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科三大商业产品介绍及10大开发商商业地产产品线汇总

万科三大商业产品介绍及10大开发商商业地产产品线汇总

万科三大商业产品介绍及10大开发商商业地产产品线汇总
万科三大商业产品介绍及10大开发商商业地产产品线汇总

万科三大商业产品介绍及10大开发商商业地产产品线汇总万科三大商业产品介绍及10大开发商商业地产产品线汇总万科广场:

万科广场定位为城市级中高端购物中心,其目标消费人群面向全客层,并以家庭消费人群为重点,坚持“以家庭型综合消费为主,以快速流行时尚为特色,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亮点”的商业原则规划。作为一站式家庭型购物中心品牌,万科广场将以“挚爱”为主题,力图从最初商业规划、设计细节、商家的组合到服务设施环节等全面体现万科一贯的人文关怀。

万科红:

万科红系列以生活配套和餐饮为主,旗下包括“万科红生活中心”和“万科红新街坊”两个子品牌。作为“精品社区生活全案”的万科红?生活中心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社区集中商业,位于布吉罗岗的首个万科红?生活中心体量达3.6万平方米,将于今年年底开业。而作为社区底商及街铺的“万科红?新街坊”,将在住宅配套建成后直接销售。

万科大厦:

万科大厦写字楼系列定位于区域地标办公中心,目的在于提升周边区域整体办公品质和环境。目前,第一个万科大厦项目已经在龙岗破土动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岗万科大厦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建设标准最高、配套最完善的写字楼。其第二个项目已随盐田万科广场一同进入了前期规划设计阶段,不久的将来在深圳东部也将崛起一座新的

旗舰地标。

10大开发商商业地产产品线

房地产产品线和产品系列的区别

房地产产品线和产品系列的区别 万达广场是万达的一条产品线,还是一个产品系列?万科的万科城呢,华润的橡树湾呢?? 众所周知,近年来一线品牌房企大都在推行产品线和产品系列开发。据兰德咨询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50多个恒大绿洲,30多个万科城,20多个华润橡树湾,还有70多个碧桂园,100多个万达广场! 简单来说,推行产品线和产品系列开发的目的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提高业绩增速,就必须做到快速周转,而产品线和产品系列开发恰恰是实现高周转的最有效方式。 受一线品牌房企推行产品线和产品系列开发的经验启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了产品线梳理和系列化、标准化开发,甚至习惯于囤地的几家港资企业也加入了高周转的潮流。某种程度上说,产品线和产品系列开发已呈风起云涌之势。甚至可以说,房市已进入以高周转模式为主流的产品线和产品系列开发阶段;做好产品线规划,推行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开发,已成为业内许多企业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战略举措。事实证明,也是房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但在这股风潮中,许多企业及业内人员至今弄不明白产品线和产品系列的区别,经常张冠李戴,表述不准。例如,中信地产官网说,公司有住宅、商业和旅游地产“三大产品系列”;很多媒体报道说“中

信地产布局三大产品线”;一份资料又说,中信地产的住宅产品包括湾系列、湖系列、岸系列、台系列等——说法不一,很是凌乱。再例如,一篇报道泰禾集团的软文说,“院子系是集团旗下的明星产品线”。其他企业,如首创、新城等,情况也类似。 即使有的咨询机构,至今在网站宣传和咨询成果中依然混淆产品线和产品系列的概念,该用产品线时,用产品系列,该用产品系列时,又用产品线。例如,某兼做“产品线策划”的营销代理机构,给企业的策划成果是“形成XX湾、XX坊等五个产品线”。至少从名称上看,这哪儿是什么产品线,明明是五个产品系列。大凡呈现于市场及客户面前的一个个具体项目,都归属某个产品系列(如果推行产品系列化的话),这是常识! 那么,产品线和产品系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图简单示意了产品线和产品系列的区别。 图中呈现于市场及客户面前的项目,我们姑且成为“XX城”(项目名称)。假设投资开发该项目的房企在其它地方还有若干个类似项

