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300题合集.pdf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300题合集.pdf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300题合集.pdf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300题合集.pdf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精选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布拉德雷的“事物的关系是不真实的”。 布拉德雷继承并阐发了格林新黑格尔主义的观点。他以事物只能在相互关系中存在为论据来“证明”事物的不存在。他认为事物无不处在相互关系之中,但他断言,事物这种关系正好证明了他们的不真实性,即他们是人的主观幻想(现象)。他以同样的诡辩手法否定时空的客观性,否定事物运动的客观性及经验的对象不真实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2.尼采: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独特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在其影响下,人尽管被描绘为宇宙的建造者,周围世界的决定者,历史进步的核心,实际上人却必须服从普遍的、纯粹的理性及作为这种理性的体现的世界,遵循奴隶道德,陷入狭隘的实际主义,不敢去创造新的东西,从而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前景和价值。越是那些被认为经过理性的严格训练饱学之士,就越是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绪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尼采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几乎所有概念(如主体、对象、实体、意识、认识、真理等)都是虚构和谬误,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它们不仅不能达到、反而掩盖了人的生命和本能。后者是人的深层存在,赋于了人生以意义和目的。因此,为了使人的能力不受束缚,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为理性派思想家所制定和神圣化的旧概念,代之以突出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并把它当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观念。 3.新实在主义作为一个反对唯心主义的派别,其不同于唯物主义之处有哪些? ⑴他们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他们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⑵肯定本质或共相的独立存在,从而表现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4.怀特海的哲学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他既肯定科学,也肯定宗教,认为宗教是人类经验之中不断表现出向上的一个因素;他为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基本宗旨的分析哲学运动提供了工具(数理逻辑),却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他曾致力于数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却对数学的精确性持怀疑态度,对烦琐的语义分析也持异议;他关注科学,将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奠基于科学之上,却又笃信宗教,充满着宗教感情,力图使科学与宗教融合起来。

西方政治思想史真题(复旦)

复旦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每题7分,共56分) 1,政治辩证法2,代议民主制3,政治参与的含义4,民族的基本特征 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6,政府机构7,内阁制8,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 二、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18分) 三、政治统治职能为什么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意义?(28分) 四、民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18分) 五、论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分析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30分) 复旦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6分) 1、行为政治学 2、国家形态 3、政党政治 4、结构功能主义 5、政治发展的含义 6、阶级 7、民族区域自治 8、违宪审查权 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8分) 三、试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进行比较分析。(18分) 四、试论政治文化的超前性和滞后性。(28分) 五、试论我国“当前改革是一场大变革”并用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分析。(30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复旦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理想国》 2、《政府论》 3、马基雅维利 4、霍布斯 5、格劳秀斯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洛克对国内政治权力结构的设计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试述古希腊政治学说的基本特征 2、试述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自由主义\"与以卢梭为代表的欧陆\"自由\"观的区别 复旦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阿奎那 2、《乌托邦》 3、《利维坦》 4、《神学政治论》 5、《上帝之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波利比乌斯的“混合政体说” 2、简述贡斯当的“古代自由与近代自由之区分”的观点 3、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4、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阐述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做简要评论 2、试述古典政治学与近代政治学之区别 复旦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阿奎那2.西塞罗3.《论法的精神》4.《论美国的民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市民社会”概念。 2.简述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1.简述论理学与政治学在亚理士多德政治理论中的关系。2.洛克理论中劳动与财产权的关系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政治理论的开创者,如何理解? 2.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复旦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政治思想史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逻辑框架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 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 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和城邦制度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 2、智者的政治思想 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 ●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 3、哲学家治国思想 4、政体思想 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 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 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 ●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 2、自然法思想 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4、人人平等思想 ●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 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 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 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 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 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信仰和理性 3、教会和国家 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 5、政体理论 6、法的性质和分类 ●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 治思想 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民族国家的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 3、宗教改革运动 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1、生平和著作 2、权力政治观 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4、君主的统治方法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考研

