰是造成他们厌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农村学生厌学的现状

农村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付型:学习缺少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注意力极易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

2.胆怯型:由于不愿学,学而不会,提不起精神,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课堂上害怕老师师提问,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

3.对抗型: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

因而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甚至与老师对着干,上课故意找碴,气老师,对老师、家长的劝说有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较强。

4.自卑型:很少与家人沟通,不愿和老师沟通,在家骗父母,在校骗老师。虚荣心强,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波动,自暴自弃。

二、农村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

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其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情绪表现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它是一个从轻到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厌学不是某些学生所特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会在平时表现出来。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高阶段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

(一)小学生对学习转型期的不适应

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教师是第一个学转型期,在此期间幼园教学目的、任务、纪律等与小学并不一样有很大的区别。在幼儿园孩子的活动性强,上了小学孩子就要学会安安稳稳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难的功课等。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的深度也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这些变化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重大的冲击,处理不好产生厌学情绪。

(二)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不认同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主张学生全面发展的。那么,什么是全面发展呢?不少人往往认为一个学生的各门功课都考高分就是全面发展了,踏入了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就会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片面追求升

学率的危害就是使大部分学生都厌学。因为它对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要求他们把上重点中学作为奋斗目标。学校好比是“工厂”,学生是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一批批“标准件”。这就造成如下现象: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是为考高分、升学,为了回报来自社会及家庭的过高期望值而不敢不学,不得不学,其实并非对学习活动本身有兴趣。学习成绩也许提高了,但学习的兴趣和追求知识的精神却逐渐泯灭了,最后由于动机水平过高而导致厌学。而另外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因屡屡失败,学习负担更加沉重,从而对前途丧失信心,越学越没兴趣,最后自暴自弃而厌学,这是由于动机水平太低而导致的厌学。

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生被考试所束缚,成了分数的奴隶,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创造性、个性的发展受到压抑,当然也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而教师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仅仅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学生学习动机、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习活动对学生应该产生的深远的心理上的积极影响。这是“片追”造成的另外两个恶果。

其实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有一种勃勃的生机,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如饥似渴地想了解这个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想学会怎样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这可以说就是巴甫洛夫所指出的那种一切健康的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原始的学习需要。例如小孩子经常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就是原始的学习需要的表现,也是学习的心理取向。而学校的学习无疑是

满足和发展这种需要的良好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应该喜欢学习的,追求和满足就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学习过程本身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原始的学习需要,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随着原有需要的满足又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和追求。这种手段与目的统一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同时心理也得到发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科都厌学,据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对某学科厌学往往与授课教师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有些教师不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去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是简单粗暴,过多地运用惩罚甚至是变相体罚的方法去纠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错误,例如某校一学生上数学课总是睡大觉,上课有时竟自由出入教室,对老师也不屑一顾,教师批评他还强词夺理,他说:“我从上学到现在还没碰到过理解我,关心我,能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的老师,老师动不动就辱骂学生,一有什么事,就找家长告状。”原来小学时,一次他与其他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地没扫干净,就被班主任辱骂,他刚争辩几句就被老师一巴掌。从此他恨透了这位数学老师,这位老师来上课,他就是不听,甚至捣乱,他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据问卷调查,相当多的学生过去曾受到老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从而“厌师”导致学生的厌学。由此看来,有相当多的学生厌学起因于“厌师”。这样做不但不能使原始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反而失去了学习活动中最珍贵的东西--好奇心与求知欲,更谈不上新的学习需要及欲望的产生和发展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探索、自信等一些积极的情感,而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等

消极的感觉,久而久之必然厌学。这是由于手段没有为目的服务而与目的产生的厌学,它是导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三)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读书无用论的滋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一些娱乐场所的违规开放,没有禁止未满18周岁学生入内,使一些学生尝到了游戏的甜头,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自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

(四)家庭背景对小学生的影响

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如厌学学生王刚、李英的家长就是这样。

2、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父母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放任不管,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就会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

3、家庭成员不和睦

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也每天处在焦虑不安中,试问又哪来的心思去学习呢?所以厌学情绪的产生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建议

