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画学科建设总结-鲁迅美术学院

版画学科建设总结-鲁迅美术学院

版画学科建设总结-鲁迅美术学院
版画学科建设总结-鲁迅美术学院

版画学科建设

2014-2015年,在国家政策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版画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中,版画系的研究生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版画系一如既往的贯彻学院各项要求和工作安排,在教学讨论和教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继续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大力改进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和办学水平,结合版画系具体工作情况和教学特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一.版画系建设措施、取得的建设成效和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1.学术方向

版画系根据学院教学改革指导精神,结合版画系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科发展方向,本着稳定、求实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分析当代版画发展趋势与当代艺术教育规律,广泛论证艺术教学规律特点与人才培养、发展关系,在传承我院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继承版画系优良的教学思想前提下,结合当代艺术变化下的人才培养需要,结合我院当今必修课、选修课、学年、学分制教学总体模式,逐步确定了版画系的学术方向。

以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为目标,突出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针对性和社会应用性,强化人文教育和艺术素质相结合,建立学生未来艺术发展和人生价值体现的专业基础能力和社会拓展能力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课程内容改革为中心,以尊重历史现实,着眼未来发展为方向,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进

一步强化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并由此带动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深入思考及对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研究,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更充分的发展条件,形成教与学的平行发展和互动性促进作用。根据版画专业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要求,进一步强化基础课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和规律性要求,同时与之对应的继续强调专业创作课的创新性、宽泛性及发展性教学指向,使基础课程与创作课程形成两条线索相互递进、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主干课程教学模式,在逐步明晰专业理论学习、人文学科学习的同时,形成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创作课程、理论基础课程为根基的,共同为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综合性课程要求及学生未来发展奠定有利条件的版画系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014年是版画系教学改革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极大的调整。增加了本科生素描等基础课的比例,原有的版画创作调整为版画综合媒介应用与表现,原有的素描创作调整为素描表现。在研究生的课程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及创造力,提高真、善、美综合的文化品味。

2.学术队伍

截至2014年底,版画系共有教职工17名,其中专业教师15名,教授5名,副教授2名,讲师8名。教师中硕士学位6名,学时学位9名。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教艺出色”的老一辈知名教授带头、以新一代“锐意进取、水平一流”的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但在学科建设与科研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而且也将他们的

科研成果应用到了教学改革和建设之中,使我院版画系的教学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近年来我系还目的性、阶段性聘任国内外专业教师来本系授课,聘请国际知名版画艺术家玛瑞斯·巴斯帕克教授就“铜版画高级技法”进行讲学。并邀请澳大利亚版画家迈克·坎普森教授就“个性空间·中澳版画撷英展”为全院学生进行讲座。面向校外、国外抓引进与兼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国外进修考察,国内培训,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座,举办展览,积极开展教学的广度和拓展性工作研究。

3.科学研究

本年度我系共有两个科研项目在进行中,其中省级项目1个,是刘天舒老师主持的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化版画教学模式》;国家级项目一个,是2015“十二五”专业建设项目。版画系师生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其中教师获

得国家级展览奖项的作品3个,学生获奖2个,出版学术专著1本,多篇论文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

为实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符合国家需求的高层次版画专门人才的目标。版画系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和努力,构建了以省级重点学科“铜版教学”为核心、以木版、石版和丝网版等重点工作室为支撑的国内一流版画学科平台。本学科平台设施先进、管理规范、教学覆盖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继续教育等各层次,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版画系现有4个专业研究方向;是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该学科平台作为版画创作、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承接完成了国家级、省级等部门的多项重大科研课题。教师将科研中的研究理论和前沿知识也同样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学生学习与科研兴趣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4.研究生培养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目前有本科生178名,研究生27名,包括三年制艺硕、文硕24名,两年艺硕3名。研究方向涵盖了版画视觉语言研究、现代版画观念与表达研究、木版画表现语言研究、当代版画艺术语言研究、版画视觉语言研究、数字绘画与印刷研究等。研究生作品多次参与国际国内展览并获奖,学生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

