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中医入门2006-11-22 04:33:42 阅读1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_1178930_1.html

首先中医的起源,很早早到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中医最早的也是最完善的也是最权威的经典,当然是黄帝内经了,据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通篇是以黄帝与他老师歧伯的对话写成,分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后世多有注解,现在比较通用的是唐代王冰的版本,整书基本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理论,以及部分病例,确立的中医的理论基础,后世的医经多半从此书中衍生。对于中医的本身理论基础,正是很多认为是迷信的阴阳五行学说,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中医不可靠的原因,对此,想说明的是:什么是阴阳?其实内经表达的一个意思就是阴阳就是相对,基本意思是这样,阴阳相和,万物繁衍生息之道,相合就是协调,这个和所谓的哲学有点类似,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一个数学模型,只是我们没办法现在把他弄清楚,前人只是通过语言描述,也不是很确切,但有点可以说的是,只有数学才能描述这个世界,当然内经中有一句也讲到,恍惚之数,生于毫厘,则可度量等大概意思就是强调了研究数在医学的重要性,但现在还没开始,至于占卦算命一类,我个人认为如果认为周易是一本关于天地万物运行的模型书,那么用他来做占卦算命自然是可以的,这是数学问题,所谓预测就是计算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如我们听天气预报,经常可以看到降水概率多少,发射火箭成功概率是多少,现在的数理统计学中,把大概率事件做为必然事件,小概率事件为不可能事件,例如降水概率70%那么明天基本上会下雨,这纯粹是一个数学问题,同样只要我们的模型足够精确,足够具有普遍性,那么预测一类事情,自然是可能的,比如概率论中的第一分布,高斯分布,就经常用来计算预测休正考试成绩的分布,就是很多大学考四六级中的正态分,而些概率论的理论基础已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通过中心极限定理用数学的方法加以严格证明,不再是猜想。总之我们可以大概可以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大概是一个我们所尚不清楚,也不没有精确掌握的数学模型,如果你对这个模型持怀疑态度,那也没办法。说了一下关于中医的起源和理论来源,确实很难,因为这个理论没办法加以证明,但在实践中,尤其是临床医学实践中,只要运用得法却相当神妙的。而且我们应该抱这一种宽容的心态,尤其是我们青年,要知道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再来看中医的理论体系,首先关于人,中医把人分为神和形两大部分,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从阴阳相对论来说可以认为形属阴神属阳,但是其中又各有阴阳,总之和周易中,无极生太极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个意思。在这个模型中所有万物都是相联系的,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明白,考研的政治有过这样一道题目,只要通过六次信息传递,我们就能同世界上任何人联系上,所以人和世界万物是相联系的,这也是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意思,中医所讲的神,不是神仙,就是人的精神,中医认为只要人的精神健康,就是所谓气血通畅,人就自然没病,反之则形体上会出现各种症状。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所以中医就是要给神治病,使得气血(精神存在运行的形式)通畅,由此看来我们西医只是给形体治病,故是舍本求末,如果一个屋子流通不畅不是设法把杂物去掉疏导,而是把墙壁打坏让他通畅,所以我们常说西医副作用大,很多人看到此可能就会很有意见,我感冒了难道也是精神有病?中医所讲的神是套完整的系统,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藏于心肝脾肺肾,人的情智活动都是由此产生的,人的生病由于外界侵扰而生病使得神魂魄意志和他们运行不正常,从阴阳上讲就是阴阳不合了,就生病了。对于精神活动产生今天西医观点深入的人心,普通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有心肺有关系的是胡说八道,但是随着西医进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心脏移植手术后病人性情大变,临床观察人体精神活动时候中医相应的部位功能也会有相应变化,由此可见,人的精神活动并非是只大脑想关,从这一点说中医在不知道比西学进步了多少年,因为中医学已经把这些东西分得很清楚了,而且在实际中非常有用,尤其在精神病学方面,精神病学方面西医是一般没有理化指标的,兴奋就给镇静剂反之则个兴奋剂,中医则不然,中医把人的情智分了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五脏,比如怒则伤肝恐则上肾,分别用相

应的方法治疗。

中医的治疗首先强调是的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相当个性化的治疗,与西医不同,西医如果是感染了细菌,

