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

一、前言

由于牛乳的营养丰富,是最接近完善的食品,同时也极易腐败变质。因此乳的质量和饮用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完整的奶业产品链中,原料乳生产位于产业上游,其质量直接关乎最终乳制品的风味、感官、理化、卫生、营养与安全等。只有好的原料乳,才能生产出好的乳制品,后期的加工并不能从根本上使乳制品的基本质量变得更好。

原料乳的质量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质量和有害物质残留量及污染物量4个方面。理化指标也就是乳成分指标, 包括水分、乳蛋白质、乳脂肪、乳糖、矿物质、磷脂、维生素、酶类、免疫体、色素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 而原料乳的卫生质量包括体细胞数、细菌总数、抗生素残留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原料乳及乳制品的需求更加注重质量, 相应地对原料乳质量的重

点也由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向卫生质量指标转变, 因此, 原料乳的卫生指标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乳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标志就是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经由过去的数量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和安全竞争。

国外大多数国家都由奶业协会或政府部门制定原料乳计价体系,在全国或地区内统一执行,而国内都是由各乳品厂自己制定收购价格,没有监督机构。有的奶牛的牛乳由于质量原因被一家乳品厂拒收,就有可能被另一家以较低价格收购,或因奶源缺乏降低标准而收购,造成劣质牛乳、乳制品流向市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确保乳业发展和乳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设施方面比较落后。由于手工挤奶比重过大,致使原料乳质量与先进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我国制定的原料乳质量标准也相对偏低。在质量监测方面,只是少数大型加工企业在收购原料时做简单的质量监测,而第三方检测基本没有建立,难以确保原料乳的质量。

改善乳的质量的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涵盖整个乳品企业,它可以提高乳的生产率。改善乳品的质量的开始要从土壤、牧草和奶牛的开始。良好的饲料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哺乳期。挤奶、贮存和运输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于乳品企业来说,要想生产安全合格的的乳制品,从源头抓起,符合质量要求的合格原料乳收购是乳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的的根本保证。为促使奶牛场提高原料生乳质量,实施推广按质论价与优质优价的原料乳收购政策与计价体系是乳品加工企业奶源政策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作为第三方的社会化技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乳品加工企业不仅要知道奶牛场建立完整的原料乳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原料乳的生产现场管理,推行奶牛场管理的标准化等以满足加工企业需求的合格原料乳,实现奶牛场短期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应协助奶牛场推行以牛为核心的“牛性化管理”,建立预防为主的疫病预防机制,以保证奶牛场的长远利益。

现代化奶牛场控制原料乳的质量,必须从奶牛场建设、饲养管理、规范化挤奶、原料乳的贮存和运输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对原料乳的生产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使奶牛能够健康地生产优质牛奶,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生产过程对原料乳的污染,同时对各环节影响原料乳质量的因素加以预防或控

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质优量多的原料乳,实现牛场效益的最大化。二.设计的先进性分析

(一)质量管理设计所用方法

本设计采用因果图和排列图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方法。

(二)策略的原理

因果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是系统的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问

题原因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产品质量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进一步寻找原因。我们知道问题的产生往往不是一种或两种原因影响的结果,而常常是多种复杂原因影响的结果。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中,要找出真正其主导作用的原因,就需要用到因果图。

排列图是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遵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即:少数问题造成了不合格品的大部分,所以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质量问题,通常将所有质量问题分为A、B和C 三类问题:

所以主次因素排列图可以直观的找到主要问题,从而更有效的分析问题和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先进性分析

因果图可以全面、系统的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原因,因果图把已经发生的问题(结果)和造成问题的因素(原因)联系起来分析,形象的用干线(某个问题)、分线(大原因)、支线(中原因)、细线(小原因)等来表示。细线问题是造成支线问题的原因,支线问题是造成分线问题的原因,分线问题是造成干线问题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将发生的问题找出根源,从根本上解决。主次因素排列图可以从多个问题中找出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以图的方式表示,排列图法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

因果图和排列图联合使用,可以更全面,更系统的分析问题,从而从整体上对原料乳的生产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原料乳满足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原

料乳质量,获得更高的效益。

三.设计实施方案

(一) 设计方案

1.用因果图分析可能影响原料乳质量的因素,如下:

奶牛不清洁奶牛场环境卫生差

原料乳消毒不彻

2.用排列图找出影响原料乳质量的主要因素

对原料乳进行质量检验,并对其中的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共检查了七批,将

整理好的表如下:

排列图如下: 根据累积频率在0~80%之间的因素为主要因素的原则,可在频率为80%处画一条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以下的折线部分对应的原因项便是主要因素。

从上图上可以看出,造成不合格品的主要原因是操作、环境和工具,要减少不合格品首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其次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 质量管理(控制)要点分析

1. 奶牛场环境卫生控制

奶牛饲养环境直接影响原料乳卫生质量,若奶牛运动场、挤奶车间地面长期5635231890.0%20.0%40.0%60.0%80.0%

100.0%0

20

40

6080100

123

45频数

累计百分比项目6

数累计百分比%N=10图1原料乳生产中质量不合格排列图

潮湿,圈舍通风不好,特别是粪便清理不及时、不充分,牛体和牛舍卫生就很难保持清洁,导致奶牛乳房炎、肢蹄病、不孕症、难产等疾病发病率增加,引起原料乳中细菌数和体细胞数升高,从而影响原料乳的卫生指标。为改善奶牛饲养环境,良种场采取了以下措施:

1.1 牛场要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场区消毒范围包括场区内各条道路及道路两侧,运动场使用3%火碱;圈舍(夹杠、槽道、地面、墙壁)及牛体消毒,消毒药主要是浓度为0.2%的过氧乙酸(牛舍内及墙壁)和1:800消毒威溶液。

1.2 牛舍建筑应坚固耐用,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具备良好的排粪排水系统。在牛舍外设运动场,并和牛舍相通,每头牛占用面积20m2左右。运动场地要平坦,有一定的坡度,四周建排水沟。场内要有凉荫棚、饮水槽、矿物质补饲槽和干草补饲槽。

