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类单胞藻培养技术

贝类单胞藻培养技术

贝类单胞藻培养技术
贝类单胞藻培养技术

贝类养殖技术之一滩涂贝类健康养殖技术

实习编辑 陶世雨健康养殖—海水篇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供 稿) 我国有近2亿亩近海滩涂,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空间广阔,而且滩涂贝类种类多,适应能力强,大多可鲜活销售,为海鲜市场的主打品种。由于滩涂贝类大多潜居于潮间带或潮下带滩涂泥沙底质中,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食物链短,生态效率高,为海洋“食草动物”,是环境的清洁者;由于其在底质中的运动和摄食活动,有利于底质环境有机物逐渐降解和释放,可减缓其突发性危害,还可缓解赤潮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所以,滩涂贝类养殖具有经济、环保和生态意义。近年来,滩涂贝类的养殖发展比较迅猛,养殖面积在不断扩大,养殖种类在逐渐增多,养殖产量也在逐年提高,滩涂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一个生长点。今后,滩涂贝类养殖应该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技术的系统集成,突破大规模苗种培育、高效中间育成和安全海区养殖关键技术,构建环境友好的滩涂贝类健康养殖体系。 一、增产增效情况 通过健康养殖技术,可以进一步改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达到渔业水质标准,使养殖贝类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正常的生长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使贝类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大下降,养殖成本显著降低,养殖效益有显著提高。 二、技术要点 1.养殖海区的选择 一般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的滩涂。滩面要平坦广阔、略有倾斜,大小潮水都能淹没和干露,虾池、潮沟等沙泥底质的地方均可作为养成场所。滩涂贝类养成场所的底质以沙泥质为主,沙的含量应在60%以上,当然沙的含量也应视不同的养殖种类而定。为确保种苗有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在播苗之前应将虾池、蚶田、蛏埕和滩面翻松,以利于种苗潜入地表。如有洼地应整平,防止夏季落潮水温升高引起苗种死亡。此外,苗种播放前应清除玉螺、蛇鳗、海鲇和蟹类等敌害生物。 2.修复并改良滩涂底质 通过采取翻耕、整平和压沙等滩质改良措施及修复和调控技术,提高滩涂的通透性,优化滩涂养殖环境,使滩涂的生产能力得到恢复。 3.贝类良种繁育 ①采捕天然苗 在贝类繁殖产卵季节,采捕自然附着在海区滩涂上的天然苗种,集中暂养培育或运输到其他滩涂上放养。 ②海区半人工采苗 在贝类自然繁殖的海区,根据其繁殖附苗习性,通过人工选择和 之一 52 《中国水产》2008年第6期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工业发酵进展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及发酵,其培养基成份非常复杂,特别是有关微生物发酵的培养基,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之间的配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微妙的。面对特定的微生物,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最适合其生长及发酵的培养基,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以期达到生产最大发酵产物的目的。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在微生物产业化生产中举足轻重,是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发酵培养基,是一个发酵产品工业化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以工业微生物为例,选育或构建一株优良菌株仅仅是一个开始,要使优良菌株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还必须优化其发酵过程,以获得较高的产物浓度(便于下游处理),较高的底物转化率(降低原料成本)和较高的生产强度(缩短发酵周期)。设计发酵培养基时还应时刻把工 实验室最常用的优化方法是单次单因子法,这种方法是在假设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改变一个因素的水平而其他因素保持恒定水平,然后逐个因素进行考察的优化方法。但是由于考察的因素间经常存在交互作用,使得该方法并非总能获得最佳的优化条件。另外,当考察的因素较多时,需要太多的实验次数和较长的实验周期[3]。所以现在的培养基优化实验中一般不采用或不单独采用这种方法,而采用多因子试验。 2.多因子试验 多因子试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哪些因子对响应具有最大(或最小)的效应,哪些因子间具有交互作用。 (2)感兴趣区域的因子组合情况,并对独立变量进行优化。

3.正交实验设计 正交实验设计是安排多因子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可用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较快地取得实验结果。正交实验的实质就是选择适当的正交表,合理安排实验的分析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下面四步: (1)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客观的条件确定因子和水平,列出因子水平表; (2)根据因子和水平数选用合适的正交表,设计正交表头,并安排实验; (3)根据正交表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出较优的“试验”条件以及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子。 正交试验设计注重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试验,可同时考虑几种因素,寻找最佳因 次 报道。CastroPML报道用此法设计20种培养基,做24次试验,把gamma干扰素的产量提高了45%。 6.部分因子设计法 部分因子设计法与P1ackett-Burman设计法一样是一种两水平的实验优化方法,能够用比全因子实验次数少得多的实验,从大量影响因子中筛选出重要的因子。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一次多项式,并以此利用最陡爬坡法确定最大响应区域,以便利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部分因子设计法与Plaekett-Burman设计法相比实验次数稍多,如6因子的26-2部分因子设法需要进行20次实验,而Plackett-Burman设计法只需要7次实验。 7.响应面分析法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

梨的贮藏保鲜技术 动画: 儿童:妈妈,妈妈,咱家还有梨吗?我要吃梨。 妈妈:这冰天雪地的,哪有梨啊,梨只有秋天才能吃到呢。 叔叔:谁说没有梨呀,叔叔就给你带梨来了。 妈妈:哎呀,这个时候哪来的梨呀? 叔叔:前几年咱的梨不是收的多,卖的少吗,都烂在地里怪可惜的,今年,我上了一个小冷库,梨产得再多咱也不怕了,现在拿出来卖呀,还卖个好价钱呢! 妈妈:有这么好的事,你咋不早教俺这项技术呀? 叔叔:我这不是来了吗,今天呀,我就给你详细的讲讲梨的贮藏保鲜这个技术。来,看大屏幕!

