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 (1)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 (1)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 (1)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 (1)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

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

2.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

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

(二)稳固性

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

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

(三)民族性

1、主语必须是名词,如果原词不是名词性的,要通过一定方式将其变成名词。

2、主语和谓语必须在“数”上保持一致。

3、句中动词要随着动作时间状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特征。

4、数词和名词的组合不需要量词做中介

5、有“格”表现。

6、定语和修饰词有两种形式。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

2、语法单位的分类: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的单位。

3、语法单位之间的层级关系

III.句子 III级语法单位使用单位

II.词和短语 II级语法单位—构句材料备用单位

I.语素 I级语法单位—构词材料备用单位

4、语法手段:(1)什么是语法手段(2)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A. 语序B. 虚词

四、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1.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某些语法结构,添加了某个虚词以后,虽然语法结构关系没有改变,但是对语义的影响却十分大。

如果仔细体会,也会发现其在语用意义上的差异。

4.某些语法结构,加的虚词不同,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三)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作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作多种句法成分。

(四)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谓语里如果有宾语,就会有动语。动语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成分,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一、词类概说

词类:语言学上所说的词类,只指词的语法分类,即为了弄清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说明语句的组织规律而对词分的类。

划分词类的作用:语法研究的需要,教学和运用语言的需要,自然语言处理的需要划分词类的标准: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1、意义标准:参考标准

2、形态标准:次要标准构形形态,例如重叠;构词形态,例如词缀。

3、句法功能标准:主要标准

(1)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2)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依据句法功能标准,首先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能够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只语法意义的词是虚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词。

(1)表示人的:专有的:鲁迅、雷锋、亚辛、孔子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2)表事物的:具体的:山、桥、火车、飞船、宇宙、太阳抽象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

(3)表时间的:春天、今天、星期三、三月、现在、将来

(4)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伊拉克、东院普通的:车站、码头、教室、礼堂(5)表方向位置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

(1)名词的前面一般都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

(2)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

副词和名词组合的特殊情况是:

1.个别副词加在名词前,但不能单用。园子里净杂草。

2.成对列举或肯定否定连说。不人不鬼什么山不山的

3.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这类名词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2、从形态变化上看:(1)表人的普通名词的后面可以加“们”表复数。(2)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如:年年、月月、分分、秒秒、家家、户户、村村、寨寨

3、从句法功能看:

(2)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3)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以做谓语。

(4)名词不能做补语。

3.方位名词 (简称“方位词)

方位名词的特点:

(1)也可以和普通名词一样做主语、宾语、定语。但更多的时候是构成方位短语。

(2)方位短语还经常和介词组成介词短语。

(二)动词

1.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

(1)表示动作:说、笑、走、跑、跳、读、写、看、测量、阅读

(2)表示行为:讨论、研究、解放、压迫、接受、拒绝、坦白

(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有、出现、消失、死亡

(4)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害怕、喜欢、希望

(5)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

(6)表示祈使和命令:使、叫、让、请、派、托、命令、迫使

(7)表示可能和意愿:能、能够、应该、应当、可以、愿意

(8)表示趋势和方向:上、下、上来、下去、过来

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主要有: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动词一般都能受副词的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

注意:“没”和“没有”在动词前都是副词;在名词前都是动词。

2、从形态变化看

(1) 动词后一般都可以加“了”“着”“过”表示动态。

(2)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A一A、A了A、A了一A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

3、从句法功能看

(1)动词一般都能做动语,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很少。

(2)动词还能做定语、补语,少数动词可做状语。

请思考:动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

动词可以做主语,但谓语不能是动作动词,只能是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或者是“有”“是”“使”“让”“叫”等动词。

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断动词“是”、表示动作始终动词等。

3.特殊动词

⑴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表示事物的存在。

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同“他是个卖粽子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都不同。

能愿动词(助动词):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的动词。

2、能愿动词有哪些?

(1)表示可能:可、可以、能、能够、会(2)表示必要:应、该、应该、应当、要、得(děi)(3)表示意愿:愿、愿意、肯、敢、值得

3、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

趋向动词

1、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的动词。

3、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

(1)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即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2)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

(3)用在动词前,应看作一般动词,构成连谓结构。

(三)形容词

1.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例如:

(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吧叽

(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

2.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形容词一般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因为它们或是表情态的,或是本身表程度。

2、从形态变化看: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BB

附: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1、单音形容词:A—Add,A不XX。

2、双音形容词:AB—A里AB

3、从句法功能看:形容词在句子里经常做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即不能做动语。

(四)区别词金、银、铜、铁、锡、铅、锌、男、女、雌、雄、大型、微型、国营、民营、初级、中级、高级、有限、无限、有线

它们很像名词,却不能像名词那样做主语和宾语,它们很像形容词,却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做谓语、状语和补语,也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所以有人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⑴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⑵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

⑶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式的”。

它们只能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去做定语。

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

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区别词不能前加“不”。

注意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

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

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区别词不能前加“不”。

注意区别词和名词的不同:有的区别词就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如:金、银、男、女。这些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名词,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已失去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不能作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及其他词的修饰。

