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厂家多联机分歧管及管径选择实用标准

各厂家多联机分歧管及管径选择实用标准

各厂家多联机分歧管及管径选择实用标准
各厂家多联机分歧管及管径选择实用标准

海尔:(奥蕴多联中央空调)

1、室外机汇总管套件

2、分歧管套件

3、室机配管分歧管之间管径选择表

4、使用围

总长度:300米

配管单程最长可达150米

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机配管长度达40米

室外机与室机落差:室外机在上方时为50米,室外机在下方时为40米室机与室机的落差为:15米

三菱重工海尔:(KX4)

1、使用围

配管总长度:510米以

配管单程长度:160米以

从室外机到第一分歧管长度:130米以

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机配管长度:40米以

室外机间的配管长度:到第一汇总管后5米以(只限于组合使用)

室外机与室机落差:室外机在上方时为50米以,室外机在下方时为40米以

同一系统室外机间的落差:1米以

室外机到第一汇总管之间的配管长度为10米以

室机之间的落差:15米以

2、室外机组合分歧管套件

3、分歧管套件

4、冷媒配管的选定要领

4-1 主管(室外侧分歧~室侧第一分歧)

1)室外机容量在255~960时,最长从(室外机到最远的室机)在90m以上时,一定将气侧、液侧的主管尺寸加大。

2)室外机容量在1010以上时,请不要将气管尺寸变大。液管加大到下表所示的尺寸。

4-2 分歧管之间配管选定

4-3 室机连接配管的尺寸

东芝:(SMMSi直流变速多联式中央空调) 1、使用围:

总配管长度:1000米

最大当量接管长度235米,最大实际接管长度190米。

最大室外机高度差:室外机在上方时70米,室外机在下方时40米

最大室机高度差:40米

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机配管长度:90米

2、室外机组合分歧管套件

3、分歧管套件

大金:(VRVⅢ)(CMSⅡ)

1、使用围

配管总长度:1000米

最大实际单程配管长度:165米等效单管长度190米

最大室外机高度落差:室外机在上方时50米,室外机在下方时90米最大管长差:40米(离第一分歧管最近室机到最远室机距离)

室机高度落差:15米

2、室外机组合分歧管套件

3、分歧管套件

4、配管尺寸

大金:(CMS)

1、使用围

配管总长度:510米

最大实际单程配管长度:120米

最大室外机高度落差:室外机在上方时50米

最大管长差:40米(第一分歧管离最远室机长度)室机高度落差:15米

2、分歧管套件

3、配管尺寸

工程管径对照表(设计参考资料)

1 工程管径对照表 1 英寸=25.4毫米 =8英分 1/2 是四分(4英分) DN15 3/4 是六分(6英分) DN20 2分管DN8 4分管DN15 6分管DN20 1′DN25 1.2′DN32 1.5′DN40 2′DN50 2.5′DN65 3′DN80 4′DN100 5′DN125 6′DN150 8′DN200 10′DN250 12′DN300 GB/T50106-2001 2 管径 2.1 管径应以mm为单位。 2.2 管径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表示; 2 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壁厚表示; 3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内径d表示; 4 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表示; 5 当设计均用公称直径DN表示管径时,应有公称直径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规格用de(公称外径)×e(公称壁厚)表示(GB 5836.1-92) 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规格用de×e表示(公称外径×壁厚) 3 关于DN与De的区别 1、DN是指管道的公称直径,注意:这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应该与管道工程发展初期与英制单位有关;通常用来描述镀锌钢管,它与英制单位的对应关系如下: 4分管:4/8英寸:DN15; 6分管:6/8英寸:DN20;

寸二管:1又1/4英寸:DN32; 寸半管:1又1/2英寸:DN40; 两寸管:2英寸:DN50; 三寸管:3英寸:DN80(很多地方也标为DN75); 四寸管:4英寸:DN100; De主要是指管道外径,一般采用De标注的,均需要标注成外径X壁厚的形式; 主要用于描述:无缝钢管、PVC等塑料管道、和其他需要明确壁厚的管材。拿镀锌焊接钢管为例,用DN、De两种标注方法如下: DN20 De25X2.5mm DN25 De32X3mm DN32 De40X4mm DN40 De50X4mm 我们习惯于使用DN来标注焊接钢管,在不涉及到壁厚的情况下很少使用De来标注管道;但是标注塑料管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是跟行业习惯有关,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简略称呼的20、25、32等管道均是指De,而不是指DN,这里相差一个规格呢。不搞清楚很容易在采购、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失。 两种管道材料的连接方式不外乎:丝扣连接及法兰连接。其他连接方式就用得很少了。 镀锌钢管、PPR管均能采用以上两种连接,只是小于50的管道用丝扣较方便,大于50的用法兰比较可靠。 注意:如果是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管道相连,要考虑是否会产生原电池反应,否则会加速活跃金属材料管道的腐蚀速度,最好要用法兰连接,并用橡胶垫片类的绝缘材质将两种金属分隔开,包括螺栓都要用垫片分隔,避免接触。 4 工程管径对照表(常用)压力管道标准 规格 DN-公称直径Ф-外径大外径系列 DN15-ф22mm DN20-ф27mm DN25-ф34mm DN32-ф42mm DN40-ф48mm DN50-ф60mm DN65-ф76(73)mm DN80-ф89mm DN100-ф114mm DN125-ф140mm DN150-ф168mm DN200-ф219mm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增加。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摩损,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堵塞管道。因此,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流速。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2- 1、表6-2-2及表6-2-3确定。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6-2-3中的数值适当减小。 表6-2-1一般通风系统中常用空气流速(m/s) 支室内xx空干管 管进风口回风口气入口6~2~1.5~2.5~ 5.5~薄钢1483.53.5 工业建筑机6.5板、混凝土 械通讯 4~2~1.5~2.0~ 砖等

