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者:李爽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0期

[摘要]长春市农业学校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农业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按需施教,实现了能力办学围绕经济建设转、专业围绕产业发展转、教学围绕岗位需要转。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专业发展、优化教学方案,建立高质量的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走产学合作道路,加强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就业指导,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75-01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一大批职业技术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并逐步驶入了快车道,长春市农业学校正是在这阳光政策的光照下,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光辉的办学传统和辉煌的办学业绩,凭着以人为本、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在关东大地上茁壮成长,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成为吉林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突出中职教育特征,确立以“应用”为主旨的办学思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二是专业设置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培养人才服务;三是课程设置按适合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强调实践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四是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一、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农业科技人才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充分发挥中职农业院校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作用,提高培养造就人才的质和量,加强学科建设,使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积极加大农村种植能手、养殖能手、经营能手、管理能手等能工巧匠、现代新型农民和创业人才的培养。他们不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精通,还要熟知相关专业知识,要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多面手。在实施教学上,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可以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甚至鸡舍猪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从感性认识上强化训练。与此同时,更新旧观念,不断传播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使学生置身于农业科技前沿,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头脑。加强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二、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专业设置上,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增加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真正实现“产”“销”对接;根据吉林省这个农业大省对农业技术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我们得出目前适合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技能有:畜牧兽医、园林、园艺、农产品加工、宠物养护与经营、酒店服务与管理、现代农艺技术、农业经济和农业观光旅游、计算机等省、市级骨干师范专业。

三、课程设置按适合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强调实践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了解专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同时,确保实践课程完成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注重人文与技能的结合,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因此,在符合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为3:7,专业技能课与专业理论课为5:5,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各专业根据这个总体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四、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学校坚持多种形式办学。在实习基地建设上,采取内外结合,校企互动,订单培养,就业对接的方式。首先采用订单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先后与正大集团、皓月集团、广泽乳业集团、平安种业、长春市绿园区园林处联合办学。其次与各类院校联合办学,先后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联合办学。同时学校设有对口升学班(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升入本科),每年升入上一级院校的学生录取率在85%以上。这些办学形式,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摘要: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劳动者素质和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分析转变前途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前景,对我国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1.思想观念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阻力。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观念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文化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理念已深深镌刻到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支持,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办学模式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限制。在国际上,职业教育是多数应用技术性人才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既注重于学历教育,也注重非学历的技能培训,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正确的功能定位,以及它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才决定了它在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但现行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还存在特色不够明显,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培训不够广泛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够,也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体系缺陷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近十几年,职业教育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其结构体系的不健全,办学方向与定位、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及招考制度越来越趋于普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结构体系。而新的结构体系,应该有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培养技能“双料”型人才的本科教育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逐步探索。 二、未来职业教育的转变 1.运行机制的转变。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通过实行集团化教学,可以调动政府、企业、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广大职业院校继续探索加以完

最新浅议如何加强对青年警察人才队伍的培养

浅议如何加强对青年警察人才队伍的培养 【发稿时间:2010-4-22 11:24:37】【作者:元江监狱于涛陈兴楷】【主题词:】【视频文件:】 【主题图片:】 青年警察是警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监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加强对青年警察人才队伍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好多文章对此也都持相同观点,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都倡导要大力实施监狱青年警察人才发展战略,促进青年全面成长成才,为监狱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可光呼吁号召喊口号不落在实处起到的作用就刚好是适得其反的,不但无法调动青年警察、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由于不信任和对自身前途的无望导致一些青年警察产生严重的消极心理,工作上由开始时的积极认真主动变为懒散被动、得混且混,由自己主动找工作做转为被动被迫去做,抱有只要不违法违纪,身份丢不了,工资一样领的心态,就这样在重复的消极中形成恶性循环,由开始的小部分逐渐影响到大部分甚至整个群体,进而影响整个单位,这种现象要客观承认,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不得不引起重视。那么如何尽量避免这种不利于发展的局面出现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认知 1、充分认识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监狱系统正大力推行监狱体制改革、监狱信息化建设和监狱布局调整战略,各监狱都处在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监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景,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青年警察人才队伍,是为监狱的事业提供坚强人才保障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监狱工作全面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在新时期加强青年群众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2、明确培养青年警察人才的工作目标 通过大力实施青年警察人才培养计划,发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发挥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的青年骨干人才。以此为带动,形成广大青年快速成长、各类青年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全面带动和深化青年警察人才队伍建设。要打破了选人、用人上的看资历和年龄的限制,为青年警察充分展示才华、建功立业搭建好舞台,开创了监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竞展风流的生动局面。三是积极推荐,为组织输送优秀人才。 二、加强对监狱青年警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 1、加强统一领导 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团组织协调推动的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统筹规划、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局面。定期研究、决定监狱青年警察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政策性问题,确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落实青年警察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 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我认为其根本的 指导策略应该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 实践能力为的一线技工人才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德发展道路,建立培养学生大量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时代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