梨是我们都爱吃的水果,可是因为梨的水分大,不易保存,所以收获期量大价低,要想把梨储藏起来,慢慢的卖,这里面有很多方面的技术,首先,我先来给您分析一下,影响梨贮藏保鲜的因素有哪些。 片花:影响梨贮藏保鲜的因素 影响梨贮藏的因素有很多,梨的品种因素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梨的品种非常多,山东的莱阳梨、天津的雪梨、安徽的砀山梨等等、数不胜数。但是,这些梨的耐储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果肉比较粗,汁液比较少的品种比较耐储藏,而那些汁液比较多,果肉比较软的品种,大多不耐储藏。所以,用来做长时间贮藏的,应当选择果肉比较硬的品种。梨的成熟程度,也是影响梨贮藏的因素之一。要想长时间的让梨保鲜,一定要把握好梨的采收时期。那么,什么时候采收最好呢? 片花:梨采收时的注意事项 当梨的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肉由硬变脆、种子颜色变为褐色、果梗容易从果台上脱落时就要及时采收。如果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糖、酸含量均低,可供消耗的成分少,所以不耐贮藏;如果采收过晚,果肉细胞已趋衰老,果实的衰老进程加快,也不耐储藏,只有适期采收的梨果才能长期贮藏。

生防菌XM―10培养基的优化-最新年文档

生防菌XMH10培养基的优化 收稿日期:2015-05-08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编号: QN2014323)。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生防菌XM-10 (邢台学院微生物实验室分离保存)。 1.2方法 1.2.1 碳源的筛选以高氏 1 号液体培养基为基础,分别以15、20、25、30 g/L 不同的单一碳源(葡萄糖、蔗糖、玉米粉和全麦粉[8] )和混合碳源[9] (葡萄糖+玉米粉、葡萄糖+全麦粉,其 中葡萄糖含量设置为 2 g/L )代替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源 20 g/L 可溶性淀粉),其他成分不变,设3个重复,在相同 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培养 5 d 后,测定菌体干质量。 1.2.2氮源的筛选以最佳碳源为基础,以硫酸铵、硝酸钠、大豆粉和蛋白胨[8-9] 代替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的氮源(硝酸钾 1.0 g/L ),浓度如表1,其他成分不变,设 3 个重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培养 5 d 后,测定菌体干质量。 表1 不同氮源梯度设置 水平 梯度(g/L ) 硫酸铵硝酸钠蛋白胨大豆粉

10.50.53.03.0 21.01.05.05.0 31.51.57.07.0 42.02.09.09.0 123初始pH值采用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在其他培养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培养液初始pH值分别调至3.0、5.0、7.0、 9.0、11.0,设3个重复,摇瓶发酵培养 5 d 后,测定菌体干质 量。 124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碳源、氮源、pH值 3 因素设置 3 个水平(表2),选择正交表L9(34),进行液体 菌种培养基优化试验。摇瓶发酵培养 5 d 后,测定菌体干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1 碳源的筛选 在不同的碳源条件下,生防菌XM-10的生长状况不同。由图 1可见,生防菌XM-10在蔗糖中生长量最低,而在全麦粉中,在 不同浓度下,其菌体生长量水平均高于其他几种碳源,由此可知全麦粉对生防菌XM - 1 0生长最有利。由于全麦粉在图 1 中菌体干质量呈增长趋势,为找出其最高点,增设35、40 g/L 这2个梯 度重复试验,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得知生防菌XM-10在全麦粉添加量为30 g/L 时,菌体生长量最大,为19.104 mg/mL ,故30 g/L 为全麦粉添加量的最佳值。

梨的贮藏方法与保鲜技术

梨的贮藏方法与保鲜技术 08食品加工高职姓名:王文霞 摘要:梨的品种不同,耐藏性差异较大,有些品种如巴梨、茄梨、字母梨等果实,成熟后果肉易软化,在自然低温下不能久存,只有在冷藏条件不才能长期贮藏。 关键词:梨贮藏温度保鲜 引言:本文具体描述了萝卜贮藏适宜的条件,温度,萝卜的贮藏方法以及保鲜技术,具体如下: 一、梨的贮藏的适宜条件 中国梨贮藏的适宜温度一般为0度,脆肉梨在贮藏中发生轻微冻结,解冻后果肉的脆度会下降。大多数西洋梨的适宜贮藏度为-1度,如巴梨梨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5%,高湿可防止果实失水,降低自然损耗,梨失水5~7%时,果皮皱缩,影响外观品质。用涂抹和碎料小包装密封,可有效降低自然损耗。 二、梨的贮藏方法 1、棚窖贮藏 地下式棚窖深2米,宽5米,长10-15米。窖顶设两个天窗(每个天窗的面积为2.5×1.3平方米)窖端设门(高1.8米,宽0.9米)。果实采收后,经预贮至小雪前后,选好梨果装筐入窖贮存。用此法贮藏红霄梨、酸梨、鸭梨,到次年2月底或3月初,果皮新鲜,果实饱满,腐果率较低。 地上式棚窖是将果实预贮到小雪前后,装筐入窖,窖内地面铺草

保温,梨果上面加盖覆盖物保温,要求保持贮期梨果堆温不低于-4℃。此法主要用于酸梨等品种的贮藏。 2、通风库贮藏 通风库贮藏梨是利用冬季自然低温,采用昼夜温差大及有隔热保温性能的通风库,使梨处于相对稳定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延缓衰变,使其贮藏良好的一种简易方法。主要技术是:梨果采收后,经预贮选伤,装筐入库,通风堆码。根据库内外温差及时灵活地进行开窗或关窗,调节库内温湿度,使温度尽量维持在-3--1℃,相对湿度在85%-93%之间。严寒季节要注意防冻,尤其是对低温比较敏感的品种。酥梨适宜贮藏温度为0-5℃。 梨果入库前,必须将通风库进行清扫消毒,库中要设置温、湿度计,并将其放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以便正确了解和掌握库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3、筑畦堆藏法 在梨采收以前,选择通风良好,阴凉干燥、水位低的果树行间。沿南北方向筑畦,畦宽1.5米~2米,畦长随贮藏量而定。畦面高出地面约10厘米,中央略高,两侧略低,四周培成高约15厘米的畦埂。畦面铺上一层厚5厘米~10厘米的细沙。畦埂四角及两个长边上,每隔750毫米钉一根木柱,柱高750毫米,其中一半插入土中,在木柱内侧沿畦埂四边竖立用高粱、玉米秸秆或荆条编成的帘子,帘内紧贴两层完整无洞的牛皮纸,纸间接头处,要相互压边搭接。果实采收后,

