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参考答案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探寻1 记忆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再现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将其重现出来。

3.再认是指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面前时,能够回想并辨识出来它是从前感知过的。

4.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二、单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识记、保持

2.形象

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遗忘

5.艾宾浩斯

四、判断题

1.(V)

2. (x)

3. (x)

4. (V)

5. (X)

五、简答题

1.再认和再现的联系:二者都属于回忆,是回忆的两种不同形式。

再认和再现的区别:①再认回忆的难度比再现回忆的难度低,能再认的不一定再现,但是能再现的一定能再认;②再认事物时是事物重现在面前,进行辨认;再现事物时是事物没有在面前,需要重新回忆进行辨认。

2.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根据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3.按照记忆内容划分,记忆种类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4.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六、材料分析题

该图反映的是心理现象中的遗忘现象,通过该图可以得出遗忘的规律,即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探寻2 学前儿童的记忆

、名词解释

1.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3.“客体永久性”是指孩子能够知道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某个物体,但相信它仍然存在。

二、单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

2.幼年期健忘

3.无意记忆

4.运动记忆

5.无意

6.记忆的潜伏期

7.动机

四、判断题

1.(V)

2. (V)

3. (V)

4. (X)

5. (V)

五、简答题

1?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④记忆内容的逐渐扩大;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⑥记忆策略逐步形成。

2?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②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④记得快忘得快,记忆不精确。

3?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③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⑤活动动机。

4.幼儿晚期能运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视觉复述,即反复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

二是复述,不断地口头重复要记住的内容。三是特征定位,捕捉突出的、典型的特点(如兔

子的长耳朵等)作为要记住事物的“要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