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报告的书写格式

护理报告的书写格式

护理报告的书写格式
护理报告的书写格式

护理报告的书写格式

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一、概述

个案护理报告属于资料分析的范畴,是病例报告的一种类型,也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个案护理报告是对单个或几个(小样本,1例或几例,最多不超过5例)特殊病例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后作出的报告。由于个案护理报告是对单个病例的护理进行深入剖析,因而可以探讨护理实践的个性特点,总结个体化整体护理的经验和问题,并可为研究某种疾病护理的共性规律积累病例资料。像护理病例分析一样,个案护理报告也能给读者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启迪,对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个案护理报告与护理病例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样本的大小,护理病例分析的样本一般需在100例以上。

二、写作格式

个案护理报告其前置与后置部分同规范标准的实验报告的写作格式,正文部分采用的是非标准格式,常写作4项或5项内容。

(一)前置部分

①文题;②作者;③摘要(概述性摘要,100字左右);④关键词;⑤英文摘要。

(二)正文部分

1.前言(<300字)

(1)病例选择的依据叙述所选病例是否为少见特殊的病例,其特殊性在何处。

(2)个案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2.病例介绍或临床资料(<500字)

病例重点介绍与护理有关的内容,不要过多介绍医生的诊断治疗措施。病例简介包括:①患者一般情况;②病史;③医护过程及效果;④转归等。

3.护理(2000字左右)

此部分是个案护理写作的重点内容,应按护理类别详细介绍护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具体作法,特别是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的一些创新尝试和独特作法,要详细具体介绍,以体现文章的特色。护理类别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治疗护理①医嘱护理(执行医嘱):如用药护理、输液护理、给氧护理、导管护理等;②对症护理:如高热护理、疼痛护理、咳嗽护理、腹泻护理等。

(2)观察护理①病情观察与处理;②重症监护与抢救;③功能监护与指导;④伤口观察与护理;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3)生活护理①饮食护理;②排泄护理;③皮肤护理等。

(4)康复护理功能训练等。

(5)消毒隔离①随时消毒,终末消毒;②传染病隔离,保护性隔离。

(6)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倾听解释、支持鼓励、保证指导)。

(7)健康教育①入院教育;②住院教育;③出院教育。

4.出院指导或家庭康复指导

此部分可并入“护理”项目中写作,也可不写此项内容。

5.讨论、体会或小结(<300字)

(1)特殊病例的护理特点,与常规护理的不同之处。

(2)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配合治疗的重点。

(3)重要的或关键的护理措施,独特护理的创新尝试、新见解、新作法。

(4)护理效果评价,可对比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评价,也可用患者的反映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5)护理体会,认真总结护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以及能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启迪。

(6)概述性总结,对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高度概括地作出总结(小结)。

(三)后置部分

参考文献。

三、写作要求

1.特殊病例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选择,最主要的原则是病例少见特殊,具有新、稀、奇、特等特点。

(1)复杂病例的护理临床少见,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与护理的难度大,但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成为成功治愈的案例。如“1

例手足口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1例髋关节离断术后切口及半骨盆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等。

(2)危重病例的监护如“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3)罕见病例的护理。

(4)常见病不常见表现病例的护理。

(5)药物少见不良反应病例的护理。

(6)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措施病例的护理。

(7)误诊误治病例的护理。

(8)首发病例的护理首次发现的病例,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没有现成的常规护理措施,故探讨其护理方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如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的世界首例SARS 患者(我国简称“非典”)的护理,2003年发生的首例禽流感患者的护理,20XX年发生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20XX年我国安徽阜阳市发生的首例手足口病者的护理等。

2.亲护病例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应来自护士自己亲自参与护理的病例。由于亲自护理,亲自记录护理病历,对病例十分熟悉,写作才会得心应手。

3.资料完整选择的病例不仅要有特色,而且要求护理资料记录完整。从入院评估到每日评估,以及每天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均有完整记录。因为写作不仅需要使用医生记录的诊疗资料,更需要使用护士记录的护理资料。

4.格式熟悉要熟悉个案写作的格式与要求,阅读权威杂志的个案报告,可作为自己模仿写作的范文。

5.彰显独特个案护理报告应该用“怎么做”的语气介绍自己独特的作法,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常规护理方法的介绍。因为病例特殊,所以需用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仅用常规护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对特殊病例的独特护理,是一种创新尝试,介绍独特的新护理方法,可以彰显文章的特色。

6.评价效果可将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对比,以评价护理效果;也可用患者的反应来评价护理的效果,为此需加强护患双方的互动交流与沟通。

7.认真修改“文不厌改”,“玉越琢越美,文章越改越精”。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不仅要自行反复修改,也应虚心请教专家指导后认真修改,以求不断完善。

个案护理报告案例

【摘要】总结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

根据患儿护理难点我们采取了冰毯降温、血管保护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经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关键词】手足口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

Nursingcareofachildwithhand,foodandmouthdiseaseplicatingmul tiplanfailure/GAOLi-li,XUMin,JIALi-li,WANGHong,XIEKun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nursingcareofchildwithhand,foodandmou thdiseaseplicatingmultiplanfailure,suchasuseofice-blanketan dstrategiesofvesselprotection.Asaresult,thechildrecoveredwe llandwasdischargedafterrehabilitation.