万科集团核心竞争力及背景分析

2002年,中国房地产走完第一个十年,在风风雨雨的历程和纷纷扬扬的回顾中,老牌房地产公司多数已垂垂老矣,步履蹒跚。但这中间惟有万科例外——它不仅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去年更是爆出新闻:公司业务增长近80%,单一公司产量已交付117万平方米,销售额突破50亿,这不仅创下了万科历史上的新纪录,而且在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传媒所报导的房地产企业中也是第一。所以,冯仑提出:“学习万科好榜样”。 NO1完整科学的职业经理人文化 万科之所以先进,首先是有一套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大家知道,万科很早就解决了股权问题,也很早股份化,又很早上市。它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所以,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白领文化),万科的管理在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由此带来的专业、专注、细致和严谨,这种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成为万科产品的特色包装和特有的品牌价值。万科的“企业视角、人文关怀”很好地表达了经理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白领的文化趣味,使一批白领对万科情有独钟。 企业独特的文化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发展命运,这主要是由各自不同的核心价值观驱使的行为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一个公司由优秀变成伟大,其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今天,看到一个优秀和走向伟大的万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植于万科经理人当中的企业文化和价值伦理,才是他们最重要的获胜基因。 ——“有关万科品牌的故事很多,随便一说就不下三五件: 一是万科的领军人物不仅是公众人物,而且还成为摩托罗拉的广告代言人; 二是原来既定的华润购华远、华远控万科的计划中,险些变成华润控万科、万科控华远的格局,显然这时的万科比顶峰时期的华远还值钱; 三是凡万科开发的物业,无论在哪个城市哪个区域做何种产品,就是要比其他发展商的产品贵,少则一二成,多则翻倍,市场依然买账; 四是任何一个万科企业出身的职业经理人,无论到哪儿似乎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尽管这并非好事,但奇怪的是市场上居然还有不少发展商肯买账。” NO2万科的成功是美国模式的成功 国内的房地产公司一向以“开发”自居,似乎“开发”是房地产公司的惟一模式。当探寻万科成功的奥秘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多年以来深信不疑的开发模式并不是房地产公司惟一的,更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房地产通过对内地的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内地的城市建设,同时也将其开发模式引入内地。但实际上,大量香港公司特别是所谓五大家(长江、和黄、新鸿基、恒基、新世界)这10年来以香港模式和香港经验在内地大展拳脚,结果却是败多胜少,这表明,香港模式在内地并非所向披靡。 其实,香港是一个城市,土地极其有限,长期以来政府对土地实行高度垄断,卖地收入支撑着政府的全部税收,实行高地价一直给政府带来极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几大房地产公司垄断了70%的新房供应量。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高地价、高楼价、高利润。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一政策大受质疑,在实践中也屡遭挫折。而反观美国这一大陆经济体,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被开发出来,房地产公司又充分竞争,谈不上什么垄断,因此地价、楼价都由供求关系决定,公司也无暴利可言。由于充分竞争和高度发达的不动产金融,房地产公司不得不采用高度专业化和长期收益为主的商业模式,在细分市场上取胜,靠长期经营获利。 我国地域辽阔,未来房地产领域的竞争趋势和市场化走向更像美国而不是香港。因此,

万达商业地产基本模式分析

万达商业地产基本模式分析 万达商业地产基本模式就是将二楼及以上楼层出租(或其它合作方式)给世界500强得商业服务企业,如沃尔玛、欧倍德、华纳时代等,再将一楼规划成外街铺与内街铺,并对外出售。这种模式在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初期得确就是一个影响极大得创新,其最明显得优点就是:在商铺营销中,通过宣传战略伙伴——世界500强企业,使商铺投资者对商铺回报有极高得预期,从而,开发商能顺利高价出售商铺;在招商过程中,许多中小品牌得经营者很希望跟随这些商业巨头赚钱,招商工作相对容易;在营运中,中小店可以利用与商业巨头消费群交叉原理,充分利用其消费群,为其提供互补性商品与服务。但就是,对于超大型得购物中心(一般超过10万平方米),由于商业规划得不足,导致出现人气冷热两种不同得场面,商业巨头生意兴隆,而一楼商铺经营不太理想.商铺得业主最终要设法继续缴纳银行按揭款,开发商也只能付出一定得代价,以减少双方冲突得进一步加剧。?其实,商业地产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很正常得,事物得发展不总就是一帆风顺。笔者相信万达将会研究出新版得、适应我国国情得又一创新模式。笔者也为万达模式升级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主力店设为多层式,而不设为单层式,避免一层纯为零散小店得现象。可将二、三楼主力店周边营业面积设计成商铺出售,充足利用主力店每一楼层得顾客群。当主力店为百货业态时,这种设计特别有效。?第二,对出售得商铺应提供品类规划、招商等增值服务,并由管理公司对其经营进行约束,使之朝有利于整体经营管理得方向进行.具体得办法就是与业主签订一个委托管理协议书,这项管理不仅仅就是物业管理,还有品类调整、招商控制、营运管理、市场推广等多项内容。 第三,在主力店招商时,可大胆引入竞租制度,使主力店招商充足竞争,开发商可在世界500强中选择更合适得合作伙伴。与这类商业巨头合作都要付出巨大得代价,如能合理运用谈判技巧,可以选择到能使整个购物中心客流组织更趋合理得主力店。 第四,要重视商业人才得引进工作。开发商往往拥有大量得开发、营销等人才,但缺少市场上奇缺得商业专才。万达具备良好得工作环境,只要综合集团与行业特点,制订合理得薪金待遇,相信可以吸引更多商业高手得加盟。

不一样的江湖.,商业地产三大产品线。

不一样的江湖:中国商业地产产品线三大门派内功详解 近年来,凡是做商业地产,都讲究“上纲上线”。万达凭借“万达广场”一条产品线闯荡天下;华润则兵分三路,万象城打头阵,五彩城(万象汇)领中军,1234space殿后,现也打下了一片江山。恒隆自负高冷,凭一招“恒隆广场”占领高地。连卖住宅的万科也耐不住寂寞,高调发布万科广场,万科红,万科2049等一系列产品线。更有些卖猪肉的,卖饮料的也插科打诨,打起了商业产品线的主意,更是扬言3年100座。惹得一帮正统做商业的忍不住嗤笑: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产品线一定是个美娇娘,惹得众多英雄好汉垂涎欲滴。待洒家揭开她的面纱细看,窥得其中真容。 产品线战略的意义: 产品线战略的初衷,说白了就是要做标准化。推行标准化产品线,便于快速复制、连锁开发,还可从根本上降低开发管理难度和成本费用外,有利于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进而可大幅度提高周转率和财务杠杆率,并最终可以大幅度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如下公式所示: 投资回报率f=利润率×周转率×杠杆率。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按照传统的开发模式,即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取土地,再按传统方式进行开发,通常周转率在0.25倍左右,杠杆率通常是2-3,(即投入100元,回报200-300元)。如果按中间值计算,在净利润是20%的情况下,年化的回报率f=20%

