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姓名:屈彬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学科教学·物理

指导教师:王建中

20031001

⑧硕士学位论文

M^SlER’STIIESIS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大纲中物理总课时在减少,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个数在增加,课时比例的增多更体现了这一点。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今天,实验的教学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对全国高考的分析,以及对部分学校进行的调查,反映出:虽然经过实验学习和实验操作,但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还达不到大纲的要求,尤其是设计实验的能力相当欠缺。同时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老师的交流,得出在我们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不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不同,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从教学模式入手,将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按实验目的分为仪器使用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测定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类,尝试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原则,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按照教学模式的一般研究内容和方法,对所提出的每种教学模式按照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以及相应的支持系统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说明。同时针对某些物理实验限于实验仪器、用具、条件不理想,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研究,并在正文和附录中给出了教学实例和对应的运用TurboC所编的源程序和程序运行得到的结果的屏幕截图。

本文在研究了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后,提出了几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但决不意味着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只有这几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只是一种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教师在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时,应该根据教学模式的生成原理,融会贯通,突出重点。教学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学模式的运用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到模式既然具有针对性,必然具有局限性,不可能有适用于一切教学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一节课只能用一种教学模式,模式具有开放性,而不应用僵化的观点看待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

@硕士学位论文

MASlER’S1.IIE5IS

Abstract

PhysiCSiSasciencebasedonobservationandexperimentS.Andexperimentsareirreplaceableinthattheycanimprovestudents’wayofthinkingandabilities.Therefore,theexperimentteachingoccuBiestheveryandimportantpositioninseniorhighschoolphysiCScourseteaching.Whichhasbeenprovedbythefactthattheincrementtimesandproportionsofexperimentalclassesinthenewteachingsyllabus.AnanalysiSoftheEntranceExaminationForCollegeandexchangeswithotherteachersshowthat:Althoughstudythroughexperimentandpracticeit,theexperimentabilityofpartsofstudentsstillcannotreachtherequestofthesyllabus,particularlytheabilityofdesigningnewexperimentsiSverypoor.TbisphenomenonreflectsthefauItsinteaching:teachingmethodslackingvarietyandfixedteachingmodelSareadoptedregardlessofteachingaims,contentsandthe1evelofstudentS.Thereforeteacherscan’tgettheexpectedresults.Inviewofexistingsituation,thiSthesisbeginswithteachingmodelS,sortsalltheexperimentsinseniorphysiCSaccordingtotheirpurposeandofferdifferentteachingmodelsfordifferentkindsofexperiments,guidedbytheprinciplesandtheoriesofpedagogyandpsychology.FollowingthegeneralresearchingobjectsandmethodsofteachingmodelS,thiSthesiSexplainseveryteachingmodelindetaiis,includingteachingprinciples,teachingaims,teachingprocesses,teachingstrategiesandtheirsupportingsystems.What’Smore,inordertocopewiththelaboratorywithoutproperinstruments,toolSandconditions,thiSthesiSalSOresearchontheteachingmodelSinwhichimitatingexperimentswiththehelpofcomputersarecartledout.Physicsteachersshouldkeepinmindhoweachteachingmodelscomesintobeingandthatit’Sflexibleratherthanfixed.

keywords:seRiorschooIphysiCSexperimentteachingmodeI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已经到来,各国都面临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的挑战,各国都意识到未来竞争的焦点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而知识创新竞争的关键又是人才的竞争,最终转化到教育的竞争上来。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精神,创造力的发展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而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杨振宁教授指出:“对人类来说,毕竟百分之九十的科学活动是实验,而且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实验,对那些特别擅长动手的学生来说,应认为擅长动手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因为有这种能力,他们就很有可能在适当的学科中从事很有意义又很重要的事业,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机会。”其实,不但我国小孩的情况如此,就是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尽管捷报频传,但比赛中的实验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国家,是靠理论成绩的优势取得总分较高名次的,我国出国留学的研究生,这方面同样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在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所占的比重本来就偏少,我国实验大约占总课时的20%“…,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致我们教材中安排的本来就不算多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也往往难以都落到实处。我们的一些教师常会不自觉地越俎代庖,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的则干脆以程式化的书面训练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总而言之,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实验教学仍然是我国物

理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这势必会严重制约学生创新水平的提高。高中物理新大纲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大纲中物理课中的总课时数比原来减少大约三分之一,但实验安排了19个必做的学生实验,3个选做的学生实验,比1990年版大纲多了3个学生实验,而课时多了12个,一增一减,显然是为了大力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努力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以便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同时改革落后的教学模式,使物理实验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研究现状

教学模式的研究从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于1972年正式提出,之后国外研究者在皮亚杰、加涅、布鲁姆、布鲁纳等心理学家的理论指导下,对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建立许多教学模式。我国也进行大量的、系统的研究,以查有梁、钟启泉、张民生、高文、吴立岗等教育学家为代表。但这些研究通常为宏观立意,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整体出发,对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不充分。另外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的教学模式,涉及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也极少(多数以教学法呈现>,系统归纳不够。因此,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显得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以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为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实际调查,弄清出当前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调查有~个基本认识。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大量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领会其精神,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原则下进行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其次是通过教学实践,对现阶段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确立可行的、商效的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模式。

