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夏安桃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夏安桃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夏安桃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_夏安桃

文章编号:1003)2398(2003)05)0056)05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X

夏安桃1,2

,许学强2

,薛德升

2

(1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2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A SUMMARY OF THE STUDIES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XIA An -tao 1,2

,XU Xue -qiang 2

,XUE De -sheng

2

(1.T he college of Resour 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of H unan N or 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China ;

2.T he Center f or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of Sun Yat -Sen univer sity ,Guangz hou 510275,China )

Abstract :By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urs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carried out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the thesis

g ives a definition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w hich is the thoughts of co -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dealing w ith the rel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 -eas.It means that by gathering urban and rural into a large system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chang -ing the situation of separating urban and rural,forming a new rel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im -proving the fun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re disposed properly betw een the urban and rural,and the interest is distributed properly betw 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course of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s advanced,the g 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s narrowed.It summarizes the intension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mechanisms of goal motivated force,varied modes,varied restrict factors and measures,etc.Its intention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varied,and one of w hich is to narrow the gap betw een urban and rural,another is to dispose proper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or to meet the people p s demand and so on.The thesis has also looked into the causes of the failur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By making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nto those causes,the thesis summarizes its measure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

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which include removing the two units construction of separating ur -ban and rural areas,improving urban system,coordinating the industrial construction,equipping the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stallation,improv ing population performance,protecting the cultivated land,etc.At last it draws contribution and problems from those studies,then look forward to its trend.So that it lays a foundation to the study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lan of urban and rural ar -eas.

Key words :China;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urbanization

第18卷 第5期2003年10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

Vol 118,N o 15

Oct 12003

X

收稿日期:2002)07)10;修订日期:2003)03)11

作者简介:夏安桃(1967)),女,湖南人,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规划、城市规

划、土地规划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提要:通过长期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本文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起源

出发,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

制、模式、制约因素、措施对策进行综述,探究这些

研究的贡献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

势进行展望,试图通过这项工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及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K92815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其弊端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城乡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学者就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措施对策等做了许多研究与分析,本文对这些研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试图通过这项工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及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提供良好的基础。

1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所收集的文献中,对城乡协调发展很少有明确的概念界定,这并不是说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少,许多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融于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城市化的研究之中。城乡协调、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城市化这些概念虽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本文撇开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它们中协调城乡发展和城乡关系问题的思想,对那些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中,关于改变城乡分割局面,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改善城乡功能和结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利益,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研究[1]作为本文综述的对象。协调包括城乡政治协调、经济协调、生态环境协调、人口协调、文化协调、空间协调等方面[1)3],观念上城乡差别消除,发展模式上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村现代化,功能上强调城乡的一体化职能,空间和景观生态上城乡紧密联系、相互依存[4]。

2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源

城乡协调发展的提出源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0。建国后的工业化建设以工业的最佳生长点)))城市为基地来实施,并吸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所需的农产品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只能来自工农产品剪刀差,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到1956年无法进一步对工业提供支持。为了实现国家积累,也因城市无法接纳农村大规模流入人口,1956)1958年国家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乡隔离制度和二元结构的正式形成,中国社会被一堵看不见的城墙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大社区。

二元结构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城市自身功能发育不足,起不到辐射与带动农村的作用;农村局限于以粮食种植为主低效而单一的土地经营,与城市的差距拉大,城乡经济都濒于崩溃。与此同时劳动力再生产远远超出了就业可容纳的数量,国家一直通过城市发展方针、户籍制度、城市就业管理等措施,限制人口和劳动力的城乡转移,使我国城市化长期滞后。

1978年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改革和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城乡经济开始渗透,城乡分割和相互封闭的格局开始被打破,城乡经济及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但80年代中期开始,城乡关系又出现新的不协调,农村人口城市化再度缓慢,城乡发展再次陷入了新的失衡状态。城市的发展受到了相对落后农村的制约,城市接纳不了日益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许多国企举步维艰,城市问题繁多。因此众多学者研究城市发展问题时不再只局限于城市,研究农村问题也会考虑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城市问题和乡村问题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宏观背景。

3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311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31111从城乡差别是否消失的角度来定位:大多学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关系达到完全融洽[5)9],也有学者认为城乡协调的目标不是城乡差别消灭[10],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11]。31112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来定位:许多学者认为其目的在于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协调城乡利益和利益再分配,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1,5,10)12]。

31113把满足人的需求和追求发展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有人认为城乡协调发展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和给人极大满足[13];还有人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平等发展,且平等发展的核心是城乡经济利益平等[14]。

