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铜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铜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铜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铜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工业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工业工程学科自产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着重对工业工程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进步提供动力支持,使工业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涉及人、财、物等要素,涉及系统工程、统计学、数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将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的综合学科。工业工程的应用旨在实现企业生产、管理及服务的低成本、高效益和效率,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工业工程起源于国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工业工程,至今仅有30多年历史,仍然处于推广阶段,发展较缓。为了对我国工业工程有更好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我国工业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一次细致研究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也有一定启示。 1.工业工程发展现状 工业工程自产生以来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往往能够左右一个企业的生与死,是帮助企业成功的重要方法。工业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要素的“技术+管理+系统”的综合性科学。在我国发展30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实现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益和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促使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革与发展。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毕竟有限,我国的工业工程基础相对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工业工程应用较多的制造企业,我国工业工程发展明显欠缺。但是从目前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前景趋好。目前,我国已经有机械部、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 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班级金融0902 姓名叶宗新 学号 0206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首先,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

工业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初工业工程的主要应用在制造业。当今社会, 工业已成为社会各产业的集合, 因此IE 迅速从制造业发展到各产业领域, 甚至包括服务业、现代农业乃至行政公共事业。 <1>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近年来在国际上还有人提出了全面工业工程(To tal Industrial Eng ineering, T IE ) 概念。其思想是指当今IE 已不是仅仅在工作研究或设施设计方面的独立应用来解决企业的问题, 而是面临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的问题。上世纪90 年代IE 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已经完全产业化, 不仅仅在制造业广泛应用, 更重要是在建筑工程业、服务行业, 诸如旅馆、饭店、医疗卫生、体育、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美国IE 应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全美医疗保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而上世纪90 年代香港的制造业几乎全部转入大陆, 香港在60 年代随外资进入而引进的工业工程, 目前主要是在服务行业, 非常有效。香港工业工程师学会会长莫如虎先生指出,“服务业也是一种产业, 也有其产品, 制造和销售过程, 也可用IE 在制造业成功的方法来应用于服务业。”香港的成功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信息化推动工业工程的创新 现代工业工程的显著标志之一, 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现代信息系统技术辅助解决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发达国家在IE 应用方面, 从最初的方法研究、时间研究、物流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人机工程研究, 发展到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CAD ?CA PP? CAM ?FM S?C IM S? AM 研究, 今天在新经济时代又发展到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网络化制造、网络化电子商务等新的管理式的研究。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推动技术进步,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另一方面, 通过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可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 信息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 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对经济发展产生 巨大的推动效应。为满足信息化的需要, 工业工程本身也要不断进行知识技术创新,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 向更高的技术层次演进, 两者相互促进。 <3>服务管理 服务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工业工程在服务系统的一般性问题研究、服务设计、服务研发管理、服务系统设计、服务系统作业管理、服务绩效管理, 应用的领域除了服务业外, 尚及于政府为民服务与电子化政府等; 并在网络环境下, 设计及管理新的服务系统。如电子商务、顾客关系管理等新的企业服务管理。 <4>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工程 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时代, 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方式将是不断地快速开发出新的物质产品和知识产品。针对我国

工业工程发展

工业工程发展 任何一门科学能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强有力的工具,必然存在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和动因。概略地说,工业工程发展的动因在于三个方面,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成果的支持作用和社会环境(或说经济形态),确切地说是商品经济所提供的社会发展环境。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与管理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多样化。这客观上要求必需存在着分析、设计、改善这些系统和管理的技术体系,因而本世纪初在生产力开始快速发展时,才产生工业工程。而科学技术成果如运筹学、统计学、系统工程、计算机工程及信息技术都为工业工程技术体系提供支持和手段。商品经济提供了企业竞争的社会环境,谁做得更好,谁就生存、成功,否则就会消亡。这样客观需要提供竞争的武器。因而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像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工业工程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且收效甚佳。也可说工业工程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根据上述分析就很容易理解工业工程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过程。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应从本世纪初算起,起源于美国。泰勒(Taylor)和吉尔布雷斯(Gibreth)等一批学者应视为IE的创始人。从那时起至现在工业工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二次大战结束40年代中期可称为奠基期。这个时期由于福特生产线的产生,生产系统从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走上了较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制。由于电动机的产生与广泛应用,人