第1章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Ⅲ”町

1?1物理实验和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创造

或纯化某种自然过程,使之按预期的进程发展,同时在尽可能减少干扰客观状态的前提下进行观测,以探究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41在物理教学中做的物理实验是教学实验,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物理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2002年第一版)明确指出:。”“观察现蒙、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要求“学生实验的要求应切实达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实验的数目,特别是增加探索性的实验。”

1?2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的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2.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如物理量、定律、理论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事实)、物理思想(逻辑、方法论等)和数学(表述形式或计量公式)。因此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应教,学生应学的重要内容。其次,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形成概念和认识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同时也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而且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素质。这是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3.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能将复杂的条件简单化和纯化,突出研究

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是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具有典型性,可控性和可重复性,使人们能比较容易,精确的发现规律。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而这一切离开实验,不让学生动手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4.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实验形象生动,直观具体。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要取得较好的物理教学效果,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1?3物理实验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

1。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神内部强劲的动力。通过物理实验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善于从实验中启发他们认识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自己动手实验就会在他们面前揭开一个崭新的物理世界,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将逐渐转化为探索科学知识的持久兴趣和饱满的热情。这样就会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

2.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验证,而物理实验能够创造确实的、排出干扰的物理环境。学生在这种实验环境中,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观察、量度获取的最典型的感性认识,通过最简捷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验。这对中学生来说,可对基础知识获得比较深入的、牢固的掌握和初步的运用。

3.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小活塞的实际水平,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接触物理学科开

始,逐步让学生理解和熟悉实验这一科学方法。一般说来,实验中是基本方法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实验归纳法:

这是一种由个别到~般的认识方法,根据研究目的,人为控制条件,从大量的实验事实和数据中找出普遍特征,形成规律。如理想气体三定律、楞次定律、机械能转化关系等等,都是从大量的实验中归纳出来的。实验归纳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实验在前,结论在后,其实验就形成探索性实验。

实验验证法:

这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已知的物理理论及推论,经过理论推理,做出假设和预言性结论,再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最后对结论做出肯定论断或进~步补充完善,得出可靠的结论。如相对论等在被实验证明之前,只能被称为假设,成为成功的物理理论只能是实验证明之后如1919年观察到的星光经过太阳是发生的偏折;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只有通过吴健雄的钴60的13衰变证实才被人接受,并由此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常用实验验证法,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有很多是验证性实验,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把验证性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紧密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构成推理、判断、验证、结论这样一种合理的教学程序,就能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同时,学会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通过已知的功能关系,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条件下进行判断、推理,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再通过学生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使定律得到验证。这样一种实验教学在~定程度上模仿了科学研究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物理规律,并且能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真理。

理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实验,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得出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和方法。例如:伽利略在研究物体惯性时进行了无摩擦理想斜面实验,牛顿在理想斜面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既以真实实验为基础,又高于真实实验,能深刻地反映

现象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在中学物理中,借助理想实验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规律。例如在建立电场强度概念时,可先研究带电体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再用理想的检验电荷做实验,得出理想实验的结果。运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通过理解实验原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都得到逐步锻炼和提高。在实验中,要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学生必须认真观察,而要深入地观察,又必须有正确的思维作指导,同时,合理的动手操作也必须有思维的引导,而在正确的思维引导下的动手操作往往是创造发明的源泉。

5.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质

科学的实验方法,本身就是要求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忠于实验数据,反对弄虚作假,严肃认真、踏踏实实,逐步养成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实验中的偶然事件往往被人们忽视,以为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轻易放过,其实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必然的起因,在物理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对偶然事件进行寻根索源,终于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伦琴发现x射线、贝克勒尔偶然发现放射现象;法拉第坚持十年不懈的研究,终于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早期的核物理学家甚至要冒生命危险进行研究等。

正是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实验的教学必须得到我们的极大重视。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内容和教学方法时,注意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即注意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又提倡运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创设生动的实践情景,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课题,进行设计性、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领会科学与生活、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第2章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嘲n8聃1

2?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实验通常归纳为4个类型,即演示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本文讨论的是学生分组实验(以下简称学生实验)。现实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存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总而言之,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鹭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写得面面俱到.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从实验的课题、方案、步骤、结论的给、待定关系来看实验可以按下表进行分级:“8

等级课题方案设计研究步骤结论

O给定给定给定已知

l给定给定给定未知

2给定给定待定待定

3给定待定待定待定

4待定待定待定待定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阶段的学生实验的等级基本上是0或l级。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再说,现阶段往往是~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龆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或四人一组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2?2高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调查

在本文写作之间,对武汉市2中、16中、20中、华师一附中、武钢3中、武钢钢都中学等进行了调查。多数物理实验能够完成,但有少数实验因教学时数、教学条件各种原因的不到落实。其中尤以探索性实验居多,也有将探索性实验改为验证性实验进行教学。在武汉市16中,武汉市20中,武钢16中对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了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尽量保证调查的客观性。调查总时间为120分钟,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调查,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能力。量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6个选择题,主要调查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态度、以及实验时目的性、计划性,是否有意识监控实验等。第二部分为问答题,考察学生的基本仪器使用、实验程序、设计实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验现象给予解释等。从结果来看,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最高分82分。而最低分只有12分。从总体上看,与大纲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有待提高。根据测量成绩分布确定I,II,III级,I级分数在54分以上;II级分数在39到55分之间,III级分数在38分以下。具体各项分析如下:

I级(47II级(49III级(45

人)人)人)

平均标准平均标准平均标准

分差分芒芒分差

基本仪器使用(15分)9.54.47.61.63.33.2

实验程序(20分)16.23.913.34.39.25.6

设计实验(20分)12.14.58.52.53.12.1

处理实验数据(20分)15.93.510.65.34.74.2

运用知识解释现象(15分)9.51.627.23.23.93.3

总计(90分)63.38.747.14.424.16.5由上表可以看出除实验程序差异略小外,其他各项的差异均较大,其中尤其以设计实验的能力差异最大。下面的各题是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态度、以及实验时目的性、计划性,是否有意识监控实验的分析。

第7题:做分组实验时,我坐在一边看同学做,自己并不动手:

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

D.彳艮少这样E从不这样

调查结果如下

I级%II级%IⅡ级%

AOOO

B23.418.415.6

C25.532.738.8

D44.722.417.8

E6.426.527,8

可以看出:各级学生的情况差不多,都有不动手的时候,原因在于调查的学校学生分组实验通常是4人一组,而高中物理学生实验2人1组足矣。4人一组只好2人观看,而时间又不允许完成2次。而在各级学生中I级学生的情况要较好一些,和平时的经验也较符。实验的能力是在操作中得到培养的,没有操作就谈不上培养。因此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如有可能应一人一组,至少保证2人一组。

第8题:我通常没什么实验计划,只是边想边做:

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

Dt彳艮少这样E.从不这样

调查结果如下

I级%II级%ⅡI级%

A6.412.26.7

B38.310_226.7

C25.538.837.8

ID27.736.722.2

lE2,12.16.6

可以看出:各级学生的计划性都不强,且无很大差异。因为高中物理实验的各种操作要求,操作步骤均在实验报告上清楚写明,学生只需按要求一步步操作即可,对应策略是实验报告应由学生自己完成各项要求,雨不要用现成的。实验教学的初期可用现成的实验报告。但一定要完成由利用现成的实验报告到独立列出实验的各项要求的预习报告的过渡。在这点上如华师一附中,武汉49

中等部分学校做得很好。

第lo题:实验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醒自己,要规范的操作,这样才会得到比较精确的实验结果:

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

D.}艮少这样B.从不这样

调查结果如下

I级%】I级%UI级%

A31.918.46.7

B27.624.513-3

C23.442,9333

D10.68.237.8

E6.568.9

可以由此看出I级学生在实验操作的执行性优于其余学生。

第12题:实验结果与预期理论不符时,我会反省一下前面那一部做错了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

D_j艮少这样E从不这样

调查结果如下:

【I级%II级%IⅡ级%{

lA46.822.426.7|『B40.442.928.9lC12-832.737.8l

lD0O4.4lE022.2I

在这点上各级学生的差异是较明显的。实验中的的调控和反馈对于实验的顺利完成和实验技巧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I级的学生明显的在这点上好于其余学生。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功能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第14题:某个实验做之前或结束后,我会想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来做这个实验,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

⑧硕士学位论文

MA5TEK’STI正¥15

D.{艮少这样E.从不这样

调查结果如下:

I级%II级%III级%

A14.9O0

B14.98.20

C27.7‘4724,4

D40.434.722.2

E2.110.255.4

在这点上,多数学生没有这样的习惯,而实验前的辨析和实验后的小结是提高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部分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忽略了。第15题:对于某个我不清楚的物理问题,我会想到用实验去验证它:

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

D彳艮少这样E从不这样

调查结果如下

I级%II级%III级%

A0OO

B23,412.26.7

C31.928.622.2

D40.426.537.8

E4.332.733.3

由此表可看出多数学生还没有认识到实验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手段。

现代的信息加工论者提出了广义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就是“知道什么”,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策略性知识可以看成一类较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它是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物理实验的实质是一个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关实验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决定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调查的学生中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有着丰富的程序性知识,对物理概念、规则、定律较清楚,而且有一套解决问题的筇略。如有一题是提供~个数据表让学生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无从下手,而有的学生通过猜想,假设,验证,画图像等手段来

确定关系,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这类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能力方面表现也是较强的,

在调查中和被调查的学校的物理教师进行了交流,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各位教师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均有较深的认识,但在实验的教学上,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没有较多的办法。

总之,在实验教学方面既有实际困难,又有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目标如何实施。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新大纲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是帮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好主导作用的关键。

第3章教学模式概述‘11‘2Ⅲ1‘1们㈨n5m1

3?1教学模式的界定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是研究复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其特点是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做出合理分类。

