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思考题

毕业设计思考题

毕业设计思考题
毕业设计思考题

毕业设计思考题

1. 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有哪些?

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哪些?

3. 为什么混凝土的立方强度高于其轴心抗压强度?

4. 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影响该曲线形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何谓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它是如何确定的?

6. 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有何要求?

7.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时,如何选用钢筋和混凝土?

8. 什么时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什么要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保证钢筋

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什么措施?

9. 在实际工程中,选用钢筋和混凝土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10.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按什么原则划分的?为什么作此区别?

11. 写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意义?该式中没有出现可靠指标,那么可靠性体现在何处?

12. 何谓荷载标准值?何谓活荷载的准永久值?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为什么要区分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

效应组合 ?

13. 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如何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指标时按什么原则确定的?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和强度设计值是如何确定

的 ?

14. 钢筋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是如何确定的?

15. 荷载按其在结构上随时间的变异性和持续性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对结构的作用有何不同?

16. 荷载的代表值有哪几种?什么是荷载的标准值、准永久值、组合值?如何计算荷载的准永久值、组合值?在什么情况下

荷载的代表值应取准永久值、组合值?

17.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 γ在什么情况下取1.2,1.35?在什么情况下取1.0和0.9?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γ何时取1.4?何时取

1.3?

18. 为什么要对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进行折减?如何进行折减?

19. 风荷载是如何作用于建筑物的?风荷载大小于哪些因素有关?

20. 当风荷载参与组合时,在一般情况下荷载的组合形式与框架、排架结构采用的简化组合形式有何不同?

21. 解释下列名词及概念:震级 烈度 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要求三个水准 工程抗震二阶段设计

22. 在进行工程抗震设计时应遵守什么原则?

23. 建筑场地分为哪几类?什么时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24. 影响地震作用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地震作用各有什么影响?

25.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26. 梁的架立钢筋和板的分布钢筋起什么作用?如何确定其位置和数量?

27. 在梁内布置纵向受力钢筋时,对其净距、保护层厚度和锚固有哪些要求?

28. 为什么要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各个工作阶段的截面应力状态?简述梁的三个工作阶段的截面应力应变情况?

29. 简述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破坏特征.什么是界限破坏?决定梁正截面破坏形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工程中为什

么应设计适筋梁?

30. 简述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31. 画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所依据的截面应变和应力分布图形。

32. 为什么要规定梁的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其值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常用的规范是多少?

33. 画出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计算简图,写出基本平衡方程和适用条件;说明适用条件的意义。

34. 单筋矩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分为哪两类问题?有哪两种解法?一般假定的未知数是哪两个?

35. 画出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简图,写出基本平衡方程和适用条件;说明适用条件的意义。

36. 为什么要确定T 形梁翼缘宽度?如何确定?

37. 如何判别两类T 形梁?

38. 第二类T 形截面有哪两种解法?试画出计算简图,写出计算步骤,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

39. 验算T 形截面梁最小配筋率min ρ及计算配筋率ρ时,为什么应用肋宽b 而不用翼缘宽度'f b ?

40. 第一类T 形截面梁如何计算?

41. 什么是结构的延性?延性性质用什么度量?什么是塑性铰?

42. 规对结构构件划为哪几个抗震等级?对不同的抗震等级主要的要求是什么?

43. 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采用的设计表达式是怎样的?试解释其中各量的意义。

44. 为什么要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oE l 比静力最小锚固长度a l 要大a l ??a l ?是多少?

45. 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如何确定?

46. 为了增加框架梁的延性,在设计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时有哪些要求?其中,规范对受压区高度x 的控制值是多少?

47. 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哪几种?它们的破坏原因和破坏过程有何不同?

48. 影响斜截面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斜截面承载力有什么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中考虑了哪些因

素?

49. 什么是剪跨比?它对斜截面承载力及斜截面破坏形态有何影响?

50. 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有什么限制条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限制?

51. 在进行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对哪些截面计算?为什么?

52. 梁内纵筋弯起和截断时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满足这些条件?

53. 地震区和非地震区梁内纵筋的锚固要求有何不同?

54. 地震区和非地震区梁内箍筋的配置要求有何不同?