区别短语和词:中间不能插入“的”是区别词,否则是区别短语。

五、数词

(二)数词的种类:数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

1、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

2、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顺序。常用:第、初、老、小

3、分数表示将一个整体切分成几份,从中取出若干份。常用“几分之几”。口语中还用:成、分、股、折。

4、倍数:表示数目的增加。分数和倍数在运用时,有的问题要充分注意。

数词的语法特征;

⑴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

⑵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张桌子、一脚踢开、写了一遍

⑶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

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示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表示数量增加,常用“增加了(到)”“增长了(到)”“上升了(到)”“提高了(到)”“上涨了(到)”等(“到”也可改为“为”)。

如果用“了”,只表示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增加了九倍”。如果用“到(为)”指增加后的总数,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增加到了原来话费的十倍”。

表示数量减少,常用“减少了(到)”“降低了(到)”“下降了(到)”“下调了(到)”等。

如果用“了”只表示减少的差额,例如:100元减少到10元,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如果用到”(或“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100元减少到10元,应该说“减少到原来价格的十分之一。”或“减少到原来价格的百分之十。”

4、概数表示不确指的数。

概数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1)用相临的个数词.(2)在数词前加“上”“成”,在数词后加“多”“来”“把”等。(3)数词后加方位名词“左右”“上下”“以上”“以下”“以外”等。

使用概数,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划界不明。

六、量词

(一)量词: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二)量词的分类: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1、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量词。

(1)专用的:

个体单位:个、只、块、根、张、间、件

集体单位:双、对、副、套、群、伙、帮

度量衡单位:厘米、米、公里、克、千克、吨、升

(2)借用的:

借用名词的:(一)碗(水)、(一)箱(书)、(一)车(煤)

借用动词表示物量:(一)担(水)、(一)捆(柴)

表示不定量:些、点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例如:

(1)专用的:下、回、次、趟、遍、阵、场

(2)借用的:

A.表示时间名词:看一小时、去一上午、休息一星期

B.借用表器官或工具的名词:咬一口、瞪了两眼、画一笔、开了三枪、踢了几脚、打了三拳

* 带有专业用语性质的复合量词:架次、吨海里、秒立方

物量词与动量词的鉴别:

(1)看数量短语同宾语在语义上是否搭配。与宾语在语义上能够搭配的物量词,不能搭配的是动量词。

本书”。动量词不具备这个特点。

(三)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一般不能单用,要用在数词和指示代词之后,组成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

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可以统称为量词短语。

“这本”和“那次”是“这一本”“那一次”省略了“一”。实际读音中发生合并,读成了ei。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例如:本本、个个,次次。物量词重叠后常做主语或定语,动量词重叠后常做状语。

量词短语的语法特征:

做定语时,重在表数量多; 做状语时,重在表示有秩序,逐一。

1.形态:有的量词短语可以用ABAB或ABB式重叠。

2.功能:表物量的主要做定语。表动量的经常做补语状语。在一定条件下,量词短语也能做主语、宾语、谓语。

七、副词 adverb

(一)什么是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例如:

表示程度:非常、格外、更、更加、很、极、极其、几乎、略、略微、稍、稍稍、稍微、十分、太、越、越发、最

(1)表示范围:单、单单、都、共、光、仅、仅仅、净、就、统统、一并、一共、一律、一齐、只、总、总共

(2)表示时间:才、刚、刚刚、忽然、渐渐、将、就、立刻、马上、仍然、始终、已经、永远、在、曾、曾经、正、正在

(3)表示频率:常、常常、还、连连、陆续、屡次、偶而、时常、时时、往往、一向、一再、又、再、再三、重新

(4)表示肯定否定:必、必定、必须、别、不、不必、不用(甭)、的确、没、没有、莫、势必、未必、未免、勿、也许

(5)表示情态方式:暗暗、暗自、百般、匆匆、径自、连忙、悄悄、亲自、擅自、似乎、无从、一味、依旧

(6)表示语气的:毕竟、不妨、大概、倒、到底、都、反倒、反正、果然、何必、简直、竟、竟然、究竟、难道、难怪

同一小类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相同。

他数学、语文学得都很好,只外语学得不好。

“都”和“只”都表示范围,但“都”总括前面的词语,“只”限制后面的词

语。有的副词表示不止一种意义。

(二)副词的语法特征

1. 副词在句子里只能做状语。例外:“很”“极”还可做补语。

2.副词不能重叠,副词也不能修饰副词。

3.少数几个副词可以单说单用。例如:不、当然、的确、马上、没有、也许、有点儿

4.少数副词可以起关联作用。

(1)副词自身、副词与副词组合起关联作用。例如:也、又、再,也…也…又…又…

(2)与连词配合起关联使用。例如: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

* 注意: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变。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形容词常常作状语,因此就容易和副词相混淆。区别的办法就是看这个词除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不能再作别的成分。只能作状语的是副词,既能作状语又能作定语的是形容词。

2.同形同音但意义完全不同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区别办法:出现在名词前是形容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

副词和动词的区别:没、没有。出现在名词前是动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都表示时间,都可以充当状语,所以会发生混