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于1972年正式提出,他们合作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他们在对当时流行的各种教学模式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教学实践中常用的25种模式,并将它们归纳为信息处理、个人发展、社会相互作用和行为教学四大类。一般认为这是最早对“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1高文主编的《现代教学模式化研究》一书中,教学模式之“导向特定的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教学模式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促使学生积极的学习。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教学活动的多因素相互作用关系是较明确的(如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教学的条件等)。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物理教学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归纳基本特征(结构)。从而对物理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做出简要的概括,形成“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l,

⑧硕士学位论文

bL~STER’S’rl-IF,SiS

因此,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反映一定的教学理论,针对某种教学任务,具有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及其相应的策略的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规范。

3?2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范畴

一个完整,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五方面构成

1.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课堂教学模式的灵魂,是由多种理论相互交汇的产物。教学论和学习论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结构的构建,教学策略的设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对构建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结构,建立与运用课堂教学的反馈和评价措施,分析和合理重组课堂教学的各因素,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2.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总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因此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把握好学生实际和教材要求的结合点,明确具体的体现认知,技能,方法,情感等诸方面的要求,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和简化的结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根据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的要求,课堂教学结构中应有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它是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主结构。但教学结构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中还有灵活可变的活动结构,它使发挥教师创造才能的亚结构,把握基本结构和活动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由内在联系来建立基本结构和活动结构相统一的网络化结构,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活动的最有效的方式、

13

⑧硕士学位论文

MASJER’STItESIS

方法,规定了模式的具体操作要领,以保证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可靠性。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必须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要符合“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荐认识”的认识事物规律;要符合“感知一理解一巩固一运用”的掌握知识规律;要符合“收集一加工一反馈一储存”的信息反馈规律:要符合“认知一识记一保持一再现”的心理认知规律。

5,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收集、状态描述和价值判断。其中全面系统的收集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信息是实施评价的基础;客观的描述课堂教学的各种状态和对课堂教学的成果做出价值判断是实施评价的核心;逻辑的将状态和过程相联系,分析目的、结构、问题、策略与成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此控制、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评价的目的。因此.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信息收集的全面性,状态描述的客观性和价值判断的准确往。

3?3教学模式的特点

任何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整体性,优效性,开放性。

I.整体性: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理论的简约化表达形式,能在某~主题思想或理论基础的范围内对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如教学目标,师生活动比例以及教学策略提供一个完整、一致的解释,真实再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它是由各要素构成的整体,有完整的结构,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2.针对。陛:教学模式由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学模式选择合适,教学效果必然较好。3.可操作性:教学模式较教学理论更接近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理论,操作要求,教学程序都是便于人们理解、把握、运用的。使得教学模式可以被传授和学习,被示范和模仿,使得教学模式的运用成为技术、技能和技巧而被教师用于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优效性:优良的教学效力是教学模式的生命,由于教学模式是从众多的教学活动中提炼出来的。经优选后不断的修正、补充、完善而成,能将抽象的教学理论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对教学实践活动起良好的指导作用。教学模式的生命力越强,优效性越高,也越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4

5.开放性:教学模式不是僵化的,由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学模式形成后,其基本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也是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加强,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

3?4教学模式的基本功能

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分为两方面:实践功能和理论功能

1.实践功能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的反映,能把有关的教学资料(经验的和科学的)按一定的关系有规律的联系起来,显示出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性,因此能够给教学实践者提供达到教学目标的条件,程序,策略,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指南,具有指导功能。由此还衍生出能够帮助教学者推断预期的教学结果,具有推测功能。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能对课堂教学的各因素都发生作用,因此课堂教学模式能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具有系统化的功能。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大量的实践做基础,以一定的理论做指导,能够启发教学者探索新的物理课堂教学结构和策略,改进物理教学过程和方法,具有启发和改进功能。

2.理论功能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是某种教学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它的理论功能主要反映在它是从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或以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的一种终结和桥梁。各种具体教学经验,经过概括,整理,使它通过课堂教学模式上升到教学理论;各种教学理论通过相应的教学模式,使之成为教学者接受的方案和原则。

因此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三者关系为:

教学模式

l教学理论l?——————————叫教学实践l

3?5教学模式的生成

我国的教学改革已进行多年,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致

15

硕士学位论文

M^S_lI。R’SrI】IESIS

力于教学模式的生成又是教学改革实验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教学模式可以下几种方式生成:

1.由教育学、心理学衍生而来教学模式。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模式”,加涅的“接受学习模式”,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是由教育学、心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出发,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再将所设计的模式付之实践,通过反复实验,对设计的模式进行验证、完善,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2.由教学实践的经验提升而来。物理上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导学一讨论模式”等。这些是本学科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并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理论提升,上升为教学模式,在经过实践完善,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3.由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演化成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如美国的施瓦布领导建立的生物教学“生物科学探究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后,被其他学科广泛借鉴,形成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4.由若干教学模式综合而来。在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已有的若干教学模式的长处和不足,将它们的长处综合起来互补,克服短处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产物,又能直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形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良性循环,推动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促迸教学理论的发展。

第4章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㈨幢mⅢmⅢⅢ4Ⅲ6m614.1仪器使用性实验‘3啪Ⅲ91‘271‘281

一.实验的介绍

仪器使用性实验又称操作性实验或工具性实验。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多用电表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