5~61263.03.0 工业辅助及 民用建筑 0.5 0.50.2~~0.7 自然通风~1.01.0类别 机械通风5~8 52~ 2~4风管 材料 表6-2-2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部位 新风xx 总管和总干管 无送、回风口的支管 有送、回风口的支管频率为1000Hz时室内允许声压级(dB)<40~60>60 3.5~ 4.04.0~4.5 5.0~ 6.0 6.0~8.06.0~8.0 7.0~12.0 3.0~ 4.0 5.0~7.0 6.0~8.0 2.0~ 3.03.0~5.03.0~6.0表6-2-3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m/s)粉尘类

多联机选型

二、空调系统的选型 1、多联机系统的分类 多联机式空调系统根据其制冷剂配管实际连接形式大体可分为室外直接分支方式和室外总管、室内分支的连接方式两大类。 1.1室内分支形式 采用室内分支形式的多联机式空调系统,其室外机组的所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由一组气管和液管构成(一般称为主配管,对于部分品牌的热回收式系统则由两根气管和一根液管构成)。制冷剂主配管根据室内机组的分布情况,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再分支,最终与各个室内机组相连接。 1.2室外分支形式 采用室外分支的多联机式空调系统,其室外机组连接复数组制冷剂配管,数量根据实际连接的室内机组的数量和形式来确定。 1.3本系统形式 相对而言,采用室内分支的系统,由于流量调节机构设置在各室内机组中,能较为迅速地对应室内负荷的变化,且可达到较长的配管长度以对应较为大的空调空间;而室外分支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由于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室外机组,为减小管路的输送损耗,一般不宜安装较长的制冷剂配管,多用于三房至四房的家庭场合。本系统选用室内分支形式。 2、室内机的选型 2.1室内机的精确选型的几个修正

变频多联机系统的设计流程如下:首先是系统设计规划,进行空调分区的划分,拟定新风解决方案和控制解决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气候条件、建筑状况、发热设备等进行负荷计算,由负荷计算结果初步确定室内机容量、形式、设计位置。因为在设计时有多个影响因素需要考虑,其中包括温度因素、连接率因素、管长因素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修正系数可提高选型的准确性,同负荷计算更匹配,设计更完美,能有效减少设备的浪费。 2.1.1温度修正 能力修正的第一个要点是温度的修正。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机组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可以根据具体设计条件,查询不同温度条件下机组的容量表来获得这一步的修正。 2.1.2连接率修正 室内机容量总和超过室外机所提供的实际能力时,室外机的能力不再同室内机容量总和呈线性变化,室内机的容量会有所衰减,连接率较大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 2.1.3管长修正 变频多联机系统管长较长时会产生衰减,一般只需对制冷情况进行管长修正。首先配管的长度影响流体阻力,管长过长导致阻力加大。其次配管的长度影响系统性能,吸气管阻力增加,压缩机吸气压力降低,制冷能力下降。吸气压力下降、过热增加,系统EER相应下降。管长超过90m时可通过增加管径的方法降低管长衰减。 2.1.4室内机的实际能力 当所有室内机全开时,其实际能力是根据室外机能力按比例分配的,此时室内机能力按下式得出:室内机的实际能力=室内机总容量值∕单台室内机容量值

工程管径对照表(常用)

工程管径对照表(常用) 2010-02-20 13:56 1. 4分管是G1/2英寸的俗称。 2. 工程上管子的公称尺寸表示它的内径,这里表示内径1/2英寸,在公制管中圆整为15mm。 3. 常用列表 内径(公制)内径(英制)外径俗称 6 1/8 10 1分 8 ?13.5 2分 10 3/8 17 3分 15 1/2 21.3 4分 20 3/4 26.8 6分 25 1 33.5 1吋 依此类推。 1 英寸=25.4毫米=8英分 1/2 是四分(4英分) DN15 3/4 是六分(6英分) DN20 GB/T50106-2001 d500一般是指内径500mm,

