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工精度一般标准

加工精度一般标准

加工精度一般标准
加工精度一般标准

1-02 加工精度一般标准

1.加工精度等级的选用

a.表面加工精度数值要考虑零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加工精度越高,加工成本越

高。一般原则在满足工作要求和外观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尽量低的精度值。

b.加工精度数值应用表

单位:μm

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参数

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参数(普通机) 刀具转速进刀切削吃刀量退刀 d32r5 1900 1500 1800 0.6 1300 d25r5 2100 1300 1500 0.6 1200 d20r5 2200 1100 1300 0.5 800 d16r0.5 2400 1000 1100 0.4 800 d12r0.5 2600 800 1000 0.35 600 d10r0.5 2800 700 800 0.35 600 d8r0.5 3000 600 600 0.3 500 d6r0.5 3200 450 500 0.25 400 d12 2800 800 1000 0.35 600 d10 2800 700 800 0.35 600 d8 3000 600 600 0.3 500 d6 3200 450 500 0.25 400 d4 3500 300 400 0.2 400 d12r6 3200 800 1000 0.3 600 d10r5 3600 700 800 0.25 600 d6r3 4000 450 500 0.2 400 d4r2 4800 300 400 0.15 400 d2r1 5600 250 300 0.1 300 d1r0.5 6800 200 200 0.08 250 加工中心常用刀具参数(高速机) 刀具转速进刀切削吃刀量退刀 d16r0.5 6500 1000 1100 0.35 800 d12r0.5 7000 800 1000 0.3 600 d10r0.5 7500 700 800 0.3 600 d8r0.5 8000 600 600 0.3 500 d6r0.5 8500 450 500 0.2 400 d12 7000 800 800 0.35 600 d10 7500 600 650 0.3 600 d8 8000 500 600 0.3 500 d6 10000 350 400 0.25 400 d4 12000 200 300 0.2 300 d2 14000 150 250 0.15 250 d1 16000 150 200 0.1 200 d0.8 21000 100 150 0.06 200 d12r6 8500 600 800 0.25 600 d10r5 8800 500 650 0.2 600 1

立式加工中心精度检测记录表

立式加工中心精度检测记录表 机床型号:机床编号:检测日期:检测人:记录人:

将固定于主轴头上之千X轴方接面作台顶与分表工向运动轴方向移动触,并沿X0.03 2 与工作Per 300 工作台,以全程距离内台面的之最大差千分表读数平行度为测量值。 将固定于主轴头上之千Y轴方接分表顶作台面与工向运动轴方向移动Y触,并沿0.02 3 与工作Per 300 工作台,以全程距离内台面的千分表读数之最大差为平行度测量值。将直规之凸边与工作台X轴方形槽侧面依靠,基准T向运动在其垂直面将固定于主与工作接表千之头轴分与之0.03 4 T台基准Per 300 轴方向移动X触,并沿形槽侧工作台连同直规,以全面的平程距离内千分表读数之行度最大差为测量值。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轴方向将工作台移至X运动全程之中央,将角尺置于工作台上,再将固定于主轴头上之千分0.02 X Per 300 Z 轴Z表与之接触,并沿方向移动主轴头,以千分表读数之最大差为测量值。Z轴方向运动 6 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将固定于主轴上之千分表与置于工作台上之角0.02 Y 轴方向尺接触,并沿ZPer 300 Z 移动主轴,以千分表读数之最大差为测量值。 0.02 X Z

旋径300 将固定于主轴头之千分主轴中表与工作台顶面接触,心线与7 并予以转动,以千分表工作台量差为测大之读数面的垂最0.02 直度值。Y Z 旋径300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U 试:位置不P=0.012 采用P 可靠性P Ps=0.01 德国位置分Ps 标准Y 13 散幅度Pa=0.007 Pa VDI/Ps DGQ U U=0.007位置偏3441 Pa 差反向量P U 差Ps Z Pa U 检验工具:水平仪、角尺、千分表、检验棒、直规、激光测距仪。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加工中心系统参数

第七节 系统参数 系统参数不正确也会使系统报警。另外,工作中常常遇到工作台不能回到零点、位置显 示值不对或是用MDI键盘不能输入刀偏量等数值,这些故障往往和参数值有关,因此维修时若确认PMC信号或连线无误,应检查有关参数。 一.16系统类参数 1.SETTING 参数 参数号 符号 意义 16-T 16-M 0/0 TVC 代码竖向校验 O O 0/1 ISO EIA/ISO代码 O O 0/2 INI MDI方式公/英制 O O 0/5 SEQ 自动加顺序号 O O 2/0 RDG 远程诊断 O O 3216 自动加程序段号时程序段号的间隔O O 2.RS232C口参数 20 I/O通道(接口板): 0,1: 主CPU板JD5A 2: 主CPU板JD5B 3: 远程缓冲JD5C或选择板1的 JD6A(RS-422) 5: Data Server 10 :DNC1/DNC2接口 O O 100/3 NCR 程序段结束的输出码 O O 100/5 ND3 DNC运行时:读一段/读至缓冲器满 O O I/O 通道0的参数: 101/0 SB2 停止位数 O O 101/3 ASII 数据输入代码:ASCII或EIA/ISO O O 101/7 NFD 数据输出时数据后的同步孔的输出O O 102 输入输出设备号: 0:普通RS-232口设备(用DC1-DC4 码) 3:Handy File(3″软盘驱动器) O O 103 波特率: 10:4800 11:9600 12:19200 O O