16

@硕士学位论文

MAS_I}+13.’ST】【ES焉

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

1.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基本仪器前,搞清仪器的量程,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同时还要保证实验的测量精度。

2.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如:对安培表、伏特表等应学会调熬零点,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刻度尺之类的仪器,还要学会零误差修正。让学生懂得零点是相对的,零误差的修正不仅在试验中,在生产上也有普遍意义。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调节零点或修正零误差的习惯。

3.会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关键是会读出仪器的最4,N度值,会从最d,N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如:从量简上读数时,眼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若是凹液面读凹处最低点,凸液面读凸处最高点。从安培表、伏特表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并且正对指针,或者当指针和镜像重合时,才能读数。游标卡尺的主尺标度单位是厘米,测量数据应该是几位?(在这一点上,很多同学容易犯错误,特别是当读数超过10厘米时)。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半毫米刻度线或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很多同学是眼睛盯着半毫米刻度线或毫米刻度线露出没有,但实际上半毫米刻度线或毫米刻度线是有宽度的,差一点或过一点都会使半毫米刻度线或毫米刻度线露出,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看可动刻度的零刻度线是在固定刻度的上方还是下方,在上方就还没有露出,在下方就过了)。估计读数四舍五入等。

4.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如:天平是根据杆杠的平衡条件制成的,因此,使用前和称量时都要做到横梁平衡,同时必须严格保护刀口,要让学生理解保护刀口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使用方法和规则: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所以,根据热平衡原理,测量液体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而且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电流表、电压表的原理中涉及到通电线圈在辐射状磁场中偏转的问题,因此电流表、电压表的刻度值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原理较为复杂,因此其刻度值也不均匀,

17

浅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提要:物理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物理知识的源泉,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探索和论证都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谈一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完善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并且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作为内容标准的三大部分之一,把物理实验的要求提升到科学探究的层次。但就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完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思考。 一、物理实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1.实验活动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基础教育必须做好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其中,很多规律来源于物理学家对物理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推导,如“开普勒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欧姆定律”等。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实验教学。 2.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最直接的感性材料。 物理虽然是自然科学,但是很多物理概念、理论都是抽象的,如“磁场、磁场强度”、“电磁感应现象”、“光的波动性”等,这些相关概念、理论、定律如不通过实验验证,学生们很难理解和接受。高中的很多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产生感官印象,然后再转化为抽象的知识,才能理解得更透彻。比如,笔者在讲“电磁感应现象”一节时,一般学生很难接受电磁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通过实验验证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确实产生了感应电流。学生通过实验,从感官感受到了知识的真实,理解起来也就更加轻松,学习兴趣陡增。 3.实验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科研精神的有效途径。 高中生的动手意识是比较强的,但通常做事不够严谨,经常敷衍了事。物理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严谨态度。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密立根用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定电子的带电量,他通过改变电压,反复观察封闭箱内油滴的运动情况,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得出了电子带电量的数值,这充分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科研精神。高中物理中虽然没有如此复杂的实验,但部分实验仍对学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 物理的学习是以实验作为基础,进而实现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更加强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进步。教育的目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教学理论的内容的了解,更重要是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尤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与学生对物理的实验没有正确的时候,忽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是高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在物理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大量占用实验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物理理论内容或者物理习题的讲解,对物理实验的态度可以能少做就少做,甚至很多物理实验就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简要的介绍,或者直接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记住实验的过程。同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有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高考,使学生忙于各种书山学海中,由于实验实际操作并不在高考的考察范围内,所以很多学生对实验也不是很在意,相对于实验,学生更倾向于多做几道物理题,即使是在课堂上做一些实验,实验的模式非常单一,通常都是学生对教师或者对课本中实验过程的简单模仿,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学生自身对实验的思考非常少,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没办法发挥出来。这种物理教学模式,使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但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对物理的思考也同样是机械的,一味的背诵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实际动手能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样,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负面的影响。 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理论内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26724137.html,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作者:杨连书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9期 物理简单的来说就是研究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和道理。初中的物理学习仅仅介绍了一些表面和浅显的物理知识,而随着学习程度的深入和年龄及理解能力的增长,高中阶段所研究的知识更为复杂和深入,主要从牛顿力学、能量與动量、电学、磁学四大方面出发来为学生讲述一个更为多样复杂、变幻莫测的万物世界。高中物理在高中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在传授知识多的同时应当帮助同学们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学更注意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如今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难将物理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来探讨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一种物理教学策略。本文就这种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力图解决如今高中物理教学所遇到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困境 如今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许多物理教师也走入了困境,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兴趣问题,而学生如果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有疑问,就很难学好物理。其次就是高中学生的心理比较不容易把握,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叛逆和迷茫感是不可避免的。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深,教育教学的改良重要性已经不需要过多赘述。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变革则不断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化,不断推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养成学生学习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绪,对于叛逆的青少年以包容和鼓励,对于处在迷茫期的青少年进行引导和安慰。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奋斗目标。 相反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没有做到鼓励和包容,而是贬低与漠视,那么就很可能走向另一极端。由此可以看出理解学生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掌握好了学生的心理,那么对于以后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鼓励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思考,使学生培养自己的物理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中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并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也可以自觉学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行:“立德树人”的任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培养全面性人才。而核心素质是否能够得到稳定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实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使高中物理教学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从而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物理教学方式。 物理探究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科学教育的需求,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开展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将科学家的研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以类似科学探究