则用抗生素是哪一类就用哪一类抗生素,很好操作,中医对病人首先要分析是热是寒用药时要看人的情况比如病情到了什么程度,同样是热,是用寒治还是该用温药发散,都是很大问题,看病时也要根据时间地点,这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其实上面已经说了,人和世界万物是有联系的,天有四时,四时阴阳各不相同,外界阳盛身体也能感知,即使是一天里阴阳又各不相同,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的,掌握这个道理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要因时因地而差了,五行也是相克,并且在交替变化中,所以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才能恰当地用药,推算病人的情况变化,比如什么时候好转什么时候加重,比如肝病肝属木,金克木所以肝病病人人一般会在秋加重甚至死亡,而按时辰推算,则应该是在凌辰1 2点左右加重,在临床上也确

实如此。

关于经络的问题,经络是气血运气的通道,所以才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有人说按西医的观点跟本找不着,但个人看来找不着是正常的,既然是气血运气的通道,也是就是说神运行的地方而针灸则是通过针刺使得的气血通畅,阴阳平衡。黄帝内经上非常详细地把把人体分了十二正经等。穴位则是气血和外界想连同的地方,一般来说是人的骨骼连接部分的空隙,所谓气血游行之所,所以一般是穴位

中医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阴阳平衡,根本方法就是有余则泻不足则补,具体下来的治疗方法就很多了,总之中医把人体做为一个系统工程,与自然密切相关,用平衡动态,一分为二的观点调和阴阳。达到治病的目的,但中医更强调的是养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如渴而穿井没,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很难,不象西医可操作,甚至可以说中医是门艺术,讲究调和,分量精准西医则是一门技术,打针手术,是什么就用什么,中医用药,药不依方,合一而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而中药种类繁多,排列组合几乎是无穷的。靠记得几个方子,算不得是个中医,所以才会有同一个病,中医开的不同这一次和下一次又不同,而我们现在在中医给普通人最大误导在于,把中医变的可操作了,各种电视广告宣传自己的中成药效果如何如何,真正懂得中医药理的人,都不得不为之心痛,中医最大特点就是在于个性化的治疗用药,一个方子做的药,流水线上下来的,怎么可能对每个人都有效,结果可能是对每个人都没效。这样的广告误导了大众,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和中医的理论观点都是不相容的。还有所谓到处的中西医结合门诊,医生多半也是给人开抗生素,来了就打针,又有几个懂真正中医医理,不过是拿中医学来糊弄人罢了。真正学好中医,需要想长时间的钻研,是不能速成的。同时也看到很多热心的朋友在说我们的药方被外国人拿去了,流失了,我想大可不必担心,即使别人把千金方,伤寒杂病论的方子都做成中成药,效果也不见得就好,中医都要讲究调配,先人给出的方子,其实都是思路,大概用哪些药可以达到目的,而我们实际应用时还是要根据事件事情做修改。我真正希望的就是我们炎黄子孙中能真正掌握中医的医理药理。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黄帝内经,微言大义,字字玑珠,我所能懂的不足其万中之一,能讲的更少,更希望有朋友补充。

另:中央电视台从有制作了一套完整的黄帝内经讲座,网上也有很多高校中医的讲课课件,有兴趣的朋友

都可以下来听听。

中医诊断学三基本

《中医诊断学》 1.中医诊断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1)整体审察:人体局部与整体、内脏与官窍、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因此,在对疾病进行诊察时,不要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要从整体上综合审察。 (2)诊法合参: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因而为详尽地获取临床资料,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从不同角度收集到的病理信息进行综合,互参互校,四诊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四诊合参,方可为正确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3)病证结合:中医对每一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识两方面。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高度病理概括,而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故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位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所以中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2.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就诊日期、病史陈述者、发病季节等。 (2)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如“发热恶寒三天”。主诉一般不使用病证名称。如“发热恶寒三天”,不能记为“感冒三天”。若病情复杂,其主诉中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组主要症状,则应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如“心慌、气喘四年,下肢浮肿十天”等。 (3)现病史:是指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包括发病情况、演变过程、诊治经过和现在症状四个部分。 (4)既往史:是指除主诉所述疾病以外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包括问过去一般健康情况、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及其他病史。 (5)个人史: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工作性质、劳逸起居;性情、饮食习惯;婚姻生育史等。 (6)家族史:是指询问病人直系亲属的健康和患病情况。主要询问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的情况。 3.恶寒、恶风、畏寒各自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1)恶寒:以无风自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缓解为特征。多为寒邪外袭,腠理密闭,卫阳遏郁而不达,皮毛失其温煦所致。恶寒常见于外感病初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2)恶风:以遇风觉冷,避风可缓为特征,较恶寒为轻,一般为外感风邪所致。因风性开泄,腠理疏松,故微有冷感而避风可缓。在内伤病中,也可见恶风,多为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由于恶风主要以腠理不固密为病理基础,故常与汗出同时存在。 (3)畏寒:以经常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为特征。多属阳气虚于内,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故时感怕冷,而加衣被可防止阳气耗散,近火取暖可资助阳气,故畏寒可缓。 4.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有哪些? (1)恶寒发热:即恶寒与发热并见。其原因是由于外邪袭表,卫阳抗邪,正邪相争于肌表,致卫阳之气不得宣发,肌表失却温煦则恶寒,卫阳郁遏则发热。寒与热并见有轻重的区别。恶寒重发热轻者,主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发热重恶寒轻者,主表热证,是外感热邪所致。发热轻而恶风者,主太阳中风证,是外感风邪所致。

