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板块一.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分解.学生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板块一.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分解.学生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板块一.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分解.学生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板块一.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分解.学生版

典例分析

【例1】关于空间向量的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三点共线

1123OP OA OB =+

P A B B .若,则、、、四点共面

2OM OA OB OC =--

M A B C 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C ?0

AB AC ?=

D .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

{}a b c ,,{}

a b b c c a +++

,,【例2】在平行六面体中,下列四对向量:①与;②与

1111ABCD A B C D -AB

11C D 1AC ;③与;④与.其中互为相反向量的有对,则1BD 1AD 1C B 1A D 1B C

n n =

A .

B .

C .

D .1234

【例3】已知正方体中,,若,则

1111ABCD A B C D -11114

A E A C =

1()AE xAA y AB AD =++

x =y =【例4】空间四边形中,,点在上,且,

OABC OA a OB b OC c ===

,,M OA 2OM MA = 为的中点,则 _______.(用向量来表示.

).N BC MN = a b c

,,【例5】棱长为的正四面体中,的值等于

a ABCD AB BC AC BD ?+?

【例6】已知空间四边形,点,分别为,的中点,且,OABC M N OA BC OA a = OB b

=

,,用,,表示,则_______________.

OC c = a b c MN MN =

【例7】平行六面体中,为和的交点,设

1111ABCD A B C D -M AC BD ,化简:

11111A B a A D b A A c === ,,板块一.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与分解

①;②;③;④.

1122a b c -++ 1122a b c ++ 1122a b c -+ 1122

a b c --+ 【例8】设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则

A B C D ,,,0AB AC AC AD AB AD ?=?=?=

( )BCD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三种都有可能

D

C

B

A 【例9】已知空间四边形中,,,求证:.

ABCD AB CD ⊥AC BD ⊥AD BC ⊥D

C

B A

【例10】如图,在空间四面体中,、、、分别为边、、、

ABCD P Q M N AB AD BC 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表达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结果的向量:

CD D

B ⑴;BA CA CD -+ ⑵;

1()2

AB BC BD ++ ⑶.1()2

AD BD CD +-

【例11】已知和是非零向量,且==,求与的夹角.

a b ||a ||b ||a b -

a a

b + 【例12】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不共线,如果,,

21e e ,21AB e e =+ 2128AC e e =+

,求证:共面;2133AD e e =-

A B C D ,,,【例13】已知三点不共线,对空间中一点,满足条件A B C ,,P 122555

OP OA OB OC

=++

,试判断:点与是否一定共面?P A B C ,

,【例14】设四面体的对边,的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分别为

OABC OA BC P Q OB CA ,;,的中点分别为,时,试证明三线段,,的中R S OC AB U V PQ RS UV 点重合.

U

V

S

R

Q

P

B

C

A O

【例15】已知斜三棱柱,设,在面对角线和棱

ABC A B C '''-AB a AC b AA c '===

,,AC '上分别取点和,使得,求证:与

BC M N (01)AM k AC BN k BC k '==

,≤≤MN 向量共面.

a c ,【例16】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中,是的中点,是的中

1111ABCD A B C D -P 1CA M 1CD 点,是的中点,点在上,且,设N 11C D Q 1CA 1:4:1CQ QA =,用基底表示以下向量:

AB a AD b AC c === ,,{}a b c ,,⑴;⑵;⑶;⑷.

AP AM

AN AQ 【例17】已知空间四边形,连结,设分别是的中点,化简

ABCD AC BD ,M G ,BC CD ,下列各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向量:

⑴;

AB BC CD ++

⑵;

1()2AB BD BC ++ ⑶.

1()2

AG AB AC -+ G

M

D

C

B

A

【例18】已知三棱锥,,,,,

O ABC -4OA =5OB =3OC =60AOB BOC ∠=∠=?,、分别是棱、的中点,求:直线与所成角的90COA ∠=?M N OA BC MN AC 余弦值.

【例19】已知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且,,分别

S 11SA SB SC ===M N 是,的中点,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AB SC SM BN 【例20】已知平行六面体,如图,在面对角线,上分别取点ABCD A B C D ''''-AD 'BD M

,,使,,记,,,

N AM AD λ'= BN BD λ= (01)λ<

⑴若,用基底表示向量、、、.