的方式学习科学,使他们不仅获得科学知识,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由于探究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探究学习的理论框架逐步搭起,把科学探究的理论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则刚刚开始。由于物理探究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要理解并运用此教学模式,在正确理解科学探究、设计和实施探究教学等多方面教师都还面临着许多困惑。因此,在这样的教育教学背景下,通过对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具有深广的意义和价值。 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探究的主要内容 物理探究性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积极贯彻到学科教学中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遵循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仿照科学家探求未知科学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局部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的全程贯穿“科学探究”精神,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唤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巨大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物理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进行物理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一贯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今年又新添了仪器和设备,为每个学生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学期将进结束,为了更好的让实验为教学服务,现将上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扎实开展实验教学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及业务素质,我们还经常组织教学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使课堂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大教研力度,促进实验教学的提高。多次组织实验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相互学习实验通知单及实验记录的填写情况,组织实验教师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活动,使实验教学全面开花结果,提高实

验教师的实验教学艺术及组织实验的能力。 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对课本上所有的演示、分组实验,都做到精心准备,预先试做,对少数实验进行改进,补充,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实验的成功率,现象明显达到100%。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 2、做好了实验准备,实验前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的要求。 3、实验过程中,教师做到操作规范、熟练、形象、鲜明、安全。 4、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增加了学生动手实操的机会,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率。 三、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请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他们规范操作,讲述实验成功的关键。使得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并做好示范工作。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四、定期开放实验室。 让每个学生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提供便利,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改进实验器材。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或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搞好物理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重新审视我国高中教学现状,正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新课程理念引领课程教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教学观,对学生身心发展、及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凡意义的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课程,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都清楚: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进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这样会给教师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阻力。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理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即知识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方法灵活多变。二是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生了解不足,教学方法简单单调,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和激情等。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学生自身情况,感觉物理难学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对物理知识是否有兴趣。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就会主动努力去学习物理,因此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体验知识本质的重要渠道;是物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力结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中找寻相应的联系,对实验过程做定量及定性的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方法。2003年教育部发布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改变传统灌

高中物理素质教学的五种模式

高中物理素质教学的五种模式 发表时间:2011-06-02T17:49:41.8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邓听言 [导读] 本文探讨高中物理素质教学模式: 邓听言 摘要:本文探讨高中物理素质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等,介绍它们的具体流程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精神;教学模式;科学探究 作者简介:邓听言,任教于广西横县中学。 什么是素质教育?尽管说法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就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而我国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了解或理解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2.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3.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努力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完整的、和谐的人。 高中物理教学要紧跟国家的教学改革步伐,努力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还是在课堂教学改革,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民主意识,改变以往应试学习为终身学习,学生也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针对不同的物理知识特点,选择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等。不管采取那种模式教学,都要注意物理学科的四个特点:1.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应用广泛;2.是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3.是一门实验科学;4.是一门严密、定量的精密理论科学。例如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两类:①引导发现式:创设情景—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总结练习;②探究训练式:遇到问题—搜集资料和建立假说—用事实和逻辑论证—形成探究能力。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教案 高中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电场强度设计如下探究过程: 本模式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在学习中实现掌握知识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样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儿、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可用下面的流程进行 该模式适用于陈述性知识点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自学能力,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后,教学真可谓实现“教,就是为不教”的更高境界。 三、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个人与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具体流程是: 本模式主要用于活动课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形成民主学术氛围,使学生在相互的交往、协作中体会到“互补是一种需要”的真正含义。在创新中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及设计策略お-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及设计策略お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与深化,“导学案”、“活动单”充实着我们的课堂,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亦不能外,本文就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设计策略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课堂教学实践. 1 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1.1 导学案教学的目的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录整理,再通过习题训练进行巩固.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听、被动地记,偶有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教师问,学生被动地答.将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直至“自主学”的蜕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能力. 1.2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环节划分 导学案教学模式具体讲是怎样一种教学模式呢?该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的预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解决教师所发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明确对应章节的所学内容,明确已知和未知,这样可以更加明确上课的目的;

第二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对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讨论、探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拿出自己对导学案问题的结论和存疑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设计探究的基本思路,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将各组学生讨论学习的结论罗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整理、总结; 第三环节,学生结合导学案上的内容进行分析巩固. 1.3 优秀导学案的特点 由上文可知,“导学案”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义,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载体.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否能正常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学案的质量.优秀的高中物理导学案应该有这样一些特点: (1)注重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认识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 (2)导学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物理探究活动的设计; (3)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要起到引而不发的作用,推进学[HJ1.55mm]生自主学习,并提供足够的素材帮助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巩固物理所学; (4)导学案应该体现物理教学的探究性,导学案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思路,这一点会有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养成; (5)导学案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 2 高中物理导学案设计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一、案例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本案例的研究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体现时代发展对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其中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准绳, 以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基础, 坚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贯彻学以致用、实事求 是、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 物理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物理学观点,初步掌握研究自 然科学的方法之一——实验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工作奠 定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过程的总结及认识 1.建议增加演示实验,优化实验过程要持久地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光靠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不够的,应充 分挖掘身边现有器材甚至是很不起眼的器材,结合特定的物 理情境(如新课引入、巩固概念规律、评讲习题等),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新颖性、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有一些内容或实验只作为“做一做”或课外实验来处 理,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仪器和方法的改进来优化 为演示实验。比如在“超重和失重”一节中,课后的“做 一做”就可以改进为演示实验。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金属