55. 阐明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的组成,分类及其优缺点。

56. 阐述整体式单向板交楼盖的各种计算方法?

57. 阐述整体式双向板交楼盖的各种计算方法?

58. 什么条件下能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59. 什么是塑性铰?它与普通铰有何不同?

60. 进行主梁承载力计算时,为何不能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

61. 请理解五跨连续梁的不利荷载布置和组合,以及与包络图的关系。

62. 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计算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63. 使用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64. 采用弹性理论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65.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好,为什么在轴心受压柱中,还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轴心受压构件中的钢筋,对轴心受压构件起

什么作用?

66. 钢筋混凝土柱中,对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根数、间距、搭接要求有什么规定?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定?为什么对纵向受

拉钢筋要有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其数值为多少?

67. 钢筋混凝土柱中放置箍筋的目的是什么?对箍筋的直径、间距,有什么规定?在什么情况下要设置附加箍筋、附加纵筋?

为什么不能采用内折角钢箍?

68. 轴心受压柱的破坏特征是什么?长柱和短柱的破坏特点有何不同?计算中如何考虑长柱的影响?

69. 试分析轴心受压柱受力过程中,纵向受压钢筋和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徐变和随荷载不断增加的应力变化规律(即受压截面

上钢筋和混凝土间应力重分布的现象)。

70. 在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中,什么叫大偏心受压构件,什么叫小偏心受压构件?它们的破坏特征有何不同?它们的根

本区别是什么?

71. 试说明偏心受压构件中,η是什么系数?它是怎样得来的?它和轴心受压构中

?的有什么不同?η与哪些因素有关?

哪些因素是主要的?

72. 如何判别大小偏心受压构件?试列出大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73. 大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作了哪些基本假定?

74. 附加偏心距a e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取值为多少?

75. 高层建筑结构有哪几种主要体系?每一种体系的优缺点,受力变形特点,适用层数和应用范围如何?

76. 多层与高层房屋在进行结构布置是应考虑哪些原则?

77. 多层与高层建筑的楼盖结构有哪几种形式?]

78. 抗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在什么情况下设置?其特点和要求是什么?注意的你的设计中是否设缝,有何要求,如不设有

何措施?

79. 什么是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

80. 地震作用的计算有哪三种方法?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81. 计算结构自振周期有那些方法?如何选用?

82. 什么是鞭梢效应?

83. 高层建筑考虑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有何特点?

84. 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85. 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有那些基本简化假定?

86. 框架承重体系有哪三种?如何初步选择框架梁与柱的截面尺寸?

87. 竖向荷载下内力近似计算常用哪些方法?试述计算步骤。

88. 水平荷载下内力近似计算常用哪些方法?试述计算步骤。

89. D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90. 影响水平荷载下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框架顶层和底层柱反弯点位置与中部各层相比,有何不同?

91. 试述框架结构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计的步骤。

92.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是如何实现“强剪弱弯”这一要求的?

93. 抗震设计中,为保证框架梁具有较好的延性,一般需采取哪些构造措施?

94.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是如何实现“强柱弱梁”这一要求的?

95. 如何确定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薄弱层的位置?

96. 独立基础设计的过程?计算简图,内力图?

97. 基础冲切验算的目的,过程?不满足如何处理?

98. 联合基础的计算简图,内力图?楼梯设计过程?

99. 图纸中各种符号、图样所表达的含义?

100. 徐州地区抗震设防等级为7度,第一组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如何确定

101. 多层框架教学楼:丙类建筑。如何确定

102. 地面粗糙度:B 类(A 、B 、C 、D )如何确定

103.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根据结构类型、地震烈度、房屋高度等因素,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如何确定 104. 结构重要性系数:二级(1.0)如何确定

105. 环境类别:地面以上Ⅰ类,基础为二(a )如何确定

106. 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久性)

107. 设计基准期:50年(荷载)

108. 一层层高为4.0米,2—5层均为3.7m 。

109.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为100mm 。如何确定

110.常见的竖向承重体系包括砖混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筒体结构体系等。 111. 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由梁柱连接而成,其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

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其缺点是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侧向位移较大。

112. 本设计的基础形式选取独立基础。多层框架结构的基础,一般有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形基础、片筏基础,必