本原: 早期自然哲学家思考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总和的自然界,它的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本原,它的本义是“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比那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本原的这两层含义分别被翻译为“基质”和“原则”。 我们现在说的自然界相当于希腊人所说的“宇宙”,本原和宇宙的的联系在于,宇宙是本原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 伊奥尼亚派 水本原说: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 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所以推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水。 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生成万物的本原是“无定” 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它没有任何规定性,是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 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的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二者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3、认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生成过程是对无定的损害,事物的回归则是对无定的补偿,这种损害和补偿的比喻表达了古希腊人循环往复的因果观。 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1、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气既和水具有特定的性质,又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 2、气是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这是一种典型的转化生成观。 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 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赫拉克利特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 1、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而万物又转化为火,因此,世界的归宿也是火。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是火的运动: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为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 2、火的运动符合其自身的本性,受一定的原则支配。火转化为万物之后,取而代之的气、水、土的状态,但仍然受着火的本性原则支配。故气、土、水之间的转化也是火的运动。 3、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 逻各斯学说 1、赫拉克利特认为,内在的本原——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即是逻各斯。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 2、逻各斯的原义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指“说出的道理”。 3、逻各斯表现为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毁灭是可感的,但支配可感事物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4、逻各斯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西方哲学史考研笔记-,自己整理好的打印版

xx 西方哲学史笔记 应对该课程的对象、大概内容范围、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所认识。 一、应以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哲学史”的冠名下,有许多内容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论著。显然存在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xx“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划分”等,而其中的关键是对“哲学”的理解,造成不同的“哲学史”。 (思考: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不同阶段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含义表述的分析,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和结论) 尽管存在差异,但是各异的哲学史表现出来的共性又是明显的和主要的: 1、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2、哲学问题的综合性; 3、哲学问题的超越性; 4、具体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这样的基本问题。 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哲学史收录的史料大同小异,当然在编排和分析利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 概括三点: 1、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通过学习,可以大大增长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3、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观点:“学习哲学最好学习哲学史”。它应该集中地体现了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性和意义,除了体现了以上第3点的意义外,强调了哲学的历史性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性,更符合哲学本身的性质。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同时也要划清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线。 当然这里有一个如何去划线的问题。 2、坚持阶级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3、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原则。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尝试与哲学特性一致的方法:辩证法(论辩的方法、对话的方法) 思考题 1、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3、西方哲学史中的哲学家的“哲学”xx(概念)分析。 第一章 xx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xx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xx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xx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xx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xxxx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各所重点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 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 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分析题4选3 15分 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 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 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 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1、《礼记》 2、谶纬 3、崇本举末 4、习与性成 5、体用一 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以心原物 3、圣人体无 4、一故神两故化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 (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 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 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7年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三表四端虚一静因内籀外籀人副天数神灭论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笔记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笔 记 一、复习笔记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可以归结为: 1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 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 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通过对上述方面的研究,努力揭示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特征及其客观必然性,对各种政治思想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学习、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指导我们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政治思想作为社会政治实践的反映,它的发生、发展从根本上说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政

