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1379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1379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统。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细胞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应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激发探究的兴趣。

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内容标准解读

课标具体内容细化描述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准确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3.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4.对学生进行爱护及安全使用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1.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池塘中的微小生物或玻片标本。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3.尝试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1.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能够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

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能通过图示法、列表法等方法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1.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三、教学资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章节,更是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重点是学习显微镜的使用以及通过徒手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学会观察动植物细胞,以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通过对草履虫形态及其结构的学习,认识一类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方式。难点是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以及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

细胞是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

多细胞生物的 基本结构及功能

单细胞生物的 结构及其功能

植物体的 结构及其功能

原核生物的 结构及其功能

单细胞真核生物 的结构及其功能

细菌

蓝细菌(蓝藻)

放线菌

原生动物 (草履虫)

单细胞藻类

酵母菌

动物体的 结构及其功能

真菌 (除酵母菌)

功能。而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一种生物技能之一,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和同龄人)的赞美和肯定,该时期的学生大多都有学习生物学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生物实践活动,乐于模仿,乐于接触自然和科普读物,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安排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显微镜和尝试制作临时装片。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池塘中的微小生物或临时玻片。

五、教学建议

教师除了要对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分析外,还应对教学条件加以分析,以更有的放矢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既包括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也包括教师的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等。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扬长避短,确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有效教学。

学校生物实验室配备的显微镜及动植物细胞永久切片等,可以组织实验教学。

教材中的图例、实验室的细胞模型、多媒体资源等都能为本节提供丰富的直观教学资源。

学生对生物实验活动有极大的好奇心,能为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教师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组织教学技能,既要熟悉本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熟练的进行实验操作,又能驾驭课堂,能够有效、有序的组织实验教学。

本节教学适合在生物实验室组织进行。

作为初中阶段第一次技能性的操作性实验,又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堂实

验课,其难度和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因此,教师要在开学初早做准备,精心策划,为有序、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做好准备工作。如学生分组、仪器调式、材料准备等等。

由于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实验仪器,大多数学生对此较为陌生,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采取自主合作、分组实验观察、师生归纳总结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自主获得生物学重要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初步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两节内容时,要发挥好生物实验室的作用,充分利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实验法、观察法、归纳讲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要合理运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实验课多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尝试和实践,以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如,可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以叶片为主)材料,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学会观察、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教师也可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这两项观察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有一个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学生进行识图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在学习单细胞生物概念过程中,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条件不成熟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的实施教学。

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本章节相关资料以丰富教学资源。

六、资源拓展

染色体和染色质区别简述

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化学成分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内由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形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形式。固定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核中经许多或粗或细的长丝交织成网的物质,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常染色质(euchromatin)和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常染色质呈细丝状,是DNA长链分子展开的部分,非常纤细,染色较淡。异染色质呈较大的深色团块,常附在核膜内面,是DNA长链分子紧缩盘绕的部分。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缩聚而成的棒状结构。

七、课例设计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1节)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第一节,是一节实验观察课。本节内容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起点,还是学生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的组成等的基础。通过实验课,运用插图、模型、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将植物细胞鲜明的结构图深深地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也为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探索欲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学会了正确使用显微镜。但七年级是初小衔接过渡期,学生自我约束力及注意力集中时间都相对较短。同时,学生习惯于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能力也相对较弱。为此,实验课的组织教学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之一。

二、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各班级都配有电子白板(进行多媒体教学);有配套的生物实验室;配套挂图、模型等。资源丰富,条件优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明确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2.能力目标

(1)能够亲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并能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结构。

(2)尝试画出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让学生增进彼此了解,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2. 难点

(1)借助显微镜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绘制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五、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和实验,再配以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将植物细胞的结构以最鲜明的印象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本节课以“实验、观察”为主线,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眼见为实地掌握不同植物细胞的结构,满足学生揭秘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初步形成科学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图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有关植物的课件

2.细胞究竟是什么样的?同学们想不想亲眼观察?相互猜测——自己

手中,形态各异的

植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利用学生熟

知的植物引

入,省时激

趣。

教师引导

1.提问:能不能将一个洋葱或一根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呢?