×0.25×2.5=12.5%。如果推行标准化开发模式,周转率可能提高到0.3倍,杠杆率可能提高到5,在净利润也是20%的情况下,年化的回报率f=20%×0.3×5=30%,是12.5%的2.4倍。 代表房企的商业产品线一览

王健林谈万达做商业地产的八点心得

王健林谈万达做商业地产的八点心得一、解决资金 商业地产其实是一个进入门槛很高的产业。平均下来,全世界的房地产公司,只有2—3%的企业在做商业地产,在中国的比例就更少,少于1%。商业地产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不是房地产行业,也不是商业行业,它包括地产、商业、投资、金融等,非常复杂。在这个行业里,最需要的就是资金,而且是低成本的、能长期使用的资金。解决不了长期资金的问题,商业地产是很难做的,即使能做,也走不远。所以最重要的,做商业地产,首先要有资金实力,或者有长期能使用的资金平台。万达在这方面有最深刻的教训。我们在2001年开始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是以房地产开发的惯性思维来思考问题的。从银行贷款,贷二年期,就来做购物中心。2004年,遭遇宏观调控,短融长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我们的资金链就变得紧张。幸亏我们的决策有前瞻性,在2004年1月开了一个总裁办公会,决定除了已开工的购物中心,暂停其它购物中心的建设,集中精力寻找长期资金管道,我们找到了一个战略投资者,拿到几十亿元,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预见性,等到银行催债的时候再想办法,那就可能出问题了。所以我体会,做商业地产,解决资金而且是可长期使用的低成本资金最重要。

二、找到人才 所有行业都注重人才,但对商业地产来说,更需要人才,因为这个行业是一个复合型的行业。大家不要以为,搞超市、搞百货的人拿来就能用,搞百货搞超市是零售思维,同单纯的房地产思维一样,都不行。做购物中心,是先做商业规划,然后找租户,找到合适的主力店、次主力店租户,再做商业物业管理。因此,单纯做零售做百货的人不一定就是商业地产的行家里手,单纯做房地产的人也不一定是,这里需要复合型的知识。现在中国商业地产人才非常紧张。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人才的重要性。万达在上海的五角场做了一个三十几万的购物中心,计划明年开业。请了号称世界第一的商业设计公司做设计,这家公司有120多年专门做购物中心规划的经验,全球做了几百个购物中心。开始动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请美国的托伯曼公司的总裁帮忙看看项目,他们是专门做高端购物中心的,他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让我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可惜因为已经施工了,基本的东西不能推翻,只能做些修改。修改之后,规划和人流动线比原来更加合理。我们计算了一下,仅一项设计上的修改,可以每年增加2000万的租金。这说明懂行的人才对商业地产多么重要。所以做商业地产,没有这种既懂商业又懂地产再懂一点金融投资的综合型人才,是非常难的。正因为如此,万达现在几乎变成了一个学校,一些人来万达做了一两年,就有很多单位想挖他们跳槽。所以我们想,干