时间名词:将来、现在、过去、刚才、最后、原先

时间副词:即将、正在、已经、刚刚、终于、预先

区别词和副词的区别:

区别词和副词的共同点是只能够作修饰语:区别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有的词既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当它们修饰名词时是区别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是副词,也就是说,是区别词和副词的兼类词。

八、代词

(一)代词:代词是有指示或代替作用的词。

(二)代词的种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1、人称代词

(1)分类

(2)语法功能:同名词一样,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2、指示代词:这、这会儿、这么、这么、这样、这么样、这儿、这里、那、那会儿、那么、那儿、那里、那么、那样、那么样、每、各、某、另、别的、旁的、其余、其他

指示代词的用法与它所指称代的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同。

3、疑问代词

(1)问人、物:谁、什么、哪(2)问处所:哪里、哪儿(3)问时间:多会儿、哪会儿(4)问数量:多少、几(5)问动作状态:怎么、怎样、怎么样、什么样(6)问程度:多、多么

疑问代词的用法:与它指称代替的词基本相同。

疑问代词的特殊用法:表疑问,确指用法;不表疑问,任意指称,任指用法;不表疑问,无所指称,虚指用法。

叹词

(九)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词。

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词类,它只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或呼唤、应答的声音,一般不与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可以做句子的感叹语(独立语的一种)或单独成为叹词句。

汉语的叹词数目很多,写法也不固定。例如:表示醒悟的,写作“哦、噢、喔”。语流中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实际的语调也会不同。

(十)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拟声词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作状语最常见。

拟声词能作状语、定语、谓语,这跟形容词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又能作独立语,这又跟形容词不一样。

三、实词的运用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

(二)数词、量词使用不当

(三)副词误用:1.副词混用2.副词误用为形容词3.否定副词误用

(四)代词使用不当

第三节词类(下)

一、虚词概说

1.什么是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2.虚词的共同特点:

(1)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只能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2)数量少,封闭性强,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基本没有增减;

(3)能量大,是决定汉语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是连结和附着。

(4)不能重叠。

3.学习和研究方法:不同于实词,往往不能做整类的研究,而要学习和研究某个虚词的具体用法。

(一)介词

1、介词及其作用

介词:介词是放在名词性词语前,与之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方法等意义

介词短语的功能:经常作状语;还能作补语;有时也可以做定语。介词短语作定语表对象,作定语时在介词短语后要加“的”

2、介词的种类

(1)表时间、处所、方向:朝、趁、从、打、当、当着、到、顺着、往、向、沿、由、沿着、于、在、至、自、自从;

(2)表方式、方法、依据:按、按照、本着、趁着、根据、将、经过、据、靠、拿、凭、通过、依、依照、以、用、照、遵照;

(3)表对象:范围:对、对于、给、跟、关于、和、连、替、同、为、与、至于;(4)表原因、目的:为、为了、为着、因、由于;(5)表处置:把、将、给;(6)表被动:被、叫、给、让;(7)表排除:除、除了;(8)表比较:比。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部分是从古代汉语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目前仍兼有介词和动词两个词性。这有三种情况:

1.完全虚化,成为专用介词:被、从、沿、趁、除了等。

2.动词和介词虽然同音,但是意义区别明显:把、给、打、问、跟、当等。

3.动词跟介词同音同形,意义也很难区分:在、到、替、靠、往、向、朝、比、通过、按照、为了等。

3、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

(1)简单方法: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是介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

(2)A.“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没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动词。B.“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还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介词。C.“在”的后面是动词性词语,其中的“在”是副词。

(3)具体的区分办法

区分办法: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

(二)连词

1、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虚词。

(1)经常连接词与词、词与短语:跟、和、或、及、同、与

(2)经常连接词、短语,也连接分句;并、并且、不但、不管、不论、除非、而、而且、还是、或者、既、无论、以及、只有

(3)经常连接分句或句子:不过、不然、从而、但是、否则、固然、何况、即使、既然、假如、尽管、进而、可是、况且、哪伯、乃至、宁可、岂但、然而、如果、尚且、虽然、所以、倘若、要么、要是、以致、因此、因而、因为、由于、与其、只要、纵令、纵然、纵使。

2、连词的语法特点:

(1)连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只能在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时,表示各种关系,起语法作用。例如:

虽然是四月底的天气,可是夜间还是凉渗渗的。

(2)某些连词经常与副词配合成为一对关联词语,表示连接关系。

1.交换位置法: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如果是介词,或者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

2.插入成分法: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状语;如果是连词,由于跟两边的名词结合都很紧密,所以在连词之前不能停顿,也不能插入副词状语。

3.省略法: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

注意: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

(三)助词

(1)助词: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的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虚词。

(2)助词的种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其他助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

1、读音:都读轻声de

(1)“的”的主要作用

A、作定语的标志。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用“的”和不用“的”,语义不同。

结构助词“的”作定语的标志时,在表示领属关系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是否发生了语义的变化。