过渡:同学们刚才所见切片、涂片、装片都是永久玻片,今天我们要来亲自动手制作临时装片。

2.制作临时装片

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教师白板展示)

在讲解示范过程中,强调易出错的环节(表1),表1 学生在制作玻片标本时的常见问题

序号问题

归类具体表现出现频

1 擦片没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载玻

片和盖玻片

2 滴水①没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

滴一滴清水(适量)。

②滴水太多,盖玻片在水中漂

动。

③滴水过少,制成的标本容易

产生气泡。

3 取材①挑取极少的洋葱鳞片内表皮

还带叶肉细胞。

②挖挑取极多的洋葱鳞片内表

皮还带叶肉细胞。

4 展平

材料把撕下的标本放置在了载玻片

的水滴中之后,没有用镊子或

解剖针轻轻地在水滴中展平。

较高

5 盖好

盖玻

没有使盖玻片的一个边先接触

载玻片中的水滴边缘,然后将

盖玻片从一侧轻轻地放平,使

气泡产生。

6 染色用吸管吸取染液,将几滴染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吸水没有用吸水纸从另一侧进行吸合作探究:4人一

组,认识老师为他

们准备的玻片标本

的名称、内容,并

加以区别。

聆听、思考

小组交流:对照表

1,尝试制作洋葱鳞

片叶表皮细胞临时

装片,完成镜下观

察,并交流,评价,

体验成功的喜悦。

创设问题,

引发学生思

考,组织学

生准备分组

实验,协作

学习。

经过自主练

习,让每位

学生对显微

镜的取放、

临时玻片标

本的制作及

植物细胞的

观察等亲自

动手,自我

尝试,对完

全能够达到

规范操作的

学生可以获

得“小老师”

的称号,并

给操作有问

题的学生进

体验应用: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

①自测: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______的各种生命活动

为基础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

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②识图:寻找以下结构

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

么?与制造有机物有关的结构是什么?活细胞中,

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

交换的结构是什么?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

质的进出,对保持细胞各种物质的稳定和生命活动

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是什么?

独立完成;

同桌互查。

用新的体验

刺激学生的

学习兴趣、

检测学生的

学习效果,

为下一节课

的学习做好

铺垫。

知识梳理:

要求学生谈谈本节收获;说出实验中有疑惑的问题。

拓展创新

1.将白板上的图,

比喻成一个现代化

“工厂”,则工厂

的“门卫”;“管

理和调控部门”;

“动力车间”;“生

产产品的车间”分

别相当哪些结构。

2.用生活废弃物,

创建植物细胞模

型。

给学生留下

“任务”,

把课堂延伸

到课外活动

中。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建构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

础的这一重要概念,并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科学规范的操作意识。基本的教学思路是,通过“教师引导合作探究”“大组展示教师指正”和“资源共享角色扮演”“体验应用”的活动,指导学生经历“体验——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表格、图示和视频,引导学生建构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这一概念,进而利用“角色扮演”模拟认知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这一核心概念,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先形象后抽象,先具体后提炼的过程操作、寻找、认识、理解植物细胞,完成教学内容。

另外,在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及时评价(见附表),各小组成员记分将纳入学期末综合评定。这样坚持下去,小组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组员们都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附:

组长及课代表综合评定,计入学期总评)

(案例提供宁夏青铜峡市第四中学汪海燕)

单细胞生物教学片段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1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生物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实验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章第1节内容,是对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的认识起铺垫作用的一节课,是以实验为纽带的一节课。

这节课将通过学生制作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及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结合课本讨论草履虫这种单细胞生物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最终认识到结构简单、个体微小整个身体有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也能够独立生活,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其能够趋利避害,净化水体等作用。在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可能产生反应的实验方案中,不但要帮助学生实施方案并分析实验结果,而且还要帮助学生理解草履虫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了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内容,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发问:是否所有的生物是多细胞组成的吗?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病菌又是怎么样的呢?当涉及单细胞生物这个内容时,学生是有激情和兴趣学习的。诚然,这节课的顺利完成还需要,学生熟练应用显微镜和临时玻片制作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些都是影响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教学条件分析

根据这节课教学内容安排的特点,本节课应采用实验室授课法。因为,这节课安排了两个学生实验:一是观察草履虫的结构特点;二是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不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这样会使课堂紧凑、流畅,不至于头绪太多而显得课堂凌乱、无序,导致重难点不突出。

五、重点与难点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六、教学手段

实验法;阅读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科学探究法等。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培养草履虫

(1)分别从两个渠沟里各取一瓶水,这样可以保证采集到种草履虫,为实验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2)对取来的稻杆进行脱毒(高温水浸泡2分钟左右即可,除去稻杆携带的微生物)后再插入取样的水中,这样可以排除干扰微生物,以免影响草履虫的观察。