们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原始积累结束将要快速起步阶段。恰恰此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需求工厂效率提高,因而工业工程得以诞生和发展。从1895年起,泰勒先后发表了《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思想,主要是以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为主的工作研究理论。在本世纪初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科学管理既被管理者接受与采用,又被工人阶级视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而反对。这样在当时形势下人们提议将“科学管理”更名为“工业工程”。从这时起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纯技术型工程学科发展与壮大到今天。然而,科学管理并未由此而偏废。到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了行为科学,使科学管理与之相结合补充又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众多的现代管理理论。因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与现代工业工程都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今天已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两大学科体系,但又紧密相联,只不过功能不尽相同而已。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为发展期。这个时期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特别是由战后经济建设的恢复需求,生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的三种典型的生产系统。同时统计学的广泛应用和运筹学的产生为工业工程解决越来越大的管理与生产系统规划、设计、改造、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市场竞争的焦点以资本、实力竞争为主,工业工程从早期应用工作研究解决现场效率提高发展到企业整体的设计、改善,包括工厂设计、物料搬运、人机工程、生产计划、贮存控制、质量控制等。在这一时期工业工程已不仅仅是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专

工业工程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

工业工程论文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94060107 学号:72 :彦奎

工业工程在国外发展的状况 94060107班学号:72 :彦奎 作为一门新兴的工程类科学,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被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定义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设备、物料、信息和能源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工业工程综合运用各种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与原理,预测、确定和评估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工业工程综合运用各种实用的知识和方法,将物资、技术、人力、装备和信息组成更加有效且富于生产力的综合系统,从事规划、设计、创新和评价活动,从而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科学依据。 工业工程在国际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影响相当广泛的综合性、交叉性、反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型学科,并且它的涵与外延仍然在不断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1955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它应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 下面让我们先看一下国外工业工程的发展状况. 工业工程是十九世纪末泰勒在1799年美国的惠特尼(E.Whitney)提出的“互换性”概念和1832年英国的巴比奇在发表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的基础之上所创立的。在汤恩(Henry R·Towne)的“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思想影响,泰勒提出了制造业中的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概念并将其在实践中验证。1913年美国福特首创标准化、专业化的移动装配生产线,使制造业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为工业工程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1917年美国的“工业工程协会”和“泰勒协会”的成立,数学分析和统计学、运筹学等在工业工程中加以应用,更好的解决管理中所遇到的质量、库存控制问题以及对复杂情况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工程充分应用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解决了1966年阿波罗登月空间系统计算和安排等问题。随后工业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更加完善,这也预示着现代工业工程的形成。 由此可见工业工程的探索与发展是伴随着美国工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美国是工业工程的发源地也是其实践基地,所以从本质上讲工业工程是美国式的、带有美国文化并适合美国国情的,所以才会对美国的工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应用领域中,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美国是最早进入信息时代的国家,也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美国的工业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工业工程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发展与应用。与传统工业工程相比,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向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它不仅能提供产品的外形设计和工程设计,也能提供市场研究、消费者调查、人机学研究、公关策划、企业设计与维护,并具有了全球性活动的能力,事实上,一些新型的设计公司已经建立起了全球性服务网络,已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工业工程在这方面的应用变化,转而反应在了企业管理上的变化,激发创造性的战略管理手段,不只局限于单个产品的开发活动,从而大大扩大工业工程的应用围。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工业工程概述及其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IE)起源于美国,曾为美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很大贡献,它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综合了管理学、运筹学、系统工程、人因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开始主要应用于制造业,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工业工程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但对于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最具权威的是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提出的,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工业工程自产生依赖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往往能够左右一个企业的生与死,是帮助企业成功的重要方法。工业工程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产生与应用的历史,工业工程技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充实新的内容。IE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工程的萌芽和奠定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方法是劳动专业化分工、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作业标准化。 第二阶段:工业工程的成长期,这一时期创立了许多IE的原理和方法,包括人机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生产计划与控制等等。 第三阶段:工业工程的成熟期,这一时期运筹学成为IE的理论基础,计算机为IE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第四阶段:工业工程的扩展与创新器,这一时期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用于IE、完善了IE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2、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由国外与国内发展及应用的实践表明,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提高系统综合素质,提高生产系统综合效率及效益,保证各类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率,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等。国内外实践证明,在企业广泛应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和原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盈利水平,减少物料和劳动力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改善生产环境的同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从全社会角度看,实施工业工程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882年,英籍商人等人招股筹银5万两,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安装1台16马力蒸汽发电机组,装设了15盏弧光灯。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在中国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于日本。 从1882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其间67年电力发展基本状况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百孔千疮的破烂摊子,电厂凋零,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维艰,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精编版