B、构成“的”字短语。“的”字短语 = X+的 = 名词性短语

C、表示列举不尽。

D、与副词“是”配合,表示强调的语气,是语气词。

E、夹在动宾之间,表完成态。相当于动态助词。

(2)“地”的主要作用:“地”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只有一个:作状语的标志。

(3)“得”的主要作用:“得”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是:作补语的标志。

注意:作为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

动态助词:了、着、过

1、读音。

2、作用:“了”表示完成态。“着”表示进行态。作为动态助词的“过”,只表示经历态。

“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来着”用在句末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两个词跟时间有关:的、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作用:构成比况短语,对事物或性状进行描写。

其他助词:所、被、给、连、们

(1)所A.构成“所”字短语“所”字短语 = 所 + 动词 = 名词性短语

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名词前的“被”是介词,动词前的“被”是助词。

(2)被:“被”作助词时,只表被动。

(3)给:作为助词的“给”,主要作用是加强句子的口语色彩。

(1)出现在名词前,句中没有另一个谓词,动词。(2)出现在名词前,句中有其他谓词,介词。(3)出现在动词前,助词。(4)连:作为助词的“连”,主要作用是增添强调的语气。(5)们:用在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表示群体的意义。也可用在联合短语后面。

1.“们”只是表示群体而不计量,所以数量确定的词语,后面不再用“们”。

2.它的应用也没有强制性,名词性词语本身或语境已明确是指群体时,也可以不用“们”。

3.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可以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

4.指物的名词后面加“们”,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

(四)语气词

1、语气词:语气词是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虚词。

2、语气词的种类

(1)基本的语气词:了、的、呢、啊、吧、吗

(2)扩展的语气词:啦、哪、哇、呀、嘛、哟、呗、喽、嘞、来着、着呢、的话、也罢、罢了、不成、得了……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3、几个基本语气词的表意特点

(1)了:表陈述语气,兼表肯定,表事态的变化已成定局。

注意分辨“了”的几种语法类别:

1.出现在句中谓词后是助词

2.出现在句末名词后是语气词

3.出现在句末谓词后是助词和语气词的兼用

(2)的:主要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加强强调的语气。

语气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别

构短语,“的”与前边的名词或短语组成“的”字短语。

②看能否补出相应名词:“的”字短语在结构助词后边可以补出中心语,语气词“的”的后边补不出中心语。

③看能否与语气词连用:语气词“的”可以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结构助词“的”不能连用。

④看加“不”的位置:在表示肯定和强调语气的“是……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

之后;句末为结构助词“的”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前。

(3)啊:“啊”放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常常与前一音节的收尾音连续,而使得它的读音发生变化,出现许多变体。如:“哪、呀、哇”等。

①“动词+啊”+“动词+啊”,表示动作时间的延续。②感叹句尾加“啊”,加强感叹的语气。③

人名+啊,表示招呼。

注意区分:粘附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是语气词。独立于句外是叹词

(4)吧:表商量、表猜测、表认可、表假设的语气。

(5/6) 吗, 呢

提前说说句类。根据语气,可以把句子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个类别,这就叫做句类。

其中,疑问句是个很有特点的句类。具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叫做疑问句。疑问句可以分为四个小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

虚词小结

(一)介词的运用

1.对于、对

运用“对、对于”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1)该用“对”而用了“对于”。(2)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

2.关于

第一,表示关涉、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第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

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如“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可以作标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就不能。

3.在:“在……上”“在……下”中间插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

三、词类小结

(一)词类的划分

(二)词的兼类和活用

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判断兼类词坚持的两个原则:一个是兼类在同类词里只占少数,否则便是分类不精。另一个原则是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否则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

兼类词:少数词可归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

同形同音词: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毫无联系的一组词。

词类活用:为了表达的需要,临时将甲类词用作乙类词。

第四节短语

一、什么是短语?短语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搭配关系组成的没有一个语调的一组词。也叫做“词组”。

1、现代汉语中词和短语的界限有时难以划清

汉语中词和短语的界限,在人们的口语中,一般说来,都是清楚的。任何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总是以词为单位作暂短停顿的,当然,这多半是不自觉的。

2、造成人们对词和短语界限认识不清的主要原因:

(1) 汉字在做怪

汉字在记录语言时,不实行词儿连写,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人们往往误认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

(2) 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几乎都是从古代汉语的单音词演化来的。

现代汉语中目前仍有50%以上的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现在还在向双音节词演化。

(3) 语言的简化现象。

其中有些已经过人们长期沿用而固定下来,例如“外语”,人们已经把它们看作是词了。

(4) 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致性。

这种组合关系的一致性给我们学习和运用汉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这是汉语的突出优点,但另一方面,却使得我们不易区分相同结构类型的词和短语了。

怎样划清词和短语的界限:

第一、从意义上看:词的意义往往不是构成它的几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表达一个整体意义。短语的意义则是构成它的几部分意义的一般组合。

第二、从结构上看:词表达的是整体意义,结构上往往结合得十分紧密,不能轻易插入其他成分。短语一般都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固定短语一般不能)。

