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训三风诠释

一训三风诠释

凝练“三风一训”促使学校内涵发展

“三风一训”,既表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办学特点,也承继了

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是学校品牌和形象的象征。我校的校训:修德育能,

追梦致远。校风:求真尚美,和睦至善。教风:敬业创新,仁爱精导。学风:

乐学笃行,特点发展。“三风一训”彰显了我校育人的情怀、兴校的智慧、治学

的品行、发展的思路,同时也是我校的思想灵魂和精神特质。一、校训:修德育能,追梦致远。

校训,《辞海》的解说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表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修德:出自《左传·庄公八年》,解说为涵养品德、行善积德。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以德为先。教师要言传身教,言传更要身教。要千锤百炼讲堂教课,重视对学生的感情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获取综合提高,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品德为的转变,为未来为社会作贡献打下坚固的基础。房中的立德是立励志之德,立孝道之德,立爱国之德。

育能:育:孕育、培养,能:智能、才能、体能,作为校训的主旨,育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才能、体能的过程,也是学校正学生的培养目标,经过教师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材。

追梦:人类追求真谛、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不停超越自我、不停创新、不停进步的过程。时代发展呼喊中国梦精神,反应时代进步要求。坚持求真求实和开辟创新相一致,使思想和行动更为切合客观实质,我们才能永久站在时代前列,不停把我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致远:诸葛亮的《戒子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致使远。”后代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志向、追求优异等。而房中的追梦思想就是为实现学校的

发展壮大,实现教师的幸福成长,实现学生的理想、志向。

二、校风:求真尚美,和睦至善

校风即学校的民风。它表此刻学校各种人员的精神相貌上,表此刻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样事物和环境之中。

求真:追求事物发展的真谛所在和找寻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停地认识事物的实质,掌握事物的规律。在教课过程中,我们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辟教课思路,把学生培养

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建的新时代前锋人材。

尚美:认识美的过程存在四个层次:崇尚美―划分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发现美-从环境、生活、学习中发现美;追求美-追求美的生活品尝、追求美的

人生目标、追求美的梦想;创建美-用学习创建美好生活。房中人就是在学习中、教课中、生活中溶入追求美的过程。

和睦:“和睦”——语出《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和睦是学校育人环境的理想状态,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睦校园应当是安全的校园、同等

的校园、平易的校园、沉静的校园,其要义是同等欣赏、相助共同、民主尊敬、交流包含、共建共赢。至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最崇敬的善”。往常指全部其余的善都包括于此中或许都根源于它的那种最高

的善。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培养的学生拥有至善的心性,能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和睦至善是

房中人的追求,也是房中培养人的努力方向。

三、教风:敬业创新,仁爱精导

教风即教师风采,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综合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中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

修养、治教的集中反应。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所谓敬业,就是指热爱自己所

从事或所选择的工作和专业,并为之悉心全力。全体教师建立主人翁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敬的职

业理想;培养仔细扎实、恪尽责责、千锤百炼的工作态度;力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教课

中的专家里手。

创新:人类追求真谛、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停超越自我、不停创新、不停进步的过程。时代发

展呼喊创新精神,创新反应时代进步要求。坚持求真求实和开辟创新相一致,使思想和行动更为切合客观实质,我们才能永久站在时代前列,不停把我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仁爱:《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仁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

察万方。”仁爱是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有关怀、相互帮助,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同等”“有

一颗热情的心”。作为教师,我们既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又要把这类仁爱的感情传达给学生,让每一

位从房中走出的学子都拥有仁爱的价值观。

精导: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是促使者、研究者、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应当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对教师的教课行为的要求是服务、调控、反省、合作。所谓精,此刻多指提炼或精选出的优良的

东西,而精导就是指要教师研究教材内容,指引学生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同时还实时的敦促学

生学习,战胜学生的懒散情结,精导还在于对学生培养的全面性,我们不是只培养学习型的学生,而应当是全面发展型的学生,除了指引学生学习,还要指导学生做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四、学风:乐学笃行,特点发展

学风有两种含义,一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采。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民风。

乐学:乐在此中的一种学习境地。学习有三种不一样的境地:知道——喜爱——乐在此中。乐学是一

种绿色生活。心态均衡,劳逸联合,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是人乐学的作为,也是乐学的

境地。

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

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后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扎实实,全心全意,坚韧不拔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