版画系教材编写工作已经准备数年,待学年学分制教学大纲修订完成后,便可着手进行。为了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编写,版画系编写教

材工作的原则是:以专业教研组为单位,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课程名称、内容、学时数、教学目的要求等项进行先确定后编写;同时充分吸收国内外院校优秀教材的成功经验和学科最新成果,鼓励编写反映我系特色的教材,注重解决现有教材的不足,满足培养方案的需要。目前版画系已经开始结合专业课程结构,着重从教师的课程内容落实入手,把教案的审定、课件的建立、讲义的编写作为教材的前期工作,为教材的正式定稿与完成奠定基础。

5.学术交流

积极推进和开展国内与国际间艺术院校及学术团体的合作和交流活动。1993年参与筹建高等美术院校版画年会和当代学院版画展,促进了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版画创作和交流。先后与5个国家和地区近8所艺术院校版画专业建立了版画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交流的关系。先后授予、聘请了多名国外和国内的版画艺术家、专家、学者为版画系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版画系每年还聘请数位外籍版画艺术家、专家、学者来系内进行讲学和交流。版画系又派出大批教师出国,与各国家艺术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共同完成创作、教学合作项目,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版画教育、创作、理论的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和发表论文。自2002年开始,版画系与韩国弘溢大学每年举办“两校版画系师生作品展”和互访活动,在两国间的高等院校版画专业教学及创作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鲁迅美术学院教学交流最有活力的专业之一。

6.条件建设

版画工作室建设是版画系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多年来我院版画系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强强联合,采取取长补短的方式对实验教学基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一个融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一流创作基地。投入使用的版画工作室面积约800平方米。

工作室配置完善,设置了以下五个教学实验体系:

(1)铜版工作室:现有进口铜版印刷机2台,国产铜版印刷机4台,飞尘箱1台,铜版切割机1台,独立腐蚀间1间。

课程设置:铜版基础技法,铜版线刻、飞尘、软底子、美柔汀等综合制版技法,套色铜版画创作,铜版照相制版和综合技法创作。

(2)石版工作室:现有进口石版印刷机2台,国产石版印刷机3台,进口PS版打样机1台,曝光台1台,上胶封版机1台。

课程设置:石版基础技法,黑白、套色石版创作,独幅版画创作,PS版版画创作。

(3)木版工作室:现有进口木版印刷机2台。

课程设置:木刻基础技法,黑白、套色木版创作,综合木版画创

作。

(4)丝网工作室:现有丝网绷网头 36台,吸气印刷机4台,大型丝网印刷机1台,大型曝光设备1台,小型曝光机1台,烘干箱1台,真空气泵一台。

课程设置:丝网版基础技法,油印、水印套色丝网创作,计算机绘画制版与综合技法应用创作。

版画工作室设备先进,利用率高。除为版画系师生开放全部工作室和教学课程外,根据学院相关规定还对全校学生跨专业选修,获得学生一致好评。版画工作室为培养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版画专业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版画系资料室现有图书643册,杂志及收录赠送书籍565册。2015年版画系继续完善资料室的基本建设和图书选用、采购工作,严格按规范要求确定资料室保管条件和开放要求,把资料室建设与系教学发展、课程建设充分结合起来,让教师、学生把资料室作为学术研究的

第二课堂,成为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资讯来源。

2015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版画系领导与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更新教学设备、仪器。购买美国石版印刷机,木版、丝网版及数字媒体设备更新后,我系成为集当代版画及绘画综合性教学实验室。在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在对辽宁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具有着长远影响。

二、版画系对辽宁经济主导产业服务情况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是培养中国版画人才的摇篮之一,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为数不多的专门以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作为重点学习和训练的专业学科,在国内美术界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经过近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建立了科学、完整的版画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版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今天,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已发展成为目前国内版画教学设备设施齐备,专业设置科学全面,教学师资经验丰富,课程体系科学充实,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作力量雄厚,教育教学享有盛誉,理论研究水平领先,设备条件完善、创作成果丰富、教育成果丰硕、研究成果与办学影响较大的集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于一体的著名美术专业高等院校的重点学科。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秉承国家赋予的培养中国版画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以“三个重点”和多层次教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建设和科学发展。

