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破产法对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正文+开题+综述】

论我国破产法对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正文+开题+综述】

论我国破产法对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正文+开题+综述】
论我国破产法对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正文+开题+综述】

BI YE LUN WEN

(20 届)

论我国破产法对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

【摘要】在近几年的金融风暴中,很多的公司都因此倒闭,递交了破产申请。此类公司规模有大有小,小的许许多多缘由也不少,大的也有其例,其中最有名的公司便是美国第四证券公司雷曼兄弟公司。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与世界接轨,故而在这场风暴中我国的许多公司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外贸公司以及中小型企业也因此倒闭!虽然说合法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特性,但在这个过程并不是美好的,这些公司陷于困境,或有意或无意,债权人权益也得到有效的实现。因此,经过利益的平衡合理的考量,出现了一种可以解脱受困企业,又可以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就是破产制度。对于支付不能的公司怎样保护其债权人的合法债权这便是本文的问题所在,本文将先就“当然保护破产债权人权益”这一小问题进行总体说明,然后分别以“破产程序中的财产管理制度”、“破产债权人自治机制”以及“违法破产的法律责任”三方面来说明怎样具体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债权。

【关键字】债权人权益保护破产制度财产管理制度自治机制

【ABSTRACT】The financial turmoil in recent years, many companies are out of business, submitted for bankruptcy. Sizes from these companies, why are many of the numerous small, large, have their case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mpany is the fourth U.S. securities firm Lehman Brothers.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TO and the world, therefore in this storm of many companies in China have also been some impact, particularly in some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n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ut of business! Although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s a legitimate compet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economy, but not good in the process, these companies in difficulties, o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are effectively achieved. Therefore, after consideration of a reasonable balance of interests, there has been a troubled company can be relieved, but also can protect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the legal system, which is the bankruptcy system. How not to pay the company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claims of its creditors, this is the problem with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will be on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of course, bankruptcy protection,"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is small problem, and then by "insolvency proceedings in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 bankruptcy creditors Autonomy "and" bankruptcy law legal responsibility "to illustrate how three specific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claims of creditors.

【KEYWORDS】bankruptcy system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self-rule mechanism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ebates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引言………………………………………….……………………………………….错

误!未定义书签。

一、当然保护破产债权人权益 (5)

(一)破产对债权人合法债权的保护 (5)

1.终止破产公司债务的拖5

2.提高了债务清偿率6

3.不同性质债权的差别对待 (6)

4.同一性质的多个债权按比例得到偿还 (7)

(二)公司破产过程中债权人债权受损的情

况 (7)

1.债权人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权利无法切实行使 (7)

2.债权人在破产案件审理中的合法权利难以落实 (7)

3.“假破产真逃债”行为侵害债权人权益 (7)

4.抵押,担保物优先受偿权受到侵害 (8)

5.破产执行困难 (8)

二、破产程序中的财产管理人制度与权益保护 (8)

(一)破产财产概念 (8)

(二)破产财产管理人 (8)

(三)我国现行破产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9)

1.管理人的认定缺乏透明 (9)

2.地方政府不够配合 (9)

3.管理人队伍不够严谨,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 (10)

(四)完善我国管理人制度以保护债权人合法的权益 (10)

1.建立一套完整的司法制度体系以监督法院 (10)

2.与地方政府加强配合 (11)

3.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建立健全规范管理人的工作规范和行业规则 (11)

三、破产债权人自治机构及其不足 (11)

(一)债权人会议机构及其不足 (11)

1.无常设机构监督债权人会议 (11)

2.首次召开债权人会议存在缺陷 (12)

3.债权人自治程度不高 (12)

(二)完善债权人的自治机构 (13)

1.设立常设机构 (13)

2.完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相关法律规定 (13)

3.明确债权人会议的职权范围 (14)

四、违法破产的法律责任与保护债权人合法权

益 (14)

(一)破产违法行为的概念以及情况 (14)

(二)破产法中对破产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规定不

足 (15)

1.内容条文少、漏洞多 (15)

2.立法的篇幅条文组成的结合不合理 (15)

3.立法粗糙、条文操作性差 (15)

4.立法前瞻性不足、调整方式贫乏 (16)

(三)完善违法破产行为法律责任制度 (16)

1破产责任的明确 (16)

2.对刑法对破产犯罪的预防作用加以重视 (16)

3.完善破产责任分配 (17)

五、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在近几年的金融风暴中,很多的公司都因此倒闭,递交了破产申请。此类公司规模有大有小,小的许许多多缘由也不少,大的也有其例,其中最有名的公司便是美国第四证券公司雷曼兄弟公司。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与世界接轨,故而在这场风暴中我国的许多公司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外贸公司以及中小型企业也因此倒闭!虽然说合法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特性,但在这个过程并不是美好的,这些公司陷于困境,或有意或无意,债权人权益也得到有效的实现。因此,经过利益的平衡合理的考量,出现了一种可以解脱受困企业,又可以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就是破产制度。对于支付不能的公司怎样保护其债权人的合法债权这便是本文的问题所在,本文将先就“当然保护破产债权人权益”这一小问题进行总体说明,然后分别以“破产程序中的财产管理制度”、“破产债权人自治机制”以及“违法破产的法律责任”三方面来说明怎样具体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债权。

一、当然保护破产债权人权益

(一)破产对债权人合法债权的保护

破产法的立法目的是破产法律制度存在意义的根本。法律蕴含着立法者的意志,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立法者的目的不同,其所立的破产法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从如今各国的破产法来看,可以知道保护债权是其所立破产法的最直接的功能。因此,破产制度也是保护公司债权人合法债权的有效而恰当的手段。

通观各国各时期的破产立法,破产对公司债权人合法债权的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终止破产公司债务的拖延

通过公司破产能有效终止破产公司债务的拖延,使债务得到清偿。债务人不能及时清偿债权人债务会造成种种不良效果,这些效果有轻有重,轻的造成资金流通不畅导致营业受损,重则会因此拖死债权人。这些现象时有出现,以我国常见的“三角债”问题1为例。“三角债”问题是三方或三方以上主题债权债务纠缠不清而产生的一类典型事例,这在我国是很常见的。这在造成弱势公司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形成生存危机的同时,也使得国家社会的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受到阻碍和甚至破坏。通过破产制度使得问题公司企业偿还债务,能比较有效的终止其债务的拖延,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及时归还债务,使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全部或

1西方国家称“信誉危机”,所謂三角债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公司之间因为商业信息结合在一起的债务问题。由于债务的交织,形成了像三角形一样牢固的企业间互相拖久、互相负债的局面,使很多企业身陷其