能真实做到“笃行”。

特点:特点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着差别于其余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

定的详细的环境要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特有的。

房中以其拥有的学校特点,坚持以艺术为支点激发学生的特点发展,利用学校现

有的资源,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

发展: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停更新。

是指一种连续不停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把发展作为学风,是要修

业生在进入房山高中此后,成绩要有发展,不停进步;思想要有发展,拥

有踊跃向上思想的优异学生;身心要有发展,可以自我管理,成立完满世界观。三风一训

表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特点,经历了

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房中人在教课上崇尚改革之美,在管理上追求雅致之美,在特点上发

展艺术之美,在学生健康成长上重申阳光体育之美,在与时俱进上展现信息技术应用之美,在崇尚美、发现美、追求美、创建美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我校

的文化中心:尚美。

学校文化中心:尚美。尚者,上也,集风俗、崇尚、崇高、超越四意而为之;美者,觉也,含感性、感觉、性感、境界之意也,皆主观而为美。“尚美”是精神在感性事物里的展现,是为人的一种修养,与人人有关,是超越浅陋功利的一次次永久响亮的提示!

所以,我校把“尚美”作为文化内核,并依据我校的文化脉络和精神个性给予它特定的内涵,它不单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着力用美的方式办理全部事情的根本行为方法。详

细表此刻学校的精神、制度、行为和环境四个文化层面上,彰显房中人崇尚美、发现美、

追求美、创建美的文化特质。

办学思想:尚美立人。“尚美”按照崇尚美、发现美、追求美、创建美的主旨;“立人”:立身,做人。《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是一种更高追求,“尚美立人”

就是不单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立身、做人,在家能孝顺父亲母亲,在校

能团结同学,敬爱师长,学习能吃苦耐劳,工作能兢兢业

业,碰到困难能踊跃解决,获取成功不洋洋得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正大

光明的人。

办学理念为:和睦尚美,量才录用。人际和睦才强人人心情愉快;心情愉快

方可美善有意,用心苦干,各项工作尽如人意,创建洋溢人文美、道德美、艺术

美的校园,以此指引我们的教育行为。和睦——语出《管子·兵法》:“畜之以道

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和睦是学

校文化的理想状态,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睦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

外顺、协调发展为中心的育人气氛。和睦校园应当是安全的校

园、同等的校园、平易的校园、沉静的校园,其要义是同等欣赏、相助共同、民

主尊敬、交流包含、共建共赢。尚美,以崇尚美、发现美、追求美、创建美为基

本要义,倡导师生在教课中柔合美好的信息,在生活中擅长发现美,并经过共同

的努力去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老是令人神往,所以要培养师生创建美的本事。

构成学校的“人”从职责上包括了校长、中层领导、教师、学生、工人、在学校

服务的其余人员,而“尽其才”不单是校长负责管理学校的全面工作,领导做好

上传下达,教师做好传道、授业、解惑,更主要的是依据各人的能力,把师生的

潜能发挥到最正确,校长办主任就应当在待人接物上比较灵巧、仔细,信息中心主

任就要董得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教务处领导就要对教课有全面的理解和丰

富的教课经验。而不一样的学生培养成不一样的人材,让文化成绩突出,在自己的喜

欢的专业方向上有所发展,在艺术上有专长的同学就让他从艺术上找到成功之路,能说的,学校供给演讲的舞台,会写的,我们准备校报校刊让其文采得以展现。以“和睦”为主旨,以“尚美”为目标,是希望全校师生和衷共济,在外在的物质环境上、师生内在的心灵中,创建一个能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提高

的幸福校园,让全体房中人各展其能,各施所长,量才录用,为房山高中的绚烂付出各人的力量。

办学特点:以艺术为支点,向管理和改革要质量。从1996年提出艺术特点建设以来,艺术教育成为我校的教育品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功申报“连云港市乡村美术课程基地”、“江苏省乡村高中美术课程基地”,为学校的艺术发睁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增强管理,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推动学校生计和发展的重要门路。