的价值取向就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成份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 的影响,偏重于“学”的熏陶,淡薄于“术”的传授,“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难以和谐一致。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应该面向就业,大力改革教育方式,砍掉过多的理论教育和没有必要的基础课,大力加强实际动手的实践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在相关操作的实际经验。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他们往往跟某一个大型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分配到那些大型企业中,因此从一开始他们都建立的是订单式教育模式,企业要求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而我们目前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不仅仅面向一个企业,往往是很多个,因为一个企业要不了那么多的毕业生,而这些企业有一些是相关的属于同一类型的,有一些

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 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1.专业名称:工艺美术(142000) 2.专门化方向:紫砂陶艺、红木雕刻、玉雕、水晶雕刻。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1.入学要求: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2.基本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掌握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2.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3.具备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文艺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拓展所需知识。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6.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基本的就业和创业知识。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一般职业能力:

①基本的汉语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②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③继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行业通用能力: ①基础绘画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素描、色彩、装饰图案、速写、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设计表达能力,能识读并初步绘制相关工艺美术专业设计制作图和设计效果图。 ②使用工具能力:能够识别、挑选和使用工艺品制作的常用工具,能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制作一些实用工具,能使用常见的仪器和设备,排除一般仪器和设备故障的能力。 ③造型制作能力:熟悉相关工艺美术产品生产技术与设计的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美术造型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能根据相关工艺美术专业设计图初步制作产品实样或设计模型; ④包装营销能力:具有一定的装饰设计知识与装饰造型能力;了解工艺品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工艺品包装设计对工艺品营销的作用。 ⑤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有手工操作工艺品制作能力的同时熟悉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软件,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传统手工艺作品的制作。 ⑥正确的艺术审美和工艺美术鉴赏能力。 3.职业特定能力: ①紫砂陶艺方向:了解古今紫砂茗壶造型资料,熟悉不同壶体的成型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泥料对紫砂壶的各部件制作;能够使用工具进行紫砂壶整体制作,熟悉不同产品的半成品的干燥过程和烧成方式,能够对不同产品进行烧成;具有陶瓷装饰的基本知识以及陶瓷装饰的一般规律,掌握雕刻、彩绘装饰的表现方法和工艺流程;具有对陶瓷装饰的一般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 ②红木雕刻方向:熟悉各地红木家具的产地,能够甄别家具的材料;熟知家具的各类知识,了解家具设计、制作的过程和工艺要求,能够熟练操作家具加工机械和辅助工具;掌握传统家具和现代家具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各类家具的艺术风格;熟知各类家具的造型题材和寓意;掌握各类家具的休整技术和上色技术;具备各类家具的一般应用能力。 ③玉雕方向:熟悉各地的玉石产地,能够鉴别玉石材料;熟知玉器的各类知识,了解玉器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能够熟练操作玉器加工的机器和工具;掌握玉器制作过程的传统加工工艺特点,了解各种玉料质地材料,掌握玉器加工的抛光技

浅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衔接

浅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衔接 【摘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衔接是职业教育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衔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求;高技能应用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薄弱。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指出:预计到2020 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总量将高达8127 万。面对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任务。 所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正确看待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陈旧。 我国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全面地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与理解教师讲的内容。这种做法利于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不利于逆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其结果是创造能力不足,缺乏职业型。课程体系陈旧并缺乏弹性,一旦执行,往往很难修改,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单一,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二)专业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脱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的专业建设应该是一种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需求驱动模式。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尤其是现有的专业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地调整,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三)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师缺乏走进企业的机会,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造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理想中的高水平稳健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尚在建设中,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学的需求。 二、加强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措施

