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实施计划方案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实施计划方案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实施计划方案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实施计划方案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问题的提出基于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它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治、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深入研究、科学利用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才能不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2、当今教育对象所具特点的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任性蛮横;还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成了新一代的啃老族;更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这样的结果必将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终会导致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流失。

(二)实践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说“从中华民族文化延绵发展的规

律来看,承担文化培育和传播任务的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政府官员系统,一个是学校和教师系统”。所以传播中华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我国教育也正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过程是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人文精神不断塑造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可见,深化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教育,促进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这一切说明,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迫切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强调新课程改革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它关注人文精神,强化人格教育,给人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改变了人作为社会发展工具的价值取向。这种“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新课程人文精神的体现。

2、现代教育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高21世纪教育报告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负责、学会选择、学会创造,能主动适应未来的有用人才”为本课题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结合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以课题研究理论为依据,我校确立了如下的研究目标及要研究的内容:

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落实学科新“课标”理念,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实施素质教育,突出课堂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和意识,提高教学实效。

2、通过课题研究,完善教学内容,丰富人文知识,让学生于各学科中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落实人文教育。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一批年轻教师在实验研究的磨砺中成长起来,探索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内化人文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并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提高全校师生的人文精神,使课题研究伴着新课程改革共同推进,共同成长。

主要内容:

1、学校学科教学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等,促进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

2、在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体验。

3、密切师生关系,体现人文关怀。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观念来研究学生,用新课程倡导的科学方法来评价学生,对学生和风细雨般的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意识,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做人。

四、课题研究方法及拟创新点

课题研究的方法很多,我们选择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学习传统文化的策略,并收集、整理出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在立项、开题阶段,了解研究背景,确立研究方向,并通过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反复论证,指导研究工作深入进行。

2、问卷法:在研究准备阶段,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现状及对国学经典教育现状的意见和建议。

3、行动研究法:在课堂、课外实践中进行不断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寻找得失原因,改进策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传统文化教学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整体素养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在研究过程中,记录成功教师案例和优秀教师成长案例。

研究的创新点如下:

1、实现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

2、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

3、探索出一套适合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指导课的模式;

4、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道德实践相结合。

五、课题组研究成员的基础与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毛培武,高级职称,县骨干教师,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课堂教学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探索能力,并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主持课题研究,负责课题研究方案、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培训课题组成员,组织对外交流学习。

薛允玲,是教导处主任,业务能力强,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科带头人;参加过科研培训,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多篇论文在市级获奖。有亲和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强。课题核心成员,负责搜集传统文化优质课件,组织课题组老师观摩学习;收集资料,编辑文本型的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并组织听课,评比活动;汇总优质课教师的教案,负责案例分析、研究,负责有效教法的推广。

张坤吉,政教处主任,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多次获省市级优秀论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朗诵、习作比赛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负责进行跟踪调查学生校外阅读情况;记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对学生“双文”素养的提升的成效;并结合开展的家访活动搜集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收集名言警句,张贴于校园,烘托学习氛围。

潘维芳,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心理把握较好,多次获优秀论文奖。特别是在作文教学方面成绩尤为突出,她指导的作文有多篇在县以上作文大赛中获奖。负责校园广播,定时给学生播放国学经典音频材料;协助班主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建立学生的传统文化活动档案。

王杰,本科,从事语文的教学。学校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课题组成员,负责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德育、感恩系列活动并制定有效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整理资料,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

韩继军,本科,学科带头人,县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多篇论文发表,爱好研究,擅长计算机操作。负责各种资料的搜集,图书的购买、材料的打印等。课题组成员,协助编辑文本型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六、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及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016.4-7)申报、准备、筹划阶段

1、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明确研究任务;制订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分工。填写课题申请书,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2、认真科学地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分工。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及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工作。

3、组织课题组全员进行理论及业务培训(特别是传统文化课题实验要拿出校本教材并对教师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2016.8-2019.8)实验阶段

1、做好三年实验期间的整体规划。从研究目标--具体措施(培训、研讨、总结、经验交流)--最终成果,要循序渐进、有条有理、有章有法地进行实验操作。切忌实验的盲目性、随意性。

2、安排好每学期的实验内容。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科学地组织实验研讨活动,研究活动大事记记录清晰,活动材料齐全。