如何学习中医

如何学习中医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蒙学阶段; 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好。因为在缺少老师指点的情况下,要系统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1 内容枯燥,难以入目。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东西;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沉沉的教科书是皆然不同的; 2 没有重点。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脏象学说,绝不是五脏的位置在任何状态下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绝不是对临证起到相同的指导意义的。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是需要老师指点的; 3 易生误解。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而所

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的平台,即对概念和关系的基本认识。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笨拙的很,实际上常常是中医入门的最佳捷径。多向前辈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是学习方法方面可以豁然开朗,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老先生很多宝贵的学习体会,临证心得。 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的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而且全部免费。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是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最好的。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七版教材。除针灸学外,

中医基础知识讲解虚

中医基础知识讲解-虚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说步:“你这个人身子有点虚。”那么什么是虚呢?虚证是中医里病证类型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一,是以正气不足为主要倾向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按照中医的辨证分类,虚证分为“气、血、阴、阳”四个不同的类型,即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怎么分别这四种虚证呢?聂文涛说过:“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这四句话虽然不能涵盖这四种虚证的全部,确实很多人从最基本的角度理解了不同的虚症。 虚证是非常常见的症状,特别是现代都市人,不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又由于工作杧,锻炼身体的机会少。同时应酬多,饮食不规律,且多油腻,因此出现各种虚证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我今天借这个机会把我查阅到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进行稍微的汇总,把这四种虚证症状一一罗列,希望能让大家有所了解和认识。 1、气虚 气虚是指机体活动能力减退的症状,常常是因为久病体弱,劳累所致。主要又可分为肺气虚和脾气虚。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 肺气虚的症状包括: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容易感冒。 脾气虚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甚至水肿、脱肛甚至脏器下垂。 脾气均虚的症状包括:四肢无力、容易疲倦、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无力。 在这里,讲到一个虚汗,再解释一下。汗证也是中医的重要病症之一,在中医里,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阴虚导致的汗症和阳虚导致的汗症。其中阴虚导致的为“盗汗”,阳虚导致的是“自汗”。盗汗是指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而自汗是指时时汗出,动则益之。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肺气虚跟后面的阴虚和阳虚也有关联。 气虚的改善主要通过补气益肺和升阳等手段,首选中药材是黄芪,为补气之首,其次可选用附子和甘草及大枣。《局方》有方为“黄芪六一汤”:“黄芪六两、甘草一两,细切,每日二钱,水一盏,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又有《魏氏家传方》“芪附汤”云:“附子二钱,黄芪一钱,共为一服,姜汁水煎。” 两,按古时16两秤计算,1两为33.3克,1钱为3.3克。所谓一服,就是和在一起作为一个药。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 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疒咅)、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三)闻诊 1.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和肠鸣等声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嗅气味:病体与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四)问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寒、热的基本概念,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2)问汗 表证辨汗:无汗与有汗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疫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类型及其表现。 (4)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问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见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老年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来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治疗验方】 (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

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10克,加杜仲;舌麻肢麻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2、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见皮肤瘙痒,易生痈疖等。实验室检查以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为特征。长期发展可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达100万~200万人,其发病率已超过人群的2%~4%,其中以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

