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2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一、手指辅助延伸法。

例1:计算 6+8=

我至今记得有这样一位小朋友,5以内的加减法很勉强能通过,10以内的就得靠他那10个手指头了。当我们教到20以内的加减法时他就束手无策了,无奈只好脱掉鞋子把自己的10个脚趾头也搬了上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起初真的也束手无策了,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总得想出点办法来。看着自己的双手我也动了一番脑筋,于是我就把一只手看成是9,大拇指代表5,其他各指都代表1,另外一只手也是如此。

以例1计算 6+8= 为例,计算像这样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就告诉他:左手拿出6(大拇指加食指),右手拿出8(大拇指加另3个手指),然后把两个大拇指合起来就是10(5+5=10),再数数还有几个手指(4个),那合起来就是十几了(14)。就这么反复的教了几遍后,这位小朋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以后做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速度也快多了,比以往手指、脚趾并用得心应手多了。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一只手是5个手指头,两只手合起来是10个手指头。”这一概念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在小朋友的大脑中了。我只是让他们把这一概念继续延续下去,两个大拇指一并就是10,然后数数还有几个手指就是十几。

因为我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成为10以内的加法和整十数加几的加法了,这对小朋友来说要比进位计算简便的多,所以学生计算速度大大提高了。

后来,我也把这种方法教给了计算速度很一般的小朋友,他们的速度也有了大大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光要注重交给学生理论知识,面对学困生不要一味地用同一种方法去教学,要尽可能想出一些巧妙既便于记忆的方法来,只要结果相同,教无定法。

二、将错就错倒减法。

例2:计算 15-8=

这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教学程序如下:让学生把被减数15分成10和5,然后用10去减8还多出2,再与5相加等于7,所以15-8=7,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过程,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这对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有的甚至已经能熟练地口算了。中等生一般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走,可想而知,速度会较优生慢许多。而对那些刚对20以内加法有那么“一点点熟练”的小朋友来说无疑碰到了难题,他们往往是这样做的:个位上5减8不够减,他就倒过来8-5=3,所以把15-8的答案做成13。面对这样的后进生,教师更应设计好攻难坡度,多花时间耐心指导。以例2为例,我尝试使用了“倒减法”:就是在学生

原有的错误思维基础上再点拨一步,让这些孩子倒过来去减,先算

8-5=3,然后就告诉他们3和几合起来是10,那么这道题答案就是几。后来我又让他们试了几题:11-5、18-9、14-7……就这样他们这些孩子很快掌握了这种方法,而且计算速度提高很快。有些孩子的家长兴奋地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孩子现在计算速度快了许多!”确实,我的这种“笨”办法比书上的例题步骤少了几步,而且又便于记忆。

[体会]所谓“倒减”,其实就是被减数与减数个位上的数它们相差几,也就是说还不够减几个,再让他们到10里去减(就是我上面提到的3和几合起来是10,那么这道题答案就是几。),我只是在他们原来那错误的想法上巧妙地点拨了一下,运用了一种逆向思维逻辑。这既不用把他们的那种错误算法死死地扭转多来(顺他们的思路去做),又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转化成1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运算起来比较方便。此后我又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全班也收到了很大的实效。

三、巧避进退位法。

例3:计算 9+5-7=

这是20以内的两步计算,我们老师一般教学程序如下:先把9+5

算出来,然后再用算出来的得数14去减7,最后结果是7。看似简单不过的运算过程其实包含了20以内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综合运用:第一步9+5=14 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二步14-7=7 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进一退对一般学生来说尚且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对于那些后进生来

讲就好比是雪上加霜了。看上去是这么简单的3个个位数加加减减,一做是这样复杂,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为此,我对类似这样的题目做了一番观察、研究,并有了一些发现。以例3 9+5-7= 为例,先算5和7相差2,7比5大,7前面的符号是“-”,然后9去减去5和7的相差数2,最后结果也是7(9+5-7=7)。其它类似题目都可以运用这种方

法。—2再如:13-8+9= 14 7+8-6=

9 15+9-10=14

+ 1 +

2 — 1

在我们学校经常搞一些一、二年级的口算比赛,我就用这一方法训练学生,收效很大。

[体会]在计算题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紧密的联系。掌握了这些关系,也就抓住了其中的规律,使得许多大规模的运算简化起来,提高了运算速度,同时也增加了解题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正是由于许多学生缺乏这种灵活解题的能力,才使得计算变得既枯燥又低效。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速算的技巧。

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方面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更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一些后进生计算内容的教学,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加强练习,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进而发展其思维水平和提高其数学能力,使他们不落在最边缘。

