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学期)

添加时间:2009-12-17 9:48:08

第一课时绪论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课开设的意义、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心理活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教学重点难点:心理活动的分类及影响。

一、心理课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心理常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三级目标:治疗,预防,发展。课堂要求: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积极思考,勇于发言。

二、什么是人的心理活动

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意志,情绪,思维,兴趣,理想,气质,性格

三、心理活动怎样影响着我们

1、心身疾病:胃溃疡,高血压,哮喘……

2、学习障碍:缺乏注意力,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惧……

3、情绪困扰:焦虑,抑郁,强迫……

4、人格偏差:偏执型,戏剧型,强迫型……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2、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3、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性障碍。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5、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6、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7、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8、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9、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10、心理耐受力

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因为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时期,其可塑性强,应及早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耐受失败、挫折的坚强意志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心理健康。

阅读材料:

奥运会其实是个心理大赛场

杜丽终于拿到了金牌,每个人都在由衷地祝贺她,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记得几天前,失去首金之后的她,面对镜头痛哭,不停地表白:“我尽力了,我真的尽力了!”当时她的压力确实是太大了,我见犹怜。所幸她在放下了包袱之后,再次证明了自己。

我不禁想起了最近在韩国流行的一种活动,名字叫“死一把再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人要留下遗像、写下遗嘱,穿上寿衣,躺进棺材中,经历一整套以假乱真的葬仪后,方能活转过来。其目的是为了让参与者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珍惜生命,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某亲历者说:“在棺材里,我非常非常害怕,想起了我的母亲。但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我要创造一个完全没有遗憾的人生。”一些大公司甚至将这种服务看作有助于改善工作的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围棋中常出现这种情况。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一个为运动员减压的办法。在正式比赛前,先进行一次预演。裁判、对手、预赛复赛决赛,每个环节气氛都像模像样虽假犹真,最后让运动员在“彩排”中输掉比赛。让他们设身处地体验失败的感觉,从而,减轻内心的负担,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正式的比赛。

中国奥运军团的优势大多集中在技能型项目上,首当其冲的就是跳水、射击、体操等项目。对于这些项目而言,奥运会上比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更多的是心理素质。

奥运会其实就是个心理大赛场,陈燮霞这个举重队卡拉OK头牌歌星,在哪儿都敢大声放歌,所以她能真正做到“举重若轻”。韩国女子射箭队在奥运会上已经连续六次夺冠,据说跟他们采取的所谓“极端训练法”有关。例如把蛇放到衣服里面来训练克服恐惧,增加比赛时的稳定性。或许,像韩国这样的极端训练方式并不可取,但锻炼运动员“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却很有必要。

第二课时良好的自我意识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自我意识的概念。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

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理的自我;二是心理的自我;三是社会的自我。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先能辨认客体的属性,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的。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们经常摆弄自己的手指,并把它们放进嘴里吮吸,但并不知道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当做玩具。

一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意识到自己的手指与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儿童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二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即从把自己看作是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主体来认识。这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上,其中以自我评价为主导标志。

童年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价出现了新的飞跃,乃至以后进入少年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日益复杂,直至达到成人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水平。

三、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己

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个体往往把对他人的认识迁移到自己身上,像认识他人那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如,当看到别人对长者很有礼貌并受到大家称赞时,就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认识到自己平时对长者的态度。经过多次对比,就会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2.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儿童认识自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做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我的,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从而使之成为自我认识、评价的对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或一项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自信,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新的认识。

4.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

个体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途径,在不断的反省自己中,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一方面通过自我监督,来克制、约束自我,服从既定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教育,按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教育,以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积极统一。

四、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

我是谁,在社会上占什么地位,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一个理想的人。自我同一性混乱会造成人格发展的问题,如堂吉柯德。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唐吉柯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自诩为游侠骑士,要遍游世界去除强扶弱,维护正义,他找了农民桑丘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的骑士业绩。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当成豪华的城堡,把理发时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作军队……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

五、自我意识二十问

第三课情绪ABC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绪、情绪的种类、情绪产生的过程以及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调控情绪。

一、认识情绪

展示情绪图片,让学生辨认图片中的人物所表达的情绪。

二、情绪的种类

n 喜——高兴、愉悦、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n 怒——讨厌、生气、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n 哀——失望、难过、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n 惧——担心、焦虑、惊惶失措、呆若木鸡