治思想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相对独立发展的逻辑联系和规律。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就是坚持政治思想发展的源和流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 (1)要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以及政治实践的主要内容,从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从各个政治思想家的不同经历出发,去说明各种政治思想的内容,揭示各种政治思想所代表的特定阶级的利益。 (2)要说明政治思想家阐述其政治思想所特有的理论形式、方法,揭示各种政治思想之间,政治思想与哲学、宗教、科学之间的联系。 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想意识的基本方法。由于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坚持从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出发,从不同阶级的利益矛盾、冲突出发,揭示出各种抽象的理论、观点所包含的阶级内容。 3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在分析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包括思想意识时,总是将其视为一个历史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对其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分析西方政治思想时,不仅要指出其阶级性质,而且要把它们放在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和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它们是否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 寓评于介是在认识、描述、评价西方政治思想时应该采取的一种方法。寓评于介就是将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性质与价值评价与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完整、系统的认识、描述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按照阶级分析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从政治思想与社会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 1.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 A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在坚持基督信仰的前提下,极力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基础 B教会和国家关系 1.论证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2.承认国家的合理性,强调人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理性源于上帝的理性,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创造物; 3.国家与教会的目的和地位不同:: 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社会生活的要求,即在国家中国一种道德的生活,这一任务由世俗的统治者完成;教会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即在天国享受上帝的快乐,这一任务世俗的统治着无法实现,只有掌管人的精神的教士等级才能完成。 4.上帝的恩典表现在人对上帝的“信”、“望”、“爱”三种品德的具备和洗礼、忏悔等教会圣事上,这些只有教会和罗马教皇才能实现。 5.结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世上的一切君主都应当受教皇的支配 C阿奎那的法律思想—是其神学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种法的关系-----永恒法是最高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和人法要服从永恒法,人法要服从自然法;人法必须受神法的指导。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原因:A.理性的能力不能帮助人达到在天国和上帝通向快乐之以最终目标,这一目的的只有靠神法的指导才能达到; B.人类的判断是不可靠的,需要以神法作为制定法律的准则; C.人的道德生活要求人在行为和内心两方面活动中保持正值,需要以神法作为人法的补充。 D.人法不能惩治并禁止一切恶行,需要可以防止各种罪恶的神法。 (一)马基雅维利:对此人的评价 一、权力政治观 人性是观察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应当脱离道德的约束,对事情的实际方面和想象方面应严加分辨。历史经验之所以值得借鉴,是因为历史和现实总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历史和现实的相似性是由人性的相似性所决定的。马基雅维里认为,凡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这种共同的本性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人很凶恶,又很怯懦。第二,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因此人总是得不到满足。第三,人们不知感恩图报,总是临难苟免。 由于他观察政治问题的眼光和研究政治问题的方法上的重大变革,使其成为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其一,开始冲破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问题。其二,政治与伦理问题区分开来,把国家看作是纯粹的组织权力,主张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其三,完全从实际出发,讨论国家实际上是什么样怎样去治理等实际问题。政治看作为管理国家的学问。 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马基雅维里指出,造成意大利分裂纷争状态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教皇对意大利各国世俗政权的干预和挑拨。其次,由于贵族的自私、腐败和糜烂。第三,还由于市民内部的宗派斗争。结束意大利分裂混乱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由强而有力的专制君主来统一意大利。只有专制君主才能对付教皇的挑拨,压制贵族的气焰,制止宗派的纷争,才能使意大利获得统一和安宁。只把君主政体看作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性措施,在国家统一之后,仍应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才能使意大利长治久安。 三、君主的统治方法 马基雅维里从人性邪恶这一观点出发,认为君主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要维护意大利的政局稳定,必须善于统治,善于用权术对付邪恶的人性。 第一,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基础,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君主应当注重实力,

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

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 1.始基:古希腊语。作为哲学名词,真正使用者是赫拉克利特。泰勒斯起开始具有哲学上的意义,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的共同的东西。 2.逻各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 3.种子说:“种子”说,由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4.四根说:四根说,由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5.奴斯: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术语。一般译为“理性”、“心灵”。希腊文,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 6.影像说:影像说是古希腊原子唯物主义者提出的一种说明认识来源的学说。它承认人的认识是由外界客观对象引起的,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朴素的反映论。——留基伯、德谟克利特 7.智者: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后来自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称为智者。由于智者能言善辩及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其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似是而非的智慧的人。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语。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智者在思想上接受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思想,肯定运动变化着的感觉现象的真实性,但走向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 8.理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9.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运用“实体”概念来概括一切特殊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是客观独立的存在,这表明他在寻求物质的一般概念。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区分开来,认为“种”“属”等东西是一种共相,是不能离开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第二实体”是后于“第一实体”的。在这里,他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一般的东西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能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柏拉图理念论唯物主义的克服。10.四因说:?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11.《理想国》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一,其中阐述了其政治观点希望以哲学家为统治者来统治从而实现一个乌托邦国家。 12.《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其后面给牛顿等人很大的启发。 13.《工具论》亚里士多德主要论述了演绎法,该书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4.《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它是西方思想传统中的最重要的经典文本,或者说是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重要着作,它展示了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的原因的探索。本书最终考察了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而提出关于普遍知识的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2017年北大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

