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色超声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彩色超声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彩色超声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彩色超声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彩色超声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310007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花雪琴 崔明勇

【摘 要】【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对胆囊占位的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6例胆囊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和彩色血流图。结果 胆囊良性占位内血流以点状、线状为主,阻力指数(RI)=0.52±0.08,明显低于恶性组(RI=0.78±0.12),P<0.05;胆囊恶性占位内血流以分枝状或杂乱型为主,最大血流速度(Vmax)=(43.3±18.3)cm/s,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 彩超对胆囊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一些具有交叉重叠的声像图需加以临床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10(019)005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胆囊占位性病变;彩色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指胆囊肿瘤或胆囊息肉样病变与原发性胆囊癌,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故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胆囊疾病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本文对116例胆囊占位性病变的彩色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超声对胆囊疾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12月来我院B超体检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占位病变患者共116例

,平均年龄43岁(27~62岁),其中部分患者时有右上腹隐痛、不适,部分反射至胸背部,少数有黄疸、纳差,大部分无明显自觉症状,在行B超检查时偶尔发现。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有PHILIPS-iu22 Vivid-7等,探头频率3.5~5 MHz。患者检查前禁食8 h以上,检查时取多种卧位,多切面检查,扫查胆囊时观察息肉大小、数目、形态、边界回声强度、部位、后方声影及有无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等。重点观察病变的基底部、胆壁厚度,对可疑病变局部放大后微调彩色增益,并降低血流速度标尺,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血流色彩的分布状况,并记录多普勒频谱(PW),测量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各项测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平均数比较用t检验,良恶性组间血流参数比较用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用PEMS 3.1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恶性组18例,病理分型为混合型、实块型、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肿块最小1.2 cm,最大5.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