1.3 运动场有专人清除粪便,排除污泥积水,实行人工和机械化共同操作。冬季运动场内垫碎棒秸,夏季垫沙土,并定期清理,及时更换。牛舍内每班都要清除粪便等污物,要保持通风良好。

1.4牛舍和运动场周围种树、种草、种花,美化环境,改善牛场小气候。

2.饲养管理控制

良好的奶牛饲养管理是保证奶牛健康和奶牛生产优质原料乳的基础。奶牛发病后尤其是患乳房炎后,原料乳中药物残留、病原体、体细胞数会增加,使奶牛所产原料乳质量下降,并使与之混合的其它原料乳卫生指标也受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如下措施对奶牛进行饲养管理。(1)奶牛场各饲养阶段奶牛应分群管理,饲喂、挤奶时间不轻易变动。(2)每班饲喂后都要清槽。(3)严格执行防疫、检疫和其它兽医卫生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建立系统的奶牛病例档案。春秋各进行一次检蹄、修蹄。(4)坚持每天刷拭牛体,以保持牛体清洁和奶牛舒适,但刷拭牛体后不要立即挤奶。(5)给奶牛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减少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废弃的头把奶要挤入桶中,最后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6)每月以BMT检测乳房炎一次,乳房炎的高发季节(7、8、9月)每半个月测一次。对乳房炎和BMT检测“++”以上的牛,如乳房炎症表现不明显,乳汁无明显感官改变,可用无抗生素药物治疗,舍内护理。对乳房炎症明显,乳汁发生改变的乳房炎患牛,尽早转入病牛舍,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采用全身疗法。(7)对每月DHI报告中列出的体细胞数在70万个/mL以上的奶牛,做临床检查和BMT检测,以保持牛群处于良好健康状态。(8)疾病治疗期间及停药7天内应注意将原料乳单独处理,并注意病牛的隔离和消毒,以保证牛奶的安全。(9)正确注射疫苗使奶牛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可有效保护奶牛免受相应病原体侵染。抓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体的传入和繁殖。(10)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供给全混合日粮和清洁饮水,确保奶牛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3.制定挤奶操作规范

3.1 挤奶前应保持现场及牛体的清洁卫生

用高温消毒后的毛巾擦洗乳头,并做到一头牛使用一条毛巾的原则,以防交叉污染。挤奶时应将前三把的奶废弃,集中处理,不得乱扔。若发现奶有异常,必须与正常乳分开,另作处理。挤乳完毕后乳头可用0.5%~5%的碘仿浸泡消毒。

3.2 加强挤奶设备的清洗与消毒

(1)水冲洗。挤奶结束后,应及时冲洗挤奶设备,水温可控制在40℃左右,冲洗至排出的水无白色为止;

(2)碱冲洗。用质量分数为0.8%~1.2%的烧碱(NaOH)溶液,温度控制在75~80℃循环冲洗挤奶设备10~15min,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水呈中性为止。(用61 试纸检测);

(3)酸冲洗。规定每周至少1 次用质量分数为0.8 %~1.0%的硝酸液冲洗,温度控制在65~70℃循环冲洗挤奶设备10min,然后用清水清洗直至中性为止。

(4)消毒。每次挤奶前,用90~95℃热水循环消毒挤奶设备10~15min[4]。

4.原料乳的处理

4.1牛乳的净化:利用特别设计的离心机出去牛乳中的白细胞和其他肉眼可见的异物。

4.2配料:

(1)奶粉的添加:加入1%~3%的奶粉调节非脂干物质。

(2)蔗糖的添加:加入4%~8%的蔗糖调节酸奶的口感。

(3)均质:将调制奶加热到60℃,与均质机中,8~10Mpa压力下均质。(4)灭菌:采用高温巴氏杀菌法,90~95℃保持5min杀菌。

5.原料乳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

5.1 乳头表面的微生物对原料乳的污染

奶牛乳头表面很容易被粪便、土壤、青贮饲料、粗饲料、草垫等弄脏,使乳头表面附着大量的细菌和芽孢,若挤奶前没有清理掉乳头表面的污染物或未彻底清洗干净,则污染物上附着的细菌及芽孢就会随挤出的牛奶进入挤奶机或奶桶中,最终到达贮奶罐。牛奶中的芽孢主要就是从这里进入的。受污染的乳头可使牛奶中心细菌总数达105cfu/ml。

5.2手工挤奶对原料乳的污染

手工挤奶时,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挤奶员的双手和奶桶,严重的污染可使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总数达到$" 万个。另外挤奶员在患病期间挤奶易使牛奶感染上致病菌,并可使奶牛患乳房炎。

5.3水对原料奶的污染

水是原料奶中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目前,许多农场使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湖水、溪水、河水等,这些水中常常含有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用这种水清洗挤奶设备,残留在水中的微生物,如革兰氏阴性嗜冷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严重污染。清洗乳房用的温水,易被自来水中或其它途径的大肠杆菌和假单孢菌污染。这些细菌不仅污染原料乳,还可能引起乳房炎。

5.4 机械挤奶对原料乳的污染

使用机械挤奶时,微生物的波动范围最大,细菌总数可高达106cfu/ml。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设备表面清洗不良和牛奶残留所致,管道内残留的牛奶细菌总数可高达107cfu/ml。当乳牛被病原菌感染生病时,注射抗菌素来进行治疗是最基本的方法,如果在用药治疗期间照常挤奶,就会使挤出的乳中残留抗生素。

6.原料乳的贮存与运输

挤奶结束后应尽快(2h内)将原料乳冷却至2.5~4.0℃之间。原料乳在符合贮存温度的条件下贮存不得超过24h,过长会使原料乳中的嗜冷菌大量繁殖,影响原料乳质量。同时,应避免多天挤奶混合。贮奶罐每次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后才可再次贮奶,贮奶罐各个死角进行人工刷洗。未能运走的剩余原料乳最好不要与新挤的原料乳混合。要有专人对贮奶罐温度、产品状态实施定时监控,有定时的奶温记录。定期检测奶缸显示的温度与奶实际温度是否相符。要配备发电机组,在停电时可自行发电,不至于影响挤奶和其它工作的进行。奶泵及输奶管与贮奶罐用后都要清洗消毒,及时清洗装奶管道,用热水加次氯酸钠冲洗,并注意各接口的清洁消毒,装奶管道在冲洗后悬挂在清洁通风处待用,并有清洗记录。奶罐车必须具备隔热或制冷设备。使牛奶在运输过程中乳温上升不超过1℃/h,减少牛奶中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增殖。原料乳必须及时装卸,防止奶温升高。原料乳在运输途中奶温不应高于7℃。奶罐车交奶后必须彻底对罐内进行清洗消毒,清洗罐外壁,保持罐外清洁。