罐头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射出来。如果放 开手,让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 对于演示超重失重现象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1)在易拉罐底部开一个出水孔(开得小一点),在罐中水位较低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不从小孔流出。若使 罐子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水就会从孔中喷出,由此可以说明 超重现象。 (2)用透明的塑料可乐瓶,里面装入大半瓶水,盖上瓶塞,由于重力的作用,空气在水面的上方,水面是平的。将 塑料瓶向上抛出,可以看到,瓶中的空气在水中形成了一个 或几个大小不同的空气泡,呈球形。 (3)在悬挂的木板上放一块砖,在砖和木板之间放一条 纸带。静止时抽动纸带,由于有比较大的压力而使纸带断裂。如果剪断吊砖的悬挂线,而使砖块和木板自由下落(下方放置减撞垫),则抓住纸带的手可以不费力地把纸带完好地抽出。教材的有些章节对于公式或定律的导出几乎是灌输式的,在这种地方,我们完全有必要加入一些形象而又简单的 演示实验来说明定律或公式得出的原因或用以说明验证。 2.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去做、去观察、去想、去

高中物理_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3 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 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描绘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 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 和y ,根据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利用公式 2 21gt y = ,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 ,再利用公式t v x 0=,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教学重点: 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利用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器材:斜槽,铁架台,金属小球,木板(附竖直固定支架),有孔的卡片,坐标纸, 图钉,刻度尺,重锤线,铅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如何将平抛运动进行分解? 3、平抛运动的轨迹有什么特点?(追问:到底是不是抛物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节课从实验角度研究平抛运动) 【进行新课】首先考虑如何获取运动轨迹?教材提供案例: (一)描迹法: (二)喷水法:结合PPT 简介 (三)照相法:结合PPT 简介 v =

本节课采用最经典的第一套方案。实验目的和原理见上方。 首先,请同学们自学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已调好。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确定坐标原点O :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 ,O 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的位置,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用铅笔在卡片缺口处的白纸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 5、计算初速度:取下白纸,以O 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和水平向右的x 轴,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曲线上选取A 、B 、C 、D 、E 、F 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 和y 。 用公式x =v 0t 和2 2 1gt y 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 0,最后计算出v 0的平均值。并将有关数据记入表格内 实验注意事项: (1)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木板平面竖直且平行于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3)坐标原点不在斜槽口的末端,应在槽口上方小球球心处 (4)小球应在同一位置无初速自由释放;释放的高度要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8个)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海西州高级中学

目录 实验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 实验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7) 实验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1) 实验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4) 实验5:研究平抛运动 (20) 实验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28) 实验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1) 实验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36) 实验9: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0) 实验10: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44) 实验11:传感器的应用 (48) 实验12: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51) 实验1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56) 实验14: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58) 实验15: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62) 实验1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65)

课题: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型:实验编写时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一、教材分析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一个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 情况,这对高一新生来说是全新的。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了解,掌握其使用方 法。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 到瞬时速度。加强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拉近物理与生活、模型与实际的距离,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素养和学生的发散思维。用图像表示物理量 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方法,本书在这方面加强了很多。在过去教材 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换为“根据所描点子”的分布和走向尝试用条 曲线来“拟合”这些测量点,即将验证性实验换为探究性实验,思路不一样、 逻辑线索不一样。此外,让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两物理量关系时的优越性。本 节内容从知识到能力要求均很高,特别对刚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有难度,更具有 吸引力和挑战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 的速度—时间图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 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 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觉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 的奥妙。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雷伟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 进入全面实施和调整阶段,本文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基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诸多文献,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新课改实施中高中物 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希望有助于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创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新课程的变化促进高中物理教育健康深入发展。 关键字: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再加上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但课堂教学 实践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1]部分教师仍将把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 教学的唯一目标,从而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导致中学物理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课堂的确很“活跃”, 但只是形式上追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时间观念不强,而且对教学内容处理随意求“热闹”, 性很大,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 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 革的顺利进行。[2]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为我们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就是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 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方便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进行 该方面的研究。 本人在CNKI中模糊搜索从2000年至今的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论文有总共22篇(包括10篇硕士论文、期刊11篇结果如下图所示。选择新课标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提要: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标指导下,在课改的要求下,本着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是新生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及实例的应用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新课标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程把这一理念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教学新理念、适应《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需要,帮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物理探究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掀起了对其研究的热潮。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科学教育的需求,是学

生发展的需求。其目的在于将科学家的研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探索新知识的科学精神。由于探究学习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对于探究学习的理论框架逐步搭起,把科学探究的理论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则刚刚开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在课改目标的要求下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基本框架及运作过程 2.1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提出模型和交流等)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培养探索未知世界极积态度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具体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