【Keywords】

Hand,foodandMouthDisease;MultipleOrganFailure;NursingCare 手足口病(hand,food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常见科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20XX年4月,安徽省阜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病例多,在短时间内死亡人数多。20XX年5月5日至6月5日,我院医疗队赶赴安徽省毫州人民医院指导救治工作,帮助控制疫情,病死率得到控制。5月8-29日,成功救治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5个月。因手足口病II期(神经系统受累阶段)于20XX年5月8日入院。为控制病情,立即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配合降颅降压、抗

病毒、退热等综合治疗。5月10日凌晨,患儿病情加重,出现四肢冰冷,血压为169/93mmHg(1mmHg=0.133kPa),意识不清,潮式呼吸,口腔内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液,插胃管引流出大量咖啡色液体。即入重症监护室抢救,给予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5月14日,患儿意识逐渐清楚,刺激后有咳嗽反射。多次复查血气分析均提示在正常范围,试脱机后,患儿呼吸平稳,血压心率稳定,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导管吸氧。5月21日患儿病情稳定,由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患儿入院后尽管采取了及时有力的救治措施,但病例仍然发展迅速,入院2d后进展为手足口病III期(心肺衰竭期)。针对这种情况,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半小时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末梢循环情况,监测血糖,1次/2h。患儿病情发展迅速,进展快,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给予一对一的特别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各阶段的病情变化,并随时报告医生。当患儿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症状时,我们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救治,为成功救治赢得了时间。②准确记录出入量,限制液体入量,达到出入平衡,减轻心肺负荷。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详细记录患儿输液量、药量、尿及便量等。每小时统计比较1次出入量,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医嘱调整输液量

和速度。由于严格执行了出入平衡的原则,患儿尽管在抢救中用药多,但未造成不良伤害,给后期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③定期监测血气,及时将血气分析结果报告医生,根据医嘱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2气管管理

患儿入院2d后,出现心、肺、脑、消化系统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四肢冰冷、血压升高、意识不清、潮式呼吸,口腔内涌出较多粉红色泡沫样痰液,插胃管引流出大量咖啡色液体等,生命垂危。给予做好气道管理:①迅速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开始1周内患儿痰液黏稠时行糜蛋白酶雾化吸入,2次/d,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同时保持气道的湿化,避免刺激性干咳。②保持口鼻、咽气道通畅:用棉签蘸温水清除患儿口腔、鼻、咽喉部的分泌物,4次/d。③按程序吸痰:痰多时,按照吸痰-湿化-吸痰的程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1],做到每次充分吸痰,每次负压不超过80mmHg,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给予1-2min纯氧吸入,并湿化气道1次。

2.3高热护理

患儿入院前已经出现连续5d低热并精神差,入院后2d体温持续升高至39℃左右,使用药物及冰袋物理降温后体温仍然高居不下,2d后出现意识不清。因此对患儿进行高热护理:①降温及预防高热惊厥,保护大脑,预防脑缺氧;使用冰毯降温,使用冰毯前检查电冰毯性能是否良好,然后将冰毯铺于床单下,使用患儿颈部以下的躯体均在冰毯上,不触及颈部,以免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动过缓。正确连接电源线、导水管,水箱内放适量的蒸馏水。为了持续监测体温,

防止传感器探头脱落,避免交叉感染,用一次性指套包好肛温传感器探头,并在大腿内侧妥善固定好肛温传感器探头。冰毯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降温1.0-1.5℃为宜,3-4h内达到治疗温度,控制肛温在36℃左右[2]。②冰毯降温中注意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尿量及肢体循环情况,发现患儿肢端发绀、寒战时,适当调整高毯温,脚底置热水袋。每半小时测量1次体温,并与冰毯温度对照,随时观察降温效果并做好记录[3]。③患儿降温后大量出汗,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以免受凉,增加舒适度。

2.4输液管理

患儿在抢救过程中每天使用大量抗感染、降血压、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此外,还使用了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等高渗性药物,增加了静脉穿刺及血管保护的难度。因此,我们认真做好输液管理:①静脉选择:我们选用弹性好、较粗直、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并采用交替注射法,如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

②血管保护:患儿输入甘露醇、甘油果糖等高渗性药物4h后,用热毛巾热敷局部,毛巾温度大约40℃左右,以防止烫伤[4]。此外,在患儿体温得到控制,肛温在36℃左右的情况下,我们还应用了滴注温热溶液的方法[4]。据文献报道[5],静脉输液温度最低限为15℃,最高35℃,当液体维持在最低限时,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较高,患儿的自觉症状也较重,血管使用次数减少。因此,我们根据治疗用药的理化性质和患儿的感觉调整液体温度为25-35℃。③药物作用的观察及护理:在使用输液泵推注硝普钠注射剂时,我们遵守使用要求,注

意避光,并观察实际药量与目标药量是否相等,当有误差时及时监测血压并报告医生进行调整,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引起感染、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为此,我们做好消毒隔离,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早判断有无用药不良反应出现,避免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2.5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传染的,传染性强。患儿唾液、痰液、胃液、尿液、粪便等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做好消毒隔离非常重要。①紫外线循环机每日早晚消毒空气1次,每次30min。②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3%漂白的粉澄清液处理2h,再倒入下水道。③凡接触过患儿的医护人员严格进行卫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④用

0.5%-1.0%氯胺溶液对患儿的日常用品、餐具等进行消毒处理;患儿衣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患儿床单送洗衣房单独清洗消毒[6]。

3讨论

本例患儿入院时已进入手足口病II期,2d后快速进入III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对医护人员挑战大。治疗重点是保护心、肺、脑功能。护理上配合治疗要点,加强机械通气维护管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护静脉,合理使用现代护理器具,如冰毯降温、紫外线循环风消毒等。在本例患儿降温过程中,降温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初始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采用了冰袋冰敷额部及大动脉处。由于冰袋与体表接触面积不多,降温速度慢,达不到降温效果。使用降温毯后,不仅方便省力,而且降温效果确切,很快达到了

治疗需要的温度。除此之外,患儿发热还具有反复性,降温毯可以很好地调节患儿体温变化,控制肛温在36℃左右,在降低大脑耗氧,防止高热惊厥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虞美慧.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护理[J].现代中西医杂志,

20XX,17(2A):292.