者部分清偿,这能有效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使得社会财富得以合理的流通。

2.提高了债务清偿率

破产以债务人的最大偿还能力来实现债权人的债权。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债务人实际偿还量一般以其实际所能支配的货币数量为偿还标准,这实际远小于其所负的债务总量,对其来说,偿还所有债务是非常困难的,也由此产生了由于负债过多偿还困难的现象,甚至有债务人逃债的行为。在我国古时候,典故“债台高筑”表现的就是这一现象,它所讲述的是战国时代周赧王经营不善欠债过过无法偿还,以至于只好藏身宫殿内的一个高台而避债的故事。“天子”尚有还不起债而逃债的现象普通人就更不用提了,因此,破产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得以体现,这就是迫使债务人以其全部的所有的资产包括有形的生产器械货币,无形的品牌声誉等,最大限度地偿还债权人的合法债权利益。现实中,虽然并非一切破产企业的债务都能全部清偿,更多的情况只是部分清偿,但破产制度这种强制清偿的债务的形式还是能够有效保障的。

3.不同性质债权进行差别对待

通过破产使得不同性质的债权得到区分对待,这些债权在被实现的时候加以区分,使得有限而少量的偿还资产能够在尽量满足其债务偿还需要,同时尽量兼顾各个债权人的债权权益。这种区分对待表现为:全额偿还、部分偿还以及不予偿还,这种区分对待表面上看来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于不予偿还的债权人而言可能更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当有多个债权人依法向同一债务人提出债务偿还请求,而债务人总资产又不足已满足所有债权人债务时,这种区分就很有必要了,这能够保障同一优先权的债权人的债权,同时能够兼顾次一级优先权的债权,这种划分还是比较合理的,此外,这种区分无形中也能够促使各个主体在平时的经济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更加严谨有序,进而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破产法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特点是:第一,破产法规定破产资产的偿还先后,明确了各种债权的偿付序列,当有优先权的债权得到全部满足后,才能对次一级优先权的债权进行偿还;2第二,破产过程中将其他一些财产利益置于一般债权之上,实施优先清偿,如由财产抵押所派生出的别除权;第三,破产法通常又规定某些具有债权性质的费用可以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如破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第一百十三条规定: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产财产的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要的费用、法院受理的费用、评估审计费用等。以上这种差别对待体现了对债权的完善保护。

4.同一性质的多个债权按比例得到偿还

当破产财产不足以满足所有债权人全部债权的时候,具有同等优先权的同一性质的几个债权,按比例进行偿还。也就是说,依照全部债权总量与破产总量的比例,各债权人分别按债权的数量相应得到部分的偿还,这也可以避免因为债权请求提出的先后不同,或者因为债权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而获得不同补偿的不合理现象。3因此,尽管债权人的债权未能全部实现,但同等性质的债权人的权益,其所偿还的比例是一样的。

(二)公司破产过程中债权人债权受损的情况

破产法既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同时也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其更注重保护债权人多合法权益,然而,债权人权益受损的事情反而时有发生,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债权人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权利无法切实行使

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不少的破产案件不是由债权人提起申请的,反而是有债务人提出的,甚至是有政府机构,主管部门的领导私下悄悄的想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往往是外人看到一个公司或企业现在还好好的在哪,突然之间就宣布倒闭,而相关的债权人甚至都来不及反应,更别提什么债权申请保障之类的了。同时也由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实际的经营状况以及资金账目难以有效及时的了解,而破产法也未对企业或公司在经营情况具体到达什么程度的时候,相关债权人能够提出破产申请,这就使得债权人因客观情况不能提出破产申请,债务公司又未自行申请破产导致其资金状况越来越差,使债权人遭受无妄之灾。

2.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合法权利难以落实

如今不少案例,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往往是清算组和法院怎么确定方案,就怎么实施,实际上,所确定的方案并没有得到债权人会议通过,法院直接绕过债权人进行裁定并予以执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债权人的意志和合法利益并未体现出来,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3.“假破产真逃债”行为侵害债权人权益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一些破产公司会发生“假破产真逃债”的行为,这一行为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些破产的公司确实无产可破,但是债务人还会有各种手段低估破产财产价值,压低偿债比例,转移破产财产等等手段来实现逃避债务的的情况。

4.抵押、担保物优先受偿权受到侵害

有些破产企业为了逃避债务的清偿,故意通过种种手段使得有效抵押成为无效抵押,使得银行等有效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无效,因此造成债权人得额外损失的现象也是有发生。

5.破产执行困难

由于破产往往是财务状况极度恶化,无法继续进行正场营业,而不得不申请破产,这导致破产财产在扣除了各种费用款项后,己所剩无几。4这就使得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然后发现债务人财物状况恶劣,各项资产所剩无几,以至于无产可破,导致债权人权益实际受损。

二、破产程序中的财产管理人制度与权益保护(一)破产财产的概念

我们有必要明确破产财产的意义和范围。因为在公司破产时,公司的各个债权债务的性质个股相同,为了有效合理的偿还所负的债务,有必要理清债务人的破产财产的范围和概念。破产财产又称破产财团,是指破产宣告时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有归破产公司拥有的用于破产分配的全部财产的总和,与债务人财产是有区别的,所谓债务人财产是指破产申请受理时债务人拥有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其他合法财产。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破产财产的实际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债务人在破产宣告时所拥有的有的或者正在进行经营管理的各项财产,这类财产必须是公司破产宣告时仍然全部实际占有的或者是仍然由公司经营或者管理的各项财产;(2)债务人在宣告了破产之后一直延续到整个破产程序完结之前这段时间所取得的财产。这部分财产主要是破产公司的业务报表上作为债权或预期收益加以反映,但在宣告破产时未实际取得,而在破产程序终结前取得的财产;(3)超过担保债务数额部分的反驳财产;(4)应该由债务人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6

(二)破产财产管理人

所谓的破产管理人由法院任命的专门负责管理被申请破产清算的债务人企业事务的人,既可以是一个临时机构,也可以是个人。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向人民法院报告工作,并接受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列席债权人会议报告工作及回答询问。债权人会议对特定的管理人由异议的,可以申请法院更换。考虑到国有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

4孙海明. 论企业破产中债权人的权益保护[J].律师文摘,2007年,第4期.

5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第5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4页.