1001/0 INM 公/英制丝杠 O O 1002/2 SFD 是否移动参考点 O O 1002/3 AZR 未回参考点时是否报警(#90号) O 1006/0,1 ROT,ROS 设定回转轴和回转方式 O O 1006/3 DIA 指定直径/半径值编程 O 1006/5 ZMI 回参考点方向 O O 1007/3 RAA 回转轴的转向(与1008/1:RAB 合用) O O 1008/0 ROA 回转轴的循环功能 O O 1008/1 RAB 绝对回转指令时,是否近距回转 O O 1008/2 RRL 相对回转指令时是否规算 O O 1260 回转轴一转的回转量 O O 1010 CNC 的控制轴数(不包括PMC 轴) O O 1020 各轴的编程轴名 O O 1022 基本坐标系的轴指定 O O 1023 各轴的伺服轴号 O O 1410 空运行速度 O O 1420 快速移动(G00)速度 O O 1421 快速移动倍率的低速(Fo) O O 1422 最高进给速度允许值(所有轴一样) O O 1423 最高进给速度允许值(各轴分别设) O O 1424 手动快速移动速度 O O 1425 回参考点的慢速 FL O O 1620 快速移动G00时直线加减速时间常数 O O 1622 切削进给时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 O O 1624 JOG 方式的指数加减速时间常数 O O 1626 螺纹切削时的加减速时间常数 O 1815/1 OPT 用分离型编码器 O O 1815/5 APC 用绝对位置编码器 O O 1816/4,5,6 DM1--3 检测倍乘比DMR O O 1820 指令倍乘比CMR O O I/O 通道1的参数: 111/0 SB2 停止位数 O O 111/3 ASI 数据输入代码:ASCII 或EIA/ISO O O 111/7 NFD 数据输出时数据后的同步孔的输出 O O 112 输入输出设备号: 0:普通RS-232口设备(用DC1-DC4码)3:Handy File(3″软盘驱动器) O O 113 波特率:10:4800 11:9600 12:19200 O O 其它通道参数请见参数说明书。 3.进给伺服控制参数

立式加工中心日常检查表

部门所属线体作业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版号页数制造部转向节加工设备日常点检作业立式加工中心VB-610A A 1/1设备分布示意图特殊值方法时间频次一般目视≤1分钟1次/班重要目视、动手≤2分钟1次/班重要目视、动手、嗅≤3分钟1次/班重要目视、动手≤2分钟1次/班重要目视≤1分钟1次/班重要目视、动手≤1分钟1次/班重要目视、动手≤3分钟1次/班重要目视、动手≤2分钟1次/班重要动手≤10分钟1次/班重要动手≤3分钟1次/班 机加工设备点检作业指引 作业步骤: 1.交接班记录检 查;作业目的: 点检标准1.电机无异响、抖动、发 烫、糊味等;2.电机外壳 、扇叶、油管无破损;3. 液压压力在40MPa范围内 1.检查工装、夹具螺丝无 松动;2.胀套、活塞是否 完好;3.工装脚踏开关无 常。 1.连接头有无漏气现象; 2.气压表指针应指在绿色 区域,或在0.6MPa范围内 1.交接班记录,了解设备的班前运行情况;并做好 防范措施。 1.检查指示灯、急停开关 有无损坏,失灵;2.互锁 防护门有无异常; 2.设备安全装置检查; 3.电机装置检查; 4.工装夹具检查; 5.气动装置检查;7.机械(换刀机构)检查;8.主轴冷却机检查、清理过滤网、滤油器;9.保养设备;10.记录当班设备运行情况有无故障。作业人员操作工1.记录本班设备的运行状 态,故障原因等;方便同 事及时预防、排除故障。 1.检查设备各项装置,了解设备状态; 2.维护和保养设备; 3.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交班记录。 4.若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班组长或设备负责人;便于及时抢修。1.查看油箱有无漏油现 象,油量应在上下油标线 之间;2.手动给油检测给 油压力应在1-1.5MPa范围 1.加工前选择手动换刀, 检查拉刀机构有无震动、 卡刀现象;2.核对加工程 序刀号是否乱刀。 1.空气滤网无破损、灰 尘;2.并查看主轴冷却机 数值是否正常,夏季:-2 ℃、冬季:2℃左右。 1.机床外表无油污、灰 尘;2.加工仓、工作台无 铁屑;3.油水分离器无废 油;4.按时清理滤油设施 。 6.润滑部位检查;