7.学生奶原料乳的质量控制措施

培育乳牛的目的是生产高产优质的牛奶及其乳制品,要达到此目的,除品种选育、饲料科学搭配、最佳饲养管理外,还要在疫病防治等方面采取措施。

7.1综合防疫

培育无病原牛群。外地引入的奶牛须隔离饲养,经确诊无病后方可混入牛群;建立、健全疫病预防制度和检疫制度,剔出有病或潜在感染的牛;防治乳房炎;防治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这两种病属人畜共患病,不仅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还危害人体健康。

7.2 保持牛体卫生

牛体不清洁是影响牛奶质量的重要原因,而牛舍及其周围环境过于污秽是导致牛体不洁的根本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牛体卫生。一般应做到牛舍通风、采光良好,温度适宜,舍内不堆放粪尿或青贮饲料。饲养人员要勤打扫牛舍卫生,定期消毒(每周至少一次),每班奶牛下槽后应及时清扫舍内地面,排除粪尿,保持饲槽清洁。平时要经常刷拭牛体以清除牛体的尘土、污物、粪尿等,挤奶前应认真清洗乳房。

7.3 减少直接污染

牛奶的污染与挤奶过程中与牛奶相接触的容器的清洁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奶桶罐、挤奶管道、运输桶、过滤装置以及贮存设备等的清洁程度。因此,挤奶各个环节中所有设备的彻底清洗和消毒是减少牛奶污染的重要因素。

7.4正确处理与保存牛奶

牛奶挤出后应迅速冷却到6"=以下,从牛奶挤出至加工前不超过!,>。整个处理过程牛奶不能与铜、铁等金属接触。另外牛奶不能在阳光下曝晒,倾倒时不能使其形成泡沫,否则会产生氧化味。

7.5 正确使用药物

一方面为使牛奶不产生异味,应管理好和正确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和消毒剂;另一方面经抗生素治疗的奶牛必须有一定的休药期,严禁将有抗生素的鲜奶作为原料乳使用。

7.6 严防掺假

目前有极少数生产者和销售商不顾商业信誉和职业道德,在鲜奶中掺入大量的水,甚至在变质的牛奶中掺入碱、尿素等物质,以次充好。因此收奶员和化验

员应严格把好原料奶的检收和化验关,认真负责地对原料奶进行感观检查、新鲜度检验、理化成分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原料奶的检验与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程,只有抓好奶牛饲养的各个环节,在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各个方面狠下功夫;只有抓好挤奶前、挤奶中、挤奶后的几个重要环节的管理措施;只有加强原料乳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才能保证鲜奶及其制品的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牛奶。

(三) 质量成本比较核算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与费用,努力扩大收入以取得尽可能大的利益。由于地区、生产规模、生产量、生产工艺的不同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等,使各种原料乳的的单位成本、销售价格等方面相差很大,在我国北部和西部地区的乳品价格企业由于原料乳价格低、人工费用低、能源消耗低,主要乳及乳制品的单位成本、出场价格低、产品市场价格也低,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则相反,同时生产规模大、生产量越高、管理水平越先进的企业产品成本越低。因果图和排列图相结合的方法作从总体上对原料乳的生产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奶牛场的建设、饲养管理、挤奶管理及对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虽然使企业投入了一部分经济,但在保证乳品质量方面大大降低了预防成本,为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四、可行性分析

在对原料乳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因果图和排列图想结合的方法,有效的消除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在乳品生产过程解决了很多风险,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降低了成本,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在人力方面,企业注重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卫生的管理,通过为生产经营人员提供工作服、洗手时的设备设施以及洗手液、消毒液,制定企业个人卫生要求,定期为生产经营人员做检查等,由于原料乳营养丰富,易受微生物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各项标准法规,保证每个环节正确实施。为了提供经济效益,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优势,企业就必须在原料乳生产的技术方面时时改进,提供啤酒的生产效益。

五.总结

中国奶牛养殖业正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从小散低型向大型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作为现代化牛场的核心管理技术——原料乳质量控制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现代化牛场或者现在正在向这一方向转变的奶牛饲养场,应该尽快掌握并实施这套成熟的管理体系,使每个大型奶牛场都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乳品的质量和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奶,而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因素又很多,故只有各有关方面积极主动采取一定的措施,原料奶的质量才可以得到保证,各种各样的乳品才能吃得安全和放心。这需要有政府的正确引导,行业对法制法规的认真贯彻,认真执行原料乳的质量控制管理,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乳品检测手段的提高,以及积极地实施原料奶第三方检测相结合,才能够在保证奶农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人们对乳品安全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俊主编.原料乳生产与质量控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2]张伟. 中国奶牛养殖业研究[ D]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2.23~ 24.

[3]谢继志,范立冬,赵平,等.液态乳制品科学与技术[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426-428.

[4]史春光,董平,王环宇,等. 生鲜牛乳细菌增长情况及因素分析[J]. 中国乳品工业,2000,28 (1):31- 35

[5] 孔保华主编.乳品科学与技术.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7] 张和平, 张列兵主编. 现代乳品工业手册.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 2005

[ 8] 李文红, 孙丽新. 我国奶业质量安全情况分析[ J]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27( 1): 175~178

[ 9]林树斌. 优质牛奶只能来自管理良好的规模化奶牛场[ J] . 中国奶牛, 2006, ( 3) : 46~ 47

[10]周炜. 高质量原料乳的生产[J]. 中国乳品工业,1998,26 (1):31- 33.