2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20 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一、手指辅助延伸法。 例1:计算6 +8= 我至今记得有这样一位小朋友,5 以内的加减法很勉强能通过,10 以内的就得靠他那10个手指头了。当我们教到20以内的加减法时他就束手无策了,无奈只好脱掉鞋子把自己的10 个脚趾头也搬了上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起初真的也束手无策了,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总得想出点办法来。看着自己的双手我也动了一番脑筋,于是我就把一只手看成是9,大拇指代表5,其他各指都代表1,另外一只手也是如此。 以例1 计算6 +8= 为例,计算像这样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就告诉他:左手拿出6(大拇指加食指),右手拿出8(大拇指加另3 个手指),然后把两个大拇指合起来就是1(0 5+5=10),再数数还有几个手指(4 个),那合起来就是十几了(14)。就这么反复的教了几遍后,这位小朋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以后做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速度也快多了,比以往手指、脚趾并用得心应手多了。计算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一只手是5个手指头,两只手合起来是10 个手指头。”这一概念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在小朋友的大脑中了。我只是让他们把这一概念继续延续下去,两

个大拇指一并就是10,然后数数还有几个手指就是十几。因为我把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成为10以内的加法和整十数加几的加法了,这对小朋友来说要比进位计算简便的多,所以学生计算速度大大提高了。 后来,我也把这种方法教给了计算速度很一般的小朋友,他们的速度也有了大大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光要注重交给学生理论知识,面对学困生不要一味地用同一种方法去教学,要尽可能想出一些巧妙既便于记忆的方法来,只要结果相同,教无定法。 二、将错就错倒减法。 例2:计算15 -8= 这是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教学程序如下:让学生把被减数15 分成10 和5,然后用10 去减8 还多出2,再与5 相加等于7,所以15-8=7,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过程,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这对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有的甚至已经能熟练地口算了。中等生一般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走,可想而知,速度会较优生慢许多。而对那些刚对20 以内加法有那么“一点点熟练”的小朋友来说无疑碰到了难题,他们往往是这样做的:个位上5 减8 不够减,他就倒过来8-5=3,所以把15 -8 的答案做成13。面对这样的后进生,教师更应设计好攻难坡度,多花时间耐心指导。以例2 为例,我尝试使用了“倒减法”:就是在学生

10以内加减法50道练习题

10以内加减法50道练习题(一) 姓名:用时:得分: 9-6= 2+7= 10-5= 7+1= 5-3= 10-7= 6-1= 6-5= 2+6= 10-1= 9-8= 5-2= 4+1= 6+2= 3-1= 5+5= 7+3= 2+7= 2+7= 7+1= 2+4= 4-2= 2+2= 4+4= 5-1= 1+2= 4-3= 5+2= 9-7= 10-2= 10-3= 6-2= 3+1= 4+6= 1+1= 6-3= 9-3= 8-1= 1+7= 9-5= 9-3= 2+5= 9-1= 2-1= 4+2= 5-2= 6-3= 7-1= 6+2= 8+1= 10以内加减法50道练习题(二) 姓名:用时:得分: 8-7= 6+4= 9-1= 5+3= 9-6= 9-3= 9-5= 1+8= 10-5= 8-3= 1+8= 2+8= 9-1= 4-1= 8-1= 2+3= 2+4= 10-1= 9-8= 10-9= 3+5= 6-2= 8+1= 3+4= 7-4= 10-9= 6-4= 1+7= 10-9= 9-6= 9-5= 9-7= 8-5= 6+4= 6-5=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2= 2+3= 9+1= 8-6= 2+8= 10-8= 9-7= 1+6= 2+1= 1+5= 7+1= 3+3= 3+2= 9-7= 7-6= 10以内加减法50道练习题(三) 姓名:用时:得分: 1+5= 9-8= 9+1= 1+6= 8-5= 4-2= 2+5= 5+3= 10-6= 6-2= 2+4= 9-4= 4+6= 1+4= 5-3= 5+3= 6-3= 3-2= 2+4= 4-2= 10-5= 6-5= 10-9= 2+4= 8-2= 2+8= 5-2= 3+1= 1+9= 4+2= 3+1= 5-2= 3+7= 5-4= 8+1= 5-3= 9+1= 1+7= 5+2= 10-8= 4-3= 1+3= 1+1= 2+7= 2+1= 9-4= 3-2= 9-8= 1+9= 2-1= 10以内加减法50道练习题(四) 姓名:用时:得分: 10-8= 2+8= 3+5= 6+1= 2-1= 7-1= 5-4= 4-2= 8-6= 3-1= 2+8= 3+1= 1+4= 2+1= 9-4= 8-6= 7+2= 7+1= 9+1= 6+4=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2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 一、手指辅助延伸法。 例1:计算6+8= 我至今记得有这样一位小朋友,5以内的加减法很勉强能通过,10以内的就得靠他那10个手指头了.当我们教到20以内的加减法时他就束手无策了,无奈只好脱掉鞋子把自己的10个脚趾头也搬了上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起初真的也束手无策了,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总得想出点办法来。看着自己的双手我也动了一番脑筋,于是我就把一只手看成是9,大拇指代表5,其他各指都代表1,另外一只手也是如此。 以例1计算6+8= 为例,计算像这样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就告诉他:左手拿出6(大拇指加食指),右手拿出8(大拇指加另3个手指),然后把两个大拇指合起来就是10(5+5=10),再数数还有几个手指(4个),那合起来就是十几了(14)。就这么反复的教了几遍后,这位小朋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以后做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速度也快多了,比以往手指、脚趾并用得心应手多了。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一只手是5个手指头,两只手合起来是10个手指头.”这一概念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在小朋友的大脑中了。我只是让他们把这一概念继续延续下去,两个大拇指一并就是10,然后数数还有几个手指就是十几.因