贝类养殖

1环带:外套膜包被在软体的背侧,未被贝壳覆盖的地方。 2外套膜:位于左右两壳内面,是胚胎时期内脏团倍侧皮肤的一部分褶劈向下延伸而形成的两片薄膜。 3足丝:由足丝膜组成用于附足 4消化盲囊:由许多的一端封闭的小育管组成一对左右对称包被在胃的外围分泌消化酶。 5齿舌囊:位于口腔底部的袋装齿舌鞘。 6生殖腺:用于繁殖后代 7生物学最小型:达到性成熟的最小的个体 8有效积温:对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 9生物学零度: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呈正相关 10丰满度:生殖性腺所占或覆盖内脏团的面积比列 11性腺指数:生殖性腺湿重占软体部湿重的百分比 浑浊度:水中悬浮颗粒的密度 1贝壳分哪几个纲: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掘足纲、瓣鳃纲、腹足纲、头足纲。 2瓣鳃纲分类方法:全为水生生物,身体左右对称,有两片贝壳保护身体,头部不明显,口的位置及代表身体前段又称无头类;胃肠间有晶杆,足成斧形,适合挖掘泥沙,又称斧足类; 3腹足纲的分类方法:足部发达,位于身体腹面,通常有一螺旋形的贝壳,具有一对触角一对眼,口腔内齿舌极其发达,水生类用鳃呼吸,陆生类用外套膜呼吸起肺作用。 4潮间带潮区如何划分:高潮区、被海水淹没时间最短干露时间最短;中潮区:海水淹没时间5~6h,干露时间3~4h,环境稳定;低潮区:小潮低潮线至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区域。 5贝类生长测量:长度法和重量法。长度法:简易方便、直观,但是缺点是不能体现贝类的重量,更无法表示贝类的肥瘦;重量法:1鲜出肉率:2肥满度,鲜出肉率和肥满度不仅是贝类生长测量的指标,同时也是贝类繁殖调查指标。 6贝类的繁殖方式:卵生型、幼生型、交尾型、 7繁殖活动:潮汐、日周期、光照、温度突变、降雨。 8繁殖调查方法:贝类繁殖的调查即预测、调查贝类的性腺发育和繁殖日期或育苗期,以便适时进行人工育苗或采苗。调查方式有1丰满度:生殖腺所占或覆盖内脏团的面积比列来预测繁殖季节。2生殖腺指数3鲜出肉率或肥满度4海区浮游幼虫观测5有效积温6组织切片。 10贝类生活史分那几个主要阶段;1生殖细胞2受精3卵裂4囊胚与原肠胚5担轮幼虫6面盘幼虫7稚贝期8幼贝期和成贝期 11贝类的生长有何规律、有养殖年限关系:缓慢、快速、缓慢、生长初期长壳,后期长肉 12贝类人工育苗用水常规处理:一般采用水泵提水至高位沉淀池,海水经过沙滤池过滤后再进入育苗池和饵料池。 13贝类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1亲贝的选择、处理和蓄养2成熟精卵的获得3受精洗卵和孵化4选幼5幼虫培育6采苗7稚贝培育8贝苗的中间育成9贝苗运输方法 14如何选择育苗亲贝:1选择生物最小型2选择个体健壮贝壳无创伤,大小均匀,无寄生虫,病害3选择性腺发育较好的亲贝4雌雄亲贝比例:雌:雄=1:4~10 15亲贝室内蓄养方法:洗刷亲贝,按一定密度置于笼内饲养,每天换水两次,及时投喂一般亲贝刚入池连续三天使用土霉素预防病害发生。 16贝类的运输方法:1干运法:在筐内铺上海藻,海藻在装苗前必须浸泡一段时间,洗刷干净再用,一层海藻一层贝苗,上面再用海水浸湿的海绵盖好每半个小时,向筐内洒一次海

浙江滩涂贝类养殖种类调查报告

浙江滩涂贝类养殖种类调查报告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1 浙江省海域贝类养殖现状 从海洋养殖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浙江省海岸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海岸线绵长,港湾众多且曲折,浅海滩涂平展广袤,饵料丰富,环境多样化,可供贝类养殖的浅海、滩涂的面积广阔,其泥蚶、毛蚶、牡蛎、缢蛏四大滩涂贝类养殖更有长期经验积累,为发展贝类养殖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贝类养殖具有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诸多优点,它不与农业争土地,不与畜牧业争饲料,不与鱼虾养殖争水面。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贝类养殖业,不仅满足了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缓解大批转产转业的海洋渔业劳动力出路问题,对渔业、渔村、渔民的稳定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浙江省海域贝类养殖生态环境优势 浙江省滨临东海,海岸线长达近2000km。北部以长江入海口为界,与黄海相毗邻,南部与福建近海交接,包括北纬27°06′~31°O3′,东经120°00′~123°10′的海域。浙江近海海域辽阔,自然的地理结构形成了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海湾,滩涂辽阔,养殖业发达;另外还有500 m2以上沿海岛屿3061个,岛屿岸线长达4797km,10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76万ha,滩涂面积约25万ha,其中八大港湾滩涂面积约13万ha,杭州湾、三门湾、乐清湾、象山港、漩门港、浦坝港、大渔湾、沿浦湾的滩涂面积分别为:50100,29500,22100,17200,4300,4000,2700,1500ha)。境内河川密布,纵横交织,大量的淡水带着泥沙和有机物质源源不断地注入浙江沿海,为该水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了闻名中外的舟山渔场:加上台湾暖流及东海上升流活动频繁,生物种类多样性明显,贝类资源非常丰富。 浙江沿海全年平均水温16~18℃,月平均水温最低6~8℃ (2月份),最高27℃(8月份):由于受长江淡水和沿岸径流入海的影响,沿岸海区海水盐度变化很大,海水盐度河口区雨季时在lO以下,冬季一般在2O左右,高时可达27,非河口区一般为28~34,年平均透明度约lm。诸多因素都说明,浙江省海域环境非常适合贝类养殖。 2浙江省沿海贝类资源和主要养殖贝类种类调查及样品采集