1

2

λ={}a b c ,,AC ' A C ' MC C N ' ⑵求证:向量与向量,共面.

MN a c

N

M

D'C'

B'

A'D

C

B

A

【例21】已知三个非零向量不共面,,,

i j k ,,23a i j k =++ 32b i j k =++

,求证:这三个向量共面;

789c i j k =++ a b c ,,【例22】设点为空间任意一点,点是空间不共线的三点,又点满足等式:

O A B C ,,P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把空间平行于同一平面且长度相等的所有非零向量的始点放置在同一点,则这些向量的终点构成的图形是( ) A.一个圆 B.一个点 C.半圆 D.平行四边形 答案:A 2.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关于1AC 的表达中错误的一个是( ) A.11111AA A B A D ++ B.111AB DD D C ++ C.111AD CC D C ++ D.11111 ()2 AB CD AC ++ 答案:B 3.若,,a b c 为任意向量,∈R m ,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 b c a b c ++=++ B.()a b c a c b c +=+··· C.()a b a b +=+m m m D.()()a b c a b c =···· 答案:D 4.若三点,,A B C 共线,P 为空间任意一点,且PA PB PC αβ+=,则αβ-的值为( ) A.1 B.1- C. 1 2 D.2- 答案:B 5.设(43)(32)a b ==,,,,,x z ,且∥a b ,则xz 等于( ) A.4- B.9 C.9- D. 649 答案:B 6.已知非零向量12e e ,不共线,如果1222122833e e e e e e =+=+=-, ,AB AC AD ,则四点,,,A B C D ( ) A.一定共圆 B.恰是空间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心 C.一定共面 D.肯定不共面 答案:C 7.如图1,空间四边形ABCD 的四条边及对 角线长都是a ,点E F G ,,分别是AB AD CD ,,

的中点,则2a 等于( ) A.2BA AC · B.2AD BD · C.2FG CA · D.2EF CB · 答案:B 8.若123123123=++=-+=+-,,a e e e b e e e c e e e ,12323d e e e =++,且x y z =++d a b c ,则,,x y z 的值分别为( ) A.51122--,, B.51122 -,, C.51122 --,, D.51122 ,, 答案:A 9.若向量(12)λ=,,a 与(212)=-, ,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8 9,则λ=( ) A.2 B.2- C.2-或 255 D.2或255 - 答案:C 10.已知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且(413)(251)(375)A B C --,,,,,,,,,则顶点D 的坐标为( ) A.7412??- ???,, B.(241),, C.(2141)-,, D.(5133)-,, 答案:D 1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AC BD ,的交点,则1C O 与1A D 所成角的( ) A.60° B.90° C.3arccos 3 D.3arccos 6 答案:D 12.给出下列命题: ①已知⊥a b ,则()()a b c c b a b c ++-=···; ②,,,A B M N 为空间四点,若BA BM BN ,,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A B M N ,,,共面; ③已知⊥a b ,则,a b 与任何向量都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④若,a b 共线,则,a b 所在直线或者平行或者重合. 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C 二、填空题 13.已知(315)(123)==-,,,,,a b ,向量c 与z 轴垂直,且满足94==-,··c a c b ,则c = . 答案:2221055?? - ??? ,,

(三)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三)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 A⊥平面ABCD,P A=AB,M是PC上一点,且BM⊥PC. (1)求证:PC⊥平面MBD; (2)求直线PB与平面MBD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连接AC,由P A⊥平面ABCD, BD?平面ABCD,得BD⊥P A, 又BD⊥AC,P A∩AC=A, P A,AC?平面P AC, ∴BD⊥平面P AC,又PC?平面P AC,∴PC⊥BD. 又PC⊥BM,BD∩BM=B, BD,BM?平面MBD, ∴PC⊥平面MBD. (2)解方法一由(1)知PC⊥平面MBD, 即∠PBM是直线PB与平面MBD所成的角. 不妨设P A=1,则BC=1,PC=3,PB= 2. ∴PC2=PB2+BC2,∴PB⊥BC,又BM⊥PC, ∴sin∠PBM=cos∠BPC=PB PC=2 3 = 6 3, 故直线PB与平面MB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3. 方法二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如图所示),