(一)唤起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兴趣而定,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家长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兴趣,就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要使他们的兴趣持久,更需要家长对他们的成功有所关注,小小的赞赏也能激发他们百倍的热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学习的故事,给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旅游,边玩边学习。以“兴”为导,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样能帮助小学生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小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他们可以互相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调查表明,很多厌学的小学生,他无特长,成绩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习惯。因此以兴趣为突破口培养特长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二)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高兴地、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并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摆在第一位的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学会写字、阅读、作文、计算、绘画等。对于老师来说,除了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善于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利用必要的媒体,巧妙导入新课,让学生怀着轻松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2、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从儿童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知识并不是家长和老师交给的,而是他们自身探寻得到的。如果我们教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他们以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规律,那就一定会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的小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会有一定难度,如何缩小形象思维和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教师除了要利用具体实在的教具外,还应创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期望与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

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四)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作出表率,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切忌急躁.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使他们半途而废。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从而表现山坚毅、顽强的勇气。就社会而言,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就业体制改革给学生制造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利条件,使广大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少一点思想压力,多一点进取精神,在公平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与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存在比较普遍。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上学的初、高中生分别仅占10.5%和4.2%的比例,充分说明厌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我校现状来看,高二(12级)在高一入学时人数为870人,现在为660人,高一(13级)入学时人数为1140人,现在为1000人。分析学生辍学原因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辍学不是因为家庭供给不起,也不是因为违纪被学校劝退或开除,而是因为他们从内心“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即产生厌学心理。从我们在校学生来看,各班仍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做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产生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这些都是典型的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 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而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然后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学生厌学外在原因分析 第一,学习时间周期较长。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十几年的持续学习呢? 第二,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

农村学生厌学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生厌学成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由最初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完不成作业,逐渐发展到逃学甚至辍学,而且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农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联系当前我校学生存在的厌学情绪,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厌学成因分析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身原因 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学习方法与学习目标是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厌学学生大多呈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弱,抗压、抗干扰、抗挫折能力差,性格偏激消极、孤僻抑郁,学法不当,奋斗目标不明确等表象特征。随着知识的加深,成绩跟不上,学习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导致厌倦情绪。 2.家庭因素 包括家庭教育方式、经济条件与家长价值观,其中家庭教育方式为主要因素。溺爱、粗暴、放任等不良家庭教育

方式影响下的孩子,最易出现厌学情绪。而经济条件与家长价值观也占有一定的影响力,很多时候农村学生的厌学甚至辍学就是三者合力作用下的产物。 3.学校教学 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乡村学校里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比如师资欠缺,教师管理方法失当,师生关系不良,教学内容枯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社会影响 主要是社会认知的偏差与不良社会文化。在现阶段,受就业难、滥招生以及乡村大学生收入低下甚至不如外出打工等“冷酷”现实的影响,“读书无用论”在乡村普遍存在。这些世俗观念影响了大部分农村学生甚至是家长的思想,引发学生厌学情绪。 二、农村学生厌学对策思考 农村学生的厌学状况若不加以疏导,势必影响整体素质的提升,影响新农村建设,进而阻碍国民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应从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措施加以疏导,以期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1.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与育人水平 为人师者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从心底尊重、热爱学生,无论在学业上或是在心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负责人:张全霞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自从申报了《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之后,在这两三个月时间中,我和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立项。 我和我们同年级语文组成员主要查阅研究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论文和资料,了解小学课堂导入的发展趋势,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理论基础,寻找值得继续探讨的方向,之后认真撰写了小课题开题报告。后来进行了再次修改并最终通过商定最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研究背景 小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发展状况对其毕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往多项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代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厌学是小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对上学本身不感兴趣,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