人才培养的“三个重点”:

重在国家需求的艺术人才培养;重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艺术人才培养;重在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

多层次培养的方式:

硕士生培养目标:版画专业基础与理论基础扎实、深厚,知识领域与个人修养全面,具有很强的版画技术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当代艺术思维理念的高级艺术人才。

本科生培养目标:版画创作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版画专业人才。

近半个世纪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肩负着国家赋予的培养中国版画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毕业生,大批毕业生现在仍活跃在中国美术界、高等美术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艺术设计企业以及世界各地,受到来自各界的嘉誉。辉煌的历史使命成就了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当代版画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社会的需要成就了今天的办学特色。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

2015年11月13日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三篇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三篇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篇1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认真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战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采取课题牵动策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同时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4、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的公开课都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多数老师都能自制教学课件,熟练操作。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自觉地、经常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能利用网络技术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和课改新动态。 本学期由戴老师为数学组教师进行了四、五次远程教育电脑操作培训。使很多年纪大的老师也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期中各年级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学期末班级能统一过关测试,相互比较,对比差距和不足,迎接全区期末抽测考试。 3、一学期来,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个人补充和教后反思。

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贵州省重点学科(以下简称省级重点学科)的管理,推进全省学科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重点学科是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贵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中设立的重点学科,是培养和积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人才高地的重要载体,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综合平台,在我省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 第三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分级建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彰显特色的原则,着眼于国家、地方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以建设和打造学科群为目标,增强一级学科建设的意识,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逐步建立一批按一级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和学科群,重点建设一批与贵州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积极支持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前沿学科和服务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学科;重点扶持一批我省急需的新兴产业和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学科,提升我省学科整体水平,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四条《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是省级重点学科遴选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设置 第五条省级重点学科按照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三个层次进行建设,根据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学位〔2011〕11号)进行设置。 第六条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主要在全省18所普通本科高校中择优确定,原则上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对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较多的也可按二级学科设置;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主要从市州新建本科院校中择优确定,原则上按照二级学科设置。 第七条省级重点学科的设置由省学位委员会统筹,依照学校申报、专家评审推荐、公示、省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程序进行。 第三章建设 第八条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各重点学科根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托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与发展主要包括设置意义、建设目标、主要研究方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基础条件建设、经费筹措、管理体制、保障措施及预期成效等内容。 第九条对立项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由省学位委员会与依托学校、学科负责人三方签订《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经费筹措、预期成效等内容。依托学校在人、财、物、环境条件等方面切实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确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各项建设目标,不断提高建设水平。计划任务书建设内容一经确定,一般不得作大的调整,如确需进行局部调整的,须由依托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并提出意见后报省学位委员会批准。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编号:_____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6 页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xx市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以xx省义务教学学科建设为指导,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搭建学科教学活动为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组建工作室和学科qq群为媒介,丰富学科交流资源;以读书活动为举措,构建学生阅读课程体系等,不断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形成适合我市特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和课程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服务。 一、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XX年4月,我市全面启动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力图通过对本课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自主阅读”、“基础训练”、“分享展示”七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一主(教材)两翼(《主题读写》、《经典诵读》)教材为抓手,推动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我市朴素、多读、自悟的课堂教学文化和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主题阅读课题实验的开展,要求教师充分研读每个单元的教材,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统整一主两翼教材,以一课一得为核心教学目标,以“自学导航主问题设计”为目标导向,以学生批注式阅读和交流展示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教师以读代讲,读中引导点拨,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展示分享为主要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做到少提问,多让学生读书感悟,少讲解,多让学生分享展示,少做题,多让学生做阅读批注,完成由传统一个单元14个课时学习4篇课文到现在14课时学习25篇文章的学习,拓展和丰富单元主题的学习。这对教师的理念,解读教材和课堂教 第 2 页共 6 页