为我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成为10以内的加法和整十数加几的加法了,这对小朋友来说要比进位计算简便的多,所以学生计算速度大大 提高了。 后来,我也把这种方法教给了计算速度很一般的小朋友,他们的速度也有了大大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光要注重交给学生理论知识,面对学困生不要一味地用同一种方法去教学,要尽可能想出一些巧妙既便于记忆的方法来,只要结果相同,教无定法. 二、将错就错倒减法。 例2:计算 15-8= 这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教学程序如下:让学生把被减数15分成10和5,然后用10去减8还多出2,再与5相加等于7,所以15-8=7,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过程,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这对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 是小菜一碟,有的甚至已经能熟练地口算了.中等生一般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老师走,可想而知,速度会较优生慢许多。而对那些刚对20以内加法有那么“一点点熟练”的小朋友来说无疑碰到了难题,他们往往是这样做的:个位上5减8不够减,他就倒过来8-5=3,所以把15-8的答案做成13.面对这样的后进生,教师更应设计好攻难坡度,多花时间耐心指导.以例2为例,我尝试使用了“倒减法”:就是在学生

10以内加减法自己整理

3+( )=10 0+( )=4 4+( )=9 1+( )=8 6+( )=10 4+( )=8 5+( )=7 10+( )=10 2+( )=6 3+( )=5 2+( )=9 4+( )=6 3+( )=3 7+( )=8 6+( )=9 1+( )=10 8+( )=9 5+( )=10 6+( )=7 3+( )=10 ( )+5=10 ( )+2=5 ( )+6=9 ( )+8=10 ( )+3=8 ( )+6=6 ( )+7=8 ( )+0=5 ( )+1=7 ( )+4=6 ( )+2=9 ( )+2=8 ( )+3=7 ( )+3=8 ( )+2=9 ( )+3=10 ( )+2=4 ( )+6=7 ( )+7=10 ( )+0=6 9-( )=2 6-( )=1 10-( )=8 7-( )=6 5-( )=2 7-( )=7 10-( )=5 9-( )=0 10-( )=4 3-( )=2 9-( )=5 0-( )=0 8-( )=2 10-( )=3 5-( )=1 6-( )=4 7-( )=4 9-( )=7 4-( )=4 8-( )=4 ( )-3=3 ( )-6=2 ( )-7=3 ( )-0=6 ( )-5=5 ( )-9=1 ( )-3=0 ( )-3=5 ( )-5=1 ( )-1=8 ( )-2=7 ( )-4=3 ( )-2=7 ( )-6=4 ( )-0=10 ( )-3=6 ( )-6=1 ( )-5=4 ( )-7=0 ( )-1=8 ( )+5=10 ( )+4=7 ( )-3=3 ( )-6=2 9-( )=2 3+( )=10 6-( )=1 ( )-7=3 ( )+2=5 0+( )=4 ( )-0=6 10-( )=8 4+( )=9 7-( )=6 ( )-3=0 ( )+7=8 5-( )=2 ( )-5=5 ( )+6=9 1+( )=8 7-( )=7 6+( )=10 ( )+2=8 ( )-3=4 3+( )=4 9-( )=0 ( )+6=7 4+( )=8 ( )-9=1 ( )-3=5 ( )+1=4 ( )-7=4 ( )+8=10 9-( )=4

50以内加减法计算

50以内口算练习一 班级姓名分数 _____ 26+9= 35+8= 17+13= 16+16= 29+15= 37+9= 8+28= 15+8= 44-9= 37-26= 14+7= 19+24= 26+18= 19+7= 27+18= 29+8= 4+16= 45+3= 6+38= 47-5= 43+7= 26+8= 19+26= 42+8= 36+9= 34-6= 25+7= 34+7= 27+9= 15-8= 16+9= 28+14= 19+28= 18+5= 29+11= 36-7= 33-17= 27+4= 28+3= 37-6= 49-18= 18+15= 29+15= 8+16= 17+14= 8+32= 24+7= 33+9= 42-18= 35+8= 33+5= 43-26= 26+9= 19+5= 43-8= 24+6= 9+19= 28+7= 14+17= 16+33= 32-9= 49-33= 18+23= 35+7= 5+36= 6+28= 9+20= 7+40= 5+45= 40+9= 10+16= 19+5= 10+40= 6+20= 38+5= 41-6= 7+25= 6+35= 16+28= 49+6= 28+5= 30+6= 18+5= 37+9= 25+7= 6+28= 40+7= 15+9= 9+24= 27+18= 16+15= 14+29= 35+7= 27+7= 8+40= 15+23= 42+7= 46+4= 27+14= 35+6=