率低,常常烦躁、多思多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看周围一切都不顺眼,甚至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孩子痛苦,家长痛心,老师头痛。家长管不了,老师教不好,好孩子做不了。厌学问题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2、研究意义与价值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找到学生厌学的真实心理,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研究解决学生厌学的对策,降低学生厌学心理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从而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3、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3)新形势下各年段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4)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5)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6)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课题汇报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课题汇报 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徐武友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强调要有好 心境,要爱好,要快乐。近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试教育被人声讨批判。可是,现在不少学生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情绪越来越低。学生厌学是当今中小学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小学中高年级就已有所显现,到初中阶段,表现尤其明显。厌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所以,在进行个人课题研究时,结合班级的情况,我选择了学生厌学的研究。 一、对厌学的理解与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生的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厌学已成为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因此,我对我班的学生厌学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一般不愿做作业。2、经常迟到,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二、厌学原因 针对厌学的具体表现,我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总体可以分为自身因素 和外在因素这两类。 (一)学生厌学内在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1)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2)学生学习目标不足或不明确 (3)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缺乏兴趣 (4)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二)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家长不是十分了解教育规律,却常常充当了老师的角色,插手教育教学的工作,种种负面影响造成厌学的产生。 (2)学校因素 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等。

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如皋市白蒲镇勇敢小学赵福云 摘要: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生厌学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那如何矫正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孩子们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呢?本文试着从加强家校联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上好学习心理课、指导课余生活、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等几个方面作一番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以致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崩溃,还有一些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自我结束宝贵的生命。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他们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厌学症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 1、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俗的、浅层的社会思想和行为方式,它往往成为流行时尚,但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自我成长却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思潮,其中有高尚健康的,也有低俗消极的,它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思维水平还不够全面深刻,行为易冲动。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而沉溺于低劣的影视节目及游戏机、网络文化的欣赏之中。据调查发现,厌学症患者一般都崇尚低俗文化。 2、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 2、错误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浅谈当前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内容摘要: 当前农村小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化越来越严重,诸如对自身的学习价值观不正确认识,或是懒惰成性的,还有受到外来的诱惑的,总之存在于内外因素之中。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使学生厌学原因复杂化。当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产生时,必须及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一方面,找出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转变他,使其消极思想转变为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只有在转变他们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更正观念,这才能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厌学、环境、因素、对策 一、厌学原因 随着新课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轻松了,本应该能专心学习了。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当前农村小学生仍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的提问一问三不知,不想做作业,甚至装病请假,这些情况仍然困扰着学校和老师。为什么学生还会产生厌学情绪呢?对此,本人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总结如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导致依赖性严重,学习没有苦干劲。特别是如今农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珠,总是怕他们吃苦,只要合孩子的意愿,都是百依百顺,尽量让孩子享受好的,怕他们受到半点委屈,怕他们不能克服困难,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快小学毕业了,还不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相比父辈以前,这个年纪就已是父母的好帮手。试想,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能“学海无边苦作舟”吗? 2、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打工成了民生的一种工作方式,很多农村家长都参与到这个行列中,为了工作,大多数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他们成了留守、半留守儿童,从而缺乏父母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养成惰学的习惯,而老年人通常是教育不出效果。他们慢慢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生厌学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二、缺乏必要的关心和辅导; 三、师生关系不良;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矫正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孩子们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呢本文试着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几个方面作一番论述。[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 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他们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厌学症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是产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社会竞争日益增强必然会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没有减弱的趋势。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 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 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关心和辅导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现在农村大部分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一起,还有的将孩子托付亲戚、朋友。这些孩子他们得到的仅仅是生活上的一些帮助,缺乏心灵上的沟通与理解。也有一些家长收入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由于家长在外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孩子养尊处优,过着饭来