版画校本课程

目录 前言 第一单元知识篇 第1课儿童版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2课儿童版画兴趣的启蒙 第3课介绍儿童版画 第二单元技能篇 第4课单色版画 第5课黑白纸版画 第6课吹塑纸版画 第三单元实践篇 第7课认识版画 第8课吹塑纸版画(奇妙的手纹)第9课纸版画——(动物) 第10课综合纸版画

前言 儿童版画教育在世界各地早已得到各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的重视,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如前苏联、保加利亚、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儿童版画教育都很有特点。被誉为“版画之国”的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版画教育,把儿童版画列为小学必修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多彩。动脑、动手,开拓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社会收益十分突出。我国八十年代初成立了中国少年儿童版画学会,各地也相继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儿童版画活动组织。国家教委在90年开始实施的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增设了版画课。因此,儿童版画逐步在校园兴起,被人们熟悉起来。目前,新《标准》体现的课程改革的本质问题是课程的综合化,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是大势所趋。新《标准》还提出转变旧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单一、被动和陈旧向多样化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儿童版画在创作过程中,除了学生的自主构思外,很重要的是画、刻、印这样的操作性极强地过程,体现了新《标准》的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儿童版画教学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则理所当然的成为新《标准》的实验田,有广阔的前景。

第1课儿童版画教育的理论基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里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出台和实施,对 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结构 及评价体系作了全面的改革。儿童版画 教学,由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学习方 式,在新《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不但 不会削弱,甚至会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 发展。儿童版画教学相对现行的新《标 准》在许多地方可体现出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前瞻性,在多方面可以找到它们的交融点和生命力。 版画的创作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是一门图画和手工的综合课程。儿童时期,臂力较弱,手腕和手指的配合还欠精确,感觉比较笼统,概念模糊,往往会形成画、刻、印全过程中很多偶然效果,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使得儿童版画产生一种天真稚拙、纯朴自然的童趣,这是成人版画和其它画种都难以得到的。 第2课儿童版画兴趣的启蒙儿童版画教育,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具有爱心、热心、耐心的老师;二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儿童版画教育方法。才能去发掘蕴藏在儿童身上的艺术潜能,去雕琢儿童这块纯朴的玉料,或直接把儿童从描绘这第一进殿堂领到版画这第二进殿堂来,或把别人已经培养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儿童再领进你的版画这第二进殿堂来。能否达到这个从绘画描形涂色较易的操作,领到有制作难度的版画,关键是对儿童作版画兴趣的启迪。儿童的确有喜欢涂抹的,或者我们把这看成是

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办法

2009年-2010年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一、建设目标及规划 1、总体目标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学科团队为依托,整合各个学术团队的研 究特色,发挥各研究方向的研究专长,本着“学科交融,相互促进”的原则, 力争在建设期内在学科建设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1)建设年度内力争使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列入甘肃省学 位点建设规划,为获得该学科的博士点奠定基础。 (2)加大力度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 科硕士点,保持该硕士点在甘肃省内的领先地位。 2、取得标志性成果 (1)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SCI 、EI 、ISTP 索引论文50篇; (2)国家级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获得批准1-2项; (3)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资助经费在100万元 以上的项目),获得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项目1-2项; (4)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3、学位点规划及研究方向 (1)学位点建设规划 序号 规划类别 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名称 规划增列年度 1 二级博士点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8年 2 二级博士点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08年 3 二级硕士点 070120 信息计算科学 2008年 4 一级博士点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0年 5 二级博士点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010年 (2)研究方向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

①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领域: 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图像理解与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计、智能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 ②计算理论主要研究领域: 算法及其复杂性、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数据库理论与系统、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理论计算机科学 ③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主要研究领域: 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并行与分布式软件、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智能交通系统 ④图形图像及模式识别主要研究领域: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技术、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 ⑤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研究领域: 现代密码学理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信息检索、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 ⑥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领域: 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⑦通信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传感器网络信息融合与处理、数字通信 二、拟采取的措施 1、引导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项目及课题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的。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是以《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设置的,要争取项目,首先要了解国家、省科技发