不妨设P A =AB =1, 则P (0,0,1),B (1,0,0),C (1,1,0). 由(1)知平面MBD 的一个法向量为PC → =(1,1,-1), 而PB → =(1,0,-1). ∴cos 〈PB →,PC → 〉=(1,0,-1)·(1,1,-1)2×3=63, 故直线PB 与平面M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3 . 2.如图,已知△DEF 与△ABC 分别是边长为1与2的正三角形,AC ∥DF ,四边形BCDE 为直角梯形,且DE ∥BC ,BC ⊥CD ,点G 为△ABC 的重心,N 为AB 的中点,AG ⊥平面BCDE ,M 为线段AF 上靠近点F 的三等分点. (1)求证:GM ∥平面DFN ; (2)若二面角M -BC -D 的余弦值为 7 4 ,试求异面直线MN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 (1)证明 延长AG 交BC 于点O ,连接ON ,OF . 因为点G 为△ABC 的重心, 所以AG AO =2 3,且O 为BC 的中点. 又由题意知,AM →=23AF → , 所以AG AO =AM AF =23, 所以GM ∥OF . 因为点N 为AB 的中点,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

知识清单: 1,空间向量及运算: 空间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一样。 1.1 空间向量的定义:空间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向量叫做空间向量,用有向线段表示 空间向量的定义AB u u u v 或a v ,是自由向量,不讲究起点,空间向量的大小叫做空间向 量的长度或者模。记AB u u u v 或者a v 。 1.2 空间向量的夹角:过空间一点O 作OA a =u u u v v ,OB b =u u u v v ,则AOB ∠叫做a v 与b v 的夹 角,记作,a b v v ,0,a b π≤≤v v ,当,a b v v 2 π =时,a v 与b v 垂直,记a b ⊥v v 。当 ,a b v v 0=或π时,//a b v v 。 1.3 特殊空间向量:当a v 0=时,称a v 为零向量,记a v 0=,与任意向量平行和垂直。 当a v 1=,称a v 为单位向量,对任意非零向量a v ,a a v v 叫做a v 的单位向量。当a v =-b v 时, 称a v 与b v 互为相反向量。 1.4 方向向量与法向量:当a v 与l 平行时,称a v (0)≠是l 的方向向量,一直线的方向向

量有无数个。当a v 与平面α垂直时,称a v (0)≠是平面α的法向量,一平面的法向量 有无数个。 1.5 向量的线性运算: 1.5.1 向量的加法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减法符合三角形法则,又满足规律: ()()a b c a b c ++=++v v v v v v ,a b b a +=+v v v v ,若n 个向量相加且首尾相接,则其和向量以 开始起点为起点,以最终的终点为终点一样,即 01122103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u u u u v u u u u v u u u u v u u u u u v u u u u u v 。 1.5.2向量的数乘:a λv 与平面向量意义相同。a λv a λ=v ,0λ>时,a λv 与a v 同向;0λ<时,a λv 与a v 反向;满足a a λλ=v v ;()a b a b λλλ+=+v v v v ;()a a a μλμλ+=+v v v ;()()a a λμλμ=v v 1.5.3 向量的共线定理:b v 0≠时,//a b a b λ?=v v v v 1.6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cos ,a b a b a b ?=?v v v v v v 是一个实数。 满足规律:a b b a ?=?v v v v () a b c a b a c ?+=?+?v v v v v v v ()() a b a b λλ?=?v v v v 不满足结合律,即:()()a b c a b c ??≠??v v v v v v 应用: a =v 0a b a b ⊥??=v v v v cos (0,0)a b a b a b a b ??=≠≠?v v v v v v v v 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 2.1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若向量123,,e e e u v u u v u v 是空间三个不共面向量,a v 是空间任意向量, 那么存在唯一一组实数123,,λλλ使得112233a e e e λλλ=++v u v u u v u v ,其中空间中不共面的 向量123,,e e e u v u u v u v 叫做这空间的一组基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强烈推荐)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知识网络: 二.考纲要求: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 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② 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 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④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 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③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④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三、命题走向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空间向量的应用。本章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高考对本章的考查形式为:以客观题形式考查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结合主观题借助空间向量求夹角和距离。 预测10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将侧重于向量的应用,尤其是求夹角、求距离,教材上淡化了利用空间关系找角、找距离这方面的讲解,加大了向量的应用,因此作为立体几何解答题,用向量法处