3、以教学观摩课、论坛、活动、论文等多种方式及时收集实验成员的成果材料。

4、每学期末做好优秀经验材料的筛选,参加省、州征文评比,提高结题成果材料的含金量。

第三阶段:(2019.8-10)完善总结阶段

对论文进行整理,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形成研究报告。撰写结题报告,分类装订整理成果材料。

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成果:学习心得、研讨课例、撰写学习小结、学习心得、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录像。

第二阶段成果:教师教案集、教学论文、课堂教学课例、学生成长汇报、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成果:经验交流材料、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细节完善的相关资料、教师、学生各类获奖材料。

七、课题研究的实验设施与经费保证:

实验设施我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可供研究参考;电脑每人一台,建设了完善的网络系统,可及时搜索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国内外研究状况;完善的校园广播可定时为学生播放经典的音频材料。教室内有投影仪、电脑、展示台、扩音器等。

经费保证:1、调研、组织活动,课题组教师学习培训,专家指导成果交流等经费约1000元2、购买有关书籍、音像资料、印刷校本教材等资料费用约800元

合计需要课题经费1800元

课题“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研、训融为一体,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的氛围,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的校本教材。

2、立足课堂,以课例、案例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明辨非得能力。

3、、实现“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融为为一体的研究形式。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课题研究,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分析研究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体现学科教育特点,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社会用用之才。

4、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科研能力水平,促进教师并能用新课程倡导的方法来评价学生,使学生既学会了的知识,又学会了做人。

5、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完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三、具体工作措施

1、抓实过程管理,校本教研力求实效

在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实效:

1、创新教研活动的形式,我们要摒弃“教研活动就是一人上一节研究课”的形式主义思想,要求教师创新思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

2、加强过程性管理,我校教研组有行政老师参与其中,行政人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和管理作用。行政人员进行全程参与和管理,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

2、做好课题工作,研究管理力求规范

本学期,我校州级课题《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开始第一阶段。我们要开展扎实而有效的准备材料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细致和系统的研究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的分类和编撰等多方面的工作,作到有始有终。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制定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校本教材。

2、拟定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各项计划。

九月份:

1、召开教研课题成员会,布置学期教育科研工作。

2、组织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终身学习”的活动

十月:

举行年级语文“弘扬传统文化”教师听课活动。

十一月份:

举行年级语文“弘扬传统文化”讲故事活动

十二月份:

1、教师“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心得交流。

2、课题研究各阶段性总结。

2016、8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传统文化》书上内容比较艰涩难懂,读书方法也有待于老师指导,由于年龄尚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一定难度,他们在理解古文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四、学期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五、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七、教学辅导计划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 八、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第一周—第二周第十课 第三周---第四周第十一课 第五周----第六周第十二课 第八周—第九周第十三课 第十周---第十一周十四课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五课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班级活动方案设计

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班级活动方案设计 一、班会主题: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背景: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三、活动目的: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 3、让学生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涵. 4、发展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参加对象:高一(1)班全体同学与班主任老师 五、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6月5日 地点:XXX中学 六、活动形式:情境对话、观看视频、互动交流、才艺表演、 七、活动容: 1、了解传统文化的涵与特点 2、从膳食、服装、建筑、音乐、舞蹈、诗词、书法等方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4、互动交流,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八、活动流程: (一)、情境短片:三个学生正在为艺术节开幕式紧排练:练习拳法,剑术,一会儿,走过来一个学生乙,比比画画,来回捣蛋,拽着别人教他武功,别人不理他,他继续窜来跳去,无奈之下,决定教他几招,不过有个条件,要问问他为什么练武术?学生乙不屑地说,这样就可以在别人欺负我时对付他了,还能混个大哥大当当,看谁敢跟我打。这时三个学生很生气,决定让他转变错误思想,重新认识武术精神。其中一学生讲:武术是一种传统文化,武术以“尚武崇德”为基本原则,崇尚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宽厚处事,豁达胸怀,通过武术训练,磨练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尊师爱友,诚实守诺,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