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 一、当今世界形势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六)、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基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

1 电力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电力需求的变化与供求状况分析 1 电力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1.1 发展历史 中国电力产业是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⑴ 1882~1937年。1882年7月26日上海第一台12机组发电到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国共有461个发电厂,年发电量为17亿kW·h,初步形成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配电系统。 ⑵ 1937~1949年。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江苏、浙江等沿海城市的发电厂被毁坏或拆迁到后方;西南地区的电力工业出于战争的需要,有一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以东北为基地,为战争生产和提供军需物资,从而使东北电力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年发电量约43亿kW·h,居世界第25位。当时中国已形成的电力产业:①东北中部电力产业,②东北南部电力产业,③东北东部电力产业,④冀北电力产业。 ⑶ 1949年以来,中国的电力工业有很大的发展。1996年中国大陆年发电量为11350亿kW·h,居世界第2位。从1993 年起,发电量每年平均以6.2% 的速度增长。但是,就人均用电量、电力产业自动化水平和发输配电的经济指标而言,我国的电力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1.2 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历程 1978 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同时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正式开始。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也为电力行业的改革指明了市场化的目标和轨道,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开始向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方向转变。对于1979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大致上可划分为三大阶段。 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起步阶段。从1978年至1997年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时期为了促进电力发展,解决严重缺电问题,国家出台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集资办电政策,如利用外资、征收电力建设基金、还本付息定价等政策,成立了华能、新力等发电公司和长江三峡、清江、五陵等水电公司,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成立五大电力集团公司,此外还成立了南方电力联营公司,全国除西藏和福建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省电力公司。但由于电力建设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这一期间,电力发展速度仍然赶不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到1986年,发电量缺口达600-700亿千瓦时,全国还有35%的农户没有用上电。由于电力缺口大,拉闸限电频繁,电力工业的“瓶颈”更为突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成为广泛共识。1987年9月,国务院提出“政企分开、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方针。1997年底,我国电力工业基本实现供需平衡。1998年9月30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关于停止执行买用电权等有关规定的意见的通知》,决定停止执行若干限制用电的规定,标志着长达20多年的电力短缺局面基本结束,中国电力工业在取得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这一历史性成就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 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 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

工业工程的发展前景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94060113 张吉阳 2009040601473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行各业中。本文主要是在在阅读若干相关文献后,对工业工程在国内外的应用做一个综述,从而进一步的了解这个新兴管理手段。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 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地IE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 工业工程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它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并且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组织和学者对工业工程的理解不尽相同,其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不同部分都是在核心内容上加以补充和完善。从定义可体会出工业工程的特点:1)工业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2)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多样。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另外与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3)工业工程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不断改进,追求至善的过程。4)工业工程强调人的因素。它将人的影响因素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追求人—机—环境关系的最佳、最和谐状态。5)工业工程是集成系统的整体优化。将系统中的各要素孤立考虑和仅仅将各要素简单相加都是不合适的,它追求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的整体效益,要产生1+1>2的效果。6)工业工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 企业要掌握IE方法和技术,首先要树立IE精神、培养IE意识,这是决定企业IE成败的关键,具体来讲要培养如下几个方的意识: 1)成本和效率意识。IE的宗旨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工业工程师的第一使命。一切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节约,杜绝浪费,寻求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邯钢的主要成功经验就是正确运用了成本和效率意识。 2)问题和改革意识。凡事都要找到一种“最好”的工作方法并相信“最好”只属于下一次。树立问题和改革意识,不断使工作方法得到改进和完善。 3)标准化意识。标准化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对科学实践成果和生产实践的研究总结,形成一定的标准,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它对促进技术进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发展品种,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有着重大的作用。 4)全局和整体意识。现代IE必须从全局和整体需要出发,追求系统整体优化。例如我国汽车工业,由于缺乏全局和整体意识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我国现有汽车制造厂家比美国、日本、西欧的总和还要多,但1995年的产量仅为150万辆,比日本一家丰田汽车公司年产量还要少近30万辆。 5)以人为中心的意识。以人为中心,倡导全面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和建立职工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培养职工的劳动意识、企业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工业工程的发展