学校“一训三风”释义

学校一训三风释义 《一训三风》释义 1、校训:立德树人启智求真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 启智求真就是开启智慧,探究规律,崇尚科学,追求整理,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本质所在。通过教育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强调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注重启迪智慧,教人求真。 2、校风:笃学善思求实创新 笃学善思意即追求广博的知识和渊博的学问,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知行合一。老师和学生不仅要拥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而且要能够将学习知识应用到行动中,乐于思考和分析问题,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启示,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求实创新就是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追求新高。求实是讲究实际,是对实事求是的浓缩,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前进,不断追求新的更高更大的目标。 3、教风:博学善导因材施教 博学善导,博学意为广泛的学习,成就渊博学识。善导就是要求教师在精研的基础上善于灵活教学,运用科学规律和方法教导和启发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对象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都能得到发展。 4、学风:勤奋刻苦善思进取 勤奋刻苦就是学生对待学习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认认真真,肯下功夫,坚持不懈,努力把各科知识学好,运用好。 善思进取意即思考和进取,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善思就是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进取则是指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的精神。鼓励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学习,才能够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于我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

关于我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 一、校风——尚志明理,博学有为。 尚志明理,博学有为:“尚志”出自孟子《士尚志》,意为使志行高尚。“明理”,即明辨是非。“博学”,乃学识渊博。“有为”,是为奋发有为。 我校既为美术书法类教育,属素质教育,其中更是多有传统文化的沿袭与承传。泱泱中华五千年,我齐鲁大地更是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自是有许多精神文化需要传承。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志行高尚。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博学有识,奋发图强,为中国梦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殚精竭虑。 二、教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出自出处《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尊为万师之表,其典籍中多有强调教师的楷模作用和道德威信,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无论从政还是为师,都必须以身作则,自己行为不端正,就不能匡正别人;“子师以正,孰敢不正”。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只要为师为长者做出榜样和表率来,别人自然会跟着学。传统教育中非常注重垂范学生,以其崇高的人格、力量博得学生的敬重,让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与行为上的楷模。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革的社会。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使人们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人生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和实惠。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培养锻造明天的太阳,希望教师们为孩子锻造出一双坚实的桨,划动双桨,让生命的小船从容地穿过小溪与肌瘤,暗礁与险滩,奔向深广无际的大海,用纯洁的师魂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三、学风——学而不厌,精益求精。

一训三风诠释

凝练“三风一训”促使学校内涵发展 “三风一训”,既表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办学特点,也承继了 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是学校品牌和形象的象征。我校的校训:修德育能, 追梦致远。校风:求真尚美,和睦至善。教风:敬业创新,仁爱精导。学风: 乐学笃行,特点发展。“三风一训”彰显了我校育人的情怀、兴校的智慧、治学 的品行、发展的思路,同时也是我校的思想灵魂和精神特质。一、校训:修德育能,追梦致远。 校训,《辞海》的解说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表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修德:出自《左传·庄公八年》,解说为涵养品德、行善积德。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以德为先。教师要言传身教,言传更要身教。要千锤百炼讲堂教课,重视对学生的感情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获取综合提高,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品德为的转变,为未来为社会作贡献打下坚固的基础。房中的立德是立励志之德,立孝道之德,立爱国之德。 育能:育:孕育、培养,能:智能、才能、体能,作为校训的主旨,育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才能、体能的过程,也是学校正学生的培养目标,经过教师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材。 追梦:人类追求真谛、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不停超越自我、不停创新、不停进步的过程。时代发展呼喊中国梦精神,反应时代进步要求。坚持求真求实和开辟创新相一致,使思想和行动更为切合客观实质,我们才能永久站在时代前列,不停把我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致远:诸葛亮的《戒子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致使远。”后代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志向、追求优异等。而房中的追梦思想就是为实现学校的

