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汇编

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汇编

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汇编
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汇编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

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企业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①会计本质: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②会计对象: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会计基本职能:反映和监督

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2、会计的分类:会计证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 财务会计

①侧重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②侧重过去信息,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2) 管理会计:

①侧重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②侧重提供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单选】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又称为( )

财务会计

A 盈利会计

B 外部会计

C 内部会计

D 决策会计

答案:B

解析:财务会计又称为外部会计;管理会计又称为内部会计

【多选】财务会计侧重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 ) 的信息

A 财务状况

B 经营成果

C 现金流量

D 预测决策

答案:ABC

【判断】财务会计侧重提供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 答案:错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

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一) 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的定义(以什么为计量单位,通过4 个环节,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

3 项工作,目的是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1)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 4 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 3 项工作:

2、会计核算的职能不仅仅是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

(1) 事前核算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决策

(2) 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经营活动过程按照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二) 会计监督

1. 会计监督职能定义: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1) 真实性审查:强调“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

(2) 合法性审查:强调“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3) 合理性审查:强调“符合特定对象的财政收支计划”。

2. 会计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1) 事前监督,是在过程之初,对原始凭证、计划、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所作的审查。

(2) 事中监督,是在过程之中对计划、预算执行等所做的控制。

(3) 时候监督,是在过程之后,对会计资料所做的分析检查。

(三)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多选】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

A 会计核算

B 会计监督

C 参与经济决策

D 进行财务预测

答案:AB

【多选】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 ) 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A 报告

B 计量

C 记录

D 确认

答案:ABCD

【判断】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质量保障。( )

答案:错误

三、会计的对象

1、会计对象概念: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但要注意:不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内

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部分

(1) 资金的投入:

(2) 资金的运用(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①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材

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②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的产品,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劳动耗费的人工费等,构成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算关系等。

③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

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3) 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使得这部分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多选】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 ) 阶段

A 资金投入

B 资金退出

C 资金耗用

D 资金循环与周转

答案:ABD

【多选】下列业务中,属于资金退出的有( ) 。

A 购买材料

B 缴纳税金

C 分配利润

D 银行借款

答案:BC

解析:BC是资金退出。A是供应过程,属于资金周转和循环过程,D是资金的筹集,属

于资金的投入

【单选】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 )

A 成本

B 费用

C 资产

D 负债

答案:C

解析:不管是投资人投入的资金还是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只要投入企业后就会形成企业的资产。

【判断】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

答案:错解析:只有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才是会计对象。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谁服务)。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如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所依据的便是合并主体而非法律主体。

【例1】某母公司拥有10 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例2】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10 只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该公司来讲,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算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另一方面各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需要单独核算,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只基金也属于会计

主体。

二、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例3】某企业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10 年,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

去,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为此固定资产就应当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成本中。

三、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月、季、半年。

四、货币计量

学习-----好资料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有缺陷,有时需通过非财务信息来弥补。

第一莹总论

第三节会计基础

-X会计基础的柢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罡指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吿的基础。包括叔责发生制利:m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淮则》第九条规茁呻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砒进彳亍会计确认、计量租报告刃?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妾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負担的费用.不论款顷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費用;凡是不雇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件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枳责发生制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罡根据权、责关系的冥际變生的期间来确认收入和撈用。根提权责发生制迪亍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鼠最犬的优点是;更舸隹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盲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三*收忖丈现制

与权责复生制相对应的亠种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到或支忖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1、会计要素含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是用于反映企业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我国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是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单选】()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A. 会计科目

B.会计账户

C.会计要素

D.资金运动

答案:C

【多选】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 )

A.收入

B.资产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答案:BCD

【判断】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相对静止状态的资金运动,能够反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 错)

(二)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1) 概念: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特征:

①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拥有:是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者处置。控制:是指不拥有

所有权,却实际控制,如:融资租赁固定产。

③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也就是现实的资产,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如: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将要购买的设备,此设备就不是企业现有的资产。

(3) 分类资产按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4) 确认:一项资源在符合资产定义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能够作为资产确认,该资源要确认为资产,还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即

①与该资源的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判断】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错)

2、负债

(1) 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 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基本特征)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本质特征)

③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如: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3) 分类负债按照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4) 确认:一项义务要确认为企业负债,除满足负债定义外,还应具备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的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估计

【多选】负债的特征是( )

A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B 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C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引起的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答案:BC解析:AD是资产的特征。

3. 所有者权益

(1) 含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 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要素,

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

单选】所有者权益在金额上等于 ( )

答案: C

多选】在我国,留存收益主要包括

答案: CD 解析: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多选】 所有者权益包括 ( ) 等。

②企业清算时,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 来源: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 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 的金额 ( 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 ) ,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即资 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计入“资本公积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到导致“资本公积”减少 ) ( 计入“资本公积” ,利得导致资本公积增加 ; 损失 利得: 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的经济利益流入。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损失: 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③留存收益: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 在我国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 确认

A 企业流动负债减去长期负债后的差额

B 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C 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

