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得得诊断或者治疗措施、?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建立手术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标记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根据风险性与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就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得手术;

二级手术就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得手术;?三级手术就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得手术;?四级手术就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得手术、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其级别与诊疗科目相适应得手术、

第七条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获得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资格后,方可开展相应手术。

第八条三级医院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一、二级手术,重点开展一级手术。

第九条二级医院开展四级手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二级甲等医院得标准;

(二)有重症医学科与与拟开展四级手术相适应得诊疗科目;?(三)具备开展四级手术得人员、设备、设施等必要条件;(四)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第十条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二级手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一级甲等医院得标准;?(二)有麻醉科与与拟开展二级手术相适应得诊疗科目;?(三)具备开展二级手术得人员、设备、设施等必要条件;(四)经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向设区得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保健所、门诊部(口腔科除外)、诊所(口腔科除外)、卫生所(室)、医务室等其她医疗机构,除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实施得急救性外科止血、小伤口处置或其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规定得项目外,原则上不得开展本办法规定得手术、

第十二条择期手术患者,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者需要输血时,其手术级别相应提升一级。麻醉前评估(ASA)Ⅲ级以上,且需要全身麻醉支持时,应当在三级医院或者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准予开展部分四级手术得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手术。

第十三条遇有急危重症患者确需行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时,医疗机构可以越级开展手术,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履行知情同意得相关程序;?(二)请上级医院进行急

会诊;?(三)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得卫生

行政部门备案。?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级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得专业技术岗位与手术技能,组织本机构专家组对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审核合格后授予相应得手术权限。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评估医师技术能力,适时调整医师手术权限,并纳入医师技术档案管理。

第十六条除急危重症患者需急诊手术抢救外,外聘医师、会诊医师不得开展超出实施手术医疗机构所能开展最高级别得手术。进修医师手术权限管理按照卫生部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情况得监督检查。?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手术安全评估制度,对于存在安全风险得医疗机构与手术项目,应当立即责令其停止开展。?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得,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准予其开展相应级别手术;已经准予开展得,应当立即责令其停止开展:?(一)超出登记得诊疗科目得;?(二)未取得相应级别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资格得;

(三)在申请相应级别手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弄虚作假得;

(四)由于人员、设备、设施等条件变化不再具备开展相应手术条件得;?(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得其她情形。?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得,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得,依法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与直接责任人责任:

(一)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废除或者禁止开展得手术项目得;(二)擅自开展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要求立即停止得手术项?目得;

(三)擅自开展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方能开展得手术项目得;

(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得其她情形。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设置手术部(室)的其它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l5912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 l4295空气过滤器 GB/Tl 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 GB 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YY压0506.2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2部分:性能要求和性能水平 GB l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DB ll/408.2007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 GBl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手术部(室) 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3.2手术间 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3.3洁净手术间 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3.4负压手术间 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3.5一般手术间 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l59122要求的区域。