50以内口算练习二 班级姓名分数 _____ 43-6= 38-29= 41-37= 26+19= ()+5=32 27-9= 33-6= 44-25 = 25-6= 48-()=9 22-9= 12+28= 41-39= 42+8= 25+()=44 26-4= 37+9= 46-37= 20+17= 31-()=15 42-18= 17-18= 38-11= 47-18= 27-()=20 35-7= 40-4 = 14+26 = 36-19= 14+()=48 15+25= 36-18= 44-7 = 22+18 = ()+18=32 18+26= 34-10 = 18+18= 34-9= ()-12=30 7+25= 34-4= 11+39 = 31-16= ()-8=28 17+12 = 35-8= 16+13= 25+8= ()+15=38 9+22= 8+24= 27+15= 6+26= 35+6= 50-49= 40-18= 32-7= 30-16= 33-25= 9+14= 27+18= 17+27= 16+5= 25+17= 32-19= 26-18= 50-27= 40-16= 45-15= 19+16= 28+8= 27+16= 36+8= 35+8= 26-19= 31-18= 43-27= 50-16= 22-15= 9+28= 15+18= 17+24= 16+19= 5+29= 43-19= 23-8= 14+17= 32-16= 24-15= 9+30= 29+18= 17+28= 36+7= 4+29= 33-19= 42-8= 26-17= 33-16= 35-5=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20以内加减法巧算与速算方法 例1. 6+5 7+9 思路导航: 计算6+5时,可以这样想:6比5多1,把6换成5+1,用5+5+1=11,所以6+5=5+5+1;或者把5换页6-1,用6+6-1=11,所以6+5=6+6-1=11。 计算7+9时,可以这样想:9+()=10,9+1=10,从7里拿出1给9,把9凑成10,7剩下6,6+10=16,所以7+9=16。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9 5+6 8+7 9+8 4+5 例2. 15-8 14-9 思路导航: 计算15-8可以这样想:8+()=15,因为8+7=15,所以15-8=7.也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10-8=2,2+5=7,所以15-8=7。 计算14-9,减数是9,个位不够减,用10-9=1,1与被凑数个位上的4想加得5,因此,可以直接用4+1=5来计算。练习题: 16-8= 12-3= 11-4= 18-9= 10-4= 15-7= 12-8= 15-9 例3.2+7+8 思路导航:

计算2+7+8时,我们发现如果把先加的7与后加的8交换加的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2+8=10,10+7=17,这样片区起来比较简便。 2+7+8=2+8+7=10+7=17 练习题: 1+8+9= 3+7+2= 4+2+8= 6+5+4= 6+5+5= 9+7+1= 例4.1+3+5+7+9 思路导航: 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算错。通过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1+9)+(3+7)+5=25 练习题: 2+4+6+8+10= 2+7+3+4+8= 5+4+9+5+6+1= 1+3+5+7+9+10= 例5.15-7-3 思路导航: 计算连减的算式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第一步就是退位减法,容易算错。如果认真分析算式就会发现,两次要减去的数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这样我们可以把要减去的两个数先合起来,然后一次减,这样做起来,又对

最新50以内加减法混合算术题

50以内口算练习一 班级姓名分数_____ 26+29-32= 35+18-39= 47-26+13= 49-16+16= 42-13+15= 37-18+9= 31-26+28= 41-15+8= 44-19+9= 37-26+7= 43-19+7= 27-19+24= 26-19+18= 42-19+7= 15+27+18= 29+8-19= 27-18+16= 45-19+3= 26+38-46= 41-23-5= 45-29+7= 26+8+34= 34-19+26= 42-18-15= 36+9-19= 34-6-18= 25+7-13= 34+7-28= 31-27+9= 31-15-8= 32-16+9= 33-28+14= 41-19+28= 47-18+5= 42-29+11= 36-7+18= 42-33+17= 19+27+4= 23+18+3= 37-7-6= 49-18-22= 28+15-14= 41-29+15= 31-8+16= 31-17+14= 23-8+32= 32-24+7= 9+33-19= 42-18-13= 35+8-16= 9+33+5= 43-26-9= 26+9-16= 19+5+28= 43-8-15= 24+6-14= 8+9+19= 31-28+7= 32-14+17= 31-16+33= 32-9-14= 49-33+16= 32-18+23= 35+7-17= 31-5+36= 31-6+28= 21-9+20= 12-7+40= 11-5+45= 40+9-13= 32-10+16= 12+19+5= 19+12-14= 6+20-17= 38+5-19= 41-6-17= 14+7+25= 21+6-15= 16+28-18= 49+6-17= 28-19+5= 30+6-19= 25+18+5= 37+9-18= 9+25+7= 6+28-16= 40+7-19= 26+15+9= 9+24-15= 27+18-18= 16+15-14= 14+29-18= 35+7-15= 27+7-16= 14+8+40= 15+23-19= 42+7-14= 46+4-32= 27+14-16= 35+6-26=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整理版