培养基优化经验

比如,我在实验中目前遇到的几个问题: 1、我做完单因素,就在想是做PB?还是最陡爬坡?还是两个都要做呢??毕竟我快毕业了,时间紧张阿 2、我现在准备做PB,突然发现很多文献上都出现了在实验中还要加几个空白项,知道主要是用于误差分析的,但我就想问下,是不是必须设置空白项呢?如果必须设,那么要设几个呢?我看大部分是设了4个的;还有就是,空白项是没有设定+1、-1的水平值,那么在实验中该如何具体操作呢,我采用的是SARS软件进行设计,那么实验设计好后遇到空白项的+1、-1该怎么弄呢?什么都不加么??还有空白项安排的位置有影响么? 3、我做的是培养基优化,目前共有8种因素准备做PB,那么做完了PB,确定了显著因素,该如何设计最陡爬坡呢?是不是也需要相关软件来进行试验设计的呢? 第一,你的是8个因素,直接做RSM,不可取,建议先用PB筛选主效应因素。至于SA,并不是每个PB后都必须的,要看你的实验结果,也就是预测和实验区域的吻合情 况了。 第二,8个因素,做12runs的PB,刚好有四个空列。空列,也就是虚拟的,可以 权当不存在,它只是在分析中用来估算误差的。 第三,先做好PB。至于SA,用手算就可以了。呵呵,很简单的。看样子你看了很 多文献,里面都应该有计算公式的。 哈哈,我这里到时有一些试验数据。 PB设计如果用SAS(应该这样写是对的哦)就会出现上面说的空白项现象。建议使用minitab、JMP等,这些都不会出现空白项的。 PB设计是筛选重要影响因子的,从众多因子挑出重要的,舍弃不重要的(统计学上说,就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因此,在逻辑上是有必要进行的。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继续提问。 高低水平的设置没有定式,无需过分遵从1.25倍这个定式。 总体上说,如果一个水平范围内,因素较为显著,可适当缩小范围 (具体范围应该合理,举例说,但不一定合理:如果以菌体量最大为望目值时,温度是一个显著性影响因素(p<0.05),现研究范围为37-38℃;那你在缩小范围为37.5-37.9℃,这个就没有必要了。但是温度范围在35-39℃下显著的话,那可以在缩小至35-37℃,毕竟很多反应器,其温度的控制±0.5。)。 放开来说,及时都显著,那总有一个先后顺序吧。 首先,整体上你可以按照p值的小大排除影响效果大小序列:A>B>C>D>E>F>…… 的顺序排列, 将影响非常(或及其)显著的因子(p<0.01)的因子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如果它们还不够,

梨的储藏方法

一、梨贮藏保鲜的条件 1、温度: 温度是梨果贮藏保鲜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不同品种要求的贮藏温度不同。一般贮藏保鲜适宜温度为-1~2℃。贮藏温度不能过低,过低果实会产生冷害。梨的冰点在-1.8~3℃,如低于冰点温度梨果就要发生冷害。以一般贮藏保鲜温度不低于0℃,但也不能高于5℃,如果长期超过5℃以上会加速果实衰老和增加腐烂率。 2、湿度: 湿度也是贮藏梨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梨果采收后,通过果皮气孔蒸发水分,如失水过多,果皮铍缩,不会影响外观,也影响梨果的品质。因此,梨果在贮藏过程中要求适宜的空气湿度。一般应保持相对湿度90%~95%,冷库应保持85%~95%梨果贮藏中失水程度因梨果不同。 二、影响梨耐藏性的因素 概括起来影响梨果耐藏性的因素有下列几点。 1、品种特性 脆肉型品种从果实成熟到完全衰老,果肉始终都是硬的,即使在常温下果肉也不变软,一般较耐藏,如鸭梨、雪花梨、黄县长把梨、栖霞香水梨等。以西洋梨为代表的软肉型品种多不耐藏。这类品种采收时果肉粗硬,需经后熟、使果实变软后才能食用。但果肉变软后就会很快腐烂,只有在冷藏(8~5℃)或气调条件下才能延迟衰老。 同是脆肉型品种,果肉较粗、汁液相对少的品种较耐藏;汁多的品种耐藏,如黄县长把梨、栖霞香水梨、雪花梨等比鸭梨、往梨、锦丰梨耐藏。 2、成熟程度 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糖、酸含量均低,可供呼吸消耗的成分少,所以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果肉细胞已趋衰老,果实的衰老进程加快,也不耐藏只有适期采收的梨果才能长期贮藏。栽培条件浇水、施肥、土壤质地对梨的耐藏性有重要影响,如过多使用化肥,尤其是在多氮少磷钾时,会使梨果风味淡,糖量低,耐藏性下降。 土壤中缺钙会引起鸭梨黑令病。病虫防治不及时,锥纹病侵染果实后,可长期潜伏而雨表现病症,一旦进入贮藏期后,则迅速发病,造成果实腐烂。被害部为密留有伤口的果实,贮藏时易受青霉浸染,也会引起腐烂。所以,加强病虫防治是提高梨果耐藏性的个重要方面。