新宁一中物理教研组 1 (高中物理必修一) 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一个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这对高一新生来说是全新的。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了解,掌握其使用方法。平均速度和瞬 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加强对瞬时速 度的理解,拉近物理与生活、模型与实际的距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素 养和学生的发散思维。用图像表示物理量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方法,本书在 这方面加强了很多。在过去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换为“根据所描点子”的分布和走向尝试用条曲线来“拟合”这些测量点,即将验证性实验换为探究性实验, 思路不一样、逻辑线索不一样。此外,让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两物理量关系时的优越性。 本节内容从知识到能力要求均很高,特别对刚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有难度,更具有吸引力 和挑战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新宁一中物理教研组 2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觉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进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不仅要给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模式应该是指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标签: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师应该完善高中物理课堂,改进授课方式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对物理知识的叙述比较严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力。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经常看得懂文字,却理解不了其中的意义,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所以在平时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完善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这里所说的完善并不是要求教师将所有的物理知识在一节课中都凸显出来,而是要求教师在开始一节物理知识学习时应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哪些,难点又是哪些。并且要求教师在教授物质知识时应该运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 如在学习高中物理重力加速度一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设置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这种物理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物理知识。做好物理实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要注意教学方法,不应该只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师应该注重师生间交流,帮助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时,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机会要比运用形象思维能力的机会更多,因此,如果学生在开始学习物理时思维方式跟不上,就会产生学习困难现象。所以教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予以指导,或者在学生思维受限时,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在物理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师生良好情感的同时,也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如在高中物理必修1物体平衡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考虑到学生对平衡知识比较熟悉,先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衡的例子,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有可能举出很多个例子。然后在学生举出例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平衡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有关。紧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物体平衡该怎么分类?然后让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物体平衡分为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随遇平衡三种。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高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论文 2018-11-14 摘要: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物理实验则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物理实验课对高中生学习物理有十分大的帮助。在物理实验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对他们理解实验过程及结果有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自主探究,才能在物理实验过程中,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高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们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自主探究 一、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探究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老师们经常忽略学生们的主体性。在物理实验中。大多数老师习惯先进行演示教学,再由学生们进行物理实验。这样的方式不仅降低课堂效率,更让学生们失去了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许多学生在老师演示过后,将物理实验的结果现象记录下来,不去亲自动手实验,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一遍实验过程就等于做过一次实验,这样并没有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在物理实验中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那么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一定会大大增加。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会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能够让学生们将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形式因为其枯燥无聊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通过在物理实验中的自主实验探究,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增强我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学习欲望对于我们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自主探究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实验时,可以找到自我成就感,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欲望,提高了物理学习的效率。 (三)提升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都相关联,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效应用到生活现象中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实验则是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检验,学生们在物理实验中通过自主的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实验改革的意图.《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处的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塑性极大。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科学探究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物理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教师普遍认为难教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实验障碍,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些实验障碍实施有效教学呢?那么实施科学探究实验是突破物理难教难学的有效手段。因而有关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案计划如下:

一、结合教学实际,扎实有效地完成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实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感观和教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事物和现象,作为教师应给予适当讲解或演示,甚至巡回指导。在具体做法上,结合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机的结合实验要求,扎实地进行适应我们学生的分组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l、优化组合学生。学生由于经历及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在分组时,注意到将成绩好的和进步生,动手能力强的与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分在一起,以利互相帮助。 2、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分组实验中,不可“管”的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尤其对我们这样的学生,由于自控力较差,“玩实验”的心理较强,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在进行分组实验中,应全面监控每一环节,即给学生一片活动、自主的空间,又让他们能有效的完成实验研究。 3、抓好重点实验环节。在分组实验的一至四环节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合理有序的完成任务,可以少

高中物理课堂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

高中物理课堂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 物理的学习是以实验作为基础,进而实现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更加强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进步。 教育的目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教学理论的内容的了解,更重要是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尤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与学生对物理的实验没有正确的时候,忽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是高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在物理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大量占用实验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物理理论内容或者物理习题的讲解,对物理实验的态度可以能少做就少做,甚至很多物理实验就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简要的介绍,或者直接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记住实验的过程。同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有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高考,使学生忙于各种书山学海中,由于实验实际操作并不在高考的考察范围内,所以很多学生对实验也不是很在意,相对于实验,学生更倾向于多做几道物理题,即使是在课堂上做一些实验,实验的模式非常单一,通常都是学生对教师或者对课本中实验过程的简单模仿,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学生自身对实验的思考非常少,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没办法发挥出来。 这种物理教学模式,使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但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对物理的思考也同样是机械的,一味的背诵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实际动手能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样,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负面的影响。 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理论内容的理解都有着重要影响。首先,物理实验与物理教学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物理实验通常是对物理教学理论内容的解释,学生可以通过做物理实验的方式,对课堂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例如,在学习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内容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打点计时器,并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记录,然后根据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对拉动纸带的速度进行计算。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准确的认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在反复的实验中,学生对纸带的运动状况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