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校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提高有效课堂的途径;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文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逐步形成稳定的、科学的教科研的有效策略。现把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本学期继续以广州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柯木塱小学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以科组为管理单位,各科实行科组长负责制,科组长在学校教学工作框架下,把教学中的各环节要求动态的具体化,做到既规范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了构建教师教学特色的意识。在教学中,优化过程管理,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3、构建互助学习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本学期,继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自组织、“3+7”校际联盟、中小衔接等互助团体,并勇于承担团体的工作;校内以科组教研为单位,发挥科组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采用了“行政—科组—骨干教师—新手教师”及行政跟踪与辅导模式。 工作总结 (二)加强课堂教学和学习诊断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4、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提高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思考、培养兴趣,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认真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 5、确实落实“一二一”教学模式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规范和加强我校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对我校构建国家和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增强江苏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条我校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努力建成若干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最前列、部分达到国际水平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一批总体水平处于行业或省内同类学科前列、部分达到国内领先的部省重点学科,同时积极建设一批校级重点学科,提升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力争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我校的重点学科分为国家重点学科、部省重点学科(含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校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 二、重点学科的建设 第五条各级重点学科应根据《苏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加强科研支撑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加强学科基地和优质资源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落实各项建设措施。 第六条各级重点学科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领域的合作。 第七条对于立项建设的各级重点学科,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与其订立相应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经费筹措、预期成效等方面。 第八条学校根据《任务书》的有关规定组织领导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并在人、财、物、环境条件等方面切实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确保各级重点学科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各项建设目标,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第九条《任务书》是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据,应严格执行。《任务书》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一般不作大的调整,如确需对建设内容进行调整,须经学校组织专家论证或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三、重点学科的管理 第十条学校是各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学校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 2、组建本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组建有关院(部)或单位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3、聘任各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4、落实有关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保证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需要。

2020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2012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2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2012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入选首批60所“实用性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库。这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

版画校本课程

泾川县玉都中学美术校本教材(一)版画\ 学科:美术 编者:体艺组王欢平

目录

刖言 第一单元知识篇 第1课版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2课版画兴趣的启蒙 第3课介绍版画 第二单元技能篇 第4课单色版画 第5课黑白纸版画 第6课吹塑纸版画 第三单元实践篇 第7课认识版画 第8课吹塑纸版画(奇妙的手纹)第9课纸版画一一(动物) 第10课综合纸版画

版画教育在世界各地早已得到各国美术教育家的重视,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如前苏联、保加利亚、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版画教育都很有特点。被誉为版画之国”的日本,十分重视版画教育,把版画列为必修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多彩。动脑、动手,开拓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社会收益十分突出。我国八十年代初成立了中国少年版画学会,各地也相继成立了名目繁多的版画活动组织。国家教委在90年开始实施的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增设了版画课。因此,版画逐步在校园兴起,被人们熟悉起来。目前,新《标准》体现的课程改革的本质问题是课程的综合化,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是大势所趋。新《标准》还提出转变旧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单一、被动和陈旧向多样化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版画在创作过程中,除了学生的自主构思外,很重要的是画、刻、印这样的操作性极强地过程,体现了新《标准》的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版画教学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则理所当然的成为新《标准》的实验田,有广阔的前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里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 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出台和实施,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及评价体系作了全面的改革。版画教学,由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学习方式,在新《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削弱,甚至会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版画教学相对现行的新《标准》在许多地方可体现出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前瞻性,在多方面可以找到它们的交融点和生命力。 版画的创作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图画和手工的综合课程。此时期,臂力较弱,手腕和手指的配合还欠精确,感觉比较笼统,概念模糊,往往会形成画、刻、印全过程中很多偶然效果,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使得版画产生一种天真稚拙、纯朴自然的童趣,这是成人版画和其它画种都难以得到的。 第2课版画兴趣的启蒙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

