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灰椋鸟》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doc

《灰椋鸟》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doc

《灰椋鸟》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doc
《灰椋鸟》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doc

《灰椋鸟》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学的过程中,能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体会体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篇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你来?(灰椋鸟)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

二、入情入境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这一壮观景象啊?(想)那好,就请跟随老师一起来吧!(学生欣赏)

第一部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见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师范读)

第二部分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师范读)

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评课意见(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评课意见(教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评课意见(教学实 录) 《灰椋鸟》评课意见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生爱鸟意识。 当时就“先阅读文本,还是先入情境?”这个问题上我们听课

的老师产生了一定的分歧。不过最终我们还是觉得应该先指导孩子去阅读课文,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理解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语段来指导,“大部队”“排空而至”“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等。在指导完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再播放了课件,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教师播放课件既是给学生以放松,同时也是通过更加形象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 最后画面的欣赏,不仅对全文起到了辐射的作用,而且让学生整体感知场面的热闹和喧哗,而且升腾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情感。 结尾,教师声情并茂的叙述,画面的生动感人,音乐的凄婉、深邃,再现了女大学生徐秀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沼泽地的悲壮场面,本文最后一段的再现,学生深情的朗读,实现了学生情、教师情、文本情“三情共振”的效果,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201X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8ItmustbelongtoCarla单元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2019版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8ItmustbelongtoCarla单元 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单元 主题 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教材分析 Section A 内容主要围绕“推测物品的归属”,并进一步引入“神秘事件”这一话题,集中呈现与学习表示推断相关的词汇;并复习了与话题有关的物品名词、表达观点的动词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听懂有关物品归属的对话;能够在听读信息输入中获取相关信息,并掌握情态动词must, could, might, can’t 表推测的用法;Section B部分内容通过对疑似外星人事件的讨论逐步过渡到对巨石阵的介绍,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根据相关信息做推断。 2. 能正确运用must, might, could, 和can’t 进行推断。 3. 能正确使用下列词汇:truck, picnic, rabbit, noise, policeman, wolf , laboratary, coat, circle, leader, pur pose, energy, position, victory, enemy, period, etc. 4. 能根据相关信息预测、推断或续写故事。能有效获取阅读信息,归纳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Using contest guessing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的听、说、读、写等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思想情操。通过课堂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已有事实推测可能性。 重难点:情态动词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本第96~98页练习二十二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风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复习简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确凿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教具准备: 水彩笔尺子 练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 提出要求:今天继续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并把我们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1、投影出示课本第96页情景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举手解放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在停车场里有小汽车12辆、面包车8辆、大客车4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大客车有多少辆?(2)小汽车和面包车一共有多少辆? (3)小汽车比面包车多多少辆?(4)面包车比小汽车少多少辆?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了解小学解决问题的题目必须有条件和问题,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解答应用题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1、用实物投影出示统计表、统计图。 师:在填写统计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先求出大客车有多少辆? 在学生的质疑下,知道了要先求出大客车有几辆,再完成统计表的填写。 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制作。 并提示学生:这张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代表2辆车。 制作完成统计图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学生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同桌之间互问互答,再全班回答。 二、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人教版新目标 七年级英语初一上册Unit8单元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谈论日期,由学生比较敏感的生日引出主题。学习月份、日期的表达,掌握询问生日及其答语。能由此延伸到会表达其他日期。由此会谈论同学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能理解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学会爱母亲,能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了解东西方常见节日。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重点词汇:months of the year、ordinal number 1st-31st、birthday party、speech、contest、school trip。 2. 月份的使用,序数词的使用,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3. 学会日期表达法(月份、日期)。 4. 了解一些常见节日。 二、过程与方法 角色扮演,情景设置,小组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生日更多的含义并学会谈论自己、同学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 2. 能理解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学会关爱母亲,能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 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4.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了解东西方常见节日。 教法导航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学法导航 生生互动,相互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课时支配 第1课时:Section A 1a-2d 第2课时:Section A 3a-3c 第3课时:Section B 1a-2c 1