[11]米占烽.牛奶的污染及防止措施.中国乳业. 2002(7):26~27

监理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监理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和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监理对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5.1.1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质量。 5.1.2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的信息。 2)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5.1.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施工试验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施工试验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由于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法律、法规对其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控制做出了有别于一般商品的专门规定,为了便于施工、监理、业主掌握有关规定,在此将分散于各技术标准文件中的主要原材料及施工试验质量控制合格判定进行分类归纳,以供各方参照。 一、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以下简称进场)使用前除应由供应商提交相关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外,还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合同约定、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对规定的品种、参数,按一定的规则抽样检验,称为进场检验。 1、钢筋:钢筋进场检验以同牌号、同规格、同一出厂检验合格证不超过60t为一批,抽检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冷拉伸长率、弯曲性能四项指标;对有一、二级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进场检验某一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应根据不同种类钢筋的抽样方法从同批钢材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该项目的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必须在监理见证下退货,并将相应记录归档备查。加倍取样复验合格的,属合格材料。 2、水泥:进场检验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抽检强度、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指标。 当水泥初凝时间或安定性指标不符合有关标准时为废品,应在监理见证下退货,并将相应记录归档备查;终凝时间、细度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施工试验质量控制: 1、结构混凝土强度试件 1)标准养护试件 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工作班,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特殊部位、品种取样从其特殊规定。标养试件脱模后应在相对湿度>95%,温度(20±2)℃的条件下标准养护至28天龄期进行试验,一组三块试件,其强度代表值按下列规定确定:

材料采购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采购质量保证措施 1物贷采购 根据合同要求,工程部在进行施工计划编制的同时,进行材料使用计划的编制,由材料部按《质量手册》的要求,进行采购信息收集,供应商评审,报项目经理和上级材料主管部门批准,订立合同。 各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入现场后,由材料部入库保管,入库前,材料部对相关材料的名称、数量及外观质量、几何尺寸进行验证,并作好标识工作和有关的台帐,有关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复印一份,原件交工地试验室保管,工地试验室按关规定进行抽样试验,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有关专业性较强的单项工程需要分包施工的,由工程部提出具体意见,报项目经理审核,根据《工程分包控制程序》,进行分包商评审,合约部和工程部负责有关商务和施工能力方面的评审,技术质量部负责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业绩考评,然后,由项目经理决策,报上级批标。在本工程中专业分包不能进行再分包。 2标识和追溯性 产品标识按不同对象和时段进行。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标识,有材料部和工地试验室负责,进行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和批发的挂牌标识,工序标识由技术质量部负责,采用记录的方式进行。 3产品的保护 本工程涉及的产品保护主要是已完结构物的保护,由工程部负责实施,对道路边的结构,进行包裹防护。 对产品运输中的防护,由工程部提出防护措施,采取包裹、衬垫等手段,实施产品的防护。4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工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由工程部负责进行,要求建立台帐和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监控,工地试验室和项目测量控制中心具体实施。

5产品检验 进贷检验由材料部负责,工地试验室按有关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工序检验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工地试验室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验证检验。 最终检验在工程项目施工按合同要求实施完毕,各类检查检验数据齐全,技术质量资料满足规定的要求,由项目经理向业主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6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当出现不合格点:由施工员负责,操作班组长组织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处理,一般不合格:由项目部质量员向施工员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内容和方法,复验结果、完成时间,当出现严重不合格:质量员报告总工程师,并报请上级有关质量管理部门、监理、业主等参加处理,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不合格,由材料部组织,合同技术质量进行处理。 7测量、分析和改进 根据为客户提供优良的建筑产品的原则,对质量管理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7.1数据分析 项目经理部各部室都要求在质量体系统运营过程中收集足够的信息和数据,以便项目经理对质量体系统的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 技术质量部负责收集工程质量状况、不合格控制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工程部负责收集工程进度、设备人员配置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材料部负责收集材料供应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和约部负责收集和客户有关的信息,提供合同支付和资金运营方面的数据。 大楼室负责收集文件资料管理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原料药分析方法开发流程

原料药分析方法开发流程 分析方法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起到的是灯塔”的作用,是原料药及制剂开发、质量控制 的标尺及眼睛,因此分析方法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起到了领航员的作用。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 原料药分析方法的开发流程。 原料药的分析方法开发一般分为两大部分:1、起始物料的分析方法开发;2、中间体及API 的分析方法开发。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起始物料的分析方法开发先行,但是一般在 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中间体及API的分析方法先行开发。主要是因为,在打通工艺路 线时期或者是文献调研的阶段,主要是针对中间体及API的分析方法的工作。只有在工艺 优化的中期或者中后期,对起始物料厂家基本选定时才会有针对性的启动起始物料的分析方法开发工作。虽然如此,考虑到逻辑顺序,还是按照起始物料、中间体、API这样的顺序进 行逐一介绍。 一、起始物料 1、合成路线的获取 在启动分析方法开发工作之前,一定要获得起始物料厂家提供的合成路线,需要包括以 下几点:起始物料、中间体、反应溶剂、后处理溶剂及关键催化剂等。如果厂家提供反应步骤过长,一般选择3-5步即可。 2、杂质分析 结合起始物料厂家提供的工艺路线,对可能存在或者产生的各种杂质进行详细的分析, 为分析方法开发的方向奠定一个基础,也好对所需要的仪器耗材有提前的准备。一般涉及杂 质如下: 3、分析方法的开发

起始物料路线中所涉及的杂质种类,进行对应分析方法的开发。以厂家COA及提供的 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自身工艺对起始物料质量的要求,建立适合自己的起始物料内控方法。 4、分析方法的验证 在API工艺进行逐级放大前,取得起始物料供应商提供的不小于3批的中试生产批量 样品,使用一批次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工作,其余批次进行分析方法重现工作,同时也是为了验证厂家提供起始物料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5、杂质限度制定的依据 根据多批次起始物料的检测结果,以及API杂质限度的要求,结合工艺路线对杂质的 二、中间体 中间体分为过程控制及质量控制,过程控制主要监控反应进行的程度,质量控制是制定 中间体的中控标准。 1、过程控制方法 1)过程控制方法的开发 根究反应液的具体情况以及涉及物料自身的性质,中间体的过程控制方法可以选择TLC 或者HPLC的手段进行控制。一般在反应过程中主要关心的是原料的剩余及产物的生成情 况,所以确保在原料及产物峰周围没有干扰。如果有需要特殊关注的杂质,也需确保杂质的 分离度、峰纯度等。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节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司据此制订的材料采购程序,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管理网络,确保所采购的各种材料能满足质优、价廉的要求。 二、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就可获得质量好、 价格低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 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乃是提高综合效益,确保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 四、加强材料运输、储存、领用管理 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加强材料限额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 失变质,乃是确保材料质量、节约材料的好办法。 五、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1、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材料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 2、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3、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合同规定不 符的一般材料;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均应进行抽验。 4、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规程》,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5、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砼、砂浆、防水材料等的配合比,应事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六、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1、对主要装饰材料及建筑配件,应在订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或看样订货;主