2013年最新手术分级管理目录1

普通外科 序号手术名称备注 4级-3 甲状腺癌根治术 4级-4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 4级-24 颅内畸形血管切除术(神经外科) 4级-44 颈淋巴结清扫术,单侧 4级-45 颈淋巴结清扫术,双侧 4级-47 腹腔淋巴结清扫术 4级-50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4级-51 胃部分切除伴食道-胃隧道式吻合术 4级-53 胃切除伴食管空肠吻合术 4级-54 胸腹联合切口贲门癌切除术(胸外科) 4级-55 迷走神经切断术 4级-56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4级-57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 4级-58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4级-59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4级-60 小肠全部切除术 4级-61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 4级-62 结肠全部切除术 4级-63 直肠癌根冶术Paiks 4级-64迈尔斯氏术Miles(腹,会阴直肠联合切除) 4级-65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Dixon) 4级-67 肝部分切除+肝肿瘤切除 4级-68 肝血管瘤切除术 4级-69 肝癌根治术 4级-70 肝叶切除术 4级-71 半肝切除术 4级-73 胆囊癌根治术 4级-74 复杂性内引流术 4级-75 总胆管切除术 4级-76 肝管病损切除术 4级-77 肝胆管切除术 4级-78 肝总管切除术 4级-80 胰腺病损切除术4级-81 胰腺肿瘤切除术 4级-82 胰头切除术 4级-83 胰腺次根治术 4级-84 胰腺部分切除术 4级-8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4级-88 胰腺-空肠吻合术 4级-89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4级-90 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 4级-91 腹腔内肿瘤联合三种以上脏器切除术 4级-92 经腹腔镜腹腔囊肿切除术 4级-93 复杂的男性盆腔肿瘤切除术(泌尿外科) 4级-96 肝胆管造影术伴引流,经皮肝穿 4级-98 食管支架管植入 4级-100肿瘤射频治疗(介入) 3级-2 甲状腺探查术 3级-4 甲状腺叶切除单侧 3级-5 甲状腺病损切除术 3级-6 甲状腺结节切除术 3级-7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3级-8 甲状腺囊肿切除术 3级-9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3级-10 峡部甲状腺瘤切除术 3级-11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3级-12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级-13 峡部切除术 3级-14 甲状腺改良根治术 3级-15 峡部部分切除术 3级-16 胸骨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3级-17 舌部甲状腺激光治疗 3级-18 甲状舌管肿瘤切除 3级-19 颈外动脉结扎术(耳鼻喉科) 3级-20 动脉血栓切除术 3级-21 颈内静脉血栓切除术(血管外科) 3级-22 上肢动脉取栓术(血管外科) 3级-23 脾静脉切开取栓术 3级-24 下肢动脉取栓术 3级-25 下肢静脉切开术 3级-26 下肢静脉取栓术 3级-27 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外科) 3级-28 动脉内膜伴血栓切除术 3级-29 上肢血管吻术 3级-30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3级-31 颈前静脉结扎术 3级-32 颈外动脉栓塞术 3级-33 动脉导管结扎术 3级-34 肾动脉栓塞术(泌尿外科) 3级-35 肝动脉结扎术 3级-36 肠系膜动脉结扎术 3级-37 脾动脉结扎术 3级-38 胃底静脉结扎术 3级-39 子宫动脉栓塞术(妇产科) 3级-40 脾动脉栓塞术 3级-41 动静脉栓塞术 3级-42 卵巢动脉高位结扎术(妇产科) 3级-43 选择性血管栓塞术(血管外科) 3级-44 骼内动脉结扎术 3级-45 股动静脉人工血管吻合术 3级-46 下腔静脉导管插入术 3级-47 股动脉栓塞术(血管外科) 3级-48 颈总动脉-腋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血管外 科) 3级-49 颈外-颈内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血管外 科) 3级-50 锁骨下动脉-肱动脉吻合,大隐静脉架桥 (血管外科) 3级-51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血管外 科)

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酒泉市中医院 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操作权限,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技术应用管理办法》、《甘肃省医院手术分级及审批权限》、《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手术类别(2002年版)》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甘肃省卫生厅有关规章制度,并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本单位的《手术权限目录》及《高风险性有创操作诊疗目录》,各级医师的授权、定期技能评价及资格变更,审定新技术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等。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微创(腔内)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对手术技术的要求及手术风险性,把手术分为: 1、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风险较小的普通常见小手术及一般中等手术。 2、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风险中等的各种中等手术。 3、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大的各种疑难重大手术。

4、Ⅳ类或特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风险大的各种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术项目、新开展的三类及以上手术。 三、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准入管理 (一)、本院对手术及高风险性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实施准入管理。手术权限的获得本院采取分级授权方式。 1、对手术医师开展Ⅲ类及以下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科主任负责,科主任应依托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做好手术分级管理工作,根据每位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其受聘卫生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考评合格予以授权。 2、对开展Ⅳ类及以上手术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予以授权。 3、第二类、第三类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要求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或相关行业要求执行。 4、各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本科室人员开展高风险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授权。 5、护理部负责对护理人员开展高风险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进行培训、考 核,考核合格后予以授权。 6、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至少每三年应组织科室与专家对医师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能力提升而变,职称晋升变动不作为主要依据。 (二)、手术及有创操作人员资质权限考评依据 1、医师定期考核合格,符合医院《手术分级管理人员资质一览表》及《高