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学校的年度教研工作是下面是的为你整理的“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相关内容都在,欢迎关注与阅读。 学校年度教研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校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提高有效课堂的途径;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文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逐步形成稳定的、科学的教科研的有效策略。现把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本学期继续以广州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柯木塱小学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以科组为管理单位,各科实行科组长负责制,科组长在学校教学工作框架下,把教学中的各环节要求动态的具体化,做到既规范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了构建教师教学特色的意识。在教学中,优化过程管理,重

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3、构建互助学习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本学期,继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自组织、“3+7”校际联盟、中小衔接等互助团体,并勇于承担团体的工作;校内以科组教研为单位,发挥科组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采用了“行政—科组—骨干教师—新手教师”及行政跟踪与辅导模式。 工作总结 (二)加强课堂教学和学习诊断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4、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提高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思考、培养兴趣,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认真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 5、确实落实“一二一”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运用知识。讲课的总时间一般能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课堂实施以学生讨论、学习活动、当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知识规律等为主。但是要求课堂结束前用五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质疑和布置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以重点识记和分层

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随着全国高校定位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加强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工 作将成为我校今后的工作重中之重,在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断协调发展与完善进 程中,我校“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应运而生。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在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方面创立了一个新的起点,不仅更好 地促进我校各学科协调发展、实验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开启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的新格局。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从4月份才正式开展工作,两 个月来全面展开了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交接,职能明确 自学科建设与实验设备处3月份成立以来,很快完成了工作交接,制定了“务实、敬业、高效、优质”的工作方针。根据学校职能的划分,落实了有 关岗位职责,虽然在编人员仅3人(其中返聘人员1人),所有人员签订了工 作承诺书。4月16日,设备处办公室迁至天朗气清三楼,迅速全面展开了各项 工作。在工作中,该处工作人员加强了与计财处、审计处、监察处、教务处、 研究生处、国资处等部门的工作交流与合作,将实际调研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二、了解现状,着眼全局 结合我校“XX年校经费开支计划”,深入到生科学院、化学学院、资 环学院、计科学院、文学院、草堂校区等各部门实验室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 学院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进一步交流,初步了解各学院实验室基 本现状与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与各学院深入交换意见,并努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受到各单位的好评。在各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方面,提出了“教学必需、 基础优先、全局协调、联合共享、量化目标、重点建设”的规划思路,在实验

推荐-学科建设经验总结报告 精品

体育科学学院学科建设经验总结 体育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近五年),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校学科办、科技处等部门的直接指导,以及各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与学校兄弟院校相比,我们深知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在这里我还是很乐意就我们院的学科建设经验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一、学科建设主要经验 1、好的领导班子是关键 我院的学科建设是在吉首大学副校长白晋湘教授和院长的直接领导以及院领导班子直接参与下进行建设的。全院教师在校、院领导的带领下,上下一心,讲团结、讲实干、讲奉献,学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1999年获得体育教育本科专业;20XX年获得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点(校首届六个硕士点之一);20XX 年获得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20XX年“体育教育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教学团队”获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吉首大学首批5个博士点建设学科之一;20XX年获得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实现了我校专业硕士点零的突破)。 2、好的政策是保障 为了充分调动我院教职工学科建设和科研的积极性,院领导班子和院学术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有关政策。依据学校学科建设的有关文件和科技处科研奖励有关政策,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体育科学学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体育科学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试行稿)》、《体育科学学院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选拔办法(试行)》;逐步建立了学科建设档案制度,将学科建设成果固化,使之成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学科带头人进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学科建设考核机制。 3、好的管理制度是根本 我院的学科建设实行院长、学科带头人两级管理制度。院长对学科建设负总责,抓全面工作,学科带头人负责我院四个学科点的具体建设。学科建设实行在院长领导下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在学科带头人之下又设学科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科成员,学科梯队的构建主要根据我院师资情况和老师科研方向,从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进行学科归位,并在学科内部实