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浅析

大连万达集团 万达集团成立于1988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一个大连的本地房地产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并首屈一指的商业地产企业。按照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话讲,这期间万达集团也走过许多弯路,比如中间也开过制药厂、电梯厂,搞过酒店、外贸等,其实这都是在探索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伴随着90年代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万达集团确立了房地产开发的主业,走上了房地产开发商的道路。然而,敏锐的万达集团在王健林董事长的带领下发现中国的商业地产还处于一个空白的领域,眼光长远的投入商业地产领域,经过多年的历练与开拓,建成了今天的万达商业地产集团,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学习榜样。 现今的万达集团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以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四大产业为支柱,企业资产达到1000亿元,年销售额600亿元,年纳税超过50 亿元。万达集团现已在全国开业27个万达广场、8家五星级酒店、400块电影银幕、11家连锁百货店。计划到2012年,企业资产超过1500亿元,年销售额1000亿元,年纳税80 亿元,成为世界级的企业集团。 根据万达集团官网的资料,目前万达集团已开业与在建的万达广场项目已达到63个,分布于全国24个省区、直辖市,进驻了42个城市。开业与在建的高档酒店达到27家,并与雅高、喜达屋、希尔顿、凯悦、洲际等一批世界顶级酒店管理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业的影城达到50家。万达集团已成功的树立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万达已经进入4个直辖市,且均有已有成功经营的万达广场项目。除浙江省杭州还未进入外,已进入19个省的省会城市,均有在建或开业的万达广场,估计杭州一旦有万达适合的土地项目,也会适时而动。其余所进入城市也均为所在地区较为发达城市,如大连、无锡、绍兴等城市,其人均GDP水平均与一线城市不相上下。 万达集团的运营模式 万达集团以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为四大支柱产业。其主打"万达广场"的地产产品,以"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为口号,大力宣传"城市综合体"的概念。通过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将公寓住宅、高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商业中心融合在一体,人为的打造一个商业中心,通过大手笔的开发建设,创造一个核心商业区域。通过这种城市综合体的建造,将原本可能需要多年积淀才能形成的商业氛围、人流、交通、市场知名度等因素一次性的完成,缩短"养商"的时间。 以往大家通常将万达集团的发展之路分成"一代"、"二代",将现在的城市综合体定义于万达的"三代"产品。其实简单来说,万达的发展之路就是其自身实力逐渐壮大过程。早期,在万达做商业地产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它不得不依靠大的商业品牌,如沃尔玛。通过这种国际知名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带动整体的商业经营。在此期间,万达集团其实还是主要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只不过是为这些大业主建好做商业的场所罢了。随着万达的成长,实力的增强,单傍一个"大牌"已满足不了万达集团的发展需要,为了壮大自身的知名度,学习更多的商业管理经验,赚取更多的利润,就需要引进更多的业态,形成百货、超市、影院、美食广场等一系列消费链。通过这种多业态的整合,万达集团的商业雏形也已形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模式也基本确立,即下一步的"城市综合体"。此时的万达集团也真正步入商业地产的轨道,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已不单单是地产的开发,而是在考虑如何运营地产了。通过前期的积累,万达集团不仅学习了很多商业经验,积累了众多商业客户,更重要的它发现了自身运营商业地产的许多不足。如在引进大的主力店后,由于租金较低,虽然收益稳定,但直接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这可能同时也是很多地产开发商为什么不愿转身商业地产的原因。另外,在满足了大的主力租户的权益时,对于一些高价投资小商铺的业主的权益可能就无法保证,因此易造成纠纷,给整体的商业管理造成影响,直接会影响后期的商业运营。 通过这些问题的暴露,万达集团想出了其解决办法。那就是做专业的商业地产集团,不仅做房地产的开发,还直接涉及商业地产的下游产业链,将建造"城市综合体"以自身为主,辅以各大合作伙伴。这不仅提升了万达的赢利模式,更扩大了万达集团作为商业地产集团的"话语权"与开发速度。万达集团在此战略的指引下,建立了酒店建设公司、商业管理公司、万千百货、万达院线。这一整套全产业链的模式,奠定了万达集团作为商业地产集团领先地位。万达集团成功的从简单的房地产开发转型为商业地产集团,将赢利方式成功的向其下游产业拓展,开辟了商业地产新天地。

商业地产产品线开发与战略选择

房地产产品线开发的奥秘 上篇开发模式与产品线 商业模式属于战略层面,反应的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色认知;开发模式属于策略层面,反应的是企业的业务特点。 无论是哪种开发模式,最终总要呈现出在市场上可交易的产品,例如熟化后的土地,以及各种各样的房地产项目。 1、项目开发的两种方式 项目开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机会导向下的差异化开发模式,一种是战略导向下的标准化开发模式。 所谓差异化开发模式就是在多项目同时开发下,各个项目差异很大。如果各项目在物业类型、市场定位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同时开发商业地产、市区高层住宅、郊区低密度住宅项目),那么各项目在报批报建、规划设计、招标采购、营销策划等方面也必然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此前的经验和金钱堆积的大量教训被“归零”了,企业不得不一直在不熟悉的市场上做不熟悉的产品,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要有各方面的、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不同人才。对于绝大多数开发企业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许多企业在多项目开发时之所以感觉“非常忙”、“非常累”的最主要原因。 事实上,多项目、多区域、多种物业类型的“三多”企业存在的诸多运营问题,大都与未推行标准化开发模式有关: ◎开发周期较长,快速开发能力和规模开发能力较弱←没有大范围推行产品标准化 ◎设计精度、深度不够,变更较多,质量通病较多←没有大范围推行产品标准化 ◎项目成本“实际+预测”的偏差率较大←没有推行标准化的“项目成本定额” ◎组织结构及权责关系经常在授权与“削藩”、合并与分立中游移←缺乏标准化权责体系 ◎制度、流程执行力差←缺乏严谨、精细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 ◎不同项目、不同人员执行同一工作的绩效结果差异较大←没有标准化的操作规范 ◎个人经验、能力、责任心对工作绩效影响过大←没有标准化的输入、输出工作成果 ◎……