第三、从语音上看:词的内部结合紧密,语流中,构成词的语素间一般没有语音停顿。短语中各词语之间结合松驰,语流中普遍有明显的语音间隔。

第四、从使用情况看:经常结合到一起应用并且表达一个确定的意义的,就可以看做是一个词。注意:离合词不能看成是短语。例如:敬礼、鞠躬、理发、值班、站岗、放哨

三、短语的类型

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而分出各种的类别。最重要的有两种分类:一种是结构类,这是向内看的分类,主要看他内部结构类型。另一种时功能类,这是向外看的分类,凭他在更大的单位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及从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定他的类

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做句子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里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能独立成句。

短语的功能类型是由它跟别的词语组合时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相当于哪类词决定的。常作主语、宾语,功能相当于名词的叫作名词性短语;能作谓语,功能相当于谓词的叫作谓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可细分为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一)联合短语(结构类型)

(1)名词性短语:又称名词性联合短语(2)动词性短语:又称动词性联合短语(3)形容词性短语:又称形容词性联合短语

动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又可合称作谓词性短语。

(二) 偏正短语(结构类型)

功能类型:(1)名词性短语(2)动词性短语(3)形容词性短语。

在偏正短语里,被修饰被限制的成分是中心语。在名词性偏正短语里,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叫做定语。在谓词性偏正短语里,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叫做状语。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名词性偏正短语又可以叫做“定中短语”;所以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又可以叫做“状中短语”。

书面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心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多数是双音节动词或形容词),修饰语常常是名词性词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有结构助词“的”的辅助。例如:情况的复杂山村的美丽她内心的悲愤

应看作是名词性偏正短语。

(三) 中补短语(结构类型)

词(即谓词)性。

中补短语里,被补充说明的成分是中心语。中补短语里,放在中心语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叫做补语。在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里,被修饰限制和被补充的成分叫做中心语。

(四) 动宾短语(结构类型)

动宾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动词性的。

在动宾短语里,动语是支配、关涉后面宾语的成分。在动宾短语里,宾语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回答动语后面的“谁”或“什么”这类问题的成分。

(五)主谓短语(结构类型)

功能类型: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

在主谓短语里,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回答谓语前面的“谁”和“什么”这类问题的成分。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后面的“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的成分。(六)连谓短语(结构类型)

连谓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动词性的。

1.连谓短语有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

2.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

3.也没有上述五种结构关系,

4.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

(七) 兼语短语(结构类型)

兼语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动词性的。

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面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有兼语的短语叫兼语短语。

(八) 同位短语(结构类型)同位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名词性的。

(九) 方位短语(结构类型)方位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名词性的。

1、方位短语常常跟介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外

2、方位词”上、里”等在一些方位短语里没有方位义。甚至不一定用于处所义。

(十)量词短语(结构类型)

功能类型:名量词组成的量词短语是名词性短语,动量词组成的量词短语暂时不做功能分类

(十一)介词短语(结构类型)

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都可做状语,修饰谓词,主要用来标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

介词短语可以做状语;介词短语少数还可以做补语;介词短语做定语时后面一定要加助词“的”;介词短语的功能类型目前不易断定。

(十二)助词短语(结构类型)

1.“的”字短语:“的”字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名词性的。

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

“的”字短语有时后面添加上相应名词就成了偏正短语。

2.比况短语(结构类型):比况短语的功能类型属于形容词性的。

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表示比喻,有时也表示推测。比况短语可以做定语、状语、谓语、补语

3“所”字短语(结构类型):“所”字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名词性的。

由“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

“所”字短语后面加上“的”就成为“的”字短语。

复杂短语1

三、复杂短语及其分析方法

包含不止一个层次关系的短语叫做复杂短语。

综观短语全局,逐层一分为二,分析到词为止,首层总体类型。

复杂短语和简单短语的关系: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复杂短语是由简单短语分层组合而成的。可见,要分析好复杂短语,首先要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简单短语。

中补,后动宾。

“先主谓后中心,状语分完找动宾。中心明前后看,定状补自出现。多层定状左统右,一层一个别抢先。补语跟着谓词走,分到单词才算完。”

从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多重短语的分析过程,实际上就是句子的分析过程,所以,认真学好多重短语的分析非常重要。

四、多义短语: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多义短语。

(一)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1.层次相同

A.动宾关系或偏正关系

B.偏正关系或联合关系

C.同位关系或偏正关系

D.动宾关系或中补关系

E.偏正关系或主谓关系

2.结构层次不同

结构层次的不同往往也伴随着结构关系的不同;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有时也涉及到词性不同的问题。

(二)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三)结构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

(四)其他

1.词类不同2.词和短语同形

歧义格式:

1.动+名

2.名1+名2

3.动+名1+的+名2

4.数量+名1+名2

5.动+了+数量+的+名

6.动+形+名

7.名1+和+名2+的+名3

8.名1/形+名2+名3

9.关于/对+名1+的+名2 10.名1+在·名2·上+动+名

3 11.名+不/没/没有+动 12.连+名+也/都+不/没有+动13.动+的+是+名

五、短语小结

从小到大,基本二分

在结构上和意义上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切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有语法关系;(2)切出的两个成分必须都是可以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3)前后的成分加起来符合原意。