三、两可图的启示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进行反映,而是选择一个或几个刺激。这些被选择的刺激就是知觉对象,其他没被选择的就成了知觉背景。知觉对象和知觉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因此,我们把这些图看成是什么样子,就取决于我们再看图时把什么当作知觉对象,把什么当作知觉背景。

看图是如此,我们的情绪产生也是如此

每天我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经历。面对这些外界刺激,我们究竟是选择哪些作为我们进行加工处理的对象呢?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积极的、光明的、充满灿烂前景的;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它却是消极的、黯淡的、看不到希望所在。

例:半杯水的启示。

甲:怎么只有半杯水,喝了也不解渴,还不如没有。

乙:太好了,还有半杯水,先喝了再说。

四、情绪ABC理论

n A——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n B——对该事情的观念(Belief)

n C——情绪结果(Consequence)

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关键取决于B。

例:两个秀才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五、教师总结

想法决定情绪,所以要调节情绪,并不一定要改变事件,更重要的是改变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

第四课考试焦虑觅良方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业成绩,以及如何调节考试焦虑。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调节考试焦虑水平。

一、考试焦虑自测

n 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n 在某一科目的考试中取得的好分数,似乎不能增加你在其他科目的考试中的自信心。

n 你的家人、朋友等都期待你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n 考试时,你有时会产生许多对答题毫无帮助的莫名其妙的想法。

n 重大考试前后,你不想吃东西。

n 在你看来,考试过程似乎不应搞得太正规,那样容易使人紧张。

n 在你看来,考试成绩好的人将来必定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地位。

n 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你常常会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强得多。

n 如果考糟了,即使自己不会老是记挂着它,你也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n 面临一场必须参加的重大考试,你会紧张得睡不好觉。

n 考试时,如果监考人来回走动注视着你,你便无法答卷。

n 如果考试被废除,你想你的功课实际上会学得更好。

n 面对重大考试,你的大脑好像凝固了一样。

n 考试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对知识掌握得如何的状况。

n 如果考试得了低分数,你不愿把自己的确切分数告诉任何人。

n 考试前,你常常感到还需要再充实一些知识。

n 在即将得知考试结果前,你会感到十分焦虑或不安。

n 假如在这次考试中考得不好,你会认为这意味着自己并不像原来所想象的那样聪明。n 应试时你常发现,自己的手指在哆嗦,或双腿在打颤。

n 考试过后,常常感到本来自己应考得更好些。

n 在某些考试题上你费劲越多,脑子也就越乱。

n 公布你的考分前,你很想知道别人考得怎么样。

n 你想如果你能单独进行考试,或者没有时限压力的话,那么你的成绩将会好得多。n 你认为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你的前途和命运。

n 考试时,有时你非常紧张,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本来知道的东西。

评分规则:

n 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n 1~10分:轻度考试焦虑

n 11~18分:中度考试焦虑

n 19~24分:重度考试焦虑

二、考试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之间为倒U型曲线的关系,只有中等焦虑才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三、考试焦虑的调适

n 改善认知

调整过高的目标和期望,纠正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消除考试前过重的心理压力。

n 放松训练

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意念放松法

n 系统脱敏

学会放松;编制紧张程度分级表;进行想象松弛训练

四、科学的应试技巧

n 进入考场,稳定情绪

n 拿到试卷,按序作答

n 仔细审题,避免粗心

n 认真答题,不求速度

n 遇到难题,回头再做

n 掌握时间,合理分配

第五课心理暗示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教学重点难点: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

一、游戏

两食指平行摆放,请注视自己食指,想象有一根绷紧的橡皮筋绕在上面。“你能感觉到橡皮筋把你的手指拉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讨论:

n 是什么促使你的手指移动?

n 你有没有见过意识引发行动的其他事例?

n 那些手指保持不动的同学是通过什么来抵消“橡皮筋”的力量?

二、什么是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或按照一定方式去行动。

三、心理暗示的种类

n 语言暗示

n 非语言暗示

眼神、表情、体态、行为、符号

n 他人暗示

广告、劝说等

n 自我暗示

n 积极的自我暗示

n 消极的自我暗示

习得性无助

自我实现预言

四、积极心理暗示的技巧

n 主观:每句以我开始。

n 积极:用肯定的、正面的句子。

n 现在:尽量用现在时而非将来时。

n 简洁:要用简短、精练、有力量的句子。

n 踏实:目标要有阶梯型和可行性。

n 坚持:每天花一定时间。

60秒PR法

每天早起后和晚上临睡前,各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自我暗示的前半部分,要选择一些积极的、肯定式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并固定下来,天天背诵,做到反复强化,例如:我正在进行自信训练,我一定会越来越有自信的;我是有能力的;我在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我是我生命的主人;活着,我感到充实与快乐;困难只会增加我的勇气!