一训三风解读

“一训三风”的解读 欧启学(供稿) 为规范我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的特色;在2017年6月正式确定学校“一训三风”。何为“一训三风”?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统称为学校的“一训三风”,是学校办学的魂,是学校文化的基石,是最根本的校园文化。“一训三风”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总揽学校的大政方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全校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家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勇气。只有深刻理解“一训三风”的内涵,进一步加强“一训三风”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一训三风”的作用。我校的“一训三风”内容是: 校训:立德、立行、至善、至美 校风:团结、务实、进取、奉献 教风:敬业、爱生、崇真、创新 学风:励志、乐学、善思、明理 校训是长远的目标,三风是实现校训的基础,学风和教风是规范教师和学生现阶段行为方式,校风是现阶段外在的整体形象。 1、校训 校训是“一训三风”的中心。我校的校训是:立德、立行、至善、至美。它是办学的核心理念,体现学校目标追求,体现我校精神风貌的训词,是学校教育精神的浓缩。所谓立德,就是根据学校留守儿童及教育的需要,坚持把道德品质教育放在首位;所谓立行,就是用德育生活化的方式,将道德教育寓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至善,出自四书里的《大学》,至善即极好的意思;至美即是最美好的意思。至善、至美,泛指学校师生不论做什么事,哪怕是生活细节都应该追求最完善、最美好。我们确立办学理念的依据,首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是教育均衡发展、办学趋同化的时代中,学校形成或保持自己独特个性和特色教育的需要;其三是学校校长职业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我们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以继承优良传统和创新为基础,以借鉴吸收为方法,力求体现时代精神,确立了我校的办学理念。 2、校风 团结、务实、进取、奉献---是我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提倡师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保持的作风。校风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特色和育人要求。良好校风首先要团结:即和睦、不可离间。“团结”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团结才能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剑河第三

学校一训三风(1)

红旗小学一训三风 1、校训:笃行厚德崇善尚美 诠释:“笃行“,《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崇善尚美:崇尚美好的事物,向往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世界,追求完美的做事态度。 “笃行厚德崇善尚美”,意在勉励师生注重品德修养,追求真善真美,践行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品味的人。 2、校风:励志博学求真崇高 诠释: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学习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没有远大的志向抱负、坚定的意志毅力,就不能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达成目标。 博学:"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对学生而言,"博学"更是其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

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师生均应抱定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求真:科学的真谛在于“真”,道德的真谛在于“善”,艺术的真谛在于“美”。求真,即在于鼓励师生不满足于已有的一知半解,通过不懈地探索,揭示大千世界中事物的本源,寻求真理,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审视 这个世界。 崇高: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朗吉诺斯的《论崇高》,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真纯的情感,伟大的精神,高尚的行为,神圣的使命,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意在勉励师生养浩然之气。 3、教风:团结严谨高效创新 诠释:“团结严谨”“团”原指线团,“结”原指绕结。有和睦、不可离间的寓意。“五·四”后,用以比喻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宋欧阳修《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君讳载,字则之,性方直严谨。”意指:倡导教师教育教学中发挥集体的智慧、 以严谨的作风治学。 "高效创新",创新精神是人类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和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华夏祖先早在《礼记.大学》中就明确提出:"苟日新,日日新"这一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校正是继承弘扬创新精神的神圣殿堂,正是孕育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师要高效率工作、创造性地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校活力。

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

“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 一、校训:重品立行全面发展 重品立行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动。 :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三风 1、校风:诚朴、务实、精细、和谐 诚朴:诚即真实、真切,朴即朴素、朴实,要求言行一致,加强道德涵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务实:认识规律求真知,脚踏实地负重行,真抓实干,务实前行。对人求真,对事求真,对理求真,勤恳实在、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讲求实效。 精细:就是精益求精。既是手段、方法、途径,也是目标;既是工作、学习上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 和谐: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强调身体和心灵、情感和知识、道德和智力、动手与动脑完美结合,师生协作创建教育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的目标相统一,即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教风:爱生、乐教、赏识、创新 爱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掌握爱的艺术。爱心是工作的强大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乐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赏识:赏识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推陈出新,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源动力。 3、学风:乐学、善思、体验、求真 乐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愉快中学习,以学为乐,寓乐于学,乐学统一,相得益彰,把求知当作乐趣。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 善思:敢于探索,勤于思考,大胆质疑。 体验:是感受新知、获得新知的重要保证。 求真: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党的教育方针

一训三风

第三铺小学“一训”、“三风”解读在传承学校“一训”、“三风”的基础上,在落实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学校“一训”、“三风”进行了重新确定。 校训:以人为本,立德成才。 校风:学校为我服务,我为学校争光。 教风:教要有所长(chánɡ zhǎnɡ) 学风:学要有所好(hǎo hào) 学校“一训”、“三风”依据国家教育宗旨,体现“服务育人,追求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反映“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发展创造平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办学理念,是师生行为的纲领,具有导向功能;是学校的“文化名片”,具有宣传功能;是师生共同的座右铭,具有约束功能;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具有教育功能。所以,全体师生应对“一训”、“三风”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要躬行实践。 一、对“以人为本、立德成才”校训的理解。 “以人为本、立德成才”在形式上采用两言八字式,本于传统,切近时代,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反映了学校办学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精神建设都要围绕这一核心,集中体现时代精神。“立德成才”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反映了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的制度建设、文化氛围、师生的行为方式、活动形式都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努力。