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

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 检验项目主要有:各直线轴轴线运动直线度、各直线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各直线轴相会垂直度检验、主轴的轴向窜动、主轴的径向跳动、主轴轴线与Z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工作台面的平面度等。 (1)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 (a)在Z-X垂直平面内(b)在X-Y水平面内 图8-1-7 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安装示意图 根据国家标准可知,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允差为:X≤500mm时,允差为0.010mm;500mm<X≤800mm时,允差为0.015mm;800mm<X≤1250mm时,允差为0.020mm;1250mm<X≤2000mm时,允差为0.025mm。局部公差要求为:在任意300mm 测量长度上为0.007mm。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①将平尺和机床工作台表面擦拭干净。 ②将平尺沿X轴放置在机床工作台中间位置,找正平尺,使平尺与X轴平行。 ③将磁性表座组装好并吸附在机床主轴箱上,将千分表安装在磁性表座表架上。 ④移动机床坐标轴X轴,使千分表测头垂直触及平尺工作面。安装示意图如图8-1—7所示。 ⑤移动机床X轴并读取千分表的变化值,其读数最大差值则为机床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 (2)Y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 Y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实施步骤可参照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步骤,检测允差与X轴相同,安装示意图如图8-1-8所示。 (a)在Y-Z垂直平面内(b)在X-Y水平面内 图8-1-8 Y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安装示意图 (3)Z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 Z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实施步骤可参照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步骤,检测允差与X轴相同,安装示意图如图8-1-9所示。

法兰克加工中心K参数FANUCi

法兰克加工中心K参数(FANUC 31i) K0.1=0 : 快速编辑器的上下光标,移动仅限于上下移动。 =1 : 快速编辑器的上下光标,在上下移动后移动到行的开头位置。 K0.2=0 : 工件坐标画面的自动设定为X,Y,轴 =1 : 工件坐标画面的自动设定为 X,Y,X,轴 K0.3=0: 急停不关闭机内清洗冷却剂 =1: 急停关闭机内清洗冷却剂 K0.4=0: 刀具重量3KG =1: 刀具重量2KG

K0.5=0: 诊断报警窗口自动显示功能无效 =1: 诊断报警窗口自动显示功能有效 K0.6=0: 简化NC系统画面的配置 =1: 不简化NC系统画面的配置 K0.7=0: 换刀后不重新启动冷却剂 =1: 换刀后重新启动冷却剂 K1.0=0: 刀具松开时报警 =1: 刀具松开时不报警 K1.1=0: 奇偶校验按偶数进行 =1: 奇偶校验按奇数进行 K1.2=0: 所有轴互锁信号OFF,不停止主轴转动

=1: 所有轴互锁信号OFF,停止主轴转动 K1.3=0: 程式保护状态下禁止转塔恢复动作 =1: 程式保护状态下可执行转塔恢复动作 K1.4=0: 接通电源时进行倍率值的初始化 =1: 接通电源时不进行倍率值的初始化 K1.6=0: 坐标/刀具补偿画面显示中,按下菜单按钮则切换画面 =1: 坐标/刀具补偿画面显示中,即使按下菜单按钮也不切换画面 K1.7=0: 按下复位键不停止主轴冷却剂 =1: 按下复位键停止主轴冷却剂

K2.6=0: 位置开关设定换刀允许区域 =1: 位置开关设定换刀禁止区域 K2.7=0: 换刀禁止区域设定功能无效 =1: 换刀禁止区域设定功能有效 K3.0=0: 主轴气洗为节能控制 =1: 主轴气洗为常开 K3.1=0: 自动激光测量实验用接口无效 =1: 自动激光测量实验用接口有效 K3.2=0: 不使用第四轴的夹紧/松开 =1: 使用第四轴的夹紧/松开 K3.3=0: 在第四轴松开过程中X、Y、Z、轴移动

加工中心的刀具及参数选择

加工中心的刀具及参数选择 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CAD/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数控加工中直接利用CAD的设计数据成为可能,特别是微机与数控机床的联接,使得设计、工艺规划及编程的整个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一般不需要输出专门的工艺文件。现在,许多CAD/CAM软件包都提供自动编程功能,这些软件一般是在编程界面中提示工艺规划的有关问题,比如,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规划、切削用量设定等,编程人员只要设置了有关的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NC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这与普通机床加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本文对数控编程中必须面对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若干原则和建议,并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及少量专用刀柄。刀柄要联接刀具并装在机床动力头上,因此已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 ①整体式; ②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

③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 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①高速钢刀具; ②硬质合金刀具; ③金刚石刀具; ④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 ①车削刀具,分外圆、内孔、螺纹、切割刀具等多种; ②钻削刀具,包括钻头、铰刀、丝锥等; ③镗削刀具; ④铣削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数控刀具与普通机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刚性好(尤其是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 ⑵互换性好,便于快速换刀; ⑶寿命高,切削性能稳定、可靠; ⑷刀具的尺寸便于调整,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 ⑸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以利于切屑的排除; ⑹系列化,标准化,以利于编程和刀具管理。 二、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