理角和距离将是主要方法,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 第一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一、复习目标: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2.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理解空间向量的夹角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二、重难点: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析类比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谈最新考纲要求及新课标高考命题考查情况,促使积极参与。 学生阅读复资P128页,教师点评,增强目标和参与意识。 (二)、知识梳理,方法定位。(学生完成复资P128页填空题,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向量: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位移、速度、力等。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说明:①由相等向量的概念可知,一个向量在空间平移到任何位置,仍与原来的向量相等,用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②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同一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 2.向量运算和运算率 说明:①引导学生利用右图验证加法交换率,然后推广到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 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a ∥b 。 注意:当我们说a 、b 共线时,对应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当 我们说a 、b 平行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a ≠)、b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b =λa (1)对于确定的λ和a ,b =λa 表示空间与a 平行或共线,长度为 |λa |,当λ>0时与a 同向, 当λ<0时与a 反向的所有向量。 (3)若直线l ∥a ,l A ∈,P 为l 上任一点,O 为空间任一点,下面根据上述定理来推导的表达式。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供参考)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知识点复习: 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 2. 在计算空间几何体体积时注意割补法的应用。 3. 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关系的证明要注意转化: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4.求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可平移至同一平面;也可利用空间向量:cos |cos ,|a b θ=<>= 1212122 222 2 2 1 1 1 222 |||||| a b a b x y z x y z ?= ?++?++(其中θ(090θ<≤)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在斜线上找到任意一点,过该点向平面作垂线,找到斜线在该平面上的射影,则斜线和射影所成的角便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也可利用空间向量,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 AB m AB m β?=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 (3)二面角: 方法一:常见的方法有三垂线定理法和垂面法; 方法二:向量法: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cos |||| m n arc m n θ?=或cos ||||m n arc m n π?- (m ,n 为平面α,β 的法向量). 5. 求空间距离: (1)点与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般用三垂线定理“定性”; (2)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 AB n d n ?= (n 同时垂直于两直线,A 、B 分别在两直线上); (3)求点面距: || || AB n d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 (3)线面距、面面距都转化为点面距。 题型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体积与表面积 例1:已知一个几何体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组合体,

(完整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如图,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1)证明AB⊥平面VAD; (2)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 BC=1,PA=2,E为PD的中点. (1)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2)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平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易错点,建系后,关于N点的坐标的设法,也是自己的弱项)