水产贝类养殖场规章制度

水产贝类养殖场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制度 1、用电管理 (1)寝室长每天必须在劳动之前检查电灯是否关闭,电褥电 源是否切断,不关闭电源的收缴上来。 (2)严禁使用电炉子、电热杯等耗电量大的电器。如果发现每次罚款2000元,并罚队长200元 (3)严禁私自乱接电源接头。 2、救生衣管理 (1)出海人员无论好坏天必须穿着救生衣上岗,系好救生衣上面的主副带,不得随意吹救生哨。 (2)妥善保管救生衣,更换救生衣时以旧换新,若有丢失, 自觉购买新的救生衣偿还。 (3)出海时未穿救生衣者第一次罚工10天,船长5天,安全员1天;第二次重犯者开除。 3、吊车安全管理 (1)吊车员严禁酒后上岗,发现一次吊车员2000元,机修500元,重犯者辞退。 (2)吊车员要定期检查机器及其钢丝缆的磨损情况,发现安 全隐患及时向主管技师反映进行维修。因机械检修延误,造成人员、物资受损,由总机修和吊车员承担全部责任。 (3)吊车员发现班组因吊物资哄抢(或者有工作人员在钢丝缆下

面时),可以采取果断措施停吊,待谁先遵守规则让谁吊,并要把情况及时反映给队长。 (4)吊卸物资时,吊车员要精神集中,随时注意指挥员的手势,并按其操作。起吊物资时,工作人员要撤离到主航道安全处; 装物资时,所吊物资末达到船面1米左右时,不允许靠近所吊物资。指挥人员有权责令船长靠后装卸。 4、安全生产培训 各队定期安排副队长、组长、船长等对所 (二)船只安全管理制度 1、船长必须了解自己船只的载重量,装载时不允许超过限定载重量的80%。 2、船长要掌握自己船只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装载物资的 重量。分苗期间船只太多,要错开装物资时间,需提前装载物资时必须由队长批准。 3,船长要经常检查自已的船前缆、船扣、查看磨损情况,船上必须配备吊船船扣(滑缆船)。队长每天收听天气预报,提前作好吊船、吊车、转港等准备。如果公司通知大风后需要转港而未见行动,造成直接损失的由队长承担其全部责任。 4、各船必须配备:刀、钩、木棒、缝笼针、油壶、水壶、油漏子等平时海上生产工具。 5、船只使用之前必须检查机油,摆葫芦螺丝等情况。有船长疏忽造成的粘缸,爆瓦,以及手摆等,船长须付相应责任。 6、吊完船或转完港后,船长必须检查好船上机件归放(各队

培养基设计与优化

培养基的设计与优化 原料:碳源,氮源 十大元素: 碳, 氢, 氧, 氮, 磷, 钾, 硫, 钙, 镁 微量元素: 硼, 锰, 锌, 钼, 钴, 碘, 铜, 等 生长因子、前体和产物促进剂 生长因子 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如以糖质原料为碳源的谷氨酸生产菌均为生物素缺陷型,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对发酵的调控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机氮源是这些生长因子的重要来源,多数有机氮源含有较多的B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一些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生长因子。 前体 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为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产物促进剂 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其提高产量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有些促进剂本身是酶的诱导物;有些促进剂是表面活性剂,可改善细胞的透性,改善细胞与氧的接触从而促进酶的分泌与生产,也有人认为表面活性剂对酶的表面失活有保护作用;有些促进剂的作用是沉淀或螯合有害的重金属离子。 水 对于发酵工厂来说,恒定的水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不同水源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对微生物发酵代谢影响甚大。水源质量的主要考虑参数包括pH值、溶解氧、可溶性固体、污染程度以及矿物质组成和含量。 培养基的设计与优化 目前还不能完全从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来推断和计算出适合某一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只能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的基本理论,参照前人所使用的较适合某一类菌种的经验配方,再结合所用菌种和产品的特性,采用摇瓶、玻璃罐等小型发酵设备,按照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选择出较为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基设计的基本步骤是: 1.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培养基成分确定时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 2.通过单因子实验最终确定出最为适宜的培养基成分。 3.当培养基成分确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各成分最适的浓度,由于培养基成分很多,为减少实验次数常采用一些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法。这些实验往往基于多因子实验,包含均匀设计、正交实验设计、响应面分析等。

滩涂贝类养殖

滩涂贝类养殖 生物科学B班张帆1050802047 一.滩涂贝类的主要养殖方式 目前我国滩涂贝类养殖主要有滩涂底播养殖和虾池养殖两种方法。滩涂养殖主要是对已经具有资源的滩涂进行封养和管养以及适合贝类生长繁殖的滩涂进行移植。滩涂养殖以缢蛏、毛蚶的养式也最为完善,分别建造蛏埕、蚶埕专门的小块滩涂进行农田作物似的养殖。虾池养殖主要是利贝或鱼贝等的混养。鱼虾的残饵及排出的粪便可以起到肥水作用,促使虾池内的浮游生物繁生,富的饵料;而贝类通过滤食,又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使两者在同一水体中互相促进,共同生长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养殖的主要问题是苗种的供给不足和养殖病害。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苗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苗种价格也相应上升,过高的苗种价格限制了养殖规模的继续扩大。同时养殖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死亡率非常高,有些滩涂甚至出现了绝产。养殖风险加大,致使养殖者对滩涂养殖顾虑重重,不敢大规模投入。养殖中的病害已成为滩涂养殖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养殖规模的扩大。和N-苯基-2-萘胺,这是高等水生植物克藻的直接证据。水生植物修复相对于其他修复技术方式有着自身的优点: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处理多种污染物和多种环境;是一个自然过程,安全性更高;收获相对容易,而且有相当的种类可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 三.育苗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滩涂贝类的人工育苗都取得了成功,一般有土池育苗和室内工厂化育苗两种方式。 幼虫培育是贝类人工育苗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也是决定人工育苗能否成功的环节。因此,幼虫培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幼虫培养应主要从幼虫培养的密度、适宜的饵料种类和饵料浓度、水温、盐度、光照、海水的溶氧和PH、原生动物侵害及细菌性疾病等方面考虑。浮游幼虫的培养密度是否适宜,也会直接影响人工育苗的成败。对于双壳类,其幼虫个体较小,因此,培养密度一般比较高,每毫升水体可含几个。但对于腹足类,其幼虫个休一般比较大,初孵出的面盘幼虫常在200微米~300微米,因此,培养密度不能高,一般每毫升水体零点几个既可。 四.展望 滩涂底播养殖方式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而且容易引起对滩涂的过度利用,导致滩涂板结、底质污染。并且滩涂养殖场大多没有划分苗种保护区、养成区、采捕区,不能做到计划性生产。应当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现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区域化养殖模式,实现养殖过程的良性循环。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对象的种质改良已成为必由之路。张国范等(2006)对我国贝类遗传育种进行了总结,认为良种化养殖是未来贝类养殖的基本方向。美国在这方面开展工作比较早,经过定向选育的硬壳蛤其生长速度能够达到未经过选育的2倍。闫喜武、张国范等(2005)已经成功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菲律宾蛤仔品系。目前刘保忠主持的国家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课题“蛤、蚶、蛏等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研究已经在进行中,选择出生长快、抗病强的优良滩涂贝类品