第六课自信面对人生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自信的含义,自信对我们的成功有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提高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提高自信。

一、两个故事

DNA的发现

1951年,英国一位叫弗兰克林的人,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随后,她就这个问题做了一次演讲。然而由于不自信,她怀疑自己的假说是否正确,所以她后来放弃了这个假说。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学说。这个学说标志着生物学时代的到来。他们两人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与成功失之交臂,弗兰克林追悔莫及。

小泽征尔的故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二、自信VS自卑

? 自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我力量有充分的估计。

? 对我们的影响

—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使可能变为现实

? 自卑——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且无法赶上别人。

? 对我们的影响

—使可能变为不可能

—使不可能变得毫无希望

三、自负>自信?

? 自负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

? 自负表现出的是夸张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的角色

? 自负是一种盲目的自信,虚假的自信,其本质是不自信

赵括纸上谈兵,自以为是,结果惨遭失败。马谡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而失街亭。自负者往往沉溺于夸大的自我形象中,盲目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故而不听他人的意见,最终因为自负成为了自己人生的绊脚石。

四、超越自卑

阿德勒的故事

有一个奥地利的小男孩,从小体弱多病而且患有驼背,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小伙伴中,都不受重视。而他的哥哥则仪表不凡,非常出色,深受同龄人的爱戴,也是父母的骄傲。在与哥哥的强烈对比反差中,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惭形秽。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开始明白让自己感到苦闷、使自己行动受到限制的原因就是自卑。其实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这种影响,而成功便是去超越,去战胜这股消极的力量,进而把自卑转化为向上的动力。他自己做到了,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就是阿德勒。

他赖以成名的著作就是《自卑与超越》

超越自卑的方法:

? 练习当众发言

? 勇于面对失败

If failure is inevitable, fail with dignity

怯场时,不妨坦白自己的真实想法

? 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

? 不断积累成功体验

? 积极的自我暗示

很久以前,有一个女孩,她觉得她自己不够漂亮,不够有魅力,总之没什么自信。没什么人认识她……

有一天她和从前一样走在街上,来到了一个小店,她看中了一个发夹,价值不菲,店员建议她喜欢就戴上看看。然后店员帮她戴上了,她当时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是她吗?虽然昂贵,她还是决定要买下来。

然后戴着发夹飘啊飘的跑出去,因为她急着想让大家看看如此美丽的她。结果跑到门口的时候撞上了一个老人,但是她还是飘啊飘的跑了出去,隐约听见老人在叫她,但是她太着急了,就没有回头的跑出去了。

她跑到街上,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好多人聚集过来,纷纷议论说这个漂亮的女孩是谁,怎么从前没有见过。她觉得是那个发夹把她变的如此美丽,于是决定再到那个店里看看还有什么适合她的东西。

当她推门进屋的时候,看见刚刚撞到的那个老人,老人向她微笑,跟她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你看,你的发夹掉了…… ”

第七课突破自我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习惯的力量,以及如何打破习惯思维来进行创新和突破。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突破习惯。

一、游戏

将圆和正方形分别作2等分、4等分和5等分。

二、体验习惯的力量

小游戏:把自己习惯的握手和拥抱的姿势反过来。

讨论:

n 当手指和手臂采取不同于习惯的姿势时,我们有什么感觉?

n 这个游戏给你什么启示?

三、如何突破自我

1、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贝多芬在年轻时被告知没有音乐才华,但他却为世人留下最美妙的音乐;

沃尔特.迪斯尼曾屡次被认为没有才华而遭到报社的拒绝,但他笔下诞生的米老鼠却风靡全世界。

没有你的允许,任何人都无法使你感到自卑。

2、不要被自己的缺陷所吓倒

年轻时的邱吉尔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结巴,但后来世人为他的演讲所折服;

约翰.纳什在30岁时患上被认为几乎没有机会康复的精神分裂症,在三十多年后不仅慢慢康复,而且还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是命运的主人,我主宰我自己的心灵。

3、要站在挫折和失败的废墟上看得更高

1914年,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实验室在大火中被烧得一干二净,损失超过200万美元,但事前他只投了23.8万元的保险。看着自己的心血在火光中变成一片废墟,67岁的爱迪生平静地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这场火把我们以前所有的错误都烧掉了,我们

又可以有个新的开始了。”三个星期后,爱迪生发明了第一部留声机。

挫折和失败,它即可以是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也能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4、不要因为过去的失败就看不到未来的成功

有这样一个人,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再次受挫;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还是这个人,25岁,当选州议员;37岁,当选国会议员;51岁,当选美国总统;此后,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成功是指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从不失败。成功指赢得了战争,而不是赢得每一场战斗。

四、总结

通过练习看看有没有打破习惯的陷阱。

1、哪两个月是连着有31天?