3.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AA 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D ;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A 到面ECD 1的距离; (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 D 1―EC ―D 的大小为(易错点:在找平面DEC 的法向量的时候,本来法向量就己经存在了,就不必要再去找,但是我认为去找应该没有错吧,但法向量找出来了 ,和那个己经存在的法向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计算结果很得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 4.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AB =2DC =2,E 为BD 1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DAB =60°. (1)求证:EF ∥平面ADD 1A 1; (2)若2 21BB ,求A 1F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N:5题到11题都是运用基底思想解题 5.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AB⊥BC,BC⊥CD,AB与CD成60度角,求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 6.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1AB=45°, ∠A1AC=60°,求二面角B-AA1-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7.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 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6,BD=8,求CD的长 8.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OB=0C, ∠AOB=∠AOC=Θ,求证OA⊥BC。 9.如图,空间四边形OABC各边以及AC,BO的长都是1,点D,E分别是边OA,BC的中点,连接DE。 (1)计算DE的长; (2)求点O到平面ABC的距离。 10.如图,线段AB在平面⊥α,线段AC⊥α,线段BD⊥AB,且AB=7,AC=BD=24,CD=25,求线段BD与平面α所成的角。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5278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 )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 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 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 λλλ+=+)( 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 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b a //。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 =λb 。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λ= <=>)1(=++=y x OB y OA x OC 其中 (4)与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 4. 共面向量 (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 ,x y 使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y x AP +=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其中 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 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中档大题规范练2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 AD ⊥底面ABCD ,侧棱P A =PD =2,P A ⊥P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BC ∥AD ,AB ⊥AD ,AB =BC =1,O 为AD 的中点. (1)求证:PO ⊥平面ABCD ; (2)求B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 (3)线段PD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二面角Q —AC —D 的余弦值为 63?若存在,求出PQ QD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因为P A =PD =2,O 为AD 的中点, 所以PO ⊥AD ,因为侧面P AD ⊥底面ABCD , 所以PO ⊥平面ABCD . (2)解 以O 为原点,OC ,OD ,OP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B (1,-1,0),C (1,0,0),D (0,1,0),P (0,0,1). PB →=(1,-1,-1),设平面PDC 的法向量为u =(x ,y ,z ),CP →=(-1,0,1),PD →=(0,1,- 1). 则????? u · CP →=-x +z =0,u · PD →=y -z =0,取z =1,得u =(1,1,1), B 点到平面PDC 的距离d =|BP →·u ||u |=33 . (3)解 假设存在,则设PQ →=λPD → (0<λ<1), 因为PD →=(0,1,-1),所以Q (0,λ,1-λ), 设平面CAQ 的法向量为m =(a ,b ,c ),

则????? m ·AC →=0,m ·AQ →=0,即????? a + b =0, (λ+1)b +(1-λ)c =0, 所以取m =(1-λ,λ-1,λ+1), 平面CAD 的法向量n =(0,0,1), 因为二面角Q —AC —D 的余弦值为 63 , 所以|m·n||m||n |=63 , 所以3λ2-10λ+3=0, 所以λ=13或λ=3(舍去),所以PQ QD =12 . 2.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B =2AD =2,E 为AB 的中点,F 为D 1E 上的一点,D 1F =2FE . (1)证明:平面DFC ⊥平面D 1EC ; (2)求二面角A —DF —C 的大小. (1)证明 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1,0,0),B (1,2,0),C (0,2,0),D 1(0,0,2). ∵E 为AB 的中点, ∴E 点坐标为(1,1,0), ∵D 1F =2FE , ∴D 1F →=23D 1E →=23 (1,1,-2) =(23,23,-43 ), DF →=DD 1→+D 1F →=(0,0,2)+(23,23,-43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练习题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若a r ,b r ,c r 是空间任意三个向量, R λ∈,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a b b a +=+r r r r B 、() a b a b λλλ+=+r r r r C 、()() a b c a b c ++=++r r r r r r D 、b a λ=r r 2、已知向量a r =(1,1,0),则与a r 共线的单位向量( ) A 、(1,1,0) B 、(0,1,0) C 、( 22,2 2,0) D 、(1,1,1) 3、若,,a b c 为任意向量,∈R m ,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 b c a b c ++=++ B.()a b c a c b c +=+··· C.()a b a b +=+m m m D.()()a b c a b c =···· 4、设(43)(32)a b ==,,,,,x z ,且∥a b ,则xz 等于( ) A.4- B.9 C.9- D. 649 5、若向量(12)λ=,,a 与(212)=-,,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8 9 ,则λ=( ) A.2 B.2- C.2-或 2 55 D.2或255 - 6、已知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且(413)(251)(375)A B C --,,,,,,,,, 则D 的坐标为( ) A.7412 ?? - ??? , , B.(241),, C.(2141)-,, D.(5133)-,, 7、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AC BD ,的交点,则1C O 与1A D 所成角的( ) A.60° B.90° C. D. 8、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是11A B 的中点,则E 到平面11ABC D 的距离是( ) C.12 9、ABCD 为正方形,P 为平面ABCD 外一点,2PD AD PD AD ⊥==,,二面角 P AD C --为60°,则P 到AB 的距离为(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知识点总结 知识网络: 知识点拨: 1、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与平面向量类似,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以及相关的运算律仍然成立.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共线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都是平面向量在空间中的推广,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则是向量由二维到三维的推广. 2、当a 、b 为非零向量时.0a b a b ?=?⊥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这是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关键,通常可以与向量的运算法则、有关运算律联系来解决垂直的论证问题. 3、公式 cos ,a b a b a b ?<>= ?是应用空间向量求空间中各种角的基础,用这个公式可以求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但要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角与两向量的夹角在取值范围上的区别),再结合平面的法向量,可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等. 4、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是用来描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重要概念,通过研究方向向量与法向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等的位置关系以及有关的计算问题. 5、用空间向量判断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的常用方法 (1)线线平行 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2)线线垂直 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即0a b a b ?=?⊥.