dn500公称直径500mm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叫平均外径,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但接近于内径,是在内径附近的一个数据,一般=内径+壁厚的平均值,公制mm为基准,称DN,它是我们计算用直径,反应的是管道的实际通水能力。 容器、管子或管件的标准化直径系列中的名义直径。例如公称直径为DN100的钢管,其外径可能是108mm或114mm,内径则随壁厚而不同。一般公称直径常为与管内径相近的某整数值。 2.4管径 2.4.1管径应以mm为单位。 2.4.2管径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表示; 2 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壁厚表示; 3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内径d表示; 4 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表示; 5 当设计均用公称直径DN表示管径时,应有公称直径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规格用de(公称外径)×e(公称壁厚)表示(GB 5836.1-92) 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规格用de×e表示(公称外径×壁厚). 关于DN与De的区别: 1、DN是指管道的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注意:这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应该与管道工程发展初期与英制单位有关;通常用来描述镀锌钢管,它与英制单位的对应关系如下:

电缆穿管径对照表

电缆穿管径对照表

————————————————————————————————作者:————————————————————————————————日期:

电缆穿管管径表 VV VLV 0.6/ 1KV 电缆标 称截面 (MM2) 1. 5 2. 5 4 6 10 16 2 5 35 50 70 95 12 15 18 5 焊接钢 管(SC) 或水煤 气钢管 (RC) 最小管径(mm) 电 缆 穿 管 长 度 在 30 m 及 以 下 直线 20 25 32 40 50 70 80 一个 弯曲 时 25 32 50 70 80 100 二个 弯曲 时 32 40 50 70 80 100 125 YJV YJLV 0.6/ 1KV 电缆标称 截面(MM2) 1. 5 2. 5 4 6 10 16 2 5 35 50 70 95 12 15 18 5 焊接钢管 (SC) 或水煤气 钢管(RC) 最小管径(mm) 电缆 穿管 长度 在 30m 及以 下 直线 15 20 25 32 40 50 70 一个 弯曲 时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二个 弯曲 时 32 20 25 32 40 50 70 80 ZQD ZLQD 0.6/1K V 电缆标称截面 (MM2) 16 25 35 50 70 95 12 15 18 5 24 0 焊接钢管(SC) 或水煤气钢管 (RC) 最小管径(mm) 电缆 穿管 直线32 40 50 70 80 一个弯曲时40 50 70 80 100

长度 在 30m 及以 下 二个弯曲时50 70 80 100 125 注:适用于三芯、三芯+N及四芯等截面电力电缆。 VV VLV 0.6/1 KV 电缆标称 截面 (MM2)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 0 聚氯乙烯 硬质电线 管(PC) 最小管径(mm) 电缆 穿管 长度 在 30m 及以 下 直 线 20 25 32 40 50 63 一 个 弯 曲 时 20 25 32 40 50 63 二 个 弯 曲 时 25 32 40 50 63 YJV YJLV 0.6/1 KV 电缆标称截 面(MM2)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聚氯乙烯硬 质电线管 (PC) 最小管径(mm) 电 缆 穿 管 长 度 在 30m 及 以 下 直线20 25 32 40 50 63 一个弯 曲时 20 25 32 40 50 63 二个弯 曲时 25 32 40 50 63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 1编制目的: 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 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 3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 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 第3种:用 5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 +α (㎜)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 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 +α (㎜) =(×)/(2×33+×)+0 =0.9558mm 取整,t=。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以为设计压力,φ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 +α (㎜) =(×)/(2×33+×)+0 =0.8355mm 取整t=,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mm内,如果t取,就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不必考虑壁厚偏差了。 ②R410A 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410A制冷系统高压侧最高压力设计为,则其壁厚计算为: 壁厚t= [(P×OD)/(2σa + ] +α (㎜)

工程管径对照表-内容很全(常用)

工程管径对照表-内容很全(常用) 2010-02-20 13:56 1. 4分管是G1/2英寸的俗称。 2. 工程上管子的公称尺寸表示它的内径,这里表示内径1/2英寸,在公制管中圆整为15mm。 3. 常用列表 内径(公制)内径(英制)外径俗称 6 1/8 10 1分 8 ? 13.5 2分 10 3/8 17 3分 15 1/2 21.3 4分 20 3/4 26.8 6分 25 1 33.5 1吋 依此类推。 1 英寸=25.4毫米 =8英分 1/2 是四分(4英分) DN15 3/4 是六分(6英分) DN20 GB/T50106-2001 d500一般是指内径500mm, dn500公称直径500mm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叫平均外径,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但接近于内径,是在内径附近的一个数据,一般=内径+壁厚的平均值,公制mm为基准,称DN,它是我们计算用直径,反应的是管道的实际通水能力。 容器、管子或管件的标准化直径系列中的名义直径。例如公称直径为DN100的钢管,其外径可能是108mm或114mm,内径则随壁厚而不同。一般公称直径常为与管内径相近的某整数值。 2.4管径 2.4.1管径应以mm为单位。 2.4.2管径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表示; 2 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壁厚表示; 3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内径d表示;