中药术语解释中医入门基础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按本书之药物分类,将有关功效术语作简要解释。有些功效涉及几类药物,置于此功效较为多见的类别中。 术语均以粗黑体标出以醒目。排列次序:以本类主要功效在前,相关功效次之,其他功效在后。 1.解表类 解表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又称发散、发表、发汗、发汗解表。多具辛味,又称辛散。代表药为麻黄、薄荷。 发散风寒发散风寒表邪,用于风寒表证。又称解表散寒。多味辛、性温,又称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 发散风热发散风热表邪,用于风热表证。又称解表清热。多味辛,性偏寒凉,又称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 祛风解表祛除风邪,解除表证,用于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或称疏风、疏表、疏风解表。药如荆芥、防风。 发散风湿发散风湿表邪,用于风湿表证、风寒夹湿之表证或风寒湿痹初起。或称祛风胜湿。药如羌活、藁本。 解肌解除肌腠之邪,发汗力缓和,用于表证有汗。药如桂枝、葛根。 透疹透发皮疹,用于麻疹初起,疹点透而不畅。药如荆芥、薄菏。 清头目清解肝经风热,用于风热上扰头目所致发热头痛、目赤肿痛。药如蔓荆子、薄荷。祛风明目专指用于风热目赤肿瘤、羞明流泪,如桑叶、菊花。 通窍宣通鼻窍,用于鼻渊,或风寒表证鼻塞流涕。药如辛夷、白芷。 通阳温通阳气以散寒化饮,用于寒饮内停咳喘或胸痹。又称通阳化饮。药

升阳提举下陷之中焦阳气使之上升,用于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或内脏下垂。或称升阳举陷、升举中气、升提中气。药如柴胡、升麻、葛根、黄芪。 和解调和少阳经半表半里之邪正交争,以解除寒热往来之证。又称和解少阳、和解退热。药如柴胡、黄芩。 解鱼蟹毒解除鱼、蟹的“毒性”,主要指预防或减轻食鱼蟹引起的腹痛、吐泻。药如紫苏、生姜。 2.清热类 清热清解热邪,用于热证,或解除发热症状。药如石膏、黄芩。 泻火清泄火邪,用于火热亢盛之证。药如石膏、山栀。又称清热泻火、清火。泻火属清热功效范畴,但比一般清热作用要强,主要用于温热病气分大热之证或脏腑火热之证。前者又称清气分热,药如石膏、知母;后者又称清脏腑热,详见下述各条。 清心火清泄心经火热,用于心火亢盛之烦躁失眠,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心火下移之热淋涩痛,热入心营之壮热神昏等证。药如黄连、山栀。 清肝火清泄肝经火热,用于肝火亢盛之头痛目赤,肝经热盛之胁痛口苦或黄疸,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黄赤、阴痒阴肿。又称凉肝、泻肝。药如夏枯草、龙胆草。清肝明目为通过清泄肝火而达到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肝热目赤肿痛,药如夏枯草、决明子。部分清肝明目、祛风明目药可用于目生翳障,有明目退翳功效,如蝉衣、谷精草。 清肺火清解肺经火热,用于肺热、痰热咳喘。又称泻肺火、清肺止咳。药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 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治疗验方】 (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10克,加杜仲;舌麻肢麻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2、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见皮肤瘙痒,易生痈疖等。实验室检查以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为特征.长期发展可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达100万~200万人,其发病率已超过人群的2%~4%,其中以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致肺燥胃热,肾阴亏损发为消渴。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分为燥火伤肺、胃燥津伤、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治疗验方】 1)阴虚燥热: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消渴方加味。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配以黄连清心降火;生地,藕汁,人乳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docx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 诊察病情 , 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技能的学科。 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 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 潮汐之有定时。 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 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 发热。 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 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 见于阴虚内热证。 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 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 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 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 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 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 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 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 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 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 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 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 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 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 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 郁气结痰凝所致。 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 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 火灼痰,结于颈项。