公司破产的情况下,我国《破产法》第24条规定清算组可以担任管理人。其他担任管理人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或者这些机构中的专业人员。

法律所规定的破产管理人依法享有的职责有:(1)接管破产债务人所有的有关于公司财产、身份印章、账簿和其它文书等一切与公司经营和资产有关的资料;(2)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关于财产优良和现状的状况的报告;(3)决定债务人内部有关的后续的经营管理实务;(4)决定债务人的在破产宣告到破产程序完结期间的日常开支情况以及其他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顺序进行破产所必要的开支;(5)在首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之前,破产管理人应当决定是否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部分或者所有的营业活动;(6)破产管理人依法对破产债务人的破产财产进行管理并且处分;(7)破产债务人相关的诉讼活动、仲裁事宜或者其他的法律程序应当由破产管理人代表参加;(8)在恰当的时候,依法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并确定时间地点等事宜;(9)人民法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当然,破产管理人由有职责代表债务人收回其合法债权财产。7管理人应该勤勉尽职,忠实履行职责;根据需要,管理人可以聘请必要的工作人员;管理人的报酬由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其有异议的,可向法院提出;管理人因其工作失误,给债务人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我国现行破产财产管理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破产法,引入了在公司破产程序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破产管理人制度。这项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我国破产立法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但是这项制度也还存在着一些因国情或立法技术等原因而不完善的方面。在我国现行破产财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人的认定缺乏透明

我国《破产法》以及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管理人由人民法院从管理人名册里面选择,债权人会议有异议权,没有否定的权利,虽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更换,但最终还是由法院决定。而管理人名册是由人民法院来编制的,其中参杂编制者的的主观想法,另外,法院作为一个司法机关,其从事的是法律方面的事务,并不擅长经济运作方面的事务,因此法院不合适这项工作,另外,也给可能导致司法腐败,不利于法院的权威和公信力树立和维护,更不利于确保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如何减少法院在公司破产的司法程序中,减少其不必要的干扰,是我国破产法需要面对的挑战与难题。

2.地方政府不够配合

管理人可以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可以担任,但是这些机构或者个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它们在管理破产清算过程中,不少事务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却是没有配合,这让破产清算等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下去。正确处理好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确保破产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保证在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恰当合法,是破产清算工作的的一个关键。

3.管理人队伍不够严谨,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

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人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破产法制度,有一支非常成熟的管理人队伍。破产管理人具备娴熟的法律能力、懂得企业管理的知识复合型管理人才。而在我国,由于破产法立法技术部是很成熟,破产管理人队伍充满行政色彩,人们的观念与意识不强,对管理人队伍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和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我国破产管理人出现今天的良莠不齐等执业现状,破产管理人的素质和执业能力还有待提高。依照我国《破产法》规定,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或个人可以担任管理人,但是由于专业跨度性过大,各个行业存在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专业就很容易导致对管理人的管理和规范不统一,甚至出现管理人在执业过程中不同的工作规程,难以就同一性质、同一内容的破产案件做出相同的工作步骤和计划,对管理人的违反行规的处罚力度和标准也各有不同,这样就无法很好的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我国财产管理人制度以保护债权人合法的权益

针对上述我国破产财产管理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做出一些完善方式。

1.建立一套完整的司法制度体系以监督法院

当前,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公司破产案件的数量会有明显的增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院受理的破产案件数量也会有明显性的增加。法院如何在这一形势下,保证自己的权力不被滥用,依法审判,及时判处公司破产案件,有利于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合理的秩序,有利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法院的权利不应该无限放大。基于此考虑,我国应该确立一套恰当的有效地用于监督法院的机构体系。要让社会上具有管理人资格和能力的中立机构和个人参与到管理人名册的编制中来,应该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管理人的选人工作,并且对人为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有异议的权利,对于不能入选管理人名册的,法院应当说明理由,落选者有进行复议等救济的权利。如果实在有必要,可以利用听证会的方式,向社会征求汇编管理人标准,倾听多方面的意见。8

8戴燕军.谈破产案件何时才能规范-----李曙光教授谈新破产法修订的几大突破[N].中国改革报,2007年10

2.与地方政府加强配合

破产管理人在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不配合的情况,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严重时可能还有阻挠的情况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管理人正常合法的工作,也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受偿率的提高。这就需要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其他部门相互协调,在有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立法规定,强制要求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管理人开展各项破产事务管理的义务。9

3.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建立健全规范管理人的工作规范和行业规则

由于我国《破产法》规定,法院在管理人的选取和管理人名册的编制过程中,有极大的分量,以此,成立管理人协会的活动最好由法院来组织和进行。另外,由于我国管理人有法院认定和管理,由此管理人协会也可以由法院或者类似的司法机构来管理,这有利于工作的合理安排和有效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破产管理人协会成立后,应及时出台管理人协会的相关工作规范以及行为规范等行业规范,以保证合理有效有序的运行。行业协会应该尽职尽责,努力提高管理人的业务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从业人员,以确保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考验。

三、破产债权人自治机构及其不足

(一)债权人会议机构及其不足

债权人自治,是指债权人会议直接或者债权人会议选出的人代表全体债权人行使自治,异议和监督,并且就发生在破产程序过程中进行的相关重大的事项,发表一些意见并做出决策,以促使破产管理人或者其它合法的财产管理人合法公正地履行其职责10。债权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更积极的邀请所有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缓解各个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促进破产的快速有效的进行,从而保障债权人的其自身的合法债权利益。债权人通过债权人会议决议有关破产的各项重大事宜,监督破产管理人的破产清算工作,主要表现为讨论决定破产财产的变价,更换破产管理人等。债权人会议也可根据需要设立债权人委员会。

具体考察,我国现行破产法关于债权人自治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无常设机构监督债权人会议

未设定监督人作为债权人会议的常设机构,导致债权人自治制度体系不完善。债权人委员会是债权人会议根据需要经人民法院书面决定认可设立的,其职权是:(1)监督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和处理;(2)监督破产财产分配;(3)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4)债权人会9安建、吴高盛.企业破产法实用教程[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议委托的其他职权。11所以它并非是常设机构。众所周知,公司的破产清算组牵连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众多,形形色色的法律关系,以及多方当事人的利益,破产管理人具体清算行为不仅纷繁复杂,而且工作量也浩瀚如海。由于人民法院与清算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清算组成员包括清算组长都是由人民法院任命,一般都是从各单位以及破产企业主管部门中挑出来的,不是职业清算人。在破产企业的债权回收,债务清偿以及清算工作的费用方面,清算组享有绝对权力,是具体工作的经办人。在破产程序的进行中,由于缺乏监督人的监督,清算组工作的任意性很强,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例如,破产企业的某笔债权,本应依法收回作为破产财产,由于清算组怠于行使权利,或故意不行使权利,人民法院也不会主动去强制执行,实际上放弃了清偿债务的请求,减少了破产财产,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2.首次召开债权人会议存在缺陷