以上目标可看成城乡协调的方面或一部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只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使城乡得到发展,才能满足人的需求。也只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只有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平等对待,才能最终消除城乡差别。312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大多学者都认识到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两种最基本的模式: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3,15)21]。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许学强先生在研究沿海开放地区时认为城乡协调的动力因素有计划经济体制(自上而下型)、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型)和外向型经济[16]。有研究将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比较笼统地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种[22]。有学者特别强调来自城市的作用力,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是大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23],也有学者反驳这一论断,认为发展的动力结构是复杂多变的,认为制度创新才是我国现阶段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24]。有学者根据我国城市化的新动态,特别研究了/自下0的动力:张

57

5期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庭伟在1983年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概念并分析了自/下0的机制[25];崔功豪等(1999)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探讨了这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和它的运行机制[15]。有学者特别强调外资在城乡协调中的作用:薛凤旋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并称之为/外向型城市化0[26]。宁越敏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城市化主体的角度分析了90年代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特点,认为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17]。许多学者将郊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分析了其动力机制[27)28]。有学者归纳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自上而下的扩散力机制、自下而上的集聚力机制、外资注入的驱动力、自然生态动力[18]或自上、自下、外引、内联动力机制[1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发生了许多变化。无论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还是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组织主体由自上型一元模式变为自上型、自下型二元模式;投资主体除了自上型的政府投资和自下型的乡村基层集体和个体投资外,另有吸引外资的/外联型0和吸引内资的/内联型0,因此中国不同区域有了由两种组织主体和四种投资主体之间组合而成的多种动力类型[21]。

313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以此为背景引发了关于我国合理城市化道路的大辩论。当时许多学者都意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全部进入城市是不可行的,而进入小城镇则既可节省资金,又可保持社会的稳定,因而应以小城镇就地转化为主[29)32],正好与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相吻合。同时也不乏/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0的支持者[33]。有些学者主张采取发展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相结合的/二元城市化0战略[34)35]。有学者甚至将城市化道路归纳为单轨城市化、双轨城市化、三轨城市化三种[36]。

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全国范围来看:吴楚材等建议我国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1];田明认为1大、特大城市周围的扩展型模式;o农村地域的集聚型模式;?外资引起的外向型模式;?西部模式[37]。有研究从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入手,认为有先城市后农村模式、城乡分割优先发展城市工业模式、城乡开通协调发展模式[38]。刘英群从小城镇角度提出了小城镇向大城市区域集中的模式[39]。张留征提出的/双向城市化0模式[40]。很多模式是针对某一区域的:广东的/非农产业起步型0和/农业发展型0[41]或广东的大、中、小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模式[42],山西的都市区域、工矿区域、交通枢纽及腹地区域、贫困地区、传统农区五种地域模式[43],江苏的/苏南模式0和/苏北模式0[44],苏州的分而亲集型模式[45],上海郊区的近郊扩展型和小城镇型及一般城镇发展型[27]模式。有研究按主导经济所有制的不同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划分为/东莞模式0、/中山模式0、/顺德模式0、/南海模式0等[46]。还有文章描绘了龙港模式(农民城)[47]、/晋江模式0[48]。此外一些社会学者提出了/苏南模式0、/珠江模式0、/温州模式0、/宝鸡模式0、/常德模式0、/民权模式0、/耿车模式0及没有模式的模式[50]。

314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实力总体较弱,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又有限,因此城乡协调发展的实施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不同地区其限制性因素又不一样,可将其归纳为:

许多学者[4,51)59]认识到城乡难以协调发展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结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城乡均衡发展设置了许多政策障碍,如城市和工业的倾斜政策、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失衡的产业发展政策及发育不全的市场等,严重制约了城乡关系的演进。

其次是从城市的角度来探讨城乡难以协调的原因。这又包括1缺少合理城镇体系规划。往往只重视单个城市的规划,不重视区域内整体城市体系的规划;o城市体系发育不协调[56];?城镇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60];?中心城市功能的扭曲[57];?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盲目性[61];?城市中的许多城市问题[4]。

再次是从农村、农业、农民的角度来探讨城乡难以协调的原因。从劳动力来讲,孙自铎、陈烈等[54、56]认为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或乡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或文化贫穷[4]限制了城乡的协调发展;从产业来讲,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55]、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61]、缺乏对乡镇企业的宏观管理[57]、农村工业素质低[52]是城乡难以协调的原因;从思想观念上讲存在忽视农业的倾向[58],文化上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农业文化[57]、传统工业发展模式[52)53]等都是城乡不协调的原因所在。

某一区域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55]、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也是城乡难以协调的原因。城市污染有向乡村转移的趋势,加重了乡村环境污染[56,60]。

城乡资金投放上的偏差[57,60]、市场发育不健全[54]、市场发育水平低[52)53]、城乡商品流通不畅[51]及一些人为因子[4]也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挖掘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并分析其制约程度以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策。315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