第4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 课时教案 第1课时Section A1a-2d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掌握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on ... 二、过程与方法 为学生设置情景,进行表演。小组合作练习对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同学、朋友及家人的生日,养成关爱他人的意识。能理解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学会爱母亲,能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教学重点 1. 掌握月份的表达。 2. 掌握重点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on ... 教学难点 掌握月份和个别日期的表达。 教法导航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学法导航 生生互动,相互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写有每个月份的卡片。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 Step 2: Presentation 1. 复习基数词1~31的读法和写法。 2. 下面是打乱顺序的12个月份,按1月到12月的顺序排列好。 April June December October July May January November August February September March 1月:2月:3月:4月: 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小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由发言。

英语五上5A5A Unit8 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 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 课时: The second period ( Grammar time & Fun time)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单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 pretty things, Christmas Eve, wait for等。 2. 能运用First/Next/Then/Finally来表述圣诞节人们通常做什么。 3. 能理解并运用First/Next/Then/Finally表示先后顺序的副词结构。 (二)能力目标: 1. 学生能够运用First/Next/Then/Finally展开话题讨论,并进行语言描述,达到提高简单交际的目的。 2. 培养学生用英语说话的逻辑性。 (三)情感目标: 1. 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进一步了解;并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积极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做事情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1. 掌握单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 pretty things, Christmas Eve, wait for。 2. 能运用First/Next/Then/Finally表示先后顺序的副词结构。 教学难点: 1. 掌握单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 pretty things, Christmas Eve, wait for。 2. 能运用First/Next/Then/Finally表示先后顺序的副词结构。 教学准备: 5A

1.教师准备:PPT,板书 2.学生准备:复习story time, 熟读、会复述,会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 5A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for the second class of Statist ics

统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统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本第96~98页练习二十二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复习简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准确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教具准备: 水彩笔尺子 练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 提出要求:今天继续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并把我们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1、投影出示课本情景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举手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生:在停车场里有小汽车12辆、面包车8辆、大客车4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1)大客车有多少辆? (2)小汽车和面包车一共有多少辆? (3)小汽车比面包车多多少辆? (4)面包车比小汽车少多少辆?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了解小学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8 What Color Is It 第二课时教案 陕旅版

Unit 8 What Color Is It?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6页 教学目标 能听懂句子: Do you have…? 并回答:Yes,I do./ No, I don’t. 教学重难点 在对话中自由运用所学句子。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单词卡片。 (2)颜色图片若干,如:blue, yellow, green, red, orange, black, white, brown等。 (3)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 (1) A4纸一张。 (2)水彩笔。 (3)颜色类单词卡片 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模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

复习单词 blue, yellow, green, red, orange,black, white, brown 同伴互助,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听并理解内容,然后相互交流。 - Show me orange. - It’s o range. 教师点拨,释疑解难 组织学生听并理解内容,然后相互交流。 -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 I have seven books. - What color are they? - Oh. They are blue,green… 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 What color are they? - Oh. They are blue,green… 检测达标 1.课本Complete and say。 2.配套练习册第VIII题。 课后作业 1.把今天所学的句子说给爸爸妈妈听吧。 2.用自己的彩笔和爸爸妈妈玩游戏。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课文第 4、5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体会句中分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重点是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完成《评价手册》上的“预习导航”。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刚刚在课间,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不慎陷入沼泽地的女孩,名叫——徐秀娟。。

2、过渡: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灰椋鸟。 二、齐读课题,认识灰椋鸟。 1、提醒学生注意:灰椋鸟的“椋”字的读音和字形。齐读课题。 2、你们认识灰椋鸟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灰椋鸟吗?请学生读一读《补充习题》86页上的“灰椋鸟的小知识” 3、: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指名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齐读句子。 不管怎么说,灰椋鸟好看吗? 读了课文后,你对灰椋鸟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交流初步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水杉绒地毯栖息扑棱棱深涧 翘首应和盛大 指名读,提醒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生字的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 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 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 指名读。知道这些词语写什么的吗?自己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

第二课时:统计数据的方法

第二课时:统计数据的方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

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由发言。 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生:参与一起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 4、整理数据。 师: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王明明一共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5、完成统计表。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生: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生: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