梨子的特性和保鲜贮藏技术

梨子的特性和保鲜贮藏技术 一、品种特性及采收 梨的品种不同,耐藏性差异较大,有些品种如巴梨、茄梨、字母梨等果实,成熟后果肉易软化,在自然低温下不能久存,只有在冷藏条件不才能长期贮藏。一些成熟后脆肉品种梨比较耐藏,各地有许多品质优良又耐贮藏的品种,如河北的鸭梨、雪花梨,辽宁的秋白梨,山东的长把梨,吉林延边的苹果梨,山西的油梨和黄梨等都是较耐贮藏的品种。还有一些梨,采收时果肉酸涩粗糙必须经过长期贮藏,品质改进后才能食用,如河北和辽宁的安梨和红宵梨,这些梨极耐贮藏。梨的适时采收期为种子颜色由类部变褐,果皮颜色黄略具绿色或绿中带黄,果肉更度5.5公斤/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即可采收。贮藏期较短或进行冷藏,可适当晚采。梨品种不同采收期各异,一般采收较早的,贮藏后烂损失较少,采收较晚的,贮藏中易产生生理病害和增加腐烂率。 二、梨贮藏中的生理病害 1、鸭梨黑心病除在鸭梨上发生外,雪花梨、长把梨上也会发生类似的黑心病。鸭梨的黑心病有两种,一种是贮藏前期由于降温过快造成低伤害而发生黑心,另一种则是贮藏后期由于衰老引起的黑心病。0度低温引起的黑心病多发生在人贮30~50天,果心发生不同程度的褐变,但果肉仍为白色,果皮保持青绿或黄绿色,不影响梨持外观。由衰老引起的黑心病多在贮藏到次年2~3月份发生,果心变褐,果皮色泽暗黄,果肉松散,严重时部分果肉也变宽意工有酒精味。雪花梨贮藏后期会发生红肉和糠心,莱阳梨在贮藏后期果肉也易发生褐变。 2、二氧化碳伤害鸭梨对高三氧化碳敏感,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就会发生二氧化碳伤害,鸭梨会产生黑心或果肉空洞。 三、贮藏条件和方法 中国梨贮藏的适宜温度一般为0度,脆肉梨在贮藏中发生轻微冻结,解冻后果肉的脆度会下降。大多数西洋梨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度,如巴梨、安久梨等。梨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5%,高湿可防止果实失水,降低自然损耗,梨失水5~7%时,果皮皱缩,影响外观品质。用涂膜和塑料小包装密封,可有效降低自然损耗。 1、冷藏目前梨的冷藏发展非常迅速,冷藏量也在逐年增加。鸭梨冷藏时要注意采用缓慢降温措施,降温

培养基优化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新编生物工艺学 设计题目: 培养基优化设计 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200806040035 专业班级:08生物技术 指导教师:关现军 2011 年6月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摘要··页码 2.关键字··页码 3.设计背景·页码 3.1培养基简介··页码 3.2培养基优化设计的重用意义··页码 4 设计方案·页码 4.1原材料制备··页码 4.2菌种的选择··页码 4.3营养因子的比例设··页码 4.4理化条件控制··页码 4.5总工艺流程列叙··页码 5 预期结果··页码 6 方案实施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页码 7 设计感受··页码 7.1 关于本方案··页码 7.2 关于自我··页码 8参考文献··页码 .