农村中学生厌学案例分析

农村中学生厌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张强,男,14岁,八年级学生,在农村地区家境算比较富裕。因为听说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张智力水平属中等,但是进入学校后,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不及格,期末考试中也只有50分。张强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看黑板,做课堂练习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曾经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 二、案例分析 张强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父母感情不睦,经常吵架,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对他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这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远远不止是性格上的残缺,若引导不当,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坠落,误入歧途。老师曾多次找小张谈心,起初他一言不发,多次接触后,从他的眼神中似乎流露出对老师的几分敬仰。有一次课堂外活动后,我观其神色不错,主动找他谈心。他悄悄地跟我说:“爸妈经常吵架,我到了家有时想好好坐着做作业,听着他们的吵架声,我觉得很烦很烦,有时爸爸赶我到爷爷家去吃饭,有时妈妈赶我到外婆家。在这个家我怎么有心思去读书?周围的邻居又经常取笑我有‘二妈’。”我认真分析起来,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环境不良,使孩子缺少关爱,使其失去学习信心,在他看来,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难完成学习任务,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对学习的自卑心理,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自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消极情绪。为此,产生了自卑厌学的心理障碍症。 三、如何矫正小张这种自卑的厌学症。 (一)、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帮助小张的家长认清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明白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要求家长改善家庭关系,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特别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感,使孩子能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消除紧张,焦虑、苦闷、疲劳等不良心理情绪,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张强的父母多次沟通之后,其父母在对待孩子方面的态度渐渐的有所改观,同时张强父母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 (二)、家长要教育和帮助孩子消除自卑和厌学心理。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在教育孩子时,家长除了要有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观念外,一定还要有耐心。孩子学习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要赶上去非一日之功,对孩子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切不可操之过

小学生厌学表现,原因及辅导方法

小学生厌学表现、原因及辅导方法 近几年,老师们会时常苦恼:现在,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如改造农村校舍,改善教育手段,农村地区实行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的变化如此之大,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这么优越,应该说教育前景是美好的,可现在的老师是越来越当不好了,孩子是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的老师,这一点我也深有感悟,孩子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行为中有所表现,这就是厌学现象。所谓“厌学”,是指“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学生还常伴有品行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根本没有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许多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厌倦学习呢?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厌学心理就像一道城门,打不开它,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又何从谈起?因此我就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原因及矫正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厌学心理表现,而这些厌学心理又主要反映在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 1、思想上厌学心理表现。到学校学知识,接受老师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可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学习当成是求知的课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负担和精神压力。他本不愿意学习,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强去应付学习,即使人在教室,却心不在焉。这种思想上有厌学心理障碍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到较多知识的。 2、行动上厌学心理表现。思想上的厌学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厌学,而行动上的厌学则主要表现在“懒惰”上。我曾对我们三(2)班做过调查:我班43人当中,厌学、懒惰的学生占24%之多。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当老师讲课时他没兴趣听,不是在跟别人小声讲话就是在做小动作;当老师向他提问时,他什么也回答不上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要么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诿和拖延,实在推诿不了的就敷衍一下。有的把字写的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而且添字、漏字、错字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有的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 二、学生厌学根源探寻 要让学生摆脱厌学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从学生心理、教育上去疏导,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智力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我对不同程度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来自社会的、

分析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分析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03-20T03:38:40.3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1期作者:王瑞生[导读] 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小学生厌学的状况肯定会得到改善。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山北小学536100 摘要: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意愿成长。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只要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意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小学生厌学的状况肯定会得到改善。 关键词:厌学动机增强改善 各位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意愿成长,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学生会出现厌学的情绪。那么,出现这些情绪的原因是什么?作为老师的你,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 针对现时的教育状况,小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小学生具有消极的自我观念,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认识不够 1.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造成部分小学生缺乏自信心。“素质教育”尽管已经提出了多年,但真正的素质教育并未普遍实施。 2.有的家长、老师不当的教育方式。应该说,大部分家长、教师的素质是高的,但也有个别教师、家长对学生体罚、谩骂、挖苦或人身攻击,诸如“你真笨”、“真没出息”、“你真是不可救药了”、“你算完了”、“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等等语言,他们常脱口而出,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极大地损害了小学生的自尊心。而这些,都会导致小学生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 二、学习动机消极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引起个体活动的直接原因。一个自我观念消极的学生,在对上学失掉信念之后,就不喜欢学习。如果自制力强一些,会逼迫自己用功学习。而当前的小孩,因为从小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长大,几乎没经历什么挫折,所以遇到难题就会轻易放弃,意志极不坚强。那么,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改变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呢? 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求知的乐趣。作为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2.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从而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我认为学校可以在学好教材的同时,开设一系列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能力的活动课,使一些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丧失信心的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丢掉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心理包袱,进而对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新成绩的取得,他们会得到肯定性的评价,做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同时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于是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3.实行分层教学也是目前形势下增强小学生自信心、改变厌学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分层教学是把学生成绩的优劣分为不同等级,作业和考试也相应地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和通过。分层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有成就感,增强信心,从而改变厌学状况。 4.为了使小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作为老师和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不使用贬低学生自我意识的语言和评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就算学生犯了错或成绩差一些,也要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当学生有了一点点成绩,要及时加以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有成就感。 5.针对学生学习动机消极的情况,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要让他们认识到:未来社会的竞争会更激烈,所以必须从小学好文化,将来才会立足社会生存下去。 6.小孩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等各方面的配合,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做好的,必须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有意识地培养。 三、教学方法传统,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 1.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死板。都新世纪了,还是一支粉笔、一面黑板,即使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也不爱用,嫌麻烦、费工夫,有的甚至根本不会用。 2.教材设计安排上仍是未能完全顾及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自 考 教 育 学 专 业 本 科 毕 业 论 文姓名:蒋亚艳 准考证号:012209250272 论文题目: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时间:2011.03.05