[2]陈韶雯.电冰毯应用于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2(4A):661.

[3]万艳慧.医用电冰毯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XX,2:38.

[4]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0(5A):62-63.

[5]吴妙玲.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4.

[6]郝慧杰,高秀丽.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XX,25(A):207.

护理记录模板

护理记录书写模板 新转入或入院病人要有主诉、入院方式、入院时间;手术病人有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房时间、状况、伤口及引流情况、健康宣教。 1新入院: 患者(1)因某某疾病(诊断必须与医疗记录一致)(2)于……时间由急诊科(3)平车(或轮椅等)入院,入院时患者(4)诉……(5)症状体征(含带入的各种管道、伤口情况等)(6)皮肤情况(7)患者身份识别如:向(患者)家属解释使用腕带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确认书写的腕带内容,戴腕带于患者**部位。(8)医疗护理措施(如: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睡气垫床等)(9)健康宣教(探视制度和护工收费制度)。 备注:急诊手术未进病房,手术后进入ICU按新入院患者书写。例:患者因…..(诊断要与医疗记录一致)于……(时间)从急诊科送入手术室在….(麻醉方式)行….(手术名称),于(时间)由手术室(或麻复室)平车转入ICU,转入时……其余同(5)、(6)、(7)、(8)(9)。 2 病房转入: 患者(1)因……(2)于……时间(3)由……科平车或轮椅或卧床转入,转入时患者(4)诉……(5)症状体征(含带入的各种管道、伤口情况等)(6)皮肤情况(7)向(患者)家属解释使用腕带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确认书写的腕带内容,戴腕带于患者**部位。(8)医疗护理措施(如: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睡气垫床等)(9)健康宣教(探视制度和护工收费制度)。 例:患者因呼吸快,血氧饱和度下降于4pm由神外一病区卧床转入我科监护治疗。转入时患者神志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带入经口气管插管接小导管吸氧,头部敷料有少量渗血。带入留置尿管通畅,尿液黄色,带入右股静脉置管及右下肢浅静脉置管各一条,输液通畅,穿刺点皮肤无红肿。患者头部皮肤多处擦伤干燥无渗液,双下肢皮肤多处瘀斑。与家属确认患者并解释使用腕带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戴腕带于患者**部位。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睡气垫床预防压疮等措施。向家属解释ICU探视制度、护工收费须知,医生与患者家属签署ICU患者家属须知。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

一、护理病历的内涵 (一)护理病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_ 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记载。 主要内容包括体温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等。 (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 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 料。 从护理角度审视,这一规定包含4点含义 ▲病历中所有有关护理文件资料统称为一护理记录 ▲从法律上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记录为客观材料 ▲病人可以复印、复制的,即可以作为护患双方举证的依据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护理方面材料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 二、护理病历的重要作用 (一)法律证明文件(涉及医疗争议时,是帮助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患者是一个整体,护理过程应是连续的,并能贯穿于病情记录、治疗效果和指导康复的始终,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持续性的护理。 (二)考核,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信息,体现护理服务质量 和护理的专业水平作为检查及评估患者护理质量的资料;作为检讨 护理工作情况或赔偿作出决定的依据;提供实际客观的证据,显示护理是否达到法定标准 (三)为护理科研及教学提供重要资料;是临床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的重要依据;记录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意愿;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资料;沟通,评估病人。

(四)护理文书是医疗纠纷和举证倒置的证据 例子1、某科在一位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护士执行抢救操 作后,没有及时填写医嘱执行时间(虽与抢救结果无因果关系),病历封存后,病人家属认为抢救时,抢救药可能没有打进去,增加了处理问题的复杂性。 例子2、患者试敏,护士未记录,患者突然死亡,病历中没记载,无法证明试敏的事实。 例子3:某一结肠溃疡病人,医嘱保留灌肠,护士认为溃疡病人是否可以灌肠,询问医生,医生认为此病人不是灌肠的禁忌证,可以执行。护士执行医嘱后详细记录了灌肠的过程包括水温、压力、量以及病人的反映等。结果,此病人于灌肠后出现肠瘘,患者上访肠瘘是护士灌肠所致,病历封存。查护理记录,护士操作没有问题。这是护士保护自我的正面例子。 三、书写护理病历总原则 (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02 年版回顾。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 年版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1、2010年1 月22日发布;2、2010年3 月1日起实施;3、共5 章38条。 《全国三级医院病历质量评比活动》:1、更加规范、细化;2、对打印病历作出了规定 (二)书写护理病历总原则 1、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要求(如:护理记录应遵循——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及规范)。符合临床基本的诊疗护理常规和规范。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 2 、有利于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为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客观资料。(根据病人的现状,提供最新、最完整、最少重复的资料,记录所有对病人病情有意义的观察资料、执行治疗或护理的方法,以及病人接受治疗或护理后的反应结果,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贯穿护理记录的始终,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3、融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体现护理的专业特点和学术发展水平。规范护理管理,明确职责,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 四、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遵照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参照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2010版)并结合我院护理电子病历的运行情况,经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对2013年修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了再次修订。 一、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 1.护理文书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清晰。 2.护理文书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避免使用自编略语、俗语、习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护理文书的眉栏应逐项填全,具体内容根据患者病情等进行填写。 4.手写护理文书书写应当统一使用蓝黑墨水笔完成,字迹工整、清晰,内容简明扼要、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眉栏齐全。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句)时,应用同色笔双线横行划在错字(句)上,并将正确文字书写其后,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护理文书书写应当按照规定内容书写,并由国家注册护士签全名,盖章无效。 .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署全名。 .进修护士经护理部、科室考核合格报护理部备案后可独立书写护理文书,考核不合格者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带教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全名。 .无职业资格护士签名时,格式为“老师/学生”。