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进货渠道、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工程进度,采购相关的辅材和设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方对材料的采购,在贯彻甲方要求的同时,根据ISO9001质量体系及贯标要求,逐一对每一种工程材料供货厂家的材料质量、信誉、供货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 材料采购工作的重点,一要保证所采购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二要保证所采购的材料价格合理,要做到这样二点,必须严格执行如下采购工作的流程: 1.材料供应管理制度 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贮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2. 材料、设备验收制度

2.1 材料、设备进场前审核 本工程所有材料,包括多种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材料,先将生产厂家简介、材料技术资料和试验数据及材料样品、实地试验结果等各种技术指标报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凡是资料不齐全或未经批准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用量大而对质量又至关重要的材料,具备上述各种资料后,仍将对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的检测手段进行实地调查。 2.2材料、设备进场验收 (1)对所有材料进场时,项目部材料部、质量员等根据有关技术指标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验收,包括材料出厂合格证、与材料设备相符合的标牌、质量检验报告、厂家批号等。 (2)按规定应进行抽样复验的材料,严格按规定比例、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3)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及时连同合格证等技术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进行材料验收。杜绝不合要求的材料进入现场。 (4)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 (5)进场设备开箱前,包装必须完好。除了应持有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外,酌情应有随机附件、保修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等。设备开箱,应有开箱记录。(6)无生产厂名和厂址或牌证不符的设备,不用于本工程。进场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应保持其原有的外观、内在质量和性能,在运输和中转过程中发生外观质量和性能损坏的设备不用于工程。 (7)对材料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必须充分了解,以便慎用选择使用材料。凡是用于重要结构、部位的材料,使用时必须仔细核对、认证其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有无错误,是否适合工程特点和满足设计要求。 3.材料保管制度 对购入的材料和成品,设置专门的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发放,并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妥善保管,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1)材料按要求分类、分规格堆放,并堆放整齐,做好防护。 (2)在每种材料旁设标志牌,指明材料品名、产地、规格及检验状态等。禁止使用末验收或标示为不合格的材料,对不合格材料及时退回。 (3)针对不同的材料,采取相应的存储措施,如分别考虑温度、湿度、防尘、通风等因素,并采取防潮、防锈、防腐、防火、防霉等一系列措施,保护不同材料,避免材料损坏。 (4)仓库管理要有严密的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

20060418原料药质量研究中无机杂质的控制

原料药质量研究中无机杂质的控制 审评三部审评五室傅萍蒋煜 20060418 摘要:通过对药物无机杂质的引入途径、种类以及控制方法的讨论,以期申请人关注对原料药无机杂质的研究。 关键词:质量研究无机杂质 任何药物的非己成分均为该药物的杂质,按理化性质一般可将杂质分为三类:有机杂质、残留溶剂及无机杂质。目前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机杂质和残留溶剂考察上,容易忽视对无机杂质的考察。由于无机杂质对药物的有效性、纯度、安全性等具有一定影响,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一、引入途径和种类 无机杂质多由生产过程中引入,在贮存过程中引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途径:1、起始原料引入,特别是复杂的原料(有机物),可从该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中间体检测报告得出信息;2、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或未反应完全的试剂,如:钠盐、硫酸盐、氯化物、硫化物等;3、生产过程所用的金属器皿、管道以及其他不耐酸、碱的金属工具,则可能引入砷盐,以及铅、铁、铜、锌等金属杂质。 从上述过程来看,无机杂质一般是已知和确定的,包括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金属、无机盐、其它杂质(例如:过滤介质、活性碳等)。按性质可分为信号杂质(或指示性杂质)和有害杂质。信号杂质本身一般无害,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药物的纯度水平,如氯化物、硫酸盐;有害杂质对人体有害,可在体内蓄积,主要指砷盐、重金属等。下表是ICH和美国药典对杂质种类的划分以及进一步细分。

表一:ICH和美国药典对杂质种类的划分以及进一步细分 二、杂质检查 通常来看,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无机杂质时,则应进行针对性研究,由于药物降解产生无机杂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在稳定性研究中一般可不做考察。 (一)无机阴离子 中国药典纳入的无机阴离子包括硫酸盐、氯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磷酸盐、含磷物质、氰酸盐、碘化物、碘酸盐、硝酸盐、氟化物、溴化物、硫代硫酸盐等。 硫酸盐、氯化物:信号杂质,多用于不能以其他更直接的方法控制确切的杂质时,考察样品纯度是否达到一定要求,不作为质量标准的普遍要求。中国药典纳入的几种药物限度分别为:丙磺舒(氯化物0.018%)、磷酸咯萘啶(氯化物0.0.3%)、富马酸亚铁(硫酸盐0.2%)。 硫化物:有毒杂质,应注意药典附录硫化物检查法中标准硫斑固定为5μg的硫(s),供试品的量应与之匹配。中国药典纳入的几种药物限度分别为:黄凡士林(0.00017%)、对氨基水杨酸钠(0.001%)。 氰化物:有毒杂质,药典收载中纳入两种方法,可以检出达到痕量级。中国药典纳入的碘解磷定限度为0.0005%。 (二)金属离子与重金属 中国药典纳入的金属离子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铜、锌、镍、铅、铁、硒、砷盐等。对重金属的检查不同于对单一金属离子的检查,后者是具有针对性的。 硒:毒性杂质,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如某些甾体激素类药物,在生产中使用了二氧化硒脱氢,可能引入该杂质。中国药典纳入的醋酸曲安奈德限度为0.005%。