新祥旭.未名堂 https://www.doczj.com/doc/669712308.html, 2017年北大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 科目:西方哲学史一 时间:25号上午 一、名词解释(8X5=40分) 1.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 2.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 3.奥古斯丁的“光照说”; 4. 奥康的剃刀 5. 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 6. 斯宾诺莎的实体; 7. 第二性的质; 8. 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 二、论述题(3X25=75分) 1. 试析柏拉图如何论述正义本身为善; 2. 扼要论述休谟的因果性理论; 3. 试论康德的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为什么是普遍法则? 三、哲学文本分析题(35分) “ 关于抽象本性我已说了很多, 再回到共相的概念,它必须经过抽象而形成。当我听到“人”、“白”或“白色的”时,我并未从词意想起基体事物之中的本性或性质,而是从“人”获得关于动物、理性、可朽的概念,而不是关于后来那些偶性的,而且,这些概念虽然是混淆的,但不是分离的。个体的概念也是经过抽象而形成的,如说:这个实体、这个身体、这个动物、这个人、这种白的东西。用“这个人”这个词,我们仅考虑人的本性与某一个基体有关;而用“人”这个词,我们考虑同样的本性,但这是纯粹于自身之中的,不与任何一个人有关的本性。 至于对共相的理解,正确地说它是唯一的、明白的(nudus )与纯粹的。所谓唯一的,指与感官分离,它不把事物感知为可感的;所谓明白,是指对一切的、任何的形式的抽象;纯粹则是指从所有具体的事物中分离出来,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无论是质料或形式,设定在它之中,如果在它之中,那概念就是混淆的。 考虑到这些问题之后,让我们来解决波菲利提出的种与属的问题。在共相的所有本性已经揭示之后,这些问题是容易解决的。” 阿伯拉尔《对波菲利的注释》 问题: 1. 上文提到的“波菲利提出的种与属的问题”具体是指什么问题?它牵涉到中世纪哲学一个什么样的论争? 2. 根据你的哲学史知识和对以上文本的分析,请尝试说明作者阿伯拉尔在这个论争持什么样的立场,他会对“波菲利提出的种与属的问题”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 1、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在存在问题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差异: 赫拉克利特典型的观点是“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而巴门尼德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某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 赫拉克利特是“火本原论”者,他第一个提出“逻各斯”的概念,并开启了辩证法之门。“万物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在经验中他观察到世界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即变化就发生在现在。对于一个特定的事物,它正在发生着变化,正转化为他物。那么 是:“” 而不是感官的对象。如果没有存在作为对象,思想是不可能的。但有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空想”。 2、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的关系,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直接的关系,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批判理念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和缜密论证创立的。实体论克服了理念论关于一般能够脱离个别、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事物独立存在的错误观点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叫做“理念”,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或相,转义为心灵、灵魂可以看见的东西。柏拉图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

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理念是在现象界之外的,决定现象接的永恒不变的、普遍的、绝对的、必然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柏拉图关于理念可以完全脱离可感个体事物单独存在的看法和观点。亚里士多德指出: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他质问道:抽象的共性怎能单独存在?比如:你能说人只是人(抽象共性)而不是动物(可感共性)吗?因为人类是从动物界演化而来。所以,在批评自己老师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缜密的论证创立了他的实体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首先一个涵义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如 “是者” “实体 免陷入理念论所持的普遍先于个别的立场,但却不免向理念论妥协。实体论并不是与理念论截然对立的学说,而是试图包容后者、比后者更全面的尝试。 亚里士多德尖锐地批判柏拉图的“分离学说”,但最后也不得不设定了一个分离的纯形式。他与相位因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理念或形式的分离,而在于如何解释可感事物与不可感的本质之间的分离和联系。柏拉图使用

各名校西方政治思想史 考研真题整理 (考研重点)

各校西方政治思想史真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天赋人权说 2、自然法 3、社会契约论 4、人民主权 5、功利主义 6、女权主义 7、积极由与消极自由 8、马基雅维利洛克;《论李维》 9、马丁·路德;路德10、布丹11、格劳秀斯;格劳秀斯12、斯宾诺莎13、霍布斯;霍布斯的主权者义务;《利维坦》;《利维坦》14、洛克论政府权力的性质15、孟德斯鸠的政体原则;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16、卢梭论财产分配17、杰斐逊;杰弗逊的人民参政权利18、汉密尔顿论议会两院制19、黑格尔的国家定义20、伯克21、密尔论选举复票制22、莫尔23、潘恩24、伏尔泰25、康帕内拉26、《乌托邦》27、《政府论》28、《论美国的民主》