1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消除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62]:通过取消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协调城乡社会关系、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51,61,63)65]。也有人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制度创新才是现实途径[66]。o完善城镇体系[56,63,65,67)68]:建议走多元化的城市发展道路,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又积极发展小城镇[67],有学者特别强调小城镇规划[69],还有提出建设农民城的设想[61,65]。?制度的完善、创新[11,54,64,66)67]:建议从行政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

58人文地理18卷

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以达到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的协调:通过合理布局城乡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来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63)64]。有的从乡镇企业的角度[61,65]通过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规范乡镇企业[68]、深化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64]等来探讨实现产业协调;有的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认为城乡经济协调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振兴[51]。有研究特别强调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54]。?功能齐全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56,70]:共建城乡一体的商品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教育科技网络、经济信息网络和资金融通网络[23]。?加强环境保护和城乡生态设施建设[70,56]。?从人口和劳动力方面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67)68],有研究要求提高人口素质,从思想观念上消除城乡对立的倾向[56]。à还有研究要求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63,70]。此外崔文对上海、吴永兴对北京、唐曦文等对珠海市、周志坚对福安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对策措施。

以上这些措施有的是就全国的普遍情况而言的,有的是就某一区域而言的,这些措施的提出对城乡协调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述评

411研究的贡献

20多年来各个学科在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需求。它将城市与乡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o将城市与乡村纳入整个系统来研究,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为研究城市问题、乡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从学科角度来看,既有地理学又有社会学、人口学、规划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城乡协调发展这同一课题。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不同学科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既加深了研究的深度,又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和发展。?因为地区差异,全国城乡协调的程度不一,引发了对各种城乡协调模式的探讨。

412研究的不足

1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从目标、动力机制到各种城乡协调的模式及限制因素、对策措施,既有政治上的协调,又有经济上的、文化上的、基础设施上的、景观上的协调,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使大多研究停留在表面问题上,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深。o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虽多,其思想也广为人知,但大多散落于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城市化的研究之中,专门地、系统地研究甚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体系。?虽然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研究较多,但实践上具有操作意义的较少。尤其是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缺少可操作程式。

413研究的展望

1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要放到区域大背景中去研究。学者们多从城乡系统内部的角度去探讨城乡关系,而对区域间、城市间、乡村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却较少涉及。这样使城乡系统由于缺乏区域支撑而显孤立,同时也会使得资源配置仅在城乡系统内部进行而缺乏与外部系统的有机联系。因此城乡应该着眼于整个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来研究。o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应有阶段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城乡系统在其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同时各个地域城乡系统存在的差异,又决定了必须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目标时,要更多地考虑城乡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域性。

[参考文献]

[1]吴楚材,陈雯,顾人和,张落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其

协调对策[J].城市规划,1997,(5):38)40.

[2]邹军,刘晓磊.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

1997,(1):14)15.

[3]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

刊,1998,(6):28)31.

[4]冯健,刘庄.城乡整体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山地学

报,1999,(4):390)394.

[5]张立生.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研究[J].城市研

究,1995,(3):32)35.

[6]戴式祖.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J].城市

问题,1988,(4):27)29.

[7]孙自铎.城乡一体化新析[J].经济地理,1989,(9):32)

35.

[8]李廷才.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J].辽宁大学学报

(哲社版),1988,(8):35)38.

[9]马恩成.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

化、城乡一体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5,(8):47)49. [10]郑欣淼,侯辅相,王同信,吴长龄.城乡经济:在协调中

走向一体[J].人文地理,1990,(1):73)80.

[11]石忆邵,何书金.城乡一体化探论[J].城市规划.

1997,(5):36)38.

[12]城乡一体化课题组.上海城乡一体化研究综合报告

[J].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1991,(3):66)70.

[13]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

1999,(2):51)54.

[14]张国,李录堂.中国未来十年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及标

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48)51.

[15]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地理学报,1999,(2):106)115.

[16]许学强,胡华颖.对外开发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

[J].地理学报,1988,(3):213)218.

[17]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59

5期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18]张安录.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与城乡生态经济

要素流转[J].城市发展研究,2000,(6):51)55. [19]曹广忠.发达地区县域城市化水平量测与城市化道路

选择[J].经济地理,2001,(2):213)217.

[20]张鸿雁,高红.在中美城市化与城乡关系发展基本规律

比较[J].江海学刊,1998,(2):167)172.

[21]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J].城市规划.1999,(12):9)14.

[22]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

1997,(5):41)43.

[23]石忆邵,何书金.城乡一体化探论[J].城市规划.

1997,(5):36)38.

[24]王振亮.城乡一体化的误区)兼与<城乡一体化探论

>学者商榷[J].城市规划,1998,(2):56)59.

[25]张庭伟.对城市化发展动力的探讨[J].城市规划.

1984,(5):33)39.

[26]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

地理学报,1997,(3):193)205.