(3)将两处采集到的水混合起来,再倒入洁净的烧杯中半杯左右,然后把截为长约10厘米左右的稻杆(稻杆的作用是为草履虫提供营养)插入烧杯中。

(4)将培养草履虫的烧杯放在窗户前见光培养,温度在15-20℃为宜;培养约一周左右,至发现水质变得混浊不透明止。

2.实验器材

草履虫、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显微镜、食盐、脱脂棉

学生准备

1.预习实验步骤和过程。

2.实验分组

(1)六人为一组,全班共分为8组。

(2)组内分工:组长、记录员、发言者。

(3)注意男女生搭配,异质搭配和合作精神。

八、教学流程图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十、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型课,需把讲授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其重难点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好学生的“观察草履虫”和“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方案设计。

2.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有5个环节,其中2个环节是通过实验完成的,相对来说教学容量大,因此,在教学时间的调控上需要教师精细化。

3.本节课因为有两个实验,因此课堂显得有点松散,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验管理调控上要做的更好一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①帮助解决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观察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检查学生进行实验的目的性是否明确,完成实验的任务和质量如何。如果发现错误,教师应当及时指出并督促学生改正。

③发现共性问题时,可以把实验活动临时停下来,加以说明和解释之后,再继续。同时一定要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这样就会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提供宁夏青铜峡市第六中学胡晓晨)

第二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一、内容标准解读

二、概念图

三、教学资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要求理解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生物体的组织。学生只有先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细胞的生长现象,才能进而理解组织的概念。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知识目标上要能理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知道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在技能性目标上要能熟练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在情感性目标上要能积极主动参加实验操作,对生物体的显微结构建立感性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次上,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对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建立了一些细胞学基础,但是仍缺乏科学的、较全面的认识。另外,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仍然比较抽象。在情感态度方面,七年级学生经过了前一阶段的学习,开始慢慢了解到小学与初中在学习上的差异,正在初步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但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仍处在好奇、好玩阶段。

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这是教学中的最大困难。所以在教学上要以显微观察、图例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为主,辅以引导、讨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好玩”为“好学”。

细胞的 分裂和分化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化

植物体组织

人体和动物体

组织

分生组织

基本组织 保护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组织的概念;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的分化现象。

五、教学建议

2.实施建议

学校的生物实验室、显微镜、动植物细胞及组织的永久切片、根尖模型等,都可以辅助教学。

学生对生物课表现出来的“好奇”是教学的有利条件之一。但学生对诸如组织、器官等的微观变化缺乏理性认识则是教学的一大障碍。

教师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清晰的讲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的分化现象等生物学基本概念。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既能驾驭教材,又能适度拓展,以有效突破重难点。

细胞分裂、分化既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又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应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把细胞的形态结构多样、功能多样以感性材料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听、看、思等形式领悟细胞分裂、分化的内涵,区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不同。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可利用图示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的有机结合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教学中还可充分利用生物实验室资源,安排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动植物几种组织的切片,使学生对生物体的显微结构建立感性认识。

组织形式可采取半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时间调控,既要“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又要收放有度,发挥实验课的最大效益。

学校教室如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条件,制作细胞分裂、分化的动态过程,借助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等直观手段,带领学生观察、识别植物和人体的几种典型组织。让学生体会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教学资源及教学条件欠佳的学校或教师,要根据校情、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材插图或光盘资源等,指导学生在观察四种组织的基础上分析各种组织特点,以理解组织、器官等概念。

在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在学生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不能急躁,而是要为其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氛围,充分地探索和思考。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因为只有在学生自律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六、资源拓展

1.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个体。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细胞,用来补充体内衰老或死亡的细胞;同时,多细胞生物可以由一个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多细胞个体。必须强调指出,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可见,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细胞增殖方式

真核生物的分裂依据过程不同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人、动物、植物、真菌等一切真核生物中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时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3.可参考的网络资源

https://www.doczj.com/doc/669417809.html,/zhuanti/ECcells/

https://www.doczj.com/doc/669417809.html,/view/418191.htm

七、课例设计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3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3)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2.能力目标

(1)尝试说出自己身体某一部位的组织构成。

(2)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及教学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微观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学生对生物体能够从小长大的现象并不陌生。但生物体为什么能够又小长大,学生只知道内因是摄取了营养,对细胞的分裂、分化这一内因并不清楚。同时本节由分化的概念引出组织的概念和类型,也为下一章《生物体的组成》作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已知道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对细胞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缺

乏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对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很直观的认识,而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比较抽象,对微观世界的变化更是缺少感受;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对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基本组织中,区分各组织细胞的特点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可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也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根尖模型让学生观察细胞的分化,实验室的设备可以运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人体四种组织永久切片,让学生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2)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3)描述细胞分化、组织的概念和组织的类型。

2.教学难点

(1) 说出细胞的分裂过程,描述细胞分化的现象、描述组织的概念。

(2) 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六、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显微镜、植物根尖纵切模型、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中构建知识,在理解知识中获得全面发展。

七、教学流程图

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吗?