在首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这一问题上,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缺陷,我国法律规定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规定的很含糊,甚至有矛盾之处,使得债权人往往不知怎么进行会议。由我国《破产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可以知道,债权人会议的首次召开应当由人民法院召集,并且是在不超过债权申报期满后的15日之中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破产法规定》)第四十条规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应当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3个月期满后召开。”上述法律与司法解释关于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期限的规定,既不一致,也没有说明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不能及时召开的情况。债权人虽未在法定期间内申报债权,但有民诉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情形而延长期间的,以及其他合理原因,致使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不能准时召开,在此情况下,有一些人民法院为了保证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能如期举行,急急忙忙的召开了会议,使得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成了走过场,甚至出现债权人因为赶到参加会议而到处上述的情况。因此,法律应当规定关于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不能及时召开,而另行确定召开时间的问题进行规范。

3.债权人自治程度不高。

债权人自治程度不高,法律对债权人会议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导致了债权人会议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六十八条债权人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督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和处分;

(二)监督破产财产分配;

(三)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四)债权人会议委托的其他职权。

债权人委员会执行职务时,有权要求管理人、债务人的有关人员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作出说明或者

受到许多的框架约束,虽有管理之名却无自治之实,其所能做的就只剩下按规定行事了。《破产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由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方案,因此,以此为依据债权人会议有权自行讨论决定破产财产的处理方式。但破产法强制规定破产财产由清算组委托拍卖行进行拍卖变价,该司法解释在事实上剥夺了法律规定的原本由债权人会议行使的职权,而赋予了一种更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即拍卖。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决定对有关破产财产进行拍卖变现时,为了利益最大化,竞买人常常私下与拍卖公司进行私下交易,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操作活动通过压低拍卖价格的方式,已达到牟利的目的,这实际上减少了破产财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对于所有的破产财产全部采取拍卖的方式,很有可能达不到破产财产的货币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反而会有所损失,而且不利于债权人积极参与破产程序。因此,应当将破产财产变现的方式应该有债权人会议自行讨论决定,法律没必要将变现方式以规定的限定下来。只要在法院的监督下,能够保证破产财产变现的处理方式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能够价值最大化,并且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违反其它法律,那么所采取的方式都是可行的。

(二)完善债权人的自治机构

我国现行破产法中关于债权人自治制度的规定有缺陷,这导致我国债权人自治机构设置不合理,应当对其加以调整,以切实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

1.设立常设机构

设立债权人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作为监督人,以完善完善我国的债权人自治制度体系。债权人会议具有决策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决策职能以关系全体债权人利益的重大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为目的事项,监督职能则以破产程序的公正性、顺畅性和经济性为实际指向。债权人会议闭会期间的日常监督职能应当由其选任的监督人来担任,以保证破产程序的节俭和和简化。在债权人会议与债权人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上,法律应当明确:债权人会议是债权人委员会的权力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是债权人会议的常设机构,两者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代表与被代表,服从与被服从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债权人会议对债权人委员会所享有的部分职能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和撤销权;债权人会议的职权效力高于债权人委员会;当债权人会议的决议与债权人委员会的意志出现不同时,债权人会议的决议具有优先效力。同时,债权人委员会对债权人会议也具有反向监督权,债权人委员会如果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了债权人的一般利益,或者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与社会公共利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予以撤销。在债权人委员会违法失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上,法律应明确其法律上的责任。

2.完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应当在召开的期限和内容规定上,做到明确、统一,增强程序的可操作性。由于种种原因如不完善的法律规定以及没操作性的程序,这都使得债权人会议成了形式。为明确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内容,增加破产程序中债权人自治的可操作性,笔者建议破产法应当明确规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内容。根据笔者参与破产案件的清算实践,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内容可确定为:(1)宣布债权人资格的审查结果;(2)由清算组介绍自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状况,以及破产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3)由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负责人介绍企业破产的原因,经营,亏损状况,责任主体承担和经验教训;(4)由审计,评估机构通报破产企业的资产负债审计及财产的评估情况;(5)由债权人代表就有关具体问题,分别向清算组,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负责人,以及审计、评估机构提出质询;(6)由债权人会议审查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协助人民法院进行债权调查;(7)由债权人会议选举代表组成债权人代表委员会;(8)由人民法院指定债权人会议主席。12

3.明确债权人会议的职权范围

明确债权人会议的职权范围,准确划分国家法律的规定以及人民法院审判的司法权的公权力和债权人会议个人意识自治的私权利。具体而言,应当将债权人会议职权中的“确认债权的性质、数额及有无财产担保”交给法院通过审判决定,将“讨论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交给破产清算组享有,债权人代表委员会作为债权人会议的监督机构,对清算组制定和执行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向法院提出异议。对于债权人会议的其他职权,可以借鉴国际上通用的惯例,在条文上要详细,以保障债权人会议的职权能够实现。

四、违法破产的法律责任与债权人保护合法权益

(一)破产违法行为的概念以及情况

破产实践中,损害债权人合法债权,破坏清债权债务偿秩序的行为时时可见,由于现行法律对破产过程中这些行为的性质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使得债权人的合法债权难以得到保障。所谓破产违法行为,是指发生在破产过程中中的妨害公正偿还秩序,损害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违法行为的表现主要有:(1)无偿转让财产;(2)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3)对没有层次担保的债务提供存储担保;(4)放弃债权;(5)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6)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7)有关

人员私分破产财产等。13

(二)破产法中对破产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规定不足

破产法律责任由破产法而来,是保障破产法顺利落实的重要手段。所谓破产法律责任,是指为了维护破产法律秩序,遏制破产违法行为而由法律设立的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制裁机制。我国现行破产法对破产法律责任的规定尚不完善,导致了破产法律责任难以落实,而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假破产,真逃债”的案例,这对树立和维护破产法的权威性非常不利。它存在着以下几点缺陷:

1.内容条文少、漏洞多

虽然我国现行破产法重拳出击,主张破产责任追究的严格性,但是由于实际立法法条过于缺少,对破产犯罪的相关法律的规定很不健全,如今还存在着许多法律规定层次缺陷和漏洞,例如:我国现行《破产法》与破产责任有直接关系的条文规定只有两条,分别是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这相对于其他犯罪的条文规定方面,实在是不足的;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项条文规定了清算舞弊罪,这是第一百六十二条,而关于徇私舞弊造成公司破产、公司经营亏损罪这三项罪本应该用较大篇幅进行规定的,但实际上我国刑法只是在一条法条中加以规定,即第一百六十八条。