传统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高我辖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__大精神,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阅读、表达能力和诵读、书写能力。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为长期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积累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机构 成立社港中学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教学内容 四至六年级:《三字经》 七至八年级:《弟子规》 五、基本要求 1.开设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阅读校本课程课,纳入正式课表,教学处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诵读、书写、解读、欣赏、探究等学习活动。任课教师由语文老师担任,工作量按语文课程的五分之一计算。做到有计划、有检测、有总结。 2.结合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会、文学社团、兴趣小组等平台拓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的途径,以音频、视频、书画等形式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墙报、校刊(报)等载体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记录和展示诵读、书写、解读、欣赏、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经典诵读比赛、传统节日专题诵读活动、经典书写比赛、阅读经典征文比赛、阅读经典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展示和检阅学习成果。 3.加强教师培训,建设具有过硬的经典诵读、书写、解读、鉴赏能力和经典教育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 六、组织实施 1.本项工作从20__年下学期开始在全辖区中小学正式启动。9月14日举行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启动仪式。

(完整版)“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计划

黄台岗中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

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

2020年高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高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职传统文化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指导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蕴天地之精神灵魂,藏天地之生命力量,以永不竭息的生命力量孕育着人类生生不息,以永不竭尽的智慧光明,照耀着每一个众生。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喜欢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学生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内容 1、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中的《大学》。 2、弟子规中的总叙及〈入则孝〉。 3、千字文选句: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4、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国学内容。

四、教学措施 1、以诵读为主,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多形式诵读比赛等。 2、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视频、录音等,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3、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4、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人人熟读成诵的目标。 5、充分利用班级墙报,年级宣传栏等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第三周语文园地一中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传统文化活动方案(成名)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丰富德育内涵、增强育人效果,以学院“十三五”发展为契机,培养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构建我院具有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现就我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打造我院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将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充满人文气息的谦谦君子之地。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推动学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全院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院全方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将学院德育工作落地生根;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环境;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使其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 三、组织机构: 组长:申院长 副组长:高成林 组员:成名聂俭丽吕运福张淑萍 四、阶段性分目标: 第一学期: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的思想教育。围绕校规校纪加强服从守纪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耻明理、知耻改过、自尊自爱、自尊自重。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在家、在学校、在任何一个群体,还是在社会、在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有一种服从“规章”、“规则”、“法律”、“大局”、“真理”的意识。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规的自觉性,从为他人多做好事、为班级多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重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将“四个文明”标准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建文明校园。 第二学期:围绕传统文化中“自强自立、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结合社会实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学生实践的收获和感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投身社会、锻炼自我、砥砺前行。 第三学期:教育学生拥有感恩的心。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活动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凌源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任务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启学生智慧,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形成我校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音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我校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以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和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精髓,使学生书写出优美的中国汉字为主要抓手,使其成为我校特色。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造与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让学生在逐渐学会认识汉字、熟练书写汉字,理解汉字的含义,临摹名家书法的过程中感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结构美、意境美与艺术美。 我们将指派专人教师任教,安排专门的课节并上课程表,纳入教学计划,营造写字氛围,每周二的第七节课全校都上写字课,有教师亲自指导,每班还另外加出一节写字课,由赵兴久老师进行指导讲解,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跟着学习,以便对学生进行指导,坚持每天让学生写半个小时,教师要认真进行讲评,平时的作业老师要严格要求,按照练字的要求去写,全校齐动员,共同营造写字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2017年学期初开始,成立组织,编写教材,采购资料。一、二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三至六年级学写钢笔字,四、五年级到六年级后,在钢笔字的基础上,学写毛笔字。做到有步骤、有层次、有创新地开展一系列工作,力争在2017年底见成效,2018年接受上级领导检查验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太华办八一小学 2018年3月28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要求,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传承华阴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活动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出特色,打造品牌。 二、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员中涛 副组长:娟周红亚 成员:翠萍建侠甄洁贠西玲王春艳 芬亚利宝平丽蔡晶

1.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又善于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博采众长。 2.坚持文化修习与人格养成相结合。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历史人物、传统技艺等的学习,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规及时代价值,冶高尚人格。 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4.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关注成效,又加强各学段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容的有机衔接、次序推进。 5.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推动家庭、社会积极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四、活动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卓有成效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践行。2018年春季开学,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必修课程,持续开展老腔、迷胡、剪纸、华山红拳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五、活动容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爱国、诚信、勤奋好学、