讨论揭谜:人类与许多生物都一样,

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我们每个人

的生命活动都起始于一个用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受精卵。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思考、讨论、交流:人是

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从问题入手,

引发学生对问

题的思考,唤

起学生的求知

欲望。

二、新知探究

1.细胞分裂

什么是细胞分裂?其过程又是如何的

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1-42页第一自

然段,看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大屏幕。

播放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的动

画: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

教师引导观察、思考、讨论:

(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

么?怎样变化?

(2)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形态、结

构相似吗?

(3)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观看图像,对细胞分裂的连续性过

程有个清晰认识。

细胞通过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细胞

分裂与生物体长大有什么关系呢?

2.细胞生长

播放“植物细胞生长”课件

引导学生说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

化。

如果细胞一直分裂下去,细胞就都是相

同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一棵植物有根、

茎、叶等,我们人呢,有手有脚,有鼻

有眼等,显然不是由同种细胞组成的,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3.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前准备好的番

茄果实的结构,并进行品尝。

演示植物细胞分化课件。

(2)分化过程: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来

自同一个受精卵。在受精卵形成后不断

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

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随着细胞

的分裂和生长,后来只有一小部分细胞

仍具有分裂能力,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

裂的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

功能,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

了变化,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的分化。细

学生阅读课文。

引导、鼓励学生思考:

(1)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

构成,生物体的生长现象

与什么有关?

(2)什么叫细胞分裂?小

组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学生观察课件,相互说出

细胞生长的过程: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不

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

种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

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即细胞生长。

学生观察、品尝,注意感

觉果皮和果肉的不同之

处:果皮不易嚼烂,而果

肉汁多、味甜、易嚼、口

感好,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感受、讨论、

总结出组织的概念,说出

不同组织的功能。

运用多媒体,

让学生对细胞

分裂的连续性

有一个直观、

清晰的认识。

达到突破难点

的目的。

通过实物观

察、品尝,亲

身体验,主动

参与,亲历知

识的形成过

程。

运用实物观

察,既帮助学

生理解组织的

含义,又使课

本知识与生活

实际联系起

来,增加了学

生学习知识的

趣味性和实用

性。

采取动手操

作、合作学习

九、课后反思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生物教学更离不开情景创设。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并因势利导至关重要。本节课我从课改理念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给学生创造了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 利用视频,理解重要概念

利用视频教学,播放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

让课堂活起来,让思维动起来。通过让学生观察、品尝果实的不同组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化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案例提供 宁夏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王玉梅)

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内容标准解读

二、概念图

三、教学资源分析 1.内容分析

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才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生物。本节关于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协调统一的知识,是学生解释生物体生命活动特征的基础。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既涉及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又涉及器官、系统等宏观结构,并作为完整的个体为将来学习生物圈等生态系统的知识作铺垫。

学好本节课可以正确认识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种生命结构形成的微观基础,比如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异同比较,可以使学生更深

细 胞

组织 动物组织

植物组织

器官

器官

系统 动物体

植物体

层次的理解动植物本质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有助于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和树立生物界的统一思想。因此本节课在全章及全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及情感态度方面,学生通过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生物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且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和参与,学生对合作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方式都有所体验,参与意识已经大大提高。但大多仍侧重于表象思维。基于以上认识,本节教学目标应当等同于或略高于课标要求,使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甚或有所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包括人)体的结构层次;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总结;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认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五、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仅供参考)

2.实施建议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生物体具有结构层次,可让学生从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进行学习。如可通过植物器官的角色扮演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的相互关系。

学校生物实验室配备的很多生物标本或模型,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我国珍稀植物的实物标本、动物的浸制标本、模型等都可以辅助教学。

校园内的小生态园,校园周边、学生居住地或社区内的各种奇花异草等,都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学生观察所用的实物材料必须足量且植株各器官必须齐全。如花生植株、番茄果实等。

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也可以结合制作植物器官脸谱,组织扮演角色等活动,让课堂动静结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可查询书籍或网站,搜集一些有关器官、系统和生物的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等方面的资料。

本节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是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认识生物体是完整统一整体的总结性章节。教师应有高度的归纳总结能力,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本章节应注意利用精湛的板书设计对本单元进行归纳总结。

六、资源拓展

1.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