4 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表示; 5 当设计均用公称直径DN表示管径时,应有公称直径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规格用de(公称外径)×e(公称壁厚)表示(GB 5836.1-92) 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规格用de×e表示(公称外径×壁厚). 关于DN与De的区别: 1、DN是指管道的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注意:这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应该与管道工程发展初期与英制单位有关;通常用来描述镀锌钢管,它与英制单位的对应关系如下: 4分管:4/8英寸:DN15; 6分管:6/8英寸:DN20; 1寸管:1英寸:DN25; 寸二管:1又1/4英寸:DN32; 寸半管:1又1/2英寸:DN40; 两寸管:2英寸:DN50; 三寸管:3英寸:DN80(很多地方也标为DN75); 四寸管:4英寸:DN100; De主要是指管道外径,一般采用De标注的,均需要标注成外径X壁厚的形式;主要用于描述:无缝钢管、PVC等塑料管道、和其他需要明确壁厚的管材。 拿镀锌焊接钢管为例,用DN、De两种标注方法如下: DN20 De25X2.5mm DN25 De32X3mm DN32 De40X4mm DN40 De50X4mm 等等。。。。。。我们习惯于使用DN来标注焊接钢管,在不涉及到壁厚的情况下很少使用De来标注管道; 但是标注塑料管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是跟行业习惯有关,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简略称呼的20、25、32等管道均是指De,而不是指DN,这里相差一个规格呢。不搞清楚很容易在采购、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失。 两种管道材料的连接方式不外乎:丝扣连接及法兰连接。其他连接方式就用得很少了。 镀锌钢管、PPR管均能采用以上两种连接,只是小于50的管道用丝扣较方便,大于50的用法兰比较可靠。 注意:如果是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管道相连,要考虑是否会产生原电池反应,否则会加速活跃金属材料管道的腐蚀速度,最好要用法兰连接,并用橡胶垫片类的绝缘材质将两种金属分隔开,包括螺栓都要用垫片分隔,避免接触。

多联机配管选型表

15.冷媒配管工程 15.1 冷媒配管设计 1、冷媒配管长度和落差(表1 ) 注: 1.分歧管折算长度为等价配管长度0.5m。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U型分歧管的两边。 3.当外机在上的场合且落差超过20米,建议在主管的气管上每隔10m设置一个回油弯, 回油弯规格建议如图2。 4.当外机在下时,H≥40m主管与液管需加大一号。 5.连接到室内机的第一个分歧管组件的允许长度应等于或小于40m。但当下列条件全部满足的情 况下,允许长度可以延长为90m。

6.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不按此要求操作可能导致系统严重故障! 图1 注:1、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不按此要求操作可能导致系统严重故障;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U 型分歧管的两边。 300mm 以上 图2

15.2 冷媒配管选取 1)冷媒配管类型选定(表2 ) 2 4 N10 注: 1、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U型分歧管的两边。 3、表中所有配管等效长度L1+…+L6+a+…+g+0.5*6(分歧管折算为等价配管长度0.5m)。 4、配管等效长度为单程配管等效长度,即等于气侧或液侧的等效长度。

2)室内机主、配管尺寸选定(表3 ) 注意: A.A表示:配管下游内机(从该段配管的至最后一台内机之间所有内机)的能力之和。 B.第一分歧管以外机总能力为准,其他分歧管不得大于第一个分歧管。 C.与主配管相连的分歧接口尺寸若与主配管尺寸不符,须作适当转接 3)室外机主管尺寸,连接方法(表4) 注意: 1)请根据上表选择室外机连接配管管径,如果超配,出现主配管大于主管的情况,则按照就大原则,选择较大值的主管和主配管。 例如:三台外机16+16+14并联(总容量为46HP),连接的所有内机总容量为1360,假设所有配管等效长度≥90m,则按照外机总容量为46HP查表4.4得其主管为:Φ38.1/Φ

管径计算公式

流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的容积或重量称为流量。用容积表示流量单位是L/s或 (`m^3`/h);用重量表示流量单位是kg/s或t/h。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在一定时间内所流过的距离为流速,流速一般指流体的平均流速,单位为 m/s。 流量与管道断面及流速成正比,三者之间关系: `Q = (∏ D^2)/ 4 · v · 3600 `(`m^3` / h ) 式中 Q —流量(`m ^3` / h 或 t / h ); D —管道内径(m); V —流体平均速度(m / s)。 根据上式,当流速一定时,其流量与管径的平方成正比,在施工中遇到管径替代时,应进行计算后方 可代用。例如用二根DN50的管代替一根DN100的管是不允许的,从公式得知DN100的管道流量是DN50管 道流量的4倍,因此必须用4根DN50的管才能代用DN100的管。 给水管道经济流速 影响给水管道经济流速的因素很多,精确计算非常复杂。 对于单独的压力输水管道,经济管径公式: D=(fQ^3)^[1/(a+m)] 式中:f——经济因素,与电费、管道造价、投资偿还期、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等多项因素有关的系数;Q——管道输水流量;a——管道造价公式中的指数;m——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中的指数。 为简化计算,取f=1,a=1.8,m=5.3,则经济管径公式可简化为: D=Q^0.42 例:管道流量22 L/S,求经济管径为多少? 解:Q=22 L/S=0.022m^3/s 经济管径 D=Q^0.42=0.022^0.42=0.201m,所以经济管径可取200mm。 水头损失 没有“压力与流速的计算公式 管道的水力计算包括长管水力计算和短管水力计算。区别是后者在计算时忽略了局部水头损失,只考虑沿程水头损失。(水头损失可以 理解为固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以常用的长管自由出流为例,则计算公式为 H=(v^2*L)/(C^2*R), 其中H为水头,可以由压力换算, L是管的长度, v是管道出流的流速, R是水力半径R=管道断面面积/内壁周长=r/2, C是谢才系数C=R^(1/6)/n,