1、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评述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2、霍布斯采用哪种方法建立他的政治思想体系;简述霍布斯自然权利说的核心内容 霍布斯规定自然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霍布斯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关联3、简述孟德斯鸠论各种正常政体的原则;简述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内容 简述孟德斯鸠讲的政治自由的含义;试比较洛克与孟德斯鸠分权学说 4、洛克的所有权理论;洛克理论中劳动与财产权的关系及其意义 试归纳洛克关于政府解体的原因;简述洛克对国内政治权力结构的设计 5、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简述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简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市民社会”概念 6、密尔的代议制政治理论JS密尔是如何发展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的 试析JS密尔之于10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导思想 7、简述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的“联邦制理论”;汉密尔顿等人的联邦共和制主张理论基础是什么? 8、布丹政体分类的理论特点是什么;简述布丹的主权理论 布丹讲的国家主权的各项职能是什么? 9、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试评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卢梭是如何称呼社会契约基础上的政治体的;卢梭划分了哪几种法律 简述卢梭对封建专制制度下社会与政治不平等的批判;试述卢梭的人民主权观 10、简述杰弗逊自然权利学说中的平等原则;杰弗逊用哪几种自然权利取代洛克的财产权? 11、试述哈耶克“自发秩序”自由观12、斯宾诺莎是怎样论述他的自由观的 13、边沁的“功利主义”14、孔斯坦的自由观 15、简述英国光荣革命的意义;试述英国光荣革命的制度成就;英国光荣革命的制度意义是什么 16、简述法国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想特征;试论法国大革命对西方现代制度形成的影响 17、试述近代西方分权学说的演化线索

复旦考研-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一章古典希腊城邦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特点 一、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希腊人将科学、哲学与宗教、巫术区分开来,将从直接经验而来的技术上升为抽象的科学。 希腊城邦制度是产生政治思想的基础。 二、城邦制度的形成和特征 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城邦形成的三条道路和三种类型。 城邦制度的外部特征:小国寡民的规模和多元主义的政治格局。 城邦制度的内在特征:城邦是公民的自治组织。城邦的基本社会结构,公民的地位和权利,发达的公共生活和政治辩论,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公民政治文化。 三、政治思想特点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以政体研究为中心,以协调公民内部关系为主题。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第二节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 一、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贡献 早期自然哲学家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和政治活动。早期自然哲学家对西方政治观念形成的贡献:理性思考的开端及求知传统;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逻各斯和自然法;自然秩序和社会和谐、社会正义。 二、智者的活动和影响 智者的产生和派别。智者是民主生活繁荣的产物: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 智者的基本政治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产生于人的约定;法律是人约定,自然高于法律。 智者对政治思想的重要贡献。由自然转向人,从一个新的起点研究政治现象;开阔了人的视野,影响和促进了城邦的政治生活。 三、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政治人格及影响。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知识即美德;应由掌握知识的人管理图家。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 第三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柏拉图(公元前427一347年)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主要政治著作有《理想国》、《法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始基 “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 “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 “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曼尼德) “存在”被巴曼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 6.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1、政治的要素: (1)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2)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3)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4)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2、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1、界定: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2、特征: (1)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2)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3)政治思想不断变化。 (三)什么是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线索: (1)对政治现象的客观描述解释和分析: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 (2)价值判断或选择:回答“怎么样”。 (四)什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 关于“西方”:西方不是政治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演变: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欧→北美 西欧、北美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社会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 (五)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 (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 (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柏拉图 (1)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2)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青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过诗歌、戏剧,研究多人思想。20岁时投师于苏格拉底,并深受苏格拉底影响,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外出游学。(3)柏拉图结束游历回到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 (4)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 代表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 (5)主要思想有: ①国家理念与城邦正义观: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专业考研真题汇总(00-09年)

哲 人 超 级 版 主 2# 发表于 2010-3-11 09:0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大学2008西方哲学考研试题(中哲与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2008西方哲学考研试题(中哲与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道法自然形神相即一物两体至良知气者理之依 二、论述题: 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 三、名词解释: 力比多生活辩证法三阶段信仰意志命题函项译不准原理 四、论述题: 1.比较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的异同 2.维特根斯坦如何批评“私人语言” 3.分析萨特的两段话:人的绝对自由和存在先于本质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1.水是万物的本原 2.知道自己无知 3.认识就是灵魂的回忆 4.斯多亚学派 5.有知识的无知 6.自因(斯宾诺莎) 7.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8.单子 9.先验 10.自我设定非我 二、论述题: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2.如何理解笛卡尔的“清楚、明白”的标准 3.休谟对因果性和必然性联系的看法 4.康德关于统觉的学说

TOP 哲人 超级版主 3# 发表于 2010-3-11 09:03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北大西方哲学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三个世界 绵延 逻辑原子主义 信仰意志 范畴错误 自在与自为 能指与所指 作为公平的正义 二、分析论述 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大概说的是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 三、论述题 为什么对海德格尔而言,现象学的中心问题不是认识论,而是存在论。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永恒的活火 智者 四因 流溢说 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 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真观念 观念的关系和事实 物自体 绝对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