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

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 一、基本要求 (一)医院手术室布局 1、应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项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 2、宜设置在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检验科、消 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应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3、应功能流程合理,洁污区域分开并便于疏散。 4、应设有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物流应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5、应分为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具体应: a)工作区域为手术预麻室、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刷手间(区)、麻醉恢复室、无菌物品存放室、器械处理间、药品制剂存放间; b)辅助区域为工作人员更衣室、卫生间、沐浴室、办公室、休息室、用餐室、清扫用具存放间。

6、洁净手术部应执行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7、手术间的数量应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手术量及手术种类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手术间的数量可根据医院外科系统床位数按 1:20~1:25的比例设置,也可以按以下方式计算: A= B× 365 T×W×N 式中: A——手术间数量; B——需要手术病人的总床位数; T——平均住院天数; W——手术室全年工作日; N——平均每个手术间每日手术台数。 8、隔离手术间用于感染患者的手术,宜设在限制区入口处,有独立出入口。 9、外科手消毒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洁净手术室刷手间可设在洁净走廊内。水池应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b)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c)应配备清洁剂,盛放清洁剂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d)应配备清洁指甲的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并定期检查; e)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f)应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g)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图。 (二)设备、设施的要求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徐家店中心卫生院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1.为加强手术技术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各手术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制定本制度。 2.本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理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 3.本规定使用范围,全院手术科室。 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小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中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高风险手术:上述三类手术中术前有严重合并症的,术后容易出现就纠纷的,24小时内需要再次手术的。 (大中小手术分类详见附页)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小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小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中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中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在副主任医师(无副主任医师由科主任负责)的指导下主持大手术。 (五)副主任医师或科室科主任负责主持大手术, 四、手术审批程序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暂行

河北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各级医院和医师的手术管理,规范各级医院开展手术的范围,明确各级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权限,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河北省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和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规范。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一)甲类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二)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三)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四)丁类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任职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

医院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doc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 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姓名、 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解大小便。 3.协助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病床边,护士靠在 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住,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4.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儿除外)必用手术推车接送,禁止步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护 士站在病人的头部,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脚露在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年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5.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 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接,交接车子时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6.巡回护士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房间,注意要将推车紧贴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 术床,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 7.病人等候手术期间,应有专人陪伴,尤其是小儿、老人、神志不清或病情严重的病人,巡回护 士应时刻守护病人,以防意外发生。 8.术毕由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一起将病人抬至手术推车上,搬动前检查各种并固定好,以防 搬动引流管滑脱。搬动病人过程中一定要将推车紧靠手术床并固定好,车、床两边均有人保护。 9.巡回护士应与麻醉师、医生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途中医护人员守护在病人头侧,注意观察病 情,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用物及病人。 二、摆放手术体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1、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长期卧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注意,如有异常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沟通,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手术床单位铺平无褶皱,病人的皮肤不能托手板、尺布等橡胶物品直接接触,勿与金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接触,以防使用电刀时导电灼伤。 3、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暴露病人手术野,并注意保暖。 4、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部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划伤,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烧伤角膜,耳部手术病人用棉球堵住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伤鼓膜。 5、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手术时间较长如心脏手术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垫软垫。 6、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 7、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意腹部的位置置于垫子中空处,避免受压。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然下垂,保持功能位。硬膜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压,并确保眼球不受压。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 8、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肢体,避免大出血、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脏手术时腰桥要对准手术部位摇起10—15cm,不要过高,防止腰椎滑脱,

手术分级管理规章制度94959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手术分级标准及管理规范标准