浅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已有20余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了几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二是中央政府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 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是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5年9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曾感叹“职业教育太需要了,也太重要了”。四是国企、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在用人政策上,很大程度上倾向专业对口的高职生。 对114名高职生“高等职业教育”问卷调查,其中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75人,占65.8%;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是一线生产工人的有17人,占14.9%;认为是考不上大学的才上高职院校,是低层次教育的有22人,占19.3%。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理解或认识不足。笔者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它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

要的高技能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为了完善知识体系……;为了增进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动手能力;为了提高社交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以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培养专门人才的方向和标准,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是培养人才模式的重要内容。明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所需人才规格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措施的前提之一。 影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专业划分是否恰当,专业划分取决于国家建设对专门人才提出的要求,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及人

涿州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高考班人才培养方案样本

涿州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高考班人才 培养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涿州职教中心 计算机专业教学标准(高考)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0910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向高职院校、部分二本、一本院校输送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经过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XP操作系统、中文Word 字表处理软件、中文Excel 电子表格软件、Visual Foxpro程

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七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操作的能力。 3.综合利用上面七门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计算机基础知识约占10% 2.Windows XP理论知识约占4% 3.Word 理论知识约占4% 4.Excel 理论知识约占4% 5.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约占32% 6.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约占29% 7.计算机网络基础约占17% 8.中英文打字各占14% 9. Windows XP上机技能占20% 10. Word 上机技能占26% 11. Excel 上机技能占26%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网页及网站设计专业、数据库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网格安全专业、程序设计专业、动漫专业等。 本科: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网页及网站设计专 - 3 - 2020年4月19日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

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二、主要内容及要求

浅谈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陈宇 摘要:教育是生命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的需要,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是国家先进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更应该加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在教育事业这条道路上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容忽视,关注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制约等因素,因此其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做一个深入的探究,探析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酉阳县职业教育发展 一、引言 我们国家要重视教育的发展,俗话说:教育之根本,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走向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家在教育上取得了不少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相对发展的东南地区,但是,要想教育有一个质的转变,只看部分教育情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区县,甚至是乡村,全方面的发展,让中国的教育有一个质的跨越,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不是说说而已,在这条路上会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一步一步坚实的走下去,我相信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本文就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状况、问题及发展对策做一个深入的研究,笔者来到酉阳县,对当地的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二、重庆市酉阳县基本情况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亦是重庆最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县之一,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山区,与湖南、湖北、贵州毗邻。酉阳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全县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县,辖39个乡镇,总人口79.43万,其中土家族约48万人,占总人口的60%,苗族19.06万人,占总人口的24%,除此之外还有满、彝、回、黎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6%,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主要以耕田种地为生,以养殖业与畜牧业为主,是一个美丽的小山区。 三、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落后 重庆市酉阳县地处重庆东南边远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工资水平也极其低,按原理说它的普遍消费水平应该低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相反,它是一个收入低消费高的自治县,经济方面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远地区都面临一样的问题,有待重视。正是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收入低消费高的现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让部分家庭的学生不能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更是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是我县面临的一个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青年人才是党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青年中的优秀代表,是推动首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大力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促进青年全面成长成才,为首都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北京市委决定面向全市实施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促进各行各业青年英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认识 1.充分认识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xx大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的工作部署。当前,首都正处在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和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景,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青年人才队伍,是为党的事业提供坚强人才保障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首都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在新时期加强青年群众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党管人才的原则,遵循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积极创新青年人才工作的工作体系、大力营造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全面、作风过硬,且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年人才队伍,努力开创青年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2.明确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的工作目标 通过大力实施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发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发挥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的青年骨干人才。以此为带动,形成广大青年快速成长、各类青年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全面带动和深化全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对全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 3.加强市级层面的统一领导 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团市委协调推动的市级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统筹规划、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局面。 建立全市青年人才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决定全市青年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政策性问题,确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落实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4.各区县、各部门要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全市各区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和议事机制,将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纳入本区县、本单位的人才工作总体规划中,加强对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研究、推进和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作优势,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做好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合力。 5.共青团组织要承担起推进、落实北京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责任 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育人职能,在党政的指导支持下,切实承担起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各级团组织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精)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在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本身亦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这严重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其应有的作用。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就我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来看,必须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束缚,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安排等,在很多方面大都沿袭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可避免的有照搬照抄“普教”的嫌疑。这也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突破理论教育这一内涵,在职业教育内强调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无实际的操作能力。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导致了企业、市场在招聘人员时,宁愿选择普通院校毕业生。它们普遍认为,现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并没有到达企业、岗位的要求,而招聘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稍加培训,即可达到岗位的要求。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上并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只有进一步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出路,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更有生命力,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技能型、技术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迅速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类人才身上体现着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能够针对某一岗位群,结合自身掌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胜任本岗位的工作,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双赢。 围绕着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改革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正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次等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业失败者、社会地位低下者以及经济能力不足者无可奈何的选择。它应该而且必须为不同层次、职业、手工业者提供更高层次的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对高职教育的定位,由于理论上的模糊,导致实践上存在定位不清的现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定位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类型上,才能有正确的逻辑起点。 其次,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清晰的培养目标引领下,它才能顺利健康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型人才。即将设计、

