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时报警功能实时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定时报警功能实时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定时报警功能实时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定时报警功能的实时时钟,通过学习并掌握实时时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时钟模块的使用,提高对数字电路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实验原理:

实时时钟是一种能够显示当前时间,并具备定时报警功能的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时钟模块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计数电路进行计数,并将其转换为时、分、秒的显示形式。在该实验中,我们使用数码管进行时间的显示,同时集成一个定时报警功能。

实验材料:

1.数字电路实验箱

2.计算机(含模拟工具)

3.74LS14芯片(六通道双非门)

4.时钟模块

5.数码管显示模块

6.面包板

7.电阻、电容等元件

实验步骤:

1.搭建电路连接:根据实验要求,将相应元件连接到面包板上,并依

次连接时钟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74LS14芯片。确保连接正确且稳定。

2.时钟模块配置:通过计算机操控模拟工具,设置时钟模块的频率和

其他参数,并确认模块正常运行。将时钟模块的输出端接至74LS14芯片。

3.数码管显示设置:通过编写代码,设置数码管显示模块的工作模式

和初始状态,并将数码管模块的输出口接至74LS14芯片。

4.定时报警功能设计:通过逻辑门和计数电路,设计定时报警功能。

首先,设置时钟模块的工作频率和总时间,然后通过计数电路计数并进行

判断。当计数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产生报警信号,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5.调试和测试:先对时钟模块和数码管模块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然后,通过设定不同的定时报警时间,检测是否触发报警器,并通过

数码管显示当前时间。

实验结果:

经过反复调试和测试,实验成功完成。实时时钟能够正常显示当前时间,并具备定时报警功能。在设定的定时时间到达时,报警器能够产生警

报信号。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实时时钟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熟悉了实时

时钟的设计和搭建方法。同时,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定时报警功能,提高了

对数字电路设计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调试和测试

数字电路,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实验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电路连接错误、时钟模块设置问

题等。通过认真分析和检查,我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实时时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更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帮助,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钟设计报告——数字电路实验报告

数字钟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工程技术系 班级:电信0901班 姓名:XX 学号:XXXXXX

数字钟的设计 目录 一、前言 (3) 二、设计目的 (3) 三、设计任务 (3) 四、设计方案 (3) 五、数字钟电路设计原理 (4) (一)设计步骤 (4) (二)数字钟的构成 (4) (三)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5) 六、总结 (9) 七、附录 (10)

一、前言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以其显示的直观性、走时准确稳定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与 555 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人的方便,而目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通断动力设备、以及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钟的设计方法。 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训学会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4通过实训学习元器件的选择及集成电路手册查询方法; 5通过实训掌握电子电路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 6熟悉数字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三、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可以显示时、分、秒的数字钟。要求: 1、24小时为一个计数周期; 2、具有校时功能; 3、具有整点报时功能; 4、主要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完成设计; 5、电源电压+5V。 四、设计方案 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和定时器组成。干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电路组成。 首先构成一个由32768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和由CD4060构成的分频器构成的产生震荡周期为一秒的标准秒脉冲,由74LS161采用清零法分别组成六十进制的秒计数器、六十进制分计数器、二十四进制时计数器和七进制的周计数器。使用由32768Hz

实时时钟实验报告

x 实验题目实时时钟实验 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信101 嵌入式方向 学生姓名:x 实时时钟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ARM7嵌入式系统实验箱的使用方法;掌握LPC2148的内部定时器模块的使用方法;掌握LPC2148的RTC模块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学习使用LPC2148的内部定时器以及RTC模块;自行编程实现利用RTC模块在串口调试助手上显示当前时间,自行编程实现利用定时器模块在串口调试助手上显示9-0的倒计时,间隔1S