要时也可采用箱形基础或桩基等。基础的类型

浅析“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oc

浅析“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 究与实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粘接和非金属材料成型等,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而教学学时又比较少(30 学时),加上大三的学生之前只进行过四周的金工实习和学习过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工业背景知识缺乏,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以板书为主、挂图为辅、黑板上画相图、粉笔头上出概念的教学模式,难以体现材料成型的微观过程、结构变化、多样性及机械制造业恢弘的生产现场,教学难度大,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抽象、枯燥、杂乱、难学,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在后续一些专业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制造环节中存在设计工艺性差、不会选择材料成型方法或选择时错误较多等问题。因此,针对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所处的这种教学现状,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 针对教学内容多,各种成型方法学时平均,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学不精、学不透,实用性不强的现象,结合教学大纲,取舍、改进了教学内容。 第一,在总学时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分配各章节学时。根据机械工程材料中金属材料所占比重大(约90%)的情况,重点讲授制造业中应用较多的铸造、锻压、焊接等最典型的成型工艺,如铸造部分重点介绍砂型铸造、冲压部分重点介绍用量最大的冲

裁工序、焊接部分重点介绍电弧焊,至于铸造、冲压、焊接的其它成型方法及非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只作简单介绍,新工艺、新技术部分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了解,做到重点解剖一个麻雀、触类旁通。 第二,每种成型方法只讲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不进行过多的理论性探讨,真正实现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行业技能管用。 第三,精选实例丰富教学内容。针对课程实践性强、各种成型方法相对独立的特点,搜集、精选一些实际生产中材料成型工艺的典型案例,贯穿每种成型方法的各个知识点,既从应用中理解知识重点和消化难点、学以致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使这门课程在内容上得到整体优化,突出了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涉及成型方法多,实践性要求高,有很多动态的内容,传统的实物展示、黑板板书,学生不易理解,又很难展示,这就给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更大的用武之地。 1 动画模拟成型工艺过程 搜集、精选了大量的材料成型方面的图片、动画,制作了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内容清楚描述了材料成型的微观、动态变化过程,如注射成型用动画模拟了塑料原颗粒在注射机料斗中流入料桶、利用料桶外加热装置渐变为熔融状态、在液压缸驱动的螺杆推压下向前运动、由注射机喷嘴注入模具浇注系统、充

自动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摘要:制定一个学校的排课计划是一项非常耗时且相当辛苦的工作,而且它还得由有学校排课工作经验或者这方面知识的人才能做好。在一所高校时一个课程表的制定是一个难题,因为在有关课程表的问题上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得考虑,还有大量的数据空间被挖掘,即便你的输入数据量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大批量。 课程编排系统是一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自动课程编排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系统经过测试,运行稳定,可投入使用。 关键字:排课管理,VB,数据库

Abstract:Formulates a school platoon class plan is an item consumes extremely when also the quite laborious work, moreover it also must by have the school row of class work experience or this aspect knowledge talented person can complete. When a university a class schedule formula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because has the very many limiting condition in the related class schedule question to result in the consideration, but also has the massive data space to excavate, even if your input data quantity is not i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ass. The curriculum arranges the system is a school essential part, Its content said regarding the school policy-maker and the superintendent all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automatic curriculum arranges the system to b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provide th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the quick inquiry method for the user. But the people have since always used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way management document file, this management way has many shortcomings, For example: The efficiency low, the secrecy is bad, Moreover the time one is long, Will produce the massive documents and the data, This regarding the search, the renewal and the maintenance has all brought many difficulties. Along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computer science is mature day after day, Its formidable function had profoundly known for the people, t entered the human society each domain and is playing the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This system after the test, the movement is stable, may put into the use. Key words: Curriculum management, VB, database