7月和8月;12月和1月。

2、快速心算并朗读结果

1000

40

1000

30

1000

20

1000

10

=4100

第八课成功与幸福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我检验对成功的理解,并通过价值观澄清活动,进一步明确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澄清价值观。

一、引入

《富翁与渔夫》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富翁到海边游玩,在沙滩上散步时看到海边的岩石上有一个渔夫在睡大觉。

他走上前去,推醒了渔夫,问:“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不出海捕鱼呢?”

“我前几天已经出过海了。我捕的鱼够吃好几天的了。”

“你为什么不多捕一些呢?”富翁很惊讶。

“为什么要多捕呢?”渔夫似乎更惊讶。

“你多捕些就能在市场上多卖得一些钱。”

“要多些钱有什么用呢?”

“钱多了你就可以买一条稍大一些的船,就可以捕更多的鱼;于是,可以卖更多的钱,买更大的船。慢慢地,你就可以有自己的船队,可以当大老板了……”富翁越说越陶醉。

可是,渔夫好像还是没开窍:“当老板又能怎样呢?”

富翁有点不耐烦了:“当老板么你就可以象我一样,度假的时候到海边来休闲,沙滩上散散步,晒晒太阳了。”

渔夫瞪了富翁一眼,回答说:“我现在不是已经在晒太阳了吗?”

二、思考与讨论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你赞同谁的说法?富翁还是渔夫?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对成功的认识

在纸上写下这两个问题:

成功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

要怎样你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四、活动

n 请在纸上写下五样你认为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或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n 现在因为某种原因你必须放弃其中的一样,你放弃哪一样呢?请将它从上面划去。

n 在剩下的四样中,让你再放弃两样,你会如何选择?请再划去两项。

n 还剩下两项,现在只能保留一样东西,你会留下什么呢?请再划去一样。

五、交流与分享

n 请你把你所写的五样东西跟大家交流一下。

n 写出五样最珍贵的事物有困难吗?为什么?

n 让你逐渐划去四样东西你觉得有困难吗?在划掉时心情如何?为什么?

六、小故事

《最大的财富》

有一个年轻人总是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终日愁眉不展。一位老人看见他便关切地问:“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呢?”

“我很穷。”年轻人叹了一口气。

“穷?你很富有嘛。”

年轻人不解地看着老人。

“砍掉你一只手指头,给你1000元,干不干?”

“不干!”

“砍掉你一只手,给你1万元,干不干?”

“不干!”

“让你两眼变瞎,给你10万元,干不干?”

“不干!”

“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给你100万元,干不干?”

“不干!”

“给你1000万元,让你马上就死,干不干?”

“不干!”

“你看,你已经有了超过1000万元的财富,为什么还在哀叹自己贫穷呢?”

七、认识幸福

n 幸福,除了财富以外,还与许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有关

n 不管我们今天的生活怎么样,只要你感到幸福,你就幸福

第九课理解与沟通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如何与他人进行正确的沟通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理解他人。

一、人际交往中为什么沟而不通

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在为人处世时往往更多的是从自己的利益、兴趣、面子等角度出发,在考虑问题时很容易忽视对方的个性、需要和心态。

二、架桥行动

?学会聆听

?求大同存小异

?不要在乎嘴边的输赢

?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外圆内方

?承担责任,避免争执

三、如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张莉与班上的三位女生关系很好,每天中午都是一起吃饭,但有一天中午,张莉觉得胃疼,就没吃饭,趴在桌上,其他三个就自己去吃了。张莉感到很生气,在上课前就问她们:“你们没看见我不舒服吗?”她们说都看见了,张莉又问:“那为什么不管我?”她们说:“我们怕影响你休息,再说你这是老毛病了,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张莉一下就气得不行,就不理她们了。当天晚上其中一位打电话给她,她们在电话里又争吵起来,张莉说她们还不如普通同学,一点也不关心她,而对方说张莉太小心眼。就这样,她们就逐渐疏远了。