三、实验原理: 1、定时器模块:对TOTC设置,即设置定时器的值,TOPR,设置预分频值,TOMCR设置匹配模式,复位并中断,TOMR,设置匹配值,TOTCR,启动寄存器。 2、RTC模块。设置RTC基准时钟分频器。初始化RTC时钟值,如year,month。报警中断设置,如CIIR,AMR等。启动RTC,即CCR的CLKKEN位置位。读取完整时间寄存器值或等待中断。 四、实验步骤: 1.在D:\ARM7_Tool\Debug_Tool\R340安装RTC驱动; 2.打开对应的IAR工作空间RS232_SMG; 3.修改主程序使其达到实验内容的要求并仿真直至程序无误; 4.将程序烧入试验箱中,运行; 5.打开D:\ARM7_Tool\Debug_Tool\串口调试助手V2.2 6.我的电脑-管理-设备管理器-端口(com和lpt)-观测串口号com4,修改串口调试助手对应的串口号,选择十六进制发送,手动发送。 五、实验程序: RTC实时时钟: #include"includes.h"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ART_BPS 9600 uint8 strymd[16]=" "; uint8 strhms[16]=" : : "; void DelayNS(uint32 dly){ uint32 i; for(;dly>0;dly--); for(i=0;i<5000;i++); } void UART0_Ini(void){ U0LCR = 0x83; U0DLM = 0x00; U0DLL = 0x14; U0LCR = 0x03; } void UART0_SendByte(uint8 data) { U0THR = data; while((U0LSR & 0x40) == 0); } uint8 UART0_RcvByte(viod){ uint8 rcv_data; while((U0LSR&0x01)==0); rcv_data = U0RBR; return rcv_data; } void UART0_SendStr(uint8 const *str){ while(1){ if(*str == '\0')break; UART0_SendByte(*str++); }

定时报警功能实时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定时报警功能实时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定时报警功能的实时时钟,通过学习并掌握实时时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时钟模块的使用,提高对数字电路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实验原理: 实时时钟是一种能够显示当前时间,并具备定时报警功能的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时钟模块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计数电路进行计数,并将其转换为时、分、秒的显示形式。在该实验中,我们使用数码管进行时间的显示,同时集成一个定时报警功能。 实验材料: 1.数字电路实验箱 2.计算机(含模拟工具) 3.74LS14芯片(六通道双非门) 4.时钟模块 5.数码管显示模块 6.面包板 7.电阻、电容等元件 实验步骤:

1.搭建电路连接:根据实验要求,将相应元件连接到面包板上,并依 次连接时钟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74LS14芯片。确保连接正确且稳定。 2.时钟模块配置:通过计算机操控模拟工具,设置时钟模块的频率和 其他参数,并确认模块正常运行。将时钟模块的输出端接至74LS14芯片。 3.数码管显示设置:通过编写代码,设置数码管显示模块的工作模式 和初始状态,并将数码管模块的输出口接至74LS14芯片。 4.定时报警功能设计:通过逻辑门和计数电路,设计定时报警功能。 首先,设置时钟模块的工作频率和总时间,然后通过计数电路计数并进行 判断。当计数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产生报警信号,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5.调试和测试:先对时钟模块和数码管模块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然后,通过设定不同的定时报警时间,检测是否触发报警器,并通过 数码管显示当前时间。 实验结果: 经过反复调试和测试,实验成功完成。实时时钟能够正常显示当前时间,并具备定时报警功能。在设定的定时时间到达时,报警器能够产生警 报信号。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实时时钟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熟悉了实时 时钟的设计和搭建方法。同时,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定时报警功能,提高了 对数字电路设计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调试和测试 数字电路,发现和解决问题。

实时时钟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时时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 2)定时器的应用 3)按键功能定义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1)通过按键可以设定定时时间,启动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让12个发光二极管闪烁,完成定时器功能。 2)实时时钟,可以设定当前时间,完成钟表功能(四位数码管分别显示分钟和秒)。 三、系统硬件设计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wela=P0^0; uchar num=0; uint 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 void delay(uint x) { uint i,j; for(i=x;i>0;i--) for(j=110;j>0;j--);

} void main() { uchar i=5; TMOD=0x01; TH0=(65535-45872)/256; TL0=(65535-45872)%256; EA=1; ET0=1; TR0=1; while(1) { wela=0; P1=tab[i]; if(num==20) { num=0; if(i==0) Break; i--; } } while(1) { P2=0x00; P3=0xc3; delay(1000); P2=0xff; P3=0xff; delay(1000); } } void time() interrupt 1 { TH0=(65535-45872)/256; TL0=(65535-45872)%256; num++;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1:如何显示分钟和秒的十位和个位? 解决:先进行位选选定数码管,再选择字型码。问题2:如何控制时钟的启停? 解决:运用定时器TR0=0或TR0=1控制启停。问题3:如何用数码管实现倒计时?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报告-实时时钟