毕业设计思考题

毕业设计思考题 一、建筑设计部分 1.单层厂房平面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2.厂房平面柱网尺寸有哪些规范要求? 3.什么叫封闭结合与非封闭结合?解释e=h+k+B的含义。 4.什么叫横向定位轴线?什么叫纵向定位轴线? 5.端柱为何要内移600mm.? 6.单层厂房剖面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7.如何确定单层厂房的轨顶标高和柱顶标高,各应符合什么模数? 8.窗户尺寸如何确定? 9.联系尺寸与插入距A的含义? 10.本设计中矩形天窗为何不设挡风板? 11.平行等高与平行不等高跨在中柱位置的定位轴线如何标定? 12.吊车梯、消防梯、屋面检修梯如何设置? 13.厂房立面设计考虑哪些方面? 14.横向排架结构体系有哪些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15.纵向排架结构体系有哪些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16.屋面和墙体围护结构体系有哪些组成? 17.厂房结构的型式常用有哪两种? 18.钢砼(钢)排架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是多少米? 19.侧窗与天窗设置考虑哪些因素? 20.屋面采取哪种排水方式?有何优缺点? 21.墙体和钢砼柱如何考虑连接? 22.山墙柱与屋架如何连接? 23.如何设置联系梁?有何作用? 24.散水和坡道如何考虑?明沟与散水区别是什么? 25.确定门尺寸考虑哪些? 26.地面的组成有哪些? 二、结构设计部分 1.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答:檩条设计、墙梁设计、刚架设计、构件验算、节点设计、抗风柱设计、基础设计。 2.荷载有几种代表值?荷载分类是什么? 答:(1)四种: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 (2)三类: ①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②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③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3.荷载计算包括哪些?荷载如何取值? 答:(1)恒荷载、活荷载、 (2)①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隔弧板注射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隔弧板注射模设计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 提交日期: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V Abstract ................................................ V 第0章前言 (1) 第1章塑件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2) 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 1.2.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3) 1.3 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 (3) 1.4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4) 1.5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4) 第2章模具结构形式的分析 (5) 2.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5) 2.2 型腔数量的初步确定 (6) 2.3 型腔的布局 (7) 第3章注射机型号的选择 (9) 3.1 注射机的选定标准 (9) 3.1.1 模具所需注射量的计算 (9) 3.1.2 锁模力的计算 (9) 3.2 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0) 3.2.1 型腔数量的校核 (11) 3.2.2 注射机工艺参数的校核 (12) 第4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13) 4.1 主流道的设计 (13) 4.2 分流道的设计 (15) 4.2.1 分流道的截面形状 (15) 4.2.2 分流道尺寸 (16) 4.2.3 分流道布置形式 (16) 4.2.4 分流道的设计要点 (17) 4.3 浇口的设计 (17)

4.3.1 浇口的形式 (17) 4.3.2 浇口类型的选择 (18) 4.3.3 浇口位置的选择 (18) 4.3.4 浇口的尺寸的确定 (19) 4.4 冷料穴的设计 (20) 4.5 排气系统的设计 (20) 第5章成型零件的设计 (21) 5.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21) 5.1.1 凹模的结构 (21) 5.1.2 凸模的结构 (21) 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3) 5.2.1 影响工作尺寸的因素 (23) 5.2.2 凹、凸工作尺寸的计算 (23) 第6章模架的选用及尺寸确定 (27) 第7章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 (28) 7.1 抽芯距的计算 (28) 7.2 斜导柱的长度计算 (28) 7.3 滑块的形式及导滑形式 (29) 第8章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 (30) 8.1 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30) 8.2 导柱的设计 (30) 8.3 导套的设计 (31) 8.4 导向孔的设计 (32) 8.5 定位圈设计 (33) 第9章脱模机构的设计 (34) 9.1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34) 9.2 推出机构的基本要求 (34) 9.3 脱模机构的选用 (34) 9.4 推出机构的复位 (35)

最新电视机后盖冲件级进模毕业设计

电视机后盖冲件级进模毕业设计 中文摘要:本次设计了一套级进模。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冲孔落料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得出将设计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 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完成冲模分析与设计,绘制整套装配图及零件图。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模具,落料,冲孔,弯曲,凹模,凸模,镶块;