原材料质量控制方案

附件: 原材料质量控制方案 1、编制依据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及《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以及现行国家标准、施工规范要求,为确保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结合项目经理部实际情况,特编制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制梁场原材料质量控制方案,以备实施。 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范围 根据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工作内容和结构设计情况,拟进行质量控制的原材料主要有:钢绞线、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圆盘条、热轧带肋钢筋、水泥、锚具、支座、外加剂、矿粉、粉煤灰、河砂、碎石、塑料波纹管等。 3、原材料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 3.1原材料质量控制组织机构 为认真做好本合同工程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江门梁场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其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梁场应参照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图设置以质检室、试验室、材料室为组员的原材料质量控制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 3.2原材料质量控制领导小组 组长:潘传伟 副组长:晏洪 组员:邓洪坤李辉明杨勇 3.3职责划分 质量控制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对合格材料供方进行评审,确定合格材料供方;建立和完善原材料质量保证体系,监督质量控制运行情况。负责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考评。 材料室职责:负责牵头对料源(厂)的考察,为质量控制领导小组选择合格材料供方提供依据;负责原材料运输环节中的质量控制;负责对原材料进场时质保资料的检查,并通知试验室、安质室进行质量检验;坚持按照材料使用通知单发放材料的制度,确保不合格材料不进场、不使用。坚持原材料可追溯记录制度。 试验室职责:协助材料室对料源(厂)的考察;负责原材料进场的性能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推荐WORD范文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 生物制品是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活性的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复杂,可能引入外源因子或毒性化学材料;产品组成成分复杂且一般不能进行终端灭菌,产品的质量控制仅靠成品检定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和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降低制品中外源因子或有毒杂质污染风险,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的必要措施。 本规程是对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 一、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系指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生物材料和化学材料。 本规程所述原材料不包括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起始原材料(如细胞基质、 菌毒种、生产用人血浆和动物免疫血清等) 1.分类 按照来源可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原材料,主要包括来源于微生物,人和动物细胞、组织、体液成分,以及采用重组技术或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生物原材料等;另一类为化学原材料,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材料。 2.风险等级分级及用于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求 根据原材料的来源、生产以及对生物制品潜在的毒性和外源因子污染风险等,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按风险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四级,各级生物制品原 材料至少应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见附表1;对于不同风险级别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充分考虑来源于动物(或人)的生物原材料可能带来的外源因子污染的安全性风险。 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原材料,有机溶剂的使用应符合本版药 典附录“残留溶剂检测”的相关要求。 第1级为较低风险的原材料,为已获得上市许可的生物制品或药品无菌制剂。如人血白蛋白、各种氨基酸、抗生素注射剂等。 第2级为低风险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并按照我国现行药品GMP生产的用于生物制品培养基成分以及提取、纯化、灭活等过程的化学原料药和药用级非动物来源的蛋白水解酶等。 第3级为中等风险等级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非药用,包括生物制品生产用培养基成分、非动物来源蛋白水解酶、用于靶向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 生物制品提取、纯化、灭活的化学试剂等。这类生物制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应

原料药管理制度

1.为加强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原料药经营过程中的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条例》、《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2.内容: 2.1原料药购进管理: 2.1.1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购、质量第一”的采购原则,应从具有生产、经营原料药范围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进。 2.1.2对首次经营的原料药,应要求供货方提供生产批准证明文件和法定的质量标准。对首次购进的原料药,按首营品种审核制度的要求进行先审批、后购进。 2.13原料药的采购活动应符合公司购进药品的管理制度。 2.2原料药收货管理: 2.2.1收货员应严格按公司收货管理制度、收货与验收操作规程收货。 2.2.2收货员应检查运输方式、随货同行单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随货同行单(票)和采购记录核对药品,符合收货要求的方可收货,对不符合规定的,应予以拒收。2.3原料药验收管理: 2.3.1验收原料药,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对其包装、标签进行检查,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可以不开箱查看。 2.3.2验收原料药时,每批均应要求供货方提供加盖其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药品出厂

检验报告书,对无药检合格报告书的原料药,应予以拒收。验收结束后,应当将抽取的完好样品放回原包装箱,加封并标示:“验讫”字样。 2.3.3验收进口原料药应当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的相关证明文件:《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注明“已抽样”的《进口药品通关单》。 2.3.4一般情况下原料药到货后二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 2.3.5验收要做好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应符合公司验收管理制度相关要求。 2.4.原料药储存保管管理: 2.4.1按其贮藏条件的要求(常温库:10-30℃;阴凉库不高于20℃;冷库:2-8℃;相对湿度:35%-75%),将验收合格的原料药存放于相应的库区中,原料药应专区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2.5.原料药养护管理: 2.5.1加强对原料药的储存养护,严格控制温湿度条件。为缩短原料药的在库储存时间,应适当控制其库存,按需购进。 2.5.2养护员根据库房条件、外部性质、在库原料药的性质及流转情况,按公司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养护和质量检查,并按规定填写养护档案。 2.5.3养护过程中发现质量可疑的药品应当立即采取停售措施,并挂待处理标识牌;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同时报公司质管部确认处理。 2.5.4每季度对原料药进行养护汇总分析。 2.6.原料药销售管理: 2.6.1销售原料药时,应严格审核购货单位资质,只能销售给具有该经营范围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对于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能销售。 2.6.2按公司销售管理制度销售,并按规定做好相应的销售记录。 2.7.原料药出库复核管理: 2.7.1按照“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出库,如“先产先出”和“近期先出”出现矛盾时,应遵循“近期先出”的原则。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 工程5-2项目经理部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 (1)材料供应无计划、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混堆,加上管理不善,使水泥、钢材等材料产生受潮、变质、锈蚀,失去原有的性质。 (2)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错检,使不合格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3)施工中特别是钢筋未按设计图纸规定要求采购,焊接(搭接)焊缝不合格未及时检测控制,易造成质量事故。 (4)材料半成品构件,未及时进行检测,就直按安装在构造物上,易造成意想不到的质量事故。 二、常用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 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质(如强度、硬度、弹度和塑性等)。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精炼的技能,就能确保工程质量。对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或卵石、混凝土外加剂、等,首先要知道材料的必检项目,才能对材料是否合格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下就几种常用的材料必检项目简介如下: (1)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重量偏差。 (2)钢筋焊接(搭焊接):抗拉试验。 (3)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初凝时间、必要时需做胶砂流动性。 (4)粉煤灰: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 (5)砂: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相对密度试验。 (6)碎石或卵石: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必要时应做堆积密度试验和表现密度试验。