手术分级标准及管理规 一、手术分级 依照《卫生部手术分级管理规》结合本专业手术开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科室人员实际业务能力,将手术分为:甲级手术、乙级手术、丙级手术、丁级手术。 注:微创(腔)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由科室分别列入各分级手术中;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以及危重、特殊患者手术按特殊手术规定执行。 二、手术医师分级 本规所指医师系在我院注册的执业医师。根据手术医师取得的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将其分为四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具有申报资格的手术围 1、住院医师:限于丁级手术。 2、主治医师:限于丙级及以下手术。 3、副主任医师:限于乙级及以下手术。 4、主任医师及科主任:能完成本专业的各级手术。 注:部分人员越级、超围手术,须提供个人相关手术操作资料,经相关科室主任评定,报医务科审核后报分管院长批准方可开展。 四、手术审批 手术审批是科室控制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分级管理规落实的重要措施。审批者主要审核术者资质是否符合规定,同时应对诊断、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各种知情告知的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抽检并签署手术通知单。对于不符合要求者,手术暂停。 (一)常规手术:平诊、非特殊手术 1、甲级手术:科主任审批。 2、乙级手术:科主任审批。 3、丙级手术:副主任医师审批。 4、丁级手术:主治医师审批。 (二)特殊手术 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为特殊手术: 1、患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者。 2、患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党派负责人者。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者。 4、改变患者社会属性(如性别改变、大面积整容)者。 5、可能引起医疗纠纷者或已存在纠纷再次手术者。 6、同一患者二十四小时需再次手术者。 7、预后不良者或手术风险巨大者。 8、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的手术。

卫生部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手术安全管理,指导并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设置手术部(室)的医疗机构,参照本规范进行管理。 第三条医院应当根据本规范,完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加强手术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院手术安 全的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手术部(室)的设置与管理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五条医院手术部(室)应当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手术工作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第七条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第八条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 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第九条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用药,基本设施、仪器、设备、器械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十条手术部(室)应当根据手术量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术室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三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二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3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并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知识与技术的再培训。 根据工作需要,手术室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辅助工作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016修订版

XX市中心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010年12月制定,2016年4月第二次修订)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三十九条规定,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核心制度》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利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手术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为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遍常见小手术; 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三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类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类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一、二、三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 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 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 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附: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甲,乙,丙,丁各类手术,但应侧 重甲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2.副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乙,丙,丁类手术,但应侧重 乙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3.主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甲,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 丙,丁类手术. 4.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 手术.

5.助理医师(医士) 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 成丁类手术.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类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 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 各专业手术分类 一,外科系统 甲类手术 1.普通外科 (1)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 (2)左右半肝切除术,肝左外侧叶切除及楔形切除; (3)胰腺癌根治术,扩大胰买十二指肠切除术; (4)胆道再次手术; (5)腹主动脉瘤切除,移植术; (6)带血管胎儿胰腺移植术; (7)经胸颈无名及锁骨下动脉瘤切除术,血管移植术; (8)扩大全胰腺切除术; (9)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切除术; (10)右心耳下腔静脉旁路移植术; (11)腹腔内肿瘤联合3种以上脏器切除;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doc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 本规定所指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依据手术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医师手术权限 根据医师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在审核其专业能力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含3年),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含2年)者,可实施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二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含3年),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内(含2年)者,可实施二级手术。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三级手术。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含3年),可实施三级手术。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四)主任医师 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可实施四级手术、新技术手术及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卫医政发〔2009〕90号《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手术安全管理,指导并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设置手术部(室)的医疗机构,参照本规范进行管理。 第三条医院应当根据本规范,完善医院手术部(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加强手术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院手术安全的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手术部(室)的设置与管理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五条医院手术部(室)应当具备与医院等级、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药品、手术器械、相关医疗用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手术工作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第七条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第八条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第九条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用药,基本设施、仪器、设备、器械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十条手术部(室)应当根据手术量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术室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三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二级医院手术部(室)护士长应当具备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3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并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知识与技术的再培训。 根据工作需要,手术室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辅助工作人员和设备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 第三章手术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第十四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 第十五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 第十六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用药差错。 第十七条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保证患者安全。 第十八条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安全管理,妥善保管和安全使用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气体等,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1.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1.2三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1.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1.4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腹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2.手术医师分级 手术医师指主刀人员(助手除外)。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 2.1住院医师 2.1.1 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1.2 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

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2.2主治医师 2.2.1 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工作2 年以内者。 2.2.2 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工作2年以上者。 2.3副主任医师 2.3.1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3.2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2.4主任医师 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3.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类手术。 3.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3.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二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类手术。 3.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教学内容