多联机配管选型表

多联机配管选型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5.冷媒配管工程 冷媒配管设计 1、冷媒配管长度和落差(表1 ) 注: 1.分歧管折算长度为等价配管长度。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U型分歧管的两边。 3.当外机在上的场合且落差超过20米,建议在主管的气管上每隔10m设置一个回油弯,回油 弯规格建议如图2。 4.当外机在下时,H≥40m主管与液管需加大一号。 5.连接到室内机的第一个分歧管组件的允许长度应等于或小于40m。但当下列条件全部满足的情 况下,允许长度可以延长为90m。

6.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不按此要求操作可能导致系统严重故障! 图1 注:1、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不按此要求操作可能导致系统严重故障;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U型分歧管的两边。 图2 冷媒配管选取 1)冷媒配管类型选定(表2 ) 注: 1、所有分歧管必须采用美的专用的分歧管。 2、内机尽量均等地安装在U型分歧管的两边。 3、表中所有配管等效长度L1+…+L6+a+…+g+*6(分歧管折算为等价配管长度0.5m)。 4、配管等效长度为单程配管等效长度,即等于气侧或液侧的等效长度。 2)室内机主、配管尺寸选定(表3 ) 注意: 表示:配管下游内机(从该段配管的至最后一台内机之间所有内机)的能力之和。

B.第一分歧管以外机总能力为准,其他分歧管不得大于第一个分歧管。 C.与主配管相连的分歧接口尺寸若与主配管尺寸不符,须作适当转接 3)室外机主管尺寸,连接方法 (表4) 注意: 1)请根据上表选择室外机连接配管管径,如果超配,出现主配管大于主管的情况,则按照就大原则,选择较大值的主管和主配管。 例如:三台外机16+16+14并联(总容量为46HP),连接的所有内机总容量为1360,假设所有配管等效长度≥90m,则按照外机总容量为46HP查表得其主管为:ΦΦ;根据所有内机总容量为1360查表得其主配管为:ΦΦ,按照就大原则,最终确定主管规格为:ΦΦ。 4)室外机并联连接配管组件和并联管管径(表5)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单相流可压缩流体

2 单相流(可压缩流体) 简述 2.1.1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中单相可压缩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压力降的一般计算,对某些流体在高压下流动压力降的经验计算式也作了简单介绍。 2.1.2可压缩流体是指气体、蒸汽和蒸气等(以下简称气体),因其密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差别很大,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 可压缩流体沿管道流动的显着特点是沿程摩擦损失使压力下降,从而使气体密度减小,管内气体流速增加。压力降越大,这些参数的变化也越大。 计算方法 2.2.1注意事项 2.2.1.1压力较低,压力降较小的气体管道,按等温流动一般计算式或不可压缩流体流动公式计算,计算时密度用平均密度;对高压气体首先要分析气体是否处于临界流动。 2.2.1.2一般气体管道,当管道长度L>60m时,按等温流动公式计算;L<60m时,按绝热流动公式计算,必要时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取压力降较大的结果。 2.2.1.3流体所有的流动参数(压力、体积、温度、密度等)只沿流动方向变化。 2.2.1.4安全阀、放空阀后的管道、蒸发器至冷凝器管道及其它高流速及压力降大的管道系统,都不适宜用等温流动计算。 2.2.2管道压力降计算 2.2.2.1概述 (1) 可压缩流体当压力降小于进口压力的10%时,不可压缩流体计算公式、图表以及一般规定等均适用,误差在5%范围以内。 (2) 流体压力降大于进口压力40%时,如蒸汽管可用式(2.2.2—16)进行计算;天然气管可用式—17)或式—18)进行计算。 (3) 为简化计算,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温流动公式计算压力降,误差在5%范围以内。必要时对天然气、空气、蒸汽等可用经验公式计算。 2.2.2.2一般计算 (1) 管道系统压力降的计算与不可压缩流体基本相同,即 ⊿P=⊿P f +⊿P S +⊿P N (2.2.2—1)