浅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1076693.html, 浅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作者:许枭刘志华 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9期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因此,职业教育如何创新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培训教育途径方法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全力打造培训体系;积极发展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力促行业、企业实质性参与职业教育;灵活、开放、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力促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发展;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改进主体关系,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多种方式。 一、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全力打造培训体系 1.突出培训地位,以培训塑造职业教育特色。以职业培训塑造职业教育特色,努力打造培训品牌,把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这对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要积极发展一些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把企业的、行业的以及职业学校的培训扩展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政府也应多向职业培训机构投入一定的经费,以保证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失业人员更应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 3.从主体、内容、质量、管理等方面着力打造培训体系。培训体系要注重一些专门的学校以及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同时要适当建立一些培训机构,并统一注册培训机构。在进行职业培训中,主要内容要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为主,培训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使职业培训工作真正能起到促进就业的作用。同时,对于培训机构要加强管理,进行严格的引导和监督,只有具备一定实力、具备一定资质的机构才可以进入职业培训的市场,从而使培训质量得到保证。 二、积极发展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力促行业、企业实质性参与职业教育 1.积极培育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这些年,职业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弱化趋势,随着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的减少,职业培训工作更加不受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予以重视并加强,可以发展行业协会组织,鼓励这些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并对行业协会组织投入一定的经费,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青年人才的培养

青年人才的培养 【摘要】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各地数字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广电运营商对数字电视专业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一些刚刚从高校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开始涉足数字电视行业。那么在这个新兴的行业中,如何培养好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本文结合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传输中心的实际情况,从“搭建好一个舞台,处理好三种关系”方面论述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青年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传输中心主要从事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工作,近几年相继招聘了30多位新毕业本科生,且有相当一部分是毕业于国内名校。这些新聘大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基础知识扎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但是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工作经验。如何让新工作的大学生迅速成长,单位首先要给他们搭建“一个舞台”,创造一片成长的天地,那么这个舞台是什么?从数字电视的行业情况来看,这个舞台就是项目建设和业务开发,只有放心、大胆地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和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才能在摸爬滚打中逐渐成长。在实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时候,单位将新聘的大学生全部安排到了数字电视维修安装和业务受理的第一线,经过数字电视整转这一大项目的洗礼,如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各个部门的业务能手,有的获得了市和省广电系统的科技创新奖、有的被评为了各级先进个人;在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项目中,新聘的大学生又被安排到了网络建设的第一线,如今部分同志已经逐渐开始能独挡一面了;在广电开发宽带上网业务之后,新聘的大学生又冲到了宽带安装维护的第一线并迅速熟悉了业务,展现了其在计算机方面的特长。因此,培养青年人才关键是要给他们搭好舞台,为他们创造施展手脚的空间。 青年人才的培养是单位发展的潜在动力,从广电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需求来看,需要大量既懂前端、又懂网络,既懂安装、又懂维护,既懂电视、又懂宽带,既懂技术、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将青年人才更好地培养成符合单位和行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还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探索:一是丰富青年人才培养的载体。除了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外,还要探索和尝试建立青年人才轮岗制度,以项目为主要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项目建设中长阅历、增才干,较为全面的掌握各项技能,成为一名综合性人才。二是做好青年人才培养的规划。认真疏理好各种青年人才类型,深入思考本单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某种类型的人才应该放在什么岗位及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将青年人才培养的规划与本单位长期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为单位的和谐发展储备青年人才资源。三是强化青年人才培养的管理。在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尊重、理解、关心、激励”的原则,要把热情爱护、精心培育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激发起青年人才的自我约束和自身升华。要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择优选拔等程序,健全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库”,并对青年人才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他们指路导航。 青年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如何能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既要制定和实施好中长期的青年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又要抓住工作重点,在机制建设、营造环境、强化培训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重点挖掘现有青年人才