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8TheRulerIsLong(第二课时)教案陕旅版

Unit 8 The ruler is long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根据所学词汇简单描述物品的特征:The ruler is long ,The pencil is short. The tree is tall. The cars are big. The bikes are small. 完成Read and tick or cross部分的练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单词long, big, small, tall, short,tree,grass,short (两张不同含义的)的教学卡片和地雷图片一张。(2)抽奖箱两个。(3)Let’s say 部分的图片。(4)米尺一把、玩偶一个、物品卡片若干。(5)Read and tick or cross 部分的单个图片。 2.学生准备:(1)白纸一张。(2)水彩笔一套。 教学方法建议 课程导入 课前热身 教师拿出所准备的单词卡片带领学生复习单词。教师快速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快速反应说出相应的单词。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学生读单词。教师出示地雷图片,学生不出声。教师将其中的一个单词卡片规定为地雷卡片,教师出示其他卡片时学生读单词,出示地雷卡片时学生不出声,如果出声,则地雷爆炸。 本活动让学生拼读单词以增加游戏难度,教师出示卡片,学生一一说出字母拼读该单词。 新课导入 教师借助课前的口语问答环节复习之前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巩固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接受新知识。 课程展示活动和过程的设计 新课展示 Part A: Let’s say 教师拿出所准备的尺子与学生对话:I have a ruler .Do you have a ruler?然后借助学生的尺子和自己的尺子进行对比,引领学生描述:This ruler is long. That ruler is short.教师接着问:Can you tell me what is long and what is short?教师通过这样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在问答中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已熟练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发散思维,不拘泥于课本。如:通过上一节课画大象,学生已经掌握了大象的身体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说: The nose is long. The tail is short. The ears are big. The eyes are small. The elephant is tall。And I am short. 教师问学生:Look around. What is tall/short/long/big/small?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对周围的人、物大胆地进行描述: The pencil is long. The crayon is short. The desk is tall. The chair is short. The blackboard is big. The eraser is small. …’s hair is long . …’s hair is short. 为了让学生在描述物品特征时,能正确使用is和are,教师借助学生的文具和学生进行对话。

最新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8单元教案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围绕“食物制作”这一话题展开,呈现了食物制作的动词及短语,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食物制作顺序的祈使句以及灵活运用How many…/How much….;随着活动深入,让学生了解西方感恩节大餐所吃的传统食物——火鸡的制作,这样引发学生联想中国节日及家乡的风味小吃,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又体验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shake, honey, watermelon, spoon, salt, sugar,sandwich, temperature, pour, add, dig, celebrate,mix. 2. 能正确描述制作步骤并依照指示语完成步骤. 3. 能掌握并正确使用祈使句. 4. 能正确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并熟练运用句型How much, How many.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Using contest guessing和Role-play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Pair work, Group work的口语交际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材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体验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教法导航 采用直观教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法导航 采用Using contest guessing和Role-play的学习策略。 课时支配 第1课时:Section A 1a-2c 第2课时:Section A 2d-3c 第3课时:Section B 1a-2e 第4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 第二课时 教案.

10.1统计调查(2) 【学习目标】 1.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能指出它和全面调查的不同. 2.理解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分别指出来.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调查(2)(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能指出它和全面调查的不同. 2.理解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分别指出来.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竞赛.比谁学得紧张、效果好!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53-155练习前)注意: ①“问题2”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②回答P154黄色书签中的问题; ③思考进行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如有不懂,立即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懂的请举手。 2. 检测题:P155: 1 、2、3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过渡语:请看黑板,找一找哪里做错了?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 (二)讨论: 1.评(1)是抽样调查吗?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引导学生归纳出抽样调查的概念——对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师板书) (2)总体对吗?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估计学生在说“总体”的时候会说是“全体学生”. 引导学生讨论总体是什么?(是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 个体、样本估计问题不大,样本容量估计有错,师引导学生说出样本容量只是数字不带单位。 (3)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抽样调查的结果较好的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总结:(1)样本要得当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2)样本容量大小适当。(师板书) 评2: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个体机会均等。(师板书) 评3: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引导生回答:优点是○1花费少○2省时○3不具有破坏性等。 缺点是:抽样调查的样本如果选取不当,那么就不能很好的反映总体情况。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159:3、4 选做题:P160 : 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Unit8SectionB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Unit8HaveyoureadTreasureIslandyet?SectionB(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Teachingaims: Knowledgeobjectives:Toknowaboutthenewwords,phrasesandsente nces. Beabletotalkaboutthelanguagematerialsin thisunit. AbilityObjectives: 1.Learntoscanthetexttofinddetailedinformationwithoutreadin gthewholetext. 2.Learntofindtopicsentencestohelpunderstandwhattheparagrap hisabout. 3.Learntoreflectafterreadinginordertorememberthingsbetter. MoralObjectives:Besuretolovemusicandlife. Step1:Beforeclass Playapieceofmusicwithsomepicturesaboutthecountrymusicandth esinger. Step2:BeforeReading: LetthestudentslistentoMichaelJackson’ssong”HealTheWorld