6.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病历的,有关护士应当在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7.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统一采用24h制,如下午2点则书写为14:00。 8.用电脑书写护理文书时应使用我院信息科统一制定的格式和字体,不得擅自变更,而且应对操作人员设置使用权限,操作人员对本人权限使用负责。书写时对同一患者的相同信息可以复制,但复制内容必须校对,不同患者的信息不得复制。二、护理病历书写的主要内容 1.体温单(电子版) 2.护理记录单(电子版) 护理记录单(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用) .母婴同室婴儿护理记录单 3、入院评估单(电子版) 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单(内、外、儿科、妇科用); 产科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单 4.输血安全记录单 5.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护理措施记录单(评分<18分者建立此单) 6.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记录单(评分≥4分者建立此单) 7.住院患者自理能力评估表(Barthel) 8.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 术中护理记录单

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要求

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要求

13、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横线以下(用蓝色笔纵向顶格书写,占2格)。 14、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15、体温测量频次: ①发热患者体温≥38.5℃时每日测量6次;体温≥39℃以上时半小时后应测量降温措施后体温。 ②新入或转科且无发热患者每日测量2次连续测量3天,手术、分娩患者每日测量3次连续测量3天(精神病院、儿童医院自行规定)。 ③37.5-38.4℃的患者、危重患者无发热者至少每日测量4次体温。 ④一般患者无发热者每日测量1次。 16、脉搏符号:以红“●”表示,每小格为2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红直线相连。心率用红“○”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 17、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如:腋温“×”,再用红色笔在体温符号外划“○”。若是口温则先画蓝“●”,再将红圈“○”画于其外表示脉搏,若是肛温先画蓝“○”表示体温,其内画红“●”表示脉搏 18、脉搏短绌的患者脉率以红“●”表示,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的心率用红线相连,在脉率与心率二曲线之间用红笔画线填写。 19、用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第一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 20、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 R 表示,在体温单相应时间内呼吸30次横线下顶格用黑色笔画R 。 21、儿科患儿3岁以下可免测脉搏和呼吸 22、血压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并记录血压,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单位:毫米汞柱(mmHg)。 23、液体出入量填写或录入,如24小时入量、24小时出量、尿量等,如有专科特殊项目可根据需要填写或录入相应数据。 (1)入量记录频次:根据医嘱记录入量。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24小时填写1次。单位:毫升(ml)。 (2)出量记录频次:根据医嘱记录出量。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24小时填写1次,单位:毫升(ml)。 24、大便记录频次: (1)应当将前1日24小时大便次数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24小时填写1次。 (2)特殊情况: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1 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1次; 3/2E表示灌肠两次后大便3次;“※/E”表示灌肠后大便10次或以上,“※”表示大便10次及以上或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门。 (3)单位:次/日。 25、体重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体重并记录,以后根据患者病情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 第一部分护理记录单书写基本要求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1、书写规范要求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书写应当使用蓝色、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产生歧义或误解,否则,难以成为有效的医学证据。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书写者必须签全名。 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2、书写的时间要求: 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应当在患者住院后4小时内由当班护士当班完成。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有关护理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3、书写频次的要求 病危患者应每班至少记录1次,病情变化或根据医嘱随时记录。 病重患者应根据医嘱或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4、错误修改问题 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常常成为法庭辩论的焦点。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蓝色、蓝黑笔或碳素笔在错字上划双横线,然后在其右方书写正确的内容,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辩。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护理人员审查、修改和补充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病历时,用蓝色、蓝黑笔或碳素笔在错误处划双横线,并将正确的内容书写在上方,注.明修改日期并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5、冠签名问题

实习、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由经过本医疗机构取得合法资格并注册的护理技术人员审阅并冠签名。 进修护士应当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 ①接受进修的时间至少3个月以上。 ②进修2周以后由病房提出申请,护理部认定。 第二部分 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说明 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说明 1、护理记录单的适用范围 告病危、病重的患者。 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 需要观察某项症状、体征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 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说明 2、楣栏内容 科别、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用蓝色、蓝黑、碳素笔填写齐全。床号若有异动,用“→”表示,如5→15 表示5床转至15床。

护理病历书写要求要求规范及要求

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规及要求 一、护理病历的涵? (一)护理病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记载。 主要容包括体温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等。 (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从护理角度审视,这一规定包含4点含义 ▲病历中所有有关护理文件资料统称为—护理记录 ▲从法律上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记录为客观材料 ▲病人可以复印、复制的,即可以作为护患双方举证的依据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护理方面材料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 二、护理病历的重要作用 (一)法律证明文件(涉及医疗争议时,是帮助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患者是一个整体,护理过程应是连续的,并能贯穿于病情记录、治疗效果和指导康复的始终,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持续性的护理。 (二)考核,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信息,体现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的专业水平作为检查及评估患者护理质量的资料;作为检讨护理工作情况或赔偿作出决定的依据;提供实际客观的证据,显示护理是否达到法定标准 (三)为护理科研及教学提供重要资料;是临床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的重要依据;记录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意愿;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资料;沟通,评估病人。