工程管径对照表

工程管径对照表(常用) 1 英寸=25.4毫米 =8英分 1/2 是四分(4英分) DN15 3/4 是六分(6英分) DN20 2分管 DN8 4分管 DN15 6分管 DN20 1′ DN25 1.2′ DN32 1.5′ DN40 2′ DN50 2.5′ DN65 3′ DN80 4′ DN100 5′ DN125 6′ DN150 8′ DN200 10′ DN250 12′ DN300 GB/T50106-2001 2.4管径 2.4.1管径应以mm为单位。 2.4.2管径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表示; 2 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壁厚表示; 3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内径d表示; 4 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表示; 5 当设计均用公称直径DN表示管径时,应有公称直径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规格用de(公称外径)×e(公称壁厚)表示(GB 5836.1-92) 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规格用de×e表示(公称外径×壁厚). 附表: DN15(4分管)、DN20(6分管)、DN25(1寸管)、DN32(1寸2管)、DN40(1寸半管)、DN50(2寸管)、DN65(2寸半管)、DN80(3寸管)、DN100(4寸管)、DN125(5寸管)、DN150(6寸管)、DN200(8寸管)、DN250(10寸管)等。

水管Φ25×1/2 的意思它的外径是25。实际对应的公称直径是DN20(也就是人们常说的6分管).你可以去买6分的水龙头。也可以去买4分的水龙头(只要在管子和水龙头之间加一个变径就可以了)。 家庭用水龙头的款式和材质是千变万化,但是其和管子连接的丝扣部分都是按照4分、6分、1寸等大小来分的。不必担心买错。 通常说的4分管是按英寸来说的,因此4分管就是1/2英寸(4/8=1/2),而一英寸=25.4mm,所以4分管的内径就是25.4/2=12.7mm,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DN15水管的内径。 因此4分管就指的是DN15水管。 水管4分是直径2厘米的 3分管就是公称通径为DN10的管子 4分管就是公称通径为DN15的管子 6分管就是公称通径为DN20的管子 比较专业的回答是:4分是英制管道直径长度的叫法,即1/2英寸.等于公制的15mm. 1英寸等于8分.合公制的25.4mm. 6分=3/4英寸=20mm. 4分=1/2英寸=15mm. 另外记住管道都是以内径计算的. 不过管道的丝扣螺纹都是以中径来计算的.用通径DN表示.螺纹分公制M和英制G,管道螺纹一般用英制,螺纹角度为55度.公制是60度.. 水管直径4分是多少厘米?是如何换算的? 通常说的4分管是按英寸来说的,因此4分管就是1/2英寸(4/8=1/2),而一英寸=25.4mm,所以4分管的内径就是25.4/2=12.7mm,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DN15水管的内径。 因此4分管就指的是DN15水管。 DN15,DN20,DN25等钢管是指钢管的内径还是外径? DN15,DN20,DN25是外径。四分管和六分管的直径 1 英寸=25.4毫米 =8英分 1/2 是四分(4英分) DN15

安全阀管径选择计算学习资料

火力发电厂标准 1.排放热源为过热蒸汽,安全阀的通流量为: G=0.0024μ1nF(p0/v0)0.5 2.排放热源为饱和蒸汽,安全阀的通流量为: G=0.0024μ1nF(p0/v0)0.5 3.设计压力为1MPa及以下的蒸汽管道或压力容器,可以按下式计算安全阀的通 过能力或在给定通流量下确定安全阀的个数: G=0.00508μ2nF[(p0- p2) /v0]0.5 以上三式中 G-安全阀的通流量,t/h; p0-蒸汽在安全阀前的滞止绝对压力,MPa; v0-蒸汽在安全阀前的滞止绝对比容,m3/kg; p2-蒸汽在安全阀后的绝对压力,MPa;确定p2时,应考虑阀后管道及附件的阻 力; n-并联装置的安全阀数量,个; μ1,μ2-安全阀的流量系数,应有试验确定或按厂家资料取值。可取μ1=0.9; μ2=0.6; B-考虑蒸汽可压缩的修正系数,与绝热指数k,压力比p2/ p0,阻力等因数有关。对于水,取B=1;对于蒸汽,可按 C.8.1查取; F-每个安全阀通流面的最小断面积,其值应按厂家资料确定, 对于全启式安全阀:F=πd2/4; 对于微启式安全阀:F=πdh; 其中d-安全阀最小通流截面直径mm; h=安全阀的阀杆升程mm。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安全阀的选择 1.由工作压力决定安全阀的公称压力; 2.由工作温度决定安全阀的温度适用范围; 3.由开口压力选择安全阀弹簧; 4.最后根据安全阀的排放量,计算安全喉部面积和直径,选取安全阀的 公称通径及型号、个数; 5.由介质种类决定安全阀的材质及结构。 微启式安全阀排放量小,出口通径等于一般等于进口通径,常用于液体介质。 全启式安全阀排放量大,DN≥40时,出口通径比进口通径大一级,多用于气体 介质。

工程管径对照表(常用)