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工业工程在中国得发展前景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得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得不断进步,工业工程逐渐进入了大家得视线,越来越多得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越来越多得人知道了这个行业,那么,工业工程到底就是什么,它有着怎样得发展历程,又有着怎样得发展前景呢?通过两个多月得学习,我将要谈一下我所要学习得——工业工程。 1、工业工程专业介绍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就是从科学管理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得定义 “工业工程就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与信息等所组成得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与实施得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与社会科学得专门知识与技术,结合工程分析与设计得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得成果进行确认、预测与评价。” 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得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得,都可应用工业工程得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得一套系统化得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得。 工业工程又分传统 IE 与现代 IE。传统 IE 就是通过时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与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 IE 以运筹学与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手段,兼容并蕴涵了诸多新学科与高新技术。 2、日本对工业工程(IE)得新定义 日本 IE 协会(JIIE)根据 IE 长期(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得成果与广泛得应用,IE 不论在理论上与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得发展。JIIE 深感过去得定义已不适于现代得要求,故对 IE 重新定义。其定义如下: “IE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得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得商品与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得人们带来满足与幸福。” 这个定义简明、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 IE 得性质、目得与方法,而且还特别对人得关怀也写入定义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得思想。这也正就是IE 与其它工程学科得不同之处。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

中国电力发展史

电力发展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 (一)、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 中国电力系统是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的发展可分为以下 三个阶段。 ⑴1882?1937年。1882年7月26日上海第一台12机组发电到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国共有 461个发电厂,发电装机总容量为 630MW年发电量为17亿kWh, 初步形成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配电系统。 ⑵ 1937 ?1949 年。 1937 年抗日战争开始后 , 江苏、浙江等沿海城市的发电厂被毁坏或拆迁到后方;西南地区的电力工业出于战争的需要,有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以东北为基地,为战争生产和提拱军需物资 , 从而使东北电力系统也有一定的发展。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 1848.6, 年发电量约 43 亿 kWh,居世界第25位。当时中国已形成的电力系统:①东北中部电力系统,以丰满水电厂为中心, 采用154kV输电线路,连接沈阳、抚顺、长春、吉林和哈尔滨等地区;②东北南部电力系统,以水丰水电厂为中心,采用220kV和154kV输电线路,边疆大连、鞍山、丹东、营口等供电区;③东北东部电力系统,以镜泊湖水电厂作为中心,采用了 110kV 输电线路,连续鸡西、牡丹江、延边等供电区;④冀北电力系统,以77kV输电线路连接 北京、天津、唐山等供电区和发电厂。 ⑶ 1949 年以来,中国的电力工业有很大的发展。 1996年中国大陆部分的发电装机容量达 2.5亿千瓦,年发电量为11350亿kWh,居世界第2位。从1993年起,发电量每年平均以 6.2% 的速度增长。但是,就人均用电量、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和发输配电的经济指标而言 ,我 国的电力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二)、电力系统的现状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 中国的电力工业得到相应的增长,逐步形成以大型发电厂和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骨架的各大区、省级和地区的电力系统。全国电网已经基本上形成 500千伏和 330 千伏的骨干网架。大电网以基本覆盖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联网工程开 始启动 , 我国电网进入了远距离、超高压、跨大地区输电的新阶段。 198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跃上了 1 亿千瓦的台阶;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 1995 年3月又突破 2亿千瓦大关。 1990年,在发电装机

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论文

xx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应如何如应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外交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由此看来,xx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几点: 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孤军奋展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论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然而xx所遭受的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进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也在明显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