(四)护理文书是医疗纠纷和举证倒置的证据 例子1、某科在一位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护士执行抢救操作后,没有及时填写医嘱执行时间(虽与抢救结果无因果关系),病历封存后,病人家属认为抢救时,抢救药可能没有打进去,增加了处理问题的复杂性。 例子2、患者试敏,护士未记录,患者突然死亡,病历中没记载,无法证明试敏的事实。 例子3:某一结肠溃疡病人,医嘱保留灌肠,护士认为溃疡病人是否可以灌肠,询问医生,医生认为此病人不是灌肠的禁忌证,可以执行。护士执行医嘱后详细记录了灌肠的过程包括水温、压力、量以及病人的反映等。结果,此病人于灌肠后出现肠瘘,患者上访肠瘘是护士灌肠所致,病历封存。查护理记录,护士操作没有问题。这是护士保护自我的正面例子。 三、书写护理病历总原则 (一)《病历书写基本规》2002年版回顾。 《病历书写基本规》2010年版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的通知:1、2010年1月22日发布;2、2010年3月1日起实施;3、共5章38条。 《全国三级医院病历质量评比活动》:1、更加规、细化;2、对打印病历作出了规定 (二)书写护理病历总原则 1、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要求(如:护理记录应遵循——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及规)。符合临床基本的诊疗护理常规和规。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 2、有利于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为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客观资料。(根据病人的现状,提供最新、最完整、最少重复的资料,记录所有对病人病情有意义的观察资料、执行治疗或护理的方法,以及病人接受治疗或护理后的反应结果,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贯穿护理记录的始终,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3、融科学性、规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体现护理的专业特点和学术发展水平。规护理管理,明确职责,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

护理诊断术语记录书写

1、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 2、书写中注意记录应衔接紧密,不留空行,签全名,以PIO记录思路体现护理行为。 3、记录化验检查的阳性结果,不要求书写属于主观分析的内容。 4、无创性的操作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病人的感觉、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变化等,需详细记录。 5、对有创性的护理操作,不管病人是否选择做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 6、护理操作的内容应记录操作时间,关键步骤,如:插胃管时抽出胃液、在操作中病人的情况、操作者签名。 7、护理记录内容应包括非操作性的护理措施的记录,如巡视病房、重要的教育内容及告知性的护理措施。 8、临时给药应记录药名、剂量、服药后病人反应情况。 9、病人有症状时医生未给予处理意见,嘱“观察”,观察同样也是医嘱,护士要记录医生的全名和嘱观察内容。 10、危重病人记录单应特别强调时间性、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间、抢救时间、用药时间、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时间、各科专家会诊的时间、病人死亡的时间。具体到分钟. 11、上级护士长查房记录时要记录时间和查房者。其他具体内容记录在另一查房本。 NANDA通过的以人类反应型态(Human Response Patterns)的分类方法。现将人类反应型态分类方法的护理诊断分列如下: (1)交换(Exchanging)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Altered Nutrition: More Than Body Requirements)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Altered Nutrition: less Than Body Requirements) 营养失调:潜在高于机体需要量(Altered Nutrition: Potential for More Than Body Requirements)有感染的危险(Risk for Infection)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Risk for Altered Body Temperature) 体温过低(Hypothermia)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体温调节无效(Ineffective Thermoregulation) 便秘(Constipation) 感知性便秘(Perceived Constipation) 结肠性便秘(Colonic Constipation) 腹泻(Diarrhea) 大便失禁(Encopresis) 排尿异常(Altered Urinary Elimination) 压迫性尿失禁(Sires Incontinence) 反射性尿失禁(Reflex Incontinence) 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 功能性尿失禁(Functional Incontinence) 完全性尿失禁(Total Incontinence) 尿储留(Urinary Retention) 组织灌注量改变Altered Tissue Perfusion 体液过多(Fluid Volume Excess) 体液不足(Fluid Volume Deficit) 体液不足的危险(Risk for Fluid Volume Deficit) 清理呼吸道无效(Ineffective Airway Clearance)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一)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是病历的组成部分。 (二)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三)时间以24h计,如上午7时写作7:00,午效12时写作24:00,午夜12时1分则写第2天的日期0:01。上午7时至下午7时的记录用蓝笔书写,下乖7时至次晨7明的记录用红等书写。 (四)书写时使用中文或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使用外文。计量单位书写准确,如mmHg、mmol/L、u/L等。 (五)护理记录(入院评估、一般/危重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随病案长期保存 (六)书写护理记录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名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在字上划双线,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每页修改字数超过3个重新记录。 (七)护理记录按照规定内容书写,每班由注册护士签字:实习护士书写的记录,应当由带教注册护士审阅签名;进修护士应由护理部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各种护理记录。 (八)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的责任,修改时用红笔在字上划双线,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每页修改字数超过3个重新记录。 (九)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二、入院评估 (一)楣栏填写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ID号等。入院方式可填写:门、急、行走、推车、抱入、转入等。 (二)各项评估内容由护士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交谈和查体取得资料,可与医师共同询问病史。简要病史、主诉+现病史+专科阳性检查结果。 (三)用蓝黑墨水填写,在相箱的项目后用“√”表示,无内容者填写写“无”。所有阳性表现均用红笔在其后打“√”注明。 (四)既往史用蓝笔书写 (五)有过敏史、过敏源用红笔书写。 (六)饮食禁忌是指患者入院前不能食用食物,如肉、蛋白、虾或是有民族信仰的忌食。 睡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嗜好+过敏史、家族史写入院前,其余写院后。 (七)入院评估在病人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夜班急诊入院的病人可在24小时内完成。评估后签名并填写评估时间。 三、护理记录 (一)每位入院患者均须建立护理记录,查体患者例外(查体中发现问题并有处置的进行补记)。 (二)护理记录应包括:日期、时间、生命体征、出入液量、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 (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及效果记录要求:及时、准确、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医学术语正确,护理措施要体现时效性,做什么记什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特殊检查、用药或处置等以“D、I、O、T”形式随时记录,其内容要突出主要观察内容和专科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范文