姓名:___ ____ 时间: _______ ___ 做对了__ ___题(共100 题) 5+4= 3+6= 4+2= 9+0= 2+7= 1+7= 6+4= 7+3= 2+3= 0+10= 10-2= 9-3= 8-7= 9-5= 6-2= 5-4= 10-9= 7-3= 8-4= 7-6= 3+( )=10 0+( )=4 4+( )=9 1+( )=8 6+( )=10 4+( )=8 5+( )=7 10+( )=10 2+( )=6 3+( )=5 2+( )=9 4+( )=6 3+( )=3 7+( )=8 6+( )=9 1+( )=10 8+( )=9 5+( )=10 6+( )=7 3+( )=10 ( )+5=10 ( )+2=5 ( )+6=9 ( )+8=10 ( )+3=8 ( )+6=6 ( )+7=8 ( )+0=5 ( )+1=7 ( )+4=6 ( )+2=9 ( )+2=8 ( )+3=7 ( )+3=8 ( )+2=9 ( )+3=10 ( )+2=4 ( )+6=7 ( )+7=10 ( )+0=6 9-( )=2 6-( )=1 10-( )=8 7-( )=6 5 -( )=2 7-( )=7 10-( )=5 9-( )=0 10-( )=4 3-( )=2 9-( )=5 0-( )=0 8-( )=2 10-( )=3 5 -( )=1 6-( )=4 7-( )=4 9-( )=7 4-( )=4 8- ( )=4 ( )-3=3 ( )-6=2 ( )-7=3 ( )-0=6 ( )-5=5 ( )-9=1 ( )-3=0 ( )-3=5 ( )-5=1 ( )-1=8 ( )-2=7 ( )-4=3 ( )-2=7 ( )-6=4 ( )-0=10 ( )-3=6 ( )-6=1 ( )-5=4 ( )-7=0 ( )-1=8

50以内加减法技巧67943word版本

50以内加减法技巧 计算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新课标要求: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而我们过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仅在一年级时期,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利用教具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以后的大多数教学,除教学乘法九九口诀外,基本都利用的是笔算教学,即竖式计算教学,很少进行口算教学的思维训练。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口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所以必须重视小学阶段的口算训练。下面,笔者就口算的一些方法、技巧总结如下,请教育同仁批评指正 一、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1、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思维训练的方法很多:有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决法,推导法、减补法等。要根据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的不同,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实现。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我们规定:两个可以凑成10的数是互为补数,1和9,2和8,3和7等。都是互为补数。 方法是:用第一个加数减去第二个加数的补数,再加上10。比如:9+4=13 思考方法:第二个加数的补数是6;第一个加数9减去4的补数6得3;3加上10,得13。即9+4 = 9 - 6+10 = 3+10 = 13 这样的思考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只能符合思维能力 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引导。

2、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是以20以内加法为基础的,方法有:想加法计算减法、破十法、分解减法后连减法、记小数数到大数、推导法、加补法等。这里重点介绍加补法:方法是: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减数的补数,同时去掉十位上的“ 1,比如: 13 - 4 = 9 思维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3不够减;减数4的补数是6;6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3,得9,同时去掉十位上的“ 1。 二、两位数加减法口算: 两位数加减法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和加补法,首先我们规定:两个和为100的数 互为百补数。 1、加法 两位数加法有四种现象,即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十 位进位个位不进位的;个位十位都进位的。下面分别介绍: (1) 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用数的组成法直接相加。 例: 34 + 52 = 30 + 50 + 4 + 2 = 86 (2) 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 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加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加“ 1 :得十位上的数字,个位用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减去另一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百补数,得个位上的数字。例:36+ 47 = 83

想请教如何教大班的孩子20以内进位加减法的方法

想请教如何教大班的孩子20以内进位加减法的方法: 如6+7= 4+8= 5+8=。。。。。。。 刚看到一个方法: 逆差法口诀:少一得九;少二得八;少三得七;少四得六;少五得五;少六得四;少七得三;少八得二;少九得一。 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例如:14-5被减数个位的4,不够减数个位的5减,还差1,这个差成为逆差。 例如:14-5=9,利用逆差口诀少一得九得出答案是九。 15-7,按口诀少二得八,得处答案是八,依次类推。 同样还可以进行多位运算: 例如:12221-6543 列式位数逆差口诀12221个位2少二得八 -6543十位3少三得七(2被借去1位,记为1) ——————百位4少四得

六(同上) 5678千位5少五的五(同上) 即答案为:5678. 我个人认为是珠算的补数关系,例如15-8,5不够减8,逆行运算用8减5得3. 3的补数是7.答案是7.口诀:少三得七。 我的孩子用着还行。比书上的连减或又加又减强。 重新拾起了蒙氏数学,里面的方法也不错。 这些计算方法够牛的,记得以前也背过,不知道以后孩子长大能掌握不呢,哈哈,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大家会这样教孩子计算么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 解:3+1=4 4×4=16

50以内加减法每页50道

练习题一 11+23= 28+7= 14+10= 17-6= 8+19= 2+30= 12+11= 7+24= 27+7= 7+13= 11-5= 22-2= 35-3= 7+25= 29-5= 10+13= 15+28= 15+20= 3+20= 14+34= 6+19= 43-7= 44-6= 23+6= 30+19= 9+16= 4+22= 11+34= 26+9= 15-6= 28-2= 15+3= 3+13= 42-3= 3+45= 33-4= 6+11= 13+24= 15+19= 2+46= 43-8= 30+1= 24+11= 28+14= 25-4= 22+20= 23+4= 30+4= 14+32= 1+46=