小学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潘店镇庙杨中心小学张景泉 20XX年3月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背诵学过的9篇古诗文,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本学期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 二、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诵读原创经典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设有齐鲁名人、诗歌诵读、名胜古迹、政治人物、宫殿园林五个单元教材选取的5篇古诗文都比较简短,琅琅上口,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

“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五、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六、教学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 三、实施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 四、活动目标 1、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 2、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五、活动内容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2、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3、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 4、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 六、活动对象:四年级(9)班(10)班全体学生 七、活动时间:2016年10月 组织人:新娜库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我校学习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俗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所以,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开始学习《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的第一美德。“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头两篇便是针对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而作。难以想像一个父母不爱、兄长不亲的人长大后如何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学校从《弟子规》入手,以孝心教育为核心,通过学习经典激发学生感恩意识。针对经典中承载的传统道德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思想、行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没有,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弟子规》第三、四部分讲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他人诚实守信。毫无疑问,高尚的品德须从小培养。在孩子刚刚懂事就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由此可见在《弟子规》进校园无疑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一、目标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发展记忆能力,开发智慧潜能;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培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二、诵读内容安排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 第四形式:每天早读及下午上课前安排15—20分钟诵读,四、诵读方法根据学生、班级、学校等实际情况,可灵活选择1、老师领读;2、学生代表领读;3、跟磁带读;4、跟VCD读;5、齐读;6、分组齐读;7、

中国传统文化展活动策划书

中国传统文化展活动策划书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可谓是数不胜数,这种文化模式我们将其称为民俗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进步,地球的范围越来越小,中西方文化接触越来越亲密,“全盘西化”、“拿来主义”在当代中国不可谓没有,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的已濒临绝种,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在现伟大的民俗风景,谱写华传学子的风情,促进新闻传播学院学子团结协作、相互交流。2011届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策划将在三月举办首届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展览会”。 春风拂面,欣欣向荣;夏季到来,万物繁盛…… 这个三月,请您关注来自文明古国的民族风情; 这个三月,请您支持我们学生自己的展会; 这个三月,请您光临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民俗; 这个三月,请您欣赏令人震撼的古朴纯美; 这个三月,请您感受内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莘莘学子的一份激情…… 一、展会名称:新闻传播学院文化艺术节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展 二、活动主题:舞动的中国传统文化 展会主题:年—再现民俗文化,谱写学子风情 三、展会标志:中国结 四、展会时间:2012年3月15日 五、展会地点:行政楼二楼大厅 六、主办单位: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班委 七、运筹资金:人民币3000元整 八、展品范围:1、饮食文化 2、建筑文化 3、服饰文化 4、民俗风情 5、民俗工艺品 展会形式则以:实物、图片、文字说明及现场书法展示为主 九、专业指导老师:黄鹏 项目总策划: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班委 十、办展目的:通过模拟整个专业展会的全部运作流程,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 知识,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会展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影响力,打出传媒专业的知名度。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当下的教育中,呼声很高,也有许多的先行者在尝试探索,无论是国学经典诵读,还是节庆仪式教育,汉服汉式礼仪的重现,都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一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经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学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

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立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教育目标 ——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 ——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五、主要内容 (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全面贯彻落实西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西教字[ ]13号)基本要求,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二是搭建诵读平台。深入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读100篇》(西丰县教育局编辑)为蓝本,做到早课前诵读20 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1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1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三是深化诵读活动。利用文化经典的各种声像资料,将视频讲座带进校园;根据实际需求,把名家、名师请进来,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面对面的交流;广泛开展如“三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doc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这既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提高我辖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阅读、表达能力和诵读、书写能力。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为长期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积累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机构 成立社港中学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寻景辉副组长:黄建新 成员:张余愚寻民章彭高军喻可畏寻梦雄李武安周大志徐益源寻辉 四、教学内容 四至六年级:《三字经》 七至八年级:《弟子规》