万科等标杆企业的产品线研究

大型房企标准化运作模式之产品线标准化的研究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攻城略地”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如何保证产品不走样、效率不降低,显然需要标准化产品线为支撑。可以说,标准化产品线是企业进行“攻城略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实现规模增长、快速扩张的基本保障。 一、产品线产生原因和基本概述 1、产生原因 业界对房地产开发模式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按照运营模式划分,一种是机会导向下的差异化开发模式,一种是战略导向下的标准化开发模式。 所谓差异化开发模式就是在多项目同时开发下,各个项目差异很大。如果各项目在物业类型、市场定位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同时开发商业地产、市区高层住宅、郊区低密度住宅项目),那么各项目在报批报建、规划设计、招标采购、营销策划等方面也必然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此前的经验和金钱堆积的大量教训被“归零”,企业不得不一直在不熟悉的市场上做不熟悉的产品,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要有各方面的、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不同人才。对于绝大多数开发企业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许多企业在多项目开发时感觉“非常忙”、“非常累”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某类项目在物业类型、项目规模、市场定位等方面基本相似,即产品模式基本固化,那么各项目的开发流程是统一的,就像单个项目开发一样轻松。这就要求企业要实现规模化扩张,必须推行标准化产品,实行产品线连锁开发模式。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2005年前后,万科、绿城、万达等一线企业都开始推行了标准化开发模式:通过统一产品品牌、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营销模式,建立起了某一品牌的系列产品,实现了标准化、连锁开发,也进入了越做越轻松的快速发展状态。 2、基本概述 所谓产品线是企业产品体系中,基于成熟项目总结研发后升级为企业产品标准的、进行复制连锁开发的、某一产品品牌的系列产品,也称产品模式。 有些企业往往把产业系列、产品标准、产品线混为一谈。其实,产品系列是指企业的各个产品类型,例如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等。 产品标准是指某一产品线的技术标准和开发实施标准。其中技术标准有氛围产品设计标准、部品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等。例如,“金色系列”是万科的产品系列之一,而金色系列下的不同项目都有相对固化的区域位置、客户群体,更有相对固化的技术标准和开发实施标准。 以万科和恒大为例。两家企业在推行标准化产品线开发后,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万科2004年推行标准化后用了6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恒大在2008年推行标准化后也快速跃入一线企业之列。 二、一线标杆企业产品线 1、万科等企业情况 目前,一线标杆企业几乎都在推行标准化产品线的复制、连锁开发。绿城先后在主要城市开发了旗下别墅系列产品“玫瑰园”,万科也先后在不同城市建设了10多个万科城市花园。万达旗下的万达广场已达近40个,而且计划

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历程解读

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历程解读 因工作原因需要研究商业地产,昨天碰到这篇关于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历程的文章,有一些阅读心得,以点评方式记下,权当对当今中国商业地产王牌之万达的商业地产发展历程的第一次解读。 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历程(点评版) (2009-11-6 10:24:18) 分类:地产新闻标签:商业地产顾问商业地产策划 这是中国商业地产史上的最早的探索,这里有十几亿的学费,有几百起官司,有跟世界500强的恩怨情仇。【是新中国大型商业地产起步较早、目前最大、最成功的专业性探索,很有研究价值。】 “2006年,我好像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商业地产。”王健林说。【呵呵。“好像”、“终于”,妙不可言。】 “这是万达很重要的一个部门。”王健林指了指万达广场B座23层的一个办公区。那里的5个位子常年空着,因为人都被王健林派出国去了,他们的工作要求很简单:“不计时间和经济成本”,给王健林描绘出万达第四代商业项目的特点。【不愧是“商业地产教父”。知道这种投资价值的人不多,知道这种投资价值能实际投资的就更少了。】 从2001年底进入商业地产行业,王健林和他带领的万达在产品模式上不断试错,已经历经了三代产品:“商业地产”、“订单地产”、“城市综合体”。现在,城市综合体(同时拥

有酒店、写字楼、商场、商业街和高级公寓的建筑群)这种万达第三代产品模型日臻成熟,王健林开始担心万达招式用老。 万达商业地产研究部王鹏在万达内部刊物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里提出:“我们已开业的购物中心规模全国称雄,却很难说哪几个行业领先或全国瞩目。尽管从土地储备、扩张速度、商业规模等方面,商业订单地产模式能吸引资本眼球,但从租金回报率、股东价值最大化等角度看,尚存在着不少缺憾。” “比如说,万达的第四代产品会不会是专营店?”王健林低声道。大概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现在看起来还很不靠谱,所以他紧接着就跟了一句:“我就是随便说说。”【如果万达商业地产还有第四代产品,估计多半不会是单独的专营店。专营店只是订单地产和商业街、商城的组成部分。但不排除专营店的比例以后会多一些的可能性。因为市场竞争下的品牌效应,使很多高档商品逐渐走上专营店之路。但专营店过多,也可能使万达城市综合体中的商铺变成专营店的滥斛,使各地万达城成为专营店的同质化。】 产品试错 2001年底,万达开始在长春试水它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 万达从顺风顺水大发其财的住宅地产进入陌生的商业地产,基本是王健林一力主导。王健林在万达成立13年的时候,要进入商业地产,想到的不过是“商业地产不像住宅卖了就啥都没有了”。【这就是战略远见,或者说忧患意识。】 不难想见王健林当时听到了多少反对的声音。万达已经开始了全国化扩张,所有的住宅项目都是在图纸阶段就一售而空,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现在要进入投资巨大、完全陌生的商业地产项目呢?“做住宅只能不停地生产;做商业做到一定规模,持有收租金也够

万科集团战略分析修改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跟踪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万科历史简介 第二部分:企业的环境分析 第三部分:企业竞争对手分析 1)万科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万科SWOT分析 第四部分: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评价 第五部分:总体战略分析及评价 小组成员:

一.万科历史简介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其良好业绩、企业活力及盈利增长潜力受到市场广泛认可。据权威资料显示,在1995年以前挂牌的311家上市公司中,能够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的综合排名上保持持续上升的只有3家,万科是其中之一。 万科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将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导开发方向,2001年成功转让了万佳股权,全面完成了专业化调整战略。目前,万科己进入深圳、广州、成都、武汉、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近30个城市开发项目,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最为知名的住宅开发商之一。 2001年,万科分别入选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最优秀300家和200家小型企业。2002年,万科连续三年位列《中国证券报》“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之一。 2009年,在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组织的“2009年中国最佳雇主”评选中,万科成为10家上榜企业中唯一的房地产企业,共有19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其中天津公司水晶城、广州公司四季花城、中山公司城市风景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在绿色建筑领域,万科继续领跑全国。2012年,万科绿色三星住