上海电力学院 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报告 题目:【ARM】实时时钟实验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时时钟的硬件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S3C44B0X 处理器的RTC 模块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硬件: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Embest ARM 标准/增强型仿真器套件,PC 机。 2、软件:Embest IDE Pro ARM 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三、实验内容 学习和掌握 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中RTC 模块的使用,进行以下操作: 1、编写应用程序,修改时钟日期及时间的设置。 2、使用EMBEST ARM 教学系统的串口,在超级终端显示当前系统时间。 四、实验原理 1. 实时时钟(RTC) 实时时钟(RTC)器件是一种能提供日历/时钟、数据存储等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常用作各种计算机系统的时钟信号源和参数设置存储电路。RTC 具有计时准确、耗电低和体积小等特点,特别是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用于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信息,如通信工程、电力自动化、工业控制等自动化程度高的领域的无人值守环境。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RTC 器件的新品也不断推出,这些新品不仅具有准确的RTC,还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温度传感器和A/D 数据采集通道等,已成为集RTC、数据采集和存储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器件,特别适用于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RTC 器件与微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大都采用连线简单的串行接口,诸如I2C、SPI、MICROWIRE和CAN 等串行总线接口。这些串口由2~3 根线连接,分为同步和异步。 2.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是处理器集成的片内外设。由开发板上的后备电池供电,可以在系统电源关闭的情况下运行。RTC 发送8 位BCD 码数据到CPU。传送的数据包括秒、分、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RTC 单元时钟源由外部32.768KHz 晶振提供,可以实现闹钟(报警)功能。 S3C44B0X 实时时钟(RTC)单元特性: BCD 数据:秒、分、小时、星期、日期、月份和年份 1、闹钟(报警)功能:产生定时中断或激活系统 2、自动计算闰年 3、无2000 年问题 4、独立的电源输入 5、支持毫秒级时间片中断,为RTOS 提供时间基准 读/写寄存器 访问 RTC 模块的寄存器,首先要设RTCCON 的bit0 为1。CPU 通过读取RTC 模块中寄存器BCDSEC、BCDMIN、BCDHOUR、BCDDAY、BCDDATE、BCDMON 和 BCDYEAR 的值,得到当前的相应时间值。然而,由于多个寄存器依次读出,所以有可能产生错误。比如:用户依次读取年(1989)、月(12)、日(31)、时(23)、分(59)、秒(59)。当秒数为1 到59 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秒数为0 时,当前时间和日期就变成了1990 年1 月1 日0 时0 分。这种情况下(秒数为0),用户应该重新读取年份到分钟的值(参考程序设计)。

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一、引言 时钟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规律。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设计一个时钟来探索时钟的原理和设计过程,并对时钟的功能和美学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时钟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 学习时钟的设计过程和技术 3. 分析时钟的功能和美学特点 三、实验方法 1. 确定时钟的类型和样式:我们选择了一款简约风格的挂钟作为设计对象,以体现现代生活的简约和时尚。 2. 确定时钟的尺寸和材质:考虑到挂钟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我们选择了直径为30厘米的圆形挂钟,并使用金属材质制作,以提升时钟的质感和耐用性。 3. 设计时钟的表盘:我们采用了简洁的白色表盘,并使用黑色的罗马数字作为时刻标记,以增加时钟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4. 选择时钟的指针:为了与表盘相协调,我们选择了黑色的指针,并采用了经典的箭头形状,以突出时钟的指示功能。 5. 安装时钟的机芯:我们选用了电子机芯,以确保时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提供了电池供电,以方便使用和维护。 四、实验结果

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我们成功完成了一款简约风格的挂钟。该时钟具有以下 特点: 1. 简洁大方的外观:挂钟采用了圆形设计,简约的表盘和指针,使整个时钟看 起来简洁大方,符合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 2. 易读的表盘:白色表盘和黑色罗马数字的搭配,使时钟的时间显示清晰明了,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都能轻松读取时间。 3. 精确的时间显示:电子机芯的使用保证了时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易受到 外界环境的干扰,让人们能够准确掌握时间。 4. 耐用的材质和工艺:金属材质的挂钟具有较强的耐用性和防腐性,经过精细 的制作工艺,使时钟更加耐用和美观。 五、实验分析 1. 功能分析:我们的时钟具有基本的时间显示功能,能够准确显示小时和分钟。此外,挂钟的设计使其具备装饰性功能,可以作为家居的一部分,为室内空间 增添一份艺术氛围。 2. 美学分析:简约风格的设计使时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简洁的线条 和明亮的色彩使时钟更加美观。此外,挂钟的尺寸和造型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 相契合,既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又能够清晰显示时间。 3. 实用性分析:时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电子机芯来确保时钟的精准度。同时,金属材质的挂钟更加耐用, 不易损坏,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时钟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学习了时钟的设计过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时时钟