2.立法的篇幅条文的组成结合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破产法》中的第四十二条的法条是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把它罗列在整个破产法的第五章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这一部分中,或多或少是不太合理。因为,许多国家的破产法或者刑法都对破产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如日本《破产法》第4编“罚则”中详细规定了各种破产犯罪和刑罚,我国香港《破产条例》则专门设立了刑事破产。14破产法律责任作为破产法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自程一体,这样才能够显示其作为三大组成部的重要性。

3.立法粗糙、条文操作性差

由于目前立法技术的原因导致立法粗糙发条操作性差,对此不少学者都有提到,如目前我国追究破产犯罪实行复合原因,有观点认为如果实行单一原因,就会引发大面积破产案件发生,这将不仅会大大增加本来就不是很成熟的破产司法难度,而且也没有多大现实意义。但事实上,复合原因不但不能起到控制破产犯罪的作用,反而阻碍了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追究破产犯罪者法律责任的手脚。同时,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重大损失”的具体标准非

13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第5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6页

2019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2019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篇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全体公民消费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XX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规定》进行第一次修正。20XX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2次修正。 20XX年3月15日,由全国人大修订的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新消法”)正式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分总则、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者组织、争议的解决、法律责任、附则8章63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是指贯彻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中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基本准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三项。一是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二是国家对消费者支持与援助的原则。三是动员社会力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原则。 知悉真实情况权 即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过程中或者接受的 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的情况具体包括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等。 自主选择权 即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商 品的品种、服务方式及其提供者应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二是对于选择 商品服务及其提供者应有自由决定的权利而不受强制。实际生活中,损害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现象主要是“官商”习气、商品搭售和强买强卖等。 人身财产安全权

关于新《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解

关于新《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解 【摘要】: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新《公司法》。其目的是鼓励投资,繁荣经济。然而, 现代的公司不仅仅是投资者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职工、管理者、债权人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和依赖而形成的契约关系网[1]。正是基于这点,公司负有对债权人维护交易安全的责任[2]。因此,如何在激励投资的同时保护好债权人利益是新法施行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针对新《公司法》的相关具体法律规定,就其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阐述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新《公司法》债权人利益;制度 新《公司法》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向,借鉴了市场经济法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具体立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 强调重大事项公开 我国新《公司法》相关具体规定主要有: 第一,登记注册公开。新《公司法》第6条第3款规定: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财务状况公开。公司财务状况最能反映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前景。新公司法第166 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二十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变更登记公开。新《公司法》第7条第2款对公司营业执照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同时特别强调: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第四,清算事项公开。新《公司法》第186条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第五,诉讼情况公开。对于上市公司,法律要求其应比一般的公司作出更多的信息披露。在修订后的《公司法》第146条中,上市公司除了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财务、经营情况外,还增加了一项内容,即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重大诉讼情况。 2. 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在实践中,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投资者认同公司形式的重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案设计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能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不履行消费者法定义务的行为作斗争。 (3)思想觉悟目标:增强作为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自觉履行消费者的法定义务。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既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 (2)“消费者要依法维权,以及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设计构思 1、基本设想: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既要挖掘出教材内容的内在涵义和各个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充分利用教材小字部分的案例、辅助图片和小资料栏目。 (2)积极推动和引导学生参与。运用课前搜集案例、课中

自学、讨论、思考回答、课后踪迹、练习等多种方式,推动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重学以致用,培养探究意识。在教材知识学习完了以后,利用最近发生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 (4)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2、教学用具:多媒体 3、课前准备:学生搜集1-2则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案例,教师进行分类评议,并选取3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进入新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协助我进行一个调查。(投影)假如你购买了一本《智慧背囊》,回家后发现里面缺页,也就是一部分内容没有。当你去要求书店老板更换时,书店老板拒绝更换,你会选择以下哪种处理方式? A、自认倒霉,下次不到这里来买书了 B、同他讲道理,坚决要求更换 C、向工商局举报 D、找几个朋友把老板打一顿,然后要求更换 E、

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定)

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最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改的。 A、2013年10月25日 B、1993年10月31日 C、2009年8月27日 D、2013年3月15日 2、国家倡导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A、安全 B、诚信 C、合理 D、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

服务之日起()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A、3 B、12 C、6 D、24 4、对于线上交易的商品,消费者需要退货的,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 A、3 B、7 C、15 D、30 5、对于线上交易的商品,消费者需要退货的,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A、消费者 B、经营者 C、运输公司 D、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 6、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7、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 A、无过错责任 B、过错责任 C、侵权责任 D、担保责任

8、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元的,为()元。 A、5000 B、500 C、1000 D、100 9、经营者违反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优先承担() A、民事赔偿责任 B、违约责任 C、刑事责任 D、罚款、罚金 10、根据《消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要求赔偿。 A、分立、合并前的企业 B、变更中的企业 C、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至少1个正确答案) 11、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A、消费者定作的;

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的不足

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的不足 由于一人公司的特殊性,使得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出资、再投资、组织机构、过程监管和法人格否认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的不足,力求为完善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提出参考。 标签: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不足 0 引言 我国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对一人公司做出了特别规定,从出资、再投资、法人格否认等方面对一人公司的债权人进行了特殊保护,但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规定过于简单,对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存在隐患。 1 出资 在出资方面,我国新《公司法》规定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比一般有限责任公司高7万,而且要求投资者“实缴”、“一次交清”。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与公司有限责任给一人股东违法操纵带来的巨大利益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法律不断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不断的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公司法人格的制度框架下,较低的注册资本却无形中成为了很多人规避责任的途径。一人公司合法化后各地纷纷涌现的一人公司现象,可以说在短时间繁荣了市场,但是市场的长期繁荣需要实力的保障,到底现在有多少一人公司存活下来,他们为市场提供了多少效益,值得研究。 新《公司法》对于一人公司的出资方式和比例等没有做出与普通有限责任公司不同的规定,也就是说,一人公司可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为出资。笔者认为,控制每一种出资方式在一人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比例也是很好的保护债权人的措施。 2 再投资 新《公司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规定从几个方面保护债权人利益。第一,一人公司大多是由一人股东负责经营和管理,为了使该一人股东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全心致力于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公司法限制该一人股东对外设立新的一人公司。第二,一人公司出现股东滥用权力、过度操纵公司的可能性比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大很多,因此,为了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限制该一人股东对外设立新的一人公司,其实是将一人股东的个人全部财产作为其避免滥用权力、过度操纵公司的担保。笔者认为,此规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 亮点一:增加个人信息保护权 现今经常发生个人信息资料外泄、遭受不明骚扰事件。快递公司、通信公司等公然出售个人信息,客户信息成为公共信息在网上疯传。我们经常会遭遇这样的情形,刚在影楼拍完婚纱照,就能接到婚庆公司打来的服务电话;刚在某楼盘收完房,就能收到装修公司的客服信息。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是新增加的内容,它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对于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信息规定非常严格,“必须正当,必须有必要,必须明示,必须经本人同意,必须严格保密,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亮点二:增加安保的义务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