万科商业运营模式及借鉴.介绍

万科商业运营模式及借鉴 2013年11月27日,万科首个购物中心——位于北京昌平区的金隅万科广场正式对外试营业。这是万科组建商用地产管理部后的第一个项目。万科进军商业地产的消息有两点启示,一是最大的住宅房产企业决定拓展新业务,说明持续的住宅调控使得住宅房产市场前景不再明朗;二是万科虽然初次尝试商业地产,但其资本雄厚、品牌有优势,将进一步整合商业地产市场。对市投资中心来说,一个住宅房产巨头如何运营商业地产,是值得持续跟进和学习的。 万科商业模式总结及借鉴: 一、万科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1.万科商业的成立 从2009年开始立项研究到今年1月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再到首个购物中心试营业,万科筹备了4年之久,可谓做足了准备。万科在商业地产上并不着急,只做对的、好的、需要的,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形容为“开着车换轮子”,在不放弃现有销售额、销售规模的前提下,同时开展新的业务。万科计划在北京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 2.万科商业的定位 万科商业为找准切入点,走细分化市场,避开了竞争激烈和投资较大的城市综合体,而是专注于与社区

联系更紧密的生活广场系列与邻里家系列。万科将现有商业项目分为三条产品线:万科广场系列、生活中心系列和邻里家系列。万科广场系列定位为区域型购物中心,生活中心系列主要针对集中型社区商业,而邻里家则是对社区商业街的归纳。 因而,万科商业的选址思路是新城区、卫星城、大型社区聚集处,而非城市核心区。以万科第一个商业项目为例,金隅万科广场位于北京昌平城区,总体量为14万平方米。RET睿意德相关负责人预测,试营业当天开业率将达到80%,年底正式营业时将达到90%以上。 3.万科商业运营团队 万科从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至今,地产团队已经超过一百人,万科未来几年在北京会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主要定位于新城区,包括昌平、房山、大兴、延庆等郊区县,此外,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万科商业地产项目。 4.万科商业投资及运作方式 万科选择的是总部模式加一线公司孵化模式,例如金隅万科广场就是金隅公司作为一线公司与万科进行合作开发运营。金隅万科广场由万科自持出租经营,项目目前已投资9亿元,万科副总裁毛大庆预计7年收回成本,这在商业地产领域属于中上水平。按照万科此前的内部测算,该项目持有周期8年,按地区保守租金测算,可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12%,经营性杠杆下内部收益率(IRR)为15%,项目总投资回报率达到111%。 未来,万科的投资主要方向为“城市配套供应商”,包括医院、学校、博物馆、公园、商场、公屋等。2013年9月4日,万科以53.99亿元拿下深圳留仙洞地块,同时首次公开涉足产业地产的缘由;10月31日,万科召开BOT项目前海企业公馆推介会,该项目预计2014年6月竣工;此外,位于深圳宝安区的万科儿童医院也计划在2014年春节前后动工。目前北京万科至少拥有四个商业地产项目,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近两年万科还将进入城市综合体的运营行列。位于大兴CBD核心区的一个项目包含酒店、商城、写字楼等多种业态。此外,万科还准备做一些社区金融,例如POS机、多功能服务机等,2013年万科入股微商银行,成为最大股东。 二、对市投资中心发展商业的建议 1.挖掘自身优势,专注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国内商业发展的蓝海和热点方向,万科亦选择从社区商业服务入手商业地产。市投资中心商业项目的优势是依托既有的公租房人群,有一定的消费人群支撑。既有项目如东郊农场、门头沟铅丝厂、高米店等,周边只有一些小摊贩,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商业配套业态,这对市投资中心来说是机遇。通过引进标准化、品牌化的优质商家,完善社区配套商业服务,繁荣公租房社区商业,提升市投资中心商业价值。 2.积极探索合作开发模式,积累经验 合作开发,共担风险,这是金隅万科广场的开发策略。整体租赁的模式,风险虽然都转嫁到商业管理公司,但收益也有所降低,且都项目的掌控能力有所下降。未来,市投资中心随着商业运营中心的成立,人员结构区域完善,可以探索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的模式,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万达集团的六要素分析

万达集团的六要素分析 一、产品定位 万达商业广场从 2000 年后开始呈现市场,2001 年第一个项目长春万达商业广场开业。万达商业广场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其发展模式共经历了三代产品。 万达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之后第一批做的六个店,分布在长春、长沙、南昌等城市的核心商圈,都是当地最好的黄金地段。产品模式就是单体商业楼,总面积 5 万平方米左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业态分层布局,地下是停车场。一楼是分割销售的小店铺,二、三楼是超市,四楼是电影城。 万达商业地产的第二代产品叫商业组合店,比第一代有进步:项目面积达到10-15 万平方米;业态有百货、超市、影院等五六个主力店。第二代产品在设计上仍存在缺陷:一是没有室内步行街,整个项目没有灵魂;店和店之间的联系割裂,人流动线设计不合理。二是纯商业定位,除了商业之外没有文化、娱乐、体育、酒店等别的业态。三是零售类比例偏大,占总经营面积80%以上。代表项目:沈阳万达商业广场、天津万达广场。 2004 年-2005 年是万达商业广场的一个分水岭,从项目的选址到开发规模、产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06 年底开业的项目看,大多属于大型的综合体,万达商业广场已经实现从第二代产品到第三代产品的过渡。 万达产品形态的转型与其商业模式的变化关系密切: 第一个阶段是利用沃尔玛作为商业号召力,同时与时代华纳等机构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投资于购物中心,然后将黄金铺位高价分零出售。 第二阶段是若干个没有散售的购物中心整体出售,溢价变现。 第三代阶段的产品是核心商业部分只租不售,但大型综合体中的住宅与小型商业、 写字楼的销售,有效解决了资金支持问题。 二、业务系统 万达集团的业务结构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主业,支柱产业包括:高级酒店、文 化产业、连锁百货。 1.垂涎已久的连锁百货行——万千百货 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万千被定义为新兴支柱产业的连锁百货。其实早在2002