单 片 机 实 验 报 告 姓名:姓名:学号:学号:

一、实验要求: 1. 设计一个实时时钟,四个八段数码管显示格式为:XX.XX(小时/分钟,24小时计时法);使用一个LED用来显示秒的状态,显示规则为:以1Hz频率闪烁,既亮灭一次为一秒钟,500毫秒亮、500毫秒灭。 2. 实时时钟可以通过3x4键盘设置初始值。数字键用于输入数值,sfb0键为设置键,sfb1键为开关键。 3. 设置初始值的流程:先按下sfb0键,四个数码管显示内容变为全“0”,并以1HZ频率开始闪烁并等待键盘输入小时、分钟数值(其中小时2位数,分钟2位数),输入完毕后,实时时钟开始以新输入的时间值开始计时。 4. 开关键的使用方法:在计时模式下按sfb1键一次,时钟停止计时,时间数值停留在按键那刻;在停止计时模式下,按sfb1键一次时钟开始继续计时。 5. 定时闹铃功能(加分功能,可选做):按sgp0_key键,进入闹铃值设置模式,四个数码管显示内容变为全“0”,并以1HZ频率开始闪烁并等待键盘输入小时、分钟数值(其中小时2位数,分钟2位数),此时计时仍然运行,输入完毕后,显示内容恢复为计时值。当时钟计时到达闹铃值,驱动蜂鸣器鸣响8次。 6. 增加通过RS232接口,更改时钟当前时间的功能。 二、实验程序说明: 对实验按键和存储位置的说明语句: 1.创建一个新工程,在该工程的器件编辑器(Device Editor)中选择定时器模块,然后将其按要求放置,如图所示。

图定时器模块放置图 2.配置全局资源。单击参数内容方框里的下拉箭头,选择合适的参数值,便可以更改工程中默认的全局资源。此实验配置的全局资源如图所示。 图全局资源配置 3.按图配置Timer8定时器模块的参数。

数字电路数字时钟课程实验报告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24小时制的数字时钟。 要求:计时、显示精度到秒;有校时功能。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发挥:增加闹钟功能。 二、设计方案: 由秒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电路和校时电路构成电路。 秒时钟信号发生器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 计时电路中采用两个60进制计数器分别完成秒计时和分计时;24进制计数器完成时计时;采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译码后送七段数码管显示。 校时电路采用开关控制时、分、秒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为校时脉冲以完成校时。 三、电路框图: 图一数字时钟电路框图 四、电路原理图: (一)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由振荡器与分频器组合产生秒脉冲信号。 振荡器: 通常用555定时器与RC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经过调整输出1000Hz 脉冲。 分频器: 分频器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一是提供功能 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选用三片74LS290进行级联,因为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好获得1Hz标准秒脉冲。其电路图如下: 译码器译码器译码器时计数器分计数器秒计数器校时电路 秒信号发生器

图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二)秒、分、时计时器电路设计 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60进制——秒计数器 秒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分的个位。其电路图如下: 图三 60进制--秒计数电路 60进制——分计数电路 分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来自秒计数电路的进位脉冲使分的个位加1,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时的个位。其电路图如下: 图四 60进制--分计数电路 24进制——时计数电路 来自分计数电路的进位脉冲使时的个位加,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是产生进位,连在十位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当十位计到2且个位计到3是经过74LS11与门产生一个清零信号,将所有CD40110清零。其电路图如下:

定时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定时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定时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定时脉冲或周期信号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计时、测量、控制等。本实验将通过设计一个基于555定时器的LED闪烁电路,探究定时器的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定时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利用定时器设计简单的定时电路。 三、实验原理 555定时器是一种经典的定时器芯片,具有稳定性好、功能强大的特点。它包含有2个比较器、1个RS触发器以及一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本实验使用的是555定时器的单稳态多谱功能,即在输入一个触发信号时,输出一个固定宽度的方波,并且在设定的时间后自动回到稳态,输出变为低电平。定时器的相关参数设置如下: 1. R1 = 10kΩ,R2 = 100kΩ,C = 10μF; 2. 控制端TRIG连接电容C和电阻R1,控制输出的触发频率; 3. 控制端THR连接电容C和电阻R2,控制稳态保持时间。