目录 摘要以及关键词----------------------------------------------------------------------- 2 引言-------------------------------------------------------------------------------------- 3 厌学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 3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得环境-------------------------------------------------------- 4 三、学校教育的失误-------------------------------------------- 4 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 5 厌学症的辅导策略: 一、加强家校联系---------------------------------------------- 5 二、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5 三、上好学习心理课-------------------------------------------- 6 四、指导课余生活---------------------------------------------- 6 五、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 6 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6 参考文献-------------------------------------------------------------------------------- 6 摘要: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生厌学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那如何矫正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孩子们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呢?本文试着从加强家校联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上好学习心理课、指导课余生活、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等几个方面作一番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农村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学生厌学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丹凤九年制学校课题组 本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厌学是指从学生主观的角度产生的对学业和学校生活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并且对学业和身心发展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总称。基于学习心理与教育心理研究,厌学这个概念仍需推敲,应考虑厌学能否涵盖荒学,逃学,辍学,拒学这几个相近概念。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 有资料表明,约有70%的中小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倾向或者厌学行为,有40%以上的中小学生严重厌学并且沦落为“差生”,不少教育者一味责怨学生,嫌弃厌学者,缺乏人性理解和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所以需要探明问题症结,总结客观规律和寻求有效对策的科学研究,进而开展教育价值观的反思批判。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找出农村中小学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为教师寻找应对学生厌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在校巩固率,使广大农民兄弟能安心生产或外出打工。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的研究发现,逃学的最大原因是厌倦和讨厌学校和教师,专家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的教育,放学后无人监管等与逃学有显著相关。国内的研究中,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针对厌学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的综合研究。专家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厌学与教师和现存教育制度相关,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率随年级上升并且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我国不少地区中小学生有四成以上是厌学者,通称为“差生”。初二是厌学学生人数剧增的高危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10%左右。学生厌学实际上是对以学校课堂为传播环境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消极态度的表现,社会上的官本位文化、大众商业化、严厉的学校制度文化、放任自流的家庭文化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助长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与行为。另有研究则表明,农村学生的不利家境、所处的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水平和文化环境是其厌学的深刻社会根源。农村初中生大面积厌学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场教育悲剧。 本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分析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综合力的产物。厌学的学生作为“主体”,对问题解决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最基本的是要有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不能自暴自弃,要鼓起勇气,正确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自己坚强的学习意志,在家长与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勇敢的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主动认真地改正厌学态度。 关键词:自信意志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教学艺术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学校、教师、学生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为此,学校要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基础与保证;教师要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指导作用,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学习还是厌学,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学校为教与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然而却有许多学生厌学、消极对待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厌学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也十分棘手的教育问题,对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自己学校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出这个问