四、换位思考的方法

?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

?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

?第四步: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

五、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位距

?-3级:及其疏远,有极强的排他性;

?-2级:有很强的排他性,冲突会具体化和表面化;

?-1级:对对方心存不满,但还能勉强相处;

?0级:既无排他性,也无与人交往的意愿;

?+1级:对对方有好感,有进一步主动交往的意愿;

?+2级:愿意主动为对方提供帮助,但期望有一定的回报;

?+3级:对对方有极高的信任,能与对方共享大部分的秘密,并不求任何回报;

六、避免争执的说话

?这事都怪你!

?明明是你错了,还要狡辩!

?你不觉得这样做很对不起我吗?

?是你先惹我的!

?我觉得我没什么地方做错,倒是你很多地方让我不满!

?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我是不是什么地方让你不高兴了?

?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还请你多包涵。

?是我一时没听清楚,误会你了。

?我想我肯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能告诉我吗?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我校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实验学校建设,充分展现特色实验学校风采,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设计思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结合实学校际,针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而开设的。根据《纲要》要求,除了应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重点主要是向学生传输健康的生活理念,教授科学的心理调节技能,帮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易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程目标 按照《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教学成果和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2.培养高中生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3.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交往角色辅导,以正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辅导训练,开展考试心理调试和辅导,减少学习、升学和考试的心理负担。 5.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升学或就业问题,开展择校或职业辅导,培养学生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的能力,具备克服升学就业压力的能力。 (二)分层目标 高一级:根据高一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中,离开家庭独自一个人来到县城求学,在缺乏学习和生活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较快的投入大高中学习生活中,学校将高一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认识高中阶段,适应高中学习,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竞争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顺利走过高中过渡期。 高二级: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由于学生刚度过高一适应期,对高中生活失去新鲜感,我校大部分学生在校外寄宿,监管力度较弱,自控能力偏低,在这个阶段学生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心里比较浮躁,会出现早恋的苗头,容易在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将高二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会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磨练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自己的人格,学会独立生活,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为高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要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变态),与这三种心理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正常状态的个体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其次,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在发生了“生活事件”后。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中。在通常状态下,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例如我所教学生郭某,平时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担任班级男生舍长。可是临近升中考试时,因面临中考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自拔,为发泄心中郁闷,在一天的半夜竟然放声“高歌”,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休息,事后经我不断地说理引导教育,打开其择业心理症结,才认识到自己行为失当的错误。 学生心理的失衡原因颇多,更因其具有偶发性。所以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恶果的案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如“马加爵事件” 、“紫金中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因此,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其陷于不平衡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尽可能消除偏态或变态的不适应行为,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这样既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常识,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活动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倾听心灵的声音 活动目的:通过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赛(选取关于心理小故事和小常识,关于挫折,关于励志的文章)。 二、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三、健康知识讲座。 第二课时畅游心海 活动目的:通过一个个各方面趣味知识,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心理学,增加心理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活动过程: 一、健康知识大赛:做一个箱子,用抽奖的形式,将所有的题目放在里面,每组派3名代表参加,抽题,答对的现场奖励一个小礼品,答错则放回箱子(用选择或者判断的形式)。 二、心理大观园——心理学知识、图片展 展览收集的心理活动图片,心理健康知识 三、心理格言征集活动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创作心理健康方面的格言,可以是反映生活,学习、情感等,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30字以内。最后评选出10条优秀的格言。 第三课时送上一缕阳光 活动目的:使学生学会称赞别人,懂得称赞别人是增进同学之间友情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克服羞怯心理,勇敢地去与人交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当一缕阳光照耀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暖、舒适)是的,在寒冷的时候,在黑暗的时候,我们需要阳光,因为阳光带给我们温暖、舒适,使我们心情愉快。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只有太阳才能给我们带来阳光,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太阳,都会放射出温暖的阳光。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一个小太阳,给身边的人送上一缕阳光吗?(出示课题:送上一缕阳光) 其实,想要送给别人阳光并不难,只要大家学会一项本领,那就是称赞别人(板书:称赞别人) (二)、学习称赞别人的方法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称赞别人还不简单吗?”是这样吗?咱们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大家一块儿来称赞称赞他,看看同学们会不会称赞别人。 指名一位同学上台,其他人称赞他。(其中一位同学态度不够真诚。询问被称赞的同学被别人称赞是的感受,得出结论:称赞别人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诚,这样才能给别人带去温暖。而一味地奉承别人,缺乏真诚的态度,那么你的称赞就会变成盛夏里的烈日,让人感觉不那么舒服了。 (三)、小组活动 1、同学们都明白了该怎样称赞别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小卡片,在卡片上给你们这组其余的六位同学写上一句赞语。受到称赞的同学在卡片背面记录下同学们称赞你的话。完成后投入“阳光信箱”。 2、小组活动、交流。 3、老师从信箱中随意抽去几张卡片,读给大家听,并询问称赞别人时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 (1)当别人称赞你时,你的心情怎样? (2)当你称赞别人时,你觉得他(她)怎样? 4、给称赞别人称赞的好的同学颁发“阳光小天使”奖牌。 (四)、总结 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去尽情的享受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也真诚的称赞别人,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送上一缕温暖的阳光吧! 第四课时生活对我说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更包括心理的健康。让学生争做乐观、自信、热心的健康的人。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热情)