二、对“学校为我服务,我为学校争光”校风的理解。这一“校风”体现着学校和师生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服务”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服务育人”办学特色的反映,表现出学校管理形式,师生行为方式的转变。“争光”是对师生“爱祖国,勤勉工作和学习;爱校园,用汗水耕耘,用智慧编织,用硕果回报。”的总要求。 三、对教风“教有所长(chánɡ zhǎnɡ)”和学风“学有所好(hǎo hào)”的理解。 1、“教风”和“学风”体现着“教学相长”的辩证统一。教要为学服务,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为培养祖国建设的“四有”新人服务;学要能促进施教,学要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2、“教风”和“学风”反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在“教有所长”和“学有所好”中选取一对多音字长(chánɡ zhǎnɡ)和好(hǎo hào),凸显教学的具体任务和师生的发展目标。教要有所长(zhǎnɡ):长进、工作称职,学要有所好(hǎo):合格、成绩进步这是对师生的基本要求;教要有所长(chánɡ):有个性、形成风格,学要有所好(hào);有爱好、发展特长,这是对师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教风”和“学风”体现了教和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简要概括为: 教师:称职+风格 学生:合格+特长

一训三风文字解释

一训三风及其诠释 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人生在世,就是两件事:做人和做事。《论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因此,我们崇尚务实,以诚取信,学风扎实,生活朴实,工作踏实,做人诚实。 校风:诚信进取,健康务实 诚信:“诚,信也”,“信,诚也”。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进取:奋勇前进,矢志进取。敢于争先、自强不息,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也要不断发展求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进取精神,注重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工作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实干精神。 健康:健康的体质、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全面发展的源泉。培养健康的体质与积极的心理,正确地看待社会与生活,向往美好,憧憬未来,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重视培养耐挫能力,能在顺境与逆境中自我调节,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充满朝气。 务实:办学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治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取得成果;育人要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求学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教风:敬业博学,严谨创新 敬业:《礼记·学记》中云:“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敬业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做到爱岗爱业。教育工作者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已的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这种内在的精神,是鼓舞人们勤勤恳恳,认真工作的强大动力。 博学:“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抱定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严谨:倡导教师教育教学中发挥集体的智慧、以严谨的作风治学。严谨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创新: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做事的基本态度。只有时时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管是教学、管理还是科研,只有随时更新,敢想敢为,才能使学校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葆活力。 学风:乐学会学,善思好问 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喜欢学习,才能激发起更强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以学习为快乐,享受学习。 会学:学习不是死学,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归纳和总结学习方法,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善思: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好问:不懂就问,在获取知识时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可以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善问会问,会使大脑豁然开朗,问题迎刃而解。

高庙小学一训三风及诠释

高庙小学一训三风 校训:爱国立志,勤奋好学。校风:主动学习,快乐成长。教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学风: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高庙小学“一训三风”内涵诠释 校训:爱国立志,勤奋好学 爱国立志――忠心爱国,立志报国。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风范,爱国既是我们的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又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思想道德的底线;既是办学出发点和目标,更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动力。 勤奋好学――是成功的秘诀,勤奋既是我们事业成功必备的条件,又是我们一生追求的良好品质;勤奋指教师工作勤奋,学生学习勤奋,好学是成才的必然途径。前者重在德,后者重在智。 校风:主动学习,快乐成长 主动学习:求知的过程在于主动。我们要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尽享知识的乐趣。学习的过程必定需要为之付出努力,但是要脚踏实地。 快乐成长――师生能享受工作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教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 敬业爱生――敬业是修养,爱生是奉献。敬业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技巧,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教育工作,以获取更大成绩。爱生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成人、成才,直至成功。爱生才能育人。敬业爱生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 厚德博学-厚德载物,博学多能,这是教师立教之本。厚德,《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品格,从大处讲,是有爱国、爱民的良好政治素质;从小处讲,则是能容人助人良好品德修养,这是从教必备的思想基础。博学:《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有很广的知识面,而且精通一门学问有所专长,这是从教的文化基础。