1 摘要 以改良MRS发酵培养基为墓础,选择玉米浆、牛肉膏、乳糖、番茄汁、际蛋白陈等7个营养因子增菌培养乳酸菌进行优化。利用L8(2的7次方)正交实验,优化出培养墓营养因子最佳组成是:玉米浆3%、牛肉膏1%、乳糖1%。研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酸菌,在优化后的MRS培养基发酵液中,37℃培养20h,菌落数均高于原MRS培养基发酵液的菌落数,达到1护cumL以上,乳酸菌发酵液得到了浓缩,大大降低了乳酸菌发酵培养墓的成本,原料成本降低了约40%,同时使菌种数量达到最大。 2 关键字 乳酸菌,营养因子,优化培养,最大产菌 3. 设计背景 3.1乳酸菌培养基简介 乳酸菌工业产品为菌体本身细胞,因而设计出能增菌的培养基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设计选用工业上佳美低廉的原料,便于降低成本,也有利于降低菌种的适应期,利于增值。 乳酸菌增菌液配方设计中因营养要求复杂,影响生长的因素多,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做其他条件的优化,如增菌液氧化还原电势、pH值、温度等,因工作量大而时间有限,只能对配方作初步的优化设计。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工业应用时可选用乳清和脱脂乳经蛋白酶水解,用以提高增菌效果,再加入乳糖、啤酒酵母的自溶水解物,在发酵罐内完成乳酸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摘要:蔬菜是日常所必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促进食欲,具有独特的形、色、香、味的保健食品.蔬菜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通过贮藏保鲜及加工手段就能消除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满足各地消费者对蔬菜的消费要求。果品蔬菜需求量是世界上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蔬菜贮藏保鲜是农业生产的延续,保持蔬菜质量和鲜度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蔬菜贮藏、运输、流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蔬菜贮藏,蔬菜保鲜 1 蔬菜贮藏的主要保鲜技术 1.1气调保鲜技术 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简称CA,气调贮藏设备主要由气调机、制冷系统、加湿器和气密保温材料组成.其原理是把蔬菜放在特殊的密封库房内,同时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在蔬菜贮藏中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和自我消耗,从而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气调保鲜方法主要有4种:塑料薄膜帐气调、自然降氧法、混合降氧法和人工改变空气组成法。 据报道,美国和以色列的柑橘总产量50%以上是气调保鲜;新西兰的苹果和猕猴桃气调贮藏量为总产量的30%以上;法国、意大利以及荷兰等国家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总贮藏的50%~70%,证实了气调贮藏保鲜水果的光明前景.在国外,低氧CA技术或超低氧贮藏是蔬菜采后CA应用技术的新突破。在国内,北京市鹰达利经贸发展公司、清华大学分别成功研发出"PVAS真空气调保鲜装置”和“自动控制自发式气调库”等保鲜装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1.2防腐剂保鲜技术 防腐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2类,即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化学合成防腐剂由人工合成,种类多,包括有机和无机的防腐剂50多种,其中世界各国常用的主要化学合成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亚硫酸盐、丙酸盐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我国批准可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只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二氧化硫等少数几种。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对人体健康却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致癌、致畸等毒性.天然防腐剂是生物体分泌或体内存在的防腐物质.经人工提取后即可用作食品防腐,具有安全、无毒、高效和增进食品风味、品质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常用的天然蔬菜保鲜剂主要有茶多酚、蜂胶提取物、橘皮提取物、魔芋甘露聚糖、鱼精蛋白、植酸、连翘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壳聚糖等.如用壳聚糖处理番茄,常温下可贮藏30 d左右,几丁质用于苹果保鲜可达数月;用它处理草莓,结合低温贮藏,也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用粮姜蒸液处理甜橙,贮藏130 d后,总腐果率为零,干

梨的储藏与保鲜方法

梨的储藏与保鲜方法 一、梨的简介: 梨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在果实生长过程中,果个不断增大,呈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果实含水分83%左右,糖10.0%左右,还含有十几种氨基酸。 1.梨的呼吸强度: 梨是有呼吸高峰的果实,在常温下呼吸较高,采后4~5天有明显的呼吸高峰出现,呼吸强度一般在2~3mICO2/kg.h。 2.梨的采后病害: 梨的采后病害较多,主要有黑皮病、黑心病、褐肉病(红肉病),果心溃烂、果心褐变、衰老褐皮、虎皮病等。 二.梨储存保鲜工艺: 储前灭菌:梨储藏前,对其进行灭菌防腐处理,可减少细菌微生物的侵害,减少腐烂。 脱除乙烯:乙烯是梨储藏保鲜期的大敌。0.01ul/L的乙烯,对梨就有催熟作用。必须及时消除梨呼吸产生的乙烯,才能延长梨储藏保鲜期。 保持高湿:梨储藏期间,要保持储藏环境较高的湿度,减少梨的失水萎蔫;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湿度的增加,越易滋生细菌;因而在加湿的同时要注意灭菌防腐。 稳定储温:梨储藏期间,要保持适宜的储藏温度;同时为减少其呼吸强度,还要保持储藏温度的稳定。 三.梨的储存保鲜技术: 1.冷库储存保鲜技术: 梨的适宜储藏温度为0—3oC,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储存时应保持库温的稳定,以免温差过大,使果实结霜品质恶化。

冷库储存的弊端: (1)缺少脱除乙烯的有效手段,缩短梨保鲜期。 (2)缺少有效的灭菌防腐手段,易引起梨的腐烂、变质。 2.气调库储存保鲜: 气调库储存保鲜,是冷库储存保鲜技术的发展,它在冷库保鲜的基础上,调节储存空间的02、CO2比例,抑制梨的呼吸,延长保鲜期。气调库储存梨的温度为0~1oC,气体成分为5% CO2、2%02。但仍然存在冷库储存时的弊端。 3.XQK—B半地下式小气调储存保鲜技术: XQK—B半地下式小气调储存保鲜技术,是充分利用自然冷能,配合小气调保鲜设备,对梨进行储存保鲜。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用制冷机组,节约投资和平常的运行费用,保鲜效果好,经济实用。

梨的贮藏方法

一、贮藏库分类: 贮藏梨果必须有良好的贮藏场所,即贮藏库。梨果产区城镇要建中大型冷库,产地要建小型节能库。贮藏库有以下类型: (1)气调贮藏: 在一定的温度下,降低环境的氧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从而达到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梨果衰老的目的。 (2)机械xx: 利用机械制冷,使梨果贮藏库温度降至长期贮存的最适温度。 (3)产地节能贮藏库: 包括强制通风库和节能冷库.强制通风库是将传统的半地下或地下自然通风库及窑洞的自然通风改为机械强制通风。 节能库是一种机械制冷与利用自然冷源相结合的节能贮藏形式。 二、贮藏xx的条件 (1)温度: 温度是梨果贮藏保鲜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不同品种要求的贮藏温度不同。一般贮藏保鲜适宜温度为-1~2℃。贮藏温度不能过低,过低果实会产生冷害。梨的冰点在-1.8~3℃,如低于冰点温度梨果就要发生冷害。以一般贮藏保鲜温度不低于0℃,但也不能高于5℃,如果长期超过5℃以上会加速果实衰老和增加腐烂率。 (2)湿度: 湿度也是贮藏梨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梨果采收后,通过果皮气孔蒸发水分,如失水过多,果皮铍缩,不会影响外观,也影响梨果的品质。因此,梨果在贮藏过程中要求适宜的空气湿度。一般应保持相对湿度90%~95%,冷库应保持85%~95%.梨果贮藏中失水程度因梨果不同。