浅谈工业工程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146442.html, 浅谈工业工程的发展 作者:王蔷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14期 摘要: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可以在企业内起到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 对工业工程发展过程中重要人物的介绍、对工业工程发展阶段的介绍以及对工业工程在中国发展情况的介绍,较为详细地说明了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工业工程;人物;发展 DOI:10.16640/https://www.doczj.com/doc/66146442.html,ki.37-1222/t.2017.14.028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最早起源于美国,现如今在世界各国都被广 泛应用。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背后必然有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的推动,工业工程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大批量、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的出现,促使着一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改进方法的产生,于是工业工程就开始登上工业历史舞台。对于工业工程的定义,世界上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术团体都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大体含义基本一致,即为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来提高效益。 1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人物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被认为是工业工程的鼻祖。因为他拥有当普通工人以及技术工人的经历,所以他对于劳动中的组织问题和管理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发现了当时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并且他认为可以找到一系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他开始潜心钻研,致力于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经过系统的研究,他创立了“时间研究”,时间研究的核心就是标准化。运用时间研究,他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本书的发表被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而泰勒也被人们称为“工业工程之父”。 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也是工业工程的一个开创者,他的主要贡献是“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将劳动者工作时的动作分解,把无用的动作省去,有用的动作简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他的“砌砖实验”和“影片分析法”也成为了工业工程历史上经典的案例。 甘特(Herry L.Gantt)也是工业工程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开拓者,他的杰出贡献就是发明了“甘特图”。甘特图通过把生产工作以及工期以日历的形式列举出来,可以很好地反应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关系以及工作进度。甘特图是生产中用于制定工作计划、对工作进度进行控制的常用工具。 2 工业工程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工业工程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作为一门应用型和综合交叉型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学科门类,并形成了包括科研、教育、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渗入到工业、服务业的各个行业和部门。 工业工程在进入我国的十多年时间里,逐渐被高校、企业认识和接受,并开始应用于实践,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Nlean新益为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发现,工业工程在我国往往还局限于制造业,在第三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范围非常有限。 而物流行业作为服务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通过供应链思想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国外工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探讨适宜于我国物流行业应用的理论和方法。 1 工业工程的定义及发展 1.1 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的定义大多采用工业工程学会(Institution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IIE)1955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Industrial Engineering is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improvement, and installa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 of people, material,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energy. It draws upon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together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 to specify,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to be obtained from such system.” 可以看出,工业工程是综合运用各种实用的知识和方法,对一个由人力、物资、信息、设备等组成的系统进行规划、设计、预测和评价活动。 1.2工业工程的发展 虽然有人认为工业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6],但普遍的观点还是将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 -1915)的科学管理和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的动作研究作为工业工程的真正开端。 其后,甘特(H. L. Gantt)、史密斯(A. Smith)、李嘉图(Ricardo)、穆勒(S. Mill)、费希(J. Fish)、罗伊(R. H. Roy)等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都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根据应用的原理、范围和在企业中作用的不同,工业工程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1.2.1经典工业工程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福特T型车生产线为代表,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延续的小规模作坊式企业开始成长为现代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制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求管理者运用新的技术规划、设计、改进生产过程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客观上要求工业工程的产生。 这一时期,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局部环节(主要是生产

浅谈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浅谈中国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 学院:XXXXX学院 专业:XXXXXX

班级: XXXXXX班 姓名:桃李华年 学号:XXXXXXXXX 浅谈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自从二战结束以后,从美苏两极格局,再到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旧格局终结,世界再转向多极化发展。目前,美国素有霸权主义阴谋,成为超级大国;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欧共体成为欧洲联盟,全方位扩展其影响;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我国内政、外交生气勃勃,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世界格局正朝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形势基本处在比较安定的状况,和平与发展已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是局部战乱不断,世界仍不太平。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我国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就像我们个人一样,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国家处在国际环境中,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我国要想更高更快的发展,就比必须认清当前世界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今世界仍不太和平,分析其中的原因有:首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其次,恐怖主义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再次,就是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资源争夺也使和平蒙受阴影。当今世界最显著的问题是南北问

题,南北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北)和发展中国家(南)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造成南北问题的主要原因。 201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的经济形势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向养精蓄锐、调整力量的转折,使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发生了调整,全球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经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大国多强并起,“中等国家”快速发展,开创了大国和中等国家同场竞技和统领全球化潮头的新局面。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从国际环境来看对我国发展有利方面有:一是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和进一步稳定出口;二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三是有利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开发。绿色产业在全球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契机。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重要契机。美元国际地位削弱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美元国际地位削弱刺激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多元化,将为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提供更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