加工中心常用代码gm

啊资料大全网址: 代码分组意义格式 G00 01 快速进给、定位 G00 X-- Y-- Z-- G01 直线插补 G01 X-- Y-- Z-- G02 圆弧插补CW(顺时针) XY平面内的圆弧: ZX平面的圆弧: YZ平面的圆弧: G03 圆弧插补CCW(逆时针) G04 00 暂停 G04 [P|X] 单位秒,增量状态单位毫秒,无参数状态表示停止 G05.1 预读控制超前读多个程序段 G07.1(G107) 圆柱插补 G08 预读控制 G09 准确停止 G10 可编程数据输入(g10的意思是用程序输入补偿指令格式有: H的几何补偿值变成格式 g10 L10 P R( H的磨损补偿值变成格式 g10 L11 P R D的几何补偿值变成格式 g10 L12 P R D的磨损补偿值变成格式 g10 L13 P R p指的是机床补偿理所指的番号如 #0001 #0002 等 R则为半径或者是长度方向上的补偿一般我们常用的是L10 和L12 配合g41、g42使用)

(关于数控技术应用的D与H补偿指令的学习,D指令为刀具半径补偿,组成名称为G41和G42组合在一起,H指令为长度补偿指令,组成名称为G43和G44的长度补偿。 G41和G42:G41是刀具半径的左补偿,G42是刀具半径的右补偿;G43是刀具长度的正补偿,G44为刀具长度的负补偿;它们的补偿都要用G40来取消。刀具补偿参数D,H它们都表示数控系统中的补偿寄存器的地址名称,但是具体补偿值是多少,关键是由他们后面的补偿号地址来决定。不过在加工中心钟,为了防止出错,一般认为规定H值为刀具长度补偿地址,不长号码从1~100号。假如有100把刀的加工中心刀库,D为刀具半径补偿地址,补偿号从1~100号。 例如:G00/G01G43/G44 H01 Z100.0 G00/G01G41/G42 D01 X0 Y0 F500;) 如G90G10L2P1X Y Z A G90绝对坐标 G10调用资料 L2文件地址 P0文件名 A0第四轴角度 G90 G10 P1 L12 R25 意思就是写入1号刀刀具半径补偿为25 P1是1号刀,换刀的话P不变改后面数就行 L12是对应着半径补偿 R25指半径。 G90 G10 P1 L2 X12.356 Y842.369 Z-953.284 B0 讲X Y Z X B机床坐标写入到G54坐标中 P1对应G54 P2对应G55 以此类推 G54 P01 对应什么我忘了o(∩_∩)o 这个不太常用,好像是P1 L20吧)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一、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 数控机床的高精度最终是要靠机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数控机床精度包括几何精度和切削精度。另一方面,数控机床各项性能和性能检验对初始使用的数控机床及维修调整后机床的技术指标恢复是很重要的。 1. 几何精度检验 几何精度检验,又称静态精度检验,是综合反映机床关键零部件经组装后的综合几何形状误差。数控机床精度的检验工具和检验方法类似于普通机床,但检测要求更高。 几何精度检测必须在地基完全稳定、地脚螺栓处于压紧状态下进行。考虑到地基可能随时间而变化,一般要求机床使用半年后,再复校一次几何精度。在几何精度检测时,应注意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应用不当所引起的误差。在检测时,应按国家标准规定,即机床接通电源后,在预热状态下,机床各坐标轴往复运动几次,主轴按中等转速运转十多分钟后进行。常用的检测工具有精密水平仪、精密方箱、直角尺、平尺、平行光管、千分表、测微仪及高精度主轴心棒等。检测工具的精度必须比所设的几何精度高一个等级。 以卧式加工中心为例,要对下列几何精度进行检验: 1)X、Y、Z坐标轴的相互垂直度; 2)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3)X、Z轴移动时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4)主轴回转轴线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5)主轴在Z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度; 6)X轴移动时工作台边界与定位基准的平行度; 7)主轴轴向及孔径跳动; 8)回转工作台精度。

2. 定位精度的检验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是表明所测量的机床各运动部位在数控装置控制下,运动所能达到的精度。因此,根据实测的定位精度数值,可以判断出机床自动加工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好的工件加工精度。 (1)定位精度检测的主要内容 机床定位精度主要检测内容如下: 1) 直线运动定位精度(包括X 、Y 、Z 、U 、V 、W 轴); 2) 直线运动重复定位精度; 3) 直线运动轴机械原点的返回精度; 4) 直线运动失动量的测定; 5) 直线运动定位精度(转台A 、B 、C 轴); 6) 回转运动重复定位精度; 7) 回转轴原点的返回精度; 8) 回转运动矢动量的测定。 (2)机床定位精度的试验方法 检查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是应用精密线纹尺和读数显微镜(或光电显微镜)。以精密线纹尺作为测量时的比较基准,测量时将精密线纹尺用等高垫按最佳支架(见图5.1)安装在被测部件例如工作台的台面上,并用千分表找正。显微镜可安装在机床的固定部件上,调整镜头使与工作台垂直。在整个坐标的全长上可选取任意几个定位点,一般为5~15个,最好是非等距的。对每个定位点重复进行多次定位。可以从单一方向趋近定位点,也可以从两个方向分别趋紧,以便揭示机床进给系统中间隙和变形的影响。每一次定位的误差值X 可按下式计算: ()()00y y s s X L L ---= 式中 0s ——基准点或零点时显微镜的读数; L s ——工作台移动L 距离后显微镜的读数; 0y 、L y ——相应于0s 和L s 时机床调位读数装置或数码显示装置的读数,对于数