(3)线面平行 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主要有: 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②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直线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两不共线向量来线性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 (4)线面垂直 用向量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 ①证明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平行; 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5)面面平行 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是共线向量); ②转化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问题. (6)面面垂直 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②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问题. 6、运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利用公式cos, a b a b a b ? <>= ? , 但务必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范围是 0, 2 π ?? ???, 故实质上应有:cos cos,a b θ=<> . (2)求线面角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时,一种方法是先求出直线及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通过数量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另一种方法是借助平面的法向量,先求出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φ,即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其关系是sinθ=| cosφ|. (3)求二面角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平面角的定义,在两个面内先求出与棱垂直的两条直线对应的方向向量,然后求出这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由此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另一种方法是转化为求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它与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 7、运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空间中的各种距离一般都可以转化为求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的距离. (1)点与点的距离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因此也就是这两点对应向量的模. (2)点与面的距离 点面距离的求解步骤是: ①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②求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的向量; ③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得要求的点面距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教学设计 杨华 燕大附中

3.1.4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 1、教学内容分析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是选修2-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把平面向量及其加减和数乘运算推广到空间,本节内容从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出发,学习空间最重要的基础定理——空间向量分解定理,这个定理是立体几何数量化的基础,有了这个定理,空间结构变得简单明了,整个空间被三个不共面的向量所确定,空间一个点或一个向量和实数组(x,y,z)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掌握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原理,虽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也初步形成,但在把向量推广到空间中缺乏冷静、深刻,思维具有片面性、不严谨的特点,对问题解决的一般性思维过程认识比较模糊。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会在简单问题中选用空间三个不共面向量作为基底表示其他向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推广等思想方法,启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类比、推广的思想方法,对向量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养成积极主动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拓展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难点:理解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四、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学、研、导、练”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另外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分析 本节课通过类比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推广到空间向量,让学生体会类比、推广思想,加深对向量的理解;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0 第七部分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一、知识梳理 (一)基本知识梳理:见《步步高》文科P123—124 ;理科P135—137 . (二)要点梳理: 1。平面的基本性质是高考中立体几何的重点容.要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特别注意: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考察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讨论点在平面的同侧还是两侧,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图形. [例]已知线段AB 长为3,A 、B 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1与2,则AB 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 解析:要注意到点A 、B 是平面α同侧还是在平面α的两侧的情况.当A 、B 在平面α的同侧时,AB 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角大小为31arcsin ;当A 、B 在平面α的两侧时,AB 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角为 2 π. 2。线面关系中三类平行的共同点是“无公共点”;三类垂直的共同点是“成角90°”.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最终化归为线线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最终化归为线线垂直. [例]已知平面βα,,直线b a ,.有下列命题:(1) βαβα////a a ?????;(2)αββα//a a ?? ?? ⊥⊥ (3)βαβα////??????⊥⊥b a b a ;(4)βαβα////??? ? ?? ??b a b a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 解析:立体几何中的符号语言所描述的问题是高考命题中的重点,基本上每年的高考在选择或填空题中都会有涉及,要充分理解符号语言所体现的几何意义.