学校教师教研工作总结

学校教师教研工作总结 我校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德育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了全县的先进行列。下面我们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全 面回顾。 一、德育工作的做法和措施 1、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系统 为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我校建立了学校、教总两处、少先队、班级管理网络,并明确德育管理的任务要求,各负其责。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大队辅导员、 校外辅导员、班主任及少先队干部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德育工作“一把手”工作。形成了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总务主任靠上抓,大队辅导员具体分管、班主任老师 时刻对学生进行教育,少先队干部参与管理的德育工作局面。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学校 建立了班级、学生及班主任考核制度。红领巾监督岗坚持每天检查监督学生入校、离校红 领巾佩带、班级及个人卫生、学生纪律等小学生一日常规的落实情况,生容生貌每周一总结,对好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学校领导、教师轮流值日,每天二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 行检查,其结果在学期结束纳入对班级的综合考核,并作为量化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 目的是激励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每学期都设立班主任工作奖励基金,对在班级工作中 做出优异成绩的班主任进行奖励。 2、充分调动德育工作积极性 我校始终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从调动全体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入手,经常组织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纲要》、《教师十不行 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 目标和自己的责任,达到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他们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德育 工作、安全教育的骨干,我们通过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考核细则,提高班主任待遇,评选优秀班主任等措施,大大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 二是调动各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各学科教师都担负着渗透德育的重任,学科 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要求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以教材为 载体渗透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教育等,同时配合班主任抓 好班级工作,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将学科教书育人成绩纳入学期工作质量考核量化。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规范和加强我校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对我校构建国家和地方自主创新体系,增强江苏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条我校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努力建成若干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最前列、部分达到国际水平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一批总体水平处于行业或省内同类学科前列、部分达到国内领先的部省重点学科,同时积极建设一批校级重点学科,提升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力争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我校的重点学科分为国家重点学科、部省重点学科(含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校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 二、重点学科的建设 第五条各级重点学科应根据《苏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加强科研支撑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加强学科基地和优质资源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落实各项建设措施。 第六条各级重点学科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领域的合作。 第七条对于立项建设的各级重点学科,学校(或上级有关部门)与其订立相应的《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经费筹措、预期成效等方面。 第八条学校根据《任务书》的有关规定组织领导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并在人、财、物、环境条件等方面切实保证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确保各级重点学科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各项建设目标,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第九条《任务书》是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据,应严格执行。《任务书》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一般不作大的调整,如确需对建设内容进行调整,须经学校组织专家论证或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三、重点学科的管理 第十条学校是各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学校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 2、组建本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组建有关院(部)或单位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3、聘任各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4、落实有关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保证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需要。 5、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国家重点学科和部省重点学科的遴选、年度报告、中期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 6、组织领导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考核和验收等工作。

学校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学校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一) [2009年度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学校科研,在规范中完善 一、学校教科研一年工作的回顾 2009年是我们学校进入50所上海市示范性高中后,进行重建三附中辉煌的第四年,也是我校开展“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下有效教学研究”的第三年,同时学校迎来了学生生源有明显改变的第二年。学生在变化,教师在变化,学校在变化,今年是变化最明显的一年。变化之中,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期望。在此变化过程中,也让我们更多地认识到我们学校在发展,学校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我们也在努力发现学校新的应该研究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总体来说,2009年教科研工作是在学校领导下,贯彻执行了开学时制定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具体计划,比较全面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务。教科研工作能做到努力尽职,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争创佳绩。

教科研工作主要包括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教师的培训培养等工作。 2009年我们完成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按计划,学校科研室长期关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时发现了学生负担问题、教师工作压力问题、高二分班等问题,及时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2.按计划,做好了教师培养“三大工程”的具体考核工作。开始体现了“三个100%”的教师观指导教师以“教师档案袋”形式作好自我发展三年规划,把所有教师100%归入到教师培养“三大工程”之中。 3.协助学校制订了《华东师大三附中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和《华东师大三附中学科教学标准》,并使“教师培养手册”与之成为配套关系。 4.做好了2009年暑假征文活动和寒假读书活动的布置工作收缴了2009年暑假的征文并组织学校学术委员进行校级评比,为做好两年出一本学校“论文集”的传统做好了准备工作。 5.做好了课题管理和申报工作。完成了区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学研究”的结题工作,同时也把另外4项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圆满完成。

