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六国论》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A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C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或人物,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重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文章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

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

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

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

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

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

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

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

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

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

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

就变得全面了)。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

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

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

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

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

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

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

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

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

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

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

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

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

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

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

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

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

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

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

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

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

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

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A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

意义和用法

C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角

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

视作品或人物,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重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

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文章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

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

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

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

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

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

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

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

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 ”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

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

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

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

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

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

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

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

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

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

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

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

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

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

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

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

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

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

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

“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

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

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

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

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

诵读)。

作业: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

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这次检查

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

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

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

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

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

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

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

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

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

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

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

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

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

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三、难点、重点小结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

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

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

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

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

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

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

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

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

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

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

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

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

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

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

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

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

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

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

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

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

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

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

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

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

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

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

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

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三)怎样理解第4、第5段?

分析:本文2、3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

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

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

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

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

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

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擅渊之盟”。在宋

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

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

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

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

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

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

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

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

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

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

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

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一)重点内容图示。

杨梅

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 一、导入课文: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北宋的时代背景: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三、简介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号为“老苏”,与儿子苏轼(大苏)、苏辙(小苏)号为“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五、重要词语 弊:弊病赂:贿赂率:都邑:城镇薪:柴草嬴:秦王姓洎:(jì) 谗:谗言诛:杀殆:将近向使:假使“理”与“数”:命运积威:蓄积的力量劫:胁制从:跟随故事:旧事六、预习检查 思考下列问题,分析文章论证结构。 1.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 2.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教训? 课文分析 第一段(1):全文纲领。提出中心论点,评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2):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正论) 第三段(3):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反论) 第四段(4、5):作出小结,提出告戒。旨借古讽今。 七、课外拓展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全册教案

Unit 1 Living well 知识目标 1.Get students to learn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eyesight,ambition,disabled,beneficial,in other words,clumsy,adapt,microscope,out of breath,absence,stupid,fellow,annoyed,all in all,industry,tank,make fun of,encouragement,adapt to 2.Help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disabilities and life of the disabled. 能力目标 1.Let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Marty's Story to develop their reading ability. 2.Enable students to know tha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can also live well. 情感目标 1.By talking about disabilities and life of the disabled,make sure students can learn some positive stories of the disabled. 2.Help them understand more about how challenging life can be for the disabled. 3.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高二英语选修7 Unit5教案

Unit 5 Travelling abroad I.单元教学目标

III. 教材分析与教材重组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travelling abroad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了解在国外旅行或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学会怎样去解决问题和避免这样问题的发生。学会表达和支持个人观点,能用所学的有关travelling abroad的词汇描述在国外居住生活的情况,在国外旅游时能根据所给的信息选择恰当的旅游线路,能推测什么事情可能会发生,哪种情况不会发生,会正确使用非限制性定于从句。 1.1W ARMING UP 提供了四个有关旅行的问题,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讨论在国外居住或旅行会遇到什么问题,并且该如何来解决这 些问题。 1.2 PRE-READING是READING的热身活动。提供了两个问题,它要求采用与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谈论在国外学习的利与弊,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 READING是一篇介绍中国女孩谢蕾在伦敦学习的情况。使学生对比在国内学习与在国外学习的不同。Try to understand some of the benefits and difficulties she has in London. 1.4 COMPREHENDING 练习1通过四个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细节的理解。 练习2以图表的形式来分析在国外学习的利与弊。 练习3设置了五个讨论题,通过这些话题的谈论,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激活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 练习4是概括能力训练题,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1.5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分词汇和语法两部分。其中,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是训练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词汇的能力,帮助学生加强动词变化形式的意识。Revising useful structures 是关于非限制性定于从句,旨在训练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并通过语法练习加以巩固。 1.8 USING LANGUAGE中的第一部分Listening要求学生先根据秘鲁的地图谈论有关秘鲁这个国家的一些情况, 然后完成三个相应的任务型练习。首先是要求学生在听第一遍时能完成听力练习1的任务,即:选择那些是Lia喜欢做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 第5单元六国论