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手术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各级医师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资料,结合我院实际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分级 本规定所指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 (一)手术分类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其中卫生部负责对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和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制定目录和进行临床应用管理:安全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目录并管理:通过常规管理能确保安全有效性的第一类技术由医疗机构管理。 第三类医疗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前,必须经过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论证、伦理审查和技术审核。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医务人员开展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医疗机构可自行审核。 (二)手术分级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要建立手术分级制度,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指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人员共同完成的大手术。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颅类肿瘤切除术、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指需3—4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等。二类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是住院治疗较多的一种类型。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指普通常见的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如:小面积清创缝合、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阑尾摘除术等。许多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二、手术医师分级及手术权限 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进行限定,在审核其专业能力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本规范依据医师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及相应手术权限。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题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 规范试题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10题)二、多项选择(10题)三、填空题 (10题)四、判断题(10题)五、简答题(4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手术室的工作区域,应多长时间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完 毕后,及时对手术间清洁消毒处理( D ) A 12 h B 8h C 4h D 24h 2、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数是多少,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A) A ≤ 10 cfu/m3 B ≤200 cfu/m3 C ≤5 cfu/m3 D ≤500 cfu/m3 3、地面等处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清理(B) A 直接使用拖把清理掉 B 覆盖消毒(蘸有消毒液的布类或纸巾覆盖)30分钟后清理 C 消毒液倒在表面 D 以上方法都不对 4、手术用可重复、不耐热的电刀头、电极导线等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采用何 种方法灭菌(C) A 压力蒸汽灭菌 B 75%乙醇擦拭 C 环氧乙烷和等离子体 D 2%戊二醛浸泡 5、手术器械、敷料首选哪种方法灭菌( A ) A 压力蒸汽灭菌 B 2%戊二醛10小时 C 环氧乙烷 D等离子

体 6、洗手刷应做到( C ) A 不必消毒 B 一周一消毒 C 一用一消毒 D 一刷多用 7、植入物和植入性手术器械应该在何种情况下方可使用(B) A 灭菌后直接使用 B 灭菌后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使用 C 浸泡消毒后直接使用 D 以上都对 8、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不得使用( A ) A 手感潮湿 B 标志清楚 C 在有效期内 D 灭菌包装适宜 9、普通手术室监测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时,采用直径90mm培养皿 在空气中暴露时 间为(B) A 15min B 5min C 30min D 10 min 10、洁净手术室监测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时,采用直径90mm培养 皿在空气中暴露 时间为(C) A 15min B 5min C 30min D 10 min 二、多项选择(10题) 1、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应遵循哪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ABCDE) A 布局合理 B 分区明确 C 标识清楚 D 符合功能流程合理 E 洁污区域分开。 2、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哪些规定(ABCD)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020版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医师分级标准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级:本科毕业3年以内,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本科毕业3-5年,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主治医师级:博士研究生毕业或硕士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 (四)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二、手术分类 (一)一级手术:一般常规手术; (二)二级手术:中等手术; (三)三级手术:大手术; (四)四级手术:特大手术、重症、疑难、科研项目及新开展手术。 三、各级医师参加手术范围标准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可完成一级手术及做二级手术的助手,也可担当部分二级手术的术者。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应掌握二级手术,做三、四级手术的助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也可担任部分三级手术的术者。 (三)主治医师应熟练掌握三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师可配合主任/副主任医师开展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的现场指导下,也可担任部分四级手术的术者。 (四)高干、外宾病人的手术,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担当手术者。 (五)实习医师只能在带习医师指导下当助手,进修医师手术范围同住院医师,但必须在本院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进行。 (六)主任/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除参加手术外,还应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好手术,并负责监督检查手术质量。

(七)医师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经科内讨论申请,报分管院长审批后可越级施行手术。 四、手术批准权限标准 手术批准权限是指:决定手术方式、参加手术人员及具体分工。 (一)二级手术由主治医师决定。 (二)三、四级手术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审批。 (三)科研项目或新开展的手术;特殊病人(如高干、外宾等)手术;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非计划再次手术;高风险手术;无任何直系亲属的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医疗纠纷的手术;致残或重要脏器切除手术,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报告医务科及分管院长审批。 申请人声明 我承诺以上提供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诊疗资质级别与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是真实一致的,如有虚假和不实信息,按相关规定接受处罚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同意并接受科主任、医务科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本人的授权申请级别进行最后的调整。 申请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科室授权小组讨论意见: 科主任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证件审核情况: 医师执业证书审核:□已审核□未审核□无证书 医师资格证书审核:□已审核□未审核□无证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