---------------------------------------------------------------最新资料推荐------------------------------------------------------ 工程管径对照表(常用) 工程管径对照表(常用) 2010-02-20 13:56 1. 4 分管是 G1/2 英寸的俗称。 2. 工程上管子的公称尺寸表示它的内径,这里表示内径 1/2 英寸,在公制管中圆整为 15mm。 3. 常用列表内径(公制)内径(英制)外径俗称 6 1/8 10 1分 8 ? 13.5 2分 10 3/8 17 3分 15 1/2 21.3 4分 20 3/4 26.8 6分 25 1 33.5 1吋依此类推。 1 英寸=25.4 毫米 =8 英分 1/ 2 是四分(4 英分) DN15 3/4 是六分(6 英分) DN20 GB/T50106-2001 d500 一般是指内径 500mm,dn500 公称直径 500mm 公称直径 nominal diameter 又叫平均外径,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但接近于内径,是在内径附近的一个数据,一般=内径+壁厚的平均值,公制 mm 为基准,称 DN,它是我们计算用直径,反应的是管道的实际通水能力。 容器、管子或管件的标准化直径系列中的名义直径。 例如公称直径为DN100 的钢管,其外径可能是108mm 或114mm,内径则随壁厚而不同。 一般公称直径常为与管内径相近的某整数值。 2.4 管径 2.4.1 管径应以 mm 为单位。 2.4.2 管径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 DN 表示; 2 无 1/ 7

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计算公式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流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的容积或重量称为流量。用容积表示流量单位是L/s或 (`m^3`/h);用重量表示流量单位是kg/s或t/h。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在一定时间内所流过的距离为流速,流速一般指流体的平均流速,单位为 m/s。 流量与管道断面及流速成正比,三者之间关系: `Q=(∏D^2)/4·v·3600`(`m^3`/h) 式中Q—流量(`m^3`/h或t/h); D—管道内径(m); V—流体平均速度(m/s)。 根据上式,当流速一定时,其流量与管径的平方成正比,在施工中遇到管径替代时,应进行计算后方可代用。例如用二根DN50的管代替一根DN100的管是不允许的,从公式得知DN100的管道流量是DN50管道流量的4倍,因此必须用4根DN50的管才能代用DN100的管。 给水管道经济流速 影响给水管道经济流速的因素很多,精确计算非常复杂。 对于单独的压力输水管道,经济管径公式: D=(fQ^3)^[1/(a+m)] 式中:f——经济因素,与电费、管道造价、投资偿还期、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等多项因素有关的系数;Q——管道输水流量;a——管道造价公式中的指数;m——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中的指数。

为简化计算,取f=1,a=,m=,则经济管径公式可简化为: D=Q^ 例:管道流量 22 L/S,求经济管径为多少? 解:Q=22 L/S=0.022m^3/s 经济管径 D=Q^=^=0.201m,所以经济管径可取200mm。 水头损失 没有“压力与流速的计算公式管道的水力计算包括长管水力计算和短管水力计算。区别是后者在计算时忽略了局部水头损失,只考虑沿程水头损失。(水头损失可以理解为固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以常用的长管自由出流为例,则计算公式为 H=(v^2*L)/(C^2*R), 其中H为水头,可以由压力换算, L是管的长度, v是管道出流的流速, R是水力半径R=管道断面面积/内壁周长=r/2, C是谢才系数C=R^(1/6)/n, 给水管径选择 1、支管流速选择范围0..8~1.2m/s。 内径计算的,16mm也就相当于3分管,20mm差不多相当于4分的镀锌管径 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管径单位:mm 管径=sqrt流量/流速) sqrt:开平方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一)1~60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 第一部分管径选择 1.应用范围和说明 1.0.1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不包括储运系统的长距离输送管道、非牛顿型流体及固体粒子气流输送管道。 1.0.2对于给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与管道系统的一次投资费(材料和安装)、操作费(动力消耗和维修)和折旧费等项有密切的关系,应根据这些费用作出经济比较,以选择适当的管径,此外还应考虑安全流速及其它条件的限制。本规定介绍推荐的方法和数据是以经验值,即采用预定流速或预定管道压力降值(设定压力降控制值)来选择管径,可用于工程设计中的估算。 1.0.3当按预定介质流速来确定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选管径: d=18.81W0.5 u-0.5ρ-0.5(1.0.3—1) 或d=18.81V00.5 u-0.5(1.0.3—2) 式中 d——管道的内径,mm; W——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kg/h; V0——管内介质的体积流量,m3/h; ρ——介质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度,kg/m3; u——介质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预定介质流速的推荐值见表2.0.1。 1.0.4当按每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Pf100)来选择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定管径: d=18.16W0.38ρ-0.207 μ0.033⊿P f100–0.207(1.0.4—1) 或d=18.16V00.38ρ0.173 μ0.033⊿P f100–0.207(1.0.4—2) 式中 μ——介质的动力粘度,Pa·s; ⊿P f100——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kPa。 推荐的⊿P f100值见表2.0.2。 1.0.5本规定除注明外,压力均为绝对压力。