六国论 本课话题——以史为鉴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作者借古讽今,论述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在赂秦。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宫崎骏具有强烈的反战思想。这种反战思想在他的 《风之谷》《幽灵公主》《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红 猪》等主要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同样,《起风了》这 部收山之作也因为包含警惕日本民族主义和战争风险的 主题,传递着一种安静的反战信息。 宫崎骏也批评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修宪提议,称“那些短视的人不应该打宪法的主意。”认为那些对历史缺乏了解的政客“不应该搞乱国家的基础”,并多次出言提醒日本民众对日本社会右倾化问题提高警惕,还呼吁日本政府向二战慰安妇明确道歉并做出妥善赔偿。 作为一位有着超强影响力的国际大师,宫崎骏忠于历史,并且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气质让我们钦佩。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唐太宗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 ——赫尔巴特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赂.秦(lù)思厥.先祖父(jué) 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ínɡ) 燕.赵之君(yān) 洎.牧以谗诛(jì) 邯郸 ..(Hán)(dān) 草芥.(jiè) 日削.月割(xuē) 为.国者(wéi) 胜负之数.(shù) 下咽.(yàn) 殆.尽(dài)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速 ?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 兵贵神速.(快,迅速) 不速.之客(邀请) (2)兵 ? ?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 斯用兵.之效也(武力) 而秦兵.又至矣(军队) (3)故 ?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的,原有的)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旧交) 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缘故,原因)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抓住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意象),进而借助联想、想像,体会一种春江月夜的画意诗情。 2.学习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在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中,置身诗境,体会诗境。 教学重点: 1.读懂诗意 2.抓关键字词把握文脉,抓关键句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张若虚仅存两首诗,而恰恰就是这其中一首诗使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有人评价说张若虚是“以一诗而压全唐”,足见其诗的艺术成就之高。闻一多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 二、作者简介: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今山东)兵曹。唐中宗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唐玄宗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三、预习初读: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①滟滟(yàn)②皆似霰(xiàn)③捣衣砧(zhēn)④碣(jié)石 2、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标题是《春江花月夜》,涉及到五种景物,作者重点写了哪种景物?怎么写?有何特点?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

《六国论》教案课程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 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2. 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体味文句意蕴,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意图,理解所总结的历史教训。 3. 鉴赏论证结构,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感受文章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下列重要实词的含义: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得、非、或、相、势,掌握文中重要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 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

点和论据的关系,了解六国破灭的及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从中总结历史教训。 3. 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2.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一、导入: 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

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简介: 请学生根据注释或课外阅读介绍苏洵生平简介,教师订正补充: 苏洵自号“老泉”,据说27岁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祐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权书》10篇、《衡论》10篇、《几策》2篇)推荐给皇帝,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Unit1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Unit1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英语 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熟悉课相关的重要词汇,本文的话题是围绕“残疾、残疾人的生活”展开 的介绍残疾人积极进取的生活,紧扣了本单元“身残志坚”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论对“残疾”这一话题的看法,让学生了解残疾人取得的成就进行讨论,通篇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 意让学生了解F amily Village网站的基本情况。借助标题和图片讨论该网站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技能目标:I、让学生掌握以下单词和短语的用法: ambition,absence,beneficial,adapt,annoy,access,in other words, all in all,cut out, in many ways,resign, congratulation II、让学生学会运用以下重点句型: 1.She was proud to have recently presented her country in an athletics competition. 2.F o r d i s a b l e d c u s t o m e r s i t w o u l d b e m o r e c o n v e n i e n t t o p l a c e t h e t o i l e t s n e a r t h e e n t r a n c e t o t h e cinema. 过程与方法目标:1、带领学生讨论问题2、阅读全文,找出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加以分析讲解,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3、学习正式信件的写法和用语 4、引导学生去体会马蒂菲尔丁的情感变化,提高他们关心、理解、帮助他人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Reading部分,由残疾人Marty Fielding 在网页上叙述自己的故事,他患了至今无法认识的 肌肉疾病,身心倍受摧残,但痛苦的磨练也让他变得更加坚强,更好地认识人生,决心要过好人生的每一天:“Live one day at a time”他展示了他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希望破灭后的迷惘、焦虑、恐惧、对同情和理解的渴望,以及自我接受、被人接受后重新燃起的希望和喜悦。 教学重点: 1、重点的单词、词组及句型用法 2、训练学生总结归纳段落大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意识,激发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1、重点单词短语的用法 2、学习正式信件的写法和用语 3、深入理解和进一步运用语法动词不定式 教学之前确定教学重难点,上网搜索Family Villaged的资料,了解其情况,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与参考资料。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上网搜索出有关课文的录音与图片,让学生熟读读课文,培养英语语感。看到相关的图片之后,提高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意识,同时学习以乐观的态度、顽强的毅力面对人生。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训练法、课堂讨论法 1、讲解重点的单词、短语以及动词不定式的用法 2、演示经典句型例子,播放相关图片

《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樊云芳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 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 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 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 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 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 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 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

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 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 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 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 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 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 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 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 “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 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 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 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 一镜矣!”