分析动词短语,要认准它的主体词动词,先在动词前找主语、状语,后找动词后补语、宾语。

分析形容词短语要认准主体词(形容词),先在主体词前找主语、状语,后找补语。

分析名词短语也要找准主体词(名词),在主体词前找定语。

第五节句子成分

句子的定义:句子是具有一个特定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句子作为一个语法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单用; (2)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语义;(3)具有特定的语调,前后有较大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表示。

一、主语和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

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

谓词性词语作主语谓语应当是形容词或非动作动词。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动词性词语经常作谓语。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作谓语。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名词性词语做谓语比较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名词也可以作谓语。做谓语的名词通常是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和籍贯等的。

名词性偏正短语做谓语,整体上重在对主语加以描写,所以,结合得非常紧密,用简略符号标记法分析,要一条横线画到底。

施事主语:主语是谓语所表动作的发出者。

受事主语:主语是谓语所表动作的承受者。

当事主语(中性主语):主语与谓语间没有发出动作和承受动作的关系。

请注意:句中主语的意义类型与句子的宾语没有关系。一个句子里,即使没有宾语,依然可以判断主语的意义类型。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兼属动词的词就能带宾语。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跟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

谓词性词语充当宾语有一定条件,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词后边。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受事宾语:宾语是动语所表动作的承受者。

施事宾语:宾语是动语所表动作的发出者。

当事宾语(中性宾语):宾语与动语间没有发出动作和承受动作的关系。

当事宾语的意义类型比较复杂,细分起来,其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1)表处所:回南方、坐火车(回到……、在……上车)

(2)表时间:熬夜、过中秋节(在……里熬夜、在……时过)

(3)表工具:编柳条、喝小杯(用……编)

(4)表方式:存活期、寄航空(用……的方式)

(5)表原因:避雨、缩水(因……而躲避)

(6)表目的:交涉过财产问题(为……而交涉)

(7)表类别:他当班长,我是学生(他是班长)

(8)表存在:那里有鱼(鱼在那里)

(9)其他:上年纪、出风头

宾语是动词分类的主要依据。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把动词分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这是就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的分类。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叫及物动词,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叫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按照所带宾语的性质来分类:

1.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叫名宾动词,这类动词数量比较多,其特点是动作性比较强,如:“读,写,洗,打,搓,揉,踢,编,敲砍摇打扫修理收割采购修建”等等。由这类动词构成的动宾结构容易识别。

2.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叫谓宾动词。这类动词很有限,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

A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希望,盼,盼望,后悔,渴望,生怕,打算,企图,嫌”等。

B.少数表示主观感受意义的动词“感到、感觉、以为、认为、承认、忍受、觉得、主张、遭受、遭到、受到”等。

C.少数用附加式构成的合成词“予以、加以、给以、敢于、善于、勇于”等。

D. 其他归不出类的少数动词“禁止、成心”等。

能带名宾、谓宾的动词叫名谓宾动词:

1.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爱、想、喜欢、怕、烦”等。

2.表示主观感受意义的动词“同意、反对、知道、相信、看见”等。

3.具有概括意义的动词“证明、说明、发现”等。

4.表示起始过程意义的动词“开始、停止、进行、准备”等。

5.表示言谈意义的动词“问,通知,告诉,讨论,研究,商量,答应”等。

6.一组带“得”语素的动词“记得,晓得,博得,舍得,懂得,得到”等。

7.“有”、“是”等动词。

三、定语

(一)定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描写性定语一般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限制性定语一般由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和区别词充当。限制性定语里有一种是表同一性的。

(二)多层定语 (多重定语/复杂定语)

如何判断多层定语:

1、看中心语前面的词语能否成为一个短语,如果能成为一个短语,就不是多层定语。

定语。分析多层定语的步骤是以左统右。

多层定语的次序总是按逻辑关系来排列,跟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的定语就越靠近中心语。但是有一些词语也有灵活性,最灵活的要算量词短语。

三、状语:状语是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一)状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状语经常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时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做状语。

时间、处所名词作主语与作状语的鉴别:

1.句首的时间、处所名词作为描写、判断、说明、评议的对象在句中作主语,表示事件、状态、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处所在句中作状语。

2.句首的处所名词如果是动作的承受者,在句中作主语。这类句子多含有被动的意味,可以加“被”意思基本不变。

3.句首的时间处所名词本身是谓语动词陈述的对象,在句中作主语。

4.在存现句中,句首的时间作状语、处所名词作主语。

(二)状语的位置

状语一般放在主语后面,一些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或者语气的状语有时还可以出现在主语前面,特别是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只能出现在句首。放在主语前的状语叫句首状语,修饰主谓短语或几个分句。

状语提前的作用是什么?