三风一训内容

三风一训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治理方式和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在新时代中党的“三风一训”显得尤为重要。 “三风一训”是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它包括:反“四风”、反腐倡廉、“两学一做”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方面为大家解析“三风一训”。 一、反“四风” “四风”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风气的滋长,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四风”。 反“四风”要抓住两个方向: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制度的威慑和约束。二是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推广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素质,自觉抵制“四风”。 二、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是“三风一训”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必须坚决打击。在反腐倡廉方面,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加强教育。要不断宣传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的重要性,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的意义。 三、“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主要包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党纪党规;做到“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实事求是、实干兴邦、以正能量做人做事。通过“两学一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党的精神和

要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政治水平,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坚定性的重要保证。要落实“三会一课” 制度,严格执行党内民主和集中统一的原则,让党员干部充分参与党内事务,关注群众困难,推动全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风一训”是党的一项伟大实践,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措施。同时,“三风一训”的实施也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和落实。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深入的学习教育和实际的行动落实,“三风一训”定会扮演好新时代中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角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风一训释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校风:和谐进取实干创新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有团结、容纳多样并存共生之意,是文明的灵魂和重要标志。“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在今天,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只有校园和谐,才能个性发展,与时俱进,创出新理念,干出新成绩。 勤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意在倡导师生修身治学,在成长成才、追求发展进步等方面百折不挠,超越自我,永远向前。 求实,就是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科学决策,认认真真搞工作,踏踏实实做学问。求实也蕴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不仅要让受教育者能掌握技能知识,更要让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一名“真人”。

创新,全校师生都要时刻保持解放思想、知时适变、善抓机遇、敢于探索的境界和胆识,自觉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勇气和才干 教风:严谨博学爱生敬业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是全体教师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博学,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爱生,爱生是教师对“爱心”的具体实现。教师的慈爱之心和真挚关爱是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爱生使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塑造着和谐人格,在追求真理中充满着热情和激情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敬业乐群”。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将“敬业”引入教风,就是要求教师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学风:乐学善思励志笃行

小学一训三风解读

一训三风解读 校训:文明活泼诚实守纪 文明--是气质与言行的结合,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现,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工作。 活泼--行动自然,不呆板,活泼就是身心健康,乐群活跃,青少年都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体现了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 诚实--诚实是修身的基石,诚实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守纪--就是遵守纪律,不虚伪欺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团结--常言道“二人齐心,其利断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团结才能众志成城。教师间团结一致是致力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学生间团结互助,是让学生学会人与人相处的育人要求。 奋进--要培养学生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的一种求知进取的精神。包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意志和品质。引导学生树立信心,磨炼学生勇于并善于攻克难关的意志和品质。 求实--即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作为老师要扎扎实实地教书育人,力戒空谈,不浮躁拖沓,不急功近利;作为学生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学习,不矫揉造作,不虚伪做假,从细

微处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每一件事都做扎实,做到位,做出品味。 创新--体现学校“创新活校”的建设思路,落脚到学校科研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过程中,体现我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 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爱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教师的爱能让学生乐学、好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进取--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原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渊博的文化修养,研究教育理论,还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法。 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光芒四射,社会也才会因我们的耕耘与付出而变得更加和谐。

学校三风一训说明

校训:诚信、博学、创新、多才。 校训说明: 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对学生,教师要付诸全身心的爱,因为教师的爱能让学生乐学、好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创新——创新是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对象的不断改变,我们的教法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更新,下一个世纪人才的素质重点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须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行动。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能以创新精神去求索。 博学——博学方能多才,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要广泛汲取“营养”,利用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储备广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为今后中学、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铺下奠基石。 多才——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作为学校是育人的基地,就得培养出多才多艺的人才。

校风:励志博学求真崇高 诠释: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学习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没有远大的志向抱负、坚定的意志毅力,就不能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达成目标。 博学:"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对学生而言,"博学"更是其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师生均应抱定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求真:科学的真谛在于“真”,道德的真谛在于“善”,艺术的真谛在于“美”。求真,即在于鼓励师生不满足于已有的一知半解,通过不懈地探索,揭示大千世界中事物的本源,寻求真理,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崇高: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朗吉诺斯的《论崇高》,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真纯的情感,伟大的精神,高尚的行为,神圣的使命,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意在勉励师生养浩然之气。