题的解决对策,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厌学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一厌学原因分析 中学生的学习在个体整个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其学习兴趣浓厚、态度断正,可以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与坚实的基础,否则,若出现厌学等负面现象,则会对以后学习起到消极影响,影响以后学习潜能的发挥。中学生正处于个体学习的黄金阶段,只要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理想,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认真学习,就能在老师的教导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无穷的学习乐趣,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智力,并且可以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对于中学生的厌学原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细致观察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学生自身因素与非学生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是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这同时体现出个体的学习差异。学生自身因素又包括智力性因素与非智力性因素,其中非智力性因素是主要的,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是差不多的,智力极好与极差的都是极少数。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的智力性因素:我们通过细致观察研究,发现在厌学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太高,较普通学生低一些,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说歧视这些学生,而是说智力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对于这

小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

小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 (一)常看电视和动画片的原因。 在电视、动画片中,场景转换非常迅速,孩子在看的过程中,每个点上的观察思考的时间都很短暂,容易形成移动性思维,这种思维一旦形成,孩子习惯于这种速度,在课堂上会无法与动画片的信息播放速度相提并论,而孩子长期长时看电视对动画片的播放频率产生依赖,那么,面对说话速度“缓慢”的老师,没有生动画面切换的课堂,孩子一定会通过小动作、开小差、看着黑板发愣来进行自我平衡和弥补的。而且平时也会出现“粗心”“急躁”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二)自身因素。 1、缺乏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正如出现师生谈话中问到:“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达到几分或每门功课有设想吗?”他都是摇头没答案。当问到他英语的学习方法时,他说:英语背单词是先看两遍,再背一遍,最后默到本子上:默不出的就看书。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目的实现率很低的恶性循环,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 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主动性缺乏症。 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学生一节课40分钟,几乎每10分钟老师就要点名提醒一次。 主动性缺乏症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督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有个学生是这样: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必须把她请在身边做作业,动脑筋的题一题可以做10__20分钟。这种厌学症状怎么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呢?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弊端在哪里? 1、教育方面的弊端。 在教育方面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使得学习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大,心理负担沉重,当然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能谈得上喜欢呢?为了适应潮流校领导不得不让我们这些任教的主课老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优或补差,这样中高年级学生又形成了平时“素质教育”,期中、期末“应试教育”。 2、教育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缺乏学习,用老办法教新学生。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我从平时的工作中感到,由于现在衡量学生与老师的成功尺度还是以分数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除非是公开课那是积极运用素质教育强调的教学方法,但这是形势所逼,教师的无奈之举。这是孩子丧失学习兴趣的一个根源。 3、师生关系不良。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失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显现出厌烦的情绪,因此会出现对学差生有时会有鄙视的眼光。从问卷中的另一题看“被老师冤枉而受批评”有的占27%,这个结果说明由于多数学差生平时在纪律方面犯错较多,有时老师会先入为主不弄清事实冤枉了一些学差生,这样的劣质情绪传染给学差生,会加剧他们产生讨厌老师、讨厌学习的厌学情绪的产生。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 策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这种厌学情绪感染到周围一些‘免疫力’比较弱的同学,形成不良学风。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厌学的现象需要我们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逐步将厌学转化到我想学,我能学、我会学。 一、找出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 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小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比例很高,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困难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时遇到困难没有及时克服或及时的引导而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习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习,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习就多失败而少成功,最后他们会放弃学习,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学习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习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习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紧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习上,导致学习困难。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倦 有些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课外补习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习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认为,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别好的对学习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习的也不觉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措施

农村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措施 厌学现象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学生自身的内在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为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先要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改革单一的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再有学校、社会、家庭相互结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以致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崩溃,还有一些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自我结束宝贵的生命。 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悠闲的双休日,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

避烦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脆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反叛?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优裕,却为什么总是喊苦、喊累?为什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困难?孩子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应该过怎样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38.4%.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的即适合应考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恰恰是造成他们厌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农村学生厌学的现状 农村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付型:学习缺少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注意力极易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 2.胆怯型:由于不愿学,学而不会,提不起精神,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课堂上害怕老师师提问,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 3.对抗型: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