人际交往的破冰利器——热情 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设计理念: 高中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上划分正值青年初期,慢慢步向成熟,但是心理的成熟没能跟上生理上的成熟,因此学生在此阶段极力想要摆脱家长的控制。此阶段,同伴关系是他们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若缺乏同伴的支持会导致学生产生失落、孤独、无助等消极情感。因此在学生刚踏入高中生活时,教会他们一些人际交往上的技巧就很有必要。本次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在新环境下交朋友而设计,帮助同学们在新环境下更好的适应,保持热情的品质。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热情的重要性,掌握培育热情的一些方法。形成对自己日常交往中积极情绪的重视。学会用积极的情绪引导自己,热情对待每一个人。教学重点 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热情。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去理解热情,如何在生活中有效运用培养热情的方法。 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游戏互动 (3)讨论与分享 教学场地 课室或团体辅导室 教学准备 幻灯片放映。事先将学生的凳子摆成两个圆形。 教学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1)用幻灯片向大家展示破冰的图片,问大家破冰的作用,然后引出此次的主题。(2分钟) (2)让大家按学号的单双分成两组,进行暖身活动——一拍即合。两组学生分别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向左右伸出两手,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放在右方同学的手掌上面,然后老师读一篇文章,当出现“一”时,同学的右手要快速拍打右方同学的手掌,而左手尽量避免被人拍到。通过“谁被人拍到就要表演节目”来鼓励学生参与。(文章内容:中国入世,多哈会议,一锤定音。前后只经历了8分钟。一百四十几个世贸组织成员的代表无一反对一致通过。入世给中国改革注入一种新的挑战和动力。)(5分钟) (3)暖身活动结束后,每组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意义 当前在全国,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对于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或“学校心理辅导”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现在,不少中小学已把举办“家长学校”或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讲座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以便更好地协调家长学校的工作。各级学校还组织心理辅导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对于形成一种“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预防针。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正常心理,纠正偏态心理,治疗变态心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2)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3)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以防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word版本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我是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标: 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 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课堂活动 1. 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2. 谈一谈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你喜欢自己的性

格吗?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3. 请你选择 教师将纸板挂在黑板上,板上有两道选择题: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里。ii. 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 1. 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 2. 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请你将你的选择填在()中。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把你的选择填在括号内。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 目的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实践指导 a) 演讲比赛 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b) 老师教你认识自己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六、课外活动

(完整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高中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生理心理发展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来到高中校园,校园环境、老师同学、学习课程等都是全新的,因此高一年级主要围绕环境适应、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来展开教学。 据此我设计了如下课程: 第一课: 从容面对学习新起点