五、基本要求 1.开设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阅读校本课程课,纳入正式课表,教学处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诵读、书写、解读、欣赏、探究等学习活动。任课教师由语文老师担任,工作量按语文课程的五分之一计算。做到有计划、有检测、有总结。 2.结合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会、文学社团、兴趣小组等平台拓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的途径,以音频、视频、书画等形式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墙报、校刊(报)等载体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记录和展示诵读、书写、解读、欣赏、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经典诵读比赛、传统节日专题诵读活动、经典书写比赛、阅读经典征文比赛、阅读经典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展示和检阅学习成果。 3.加强教师培训,建设具有过硬的经典诵读、书写、解读、鉴赏能力和经典教育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 六、组织实施 1.本项工作从20xx年下学期开始在全辖区中小学正式启动。9月14日举行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启动仪式。 2.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营造浓郁的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工作氛围。 3.中学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考核采取到校检查课程教学和活动开展情况,抽查学生文化经典诵读、背诵、默写水平等方式。同时,通过综合考核评选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4.中学根据教育局安排,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的诵读、默写、书法比赛或演讲、征文比赛。 5.将文化经典纳入期末考试内容,作为检测学生阅读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的方式之一。 6.学校在期末就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写好总结材料上报中学。 社港中学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 教 , 学 计 划 ) 2015年3月6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步时期。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很高。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在古诗的朗诵、欣赏和背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本册共有15课,包含“名人长廊”、“名胜佳绩”和“艺术乐园”3个单元。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

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本册教材内容如下: 1.“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2.“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 3.“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学期我们只学前两部分。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活动方案

关于在寒假、春节期间开展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活动方案 2016年寒假将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七次少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中青办发[2015]33号)文件要求,发挥寒假期间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特点,引导少年儿童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将在寒假、春节期间少先队员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公布如下,请各校大队、中队辅导员认真做好动员工作,让全体少先队员过一个有价值、充实、忙碌“眉飞色舞”的假期。 一、活动时间 2016年寒假、春节期间和新学期开学后 二、活动主题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 三、活动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内容 1发挥自己的特长至少完成一件作品,即写一幅对联,画一幅年画,剪一对窗花,制作一盏“花灯”,制作一个风筝,学唱一首民谣,秀一张全家福等。开学初,学校将队员们的优秀作品集中在全校、全体(电子版照 - 1 -

片发QQ群或邮箱)展示。 2.做一个文明宣传员。寒假期间,少先队员要把在学校养成的讲文明、讲秩序的好习惯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家人或亲朋好友,远离封建迷信、赌博、浪费、乱放鞭炮等不良习俗和生活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为长辈做一件事情。动员少先队员在寒假期间,为父母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喂家禽等,学习一项家务小本领,争做懂事、有责任的家庭成员,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4学讲一个传统故事。寒假期间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倡议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国学经典诵读读本》等,学讲一个如“精忠报国”“闻鸡起舞”“一诺千金”“孔融让梨”等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感受蕴涵在传统故事中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学后,班级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5参加一次“图书漂流”活动。倡导少先队员利用寒假时间,并登录“福建少先队”(微信号:fjssgw)微信平台,参加省少工委组织的“图书漂流”活动,点击“我要捐书”等菜单,把好书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好友,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6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少先队员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参加学校或青少年宫等组织的寒假冬令营活动,了解中国优秀文化,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扩大视野、丰富学识。通过“看、听、说、写、画、照”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美好瞬间,开学后与小伙伴们分享。 7开展一场“我与运动交朋友”活动。倡导队员早睡早起、与父母家- 2 -

传统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传统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篇1:传统文化活动策划方案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构建和谐校园的文件精神,为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制定我校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的主要内容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忠:以精忠报国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孝: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贯穿培养学生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雅: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实践体验,使青少年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

强小青年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基本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原则。二是继承创新原则。三是实践体验原则。 三、工作要求 1、抓好队伍建设。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践者和示范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取信于学生,让全体师生成为忠、孝、雅、诚的行动者。 2、营造学校新文化。理念表现出一种精神,精神体现出一种文化。各班要通过这次主题教学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推动校园文化的积淀和创新,为学生在学校生活营造学校的新文化,使其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 3、创新活动方式。各班在活动的组织中,要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做驱动,克服空洞的说教,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篇2:传统文化活动策划方案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从《诗经》中载驰载驱我心则忧的许穆夫人,到《楚辞》中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日省三身君子慎独的孔子,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对祖国山河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深沉热爱,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的庄严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