四、实验步骤 1. 将555定时器插入实验板上,并连接电阻R1、R2和电容C; 2. 连接电源并调整电源电压为5V; 3. 连接一个LED灯到555定时器的输出端,并通过限流电阻限制电流; 4. 接入一个开关作为触发信号源,连接到TRIG端; 5. 上电后,转动电位器调整稳态保持时间。 五、实验结果 经过调试后,实验结果如下: 1. 当按下开关时,LED灯开始闪烁,每次闪烁时间为约1秒; 2. 释放开关后,LED灯停止闪烁。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555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当有一个触发信号输入到TRIG端时,定时器的输出会从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并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再恢复到低电平。这里的时间间隔由R1、R2和C决定。 我们通过调整电位器控制稳态保持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不同的定时电路。定时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工业控制中,可以利用定时器来控制机器的运行时间;在生活中,可以利用定时器设计闹钟、计时器等。而本实验中的LED闪烁电路也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定时提醒器。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实验报告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实验报告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实验报告 一、引言 数字钟是一种常见的时间显示设备,其简洁明了的显示方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数字钟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本实验 旨在设计一款多功能数字钟,以满足人们对于时间显示设备的更多需求。 二、设计原理 1. 时间显示:数字钟应能准确地显示当前的时间,包括小时、分钟和秒钟。为 了实现精确的时间显示,我们采用了基于晶体振荡器的时钟电路,并结合数码 管显示技术,使得时间能够以数字形式直观地呈现。 2. 日期显示:除了时间显示外,数字钟还应具备日期显示的功能。我们通过添 加一个实时时钟模块,可以获取当前的日期信息,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3. 闹钟功能:为了提醒用户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在数字钟中加入了闹钟功能。用户可以设置闹钟的时间,并在到达设定时间时,数字钟会发出声音或震动来 提醒用户。 4. 温湿度显示: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还在数字钟中添加了温湿度 显示功能。通过接入温湿度传感器,数字钟可以实时监测当前的温度和湿度, 并将其显示在数码管上。 5. 其他功能:除了以上功能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如倒计时 功能、闪烁效果等。 三、实验步骤 1. 硬件设计:根据设计原理,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进行电路的搭建,包

括晶体振荡器、数码管、实时时钟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等。 2. 电路连接: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各个元器件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3. 程序编写:通过编写合适的程序代码,实现数字钟的各项功能。包括时间显示、日期显示、闹钟功能、温湿度显示等。 4. 调试测试:在完成硬件连接和程序编写后,我们需要对数字钟进行调试测试,确保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时间、设置不同的闹钟时间等 来测试数字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优化改进:根据实际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对数字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其性 能和稳定性。例如,优化显示效果、增加功能扩展等。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多功能数字钟。该数字钟具 备准确的时间显示、日期显示、闹钟功能和温湿度显示等功能,并且在测试中 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温湿度显示方面,由于传感器的精度 限制,所得到的数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此外,闹钟功能的提醒方式也可以 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改进,如增加更多的提醒方式选择。 五、结论 本实验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多功能数字钟,满足了人们对于时间显示设备的 更多需求。通过硬件设计和程序编写,我们实现了准确的时间显示、日期显示、闹钟功能和温湿度显示等功能。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的改进 和优化,以提高数字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定时器应用实验报告

定时器应用实验报告 定时器应用实验报告 引言: 定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它能够精确地测量时间间隔,并在特定时间点触发相应的操作。本文将介绍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一、定时器的原理 定时器是一种基于时钟信号的计时器件,它通常由一个计数器和一个控制逻辑组成。计数器用于记录时钟信号的脉冲数量,而控制逻辑则根据设定的时间参数来判断何时触发相应的操作。 二、定时器的应用领域 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定时器被广泛应用于控制设备的启停、周期性操作以及时间计量等方面。例如,定时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的定时开关,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线。 2. 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中,定时器常常用于实现延时操作、定时测量和时序控制等功能。例如,手机中的闹钟功能、照相机中的自动对焦功能以及微波炉中的定时加热功能等,都离不开定时器的应用。 3. 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定时器被用于控制实验的时间间隔和触发实验的操作。例如,生物实验中的药物注射、物理实验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化学实验中的反应时间测量等,都需要借助定时器来实现。 三、定时器实验设计 为了验证定时器的功能和性能,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延时触发LED灯 材料: - Arduino开发板 - LED灯 - 面包板 - 连接线 步骤: 1. 将Arduino开发板连接到电脑,并打开Arduino IDE软件。 2. 将LED灯的正极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数字引脚13,负极连接到地。 3. 在Arduino IDE软件中编写以下代码: ``` void setup() { pinMode(13, OUTPUT); } void loop() { digitalWrite(13, HIGH); delay(1000); digitalWrite(13, LOW); delay(1000); } ``` 4. 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中。

