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登记表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登记表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登记表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登记表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登记表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20年 收集日期废物种类数量或 重量 收集人处理日期处理方法处理人 月日月日焚烧深埋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检验科物品灭菌记录表 20年实验室: 灭菌物品及数量 日期废弃标本 数量(份)存放时间其它 灭菌方法及时间灭菌效果指示使用人清洁灭菌器清洁人备注 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

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 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 注1、在相应项目打‘√’2、其它:署名名称 HIV初筛实验室、免疫室设备消毒清洁维护记录 20年 日期消毒清洁对象消毒清洁维护时间操作者监督者 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文本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 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 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

医疗废物处理细则检验科

医疗废物处理细则检验科 检验科使用后各类物品(医疗废物)处理细则一、金属器材 1(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用煤气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 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 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 2(较大的金属器材或锐利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 2% 碱性/中性戊二醛溶.液浸泡2h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 或压力蒸汽灭菌。 二、玻璃器材 1(采集标本的器材反复使用如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用一 消毒。污染后的吸管、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 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h,再 清洗干净、烘干。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min,30min, 反复洗刷,沥干,37?,60.?烘干。 2.用于生化或免疫学检验,经消毒清洗后浸泡于重铬酸钾—浓硫酸 清洁液内24h,彻底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3遍,沥干,烘干。三、塑料搪瓷制品 1.反复使用的塑料制品如样品杯、搪瓷容器、肝炎检验的反应板等,用后应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2h,6h,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min,30min,可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h,6h,消毒液每日更换,消毒后用水洗净或流水刷洗,沥干; 2.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物品,必须用压力蒸汽灭菌121?102.9Kpa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烘干备用。

四、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品(医疗废物) 1.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 2.玻璃涂片均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双层专用包装袋中,严防遗 失,专职人员来回收时交换周转箱。 3.其余一切感染性废物均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存放在污物间。 五、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处理方法 1.液体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搅匀后作用2h,4h 倒入厕所或粪池内。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 2.固形标本: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疑似与确诊传染病必须放入专用周转箱内双层包装物内。 3.盛标本的容器:若为一次性使用纸质容器及其外面包被的废纸,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 六、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必须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121?102.9Kpa30分钟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灭菌时必须连同包装袋)。 徐州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部 二零一二年九月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 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 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 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弃物,但应当 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 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8.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说明:产生一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带有警示标识的袋中;医疗废弃物中的利器如针头、 缝合针、手术刀等放到专用容器内,封闭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包装袋外要贴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一交接(科室人员与总务回收人员交接,双方在产生地交接本上签字)一贮存(医疗废弃物暂存点)。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之欧阳光明创编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为规范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后勤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运送、转运以及医疗废物暂存处的清洁及消毒;检验科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以及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二、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三、医疗废物实行分类管理,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等分别收集并存放于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内。 四、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国家规定,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五、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它化学性废物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六、隔离的传染患者或者疑似传染患者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隔离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

物,并及时密封。 七、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八、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九、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并系上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十、后勤回收、运送医疗废物工作人员每天从检验科医疗废物存放地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存地点。在运送前,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存地点。 十一、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掌握必要的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能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情况时做出正确的紧急处理。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其它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时,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 检验科每天负责医院的所有临床科室的工作,储存着大量试剂,标本,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许多的医疗废弃物,为避免生物性,化学性,药物性等废弃物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制定,正确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标本的准则,并指导应用于临床,同时要监测消毒,灭菌的效果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所以检验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在医院显得尤为重要。 一,检验科科废弃物的分类:可分为五种废弃物。 1,生活性垃圾:它不属于医疗废弃物,主要包括一次性塑料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放射源等污染的试剂,包装盒,包装袋等。 2,感染性废弃物:携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的医疗废物,主要包括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使用过的棉签,一次性用品(口罩,手套等),各种废弃的标本。细菌室接种细菌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必须在科室三楼洗刷间经专人高压蒸汽灭菌后,在按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并有记录。 3,药物性废弃物:主要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菌室手工药敏抗菌药物等。 4,化学性废弃物:试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试剂废弃瓶等固体性垃圾,应集中存放,统一收集。 5,损伤性废弃物:能够刺伤或伤害人体的锐器,如载玻片,玻片,玻璃试管,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应分类存放在锐器盒内,集中收集,

统一处理。 二,检验科垃圾的处理原则: 1,分类收集原则:目的是减少有害有毒垃圾,减少传染性废物的数量,加强废物的处理。 2,回收利用原则:玻片,玻璃试管;平皿、胶塞等先消毒后清洁,烘干,重复利用。 3,减量化原则:通过重复利用,分类收集,高压消毒处理,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数量。 4,无公害化原则:先消毒,灭菌,然后集中收集。 5,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如细菌室的标本,培养物集中消毒处理;检测血液集中放冰箱统一处理。 三,检验科科垃圾分装: 按废弃物的分类设置了3种的收集袋,要求坚韧,耐用,不漏水。并建立严格的垃圾分装制度,以减少其污染数量,其次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应严格分类,禁止混放。应明确: 1,黑色塑料袋:存放生活垃圾。 2,黄色塑料袋:存放医疗废物垃圾。 4,利器盒:存放锐器物。如血气分析的注射器,采血针,微量采血管,破碎的玻璃、试管等。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图 标本溢洒→戴手套,口罩,穿着防护服→用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使用消毒剂时,从溢洒区域外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1)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科 2012年12月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 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一、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二、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 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弃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 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8.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说明: 产生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带有警示标识的袋中;医疗废弃物中的利器如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等放到专用容器内,封闭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包装袋外要贴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交接(科室人员与总务回收人员交接,双方在产生地交接本上签字)贮存(医疗废弃物暂存点)。

村卫生室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记录单填表说明1

村卫生室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记录单填表培训内容 一.掌握医疗废物处置基本知识 (一)医疗垃圾分类 医疗垃圾分五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源病原微生物及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病人员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签、棉球、纱布、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被服、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2、隔离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培养基、标本 4、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如:针头、缝合针、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瓶等。 以上是乡村级最常见的医疗废物。 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体温表。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废弃物,如:人体

组织器官、病理切片后的组织。 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的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二)医疗垃圾处置流程(不具备焚烧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 1、分类(感染性、病理性、少量药物性废物用黄色垃圾袋盛装;损伤性利器转入耐刺、防渗漏的可密闭性容器) 2、毁形(人工毁形:用剪刀剪掉针管乳头、输液管剪断2-3段,每段小于20cm,输液器折断针栓) 3、消毒(84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用捞笠捞出) 4、装袋(可直接套于脚踏式有盖污物桶装袋2/3满或虽不满但已两天应更换,扎住口袋,检查袋子是否完整,如有渗漏应加套黄色垃圾袋; 5、暂存(不超过2天) 6、焚烧 7、填埋(远离生活区域或水源) 8、登记、资料保管3年。 二、村卫生室保洁消毒登记表填表说明 (一)掌握医院感染管理基本常识 本表主要是针对地面、物体表面、空气、一般诊疗仪器的的清洁与消毒。 1、地面、物表的清洁与消毒 包括柜面、门窗、墙面、床头、灯管、空调、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无污染时,每日进行湿抹布擦拭,每日2次;有污染时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十堰市人民医院人民医院 检验部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部 二零一二年九月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 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一、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二、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 弃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 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