[27]刘君德,彭再德,徐前勇.上海郊区乡村)))城市转型

与协调发展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1997,(5):

44)46.

[28]王士君,李秀敏.中国东部内陆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趋

势分析[J].人文地理,1995,(2):43)47.

[29]王康.关于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J].求索,

1986,(4):34)36.

[30]宋栋.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构想

[J].人口学刊,1993,(2):35)39.

[31]任清尧.关于乡村集镇化和集镇建设的探讨[J].经济

地理,1985,(5):26)31.

[32]陈晓峰.小城镇主导型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模式[J].城

市发展研究,2000,(3):35)38.

[33]冯雨峰.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唯一正确的道路吗

[J].经济地理,1983,(3):21)25.

[34]辜胜阻.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策[J].人口研究,1991,

(5):54)58.

[35]钟荣魁.中外城市化概观[J].学习与实践,1988,(10):

2) 6.

[36]孟晓晨.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J].城市规划,1992,

(3):9)13.

[37]田明,何流.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模式[J].现

代城市研究,2000,(6):3) 6.

[38]南京农经学会5城乡关系研究6课题组.江苏沿海经济

开放区城乡关系的回顾与抉择[J].南京社会科学, 1990,(6):29)34.

[39]刘英群.论小城镇向大城市区域集中发展模式[J].城

市问题,1996,(5):46)49.

[40]张留征,等.城市化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1992,(1):3)6.[41]甄峰,黄朝永.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与思考[J].城

市研究,1999,(2):47)49.

[42]朱,薛德升.广东城市化及其发展模式的选择[J].热

带地理,2001,(1):17)21.

[43]张复明,郭廷儒.山西省城市化地域模式研究[J].城市

发展研究,2000,(2):24)28.

[44]孙胤社,林雅贞.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及其类型[J].经济

地理,1988,(1):33)37.

[45]谢飞.经济背景下的苏州城市化发展模式[M].世界地

理研究,2000,(4):77)81.

[46]林洪.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0的理论思考[J].广东人

民出版社,1995.

[47]管益忻.龙港模式)))中国城市化的第三条道路[J].

城市问题,1989,(3):31)32.

[48]施能尧,陈钢龙.晋江模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及其启示

[J].村镇建设,1996,(11):18)20.

[49]周尔銮,张雨林.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M].香港:牛

津大学出版社,1994.

[50]郭胜,王锐.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还是没有模

式的/模式0[J].小城镇建设,2000,(8):54)55. [51]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课题组.中国城乡

经济及社会的协调发展[J].管理世界,1996,(3):15) 24;(4):35)44.

[52]苗长虹.区域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以河南为例

[J].经济地理,1994,(2):46)51.

[53]苗长虹.我国城乡工业联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

研究,1997,(2):30)37.

[54]孙自铎.城乡一体化新析[J].经济地理.1989,(3):

35)41.

[55]丁宝山.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条件[J].管理世界,

1992,(1):81)87.

[56]陈烈,赖志才,夏才源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思考

[J].热带地理,1998,(4):289)295.

[57]朱林兴.困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六大问题[J].探索与

争鸣,1994,(12):6)9.

[58]蔡锡鹏.浅谈农村向城市发展转变问题[J].村镇建设,

1997,(2):2)29.

[59]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J].体

制改革,1988,(7):17)35.

[60]徐俊.关于我国乡村城市化问题的思考[J].村镇建设,

1995,(12):16)18.

[61]纪晓岚.中国乡村城市化的特点、问题、对策[J].村镇

建设.1997,(4):39)42.

[62]程玉申,周敏.都市区发展阶段的城郊矛盾与管理创新

[J].城市规划汇刊,1998,(1):55)58.

[63]叶忱,黄贤金.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

究,2000,(6):1) 6.

(下转第33页)

60人文地理18卷

并将文物保护、景观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次外,深化明城的保护与改造。继续完善路、城、林、河四位一体的环城建设工程,严格保护钟楼、鼓楼、城墙四门等标志性古建筑及其环境,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明城总体上保持明清建筑风格。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带,串联北院门、化觉巷、书院门、三学街、大清寺、杨虎城公馆、七贤庄等18处历史文化保护区,组成传统旅游文化景观带。最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尤其要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持古城风貌。突出保护城市东、西、南、北大街四条明清时的城市中轴线和钟楼的中心地位,从生态的角度建设城市河湖水系,营造城市的生态环境背景和绿色空间,恢复八水绕长安的历史美景[1]。

3可持续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市场经济渐次成为城市发展主动力的作用下,城市历史文化名保护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城市原有风貌在丧失,文物遭到破坏,城市文物保护立法滞后,历史文化名城对城市发展应有的贡献尚未体现出来。