D 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A 资本公积

B 实收资本

C 盈余公积

D 未分配利润

③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的计量。

【单选】下列哪些不构成企业的收入A. 销售商品一批,价款80 万元C. 接受所有者投资100000 元答案:C

解析:ABD均符合收入的定义。( ) 。

B. 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1000 元

D .销售低值易耗品收入500 元

A.长期投资

B.实收资本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答案:BCD

(三)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 收入

(1) 含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特点: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偶发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

②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增加不应当确认收入,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可能表现为增加资产、减少负债,从而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 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2. 费用

(1) 含义: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 确认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3. 利润

(1) 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 构成:

①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日常活动的业绩

②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3) 确认计量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1.会计计量的含义: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2. 会计计量的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2) 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3) 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 现值:

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5)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1)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

(2)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单选】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 。

A、现值B重置成本C历史成本D公允价值

答案:C

【单选】在( ) 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A重置成本B历史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

答案:B

解析: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多选】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 等

A 权责发生制

B 历史成本

C 现值

D 公允价值

答案:BCD

解析: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 现值;公允价值

三、企业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制定各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该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关系。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注意: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只是表现在数量上影响企业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同时增减变化,并不会破坏这一基本的恒等关系。

2. 收入-费用=利润会计从业考试

注意:实际工作中,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费用不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即考虑利得和损失,才等于利润。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 该等式表明会计主体的财务

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选】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在以银行存款30 万元购进材料,并以银行存款10 万元偿还借款后,资产总额为( ) 。

A.60 万元

B.90 万元

C.50 万元

D.40 万元

答案:B

解析:以银行存款30 万元购进材料,不影响资产总额,以银行存款10 万元偿还借款,导致资产减少10 万元,负债增加10 万元,所以资产总额为90 万元(100-10)

【多选】企业向银行借款10 万元,存入银行,这项业务引起( ) 的增减变化。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答案:AB

解析:向银行借款10 万元,存入银行,导致银行存款增加10 万元,银行借款增加10 万元,即资产增加10 万元,负债增加10 万元。

【多选】能够引起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有( ) 。

A. 投资者追加投入机器设备一台

B. 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

C. 向银行借入一笔款项存入银行

D. 预收客户定金存入银行

答案:ACD

解析:投资者追加投入机器设备一台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符合题目要求。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导致资产减少,负债减少。向银行借款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符合题目要求。预收客户定金存入银行,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符合题目要求。

【判断】经济业务的发生,可能对会计等式的平衡产生影响。()

答案:错

解析: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只是表现在数量上影响企业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同时增减变化,并不会破坏这一基本的恒等关系。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基本职能: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 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反映经营成果,盈亏状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细则:(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的资产。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如: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 有价证券: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债权;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2)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指企业用来进行或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如: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房屋,机械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设备是企业财物;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不是,属于季节性或临时需要而发生的资产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形式。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020年8月整理).pdf

201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5、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6、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7、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8、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典定义: 1、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2、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专业定义: 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的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2、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会计核算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作用 从正面看主要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二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四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分类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两部分。 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 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会计、金融证券会计、保险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邮电通讯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旅游餐饮会计、医疗卫生会计、交通运输会计、文化教育会计、物业管理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物流企业会计、连锁经营会计、出版印刷会计、私营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制造业) 会计、小企业会计(商业) 会计、电力企业会计、煤炭企业会计、钢铁企业会计、石油化工会计、汽车行业会计、烟草企业会计、酒类企业会计、食品企业会计、药品企业会计、加工制造会计、轻工纺织会计、外经外贸会计、信息咨询服务业会计、广告服务会计、房屋中介服务会计、市场(农贸、五金、批发、建材、服装等)会计、个人独资企业会计、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软件及集成电路会计。 按工作内容分为:总帐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按工作范围分为:公共会计、私用会计、政府会计。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 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5.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6. 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7.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8.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9.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 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11.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3.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 的收入、费用。 14.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 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6.会计要素 两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定性)、会计要素的计量(定量) 1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8.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018初级会计考试《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得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是一回事,无需特别区分。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注意】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 【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仲裁裁决 1.仲裁管辖权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2.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1)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3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 (2)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公平合理原则) 3.回避制度(公平合理原则)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4.仲裁应开庭但不公开(自愿原则)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05-13 10:32:59 10570 仁和会计小编整理了最新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2017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知识点归纳

1.第一章 1. 帕乔利被尊为"现代会计之父"。 2、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3、会计的基本特征 4、会计核算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5、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区别) 6、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7、会计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8、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的问题,会计计量解决的定量问题 9、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 10、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11、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12、会计核算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提供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指标。13、《会计法》确立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14、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15、会计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和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16、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17、资金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18、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资金形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即: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 19、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资金运动。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经济业务事项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经济业务是单位和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业务往来,经济事项是单位内部的会计事项 20、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股票、基金、企业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1、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注意: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往来款项都不属于财物 22、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23、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区别 24、收入、支出、费用和成本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25、财务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26、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27、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 习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 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 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7.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 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着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8.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两者是 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9.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 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0.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 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