36-5= 3+11= 8+2= 30-3= 2+39= 42-2= 2+25= 7+15= 13+18= 19-5= 29+9= 11+4= 25-7= 6+20= 9+25= 40+2= 9+20= 24+1= 28+6= 3+42= 24+2= 38+7= 34+9= 22+15= 9+3= 6+38= 1+32= 36+5= 6+13= 27+3= 49-4= 29+19= 30+18= 17-8= 32+4= 39-2= 35+8= 4+23= 37+7= 24+8= 17+31= 13+34= 8+22= 3+7= 26-5= 15+4= 3+43= 7+20= 24+12= 20+18=

练习题二 25+20= 19-6= 46-8= 27+22= 4+44= 8+3= 13+9= 24+9= 19+28= 38+12= 7+2= 11-4= 21+9= 18-2= 21+4= 27-3= 9+7= 47-3= 8+24= 12-3= 4+33= 19+1= 38+8= 14+24= 9+38= 13+1= 13-1= 39+5= 17+14= 10+26= 32+13= 23+20= 13-9= 18+8= 8+26= 20+11= 14-8= 14+28= 47-5= 25+18= 27+15= 5+37= 26+20= 14+27= 42-5= 33-1= 44-9= 2+38= 14+12= 13-5=

20以内加减法小窍门

20以内加减法小窍门 王丽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孩子在学前班时就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但是,孩子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不是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计算的准确率也降低了,两极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学生由于计算速度跟不上,开始拖拉作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困难呢?我认为,这和我们运用的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有关。算法不外乎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计算,包括借助实物数数和单纯数数两种。数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凑十法、拆分法等的运用数字进行推算的方法。然而,数字推理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需要的思维步骤也多,并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最终到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凑十法为例,求9加6等于几,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就需要这几个思考过程: 一.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二、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9+6=9+(1+5)=(9+1)+5=10+5=15 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过程,而且属于不能直接运用题中数据,需要拆分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类。所以,

看似简单的凑十法,其思维是不简单的,包含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它的认知基础与一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计算的困难。那么,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我是这样做的:20以内进位加法: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只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已经掌握的10以内减法就行了,归纳下来口诀是:“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怎样用口诀,以“加九减一”为例,“加九减一”是指一个数与9相加,将这个数减去1作为它们和的个位。例如:8+9=()就拿8减去1结果7,用7来作和的个位,即8+9=17, 5+9=()就拿5减去1等于4,用4来作和的个位,即5+9=14“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的方法同上。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例如:17-9=()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一年级学生还不能正确的行抽象思维,采用以上方法,能使习惯依赖摆实物来计算的学生脱离实物也能快速准确的算出结果,避免了死记硬背,盲目

幼儿算术-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整理版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1)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 做对了 _______ 题(共50题)

10 以内加减法练习题(2) 姓名:_____ 时间:_______ 做对了 _____ 题(共50题) ()+5=10 ( )+4=7 ( )-3=3 ( )-6=2 9-( )=2 3+( )=10 6-( )=1 ( )-7=3 ( )+2=5 0+( )=4 ()-0=6 10-( )=8 4+( )=9 7-( )=6 ()-3=0 ()+7=8 5-( )=2 ( )-5=5 ( )+6=9 1+( )=8 7-( )=7 6+( )=10 ( )+2=8 ( )-3=4 3+( )=4 9-( )=0 ()+6=7 4+( )=8 ( )-9=1 ( )-3=5 ()+1=4 ( )-7=4 ()+8=10 9-( )=4 ( )-5=1 4+( )=10 ( )+5=5 ( )-2=5 10-( )=2 ( )-6=4 ()-4=2 7-( )=2 10-( )=1 ()+3=8 5+( )=7 ()+3=9 2+( )=9 ( )-7=2 ( )-3=0 6-( )=2 3-( )=2 10-( )=4 ()-1=8 10+( )=10 ( )+7=8 5+( )=9 ( )+5=7 10-( )=3 ( )-2=7 9-( )=5 ()+3=3 4+( )=10 ( )-9=1 ( )-3=4 8-( )=2 10-( )=5 ( )-7=2 5+( )=8 ( )+2=7 ( )-6=1 ()+1=7 4+( )=4 ( )-0=10 9-( )=1 ( )+4=6 ()+5=10 ( )-6=4 4+( )=6 10-( )=3 9-( )=8 4+( )=5 ( )+5=6 ( )-4=2 8-( )=2 ( )+6=6 ()-4=3 6+( )=7 6-( )=3 ( )+3=9 1+( )=8 ()+2=9 ( )-2=4 7-( )=7 2+( )=10 3+( )=5 0-( )=0 10-( )=3 ()+2=7 0+( )=5 ( )-2=7