学校“一训三风”解读

学校“一训三风”解读 一、“一训三风”内容 校训:做人求真做事求实 校风:文明进取勤奋创新 教风:严谨协作诲人不倦 学风:善思探究学而不厌 二、具体解读 1.我们把校训表述为“做人求真,做事求实”。源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就是要求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都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底线,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以此体现工作效果和人生价值。 随着课改的深入,结合校训,我们课改也强调“真”和“实”。具体表述为:课改实施过程中“领导真抓、教师真教、学生真做”;实际的课改效果反映出“领导抓得实、教师教得实、学生学得实”。 “做人求真,做事求实”这八个字集中体现了龙兴教育人“特别讲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教师队伍核心精神。 2.我们把教风表述为“严谨、协作、诲人不倦”。教师专业能力是硬功、实功、苦功,必须经过历练才能实现。教学工作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见实效。全体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博

学各种技能,培养学习兴趣,创新学习方式,是自身的学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 3.我们把学风表述为“善思、探究、学而不厌”。要求全体教师对知识不断探寻、追求,对生活不断审视和发现,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尤其是课改背景下,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打破封闭思维,不断吸收、接纳外界信息,博采众长,在变化的形势中争取主动,抢占先机。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淡薄心境、远离浮躁,把读书作为专业发展的需求,努力成为一名博学睿智的合格教师。

一训三风的内涵说明

**小学“一训三风”解读 一、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 人生在世,就是两件事:做人和做事。《论语》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以诚做人,以信待人,并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1、诚信——诚实、守信用。言行与内心一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2、做人——待人的态度,处事的标准,道德准绳,良心底线。 3、认真——严肃对待,不马虎。认真是做好事的前提和基础。 4、做事——包括学习、工作、生活。每个人都应“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 5、做事与做人的关系——做事能体现、反映出你的做人;做人的影响、甚至决定你的做事;做人是本质,做事的表象。 二、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1、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团结才能众志成城。教师团结,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共处、相互合作、帮助的良好品质。 2、奋进——是积极乐观、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3、求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严谨治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4、创新——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三、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 1、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2、爱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谁和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谁的教学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3、进取——教师要有进取心,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研究教育理论,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4、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教育才会真正的光芒四射。 四、学风:文明守纪勤学多思 1、文明——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不断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 2、守纪——学校立足于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文明人。 3、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力争上游。 4、多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会在思考中求得知识的真谛。

三风一训解读[修改版]

第一篇:三风一训解读 三风一训解读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作为一把标尺,不但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其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为学校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作用。透过“三风一训”我们可以直观到我们学校育人的思想、兴校的智慧、存在的品格、发展的理念。同时,“三风一训”还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凝聚、现实浓缩和理想展示,它们展示着一群又一群的师生励精图治、开创未来、追求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校风是文明、守纪、和谐、有序;教风:德高、艺精、博学、创新;学风:勤奋、求实、乐学、善思。解读“三风一训”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校训: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解读:踏踏实实做事,就是做事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也是学有所成的根本。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正如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说的“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意思是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会干出成效;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业自然浅薄。 堂堂正正做人就是做人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它是一种气概,一种气节,它要求要固守人格尊严,正大光明,俯仰无愧,无所畏惧。追古溯今,做人者,先正己。正思惟、正定、正语、正见、正业、正念、正命、正精进,这就是堂堂正正一辈子。有了堂堂正正的根基,人生的大厦才巍然屹立;有了堂堂正正的标准,人生的坐标才卓然清晰;有了堂堂正正的准则,人生的旅程才豁达光明。 作为乌龙泉中学的教师,就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理念,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在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刻传递正能量,做学生贴心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只有务实、落实,才能让教育实践活动出实效、有实绩,才能让群众满意。这些关键在于一个“干”字,而且是脚踏实地地干,务实地干、有效地干。我们要始终坚持,做到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同时作为乌龙泉中学的学生,希望你们年轻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校风:文明·守纪·和谐·有序 解读:文明:文明是素质、涵养、受教育程度的综合体现。文明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最能体现它的道德水平。讲文明,就应该“知书而达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文明、体现人的风采。文明不是笼统造就的,它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是规范与约束的过程。 讲文明,要从遵守纪律做起。守纪,重要的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守纪绝不意味着以条文制度去压制,纪律只有经过内化、实践才能形成习惯。只有靠我们踏踏实实,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文明人,做文明社会的奠基石。 和谐是指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