定时报警功能实时时钟设计

09电气_陈玲弟3号 实验一定时报警功能实时时钟设计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工作原理 2、掌握串行时钟芯片工作原理 3、掌握简单应用系统监控程序设计 实验仪器 单片机开发板、万利仿真机、稳压电源、计算机 实验原理 1、时钟计时功能 时钟计时功能可以用硬件电路实现(串行实时时芯片),也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内部定时器)。 软件程序实现可以在上一章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分钟计时,小时计时、天计时等。如果再加上年计时和闰年处理就可以构成万年历。 2、定时报警功能 定时报警可分为绝对时间报警和相对时间报警。如每天7:30报警是绝对时间报警,从现在开始1小时后报警是相对时间报警。 假设报警程序精度为1分钟。程序在检测是否报警时,首先检查小时是否相等,再检查分钟是否相等,一旦两个都相等就发出报警信号。用软件程序实现的时钟,报警检测程序应该放在时钟调整程序之后,每次整分时刻检查一次即可,而不是定时器中断一次查一次。 相对时间报警一般用在一次性任务上,也可以是多次任务。这时报警时间一般初始化为设定值,每1分钟减1,直到为0,发出报警信号。 实验内容 1、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设计一个24小时实时时钟 2、设计一个绝对时钟报警程序 3、设计一个一次性相对钟报警程序 LEDCLK BIT P3.4;164时钟端 LEDDIN BIT P2.3;164数据端 LEDDATA DATA P0;数码管数据口 KEYINPUT BIT P1.0;按键输入端 LED BIT P1.7 flag1 BIT 20H.0;按键是有按下标志位为1代表有按键按下 DSEG AT 30H

dispbuf: ds 8;显示缓冲区 timetick: ds 1 second: ds 1 minute: ds 1 hour: ds 1 keytemp: ds 1 keybuf: ds 1 modle: ds 1;模式标志位 ;&&&闹铃寄存器&&&&&&&& time1m: ds 1 time1h: ds 1 TIMECOUNT EQU 50000 CSEG at 0000H AJMP MAIN ORG 000BH AJMP P_T0 ORG 0030H ;中断服务程序 P_T0: PUSH PSW PUSH ACC PUSH DPH PUSH DPL MOV TH0,#(65535-TIMECOUNT)/256 MOV TL0,#(65535-TIMECOUNT)MOD 256 SETB RS0 DJNZ timetick,P_T02 MOV timetick,#20 INC second ;秒加1 MOV A,second CJNE A, #60, P_T01; 判断秒是否等于60,是就顺序执行MOV second,#0 INC minute ;分加1 MOV A,minute CJNE A,#60,P_T01 ;判断分否到60 MOV minute,#0 INC hour ;小时加1 MOV A,hour CJNE A,#24,P_T01 ;判断小时是否到24 MOV hour,#0 P_T01: MOV R0,modle

数字电子钟 实验报告

课题一数字电子钟 电子钟是一种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它采用了集成电路和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能好,使用方便,且不需要经常调校。电子钟根据显示方式不同,分为指针式电子钟和数字式电子钟。指针式电子钟采用机械传动带动指针显示;而数字式电子钟则是采用译码电路驱动数码显示器件,以数字形式显示。这些译码显示器件,利用集成技术可以做的非常小巧,也可以另加一定的驱动电路,推动霓红灯或白炽灯显示系统,制做成大型电子钟表。因此,数字式电子钟用途非常广泛。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设计一个具有如下功能的数字电子钟: 1.基本功能 (1)能直接显示时、分、秒; (2)能正确计时,小时采用二十四进制,分和秒采用60进制; (3)有校时功能,手动调整时、分; 2.扩展功能 (1)能进行24小时整点报时,要求从59分50秒开始,每2秒钟响一声,共响5次; 每响一次声音持续0.5秒。 (2)要求只在6--22点之间每整点报时,23--5点之间整点不报时; (3)具有任意几点几分均可响铃的闹钟控制电路。响铃1分钟,可人为通过开关使响铃提前终止; 二、设计(实验)正文 数字电子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并通过数码管显示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不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准确稳定,可以使用555定时器设计1HZ的振荡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计数器(个位,十位)、分计数器(个位,十位)电路构成,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均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