(7)混凝土外加剂:固体含量、减水率、抗压强度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试验。 三、常用材料检测频率 (1)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应取双倍试验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验收钢筋判为不合格。不合格钢筋不得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混入其他批量中。 (2)水泥袋装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同期的水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 (3)散装水泥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以一次进厂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 (4)砂、碎石或卵石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要400m 3或6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 (5)外加剂。必需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质量(重量)、出厂日期、性能和使用说明,使用前应以每次进厂的数量进行性能检测。 (6)粉煤灰。以200t相同等级,同厂别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粉煤灰的计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计算。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所有材料,如水泥、钢材、黄砂、石子等,严格按照图纸说明的材质、规格、技术性能要求及质量要求去采购。自购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除按照上述程序外,也将按照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规定的材料采购执行程序来管理。并随时配合甲方、监理与质监站作必要的抽样检查,退换不合格的材料,确保采用合格材料。 1、材料采购控制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进货计划,并注明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送货日期、送货方式、供应单位、检验标准和验证方式、加工定制物料的规范、图样、检验规程等技术文件名称和适用版本,同时采购物料时,根据类别和对工程质量影响的程度,对分供方进行评价。 根据分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支付能力和社会信誉度等,必要时进行产地取样、抽检等,并填写《分供方评价表》,确保物料的质量,同时对分供方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评价调整。 当建设单位(业主)要求对供应物料进行验证时,物资采购部门必须提供必要的条件进行配合。 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按采购文件、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清点复核进场材料,按品名、规格、数量、厂名与供应单位、交接地点、交货日期作好记录,填写《可追溯性的记录》表,入库定位采用标签挂牌,并辅以记录的方式进行标识或维护原有标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做好已完分项分部工程转序的《施工日志》,对投入施工后不改变其原始形态的产品,继续维持其原有标记,并注意防护,对构配件利用《施工日志》记录其部位、施工人员、施工日期、施工质量等。对投入施工后立即改变其原始形态或被隐蔽的产品,利用《施工日志》记录其施工用料、施工部位、施工人员、施工日期、施工质量等,必要时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单也可作为产品的标识。 对工程施工中所用水泥、钢筋及配件、焊条、焊剂及焊药、骨料、外加剂、防水材料、新材料、新产品等必须保护产品在施工流程中的原始凭证、质量记录相一致,每个或每批产品有唯一标识,以保证其可追溯性。

原料奶生产体系的全程质量控制及其预防措施

原料奶生产体系的全程质量控制及其预防措施 马燕芬1,2,赵 军1,王丽芳1,卢德勋2 (1.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2.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31) 摘要:原料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乳制品的质量,为确保乳制品的食用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着重从牛奶源头出发,对影响原料奶质量的生产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原料奶;奶牛;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S8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0)06-0139-03 原料奶质量直接影响着乳制品的质量,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影响原料奶质量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奶牛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奶牛健康、奶牛饲料原料、饮水质量、挤奶过程、贮存与运输等。因此,控制好以上生产环节对于提高原料奶的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原料奶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进行了综述。 1饲养管理与原料奶质量 1.1饲养环境管理奶牛饲养环境直接影响牛奶 质量,若奶牛运动场、挤奶车间、圈舍场地地面及走道长期潮湿,圈舍通风不好,特别是粪便清理不充分、牛只拥挤时,奶牛牛体由于起卧,其后部、腹部和乳房容易粘上泥土和粪便,再加上乳房未剪毛,这样牛体和牛舍卫生就很难保持清洁,同时也会增加奶牛乳房炎、肢蹄病、不孕症、难产等疾病的发生而影响奶牛利用年限,进一步加大原料奶中细菌数和体细胞数而影响原料奶的卫生指标。 为改善奶牛饲养环境,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奶牛场应选在地势高、干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环境幽静、交通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和三度污染、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严禁在低洼潮湿、排水不良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建场。②牛舍建筑应符合卫生标准,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宽敞明亮、具备良好的清粪排水系统、舍外设粪尿池。③在牛舍外的向阳面,应设运动场,并和牛舍相通,每头牛占用面积20m 2 左右,运动场地应平坦,为沙土地,有一定的坡度,四周建有排水沟,场内有凉荫棚、饮水槽和矿物质补饲槽,四周围栏应坚实、美观,运动场应有专人清扫粪便、垫平坑洼、排除污泥积水。牛舍内不要存放粪便等污物,通风要求良好。④牛舍和运动场周围应有计划地种树、种草、种花,美化环境,改善牛场小气候。 1.2奶牛饲养管理奶牛皮肤、毛,特别是腹部、乳 房、尾部容易被土壤、牛粪、垫草等所污染,是微生物附着的重要部位,不洁牛体所附着的尘埃每克中的细菌数常达几亿至几十亿个,牛体所附着的粪块每克中的细菌数可达几亿至上百亿个,所以在挤乳前1h 须进行牛体清洗。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对奶牛进行饲养管理:①奶牛场各饲养阶段的奶牛应分群(槽)管理,合理安排挤奶,作息时间不应轻易变动。②严格执行防疫、检疫和其他兽医卫生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建立系统的奶牛病例档案;每年进行1~2次健康检查。春秋各进行一次检蹄、修蹄,建议在犊牛阶段进行去角。③应坚持每天刷拭牛体,必要时用水清洗,以保持牛体清洁和奶牛舒适,但刷拭牛体后不要立即挤奶。奶牛每天应保持一定时间和距离的缓慢运动。④挤奶时不要喂易飞扬的饲料。青贮料也不宜存放在挤奶的牛舍里,以免影响牛奶的气味。经常性修剪乳房和胯部牛毛,减少污物的积累,防止牛毛和污物掉入挤奶桶或挤奶杯中。⑤对于奶牛生产中产生的粪尿及废水要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给奶牛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减少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⑥奶牛每胎必须有 60~70d 干奶期,建议采用快速干乳法。2 奶牛健康与原料奶质量 奶牛健康是生产优质卫生原料奶的基础。奶牛发病后尤其是患乳房炎后,原料奶中药物残留、病 本文首次发表在《中国畜牧杂志》2008年第20期。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专项项目 (2060403)。 作者简介:马燕芬(1979—),女,助理研究员,博士,主 要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技术。 通讯作者:卢德勋(1937—),男,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 要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调控。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31(6-7):139-14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百年院庆论文集——— 畜牧特刊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 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5.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5.1.1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质量。 5.1.2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的信息。 2)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5.1.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5.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为:钢管、法兰、管件和涂料。 1、物资部在原材料的购买上选择的是经过评定的合格供货商。 2、检验员收到报验单后,确定需依据的检验标准后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家、品名、规格、数量、日期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3、钢管: 3.1、对钢管的检验应以同一规格、同一材质、同一批数量按5%进行抽检,若抽检出不合格品应加大抽检数量。 3.2、首先对钢管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结疤、夹渣、断焊、凹凸不平、油污等缺陷。 3.3、根据来料种类、材质不同,依据检验标准对钢管的规格、壁厚、外径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4、法兰: 4.1、法兰应以同一厂别、同规格、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10%的比例抽检,但不低于10片,抽检出不合格片应加大抽检数量。 4.2、首先对法兰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划伤等缺陷。 4.3、根据来料规格对法兰外径、内径、孔中心距、螺栓孔直径、厚度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5、管件: 5.1、管件为全检。 5.2、首先对管件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5%且最大深度不得大于0.8mm的结疤、折迭、轧折、离层等缺陷。 5.3、检查管件的规格、外径、壁厚、角度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6、涂料: 6.1、涂料应以同一厂别、同一编号、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50袋或箱为一验收批,从中抽取2袋或箱取样。 6.2、选取标准的样块和直管为试件,喷砂除锈,用氧气或随炉加热,按涂料的涂覆温度进行涂覆。 6.3、试件冷却后,对试件进行各项目的检验。 7、检验完成后,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通知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 8、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不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立即将检验情况通知仓库保管员及物资部。 9、仓库保管员在接到检验部门出具的验证合格报告单后方可发料。否则因发料出现的失误由材料员负责。 10、回馈进料检验情况,并将进料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汇总报与有关部门。