Abstract:This design carries on blanking, the piercing progressive dies design. The article has briefly outlined the press die at pres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the tendency. It has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craft analysis and the craft plan determination to the product. According to general step which the press die designs, calculated and has designed on this set of mold main spare part, for example: The punch, the matrix, the punch plate, the backing strip, the matrix plate, stripper plate, stop pin, pilot pin and so on. The die sets uses the standard mould bases, has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press equipment. In the design has carries on the essential examination computation to the working elements and the press specification. In addition, this die employs the finger stop pin and the hook shape stop pin. The mold piercing and blanking punch are fixed with the different plates separately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gap conveniently; complet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ie. Map the entire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s diagram. Fell in the blanking punch is loaded by pilot pin, guarante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hole and the contour, increas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This structure may guarantee the die move reliably and the request of mass production Key words: mold, blanking, punching, bending, die, punch, insert 本设计来自:我要毕业设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663966105.html, 在毕业设计网注册后联系客服均可获赠您要求的毕业设计资料 客服QQ:8191040 说明:本软件/论文系有偿阅读、使用,完整CAD图纸或源代码请联系客服购买 ****************************************************************** 全国最全毕业设计,详细目录请加QQ8191040索取 模具毕业设计(注塑模,冲压模),计算机毕业设计 (ASP, https://www.doczj.com/doc/663966105.html,, C#, Delphi, JA V A, JSP, PB, VC,VB,VFP等) 机械毕业设计,电子信息类毕业设计,土木路桥毕业设计等等 7万余篇本科硕士论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国际贸易学毕业论文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会计学论文教育类毕业论文等

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与指导教师的职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可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及学生单位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选题,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应结合实际生产中具体工艺制订与实施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毕业设计应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必须符合材料类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 2.在满足综合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课题.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拓展所学的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工作量,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使中等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供的选题只是参考性的和指导性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选用.如果学生觉得这些选题和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实际有较大距离,也可以自行拟订选题,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再投入撰写.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及要求 1.设计时间及程序 (1)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为最后一学期。 (2)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原则上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学生提出,经填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教研室组织评审确认。 2.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案基本要求,具有综合性、开拓性,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 (2)与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需要相结合,提倡真题真做。 (3)同一题目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应有所侧重,有独立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其比例应不低于60%; (4)应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及先进性,任务具体、份量适当、进度明确、经学生努力能够完成; 三、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毕业设计插图

太原市ZQ大厦办公楼Taiyuan ZQ office building

摘要 本设计为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设计进行了建筑和结构两方面的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重点。 由于是高层建筑,所以除了竖向荷载外还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设计过程中注意要满足各规范的规定要求。 关键字:高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地震作用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a 10-story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ert frame structure office building. It is composed of architecture designing and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focal point is the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building is a high-level building, so we must consider the action that come from earthquake load beside the vertical load. During the desig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building codes. Key words: high-level office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earthquake load

目录 第1章建筑设计 (1) 1.1建筑设计概论 (1) 1.2办公楼设计 (1) 1.2.1建筑功能房间 (1) 1.2.2建筑门窗选用表 (1) 1.2.3工程做法 (2) 第2章结构设计说明 (5) 2.1 结构方案及布置 (5) 2.2 构件截面初定 (5) 2.2.1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2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3楼板厚度 (5) 2.3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6) 2.3.1 基本假定 (6) 2.3.2 计算简图 (6) 2.4 重力荷载计算 (6) 2.4.1 屋面荷载 (6) 2.4.2楼面恒荷载 (6) 2.4.3楼面活荷载 (7) 2.4.4墙 (7) 2.4.5梁、柱自重 (8) 2.4.6 设备重量 (8) 第3章荷载作用效应计算 (9) 3.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9) 3.1.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13) 3.1.2 框架的等效剪切刚度C F 3.1.3 主体结构刚度特征值及周期计算 (15) 3.1.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15) 3.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9) 在各框架柱间的分配 (19) 3.3.1框架地震剪力V f 3.3.2框架梁柱节点弯矩分配 (19) 3.3.3 框架柱轴力与框架梁剪力 (19) 3.3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25) 3.4.1框架竖向荷载计算 (25) 3.4.2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计算 (28) 第4章荷载效应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结构抗震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框架梁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框架柱内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系统开发背景 (1)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3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 (3) 1.4本文的主要工作 (3) 1.5本文的组织结构 (3) 第2章需求分析 (5) 2.1系统概述 (5) 2.1.1总体业务描述 (5) 2.1.2系统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5) 2.1.3系统的开发模式 (7) 2.2系统需求问题描述 (9) 2.2.1功能性需求 (9) 2.3.2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12) 第3章系统构架设计 (14) 3.1构架的目标和约束 (14) 3.2构架设计 (15) 3.2.1系统总体架构 (15) 3.2.2系统功能构架 (16) 3.2.3系统技术构架 (17) 3.2.4系统安全构架 (18)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20) 4.1 系统建模 (20)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24) 4.2.1生成数据库表 (24) 4.2.2数据分析 (32) 4.2.3数据库管理技术 (34) 第5章计算机排课系统的实现 (35) 5.1系统总体实现 (35) 5.1.1数据录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8) 5.1.2报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 5.1.3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 5.2教学计划的关键实现 (48) 5.2.1算法描述 (49) 5.2.2教学计划算法过程 (49) 5.3排课算法的关键实现 (51)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6) i