护理文书书写规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2010)》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文件要求制定本规。 2.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 3.护理文书一律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日期用年-月-日,时间采用24小时制,具体到分钟。 5.护理文书记录容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 6.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7.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记录的责任。 8.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未取得护士书或未经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由本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护士审阅并签名,需修改时用红色笔修改并签名。 9.进修护士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认定其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书。 二、体温单填画要求 1.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2.各项目栏除特殊要求和说明外,均应使用同色笔书写。 3.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4.体温单填写、绘画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重新书写。 【填写说明】 1.楣栏项目包括:科室、床号、、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入院日期,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2.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7-29)。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8-01),其余只填写日期。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3.生命体征绘制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体温 ①40℃-42℃之间的记录:用红色水笔在40℃-42℃之间以正楷汉字纵向顶格填写患者入院(急诊手术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书写可超过40℃,破折号占两小格,如“入院——九时十分”。急诊手术住院患者入院时间从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间算起,其他患者入院时间从到达病房办理住院程序时间算起。 ②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 ③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直线相连。新入院患者体温超过40℃,仍画在相应位置。 ④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 ⑤物理降温30分钟后、药物降温30分钟后至两小时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画在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以红虚线(下降)或红直线(上升)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 ⑥一般住院(含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发热、手术、病危(病重)、感染性疾病等患者按医嘱或专科护理常规处理。 ⑦患者拒绝测体温、擅自离院时在体温单37℃线对应时间上用蓝色“△”表示,与前后之间不连线,即曲线在该时间格间断。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一、基本原则 1、各项目逐项填写完整客观,签全名; 2、文字叙述简要流畅,用词恰当,用医学术语; 3、要用蓝钢笔书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需要涂改的按规范进行; 4、所有时间均以24小时制,北京时间记录,记录单位采用统一标准,T℃;P、R次/分;BP mmHg;瞳孔 mm;液量 ml;大小便次或ml;W kg;H cm。 5、护理病历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特护单、入院宣教单、住院宣教单、护理诊断项目单、护理记录( PIO记录)。 二、入、住院病人健康宣教单 1、逐项按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宣教,并在相应项目上方打一对称对角三角小勾。 2、记录及时,原则上入院宣教及必要的住院宣教项目在本班完成,住院宣教由主管护士在24小时完成。 三、护理诊断项目表 1、按序记录PIO记录上所涉及的护理诊断。 2、评价准确,记录及时。 四、护理记录(PIO记录) 1、危重病人每班评估,一级护理病人每日评估,二、三级护理7天评估记录一次,病情变化随时评估记录。 2、护理记录以PIO形式动态记录病人住院期间情况,并与医疗、医技等相关部门数据、信息统一。 .P:护理诊断按PES公式规范书写,并按P1、P2……优次或时间排序。 所确立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依据充分,陈述正确,参照NANDA标准。 .E:预期目标 陈述清楚,合乎实际,切实可行 .I:护理措施

准确、及时、合理有序,具可操作性并行之有效。 一个护理诊断可有数个措施,坚持“做什么,写什么,写什么,做什么”原则,及时客观反映病人在院期间的治疗处置情况。 .M:健康教育 因人而异,重点施教,用词通俗易懂,具体内容反映在健康宣教单上。 病人及家属能理解掌握,尽量解答病人疑问,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 .O:效果评价 按措施实施后效果及时给予评价。 3、生命体征 常规病人交本班最后测得的一次值,重危病人交班本次最高值和最低值。 4、神志 清、模糊、嗜睡、昏睡、烦燥、谵妄、昏迷等描述。 5、皮肤 正常、干燥、湿冷、紫绀、红润、破损等描述。 6、饮食 普食、平衡膳食、流质、软食、半流质、流质饮食,除普食外,其它饮食应交待物、量,如米汤50ml。 7、睡眠 以小时记录 8、伤口 交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9、大便 交色性状次数,如黄色软便一次,常用术语: 色:黄色、陶土色、绿色、黑色等。灌肠以/E表示;性状:成形、软、硬、稀、泡沫、水样、脓血等。

病历书写格式及规范

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和格式 (2010年修订版)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卫医政[2010]11号)、《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的要求,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护士需要填写或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及护理日夜交接班报告。现将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通知如下: 一、体温单(格式见附件1) 体温单用于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主要由护士填写,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列在病历最前面。 ㈠体温单的书写要求 1.体温单的眉栏项目、日期及页数均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眉栏项目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晰,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2.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入、出院、死亡等项目。除手术不写具体时