浅谈目前就业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培养重点

浅谈目前就业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培养重点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的一种教育形式,是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一线人才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教育必须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养重点;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与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培养不同的是,职业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只有掌握了专业的技能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在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就业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对中职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职业教育特点的开发原因 对职业教育特点开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我国中职生的文化现状确实让人担忧。受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中职生地的文化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调查发现,高职生有近70%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职业教育是因为他们学习基础太差,对普通高中或者大学不抱有任何希望。还有一部分学生本想放弃受教育,而在父母的逼迫下选择了职业教育。因文化基础和学习自觉性差等因素的影响,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比较差。虽然中职生的基础差,但是学校和老师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找准中职生的发展方向,想方设法提高中职生的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我国高校培养出人才大多只是空有满腹理论,动手实践能力非常差。而我国目前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职业技术人才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为我国中职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中职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 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一线技术人才的重要窗口和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去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要想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是基础 由于我国取消了中职生的入校文化成绩限制,我国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都比较差。大多数中职学生综合素质都比较差,他们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基本上都处于弱势地位[2]。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时间操作能力,许多职业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文化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新资料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近年来,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高职教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 1.1专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其会朝着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生产、管理方向进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会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合格、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专业时,社会生产的一线专家都会参与进来。 1.2技术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范围十分广泛,单从人才培养的类型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负责培养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往往会走向社会的生产、管理第一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技术”,培养出来的人才会通过专业的技能知识和科学技术进行社会生产。 1.3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性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的教育形式,其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根据社会需求,针对性培养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综合水平高的实用型人才。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更高、职业道德更好、创新能力更强,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定位于高层次、实用性、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跟职业发展相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职业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步入社会后,必须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环境,快速融入岗位,如果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还需要企业花费时间、精力进行职业培训,这就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失败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要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2专科课程的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对社会需求进行认真的调查,并且要对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开设一个新专业必须保证该专业在今后最少四年内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同时还要对专业的宽窄情况进行分析,避免专业面过宽无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需求,或者专业面过窄存在就业风险。 高等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重点突出专业能力,同时要注重专业教育的完善性。一般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几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培养时,也好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培养,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2.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技术性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这些项目,这样学生通过实践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和仿真性,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2.4构建良好的教师团队

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

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 摘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代写论文质量的高低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颇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则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重要途径。该模式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本文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基本思路、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探索,正是为了这种需要和需求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背景 1.创新人才培养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进入21世纪,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了“人才”的主要标准。由创新而有经济增长,由创新而有了知识经济,创新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提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而进行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2.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体制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有诸多不利影响,这些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效果差。主要体现在:实验条件落后;实验场所不足;实验设备更新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难以保证;学校、教师、学生不重视实习等。 (2)实践教学内容老化,教学设备陈旧,五、六十年代的设备还在发挥“余热”,严重滞后于工程技术的发展。 (3)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创新知识的能力。实验多为验证性的实验,缺乏设计性、开发性实验,缺乏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训练。 (4)毕业设计环节薄弱,毕业设计论文水平低,还只是落在纸上谈兵,与生产第一线的实践需求严重脱节。 总之,在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培养和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学生个性不强;毕业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较弱,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3.创新人才培养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意义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