正确认识自己 第三课: 结交新朋友 第四课: 爱在集体 第五课: 发现被遗忘的学习动机 第六课: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七课: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第八课: 活在当下,尊重生命 大部分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能够较好的适应高中生活,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习倦怠、学习动力缺乏,异性交往方面的问题,因此高二年级主要围绕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方法、青春期异性交往等方面展开。据此我主要设计了以下课程: 第一课: 情绪万花筒 第二课: 保持学习动力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变化。 第三课时为什么少年爱看爱情小说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讨论爱情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如何对待爱情小说,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消除消极影响。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一个学生的实例----“琼瑶迷”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9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林立榕 一、活动理念 二、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之间的异 性交往不但可以,而且是正当的、必需的。它应是建立在纯洁友谊的基础上的,其目的是友情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异性交往问题是非常敏感而好奇的。如何正确交往,选择什么样的异性朋友,便成为我们高中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本活动是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思考: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每向前迈出一步我们都要慎重考虑,掌握一个“度”是很重要的。 三、〔活动目标〕 四、教师①引导学生对自己心理进行全面的自我评析②引导学生对异性 交往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实说实说”。学生①全面思索人际交往的观念。 五、②思考实现“人格魅力”的途径,注意与异性同学相处的“度”。 六、〔教学重点〕 七、①打破困惑,喜欢异性并非“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认识男女生交 往的意义,如何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八、②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 理。 九、〔教学难点〕 十、①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发言②教师的穿插与引导。 十一、〔辅导对象〕

十二、高一年级学生 十三、〔课前准备〕 十四、多媒体课件工作纸 十五、二、活动过程 十六、(一)热身活动(男女生有身体接触的热身――互助敲背)引入交流和分享的主题 十七、(二)电影片段《爱情麻辣烫-声音片段》欣赏 十八、(以电影《爱情麻辣烫》的片断之一《声音》来引入,创设一种情境,引起大家对发生在男女生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感情的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或感觉?) 十九、学生交流讨论,分享感想。注意:教师在穿插与引导时,尽量少说话,少做点评,不下结论,以此建立信任,消除心理防卫。辅导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发言的不积极,适时转到下个话题。 二十、(三)有人提议,为了使高中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专门设立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同学们认为好不好? 二十一、学生交流,讨论,引出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二十二、(四)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二十三、学生对坐沟通,小组汇总,教师可以提供参考结论,如:“异性效应” 二十四、1、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 二十五、2、有利于情感交流和互补。 二十六、3、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达到以下标准 1、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计划。 2、要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3、要有课时计划(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班、团队会活动等)。 4、设有心理咨询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5、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等应有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 6、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考评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 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研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辅导教师。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基本原则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 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 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 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 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 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 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 开发等。 5、主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它做 为一种预防性教育,而不是一种补救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帮 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 气质,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困惑,真正做到 防微杜渐。 (二)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 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 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为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易操作,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有利于维护和培养未成年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具体如下: 1、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商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每学年初制定计划,学年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2、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言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及教导处要搞好校园环境建设,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3、班主任工作要扎实,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队工作时,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4、通过宣传专栏、红领巾广播等阵地,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符合文化传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 5、建议各班开展“悄悄话”、咨询信箱活动,学校设立意见箱,接受不愿当面咨询或反映意见的学生工作,并做好记录。

6、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 7、大力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教育活动,如听讲座、班队活动、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8、严格杜绝有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言行,如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在不适当的场合公开学生的隐私等。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我校一名初一女生刘冰,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李老师正在板书时,刘冰的同桌张浩不停地拉址她,刘冰忍无可忍,对张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李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刘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变了?”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刘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刘冰一看见李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刘冰内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刘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 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刘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请问:1、假如你是刘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刘冰走出困境。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刘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刘冰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我校一名高中女生刘冰,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板书时,刘冰的同桌张锋不停地拉址她,刘冰忍无可忍,对张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刘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回事?”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刘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刘冰一看见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刘冰内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刘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 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刘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 请问:1、假如你是刘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刘冰走出困境。 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刘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刘冰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自我疏导请求帮助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如有些人在挫折中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甚至万念俱灰,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面对挫折,应该勇敢战胜它,在挫折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回顾古今中外的名人,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 四、名人名言比赛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遇挫折,变压力为动力”的名言] 比赛规则:分成三大组,名言接龙,一个挨一个说,中间如有间断,后面的同学接上。每组时间分别限为1分钟,在这1分钟内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又多又快。老师会发一个小小纪念品作为奖励,先准备两分钟。一组比赛,另两组帮助老师记数。 归纳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的一生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并且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进取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共10个)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共10个) 一年级开学了,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她小小的个子,每天来上学时,总是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放手,她那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那份惊恐和不安。她不爱说话,课堂上也不发言,在学生齐读齐唱时,她只是默默地坐着,课间操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站着,脸上丝毫没有笑容。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这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在幼儿园时做操都不跟,在家依赖性强。 个案处理: 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 一、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应,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把这个时期称之谓“断乳期”,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我认为非常重要。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要纠正她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1、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的。她拼音学得不够好,就鼓励她说她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上课大声读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同学、老师都会帮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每次做课间操,我都会到她旁边,告诉她,其他同学也和她一样不会做,都是跟着领操的大姐姐乱做,没关系的,只要动起来就好。 2、注意多表扬,不“语罚”。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3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3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篇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针对现在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的现象,通过游戏使学生懂得合作的意义,掌握与人合作的方式。 2、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群性,懂得每个人各有所长,应学会取长补短。 3、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同学间的合作和协调是使集体和谐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同学间协同合作精神及合群性的培养。 活动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的方式。 活动准备:相同面积的白纸若干、挂图、小口玻璃瓶一个、细线五条、乒乓球五个。活动步骤: 活动 (一):试一试。 1、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小游戏。 2、师准备一个瓶颈较细仅容一个乒乓球通过的小口玻璃瓶,再用五根细线系住乒乓球,把球放入瓶中。然后请五名学生上台,每人分别捏住一根细线。