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及规定

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为保证建筑专业工程质量,必须控制原材料进厂及过程中的质量。现就建设工程建筑专业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及控制程序作如下规定,项目部、施工队及有关部门必须遵照执行。 一、材料质量控制 1.建筑钢筋的质量控制: 1.1供应部门采购钢筋时,必须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原件,如复印件则加盖销售商红章,并注明原件存放单位、购买数量、经手人签字及采购日期。 1.2采购人员对所采购的钢筋必须认真核实钢筋与质量保证资料是否相符,以防劣质钢筋混入。 1.3对进厂的钢筋,供应部门在取得出厂合格证件后,按出厂炉号分别及时委托试验室进行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对检验不合格的钢筋严禁用于工程,并限期运离现场,防止用错。 1.4经进厂检验合格的钢筋,钢筋出厂合格证件和进厂复检报告原件由供应部门整理归档,并做好详细的跟踪管理台帐,便于检查。待工程竣工时由质检部门统一归档,作为竣工资料统一移交业主。 2.水泥的质量控制: 2.1供应部门采购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原件,优先使用有质量保证的大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2.2 水泥进厂后,供应部门必须按规定及时委托试验室进行检验,合格后用于工程。对检验不合格的水泥严禁用于工程,并限期运离现场,防止用错。 2.3经进厂检验合格的水泥,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原件和进厂复检报 告原件由供应部门整理归档,并做好详细的跟踪管理台帐,便于检查,待工程竣工时由质量员统一归档,作为竣工资料统一移交生产。 3.砂子、碎石的质量控制: 3.1物质科对当地采购的砂子、碎石,供应部门应先向供货单位随机取样,委托试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再大批进料。对进厂的砂子、碎石必须按规定及时委托试验室进行检验,对进厂检验不合格的砂子、碎石立即运离现场。 3.2砂子、碎石的进厂检验报告原件由物质科整理存档,并记入各自的台帐。待工程竣工时由质检部门统一归档,作为竣工资料统一移交业主。 4砌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4.1供应部门采购的砌筑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厂后及时委托试验室进行试验。检验报告由物质供应部门整理,待工程竣工时由质检部门统一归档,作为竣工资料统一移交业主。 5其它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5.1供应部门采购的其它建筑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件原件。对规定做复检的材料,供应部门应按规定委托试验室进行复检,施工单位领用材料时,供应部门必须将所领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原件、复检报告同时移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5.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5.1.1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质量。 5.1.2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的信息。 2)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 ;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5.1.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5.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5.3施工阶段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 备、器材等都将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织部分,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工程原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工程原材料设备质量控制 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5942工程原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措施 Engineering raw material equipmen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工程原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 材料、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加强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 1、原材料检验要求 1.1钢筋 到达现场的每一批钢筋都需根据中国规范GB700-和GB1499-进行取样,检验其质量和性能。 钢筋受拉试件要求在工程施工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材料特性试验,用于初步估计轴向缩短和主体结构的预调整值计算。 1.2水泥 现场水泥必须根据国标GB175-对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

强度进行试验。 1.3骨料 骨料须符合中国GB50204-2002及中国国家标准(GB/T14684-2001)和(GB/T14685-2001)的规定。并对骨料的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等指标进行试验检测。 1.4混凝土 施工中混凝土的取样制作应按国标GB50204-2002进行,在搅拌点或浇筑点取样。取样的数量和频率须按国标GB50204-2002或业主代表的指示。 型钢混凝土柱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的收缩评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注前均需试配设计,并制作混凝土试块测试标养龄期7天、14天、28天、90天的混凝土弹性模量。上述测试要在施工期间保持每3个月进行一次。 2、原材料、设备检验措施 2.1设立材料设备采购领导机制。各专业公司根据专业特点,抽调技术、质量、生产、材料等部门专家,组成材料设备采购领导小组,确立工作原则,确定采购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