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

加工中心教案 一.主轴功能及主轴的正、反转 主轴功能又叫S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S和其后的数字组成。用于指定主轴转速,单位为r/min,例如,S250表示主轴转速为250r/min. 主轴正、反转及停止指令M03、M04、M05 M03表示主轴正转(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谓主轴正转,是从主轴往Z正方向看去,主轴处于顺时针方向旋转。 M04表示主轴反转(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谓主轴反转,是从主轴往Z正方向看去,主轴处于逆时针方向旋转。 M05为主轴停转。它是在该程序段其他指令执行完以后才执行的。 如主轴以每分钟2500转的速度正转,其指令为:M03 S2500。 二.刀具功能及换刀 刀具功能又叫T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T和其后的数字组成,用于数控系统进行选刀或换刀时指定刀具和刀具补偿号。例如T0102表示采用1号刀具和2号刀补。 如需换取01号刀,其指令为:M06 T01。 三.机床坐标系及工件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用机床零点作为原点设置的坐标系称为机床坐标系。 机床上的一个用作为加工基准的特定点称为机床零点。机床制造厂对每台机床设置机床零点。机床坐标系一旦设定,就保持不变,直到电源关掉为止。 工件坐标系:加工工件时使用的坐标系称作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由CNC 预先设置。 一个加工程序可设置一个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可以通过移动原点来改变设置。 可以用下面三种方法设置工件坐标系: (1)用G92法 在程序中,在G92之后指定一个值来设定工件坐标系。 (2)自动设置 预先将参数NO。1201#0(SPR)设为1,当执行手动返回参考点后,就自动设定了工件坐标系。

(3)使用CRT/MDI面板输入 使用CRT/MDI面板输入可以设置6个工件坐标系。G54工件坐标系1、G55工件坐标系2、G56工件坐标系3、G57工件坐标系4、G58工件坐标系5、G59工件坐标系6。 工件坐标系选择G54~G59 说明: G54~G59是系统预定的6个工作坐标系(如图5.10.1),可根据需要任意选用。 这6个预定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值(工件零点偏置值)可用MDI方式输入,系统自动记忆。 工件坐标系一旦,后续程序段中绝对值编程时的指令值均为相对此工件坐标系原点的值。 G54~G59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54为缺省值。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

数控机床精度检测 数控机床的高精度最终是要靠机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数控机床精度包括几何精度和切削精度。另一方面,数控机床各项性能的好坏及数控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将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正常使用。因此,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对初始使用的数控机床及维修调整后机床的技术指标恢复是很重要的。 1、检验所用的工具 1.1、水平仪 水平:0.04mm/1000mm 扭曲:0.02mm/1000mm 水平仪的使用和读数 水平仪是用于检查各种机床及其它机械设备导轨的直线度、平面度和设备安装的水平性、垂直性。 使用方法: 测量时使水平仪工作面紧贴在被测表面,待气泡完全静止后方可读数。水平仪的分度值是以一米为基长的倾斜值,如需测量长度为L的实际倾斜值可以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实际倾斜值=分度值×L×偏差格数

水平仪的读数:水平仪读数的符号,习惯上规定:气泡移动方向和水平移动方向相同时读数为正值,相反时为负值。 1.2、千分表

1.3、莫氏检验棒

2、检验内容 2.1、相关标准(例)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2部分:立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JB/T8771.2-1998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7部分:精加工试件精度检验JB/T8771.7-1998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JB/T8771.4-1998 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JB/T17421.2-2000 加工中心技术条件JB/T8801-1998 2.2、检验内容 精度检验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定位精度和切削精度。 2.2.1、数控机床几何精度的检测 机床的几何精度是指机床某些基础零件本身的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的几何精度及其相对运动的几何精度。机床的几何精度是综合反映该设备的关键机械零部件和组装后几何形状误差。数控机床的基本性能检验与普通机床的检验方法差不多,使用的检测工具和方法也相似,每一项要独立检验,但要求更高。所使用的检测工具精度必须比所检测的精度高一级。其检测项目主要有: 直线度 一条线在一个平面或空间内的直线度,如数控卧式车床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部件的直线度,如数控升降台铣床工作台纵向基准T形槽的直线度。 运动的直线度,如立式加工中心X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 平面度(如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测量方法有:平板法、平板和指示器法、平尺法、精密水平仪法和光学法。 平行度、等距度、重合度 线和面的平行度,如数控卧式车床顶尖轴线对主刀架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运动的平行度,如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和X轴轴线间的平行度。 等距度,如立式加工中心定位孔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等距度。 同轴度或重合度,如数控卧式车床工具孔轴线与主轴轴线的重合度。 垂直度 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度,如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轴线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 运动的垂直度,如立式加工中心Z轴轴线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 旋转 径向跳动,如数控卧式车床或主轴定位孔的径向跳动。 周期性轴向窜动,如数控卧式车床主轴的周期性轴向窜动。 端面跳动,如数控卧式车床主轴的卡判定位端面的跳动。 2.2.2、机床的定位精度检验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是测量机床各坐标轴在数控系统控制下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根据实测的定位精度数值判断机床是否合格。其内容有:

加工中心的特点、种类、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

本项目主要对加工中心的特点、种类、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加以概述,使初学者对加工中心有一个基本认识。 项目一加工中心 同类型的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的结构布局相似,主要在刀库的结构和位置上有区别,一般由床身、主轴箱、工作台、底座、立柱、横梁、进给机构、自动换刀装置、辅助系统(气液、润滑、冷却)、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 5-1 所示。加工中心的基本组成: 项目二加工中心分类 加工中心的品种、规格较多,这里仅从结构上对其作一分类。 一、立式加工中心 指主轴轴线为垂直状态设置的加工中心。其结构形式多为固定立柱式,工作台为长方形,无分度回转功能,适合加工盘、套、板类零件。一般具有三个直线运动坐标,并可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个水平轴的数控回转台,用以加工螺旋线零件。 立式加工中心装夹工件方便,便于操作,易于观察加工情况,但加工时切屑不易排除,且受立柱高度和换刀装置的限制,不能加工太高的零件。 立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价格相对较低,应用广泛。 二、卧式加工中心 指主轴轴线为水平状态设置的加工中心。通常都带有可进行分度回转运动的工作台。卧式加工中心一般都具有三个至五个运动坐标,常见的是三个直线运动坐标加一个回转运动坐标,它能够使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完成除安装面和顶面以外的其余四个面的加工,最适合加工箱体类零件。 卧式加工中心调试程序及试切时不便观察,加工时不便监视,零件装夹和测量不方便,但加工时排屑容易,对加工有利。 与立式加工中心相比,卧式加工中心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价格也较高。 三、龙门式加工中心 龙门式加工中心的形状与龙门铣床相似,主轴多为垂直设置,除自动换刀装置外,还带有可

更换的主轴附件,数控装置的功能也较齐全,能够一机多用,尤其适用于加工大型或形状复杂的零件,如飞机上的梁、框、壁板等。 项目三加工中心主要加工对象 加工中心适用于复杂、工序多、精度要求高、需用多种类型普通机床和繁多刀具、工装,经过多次装夹和调整才能完成加工的具有适当批量的零件。其主要加工对象有以下四类: 一、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是指具有一个以上的孔系,并有较多型腔的零件,这类零件在机械、汽车、飞机等行业较多,如汽车的发动机缸体、变速箱体,机床的床头箱、主轴箱,柴油机缸体,齿轮泵壳体等。 箱体类零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一次装夹可以完成普通机床 60 %~ 95 %的工序内容,零件各项精度一致性好,质量稳定,同时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对于加工工位较多,工作台需多次旋转角度才能完成的零件,一般选用卧式加工中心;当加工的工位较少,且跨距不大时,可选立式加工中心,从一端进行加工。 二、复杂曲面 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国防等领域的产品中,复杂曲面类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叶轮、螺旋桨、各种曲面成型模具等。 就加工的可能性而言,在不出现加工干涉区或加工盲区时,复杂曲面一般可以采用球头铣刀进行三坐标联动加工,加工精度较高,但效率较低。如果工件存在加工干涉区或加工盲区,就必须考虑采用四坐标或五坐标联动的机床。 三、异形件 异形件是外形不规则的零件,大多需要点、线、面多工位混合加工,如支架、基座、样板、靠模等。异形件的刚性一般较差,夹压及切削变形难以控制,加工精度也难以保证,这时可充分发挥加工中心工序集中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一次或两次装夹,完成多道工序或全部的加工内容。 四、盘、套、板类零件 带有键槽、径向孔或端面有分布孔系以及有曲面的盘套或轴类零件,还有具有较多孔加工的板类零件,适宜采用加工中心加工。端面有分布孔系、曲面的零件宜选用立式加工中心,有径向孔的可选卧式加工中心。 项目四加工中心主要技术参数 加工中心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工作台面积、各坐标轴行程、摆角范围、主轴转速范围、切削进给速度范围、刀库容量、换刀时间、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其具体内容及作用详见表 5 - 1 。 项目五自动换刀装置 加工中心上的自动换刀装置由刀库和刀具交换装置组成,用于交换主轴与刀库中的刀具或工具。 一、对自动换刀装置的要求 加工中心对自动换刀装置有如下具体要求: 1、刀库容量适当 2、换刀时间短 3、换刀空间小 4、动作可靠、使用稳定 5、刀具重复定位精度高 6、刀具识别准确 二、刀库