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1.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2.1 分、秒计时器 分、秒计时器均为60进制计数器,当秒计时器接受到一个秒脉冲时,秒计数器个位开始从1计数到9,同时在个位计数产生进位时将进位接秒计数器的十位计数器CLK,此时秒显示器将显示00、01、02、...、59、00;每当秒计数器数到00时,就会产生一个脉冲输出送至分计时器,此时分计数器数值在原有基础上加1,其显示器将显示00、01、02、...、59、00,当分计数器产生进位时,将会在进位端产生高电平,进而触发电路,驱动蜂鸣器,起到整点报时的功能。 2.2 校时电路 校时电路采用标准时钟频率作为输入信号,当需要进行校正时间时,按住校正自锁开关,分计数器对标准频率进行计数,当校正到正确时间时,松开校时开关,校时结束。

实时时钟设计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

5.按下Key4 Key3执行时,该按键执行加一操作,Led灯按照5秒顺时针一个一个亮。 6.按下Key5 Key3执行时,该按键执行减一操作,Led灯按照5秒顺时针一个一个亮。 7.按下Key6 Key3执行时,该按键执行确定操作,Led灯按照5秒顺时针一个一个亮。 8.按下INT 闹钟关闭。 5、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是对课本上“电子日历钟设计”的加深。通过本次试验我对led和led显示有了更加熟悉的认识,能熟练应用它们的功能。同时我对时钟计数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使用定时中断实现实时时钟,更重要的是我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程序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1)、问题:初始完成程序后秒针走的时间很快,不是精确的一秒走一次。 原因:单片机只能用主系统时间,修改fprs后可以真确显示。 (2)、问题:时间切换函数与显示函数和设计的不一样,如只需要显示时,却多显示分。 原因:在仔细看代码后发现每次按键中断都在调用time1()函数,而seeond++在里面,所以每次都会加快秒的运行。把seeond++移到外面放入time()函数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3)、问题:运行时发现按键中断总会加快秒的运行,不是很精确。 原因:最后设置了一个虚拟的key7,当执行完时间指向ease7,然后调用Freshddisplaybuffer函数,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程序调试过程中,设置断点并且在断点处增加一个LED灯,通过判断灯是否亮可以判断程序是否执行到该位置,对程序调试有很大的帮助。

开始 While Key? 6 1 3 2 4 结束 主程序流程图 附件 程序流程图: Y d_c_inter() Freshddisp laybuffer(); Set_D_T(); noise(); key=7; , 5 N DownNum() ; Freshddispl aybuffer(); Set_D_T(); noise(); key=7; Freshddis playbuffer Time1(); Show_Ti me(); Show_Ti me(); Time1() Freshddis playbuffer ();; Display_D ate(); noise(); 初始化蜂鸣器并关闭蜂鸣器BZOE = 0; 初始化 INT 按键 Init_Inter(); 初始化 Lcd 和 Led; Init_Lcd(),Init_Led(); UpNum(); Freshddis playbuffer (); Set_D_T(); noise(); key=7; key = 0; noise(); Time1(); Freshddis playbuffer (); Set_D_T(); noise(); 初始化按键中断InitKey_INTKR(); Time1(); noise(); 关中断DI () 关中断EI() 开中断EI();

数字电子钟设计实训报告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摘要】 本系统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七段译码显示器和校准、报时电路组成,采用了CMOS或TTL系列(双列直插式)中小规模集成芯片。总体方案设计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主体电路完成数字钟的基本功能,扩展电路完成数字钟的扩展功能,进行了各单元电路设计,总体安装、制作及调试。数字钟是一种计时装置,不仅能替代指针式钟表,还可以运用到定时控制、自动计时及时间程序控制等方面,应用广泛。 【关键词】 石英晶振、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七段译码显示器、校准、整点报时。 第一章数字电子钟总体方案 1.1数字电子钟总体方案的确定 数字电子钟组成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石英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及“秒”相同。“时”的显示由两极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电路实现。 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