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3.体温单的每页第1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本页当中跨越月或年度,则应填写月、日或年、月、日。 4.体温单34℃以下各栏目,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 5.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6.手术后日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填写14天,如在14天内又做手术,则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例:第一次手术1天又做第二次手术即写1(2),1/2,2/3,3/4……10/11,连续写至末次手术的第14天。 7.患者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而未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应补试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须经医师批准书写医嘱并记录在交接班报告上(或护理记录单),其外出期间,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 8.体温在35℃(含35℃)以下者,可在35℃横线下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写上“不升”两字,不与下次测试的体温相连。 ㈡体温、脉搏、呼吸、大便等的记录 1.体温的记录 ⑴体温曲线用蓝色笔或碳素墨水笔绘制,以“×”表示腋温,以“○”表示肛温,以“●”表示口温。 ⑵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是以红圈“○”表示,再用红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本规范所指护理病历是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规定,患者办理入院后形成的文字记 录,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等,应存入病历中统一管理。 2.护理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根据医嘱和护理常规的要求进 行记录。 3.住院护理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体温单中脉搏用红墨水笔 表示,医嘱单中药物皮试阳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药物过敏用红墨水笔表示。需复写的资料可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书写。 4.护理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 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5.护理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眉栏齐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横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6.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护士签署全名。 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护士经护理部、科室考核合格报护理部备案后可独立书写护理病历,考核不合格者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带教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 7.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 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8.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病历的,有关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9.病情描述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各项记录内容和时间相对应,能反映护理问题和 护理效果。 二、护理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 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诊断、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1)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日间至少1小时记录1次,夜间至少2小时记录1次。抢救病人应随时记录病情变化,未能及时记录,应在6小时内据实补 记。 (2)护士应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或遵医嘱记录出入液量。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食物中 含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粪便量、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抽出液、胸、腹腔抽出液、呕吐物、引流出的胆汁等。 (3)出入液量、血压、用药、氧疗等应注明单位、浓度、方法、剂量等。 (4)每班下班前均需做出入液量小结及病情小结,大夜班作总结。小结、总结前先划

护理病历书写范文模板护理病历书写范文

护理病历书写范文模板护理病历书写范文运用护理程序护理病人,要求有系统、完整、能反映护理全过程的记录,包括有关病人的资料、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计划及效果评价,构成护理病历。书写要求详细记录、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清晰及正确应用医学术语。 一、首页 首页多为表格式,主要内容为患者的一般情况、简要病史、心理状态及护理体检等(表23-2)。在记录中应注意: 1.反映客观,不可存在任何主观偏见。从病人及其家属处取得的主观资料要用引号括明。 2.避免难以确定的用词,如“尚可”、“稍差”、“尚好”等字眼。 3.除必须了解的共性项目外,还应根据个体情况进一步收集资料,以判断确定护理问题。 二、计划护理单

是指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的书面记录(表23-3)。 1.护理诊断是患者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2.护理目标是制定计划的指南和评价的依据。 3.护理措施是针对护理诊断所制定的具体方案。 4.评价则是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和护理后患者感觉及客观检查结果的记录。 护理计划书写尚无完全统一的规范,大致有:①个体化的护理计划;②标准化的护理计划;③计算机制定的护理计划三大类。 三、病程记录 护理病程记录是对患者病情动态及病情恢复和进展情况的记录,包括估计资料的记录,护理措施,医嘱执行情况的记录以及病人对医疗和护理措施的反应(表23-4)。

病程记录频率取决于病人的状况,一般病人3-4天记录1次,危重病人每天记录,特殊情况随时记录。 四、护理小结 护理小结是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概括记录。包括病人入院时的状态,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护理效果是否满意,护理目标是否达到,护理问题是否解决,有否护理并发症,护理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等。 五、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是指在患者出院前夕所给予的指导和训练。出院指导是住院护理计划的继续,有助于病人从医院环境过度到家庭环境,使病人获得自理能力,巩固疗效,提高健康水平。 出院指导的原则: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个性特征、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做到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因人施导,达到个体化要求。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2.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 3.护理文书一律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日期用年-月-日,时间采用24小时制,具体到分钟。 5.护理文书记录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6.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7.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记录的责任。 8.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未取得护士资格证书或未经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由本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护士审阅并签名,需修改时用红色笔修改并签名。 9.进修护士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认定其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书。 二、体温单填画要求 1.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2.各项目栏除特殊要求和说明外,均应使用同色笔书写。 3.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4.体温单填写、绘画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重新书写。 【填写说明】 1.楣栏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入院日期,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2.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7-29)。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8-01),其余只填写日期。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目录 1.护理病历书写一般规则 (2) 2.1体温表 (2) 2.2长期医嘱单 (4) 2.3临时医嘱单 (4) 2.4入院病人评估表 (4) 2.5首次护理记录 (5) 2.6护理记录 (5) 2.6.1一般病人护理记录 (5) 2.6.2危重(特殊观察)病人护理记录单 (6) 2.7 护理记录(送手术记录) (7) 2.8手术护理记录单 (7) 2.9出院小结与指导 (7) 2.10病人健康教育评估表 (8) 2.11住院病历排序 (9) 2.12.1.住院护理病历排序 (9) 2.12.2出院病历排序 (9)