2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

儿童数学手指块算20以内的加减法 https://www.doczj.com/doc/6618366429.html, 2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学前班的宝宝】,怎样能算得快,有简单。 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1、11-20的数可以和孩子玩猜数游戏。用3种方式描述数:1)个位是2,十位是1 。2)1个十,5个一。3)比11大,比13小。用这些方式描述数,让孩子猜,或者反过来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练。 2、用计数器拨数。家长说数,孩子拨数。边拨边说数的组成。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3、熟练背诵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口诀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 九二11 八三11 七四11 六五11 九三12 八四12 七五12 两个六12 九四13 八五13 七六13 九五14 八六14 两个七14 九六15 八七15 九七16 两个八16 九八17 两个九18 (不用九九18,而用两个九18,同乘法口诀统一起来) 注: 1、前面两个汉字是加数,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和,这样可以分清哪是加数,哪是和; 2、加法口诀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如九三12〉乘法口诀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如三九二十七〉; 3、口算达到熟练的程度,不要让孩子数指头,或者固定一个加数往上数数,这样孩子习惯了很不好改。10以内的加法口诀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诀就是背诵,背诵,背诵。熟能生巧再配合一些规律的讲解,这样孩子的计算能力才能提高。 4、背诵时间可以随机,不一定非要拿出大块时间来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路上就可以背。 5、每天一定要坚持出口算练习,一天30道题。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例如:17-9=()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 “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 20以内加减法的窍门 加法口诀 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 减法口诀 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

(完整版)50以内加减法综合试题10张

2+3= 25+6= 33-9= 20+18= 46-29= 37-26= 43-15= 24+25= 24+24= 38-6= 49-10= 43-41= 26-16= 31-8= 15+21= 2+45= 49-40= 38-1= 11+37= 26+11= 43-40= 9+8= 23-21= 25-23= 40-34= 35-33= 37-20= 30+7= 43+7= 31-21= 3+39= 3+38= 45-8= 24+23= 39-10= 34+11= 45-6= 22-20= 50-2= 43-1= 31+16= 27-11= 36-5= 34+13= 31+11= 6+10= 14+17= 44-26= 35+1= 1+48= 37+8= 13-3= 21-3= 49-11= 26-7= 44-28= 50-44= 7+16= 6-4= 23-3= 24+20= 50-40= 11+14= 6+41= 20+5= 25+2= 48-21= 11+12= 1+17= 43-11= 9+30= 35-6= 47-21= 35-9= 41-20= 50-32= 15+35= 14+31= 43-1= 12-6= 1+1= 27+18= 19+23= 2+11= 46-38= 6+26= 30-8= 31+1= 39-10= 43-28= 8+18= 44+5= 47-6= 17+20= 44-24= 48-29= 2+7= 42-32= 6+3= 32+10= 34+12= 42-32= 5+18= 33+17=

10-4= 11+21= 2+17= 38-16= 45-28= 2+10= 27-24= 39-18= 43+4= 43-16= 37+8= 42-26= 26+17= 2+25= 17+21= 2+27= 18-3= 15+26= 42-20= 1+42= 3+25= 25+13= 39-15= 5+20= 2+23= 4+18= 37-15= 28-1= 42-7= 21+2= 28+3= 46-34= 38-26= 42-33= 17+2= 43-27= 41-40= 7+23= 31-24= 6+16= 15+24= 2+20= 21-2= 10+4= 29-7= 35-27= 21+23= 48-41= 41-11= 21-7= 6-1= 21-9= 25-17= 29+5= 13-6= 27+18= 8+7= 36-27= 8+35= 7+15= 4+13= 1+13= 27+15= 39-35= 41+4= 44-5= 5+11= 34-7= 38-26= 43-8= 1+34= 33+16= 22-8= 33+10= 10+26= 34+16= 36-30= 37-20= 50-41= 3+9= 38-9= 21-20= 49-14= 43+1= 32-14= 2+38= 31-19= 13+6= 16+1= 6+22= 32+9= 1+38= 13-9= 48+2= 29+11= 34-12= 38-15= 41-11= 19+29= 17+33= 6+32= 5+3= 38-10= 9+4=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一) 姓名: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100题)5+4= 3+6= 4+2= 9+0= 2+7= 1+7= 6+4= 7+3= 2+3= 0+10= 10-2= 9-3= 8-7= 9-5= 6-2= 5-4= 10-9= 7-3= 8-4= 7-6= 3+( )=10 0+( )=4 4+( )=9 1+( )=8 6+( )=10 4+( )=8 5+( )=7 10+( )=10 2+( )=6 3+( )=5 2+( )=9 4+( )=6 3+( )=3 7+( )=8 6+( )=9 1+( )=10 8+( )=9 5+( )=10 6+( )=7 3+( )=10 ( )+5=10 ( )+2=5 ( )+6=9 ( )+8=10 ( )+3=8 ( )+6=6 ( )+7=8 ( )+0=5 ( )+1=7 ( )+4=6 ( )+2=9 ( )+2=8 ( )+3=7 ( )+3=8 ( )+2=9 ( )+3=10 ( )+2=4 ( )+6=7 ( )+7=10 ( )+0=6 9-( )=2 6-( )=1 10-( )=8 7-( )=6 5-( )=2 7-( )=7 10-( )=5 9-( )=0 10-( )=4 3-( )=2