三、品种类型的贮藏xx 梨果的品种和类型不同,所要求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最佳气体成分标准也不同。对新育出的新品种,必须通过试验找出它们贮藏要求的适宜温湿度和最佳气体成分,才能在贮藏期间有效地进行温湿度的调控及气体成分的调节,达到最佳贮藏效果。梨果的类型大致分为两大类型。 (1)脆肉类型品种: 白梨系统和砂梨系统多属于脆肉类型。一殷脆肉品种,采收后多在10℃温度下经过逐渐的预冷过程再进入0~1℃低温下贮藏保鲜。以新品种锦丰梨为例: 冷库贮藏前需进行预冷,预冷温度以5~8℃为宜,预冷时间l~2天。如利用自然低温贮藏,入库前在夜间低温预冷一夜,第二天清早入库。其适宜贮温为0~1℃,入库后要利用一切手段将库温降下来。冷库要在7~10天内把库温降至0℃;自然冷库在30~40天内降至0℃,最长不得超过50天。贮藏温度不能低于-1℃,不然会发生冷害,使果肉出现不规则褐斑。 一般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冷库贮藏相对湿度要保持90%~95%,库内湿度低于80%时易发生果皮皱缩。当自然冷库内湿度不足时应在地面洒水(冷库中可增设加湿装置)。锦丰梨在0~l℃下进行气调贮藏,氧气应保持在10%~15%,二氧化碳1%~2%。锦丰梨在长期贮藏中对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十分敏感,在低温0℃条件下,二氧化碳达到2%以上就会产生二氧化碳中毒伤害;氧气不能低于10%,过低也会产生伤害。锦丰梨是耐贮藏品种,采后在0~1℃下可贮藏8~9个月。 (2)软肉类型: 此类型包括西洋梨系统和秋子梨系统品种,采收后往往很易变软而失去贮藏价值,因此,采收后经过预冷,需立即置于0℃左右的温度下贮藏。以南果梨类为例(包括红南果梨和大南果梨): 南果梨类属软肉型果实,具有明显的呼吸跃变期。当呼吸高峰到来之后,果实开始走向衰老,果肉开始变软。抑制和推迟果实呼吸高峰到来的时期是搞

培养基优化方法

方法一: LB培养基、平板保存的工程菌HB101/pJJ-rhIFNα2B、Amp、酵母提取物、蛋白胨、 10×SAE、100×MgCl2、100×TES、Tris、HCl 10×SAE配方(1L): KH2PO410g、K2HPO4·3H2O52.4g、NH4Cl10g、K2SO426g 100L 【步骤】 种子制备: 1、取100mLLB培养基加入到一无菌的500ml三角形中,同时加入100μl100mg/ml的Amp。 2、接种甘油管保存的工程菌HB101/pJJ/rhIFNα-2b100μl,使工程菌分散于培养液中。 3、盖好试管,在摇床上以220rpm的速度,于37℃培养至对数中期(约5小时) 上罐准备: 1、配置500ml10×SAE 2、配置发酵培养基(3L)

称取胰蛋白胨30g,酵母提取物90g,加入2.64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后加入300ml 10×SAE、30ml100×MgCl2、30ml100×TES。 3、将培养基加入到5L发酵罐,插入pH、溶氧电极和温度探头,装上空气过滤膜,包扎好后放入灭菌锅中,同时放入一瓶250ml30%磷酸(调pH用),于1.05kg/cm2高压下蒸汽灭菌30min。 4、待灭菌结束后,将发酵罐放在冷却底座上,开启发酵罐控制系统,联接好冷凝水、空气线路。 5、控制pH=7.4,在转速650r/m、通气量3L/min 定D.O.为100%于自动控制发酵罐上37℃发酵22小时。 6、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37℃后,接入制备好的种子 7、从接种完时刻起,每两小时取适当量样品,其中取1ml用于测菌体浓度(A600nm);另取1ml加入到一称过重ep管中,12000rpm离心,小心取出900μl上清用作测菌体浓度的空白,甩干后再次称重,计算菌体湿重,按每8.3mg菌体湿重加入300μL水重悬菌体,冻于-20℃备用。并记录发酵罐上溶氧、pH、温度等参数以了解工程菌的生长状态。 8、SDS-PAGE检测不同时间rhIFNα2B的表达情况。 9、发酵终了,收集发酵液,8000rpm离心10min,回收菌体。 10、用1.2L去离子水重悬菌体,8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 11、再用600mlTE重悬菌体,8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得到菌体-20℃保存 方法二: 2.1种子培养基的配制 LBA:(Tryptone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s酵母粉5g +NaCl 5g +双蒸水1L)∕L (NaOH调节PH至7.0)高压蒸气灭菌,压力:0.14Mpa 温度121℃时间:20min,用前加卡那霉素至50μg/ml。 LBA平板:加入2%琼脂粉,其余同上。 2.2生产菌种的制备 2.2.1琼脂培养基菌种的制备 从-80℃的冰箱中取出甘油种子管,在超净工作台中划LBA平板,37℃培养箱中培养过夜。2.2.2一级种子液制备 从LBA平板中挑取单菌落,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于约60ml LBA培养液中,与摇床上37℃,180rpm,生长16h,OD600值约为3.0。 2.2.3二级种子液制备 将60ml一级种子液接种于3L LBA 培养液中,于摇床上37℃,180rpm,生长12h,OD600值约为3.0。 3.发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