毕业设计结构部分复习思考题

毕业设计结构部分复习思考题 1、抗震设防类别是如何划分的?你设计的是哪一类? 2、说明(ζ=0.05)地震影响系数 如何确定?如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 3、说明重力荷载代表值是如何计算的?地震作用是用什么方法求得的?简述计算过程。 4、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简述计算过程。D值法与 反弯点法有何不同?D表示什么?为什么对反弯点进行修正? 5、如何计算层间位移?为什么限制层间位移?如何限制的? 6、如何计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梁端剪力、柱轴力? 7、框架梁的跨中弯矩如何计算的?。 8、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画出其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并简述计算 过程。 9、单、双向板是如何划分的?各有何受力特点?单、双向板的内力是用什么理论计算的? 板中各不同钢筋起什么作用? 10、抗震等级是根据什么如何划分的?考虑抗震设计时要乘以γRE,对梁、柱各取多少 γRE? 11、框架梁、柱的内力是如何组合的?共采用几种组合方式?如何选择控制内力? 12、梁、柱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如何计算的?梁柱中各钢筋起什么作用?各构件的 ρmin为多少? 13、简述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意义是什么?你在 设计中是如何考虑的? 14、为什么对柱端弯矩、剪力及梁端剪力进行调整?如何调整的?为什么验算框架节点核心 区? 15、弯矩调幅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调幅的? 16、什么是轴压比?为什么要验算轴压比?如何减少轴压比 17、为什么框架梁不用弯起筋抗剪? 18、画出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时的跨中、支座弯矩计算的计算简图。 19、楼梯梯板、梯梁的内力及配筋如何计算的? 20、你采用什么基础?若采用桩基,桩的根数、直径及配筋如何确定的? 21、单桩承载力如何确定? 22、基础埋深考虑哪些因素?如何确定的? 23、承台的厚度和及配筋如何计算的?承台的抗冲切如何计算的?承台下布桩有何构造要 求? 24、底部剪力法求框架地震作用适合于什么结构?什么情况下需加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25、为什么验算剪重比?什么情况下需验算? 26、抗震设计时结构构件为什么应具有足够的延性? 27、为什么验算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什么情况下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刚重比)?需要考 虑应如何计算? 28、高层建筑总高总宽有何限制和要求 29、柱的体积配箍率如何计算? 30、活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内力时为什么对活荷载进行折减? 31、建筑场地类别根据什么判别? 32、框架结构考虑了哪些构造要求?梁、柱节点箍筋加密的意义?梁、柱箍筋加密区长度如 何确定的?梁柱钢筋在节点处的锚固长度有何要求? 33、如何利用平面表示方法表达梁、板、柱、楼梯、基础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

小型风扇叶片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第1章注射模可行性分析 1.1注射模设计的特点 塑料注射模塑能一次性地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或嵌件的塑料制品。在注射模设计时。必须充分注意以下三个特点: (1)塑料熔体大多属于假塑料液体,能剪切变稀。它的流动性依赖于物料品种、剪切速率、温度和压力。因此须按其流变特性来设计浇注系统,并校验型腔压力及锁模力。 (2)视注射模为承受很高型腔压力的耐压容器。应在正确估算模具型腔压力的基础上,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为保证模具的闭合、成型、开模、脱模和侧抽芯的可靠进行,模具零件和塑件的刚度与强度等力学问题必须充分考虑。 (3)在整个成型周期中,塑件—模具—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热平衡系统。将塑件和金属模的传热学原理应用于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以确保制品质量和最佳经济指标的实现。 1.2注射模组成 凡是注射模,均可分为动模和定模两大部件。注射充模时动模和定模闭合,构成型腔和浇注系统;开模时定模和动模分离,取出制件。定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固定板上,动模则安装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上。根据模具上各个零件的不同功能,可由一下个系统或机构组成。 (1)成型零件 指构成型腔,直接与熔体相接触并成型塑料制件的零件。通常有凸模、型芯、成