(1)体现的是两平面平行的一个性质:若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的任一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2)要注意的是直线a 可能在平面α.(3)注意到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若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且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知,一个平面两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两平面才平行.由此知:正确的命题是(1)与(3). 3。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围是]2, 0[π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围是]2 ,0(π .一般情况下,求二面角往往是指定 的二面角,若是求两平面所成二面角只要求出它们的锐角(直角)情况即可. [例]设A 、B 、C 、D 分别表示下列角的取值围:(1)A 是直线倾斜角的取值围;(2)B 是锐角;(3)C 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围;(4)D 是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围.用“?”把集合A 、B 、C 、D 连接起来得到___. (答案:A C D B ???) 4。立体几何中的计算主要是角、距离、体积、面积的计算.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是重点.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将角转化到三角形中去求解,也可以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围.当求出的余弦值为a 时,其所成角的大小应为||arccos a . [例]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AB 中点,则异面直线DE 与BD 1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 (答案:515 arccos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两向量所成的角是两向量方向所成的角,它与两向量所在的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是 不一样的.本题中的向量1BD 与所成的角大小是两异面直线DE 与BD 1所成角的补角. 5。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解过程中,要抓住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去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解可以利用垂线法,也可以利用三棱锥的体积转化. C A 1 B 1 C 1 E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AB=4. (1)求证:M为PB的中点; (2)求二面角B﹣PD﹣A的大小; (3)求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分析】(1)设AC∩BD=O,则O为BD的中点,连接OM,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证明OM∥PD,再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M为PB的中点; (2)取AD中点G,可得PG⊥AD,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G⊥平面ABCD,则PG⊥AD,连接OG,则PG⊥OG,再证明OG⊥AD.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GO、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BD与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大小可得二面角B﹣PD﹣A的大小;(3)求出的坐标,由与平面PBD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可得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如图,设AC∩BD=O, ∵ABCD为正方形,∴O为BD的中点,连接OM, ∵PD∥平面MAC,PD?平面PBD,平面PBD∩平面AMC=OM, ∴PD∥OM,则,即M为PB的中点; (2)解:取AD中点G, ∵PA=PD,∴PG⊥AD, ∵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PG⊥平面ABCD,则PG⊥AD,连接OG,则PG⊥OG, 由G是AD的中点,O是AC的中点,可得OG∥DC,则OG⊥AD. 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GO、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PA=PD=,AB=4,得D(2,0,0),A(﹣2,0,0),P(0,0,),C(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学习目标】 在复习平面向量定理的基础上,掌握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推论; 【学习重点】 掌握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 掌握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推论。 【课前预习案】 一、复习 平面向量向量基本定理 。 二、课本助读:认真阅读课本第35页的内容. 1.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向量 , , 是空间中三个 的向量,a 是空间中 向量,那么 实数123,,λλλ,使得 112233a e e e λλλ=++①。 空间中 的三个向量123,,e e e 叫做这个空间的一个 。①式表式向量a 关于基底123,,e e e 的分解。 特别地,当向量123,,e e e 时,就得到这个向量的一个正交分解。当1e i =,2e j =,3e k =时,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标准正交分解。 2.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空间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用其它三个向量表示 B .若{a ,b ,c }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则a ,b ,c 全不是零向量 C .△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 ·AC →=0 D .任何三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基底的判断

A / C M E D / B / D B 1.若{a ,b ,c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各组中不能构成空间一个基底的是( ) A .a,2b,3c B .a +b ,b +c ,c +a C .a +2b,2b +3c,3a -9c D .a +b +c ,b ,c 2.在以下3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三个非零向量a ,b ,c 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b ,c 共面; ②若两个非零向量a ,b 与任何一个向量都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 b 共线; ③若a ,b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而c =λa +μb (λ,μ∈R 且λμ≠0),则{a ,b ,c }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A .0 B .1 C .2 D .3 探究二:用基底表示向量 3. 如图,在正方体///B D CA OADB -中,,点E 是AB 与OD 的交点,M 是OD / 与CE 的交点,试分别用向量OC OB OA ,,表示OD 和OM 4.如图,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 ′B ′C ′D ′中, 的单位向量分别是' ,,,,321AA AD AB e e e 且,2=AB ,5=AD ,7'=AA 试用321,,e e e 表示AC 、B A '、 D A '、'AC . 【课后检测案】 1.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下列关于1AC 的表达式中: ①1AA +A 1B 1→+A 1D 1→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总结(全国高考必备!)