中医入门基础方剂

中医入门基础方剂(古籍教材版) 第一节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药施,发热恶寒头项强,伤寒无汗煎服之。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麻桂相合名各半,太阳如疟此为功。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寒热两解此方良。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急,姜桂麻黄芍药草,细辛半夏五味齐。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去麻黄。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阴虚气弱人禁用,加减临时再变通。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葛根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依。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茯苓,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头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疼悉平康。(二)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欧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银翘散主温热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清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法良,四药组合有擅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效果彰。第二节温中祛寒剂 理中汤 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肉颤保安康。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利脉沉微,救逆回阳赖此方,人参加入四逆内,益气固脱救阴伤。或益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当。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见奇勋。导气汤 寒疝痛用导气汤,川楝茴香与木香,吴萸煎于长流水,散寒通气和小肠。肾着汤 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湿身痛与腰冷,亦名干姜苓术汤。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推荐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教材当然很重要,是入门之书,学完教材之后,可以建立一个中医知识的大体框架,然而距离中医临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还要看很多课外书。现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中医书籍。 1、《名老中医之路》,此书很多名医的成长之路值得借鉴,比如说他们是如何成才的,主要学了哪些中医著作。 2、《新编中医入门》董汉良著,金盾出版社。该书主要构建中医基本框架,并对每一部分如内、外、妇、儿等介绍了学习方法、主要内容及其参考书目。书很薄,内容丰富。 3、《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著,相当于中医医学史,可以对古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 4、《医古文》段逸山著。学中医,古文是障碍之一。 中医书很多,所以看书要精挑细选,先要用尽量少的书尽快建立一个基本框架,然后再广泛涉猎,所以在学校这几年时间很关键,工作之后想看书都可能没时间。 以下我分类列举书目,同学们要在每一个类别中先选其中的一本,看完所有类别,这样才能尽快建立一个框架。 一般而言,1990年是中医的转折点,1990年之后中医转向衰败,所以1990年之后写的中医书,很多都是纸上谈兵,除了几位名

家著作之外,好书不多。 壹、四大基础: 一《中医基础理论》 二、《中医诊断学》 (一)四诊: 1、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2、清代·林之瀚《四诊抉微》 (二)望诊: 1、民国·曹炳章《辨舌指南》 2、清代·汪宏《望诊遵经》 (三)切诊: 1、现代·李士懋《濒湖脉学解索》 2、民国·张山雷《脉学正义》 3、清代·赵文魁《文魁脉学》 4、晋·王叔和《脉经》 (四)辨证: 1、现代·孙其新《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2、现代·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2、现代·姚乃礼著《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基础知识记忆方法大全

2017年硕士研究生医学考研:中医基础知识记忆方法大全 博傲整理中医考研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点,今天医学考试在线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中医考研记忆要点,准备参加2016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种记忆方法进行中医考研复习。 1、公式记忆 学生反映中医难学,太灵活,无规律可寻,无公式可用。在辨证的教学中我尽量将教学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肌表证+肺系证,阳虚=气虚+虚寒医学考试在线,阴虚=血虚+虚热。卫分证=初期+表热,气分证=二期+热盛,营分证=三期+神昏,血分证=晚期+动血+动风。白喉辨证风热疫毒证=风热+点状假膜,阴虚燥热=嘶吠+条状假膜,疫毒攻喉=嘶吠+梗阻。这样学生有规律可寻,有公式可用,可以纲举目张,从而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2、浓缩记忆符号 把学习内容浓缩为几个字,是一种读书由厚到薄的高层次的学习方法,既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又对这些浓缩了的、较生动的记忆符号有兴趣、印象深。例如表证辨证中的肌表证的内容用4个字可概括,寒(恶寒恶风)热(发热)痛(头痛,全身酸痛)浮(脉浮)。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次序内容多,可概括为12个字来记,肺大胃脾(比)心小(少)、膀肾(心)包(三)焦胆肝,1~2分钟内可记下来。又如手足太阴经阳明经行走于四肢的前线,我把这浓缩为3个字为太阳前。这样记,字又少,又生动。四逆散组成为柴(胡)(白)芍枳(实)(甘)草4个字。我归纳小儿丹痧诊断抓住4大主证为热、舌、疹、脱(高热、杨梅舌、猩红皮疹、脱皮)。 3、对称记忆 大脑思维时对事物关联的对称面很关注,记忆效率高。如营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卫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外的具有保护作用之气。任脉行走于前正中线、由下向上,督脉行走于后正中线、由下向上。腧穴定位找到了内关,手的外侧对称点为外关,大陵与阳池对称,曲泽与尺泽,昆仑与太溪对称,照海与申脉,三阴交与悬钟,阴陵泉与阳陵泉,中脘与中极对称等。 4、对比记忆 两者之间多数内容相同,记下一方面以及二者之间差异,就可记下另一方面,并且可以互相促进记忆。例如四君子汤组成为参术(茯)苓草,而理中丸组成为参术(干)姜草,一字之差。气血关系与气津关系文字结构相同,气能行血(津)、气能摄血(津)、血(津)能载气。 5、歌诀记忆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 1、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在发生疾病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就可能会影响并表现出为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病变,也可能突出表现为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表现为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人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某种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并表现为身体出现一定的病变。所以,人是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的情况,通常体现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面部和舌部,与五脏六腑指甲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够表现出这些脏腑的病变情况。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过程病人的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整体情况,往往就能够了解病人是否出现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程程度等具体的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并加以相应的治疗。 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省望诊 (一)望诊的内容 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五官、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 1、望神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点观察眼神目光 2、望色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 (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中医诊断学.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3.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从而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象。 4.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5.以常衡变:通过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6.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7.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以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8.善色:指患者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9.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属个体素质,往往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10.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11.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12.解颅:囟门迟闭。 13.囟填:囟门高突。 14.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15.诊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16.掣痛:指疼痛伴有掣牵引之感。 17.白蓓: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多因外感湿热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多见于湿温病。 18.滑苔:舌苔湿润而滑,伸舌欲滴者。 19.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舌面。 20.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21.剥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 22.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3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热扰神明(实证) 24.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25.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6.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7.症: 28.主诉: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9.现病史:指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经过。 30.潮热: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有定时者。 31.寒热往来 :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 32.自汗:经常清醒状态下汗出较多,活动尤甚者。 33.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阴虚或气阴两虚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301