2020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学校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学校教研工作总结2020 school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summary

2020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20xx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篇一 本学年以县局提出的以抓实常态教学的过程管理为指导,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从四个方面手,通过一年的运作,经过充分反思,有以下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常规教学方面 一是抓实学生“一日常规”的落实。学校按学生年龄特点,分别制定各年级段学生的“李各庄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和“李各庄小学课堂常规”,使每一个学生明确要求,知道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从而,强化纪律这一学习的保障。 二是注重习惯培养。通过落实“李各庄小学课堂常规”,使学生明确上课习惯、遵守课堂纪律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动脑钻研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有条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习惯等要求,实现行为定型。要求每个班级、每位教师都要从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入手,抓实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是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一抓学生的练习。学生练习以“三阶梯训练”为主。第一阶梯以巩固练习为主;第二阶梯以复习穿插相结合练习为主;第三阶梯以综合加查缺补漏练习为主。教师都要在每一章节、每个单元的教学知识砸实、练熟,使每一个单元的知识在

学生的脑海中达到融会贯通。二抓实了教学中的单元监测。每个学科都要建立单元监测档案,教师的单元教学要做到底码清楚,哪些学生能顺利过关,哪些学生能勉强过关,哪些学生不能过关,建立了后进生转化档案,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有措施、有时间安排的转化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每一个单元知识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提高,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抓实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做到了每天都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学生都要准备预习作业本,做到了提前了解教材,预设自己的疑点和难点问题,有准备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四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各学科尤其是语文、英语学科都要求学生准备了阅读积累本。由教师按教材相关知识内容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籍和材料,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把自己发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记录或背诵下来,教师经常督促检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五抓表彰,凡在学校、乡、县的质量检测中成绩好的学生,奖励的比例在班级人数的10%,并奖励超名次学生,打造学习氛围,使学生明白努力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成绩不好是自己的过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勇于争先,敢做人先的精神。六是在学生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和学校定期竞赛、评比,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发现自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的高效率打基础。 二、校本教研方面 1、建立了教师的电子业务档案 网络平台是新浪的博客,以学校博客为基础,对教师的博客进行链接,业务档案的初步分为10部分:个人情况、三年规划、计划总结、班级管理、教学反思、教育叙事、学科教案、名师研究、养成教育、学生评价。

医学精品强化重点学科建设

强化重点学科建设诠释科研兴校理念 商庆新邓华亮孙巍巍 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关键词:中医药学;重点学科建设;强化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9203 (2006) 0520021203 中医药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是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 经过“八五”、“九五”、“十五”期间持续不断的学科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有一批学科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梯队建设、科研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近些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基本办学方略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实现重点建设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两个学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建设A 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005 年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重点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列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表明山东省中医药高校科技实力又迈出了一大步。 目前山东中医药大学的2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7 个省级重点学科、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建设已成为开放性教学和科研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地。2004 、2005 年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两个学科分别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

点学科中期检查专家组的检查评估,在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及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1.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制度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2004年底,山东中医药大学隆重召开的第三次科技工作大会从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全方位描绘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大计的美好蓝图,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上修订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确立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并就重点学科设置、申请与评定、建设与管理、学科带头人职责、学科经费管理及学科检查与评估等方面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确保重点学科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促进学科的协调发展。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构建学科科研团队 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对学校科技发展及中医药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战略性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领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目前,山东中医药大学已基本建立了中医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学科的专业研究团队,为未来取得更大科研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中医学多学科专业融合的特点和学术渊源,合理构建中医学科体系,合理构建科研团队的智力结构是中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高等中医教育的客观需要,而跨学科的协作,也是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将高等数学、信息构建、非线性动力学等技术引入学科建设,并在科研立项方面得到了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 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