加工中心的刀具及参数选择教程文件

加工中心的刀具及参 数选择

加工中心的刀具及参数选择 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CAD/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数控加工中直接利用CAD的设计数据成为可能,特别是微机与数控机床的联接,使得设计、工艺规划及编程的整个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一般不需要输出专门的工艺文件。现在,许多CAD/CAM软件包都提供自动编程功能,这些软件一般是在编程界面中提示工艺规划的有关问题,比如,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规划、切削用量设定等,编程人员只要设置了有关的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NC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这与普通机床加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本文对数控编程中必须面对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若干原则和建议,并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及少量专用刀柄。刀柄要联接刀具并装在机床动力头上,因此已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 ①整体式;

②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 ③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 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①高速钢刀具; ②硬质合金刀具; ③金刚石刀具; ④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 ①车削刀具,分外圆、内孔、螺纹、切割刀具等多种; ②钻削刀具,包括钻头、铰刀、丝锥等; ③镗削刀具; ④铣削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数控刀具与普通机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刚性好(尤其是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 ⑵互换性好,便于快速换刀; ⑶寿命高,切削性能稳定、可靠; ⑷刀具的尺寸便于调整,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 ⑸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以利于切屑的排除;

加工中心切削参数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刀具名称.转速进给、下刀量 例:立铣刀必备知识(按照加工45号钢材) 刀具名称、转速(/min)、进给(mm/min)、下刀量(mm) 63R6(刀片) 600 2500-3000 0.6-1 50R6(刀片) 650-850 2500-3000 0.55-0.7 25R5(刀片) 1200 2000-2500 0.45-0.55 32R6(刀片) 700-1200 2000-2500 0.5-0.65 16R0.8(刀片) 2000-2500 2000-3000 0.25-0.35 16R4(刀片) 2200-2500 2200-3000 0.3-0.4 16(球头刀 2000-2500 2000 0.25-0.35 12(球头刀 2200-2500 2000-3000 0.25 10(球头刀 2500 1800-2000 0.2-0.25 8(球头刀 2500-2800 1500-1800 0.2 6(球头刀 4000 1500-1800 0.1-0.2 4(球头刀 5000-6000 1800 0.1 3(球头刀 7000 1500-1800 0.05-0.08 2(球头刀 12000 1500-2000 0.05-0.08 1.5(球头刀 16000 1200-1500 0.05 1(球头刀 20000 1200 0.05 0.5(球头刀 20000 500 0.02 3.175(球头刀 7000 1500 0.08 30R5(平底立铣) 720-1000 2000-3000 0.3-0.5

40(平底立铣) 300-600 2000-2500 1.0-2.0 20(平底立铣) 600-1000 2000-2500 1.0-2.0 16(平底立铣) 1600 2000-2500 0.3-0.4 12(平底立铣) 2000-2200 2000-2500 0.25-0.35 10(平底立铣) 2200-2500 2000-2500 0.25-0.3 8(平底立铣) 2500 1500-2000 0.2-0.3 6(平底立铣) 3000 1500-2000 0.15-0.2 4(平底立铣) 3500-4000 1500-2000 0.1 3(平底立铣) 6000 1500-1800 0.08-0.1 2(平底立铣) 9000 1500 0.05-0.08 1.5(平底立铣) 12000 1200-1500 0.05-0.08 1(平底立铣) 18000 1000-1500 0.03-0.05 铣刀大体上分为: 1.平头铣刀.进行粗铣.去除大量毛坯.小面积水平平面或者轮廓精铣 2.球头铣刀.进行曲面半精铣和精铣.小刀可以精铣陡峭面/直壁的小倒角。 3.平头铣刀带倒角.可做粗铣去除大量毛坯.还可精铣细平整面(相对于陡峭面)小倒角。 4.成型铣刀.包括倒角刀.T 形铣刀或叫鼓型刀.齿型刀,内R 刀。 5.倒角刀.倒角刀外形与倒角形状相同.分为铣圆倒角和斜倒角的铣刀。 6.T型刀.可铣T型槽. 7.齿型刀.铣出各种齿型.比如齿轮。 8.粗皮刀,针对铝铜合金切削设计之粗铣刀,可快速加工. 铣刀常见有两种材料:

FANUC常用系统参数说明

FANUC0 小括号()改为中括号【】将3204中的PAR由0改为1. 释放风扇报警(ALM701)参数PRM8901#0(FAN) O8000-O8999保密设置NE8(NO.3202#0). O9000-O9999保密设置NE9(NO.3202#4). FANUC Series Oi-MD: 在显示器上修改梯图。 按SYSTEM键,按右扩展键几次,直到显示器下面出现[PMCCNF]时,按[PMCCNF]软键,按[设定]软键,在出现的画面上将:编程允许(EDIT ENABLE),内置编程器许可(PROGRA MM ER ENABLE),编辑后保存到快闪存储器(WRITE TO F-ROM (EDIT)), 这三项打开即可修改梯图. FANUC Series Oi-MC : 按SYSTEM 键,按[ > ] 软键几次,当出现[PMCPRM]软键时按此键,按[SETING]软键,在出现的画面上将:EDIT ENABLE置1 WRITE TO F-ROM (EDIT)置1 PROGRAMMER ENABLE 置1 这三项打开即可修改梯图。