1、护理病历书写一般规则 1.1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2各种病历表格除特殊规定外,一律使用蓝黑色笔书写,体温表中曲线用相应颜色签字笔标识和连线。 1.3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1.4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应用同色笔画双线在错别字上,不得采取刮、粘、涂等方法掩盖原来的字迹。每张记录划改不超过两处,每处不超过3个字。 1.5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并由相应的护理技术人员签名。实习期间或试用期护理人员(新毕业一年,未取得护士资格证书)书写的护理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取得合法资格并注册的护理技术人员审阅并签名。进修护士应当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护理病历。 1.6上级护理人员审查、修改和补充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病历时用红笔,修改人员在原签名旁签名并注明日期,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1.7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升L 毫升ml 千克kg 克g 毫克mg 微克ug 毫米汞柱mmHg。 1.8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及时书写护理病历,护士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9 使用规范汉字,简体字,异体字按《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为准,杜绝错别字。语句中数字可使用汉字,双位数以上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1.10 书写时间一律用24小时制。 2.书写规范 2.1.体温表 2.1.1楣栏:用蓝黑色笔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科别、床号、住院号。 a.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 b.床号、科别:填写入院时安排的床号、科室,有转床、转科,在原床号、科室后加“→”号,并写明转往的床号、科室。例如:内二科→外一科,2→3。 2.1.2日期栏:用蓝黒色笔填写。每页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中间用 短横线隔开(如2000-2-9),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6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则应填月、日或年、月、日。年份写4位数。 2.1.3住院日期栏: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蓝黑笔填写,从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写“1”,连续写 至出院当日。 2.1.4手术后(或分娩后)日数:由当天第一次绘制体温时,用红笔填写,手术当天写“0”,手术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写“1”,依次填写(分娩后日数填写相同)。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Ⅱ-0”,以回病室时间为手术后“0”日期,依次填写,例如:2000-12-18号第一次术后第9天,11:45PM第二次手术结束回病室,在原来已填写好的“9”后面加填“(Ⅱ-0)”,则写成“9(Ⅱ-0)”;如2000-12-19号0:30AM回病室,则在12月19号手术后日数栏内写上“Ⅱ-0”。手术(分娩)日数连续填写到手术第10日。 2.1.5 42~40℃栏:在相应时间栏内,用红笔纵行填写入院/手术/分娩/转入/出院/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12小时记,具体到时和分,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手术不写时间。 a.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下午5时30分由内一转入内二,由内二接受时填写“转入—五

护理记录模板格式通用

护理记录模板(共通) 一、新入院记录 患者因{诊断},于×时由{门诊/急诊}收入我科。入院方式:步行、扶行、平车、轮椅等}入病房,症状及查体(含专科情况,带入的各种管道、伤口情况、皮肤情况、入院评估、三防评分等),医疗护理措施,行入院宣教、健康指导等(如留陪护,防止跌伤,烫伤,压疮等),病人及家属表示理解并配合。 三防评分达到高线的病员:患者入院评跌倒{分值},压疮{分值}防导管{分值},悬挂警示标示,报告护士长,并与家属沟通签字,做好记录,给予相应防治措施。如定时协助翻身取xx卧位,留陪伴等。患者及家属理解。 二、转出病人: 患者因“××”用平车/轮椅转至……病区,症状及查体(含专科、皮肤情况、带出管道、伤口情况及引流液颜色性质等),记录至转出时的出入量(转出时尽量倒空各种引流液及尿液),(如:3小时输液量…ml,尿量…ml,饮食…ml,大便…克等,引流液如未倒或量少时不用统计)。 三、自动出院 患者及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医生已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病情及出院的风险,患者(或患者家属)仍强烈要求出院并在××上签字表示风险自已承担。主要的症状体征,未停止的医疗护理措施,行出院指导,病员及家属表示理解。 四、外出检查 外出时记录当时生命体征。记录栏记录:患者拟行××检查。(到外院检查者:医生已向患者家属解释外出病房检查的目的及存在的风险,家属签字表示同意检查并愿意承担风险。)妥善固定各管道后,由××送患者至××(地方)。 回病房后:记录生命体征。记录栏写:患者检查完毕返回病房,自诉·····,继续(心电监护,吸氧{氧流量}L/分),各管道通畅并固定于床旁。

五、PICC置管及拔管: 置管当天:给予PICC置管术,置管成功,置入导管XXcm,穿刺点无菌敷料覆盖,静脉输液通畅,敷料压迫止血。 置管后连续观察3天,每班交接穿刺点有无渗血,局部有无红肿等。具体写:PICC 穿刺点无渗血,局部无红肿,输液通畅。 拔管:遵医嘱拔除PICC导管,导管长度XXcm,穿刺点无菌敷料覆盖压迫。 六、输血记录 ××时间:遵医嘱抽合血,通知患者输血,行输血前宣教。 ××时间:予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或冲洗管道。(需测量生命体征) 若有输血前用药即:遵医嘱予以××,经xx与xx核对无误后,静脉输入“x”型Rh(+/-)xxxx(什么血液制品)X(单位),血袋号xxxxxxxxxxxx,调节速度为15滴/分。 ××时间:守护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调节滴数为30滴/分。 ××时间:(输血30分钟后)输血通畅进行中,无不良反应。(测生命体征) ××时间:输血顺利完成,无不良反应,予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将血袋还至输血科。(测生命体征) 七、用药/处置后记录 患者主诉或体征,通知医生,给予用药或其他处置。如:患者嘴角抽动,通知医生,给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NS40ml+丙戊酸钠0.4g以3ml/h静脉微泵泵入。用药/处置后及时记录用药后的效果,如:患者嘴角未再抽动。 八、出入量的统计 根据病情,详细记录出入量,并记录抽出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状。 1、统计时间:07:00夜班护士统计24小时总出入量,统计时间不足24小时的,按实际时间数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