311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性保护的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主旨是协调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类)自然0系统的发展理论。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载体,其形成受到社会、自然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必由之路[2]。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应使名城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现代过程中,保持与发扬其历史文化内涵,实现名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现代城市风貌构成的基本要素,达到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人文景观的和谐,发挥名城的综合价值。

312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性保护的基本途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性保护是西安城市发展的战略任务。其基本途径一是融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不仅要使西安文化名城保护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动力,而且也要使城市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名城要素成为西安未来发展的有机构成,这就要求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的营造和城市风貌的建设等建立在历史文化要素的承继上,如城市中心区用地的更新和景观创造不仅要使钟、鼓楼成为地区复兴的经济源泉,而且现代城市景观成为其贴切的背景。二是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经出台,但单一的法规不能有效的保障保护目标的实现,因而应进行系统的立法研究,从各个方面来规定名城的环节、程序和规章,以规范和消除人为因素和城市建设决策机制官僚化的影响。三是建立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观。西安不仅要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活动中树立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理念,而且要通过宣传、教育培植西安市民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构筑系统宣传历史文化名城组织体系。

4结束语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贯穿城市发展始终的主题,历史城市风貌在销蚀,近年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环境形态令人失望,面对时代文化精神的要求,城市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0是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命题,如何使现代城市风貌、环境空间、城市结构的肌理等与历史建筑浑然一体,城市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相衔接,是实现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性保护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R].1998.

65)66.

[2]侯纪尧.论西安古都风貌[J].华中建筑,1994,12

(3):36)42.

(上接第60页)

[64]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

经济,1999,(1):69)72.

[65]周志坚.试谈福安市乡村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问题[J].村镇建设,1999,(2):28)29.

[66]沈孔忠.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

[J].人文地理,1999,(4):38)41.

[67]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

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6):79)83.

[68]费洪平,宋金平.我国城市化地域类型及其协调发展

战略[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4):7)13. [69]叶文虎,孙津.乡村城市化的真实含义[J].小城镇

建设,2000,(1):32)33.

[70]汤正刚.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市市域城镇规划的总方

针[J].经济体制改革,1995,(4):17)22.

33

5期范少言: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性保护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崔蕴华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4 目录 前言 (1456)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456)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45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456)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1457)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1457)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1457)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458)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1459)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1459)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1460) 教学环节设计 (1461) 复习与思考题 (1461) 拓展阅读书目 (1461)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1463)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二、失落的冲动 (1463)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1465)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1465)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1466) 复习与思考题 (1466) 拓展阅读书目 (1466)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1468)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1468)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1468)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1469)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1470)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1470)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1471) 教学环节设计 (1472) 复习与思考题 (1473) 拓展阅读书目 (1473)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 (1474) 第一节电影与大众文化 (1474) 一、当代电影的大众化 (1474) 二、电影的消费意识 (1475) 第二节“消费意识形态”的浮现 (1477) 一、消费文化的出现 (1477) 二从“芙蓉现象”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 (1478)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 《区域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学生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课题背景 (2)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方法 (2) (四)文件综述 (2)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4) (二)、目标的一致性 (6)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6) (一)、收入差距加大,给国家稳定带来隐患 (6) (二)、种植收益低,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6) 三、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7) 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 (一)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8) (二)开发自然资源 (8)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9) (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9) (五)做好扶贫工作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韩春花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城乡壁垒

前言 (一)课题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研究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国,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如何在体制上和实践上取得突破、统筹发展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论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并且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展开对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区域发展的研究 (四)文件综述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19T11:10:38.2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黄升华[导读]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 身份证号:45242119810623XXXX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打破目前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管理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城乡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使得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而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除劳动力之外的有效“致富”资产,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土地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布局与建设的空间,而且是融资的重要工具,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的体现。国外经验表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政府充分控制和分配土地收益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城乡规划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城乡规划中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呈多元化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1.2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土地征用方面: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较少的经济补偿,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此外,市价和土地征用价格的巨大反差,土地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不规范流转大量存在,这种自发性的流转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带来诸多问题。如用地权不清晰、产生由价格和产权问题而发生的争端、土地资源的滥用等;其次,利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分配利用。土地竞拍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是房地产商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高价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配套建设开发,造成房屋价格上涨、炒房现象严重。 1.3 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 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和素质然而在当前的队伍中往往都是些新手,真正具备土地管理专业技术的人才很少,综合素质并不高。现实工作中要实现土地的科学管理,在这一队伍中必须要保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员才行,这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保障。 2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2 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2.3 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2.4 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3城乡―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的发展被置于发展的核心立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从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到关注农民发展,构成了农民改革和发展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发展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研究涉及农民发展的概念、农民发展的主体、农民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民发展权问题。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总结农民发展研究取得了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发展研究。 关键词:农民发展;发展现状;农民发展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即三农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农民进城和学者下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社会景观。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农民问题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即农民发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农民发展既是中国发展的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于破解的最大难题。没有农民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农民发展概念的提出,把农民作为发展主体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产生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围绕农民发展的概念定义与内涵、农民发展的主体分类、农民发展的现状、农民发展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梳理近十年来有关农民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农民发展研究的成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拓展农民发展研究的创新空间。 一、农民发展的概念 农民发展,作为一个新近的学术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叶敬忠(2000)将农民发展定义为农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农户及农村社区的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机制与立法、人力与性别、知识与技术及环境等方面。[1]李克强(2007)认为农民发展的内涵就是农民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即农民意识的发展,根本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2]赵宇霞等(2012)将农民发展概括为农民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3]周明海(2008)综合现有发展学的有关理论,认为农民发展至少应有以下四层含义:农民发展的前提是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民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均等化的资源投资,农民发展的态势在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实质自由。[4]