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在旧《消法》中没有安保的义务,增加了这一条是更加明确了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是经营者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亮点三:首次明确召回义务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解读:在此之前,我国只对于汽车、食品、儿童玩具等出台了相关的召回管理规定,仅限于行政法规。但新消法是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了经营者召回产品的义务。召回制度,可以说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完整word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及其案例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及其案例分析 一、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此处的居民是自然人或个体社会成员。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其行为受该法规范。此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参照该法执行。 二、消费者的权利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保障权。(1)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该权利包括以下内容:(1)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2)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的权利。(3)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所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和按照自己真实意愿从事交易活动,对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予以拒绝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依法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求偿的内容包括:(1)人身损害的赔偿,不论是生命健康还是精神方面的损害均可要求赔偿。(2)财产损害的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 6.依法结社权。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最具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 7.求教获知权。求教获知权是从知悉真情权中引申出来的一种消费者权利。它指的是消费者所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知识主要指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主要是指有关消费权益保护方面及权益受到损害时如何有效解决方面的法律知识。 8.维护尊严权。维护尊严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此外,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三、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浅析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浅析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体制机制都在积极改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与此同时,不难发现,债权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债权已经从最初的作为一种调节法律关系的手段逐步发展为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由于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债权的形式造成了一种趋势:经济越发达,对债权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债权的安全性问题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时下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本文从债权人的概述出发,在探讨我国公司法关于债权人利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公司法债权人利益保护 现代经济活动中,股东和公司债权人都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公司债权人,就没有公司。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公司债权人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通过各种传导链条迫使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投资银行相继倒闭或被接管,并促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一经典案例全释了债权人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与博弈极大的影响着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否。我国现行公司立法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涉及公司设立阶段、营运阶段和清算结束阶段,相关司法解释也对《公司法》关于债权人保护的规定进行了细化。但是,我国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仍然存在不足 一、债权人概述 债权人是除股权资金以外的公司主要资金的提供者,广义上的债权人指一切对企业负有偿还义务的对象;狭义上的债权人仅指企业外部提供大量贷款及持有大量债券的资金提供者。在公司法中,公司债权人被看做是契约法上的一种请求权人,与公司处于完全对立的地位。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司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的身份决定了其本身的合理利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因为企业如果想要得到发展,单纯的依靠企业所有者的投入与企业自身的盈余积累是无法满足扩大发展的需求,

论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论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司越来越多。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颁布了公司法,以有效规范公司活动。作为与公司有密切关系的债权人,其利益如何得到保护,也是公司法中需要予以明确的问题。那么我国公司法是否已经对债权人利益进行了合理的法律上的保护,本文将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性、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模式、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体现等方面,对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债权人利益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重要性 一.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之必要性 公司债权人是指依照其与公司的债权契约对公司享有一定财产请求权的人,其依法享有到期请求公司偿还其本金及利息的权利。我们所说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就是指要保护其享有求偿权,保障其拥有多样和畅通求的偿的途径。 然而在公司中,公司财产的最终所有者是股东。股东与债权人在法律地位上显著不同,在权利义务方面的内容也迥然有别。公司的股东是公司的投资者,仅以其投资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责,与公司利害关系一致,依公司法的规定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多项权利;而公司债权人除求偿权之外,对公司并没有享有更多的权利。这就使得公司债权人权益在公司中处于这样一个不利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使得债权人的请求权只能以公司资产为限,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经营管理等行为不享有法定权利,使得债权人未来到期债权的实现处于不稳定状态。“债权人会因为公司的有限责任而落得两手空空。”显然,在规范公司行为的公司法中确立完善的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实属必要。 我国公司法于总则中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二.对债权人利益进行保护的模式 纵观世界,对债权人利益进行保护的法律设计主要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十大经典案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十大经典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4年1月1日实施以后,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消费者的节日。十多年来,《消法》对保障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十多年来,消费者维权走过了艰辛的道路,出现了许多“首例”、“第一”的维权经典案件。这既是我国《消法》重要作用的体现,又是我国消费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撷取10个案例进行点评,借以回顾这些年的维权历程,并张扬为消费者维权的消法精神。 向收餐具费现象说不 ———对巧立名目重复收费予以抵制 2008年初,消费者冯某在烟台市杨柳居酒店胜利路分店就餐时,工作人员没有向消费者讲清楚可以选择收费与免费的餐具,收取了消费者餐具费12元。冯某将此事投诉到烟台市消协,杨柳居酒店胜利路分店的负责同志得知此事后,立即到消费者协会向消费者赔礼道歉,退回了多收的12元餐具费,并且补偿了由此而产生的其他的合理费用。 点评:消费者在就餐时,餐饮企业提供包括经消毒达到卫生标准的餐具、餐巾等配套服务,是长期以来已获社会共同认可、约定俗成的基本服务内容和行业服务标准,是经营者的随附义务,也是消费者接受就餐服务时的前提。服务产生的费用是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其费用已包括在菜肴价格内。现在,部分餐饮企业将这些长期以来向消费者提供的配套服务,改为收费服务,实质是变相降低与消费者约定的服务标准,转嫁随附义务,违背了餐饮业的诚信原则。而众多消费者是在就餐时为了避免与经营者发生冲突而被迫接受额外收费,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害。消费者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应予抵制。即便使用了收费餐具也可拒绝“埋单”。 行使舆论监督权韩成刚反诉未获补偿 ———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是消费者的法定权利 韩成刚于1993年10月至1994年9月间,先后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矿泉壶有害健康的文章,提醒消费者“慎用”和“当心”,并对相关公司的广告点名进行了批评。生产矿泉壶的百龙公司、天津市天磁公司等以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向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6年6月,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韩成刚从维护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依法行使了舆论监督权,没有侵害天磁公司等商家的名誉权。韩成刚继而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起诉天磁公司等5被告侵害其舆论监督权,要求被告赔偿4.89万元。一审和二审法院均裁定驳回其起诉,理由是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已依法对韩成刚的舆论监督权给予了保护,韩成刚不能就同一事实再次起诉。但韩成刚因被诉所受到的损失却没有得到补偿———山西法院并没有支持其损害赔偿的反诉,北京法院也不予支持。 点评:本案是《消法》施行以来首例消费者个人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的诉讼。对于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个人有权进行批评监督。天磁公司等商家起诉韩成刚侵害法人名誉权,无疑是对韩成刚正当行使监督权的妨害,韩成刚因诉讼所受到的损失同天磁公司等商家的侵害行为有因果关系。因此,韩成刚以天磁公司等5商家为被告起诉其舆论监督权受到侵害,请求赔偿,这是韩成刚应有的权利。 为索赔2.20元邱建东自费数千出庭 ———向服务欺诈索赔的尝试 1997年1月,邱建东到北京出差期间,发现两家公话代办处在收取电话费时,没有执行邮电部关于夜间、节假日长话收费半价的规定,分别向其多收了0.55元话费。于是邱建东分别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和东城