那些可以有两种位置的状语,放在句首时常常有一些特别的作用,或者是强调状语,或者是照顾上下文的连接,或者状语较长,较多,放在句首可以使主语和谓语中心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便于理解句意。或者放在句首修饰几个分句,这样既照顾了结构,避免用语重复,也照顾了表意。(三)多层状语

如何判断多层定语:

1、看中心语前面的词语能否成为一个短语,如果能成为一个短语,就不是多层状语。

2、如果中心语前面的词语不能成为一个短语,就用每个词语分别修饰中心语,可以修饰就是多层状语。

四、补语

补语是中补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附加成分。

(一)补语的类型

(1)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

(2)状态补语和结果补语

辨别方法:看谓语中心语的词性。

结果补语:动词<形容词(少量动词);程度补语:形容词<极、很量词短语等;状态补语:动词+得(得个)<形容词(名词性短语)

(3)数量补语和时间、处所补语

数量补语:动词+数量短语;时间、处所补语:动词+介词短语

(4)趋向补语:动词+趋向动词

(5)可能补语:动词+得、不得

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的肯定形式相同,有时难于区分。

(二)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动+补+宾

2.动+宾+补

3.动+补+宾+补

六、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的中心成分。

(一)定语中心语:是与定语配对的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

(二)状语中心语

(三)补语中心语

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

(一)插入语

1、表示肯定或强调语气,通常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

2、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看来、看样子、说不定、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

3、表示信息来源听说、据说。

4、引起对方的注意,请看、你想、你瞧、你说。

5、表示总括性的意义。“总之、总而言之”

6、表示注释、补充、举例“也就是、包括、正如”

7、对语意的附带说明“严格地说、一般地说、不瞒你说、说句笑话”

(二)称呼语(三)感叹语(四)拟声语

第六节句子

一、句子分类概说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二、句型: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一)主谓句: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1.动词谓语句: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2.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

3.名词谓语句: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作谓语一般受以下四种条件限制:(1)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2)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3)只能是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语句式。

(4)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等的口语短句。

4.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 施事—动作这类主谓谓语句中,大多可以通过大主语移位变换成一般的主谓句。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 受事-动作。

这种句子的受事有时有周遍性(指所说得没有例外),有时表列举的事物。有周遍性的受事,可能前面有任指性词语,后面有“都”或“也”相呼应,有往大里夸张的意味。或者用“一”和“不、没有”相呼应,有往小里夸张的意味。

大主语跟小主语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

(3)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或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领属性主谓谓语句一般可以在大小主语之间插入“的”字,变成一般主谓句: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5)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大主语是大谓语关涉的某一方面的对象。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

(6)小谓语是名词性的

(二)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由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成。

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一个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形成。

3.名词性非主谓句:由一个名词或定中短语形成。

4.叹语句:由叹词形成。

5.拟声词句:由拟声词形成。

四、几种动词谓语句

(一)“把”字句: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有人认为把字句是将谓语动词的宾语提前的一种句式,但是,“把字提宾说”是有问题的。一方面,许多把字句“把”的宾语是无法移位变换到谓语动词之后的,有的把字句谓语动词本身就带有宾语。另一方面,许多主谓宾语结构的句子也不能变换成“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

节动词。

(2)把字介引对象的有定性。“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3)语义上的处置性。谓语动词一般都带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

(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二)“被”字句: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跟“把”字句里的动词差不多。

(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

(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三)连谓句: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四)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1.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

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惹、拉、留、托、命令、吩咐、动员、发动、组织、鼓励、号召、强迫、督促、责成、纵容、鼓舞、鼓励、支持、要求、央求、请求、吸收、营救、指定、嘱咐、提拔、提升、培养、推选、邀请、召集”等。

这使我有点失望。

2.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等意义的及物动词,前后有因果关系。

常见的动词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佩服、责备、祝贺、原谅、可怜”等。

3.前一动词表示有无、领有或存现等。

注意:连谓句和兼语句的区别

(1)连谓短语的几个谓语性词语共同陈述同一个主语。

(2)兼语短语的几个谓词性词语分别陈述不同的对象,第一个动作是主语发出的,第二个动作是兼语发出的。

(3)兼语句和连谓句也可以出现在同一句中;兼语句和连谓句还可以交叉在同一句中。

兼语句跟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形式上相似:

(1)停顿处和加状语处不同。兼语句只能在第二个动词前停顿或加状语;主谓做宾句在第一个动词后、第二个动词前都可以。

(2)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对象不同。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人,不是一件事物(人或动作),主谓做宾句的动词无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一件事。

(五)双宾句

双宾句:谓语中心之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

双宾句的特点:

(1)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大都表示“谁给谁什么”等意思。

从语义上看,构成双宾句的谓语动词主要有:

表示给予义:送、交、给、派、卖、还、退、付、赔、输

表示叙说义:问、教、告诉、嘱咐、回答、报告、通知、打听、请教

表示称呼义:叫、称

(2)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靠近动词,中间无语音间歇,常由简短的代词、名词充当;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回答“什么”的问题,远离动词,前头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一般比较复杂,可以由词、短语、复句形式充当。

(3)双宾句有的可变换成非双宾句同义句,多数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先切远宾后切近宾(六)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的一种句型。

存现句类型:存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事物。动词后一般加助词“着”,有时也用“了”。处所词语+动词+着(了、补语)+宾语

存在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隐现句动词后常加助词“了”或趋向补语,宾语也常常带有数量短语,大多是表示施事