10大经典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1.思维革命的天娱模式 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 如果要评选出最成功的商业策划,非上海天娱公司策划的《超级女声》节目莫属。超女播出之日,万人空巷,堪比春晚,但与春晚大把烧钱不同,天娱整个策划几乎没花一分钱,而且让所有的媒体都为其做免费的狂热宣传。 仅仅靠这一个策划,天娱公司迅速跨入财富之林,成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越好的节目、越精致的节目越容易引人注目,《超级女声》告诉我们,这些都没错,但是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观众参与率高、互动性强的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女声》堪称一场革命。 “超女”为何影响深远,还应该归功于创意化的学习。《超级女声》的创意是直接“拷贝”自美国的娱乐节目《美国偶像》,这是拿来主义。但是《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本土化,这包括:废除年龄门槛,提出想唱就唱;将短信投票和PK淘汰联系起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等。 从2004年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热火,天娱公司与湖南卫视始终在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创意,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过程。 《超级女声》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 2.得势不饶人的盛大模式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 盛大活生生的就是一部“传奇”,它的发家有相当大的偶然性。 在取得《传奇》代理权的时候,并不存在陈天桥慧眼识宝这类的故事,他只是被动而且好运的被人挑上。但是《传奇》站住脚以后,陈天桥的商业天才有了发挥的舞台。 购买服务器改为租用服务器,是他利用游戏玩家的增长对运营商取得主动;拖欠韩国人分成费,成立恒康网络来做销售渠道总代理这些灰色的手段是他对上游资源的占用;《传奇世界》的开发是他对知识产权束缚的挣脱。陈天桥的精明在于,所有这些成果都被用于加大投资,每一步议价的成功都成为了下一步议价的筹码。 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传奇》注册用户已有1.2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运营它需要至少6000台以上服务器。掌握着巨大的用户群和极高的投资壁垒,成为《传奇》这个价值链中议价能力最强者,最后,吃了亏的韩国人只能反过来求陈天桥继续做《传奇》。 新兴的网游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盛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此。但是,尽管网游是一个暴利行业,受挫甚至倒闭的厂商仍如过江之鲫,聚友网络、海虹控股即是一鉴,即使同样成功的网游公司,如九城、蜗牛等公司,分量也与盛大有相当差距。 盛大之所以能够占据天王山,和其得势不饶人的扩张战略有关,这就和打仗一样,历代的战争,最大的战果往往不是在决战中取得,而是存在于战胜后的扫荡与追击中。 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 3.概念为王的分众模式分众传媒不是面向客户卖广告,而是面向资本市场卖网络,这里面需要的是传统的企业没有的资本经营的眼光。 与盛大不同,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完完全全地是一个中国“概念股”。盛大上市前,其主营业务--网络游戏已经为其持续的带来巨大的利润与现金流,而2002年才开始冒头的分众传媒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名扬海外,因为它一开始就是瞄准上市去的。

一、二、三、四代万达广场商业规划对比分析

一、二、三、四代万达广场商业规划对比分析(组图) 近年来万达的成功引得无数人研究模仿,有关万达模式的研究文章屡见不鲜。本人深耕华中区商业地产多年,尤其是华中商业重地武汉(目前已开业5个万达,江汉路万达、菱角湖万达、经开万达、积玉桥万达、楚河汉街,未来预计要开10个万达),二三四代万达均有开业运营的项目,全国独有。长沙解放西路的第一代万达本人亦曾造访多次,对于万达的第一、二、三、四代产品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学习,不敢妄称专家,现仅就这四代万达的商业规划略说一二,与众分享交流。 第一代万达: 长沙解放西路万达(悦荟广场) 说到第一代万达,有一段往事不可回避。2005年前后,正是万达大力扩张的时期,万达计划赴港发行Reits上市却未果。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集团麦格理也在找寻进军内地市场的契机,也是因缘巧合,双方当时一拍即合。麦格理通过贷款,向万达购买了9座万达广场(项目招商信息)(分别位于南京、济南、哈尔滨、沈阳、天津、武汉、长沙、南宁、大连)。2005年的万达正是大力发展急需血液的时候,资本市场筹资无果,加上当时已拥有的21个已经运营或动工的商业广场,资金压力巨大。与麦格理达成协议,并借此套现31亿。在麦格理与万达集团的委托管理合同期满后,双方协议分手。上述9个城市的万达广场全部更名为“悦荟广场”。现在来看,这9个万达广场,全部位于城市最核心的商圈,目前估值应该远超当年的31亿。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凭借当年的31亿现金,万达抓住了扩张的机遇能做到如今巨无霸的规模,对双方来说也可谓双赢。 第一代万达的代表作长沙悦荟广场地处长沙市级核心商圈,黄兴南路步行街和解放西路交汇处,紧邻长沙黄兴路步行街,交通线路纵横交错,人流如织。项目占地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所谓第一代万达,通俗讲就是一个“商业大盒子”。单层面积5000-10000方不等,一般为地上4层,总规模3-5万方不等,一楼分割销售,二三楼标配为沃尔玛超市,四楼标配为万达影院+大玩家电玩,加上部分餐饮。通过与沃尔玛的战略合作,利用超市大卖场的聚客力带动人流,促进一楼商铺的销售回款。四楼的餐饮及娱乐也可有效带动目的性消费人群。万达借此开创了订单式商业地产的先河。其实这样的单体商业规划在全国各地各类城市都屡见不鲜,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第一代万达商业规划简单,便于快速复制。但缺点是仅凭一楼铺位散售,难以支撑万达快速开发的现金流。这也是第一代万达难以为继,最后不得已壮士断腕的原因。 第二代万达:

社区商业开发案例分析万科

解析万科、恒大、龙湖等7大社区商业 模式 时间:2014-08-13来源:点子国际商业地产作者: 核心提示: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多中心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抵挡,再好的城市购物中心,消费者一年能去几次? 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一、万科——自建自营,“五菜一汤”统一招商、运营 自长阳半岛社区商业配套完善后,“五菜一汤”的万科社区商业标配模式开始在北京万科多个项目进行推广,成为住宅项目社区商业模式的典范。 在长阳半岛,“五菜一汤”包括:绿色、时尚的社区菜市场幸福街市(汤),健康、便民的社区食堂第五食堂,丰富、齐全的品牌超市

华润万家,以及服务快捷的洗衣店、药店和银行(五菜)。所有社区商业由万科统一招商和运营,以保证社区形象、管理品质和业主对生活配套的要求,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在万科社区商业标配“五菜一汤”体系中,“第五食堂”是万科自创的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北京首店于2012年正式落户长阳半岛,为业主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餐食,特请中餐大师制作南北菜系,自开业以来营养丰盛的健康饮食深受业主好评。 另一标配是万科社区连锁品牌“幸福街市”,作为长阳首个社区菜市场,食材新鲜健康,种类丰富、价格公道,更是彻底解决了万科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问题。此外华润万家便利店,也以持续改进消费者生活品质为目的,为社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及时消费、应急消费,华润万家带给顾客家的温暖、富足、现代、健康的感受。 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仅万科项目内的社区商业似乎已经潜力无限。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万科在社区商业上的“系统集成”。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旗下三大商业产品线之一社区商业的未来盈利模式,毛大

国内10个经典商业模式分析案例

国内10 个经典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1.思维革命的天娱模式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 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如果要评选出最成功的商业策划,非上海天娱公司策划的《超级女声》节目莫属。超女播出之日,万人空巷,堪比春晚,但与春晚大把烧钱不同,天娱整个策划几乎没花一分钱,而且让所有的媒体都为其做免费的狂热宣传。仅仅靠这一个策划,天娱公司迅速跨入财富之林,成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越好的节目、越精致的节目越容易引人注目,《超级女声》告诉我们,这些都没错,但是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观众参与率高、互动性强的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女声》堪称一场革命。“超女”为何影响深远,还应该归功于创意化的学习。《超级女声》的创意是直接“拷贝”自美国的娱乐节目《美国偶像》,这是拿来主义。但是《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本土化,这包括:废除年龄门槛,提出想唱就唱; 将短信投票和PK淘汰联系起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等。从2004 年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热火,天娱公司与湖南卫视始终在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创意,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的过程。《超级

女声》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2. 得势不饶人的盛大模式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盛大活生生的就是一部“传奇”,它的发家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在取得《传奇》代理权的时候,并不存在陈天桥慧眼识宝这类的故事,他只是被动而且好运的被人挑上。但是《传奇》站住脚以后,陈天桥的商业天才有了发挥的舞台。购买服务器改为租用服务器,是他利用游戏玩家的增长对运营商取得主动; 拖欠韩国人分成费,成立恒康网络来做销售渠道总代理这些灰色的手段是他对上游资源的占用;《传奇世界》的开发是他对知识产权束缚的挣脱。陈天桥的精明在于,所有这些成果都被用于加大投资,每一步议价的成功都成为了下一步议价的筹码。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传奇》注册用户已有1.2 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 万,运营它需要至少6000 台以上服务器。掌握着巨大的用户群和极高的投资壁垒,成为《传奇》这个价值链中议价能力最强者,最后,吃了亏的韩国人只能反过来求陈天桥继续做《传奇》。新兴的网游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盛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此。但是,尽管网游是一个暴利行业,受挫甚至倒

恒大恒大恒大恒大万科战略分析与启发

恒大恒大恒大恒大万科战略分析与启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万科地产战略分析姓名:蔡宇静 班级:工商管理二班

目录: 第二章 3 SWOT分析 第六章建议1公司级战略 一体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 2基本竞争战略 2. 2. 2. 2. 3职能战略 研发战略 产品开发 营销战略

第一章万科的基本情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七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至2008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31个城市。过去二十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 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第二章万科的经营环境 1 外部经营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