论述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以及与个人梦的关系

1论述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以及与个人梦的关系。 答: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际上这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目标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丰富中国梦。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现在,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为了生计而去报考公务员、报考研究生,求稳之心理已经逐渐蔓延了大多数大学生的内心。公务员报名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图安逸的心理状态,一味追求“铁饭碗”。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标,丢失了理想就丢失了人生的方向。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更应树立宏伟的目标,怀揣远大理想,为国家更加富强奋斗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你从山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我写的小说即将付印出版,他办的公司开始起步上路,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都是主角。 积极进取、自信自强,才让自由女神成为梦想开始的符号。而今天的中国,正有越来越多人敢于梦想,也正有越来越多人梦想成真。 2论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以及从哪些方面做起。 答: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未来国家海洋局将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动海洋强国的建成。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既要注重开发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开发格局的优化。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科技方面,刘赐贵指出,国家海洋局将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高勘探开发海洋资源以及保护海岸带、海洋生态环境的水平,加强海水淡化、海冰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新技术研究,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和安全开发技术等。国家海洋局将按照“五个用海”的要求积极推动海洋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规划用海、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科技用海、坚持依法用海。 3深化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答: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是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实力提升是首要任务,促进综合国力提升是根本目的。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同时,在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应切实将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动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国内外村镇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6507118.html, 国内外村镇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方方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村镇是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首先对村镇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从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村镇建设与村镇体系、村镇发展影响因素与机理、村镇问题诊断与对策四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村镇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村镇的空间关联、城乡要素流动及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相关研究内容,为村镇转型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村镇;类型;模式;诊断;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村域与镇域发展是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镇域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管理层级,与农村联系最为密切,为农村提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随着城乡交流日益密切,乡村与城市之间界定日趋模糊,城乡在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陆学艺首次提出了村域经济的概念,分析了村域经济概况、演变背景,归纳了村域经济特征与运行机制;随后,经其他学者不断完善,形成了村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村域经济以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地域范围为单元,以村域经济结构为基础,以村域经济主体行为为动力,具备相对独立的经济与社会功能。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具备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具有较强辐射力,是连结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重要节点,与村域经济一脉相承,互为支撑,具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对农村经济的研究相对割裂了村域与镇域之间的联系,本研究将镇域及与其关联的村域统称为村镇,从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村镇建设与村镇体系、村镇发展机理、村镇问题诊断四方面,梳理村镇的空间关联、城乡要素流动及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相关研究成果,为探析不同类型村镇转型发展规律,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地域类型差异显著。学者们从各自研究视角出发,基于不同的标准,分别以县域、镇域、村域为单元划分了乡村或区域地域类型,为本研究开展村镇地域类型划分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主要标准包括:(1)根据主导产业进行划分。例如,乔家君依据村域主导产业将河南省村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工农综合发展型、服务业主导型、城中村等五种类型;王景新将村域经济类型划分为现代农业型、传统农业型、现代工业型、专业市场型、旅游型等五种经济类型。(2)根据发展水平进行划分。例如,王景新依据村集体年均可分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村域划分为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贫困型四种类型。(3)构建复合指数进行划分。例如,Cloke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开题报告资料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1.1选题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略进行探讨, 以期缩小城乡人力资 源开发 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实现,为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 一种新的思路。 1.2选题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圆满完成,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所 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各项 生产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靠人去完成。因此,以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为研 究对象,在了解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以城乡统筹为指导思想,提出促 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 略,该论题的选择为研究城乡关系的协调和城乡一 体化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缩小城乡差 距,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这也是本文选题意义之 所在。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通过查阅大量的书刊杂志、理论著作、文献资料及学术论文,目前直接以城乡 人力资 源开发一体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章很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3.1国外城乡一体化研究情况 (1) 理论方面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倡导的是一种社 会 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认 为农村居民也可以从事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结合可以营造适合人类生活的社会形 态。正如他在序言中说到:“城市和乡村都各自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一乡 村则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刘易斯(WALeW1S)经济结构二元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里,由于传 统农业 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资本积累的方 式,使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劳动力,此时工农业趋向均衡发展,城乡差别逐步消失。 论文题目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 学生姓名 专 业 指导教师 曾翔 经济学 邓长飞 12640236 2班 副教授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