”andtellthem,Ilikehissongbecausehissongisfulloflove,andit expressesbeauty(newword)…etc. Inthisway,topresentnewwordsandleadinthetopic:music. Askthem:Whoisyourfavoritesinger?Whatisyourfavoritesong? Ssgivetheiranswers. Tellthem,thesemusicisaboutmodern(newword)life,aboutmoneyan dsuccess(newword).Todaywewilllearnaboutanotherkindofmusic. Step3:WhileReading: 1.Listentoapieceofmusicandletthemguess:Whatmusicisit? Introducethemtoguessfromthetitle.Sotheycanlearnthefirststr ategy:Thetitleisveryimportantforreading. 2.Skimming: Skimeveryparagraphandmatchthemainideawiththeparagraphs.The ycanusethesecondstrategy:Topicsentenceisusuallythefirst/la stsentence. 3.CarefulReading: Para1:readandcompletethesentences. (playavideotoknowaboutcountrymusic ) Para2:readandfillintheblanks.

灰椋鸟教案

薛城区临山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课教案 26、灰椋鸟 临山小学:张甜 【教学目标】: 1、紧扣“壮观”,细读第四、五自然段,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背诵四、五自然段。 2、抓住文中描写作者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重、难点】: 1、紧扣“壮观”,细读第四、五自然段,读中想象画面,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 2、抓住文中描写作者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教学目标》,师指读。 (二)品读第4自然段。 1、自读要求:用“﹏”划出表现灰椋鸟归林壮观的句子。圈出重点词,并把感受批注在旁。 2、反馈交流 师:你圈的重点词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1)“大部队”为什么用双引号?在这里指什么?让你想象到什么? (2)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灰椋鸟“排空而至”的情景。 (1)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灰椋鸟数量很多。 (2)数量众多,规模浩大,黑压压地布满天空,这就是——(排空而至) (3)这里的“排”和哪些词语中的“排”意思一致?预设: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现在你知道“排”是什么意思了吗?(推开)。那么“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 (4)作者的细致描写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哪位同学能读出你所看到的壮观景象呢? 看,这就是有着高大树冠的刺槐林,它是鸟儿的家,回家的鸟儿在舒适的港湾里干什么呢? (1)你圈的重点词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假如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向同伴倾诉些什么,会怎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3)你们的倾诉,后到的鸟儿听懂了吗?(听懂了,从“应和”这个词可以看出。) (4)有问有答,有呼有应,这就叫——(应和) (5)谁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指名生读。 (6)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本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读出来的?(时间顺序)(三)品读第5自然段,把文字变成画面。 过渡:白驹过隙,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一派景象呢?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学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1、自学提示:用“﹏”划出作者看到的,用“—”划出作者听到的,用“==”划出想到的。 2、反馈交流:

最新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8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全单元知识点)

Unit 8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A (1a-2d) 1.重点单词:whose,truck,rabbit,attend,valuable,pink,picnic,anybody 2.重点短语:belong to,at the picnic,pick up 3.重点句式: —Whose volleyball is this? —It must be Carla's.She loves volleyball. The hair band might belong to Linda. It can't be stolen. It could be Mei's hair band. 1.重点短语和句型 2.must,might,could和can't 表示推测的用法 must,might,could和can't 表示推测的用法 一、预习课本P57-58新单词并背诵,完成下面的汉译英。 1.谁的________ 2.卡车________ 3.野兔________ 4.出席________ 5.贵重的________ 6.粉红色________ 7.野餐________ 8.任何人________