y k i A(x,y,z) O j x z 辅导科目:数学 授课教师: 全国章 年级: 高二 上课时间: 教材版本:人教版 总课时: 已上课时: 课时 学生签名: 课 题 名 称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考点 教学步骤及内容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点的坐标表示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如图给定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向量a ,设,,i j k (单位正交基底)为坐标向量,则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123(,,)a a a ,使123a a i a j a k =++,有序实数组123(,,)a a a 叫作向量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记作123(,,)a a a 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对空间任一点A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OA xi yj zk =++,有序实数组(,,)x y z 叫作向量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记作(,,)A x y z ,x 叫横坐标,y 叫纵坐标,z 叫竖坐标. 二、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 (1)若123(,,)a a a a =,123(,,)b b b b =, 则112233(,,)a b a b a b a b +=+++, 112233(,,)a b a b a b a b -=---,123(,,)()a a a a R λλλλλ=∈, 112233//,,()a b a b a b a b R λλλλ?===∈, (2)若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212121(,,)AB x x y y z z =---. 一个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3)//a b b a λ?=11 223 3()b a b a R b a λλλλ=?? ?=∈??=? 三、空间向量直角坐标的数量积 1、设b a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我们把数量>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练习题与答案

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 ABCD为正方形,平面 PAD⊥平面 ABCD,点M 在线段 PB上, PD∥平面 MAC, PA=PD= , AB=4. ( 1)求证: M 为 PB的中点; ( 2)求二面角 B﹣PD﹣A 的大小; ( 3)求直线 MC 与平面 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分析】(1)设 AC∩ BD=O,则 O 为 BD 的中点,连接 OM,利用线面平行的性 质证明 OM∥PD,再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 M 为 PB的中点; (2)取 AD 中点 G,可得 PG⊥AD,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PG⊥平面 ABCD,则 PG⊥ AD,连接 OG,则 PG⊥OG,再证明 OG⊥AD.以 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GD、GO、GP所在直线为 x、y、z 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BD与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大小可得二面角B﹣PD﹣A 的大小; ( 3)求出的坐标,由与平面PBD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可得直 线MC 与平面 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如图,设 AC∩BD=O, ∵ABCD为正方形,∴ O 为 BD的中点,连接 OM, ∵PD∥平面 MAC,PD? 平面 PBD,平面 PBD∩平面 AMC=OM, ∴ PD∥OM,则,即M为PB的中点; ( 2)解:取 AD 中点 G, ∵PA=PD,∴ PG⊥ AD, ∵平面 PAD⊥平面 ABCD,且平面 PAD∩平面 ABCD=AD, ∴PG⊥平面 ABCD,则 PG⊥AD,连接 OG,则 PG⊥OG, 由 G 是 AD 的中点, O 是 AC的中点,可得 OG∥ DC,则 OG⊥AD. 以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GD、GO、GP所在直线为 x、y、z 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 系, 由 PA=PD=,AB=4,得D(2,0,0),A(﹣2,0,0),P(0,0,),C(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案

《3.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向量与平面平行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理解共线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和空间向量分解定理,理解空间任一向量可用空间不共面的三个已知向量唯一线性表示,会在简单问题中选用空间三个不共面向量作为基底表示其他向量。会用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解决立体几何中有关的简单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空间向量分解定理的得出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低维到高维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维数转换的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课题,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容易切入课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运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表示空间任一向量,并能根据表达式判断向量与基底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空间向量的分解作图,用不同的基底表示空间任一向量。灵活运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证明空间直线的平行、共面问题。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在平面向量中,我们学习了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请大家回忆一下定理的内容。(找同学回答) 由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把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推广到空间向量,那么请大家思考: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在空间中是否成立? 结论在空间中也成立。这就是空间中的“共线向量定理”(板书并投影) 注意:①向量0a ≠; ②a b ∥b a λ?=是共线向量的性质定理,b a λ=?a b ∥是空间向量共线的判定定理; 2、问题探究: “向量与平面平行”的概念:如果向量a 的基线平行于平面α或在平面α内,就称a 平行于平面α,记作a ∥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