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 蒋原伦写下这个题目,使我想起了几年前由《文艺研究》等学术机构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流行文化研讨会,会上,学人们在交流中笼统地交替使用大众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等概念术语,这些概念术语有时是指同一个对象,有时又指互相包含交叉又不完全重迭的现象,众说纷纭,各有表述,相互间既有默契也有抵牾,所以进行相关概念的梳理,厘清思想谱系的脉络,有助于学术交流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大众文化”在我这个年龄以上的人来看,绝对是个好词,在五四新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里,它是正面的、积极的,有着十分肯定的意义。 可以简单地回顾陈独秀和胡适等当年有关著述,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的三大主义: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到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到晦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就有着大众文学或大众文化的含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与陈独秀同工异曲,五四一代革命者的观念往前追溯,可以到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即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既有一些为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所欢迎的“哪怕是还不大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也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当

然后者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参见列宁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列宁全集》第20卷,第6页)。 向后延伸,通过当年的左翼文艺运动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著作共同构成),一直可以到上世纪80年代,提起大众文化,人们想起的仍然是革命的,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鼓舞劳动大众斗志的文艺作品,如《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等街头剧,歌舞剧,赵树理的小说,或者是王朝闻先生在其《喜闻乐见》一书中关注和研究的民间曲艺和通俗文艺等等。 大众文化在革命年代,虽然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背景,但是其最主要的形式特点是通俗易懂和大众的“喜闻乐见”1,在这一点上,人们关于大众文化的概念没有太多的歧见和争议。 上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情形发生了变化,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有关著作的翻译出版影响下而发动的,因此大众文化有了以往不同的含义,虽然在80年代,已有徐崇温、江天骥等人译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时,将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引入国内,指出了资本主义商业利益在推动文化和艺术向与人的个性解放相反的方向发展,但是国人还不能从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中来认识这一问题,有关论及大众文化的文章,基本上是从大众文化的审美功能,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之间的关系,大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来论述的,只有少数批评家在开始在批判意义 1王朝闻的《喜闻乐见》一书所收“喜闻乐见”一文是为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而作,文中强调了毛泽东的革命文艺是为工农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的观点。见作家出版社,1963年。

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对二元结构的研究多以发展中国家为蓝本,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这些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和二元结构理论等。 著名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是最早分析二元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发展经济学家。他在1954年出版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在农业部门维持生存所需的工资,这就促使农业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向一致、城乡差别逐步消失、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为止。 G.拉尼斯和J.费(G.Ranis and J.Fei)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对Lewis模型进行了补充,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部门扩张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刘易斯—拉尼斯—费(Lewis-Ranis-Fei)”模型。拉尼斯和费在《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又进一步把城乡协调发展过程分为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经济和成熟经济三个阶段,强调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以提高生产率,保持农业和工业的均衡发展。但是,“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与城市失业率持续并存的现象。 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1847 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恩格斯指出实现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志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他还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城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浅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热播现象 B中文111 11111101115 袁慧 摘要:在过去几年中,国内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出,但屹立到现在并且仍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相亲节目没有几个,《非诚勿扰》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经常在国内占据收视率榜首,还在广泛争议的同时又反映和制造了一些社会问题和话题,同时赢得了国外许多国家的关注,甚至还非常荣幸的作为案例进入了哈佛大学的教材。它究竟为何这么火,甚至还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它的出现和热播又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它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就它的热播现象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非诚勿扰话题性剩男剩女娱乐性消极影响文化价值 《非诚勿扰》是中国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该节目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节目的互动形式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中有24

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节目有时会为特定的群体举办专场,包括教师、外来务工人员、男嘉宾返场专场以及海外专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010年开播至今为中国大陆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节目中的话题时常会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并对流行文化产生影响。该节目的成功使得其入选哈佛商学院的教材,成为中国电视界首个进入哈佛课程的案例。到如今播出三年之久,仍然霸据着各新闻首页,也是人们口中的“茶余饭后“,其社会影响几乎是中国其他各类相亲节目不能比拟的。在江苏卫视2013 年跨年演唱会上,主持人孟非宣布,《非诚勿扰》节目在2012 年全国卫视所有栏目中获得收视率第一。而《非诚勿扰》仅仅是一个地方台的相亲交友节目,可是却从全国众多娱乐节目中崭露头角,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久播不衰,连续创下收视率冠军,它的热播原因到底为何,它的出现又给社会造成了何种影响,以及它的进步性何在,这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探索的。 一、热播原因