最新整理人教版高二选修《虞美人》教案

最新整理人教版高二选修《虞美人》教案 整体把握诗歌《虞美人》,体会诗人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浓如春水的愁绪。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人教版高二选修《虞美人》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浓如春水的愁绪。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学习重点: 1、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2、体会词中三度对比、隔句相承的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 导读 作者及背景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导学、导思 诗歌鉴赏 1、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为什么而愁? 3、“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5、“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 7、这无限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愁情”的呢?

①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 虚写: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作者运用了这么多的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将自己深厚的思想感情寄寓在这些意象上,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③三度对比,隔句相承 对比: 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 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短暂无常。 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 ④发问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一唱三叹,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致。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① ② 导练 1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高二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 ( =-2.(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 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 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 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 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

高中语文 六国论原文翻译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 作者: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案(课时一、二)(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和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够翻译全文。 2.学习通过对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

衰”。 二、作品介绍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 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大哥韩会之子),“八仙”中著名的韩 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 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孟郊告知韩老 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月二十二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的疑点让韩愈悲从中来。韩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衰老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用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本文收入《古文观止》,其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明代 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三、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治丧(sàng)及长(zhǎng)不省(xǐng)所怙(hù)兄殁(mò) 归取其孥(nú)丞相薨(hōng)佐戎(róng)徐州遽(jù)去

《六国论》优秀教案(整理精校版)

《六国论》优秀教案 必修教案 0428 17:56 :: 《六国论》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

【教案集】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全册教学设计 Unit 1 Living well 知识目标 1.Get students to learn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eyesight,ambition,disabled,beneficial,in other words,clumsy,adapt,microscope,out of breath,absence,stupid,fellow,annoyed,all in all,industry,tank,make fun of,encouragement,adapt to 2.Help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disabilities and life of the disabled. 能力目标 1.Let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Marty's Story to develop their reading ability. 2.Enable students to know tha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can also live well. 情感目标 1.By talking about disabilities and life of the disabled,make sure students can learn some positive stories of the disabled. 2.Help them understand more about how challenging life can be for the disabled. 3.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教学重点 Get students inspired by positive stories of th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教学难点 1.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高中语文必修,六国论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六国论知识点 原文欣赏《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

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唿!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

《中国小说欣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 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 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3、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教学重点】 1、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2、品读名著片段,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3、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 形象。 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3、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2、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 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3、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庄子―外物篇》最早出现“小说”一词。 东汉班固《汉书文艺志》:“小说家者,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二、了解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可如下所示: ⅠⅡⅢⅣⅤⅥ 概念:“小说”志怪、志人传奇话本演义小说 时间:汉代结束以前主要魏晋唐宋宋元明清近现代 阶段:萌芽、起源发展成熟变迁高峰 中国小说两大系统:白话(包括长篇章回和短篇拟话本)、文言(包括:笔记体和传奇体)。 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 先秦寓言→汉代杂记、史传→魏晋志人志怪小说→唐传 奇→宋元话本→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教案

设计方案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残疾及残疾人的生活为话题,介绍了一些残疾人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社会的关爱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要求学生先讨论行动困难的人在电影院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然后引出Alice Major写给the new Bankstown cinema的建筑设计师的一封信,在信中她给建筑设计师提出一些建议,请求建筑师充分考虑残疾人的需求。这封信后有说和写的练习题,通过不同的语言技能训练,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读这封建议信,要求学生学会写建议信。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围绕残疾、残疾人的生活展开的,在阅读了残疾人Marty Fielding的故事和聆听了盲人Barry Minto攀爬Mount Kilimanjaro的故事之后,学生对残疾人以及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下,笔者水到渠成地引出此封建议信,增强学生们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同时,通过阅读这封建议信,让学生熟悉建议信的格式并尝试写建议信。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及运用以下单词: architect,adequate,access,accessible,handy,basement,row,outwards,exit,approval,dignity,profit,community (2)学生掌握下列词组的意思并能在句子中熟练运用: have access to;enjoy the company of;in comfort;meet with one's approval;make profi ts 2.语言技能目标:强化学生通过略读、查读理清文章脉络结构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3.语言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 (1)教育健康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使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 (2)在小组合作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分享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教学难点:掌握建议信这一应用文体的格式,并尝试写建议信 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以读前、读中、读后三大版块展开阅读教学,任务明确,活动面广。同时贯彻“教中学,学中用”的教学策略,通过仿写建议信,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到生活中真正的语言。 教学过程 Step 1Pre-reading Show pictures of a cinema,including inside and outside facilities and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what problems tha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might have in a cinema. [设计说明] 该部分作为读前的热身活动,通过全班讨论使学生关注残疾人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为阅读接下来的建议信作好准备。 Step 2While-read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