公司法上对债权人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公司法上对债权人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公司法上对债权人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1.我国《公司法》债权人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公司法》上采取多种方式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公司资本保护制度,公司资本,指公司章程确定并载明的,全体股东为达到公司设立及经营的目的所实施的财产出资的总额。[1]我國《公司法》第26条、第27条、第28条、第30条对公司资本进行规范;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义务与责任承担制度,我国《公司法》第27条、第28条、第30条、第35条、第83条、第93条对公司股东的出资义务与责任进行规制。第94条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当承担的责任。第16条、第21条、第124条、第216条对实际控制人与利用关联关系的行为进行规范;第147条、第148条、第149条分别规定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与勤勉义务,禁止行为以及违反相关规定所需承担的赔偿责任;公司重大事项公开制度,我国《公司法》第154条、第165条、第202条分别规定了公司依法公开重大事项、重要信息、重要资料的义务以及违反此项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公司债务承继制度,我国《公司法》第174条、第176条分别对公司合并和分立时的债务承继问题进行了规定,对于公司合并后的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主体或者新设的主体承担,对于公司分立后的债务则由分立后的所有主体承担连带责任,且各分立后的公司不得以内部的约定来对抗债权人,以此来预防由于公司合并、分立而造成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公司债权优

先权制度,所谓债权优先权制度是指在公司发生分立、合并、破产、解散等事由而导致公司终止时,在清算程序中,公司债权优先于股东权益进行分配的制度。我国《公司法》第186条及《破产法》第113条对于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进行了规定;请求提前清偿债务制度,我国《公司法》第173条、第175条、第177条对此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规定公司债权人发生公司合并、减少注册资本的情形下可以在规定期限内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即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否定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而由其直接负责的法律制度,我国《公司法》在第20条、第63条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规定。 2.公司法上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中的不足 2.1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力 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信息披露的标准,起源于美国的知情者运动,并受到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的相关指令的强化。[2]但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信息披露的标准不明确、内容格式不确定,披露主体不履行等问题,而且公司所发布的相关信息都是企业自行确认,相关部门没有监督、确认的权限,由企业自行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这就很难保障企本文由收集整理业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2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律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司法审查标准。 我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即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特定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习心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习心 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习心得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是个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的词,尤其是在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更是引发了消费者对于自身权益的关注。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缺乏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了解,以致于当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很少有人能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学习一下法律知识,这样不但能普及我国的法律,而且也能促进我国法律的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日常生活中很多侵害我们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懂得了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调整的对象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和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力,确立和加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础,特别是对于因提供和接受服务而发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做出全面、明确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作用,是与其立法的目的和宗旨相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确立和加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波律基础,弥补了原有法律、法规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调整作用不全的缺陷。我国现有法

债权人公司法保护的司法实务问题

债权人公司法保护的司法实务问题讲座 第一节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对公司法修改全貌一般性介绍) 一、关于资本制度的变化 (一)世界各国资本制度的模式:授权资本制、法定资本制、折中资本制 (二)中国新公司法的法定资本制:全部法发行与分期实际缴纳制:新公司法第26条第一款、81条第2款。 (三)最低法定资本额:新公司法26条3万元、81条500万元;原公司法第23条――10到50万元、78条――1000万元、152条5000万元。 (四)出资形式:列举规定与慨括规定的结合,价值性、可货币衡量性、可转让性;实务中对出资形式的限制。新公司法第27条。 (五)公司股份的回购与持有:公司回购股份一般要求例外情形回购、回购的程序合理、资金的来源、回购的数量、回购的股票的处理。新143条。 (六)一人公司。新58--64条。 二、关于公司行为限制的变化 1.转投资限制的变化。新公司法第15条、16条一款。 2.公司对外担保规定的变化。新16条 3.关联交易:新公司法第21条 三、关于公司投资人地位平等问题的变化 1.一人公司问题:国有独资公司 2.股份公司发起人人数问题 3.发放公司债能力问题 四、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1.关于董事长:采取了四大措施:第一,就是把法定代表人 由谁来担任的权利交给了公司章程来确定,董事长不再是当然的法定代表人;第二,删除了旧公司法关于董事长在董事会闭会期间享有董事会部分职权的决定,也就是“阉割”了他的决策权; 第三,明确他的四大职权:(1)主持股东会;(2)召集和主持董事会;(3)背着手检查一下董事会决议实施的情况,但不能越权

直接去管理;(4)明确了耍赖董事长的救济措施 2.对于董事会和股东会的职权,这次新公司法也作了一个划分。对董事会和股东会的职权记载里面加了一个尾巴,就是“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股东会和董事决议之间的无谓撞车。另外,就股东会的召集程序而言,赋予了持股百分之十股东的召集权和自行主持权,而且加上了股东对有瑕疵的董事会决议和股东会决议的诉权。新公司法还规定了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的提案权。 3.强化了监事会制度。监事会监督乏力也是现行公司治理当中的一大漏洞。为什么?制度和人性的弱点都有。内部人监督内部人,下级监督上级,同事监督同事,何谈有效?另外,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就是,监督职权非常狭窄,执法手段非常疲软。新公司法怎么办?对症下药的结果是:第一、强化监事会的职权,赋予其弹劾权。监事会可以向股东会提出罢免董事和高管的议案;第二,监事会有诉权,可以代表公司去起诉董事长;第三,提案权;第四,在充实监督手段方面,还增设了一个签单权或者报销权。 4.什么叫签单权、报销权呢?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监事会发现公司经营状况异常,而准备聘请审计机构查账的时候,因为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制约导致董事长不签单,财务没有办法给会计事务所开支票。监事会无法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次新公司法给了监事会签单的权利,包括在聘请会计事务所审计时直接签单的权利,也包括自己去调查公司异常情况时直接签单的权利。 5.强化了公司高管诚信义务的规定。这次新公司法在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了公司高管的忠实和勤勉的义务,而且在第一百四十九条列举了若干违反忠实义务的情形,其中增加了不得篡夺公司商业机会的义务。唯恐不足,这一条又在第八款增加一个兜底条款,“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另外,这一条还对旧公司法第60条第3款“公司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规定”做了修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的。