霍尔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霍尔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摘要】:大众文化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理论家的极大关注,围绕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霍尔之前,已经有不少派别和理论家对大众文化进行过大量的考察,由于立场不同,形成了各式不同的看法。马克思虽然没有系统论述过文化的作用,但是在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阐述中,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运作要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而上层建筑也会对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反作用。由于马克思理论多数是在论战或指导革命实践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马克思在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时,侧重于从法律和政治以及国家机器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对文化的作用做系统深入的探讨。其后的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片面地强调了马克思理论中关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却并未给予文化过多的关注。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他们普遍反对经济决定论,呼唤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在精英传统根深蒂固的英国,以阿诺德和利维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认为文化只存在于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能欣赏它们的少数精英中,严格区分了文明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麻痹人们意识,产生虚假需要的消极影响做出了深刻批判。英国的文化主义强调了广义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就是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了主流的精英主义文化传统,把大众文化纳入了研究领域。霍尔研究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上述几个派别的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逐渐形成了自

己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在此过程中,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引起了霍尔极大的关注,对他观点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霍尔经过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一步批判吸收,形成了自己一套系统的大众文化理论。具体来说,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霍尔本人的学术经历及其大众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并对国内外对霍尔思想的研究做简要的评述。这一章的重点是分析他关于大众文化理论的渊源,其研究的缘起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论述,并对其引发的不同派别的文化理论进行考察。在此过程中,他直接目的是对精英主义传统进行批判,从而唤起大众意识的觉醒。最后在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批判与吸收之后,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二章是我们分析了霍尔理论的思想内涵。包括他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及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我们讨论了霍尔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霍尔的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提升,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霍尔的大众文化研究对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他都为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当然,他的理论包罗万象,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对后现代话语的关切以及未有根本解决范式危机等等的争议。【关键词】:大众文化表征意识形态文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浅谈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

浅谈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 蔡泽冬 12经济1班 121041004 89号 对于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现状看,我认为现在大众文化生产的数量比较可观,也比较有规模。但亟待提高的依然是质量问题,一下想说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一些混乱。 大众文化在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是最大的,远远超过官方文化、精英文化,所以如何引导大众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大众文化塑造大众健康的价值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大众文化存在的一些价值误区如:炫富现象和嫌贫爱富的价值观,赤裸裸地轻视那些底层大众,如那些房地产商的广告。有的房地产商公开说:讲我的房子就是为富人盖的。这种炫富在西方很少,在西方,很多富人都夹着尾巴做人,很低调。一个正常社会的价值导向应该站的穷人、弱势群体一边,而在中国是反着的。富人不但实际过着高人一等的生活,而且在话语领域也敢于赤裸裸地藐视和数落大众,大众文化敢于赤裸裸地教导“怎么嫁给一个有钱人”,鼓吹“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再自行车上笑”(如《非诚勿扰》中的炫富女马诺)。很多社会都存在富人压制穷人的不合理现象,但是一般这种事情可以做但不能也不敢说。像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敢于把一种“歪理”公开说出来是很少见的。再如我们的大众文化对暴力的表现也是非常令人担忧。暴力在大众文化中很难避免,古今中外皆然,但西方的大众文化表现暴力也是有一个规范的,是受道德制约的,不是赤裸裸崇拜暴力,也是不是为了表现暴力而表现暴力,不能把暴力本身审美化。我们现在大众文化表现暴力的时候,悬置了道德尺度,没有是非差别,暴力本身成了一种审美对象,如《夜宴》《黄金甲》,使用暴力的双方没有一方是正义的。再比如我们的大众文化(如宫廷戏、帝王戏,还有某些谍战片),喜欢表现阴谋文化,教人怎么玩权术,其中的主人公一个比一个城府深。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这些价值误区归结到一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表现的“好生活”理念——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好的、值得追求的——出了问题,因为好生活理念是价值观的最核心表达。大众文化表现的好生活理念是畸形的,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还有很突出的一点:蔑视劳动和生产,片面追求奢侈消费,不是把劳动和生产看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把奢侈品消费看作是价值的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这就是洛文塔尔讲的生产性偶像被消费性偶像取代。很多穿越剧中表现的实际是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一下子穿越到古代、成为格格,不想奋斗,而是想一夜之间获得财富与成功。回顾一下,八十年代的时候,大众的偶像是陈景润、陆文婷、乔光扑之类生产偶像(厂长,科学家,工程师等),现在的大众偶像则是清一色的明星(看看流行杂志封面人物即可证明),明星所以为人们羡慕,根本原因是他们身上的奢侈品,而且明星实际上也是诸多奢侈品的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明星和奢侈品之间可以划等号。 总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表现出一系列不健康的价值观,其“好生活”的理念是畸型的。我觉得今天大众文化最严重问题,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畸型与混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