二、认真预习1a-2d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型。 1.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参加野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这是谁的排球? —它一定是卡拉的。她喜欢排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发带可能是琳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它不可能被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Unit 8 Birthday第二课时教案

Unit 8 Birthday第二课时教案 Unit8Birthday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Unit8 Birthday (Grammartime&Funtim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并掌握故事中出现的词汇:eleventh,eighth,together,birthday,April,game。 2.进一步巩固并掌握四会句型:when’syourbirthday?、It’son…、whatdoyoudoonyourbirthday?、Iusually…。 3.在调查活动的情境中强化句型:when’syourbirthday?、It’son…、whatdoyoudoonyourbirthday?、Iusually…,并在游戏和生活情景中开展运用。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复述课文。 2.能理解并掌握常用序数词的用法及规则。 3.能够完成Funtime中的任务,并能够运用所学语言与同学合作创编短文。 4.能够运用所学句型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人的生日。 情感目标:

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复习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巩固词汇及句型when’syourbirthday?、It’son…、whatdoyoudoonyourbirthday?、Iusually…。 2.能够通过交流与学习,用所学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 3.能理解并掌握常用序数词的用法及规则。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词来表示日期。 2.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Grammartime中的序数词询问、回答生日及其他节日。 教具准备: 单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Enjoyasong—monthsoftheyearsong 2.Freetalk Step2Let’sreview .Doajudge 2.Retellthestory. 3.Let’stalk

郭学萍教学案例

郭学萍教学案例 季节在行进着,四季在瞬间转换。当新课程走进你我生活的时候,平凡的日子便被抹上奇异的色彩。咀嚼新课程,犹如咀嚼一枚青橄榄,淡淡的苦涩,却有更多的余味在心头。语文教学该如何浸润人文的色彩?如何负载精神的使命?如何流溢生命的动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给出一个诗意的回答,那就是——当我们用心灵去撞击心灵的时候,语文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郭学萍 江苏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灰椋鸟》(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 【教学目标】 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赏读课文,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利用音乐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说写结合,内化语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喜欢阅读,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全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教学预案】 (课间:多媒体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上课铃声响,画面定格。)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同学们,刚刚在课间,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不慎陷入沼泽地的女孩,名叫——徐秀娟 (多媒体:出示徐秀娟的照片,照片旁有三个字:徐秀娟) 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板书)灰椋鸟 二、板书课题,学习生字 1、注意,这里的“椋”是一个生字,不仅要注意它的读音(板书:liáng),还要注意它的书写。谁来读一读。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 参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0.1 统计调查(2)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 2、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重点难点〕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重点;样本的抽取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要了解一罐八宝粥里各种成分的比例,你会怎么做? 把一罐八宝粥铺开在一个盆子里查看。这样可行吗这样方便吗为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便合理的调查方法才行。 二、抽样调查及有关概念 [投影1]问题2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全校学生对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这样做,当然好,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情况。但是,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这样做又会有许多弊病,你能说说吗? 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 你能找到一种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调查方法吗? 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这种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就是抽样调查。这里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投影2]上面问题中全校学生是总体,每一名学生是个体,我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学生是一个样本,抽取的学生数就是样本容量。例如抽取100名学生,样本容量就是100。 注意:抽样调查还适用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如关于灯泡寿命、火柴质量等。 三、样本的抽取 抽样调查的关键是样本的抽取,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上面的问题,抽取样本的要求是什么呢? 一、抽取的学生数目要适当。如果抽取的学生数太少,那么样本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太多,那么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我们可以取100名学生作为一个样本。 二、要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抽取到的机会相等。例如,可以在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用电脑随机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 你还能想出使每个学生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方法吗? 从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用电脑抽取能被5整除的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学生;放学或上学时在校门口随机访问100名学生,等等。 这种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