(七)是字句:由动词“是”构成的表示判断或肯定的句型。

1.表示等同的是字句:名1+是+名2,“是”表示“等于”

2.表示归类的是字句:名1+是+名2 名2是一个类名,名1是类的成员,“是”表示“属于”或“被包含于”

3.表示映射的是字句:名1+是+名2 名1和名2分属于两个有对应关系的集合。

4.表示存在的是字句:名1+是+名2 名1是处所词或方位词语,名2表示存在的人或物。

5.表示暗喻的是字句:“是”作为喻词,表示暗喻,相当于“像”

6.表示确认或强调的是字句:这类句子的“是”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词组的前面,对某种动作、行为或性状起确认或强调作用。

7.表示转折的是字句:“是”的前后是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是”表示“尽管、虽然”的意思,起转折的作用。

8. “是”居句首的是字句

9.“是……的”句:包括的字短语的判断句,其中的“的”是结构助词;也包括“的”是语气词的非判断句:

五、变式句和省略句

(一)变式句:1.主谓倒置2.定语、状语后置

(二)省略句:1.对话省2.因上下文省

六、句子的变换:按照一定规则,把一种句式转换为另外一种句式,叫转换。

变换的规则

1.移位:是移动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

2.添加:是在句子中增加某些词语。

3.删除:是删减句子中的某个或某些词语。

4.复写:是重复句中的某个词或某些词。

5.替换:是用某个词代替句中的一个词。

(一)句类之间的变换

(二)句型之间的变换:①把字句②被字句③主谓谓语句④名词性非主谓句

第七节常见的句法错误

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查找病情:

1、简缩法:简缩法是把结构复杂的句子化简的一种方法。

2、分段检查法:分段检查法是在确认句子的主干没有毛病的前提下,进一步把句子分成若干个结构段,对每个结构段逐一检查的方法。

3、类比法:就是遇到棘手的句子,一时查不出毛病所在,就造出一个相类同的熟悉的与之比较,以此来寻找病情。

(二)进行修改

1、努力保持原句的意思不变

2、努力做最小的改动,能改动一个字,不改动一个词。

3、尽量不要重抄,就在原文上改,改正越明显越好。

(三)说明理由: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指出句子的病因。

一、搭配不当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二)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四)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1.“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并非同一或同类事物。

2.动词作宾语中心的句子,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二、残缺和多余

(一)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2.谓语残缺3.宾语残缺4.定语、状语、补语缺少或者不完整(二)成分多余:1.主语有多余成分2.谓语有多余成分3.宾语有多余成分4.定语多余5.状语多余6.补语多余

三、语序不当

(一)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二)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三)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

四、句式杂糅

(一)两种说法混杂:“把”字句与被动句杂糅;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

(二)前后牵连

五、歧义

第八节复句

一、什么是复句?

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

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怎样区分单复句:

1.从结构上看: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2.从语音停顿上看: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几个谓语中间有停顿的,用逗号、分号隔开的,应看作是复句;中间没有语音停顿的应看作是单句。有语音停顿的不一定都是复句。3从关联词语上看:单句中一般很少用关联词语,而复句中,一般的复句和紧缩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表示种种关系。

二、复句的类型

从复句间的语义关系上,可分为: 1. 联合复句 2. 偏正复句

(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

1.并列关系: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并列关系的复句里,分句间的关系或者是平列的,或者是对举的,顺序一般可以调换。

平列:合用:既A,又(也)B又也)A,又(也)B 有时A,有时B 一方面A,(又、另)一方面B 一边A,一边B 一会儿A,一会儿B;单用:也又、同时、另外

对举:合用:不是A,而是B 是A,不是B;单用:而、而是

2.顺承关系: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顺承关系又叫做承接关系、连贯关系。

顺承关系的复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

单用:就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

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 刚A,就B 一A,就B

3.解说关系:分句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也有少数在后一分句单用“即、就是说”等关联词语。后面分句解释前面分句。

先分述,后总说。

4.选择关系: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内部又分数者选一(又称任选)和二者选一(又称限选)两类;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又称决选。

未定选择:数者选一和二者选一

或者或是或还是

二者选一:合用: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

已定选择:先舍后舍和先取后舍

先舍后舍:合用:与其A,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单用:还不如、倒不如

先取后舍:合用:宁可(宁、宁肯、宁愿)A,也不(决不、不)B

5.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内部可区分为一般递进关系和衬托递进关系两类。

(1)一般递进:

合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A,而且(还、也、又、更、就连)B

不但(不但不、非但没)A,反而(反倒还、相反还、偏偏还)

单用: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

(2)衬托递近:

合用: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B 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单用:尚且何况反而

(二)偏正复句: 1.转折关系 2.条件关系 3.假设关系 4.因果关系 5.目的关系

1.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1)重转:合用: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B

(2)轻转:单用: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

(3)弱转:单用:只是不过倒

2.条件关系: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从条件和结果间的关系,可以将之分为两种情况:

有条件:充足条件和必要条件;无条件

(1)有条件:充足条件:合用: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B;单用:便、就必要条件:合用:只有(唯有、除非)A,才(否则、不)B;单用:才要不然(2)无条件:合用: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