9-( )=5 0-( )=0 8-( )=2 10-( )=3 5-( )=1 6-( )=4 7-( )=4 9-( )=7 4-( )=4 8-( )=4 ( )-3=3 ( )-6=2 ( )-7=3 ( )-0=6 ( )-5=5 ( )-9=1 ( )-3=0 ( )-3=5 ( )-5=1 ( )-1=8 ( )-2=7 ( )-4=3 ( )-2=7 ( )-6=4 ( )-0=10 ( )-3=6 ( )-6=1 ( )-5=4 ( )-7=0 ( )-1=8 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二) 姓名:_____ 时间:_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100题) ( )+5=10 ( )+4=7 ( )-3=3 ( )-6=2 9-( )=2 3+( )=10 6-( )=1 ( )-7=3 ( )+2=5 0+( )=4 ( )-0=6 10-( )=8 4+( )=9 7-( )=6 ( )-3=0 ( )+7=8 5-( )=2 ( )-5=5 ( )+6=9 1+( )=8 7-( )=7 6+( )=10 ( )+2=8 ( )-3=4 3+( )=4 9-( )=0 ( )+6=7 4+( )=8 ( )-9=1 ( )-3=5 ( )+1=4 ( )-7=4 ( )+8=10 9-( )=4 ( )-5=1 4+( )=10 ( )+5=5 ( )-2=5 10-( )=2 ( )-6=4 ( )-4=2 7-( )=2 10-( )=1 ( )+3=8

怎样教孩子学习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怎样教孩子学习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计算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的很多东西都是在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只要数学的运算学好了,以后的数学学习就不会有很大的困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呢?今天我们就以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为例来进行探讨。 一、口算训练 最初的口算训练基本上都是10以内加减法运算,事实上,数学中的运算就是建立在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上的。如果在孩子刚学习数学的时候,家长们都够有意识的教孩子这些东西,那么他们在学习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就会很轻松。 另外,2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数学的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数学就像盖高楼大厦,而基本的计算能力就是打地基,如果地基都打不好的话,那么建起来的高楼也是摇摇欲坠的。 二、竖式计算教学 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自从开始学习了这种计算方法,它就开始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这种计算方法重新把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变成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所以,只要学会了这个方法,数学的计算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三、心算训练

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带着笔,或者随时都有计算器供我们使用,那么就 需要我们学会心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的都是在运用心算的技巧,如我 们去小卖铺买零食或者在路边摊买水果等都是在利用心算。 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完全可以采用心算训练,这个时候我们要教育孩子怎 样进行心算。小编本人运用心算的时候就是闭上眼睛,把两个数字放在大脑中,按照竖式计算的格式排列,然后计算出来,这其实是竖式计算的另一种方式。 关于数学运算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三个步骤进行,无论是多么复杂 的数字,只要通过前两部就会变得简单异常,关于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我们也要遵循这种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技巧,还能培养他 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乐趣。

20以内加减法技巧

这是我曾经看到的一位老师提出的困惑。反复思考多次,想找相关的资料,可思考再三,还是直接以自己对理论的理解与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谈一下这个问题。 幼儿学习加法是怎么学习的?以3+2为例,我们怎么教?其实最初是数数的方法,也就是先拿出三个,再拿出两个,让幼儿数一下。一年级的学生教学时也多用此法,经常使用的是小棒或手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开发,学生可能感觉数数的方法有些笨了,是不是有些简单的方法?妻子教幼儿园时,曾经试过,如3+2可以引导孩子把3放在心里,伸出两个手指头,这样依然用的是数的方法,但这样就可以从四开始,而不再是从一开始数。自然学习做起练习来就快多了。其实此处的方法有研究结果证明是两个阶段:一是从小数开始数,如5+6,把5放在心里,伸出6个手指头。二是从大数开始数,如5+6,把6放在心里,伸出5个手指头。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变化,计算的速度可是难以想像的快。如计算3+8,假如从一开始数,学生需要数11个,假如从小数开始数,学生需要数8个,假如从大数开始数,只需要数3个,计算起来那个快?这不言自明。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一个阶段,就是拆分法。以2+4为例,学生可以想像自己的手指头,先伸出两个,再伸出四个,那就是2与3 正好是5个,是一只后的手指头数。还有一个,与五放在一起就是6。也许有老师认为学生用从大数数的方法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再用拆分法?我简单介绍一下,数手指头,这几乎是所有孩子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而且有相当多的实践经验。那我们为什么不合理利用一下?因为在数手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几个手指和几个手指加在一起是五以及五个和一个是六,五个和二个是七,五个和三个是八,五个和四个是九,五个和五个是十。这些经验与拆分法放在一起,学生自然能经历了计算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必须经过多次操作、计算以及思考这些计算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法还会有问题吗?也许20以内的减法我还没有提到,可我们想过没有:似乎我说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逆运用,特别是放在心里一个数,在计算十以内的减法时,应该特别有效。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计算的时候基本要经过三个思维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借助物。比如,借助手指头、小棒、圆片、小东西等实物数数,得到结果。第二个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