公司法中对债权人的保护

新《公司法》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1. 夸大重大事项公然 我国新《公司法》相关具体规定主要有: 第一,登记注册公然。新《公司法》第6条第3款规定: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第二,财务状况公然。公司财务状况最能反映公司的经营现状及远景。新公司法第166 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二旬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然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变更登记公然。新《公司法》第7条第2款对公司营业执照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同时特别夸大: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第四,清算事项公然。新《公司法》第186条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旬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旬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第五,诉讼情况公然。对于上市公司,法律要求其应比一般的公司作出更多的信息表露。在修订后的《公司法》第146条中,上市公司除了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然其财务、经营情况外,还增加了一项内容,即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然其重大诉讼情况。 2. 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为了维护公司和公司债权人的正当利益,新《公司法》在坚持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原则基础上,设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保护第三人因公司独立人格被滥用而遭受不利设置的,因此主张否定公司人格从而请求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权利人只能是公司的债权人。 3. 完善公司清算制度  公司清算制度是债权人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司法实践中,也是适用最普遍的一种制度。  首先,在公司合并时,债权人有权请求提前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新《公司法》第174条的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合并决议之日起旬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旬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旬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请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  其次,公司破产债权人有优先于股东获得清偿的权利,新《公司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及其案例分析

------------------- 时磊5说----- -----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及其案例分析 一、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此处的居民是自然人或个体社会成员。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 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其行为受该法规范。此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参照该法执行。 二、消费者的权利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保障权。(1)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 )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该权利包括以下内容:(1 )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2)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 式的权利。(3)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 利。(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所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和按照自己真实意愿从事交易活动,对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予以拒绝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依法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求偿的内容包括:(1)人身损害的赔偿,不论是 生命健康还是精神方面的损害均可要求赔偿。(2)财产损害的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 益的损失。 6?依法结社权。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最具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 7?求教获知权。求教获知权是从知悉真情权中引申出来的一种消费者权利。它指的是消费者所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知识主要指有关商品和 服务的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主要是指有关消费权益保护方面及权益受到损害时如何有效解决方面的法律知识。 &维护尊严权。维护尊严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此外,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 作提出批评、建议。 三、经营者的义务 1 ?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 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哪些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哪些途径 核心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哪些途径协商和解、调解、申诉、仲裁、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存在哪些问题协商和解缺乏强制力,调解有局限性,行政申诉实际操作中矛盾多,仲裁缺乏专门的制度,诉讼程序费时费力。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日渐繁荣。与此同时,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也频繁发生,这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令消费者怨声载道。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其提出的协商和解、调解、申诉、仲裁和起诉这五种途径为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五种途径 (一)协商和解,是指在发生争议后,经营者与消费者两方以平等自愿为前提,针对有关争议进行相关协商,以求得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争议协议的一种方式。协商和解具有高效、简便、经济等优点,而且程序简单、节省时间和精力。 (二)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调解,主要是指消费者协会的调解。消费者协会调解一般由消费者协会、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方参加,消费者协会起着居中调解的作用,也可以提出解决纠

纷的有关方案或者建议,但是并不能代替消费者或者经营者做出有关决定。 (三)申诉。当消费者认为自己合法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行政机关要求予以相关的保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相关行政规章,都可以作为行政部门及相关人员履行自己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 (四)仲裁。经营者和消费者如果有相关仲裁协议,即可根据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一般由仲裁机构、经营者和消费者此三方参加,仲裁在程序上不像诉讼严格,当事人享有较大自主权,很多环节可以被简化,有关文书的格式甚至裁决书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灵活处理。 (五)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诉讼途径,一般指的是民事方面的诉讼。即消费者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解决消费争议,从而维护自己合法的消费权益。即在国家审判权力介入之下,依法对消费纠纷通过国家的司法程序进行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供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这五种途径虽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逐步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公司法中对债权人的保护

一、公司债权人保护之必要性 现代社会企业获得资金的途径要主要有两条:一是股权融资;二是债权融资。一般来说,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是直接的股权融资,而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企业债券是直接的债权融资。当企业初具规模,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也迅速扩张,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也随之增加,这就为企业采取债权融资创造了条件。在债权融资条件下,必然要涉及到如何保护债权人利益,以使债权人能放心的投入资金。 公司债权人是依其与公司的债权契约而对公司享有一定财产请求权的人,其依法享有到期请求公司偿还其本金及利息的权利。我们所说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就是要保护其求偿权,保障其求偿的途径的多样和畅通。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在16条规定:公司的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这使公司债权人一跃而成为仅次于股东的公司利益的相关者。 然而,与作为公司财产最终所有者的股东相比,二者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的内容迥然有别。公司的股东是公司的投资者,仅以其投资对公司债务负责,与公司利害关系一致,依公司法规定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而公司债权人除上述请求权外,对公司并不享有更多的权利。这就使公司债权人权益在公司法中处于这样一个不利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使得债权人的请求权只能以公司资产为限,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经营管理等行为不享有法定权利,使得债权人未来到期债权的实现处于不稳定状态。“债权人会因为公司的有限责任而落得两手空空。”显然,确立完善的债权人权益保护制度实属必要。 二、我国公司法债权人保护制度的现状 我国新《公司法》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并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新《公司法》实行以来,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好评。究其原因,是新《公司法》较旧《公司法》更加重视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其中,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权益受损的股东救济以及股东权益受损的诉讼、关联企业等都是新增加的内容。还增加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履行的义务条款。新《公司法》体现了公司股东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利益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的趋势。对股东和债权人等多元利益主体的保护方法和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实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的合理均衡。我国新《公司法》在以下制度中,设计并贯彻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理念,这种保护始于公司设立之际,贯穿于公司营运之中,终于公司清算结算之时 (一)、公司资本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公司法在资本制度的设计上严格贯彻了资本三原则,即: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资本不变原则。这是传统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最重要的保障 1、资本确定原则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标准2017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标准2017 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标准,欢迎大家阅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标准依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于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对消费者采取欺诈性经营行为,所规定的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赔偿责任。所谓“惩罚性赔偿责任”,它是指侵害人需要向受害人支付,超出受害人实际损失以外的赔偿费用的一种赔偿责任,即侵害人不仅要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而且还需要承担依照一定的标准计算出来的、带有惩罚性质的其它费用。按照我国现行的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对损害赔偿采取的是实际赔偿原则,即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有多大,侵害人就应当给予多少赔偿。惩罚性赔偿责任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规定的一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对原有的承担民事责任方式的补充和发展,对保护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倘若经营者与消费者明确约定更大力度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不违反立法本意。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