型杆、凹模、成型环、镶件等零件。在动模和动模闭合后,成型零件确定了塑件的内部和外部轮廓尺寸。 (2)浇注系统 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3)导向与定位机构 为确保动模与定模闭合时,能准确导向和定位对中,通常分别在动模和定模上设置导柱和导套。深腔注射模还须在主分型面上设置锥面定位,有时为保证脱模机构的准确运动和复位,也设置导向零件。 (4)脱模机构 是指模具开模过程的后期,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机构。 (5)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带有侧凹或侧孔的塑件,在被脱出模具之间,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或拔出侧向凸模或抽出侧型芯。 (6)温度调节系统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模具设有冷却或加热额的温度调节系统。模具冷却,一般在模板内开设冷却水道,加热则在模具内或周边安装点加热元件,有的注射模须配备模温自动调节装置。 (7)排气系统 为了在注射充模过程中将型腔内原有气体排出,常在分型面处开设排气槽。小型腔的排气量不大,可直接利用分型面排气,也可利用模具的顶杆或型芯与配合孔之间

铰链垫片级进模毕业设计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金属板料冲压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加工方法。随着现代各行各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金属件的结构复杂,精度高,需求量多,加上对生产的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加工的经济性等要求也日益提高,采用单工位模具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许多制造商均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生产。因此,多工位级进模在国内外模具制造业中应用日趋广泛。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具,是当代所有模具中冲压功能最多、结构最复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冲模。在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设计级进模的总装结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具其他零部件的设计。本论文分析了铰链垫片的工艺性,介绍了铰链垫片多工位级进模总体结构设计,对工件进行了展开计算,确定了工件加工成型的工艺方案和排样方案,对模具进行了工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凸模、凹模、垫板、导料板、卸料板、镶块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还根据各标准对模具中用到的其他标准件,如模架、导柱导套等,进行了选择与设计。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可靠,并能保证产品质量,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级进模; 铰链垫片;排样设计

吉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Abstract Sheet metal stamping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businesses,the structure of the metal piec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metal pieces also need to have high accurac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mands of the production security, the ease of operation, the economy of processing are increasing. Single-stage molds can’t meet the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Many manufacturers use th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in production. Therefor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s are used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in the die manufacturing at home and abroad.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is developed basing on the general progressive die. It has the most pressing function, the most complex structure, productivity and the highest degree of automa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we must design the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progressive die. And then, we design other components of it. In this page, I analyzed the manufacturability of a hinge gasket piece, as well as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I also di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workpiece, determined the workpiece’s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nesting program and did a calculation of the mold process. After that, I designed the die in all aspects. Th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die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 in structure and can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Key words: progressive die; hinge gasket piece; layout design

机械工程师考试资料.pdf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大纲 前 言 Ⅰ.基本要求 Ⅱ.考试内容 Ⅲ.有关规定和说明 Ⅳ、样题示例 前 言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开展我国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制订的考试标准文件之一。它是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申报者参加“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的复习备考的依据,是编写《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等学习教材的依据,是各地开展助学辅导的依据,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本大纲共分四个部分:Ⅰ.基本要求,Ⅱ.考试内容,Ⅲ.有关规定和说明,Ⅳ.样题示例。 基本要求部分旨在表明,作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应积极适应当今世界制造业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理念,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懂得经济、管理知识以及有关国际通则的新一代机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大纲所列考试内容,体现了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八个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关知识与技能。这些考试内容不仅涵盖了大学所学的主要基础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包