工程管道管径对照表

工程管道管径对照表 1 英寸=25.4毫米=8英分 1/2 是四分(4英分) DN15 3/4 是六分(6英分) DN20 2分管 DN8 4分管 DN15 6分管 DN20 1′ DN25 1.2′ DN32 1.5′ DN40 2′ DN50 2.5′ DN65 3′ DN80 4′ DN100 5′ DN125 6′ DN150 8′ DN200 10′ DN250 12′ DN300 GB/T50106-2001 2.4管径 2.4.1管径应以mm为单位。 2.4.2管径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表示; 2 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壁厚表示; 3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内径d表示;

4 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表示; 5 当设计均用公称直径DN表示管径时,应有公称直径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规格用de(公称外径)×e(公称壁厚)表示(GB 5836.1-92)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规格用de×e表示(公称外径×壁厚). 关于DN与De的区别: 1、DN是指管道的公称直径,注意:这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应该与管道工程发展初期与英制单位有关;通常用来描述镀锌钢管,它与英制单位的对应关系如下:4分管:4/8英寸:DN15; 6分管:6/8英寸:DN20; 1寸管:1英寸:DN25; 寸二管:1又1/4英寸:DN32; 寸半管:1又1/2英寸:DN40; 两寸管:2英寸:DN50; 三寸管:3英寸:DN80(很多地方也标为DN75); 四寸管:4英寸:DN100; De主要是指管道外径,一般采用De标注的,均需要标注成外径X壁厚的形式; 主要用于描述:无缝钢管、PVC等塑料管道、和其他需要明确壁厚的管材。 拿镀锌焊接钢管为例,用DN、De两种标注方法如下: DN20 De25X2.5mm DN25 De32X3mm DN32 De40X4mm DN40 De50X4mm 等等。。。。。。我们习惯于使用DN来标注焊接钢管,在不涉及到壁厚的情况下很少使用De来标注管道; 但是标注塑料管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是跟行业习惯有关,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简略称呼的20、25、32等管道均是指De,而不是指DN,这里相差一个规格呢。不搞清楚很容易在采购、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失。 两种管道材料的连接方式不外乎:丝扣连接及法兰连接。其他连接方式就用得很少了。 镀锌钢管、PPR管均能采用以上两种连接,只是小于50的管道用丝扣较方便,大于50的用法兰比较可靠。

管道管径的计算 管内流速的选择

关于平台工艺管路设计(三) 本节主题:1.管道管径的计算 2. 管内流速的选择 1.概述 管径的计算在很多资料中都有叙述,一般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根据工艺条件明确:管内介质和流量,选择合适的介质流速,然后就可以计算管径了。管径计算公式很简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选择管内流速以及压降的计算,还有管径选择的经济性分析。本节我们只介绍管径的计算和流速的选择,对于管道摩阻将专题做介绍。本节的目标是能够根据项目的不同需求选择合理的管径。 2.管道管径的计算 计算公式:d=式2.1 其中:d——管子内径m; Q——流量m3/s; V——流速m/s; 根据式2.1,只要确定其中的两个参数,就能推导出第三个变量。 3.管内流速的选择 流速的选择要考虑管材质、流体性质、系统使用寿命、使用频率。对于海洋平台上的管路流速,管子流速一般在1~5m/s 之间,如果流速小于1m/s, 液体中的砂或其他固体可能沉积下来。若大于5m/s, 会对一些部位如控制阀,管件等产生喷射冲刷。在此流速范围内,一般摩阻很小。 下面分为液、气、油气混输三种情况介绍: 3.1液体 (1)对于铜镍合金管推荐流速 ≤2” 1.6m/s 4” <2.2m/s 6” <2.5m/s ≥8” <3.0m/s (2)碳钢管内液体推荐流速和压降

3.2 气体 可参见下图选择 3.3油气混输 油气两相流在管内的流动特点不同于单相流,其情况较为复杂。具有流体流态不稳定、流型变化多、管路中常有气液滑脱和积液现象等特点。 一般油气混输管路管内流速介于最小流速和冲蚀流速之间。 (1)最小流速 如果可能,气液两相流管路中的最小流速应该是大约3m/s,这样可以减少分离设备中的段塞流,这样对于有标高变化的长管路尤其重要。 (2)冲蚀流速 当超过冲蚀速度时,由于流体对管壁的撞击而产生冲蚀,其结果是对弯头和三通等会造成损害。由于流体中含砂等固体,是冲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减少流体的冲蚀作用,就要限定流体在管内的流速,依照API RP14E标准,用下面经验公式可计算气液两相流的冲蚀流速: )-0.5 式3.1 Vc=C(ρ m 其中:Vc ——冲蚀流速m/s; C ——经验常数152(用于间断作业);122(由于连续作业) ρm ——在操作情况下气液混合物密度kg/m3; 注意:如果流体中有固体(砂),则流速应该相应减少。 (本节结束,未完待续)整理日期:August 16,2002 Changshilo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