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 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0进行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七段 译码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号, 然后去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分”显示数 字进行校对调整的。 数字电子钟总体方案框图 图1.1.1 数字电子钟组成框图 1.2数字电子钟电路组成 数字电子钟组成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及七段译码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2.1所示)。石英振荡器产生的时标信号送到分频器,分频电路将时标信号分成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实现,“分”的显示电路及“秒”相同。 1.3 数字电子钟电路的工作原理

定时闹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定时闹钟设计 摘要: 本设计目的是利用单片机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定时闹铃时钟,可以放在宿舍或教室使用,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以及闹铃的时间并且显示出来,若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 本次设计的定时闹钟在硬件方面就采用了AT89C52芯片,用6位LED数码管进行显示。LED用P0口进行驱动,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能够比较准确显示时时—分分—秒秒。通过五个功能按键可以实现对时间的修改、定时和闹铃终止,闹钟设置的时间到时蜂鸣器可以发出声响。在软件方面用C51编程。整个定时闹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和设置闹钟、停止响铃等功能,并经过系统仿真后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关键词:定时闹钟;蜂鸣器;AT89C52;74HC245;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要求和任务 (1) 1.2.1设计要求: (1) 1.2.2设计任务: (1) 1.3论文主要内容 (2)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3) 2.1系统设计需求 (3) 2.2总体设计方案 (3) 2.3系统软件 (4) 2.4系统硬件 (4)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5) 3.1系统硬件模块及功能 (5) 3.2主控模块 (5) 3.2.1主芯片AT89C52 (5) 3.2.2时钟电路设计 (8) 3.2.3 74HC245芯片 (9) 3.3 LED显示模块 (11) 3.4 按键模块 (12) 3.5警报模块 (13)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4) 4.1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14) 4.2主程序设计 (14)

4.3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14) 4.3.1中断源 (14) 4.3.2中断的优先级别 (15) 4.4主程序 (15) 第5章系统测试 (16) 5.1测试内容 (16) 5.2测试环境 (16) 5.3测试步骤 (16) 5.3.1测试环境的构建 (16) 5.3.2测试内容 (17) 5.4测试结果 (18)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字钟实验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钟 一、实现功能 1、能够实现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 2、小时以24小时计时形式,分秒计时为60进位,能够调节 时钟时间。 3、闹钟功能,一旦走时到该时间,能以声或光的形式告警提 示。 4、能够实现按键启动与停止功能。 5、能够实现整点报时功能。 6、能够实现秒表功能。 二、设计思路 1、芯片介绍 VCC:电源。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 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 口管脚备选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

定时闹钟_C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定时闹钟 目录 一、概述 (1)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1) 1.2设计任务 (1) 1.3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1)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1) 2.1系统总体方案 (1) 2.2系统设计总框图 (2) 2.3硬件设计 (2) 2.3.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2) 2.3.2报警模块设计 (6) 2.3.3显示模块设计 (7) 2.3.4调时模块设计 (9) 三、软件设计 (10) 3.1主程序流程图 (10) 3.2定时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11) 3.3程序设计 (11) 四、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14) 4.1 proteus软件仿真 (12) 4.2系统的调试 (13) 五、设计总结与体会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1:源程序代码 (17) 附录2:系统原理图 (24)

一、概述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学习和巩固单片机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智能仪器等知识,使对已学过的基础知识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融会贯通。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增强系统地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设计习惯。 1.2设计任务 完成所选题目的分析与设计,达到技术性能要求。提交正式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一份。 本文设计的定时闹钟的核心模块采用AT89C51芯片,时、分、秒用6位LED数码管显示。在电路中通过四个按键S1、S2、S3和S4来进行定时、调时和复位,定时时间到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声。 1.3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1) 能显示时时-分分-秒秒。 (2) 能够设置定时时间、修改定时时间。 (3) 定时时间到能发出报警声。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系统总体方案 (1) 由于LED显示器相对于其它显示器(如LCD显示器)来说其价格要便宜许多,而且亮度更高,耐温范围较广,所以采用6位数码管来显示“时时-分分-秒秒”。 (2) 时间的定时用单片机内部时钟电路,在一定的时间内能使其误差较小,如经过一年其误差才仅有数秒。修改时间和定时用手动按键控制,报警声通过蜂鸣器发出。这样可以使得硬件电路设计较为简单,且软件设计也易于实现,并能够降低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