这三项只要能置为1 ,就能进入梯图修改,若置不了1,就是有参数封住了,防止别人乱改梯图。对于有密码的梯形图,要输入密码才可以看到,才可以修改。为使用梯形图编辑功能,应该在“PARAMETERS FOR ONLINE MONITOR”中把“RS-232-C”和“F-BUS”选择为“NOT USE”,以使在线监控功能无效。 自动插入顺序号:0000 #5 SEQ 自动插入顺序号增量值:3216 最大主轴转速:3772 加工中心乱刀修正 System------参数-----PNMNET-----数据-----操作-----缩放-----寻找。 旧版本系统D144,主轴25,D145 1POT(1).D146(2)……新版本系统D300主轴25,D301 1POT(1).D302 2POT(2)……

铣床、加工中心高速、高精加工的参数调整

铣床、加工中心高速、高精加工的参数调整 使用铣床或加工中心机床加工高精度零件(如模具)时,应根据实际机床的机械性能对CNC系统(包括伺服)进行调整。在FANUC的AC 电机的参数说明书中叙述了一般调整方法。本文是参数说明书中相关部分的翻译稿,最后的“补充说明”叙述了一些实际调试经验和注意事项,仅供大家参考。 对于数控车床,可以参考此调整方法。但是车床CNC系统无G08和G05功能,故车床加工精度(如车螺纹等)不佳时,只能调整HRV参数和伺服参数。Cs控制时还可调整主轴的控制参数。 目录 使用αi电机…………………………………………………P 2 使用α电机……………………………………………………P22 补充说明………………………………………………………P24 1 3.4.1伺服HRV控制的调整步骤 ⑴概述 i系列CNC(15i/16i/18i)的伺服因为使用了HRV2和HRV3控制(21i为选择功能),改善了电流回路的响应,因此可使速度回路和位置回路设定较高而稳定的增益值。

图 3.4.1(a) 使用伺服HRV控制后的效果 速度回路和位置回路的高增益,可以改善伺服系统的响应和刚性。因此可以减小机床的加工形状误差,提高定位速度。 由于这一效果,使得伺服调整简化。HRV2控制可以改善整个系统的伺服性能。伺服用HRV2调整后,可以用HRV3改善高速电流控制,因此可进行高精度的机械加工。 若伺服HRV控制与CNC的预读(Look-ahead)控制,AI轮廓控制,AI纳米轮廓控制和高精度轮廓控制相结合,会大大改善加工性能。关于这方面的详细叙述,请见3.4.3节“高速、高精加工的伺服参数调整”。 2 图3.4.1(b) 伺服HRV控制的效果实例 ⑵适用的伺服软件系列号及版本号 90B0/A(01)及其以后的版本(用于15i,16i,18i和21i,但必须使用320C5410伺服卡)。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

加工中心常见报警及解决方法

旺磐加工中心的常见报警解决方法 序号报警内容含义解决方法 <一> plc报警问题 1.1 LUB LOW (油量过少) 1.11 检查润滑油泵的油位 1.12 检查油位传感器是否正常 1.13检查油位报警线路电源及输入电路是否 正 常 ( 号 码 管 为 D C 2 4 V 及

L U B L O W ) 1.2COOLANT OVERLOAD (切削液马达过载) 1.21 检查动力线是否有缺, 1.22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为额定电压 1.23 过载保护器的过载系数是否设定过 小 , 正 常 为 2 . 5 1.24 马达是否为反转或者有烧毁

1.25 将上序问题排除后,将过载保护器上 的复位按钮按下,再确定信号线是否有24V电源 输入(号码管为COOLANT OVERLOAD) 1.3 AXIS NOT HOME (3轴未归零) 1.31 在原点复归模式下分别将三轴归零, 归完成报警信号即完成零 1.32 ATC NOT READY 刀库未准备 好 1.33 刀库记数信号未到位,检查 C O U N T E R 信 号 1.34 刀杯原位信号错误,检查TOOL CUP U

信 号 1.35 刀臂持刀点位置不正确,检查121点 信 号 1.4 THE CLAMP SIGNAL ERROR (夹刀信号错误) 1.41 检查夹刀到位信号线是否有异常 1.42 检查打刀缸夹刀开关是否正常 1.43 检查I/F诊断中X4的信号是否为1 1.5 AIR PRESSURE LOW(空气压力低) 1.51 检查空气压力是否5MP以上 1.52 检查空气压力输入信号的线路是否 有 D C 2 4 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