师事先不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在游戏之后请大家一起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3、师渲染情境:这玻璃瓶代表一口枯井,你们捏着的乒乓球分别代表你们自己。有一天,你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到枯井里去玩。枯井里好多落 叶,好好玩呀!可是,就在你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枯井里突然冒出水来了(师边说边往瓶里倒水)。水越升越高,哎呀,危险!快逃呀,不然就没命了!快!赶快逃…… 4、针对游戏的结果,根据成败分析原因,找出秘诀。 5、师小结: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 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许多事情,只有*大家合作,才可能顺利完成。也只有心中有他人,合作才会成功。 6、让学生再做一次这个游戏,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 (二):玩一玩。 引入: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往手段,会合作的人往往在做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大家会合作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好吗? ”传纸”游戏: 1、拿出准备好的面积大于双脚的纸,每张纸面积相等。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全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变化。

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详细计划

章节教学 内容 主题 课 时 时间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三维目标走进心理学 1 第一周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咨询;心理 健康标准。 使学生从已有的思维模 式中跳脱出来,消除对 心理学的误解,不要再 以有色眼镜看心理辅导 和心理咨询。 教授法、多媒体 1.了解学生是心理学、心理咨询,了解何为心理健康; 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第一章学习 心理 指导 一杯水的容量 1 第二周 认识世界上不 存在没有潜能 的人,只有没有 把潜能发挥出 来人。 摆脱“不可能完成”的 心理定势,树立自信; 突破自我界限,充分发 挥自我潜能。 讲授法、实验学习 法、小组讨论法、多 媒体 1.通过辅导使学生体验内心真实的需求,重新点燃追 求理想和愿望的热情和活力。 2.理解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3、激发学生探索自己潜能的热情,提高战胜困难的自 信心。 学习策略指导 1 第三周 学会科学用脑, 掌握什么是习 得性无助感、学 习过程中注意 与记忆策略。 消除在生活中、学习上 长期养成的习得性无助 感,学会利用注意和记 忆策略,改进不良的学 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讲授法、情景教学 法、小组讨论法;多 媒体 1.让学生意识到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提高 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介绍学习中常见的学习心理,并学会克服不良的学 习习惯。 我的困惑 1 第四周 1、主动宣泄进入新环境的困惑; 2、积极寻找解决困惑的办法; 3、学会写心理日记。 讲授法、情景教学 法、小组讨论法、提 问法;多媒体 1.宣泄自己进入新环境后的困惑; 2.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3.学习如何处理这种困惑。 4.学生能了解心里有困惑时可以寻求的帮助的资源和 途径; 5.学生能学会写心理日记。 考试心理辅导 1 第五周 掌握考试焦虑的背后原因,掌握放松训练 的程序,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 讲授法、提问法、小 组讨论法、情景教学 法;多媒体 1.辅导学生掌握降低考试焦虑的方法;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技巧; 3.指导学生掌握放松训练的方法。 第二章自我 意识 指导 我是谁-自我 探索 1 第六周认识自我,顺利度过自我统一性危机。 讲授法、小组讨论 法、角色扮演法、游 戏法;多媒体 1.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知道“认识自我”的自查方法; 3.从别人的反馈中,使自知的我和他人所知的我更为 一致 自我肯定训练 1 第七周 正确认识自我,充分认识自身优点,坦然 接受别人的赞美。 讲授法、小组讨论 法、角色扮演法;多 媒体。 1.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2.能对别人肯定地说出自己的优点; 3.能坦然地接受别人的赞美。 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