水肿 水肿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要点一概述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灵枢·水胀》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于其病因病机,《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内经》时代,对水肿病的发病已认识到与肺、脾、肾有关。 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汉代张仲景对水肿的分类较《内经》更为详细,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该书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在治疗上又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唐代孙思邈对于水肿的认识续有阐发,在《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唐代以后,对水肿的分类、论治继有发展。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济生方·水肿门》说:“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清,大腹多泄……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便多闭。”这一分类法,区分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对于水肿的治疗,严用和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在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此后,《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 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对水肿的认识日趋 1

中医基础知识

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伤寒杂病论》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雷公炮炙论》是第一部炮制专著. 4.《本草经集注》为梁代陶弘景所著,记载药物730种,首创自然属性分类. 5.《神农本草经》——一千八百年前写成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6. 《伤寒杂病论》——公元3世纪,第一本临床医学著作。 7.《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分16纲(部)、60目(类);附药图1160幅、 附方11000余首。为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总结。 8.中药的基本作用是祛邪、扶正和调理脏腑功能 9.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以《黄帝内经》的成书为标志. 10.《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全书共162篇,其中《素问》9卷81篇, 《灵枢》9卷81篇.书中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工具,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11.《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撰写的,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2.《伤寒论》>共22篇,记载113首处方(现存112首方),397条(治方),以外感病 为主,以六经辩证为辩证论治的总纲. 13.《金匮要略》共25篇,以内伤杂病为主,记载40多种疾病,262首方,用脏腑病 机理论进行证候分证. 14.《难经》作者为秦越人.此书阐发了内经的医学理论,补充内经的不足,尤其是 在藏象,脉学和针炙方面的不足.以问答的形式回答了81个医学问题,故又称为《黄帝八十一难经》. 15.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 16.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具有重要学术和实用价值的综合性 医著,具有中医学百科全书的性质. 17.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建设医德医风的典范之作. 18.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 19.张钟景被尊称为医圣. 20.《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所著,收载中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有毒无毒分 为上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从而奠定后世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 2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经典的成书问 世,中医学在有关人体生理,病因,病机,诊法,辩证,治则治法及方药等各大个领域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发殿奠定了基础. 22.《诸病源候论》为隋巢元方所撰,本书有论无方,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 候学专书. 23.宋钱乙所撰之《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辩证和脏腑用药的先河. 24.陈无泽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 25.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朱丹溪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 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微黄为正色。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较黑、稍红等差异;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例如,随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亦相应改变。再如,由于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等变化,也可引起面色变化,也属于客色。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病色:可以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病色。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

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如面色晃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诊之望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