含了应考者工作后运用这些知识所应获得的实践经验与能力,还涉及大学毕业后应扩展的新知识,是对应考者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因此,应考者欲通过资格考试达到大纲提出的基本要求,必须要有较扎实的大学基础、毕业后踏实的工作实践和边工作边接受继续教育的不断积累。 大纲的第Ⅲ部分,是对资格考试的考试形式、时间、注意事项和考试试卷的结构、试题分布、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说明。 大纲的第Ⅳ部分,提供了第一单元考试和第二单元考试的样题示例。 本大纲尚待通过一个阶段的考试实践后,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希望广大使用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Ⅰ.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 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毕业设计

自动排课系统 摘要:制定一个学校的排课计划是一项非常耗时且相当辛苦的工作,而且它还得由有学校排课工作经验或者这方面知识的人才能做好。在一所高校时一个课程表的制定是一个难题,因为在有关课程表的问题上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得考虑,还有大量的数据空间被挖掘,即便你的输入数据量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大批量。 课程编排系统是一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自动课程编排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系统经过测试,运行稳定,可投入使用。 关键字:排课管理,VB,数据库

Abstract:Formulates a school platoon class plan is an item consumes extremely when also the quite laborious work, moreover it also must by have the school row of class work experience or this aspect knowledge talented person can complete. When a university a class schedule formula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because has the very many limiting condition in the related class schedule question to result in the consideration, but also has the massive data space to excavate, even if your input data quantity is not i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ass. The curriculum arranges the system is a school essential part, Its content said regarding the school policy-maker and the superintendent all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automatic curriculum arranges the system to b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provide th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the quick inquiry method for the user. But the people have since always used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way management document file, this management way has many shortcomings, For example: The efficiency low, the secrecy is bad, Moreover the time one is long, Will produce the massive documents and the data, This regarding the search, the renewal and the maintenance has all brought many difficulties. Along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computer science is mature day after day, Its formidable function had profoundly known for the people, t entered the human society each domain and is playing the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This system after the test, the movement is stable, may put into the use. Key words: Curriculum management, VB, database

“氯乙烯合成与精馏”设计组毕业答辩思考题

“氯乙烯合成与精馏”设计组毕业答辩题 一、生产路线, 工艺流程等方面 1.PVC. VC. EDC各代表什么意思? 2.PVC 的发展简史如何? 3.PVC 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如何? 4.从原料出发, 你所知道的 PVC的生产路线有哪几条? 大致情况怎样? 5.我国的 PVC生产的发展简史及目前的状况如何? 6.VC的聚合通常有几种方法? 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7.VC的合成方法有哪几种? 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8.你在设计中采用了哪种合成VC的方法? 为什么? 9.你选定的工艺流程与实习现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有什么优点? 10.你定性地分析一下, 在经济效益与环保等方面, 你所设计的流程有哪些 地方优于现场? 11.为确保安全生产, 你在设计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12.在你的设计中, 还存在哪些“三废”? 是怎样处理的? 13.你的厂址选在何地? 有哪些有利条件? 14.在你的设计中, 哪个设备或工序是薄弱环节? 15.对你自己的设计, 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 应如何改进? 二、原料预处理部分 16.合成VC对原料气有哪些要求? 为什么? 17.原料气为什么要脱水? 你知道的脱水方法有哪几种? 各有何优缺点? 你 在设计中采用哪种? 为什么? 18.混合冷冻脱水的原理是什么? 控制指标是多少? 为什么? 19.冷冻脱水分两段进行有什么好处? 20.为什么要设置酸雾捕集器? 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21.预热器有什么作用? 当传热面积一定时, 若强化传热, 应采取哪些措施? 22.乙炔管道中的砂封起什么作用? 23.乙炔与氯化氢的配比, 你是怎样控制的? 24.原料气的含水量控制在多少? 是怎样实现的? 25.混合气的报警温度是多少? 温度超高是怎样引起的? 三、合成反应部分 26.写出 VC 合成的主付反应方程式. 27.对 VC 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定性说明. 28.设计中采用的反应温度是多少? 为什么? 29.设计中采用的反应压力是多少? 为什么? 30.设计中原料配比是多少? 为什么? 31.什么叫空速? 你采用的空速是多少? 为什么? 32.什么叫催化剂? 它在化学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