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训练5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思维训练5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思维训练5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思维训练5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思维训练5: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班级姓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要想使杯中的水一样多,就得把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移多补少”——也就是求平均数问题。

例1: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方法1:把5个抽屉的总数除以5。(33+42+20+53+32)÷5=36(本)方法2: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取较为中间的一个数,如35作为基数,再把每个抽屉中的书本与35的差算出来。将这些差相加减,多出的为加数,不足的为减数,所得的数除以5,再加上基准数35,得出的就是要求的平均数。(-2+7-15+18-3)÷5+35

=5÷5+35

=1+35

=36

练习1:

1、小明在一学期的5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求小明平均每次数学测验的得分。

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9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3、敬老院有18位老奶奶,平均年龄是75岁。有12位老爷爷,平均年龄是70岁。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例2:小明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5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第5次测

验的成绩是多少?

分析:要求其中的一个单一量,就要先把总数求出来,题目中告诉了平均成绩,我们就可以根据总数=份数×平均数求出总数,再把五次的减去四次的总数,得出的就是第五次的成绩。87×4=348(分)88×5=440(分)440-348=92(分)答:略

练习2:

1、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求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2、上学期王红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

绩是92分。外语得多少分?

3、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76。如果加上丙数,这时3个数的平均数比甲、乙两数平均数多3。

丙数是多少?

例3.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香皂,甲拿走了12块乙拿走了8块,

回家后甲补给乙4元,每块香皂多少元?

分析:甲乙两人是同样多的钱,两人的钱全部用完,可以求甲乙两人平均买了多少块香皂,再求实际甲

多拿了多少块香皂,多拿的这几块是多少元已经告诉了,则平均一块香皂是多少元就可以解决了。

练习3:

1、小明和小红一起带着同样多的钱去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铅笔,他们用全部的钱买了铅笔,小明买了10只,小红买了6只,回去后小明给了小红4元,每支铅笔多少元?

2、4个队采茶叶,甲、乙、丙3个队平均每队采24千克,乙、丙、丁三个队平均每队采26千克。已知丁队采28千克,甲队采多少千克?

3、某学生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3分,后来英语考91分,自然考89分。该学生这4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例4、有甲乙丙丁4个人乒乓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形式进行,即每两个人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分析: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场,1个人就要和其余3人各比赛一场,1个人就要比赛3场,4个人就要比赛12场,这12场里,每个人都被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比赛场数应该是12的一半。3×4÷2=6 (场)我们发现也就是“参赛人数×(参赛人数-1)÷2=比赛场数”。

练习4:

1、学校举行中国象棋比赛,有5个同学参加决赛。决赛采用单循环的方式进行,一共要进行的是场比赛?

2、某校举行羽毛球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举行一场比赛。比赛结束后一共进行了21场比赛,你知道一

共有多少个对参加吗?

十五、移多补少平均数

移多补少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要想使杯中的水一样多,就得把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这就是我们经常驻遇到的“移多补少”……也就是求平均数问题。 一、例题与方法指导 例1.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 思路导航:分析:如果要求平均每个抽屉里的图书,就是把5个抽屉的总数除以5。 (33+42+20+53+32)÷5=36(本) 或取较为中间的一个数,如35作为基数,再把每个抽屉中的书本与35的差算出来。将这些差相加减,多出的为加数,不足的为减数,所得的数除以5,再加上基准数35,得出的就是要求的平均数。 提出总数,份数,平均数 5个抽屉书本书的总合就是“总数”,5个抽屉式“份数”。得到关系式: 平均数=总数÷份数由此关系式可得出 总数=份数×平均数 份数=总数÷平均数 例2. 小名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讲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 分析1:知道前四次的语文平均成绩后可以求出前四次的总成绩题目中要求是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70分,那么可以求出5次的总成绩,再用五次的总成绩减去四次的成绩,得到的就是第五次最少应考多少分。 思路导航: 68×4-70×5=78(分) 前四次平均为68分,要求平均分为70分,前四次一共差了(70-68)×4=8(分)那么第五次至少要考70+8=78(分) 例 3.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香皂,甲拿走了12块乙拿走了8块,回家后甲补给乙4元,每块香皂多少元? 思路导航: 因为甲乙两人带的是同样多的钱,两人的钱也已经全部用完,甲乙两人平均买了(8+12)÷2=10(块)香皂,而实际甲多拿了12-10=2(块)香皂,2块香皂是4元,则一块香皂是4÷2=2(元)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1: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2: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例题3】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思路导航】原来三个数的和是2×3=6,后来三个数的和是3×3=9,9比6多出了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了4。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4-3=1。 练习3:

五年级下册奥数小综合思维训练

五年级下册奥数小综合思维训练(1) (找规律、包含与排除) 1:18÷11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2008位数字是几? 2:有一列数字4……问第31个数字是多少?前面3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3、17÷6的商的小数点后第123位和第124位上的数字的和是多少? 4、5÷7的商的小数部分后面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5、13.258小数部分第1000位上的数字是几?小数点后面前3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6、不用计算,直接写得数 1÷7=0.142857142857…… 2÷7=0.285714285714…… 3÷7=0.428571428571…… 4÷7= 5÷7= 6÷7= 7、23÷7的商的小数点后面200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8、15÷52的商的小数点右边第200个数字是多少?小数点后面前2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9、9÷7的商的小数点后第2005位数字是几? 10、18÷13的商的小数点后第2010位的数字是几? 11:五年级有96名学生都订了刊物,有64人订了少年报,有48人订了小学生报,问两种刊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12: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共有250人参加,其中参加象棋组和乒乓球组的同学不同时活动,参加象棋组的有83人,参加乒乓球组的有86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25人,问250名同学中,象棋组、乒乓球组都不参加的有多少人? 13、一个班的52人都在做语文和数学作业,有32人做完了语文作业,有35人做完了数学作业。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14、某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都没有过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都获满分的有多少人? 15、某班的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语文获优,有30人数学获优。其中语,数双优的有12人,另外还有8人语,数均未获优。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16、第一小组的同学们都在做两道数学思考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5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0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7人,两道题都做错的有2人,第一小组共有多少人? 17、有122名同学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得优,已知语文65人得优,数学78人得优,求只有语文一门得优的有多少人? 18、在100位旅客中,有70人懂英语,65人懂日语,既懂英语又懂日语的有45人,那么,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日语的有多少人? 19、老师在统计考试成绩,数学得分90分以上的有25人,语文得90分以上的有21人,两科中有一科的在90分以上有38人,问:两样都得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20、少年乐团学生中有170人不是五年级的,有135人不是六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 的共有205人,小年乐团中,五,六年级以外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60题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 1、一条水渠共6400米,前三个月平均每月修1200米,余下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至少要完成多少米? 2、王老师和李老师买同样的图书。王老师花了256元买到8本,李老师花了192元,王老师比李老师多买了多少本图书? 3、农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农具400件,技术革新后,9个月生产量就超过全年计划780件,现在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件? 4、姐姐和妹妹沿环形跑道同方向跑步,姐姐每分钟跑212米,妹妹每分钟跑187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出发,16分钟后,姐姐第一次追上妹妹,求跑道的长度。 5、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A地70千米的地方,两人仍以原速行进,各自到底后立即返回,又在离B地15千米的地方第二次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艘军舰不停地往返于两个军事基地之间巡逻。甲舰时速12千米,乙舰时速9千米,两舰从两个基地同时相向出发,第一次相遇时恰巧用了6小时。这两个军事基地之间有多少千米?

7、一列火车上午8 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上午10时距A 地180千米,已知AB两地相距540千米,行完全程共要几小时? 8、苹果有50筐,比梨的筐数的2倍少2筐。苹果和梨共有多少筐? 9、一批布原计划做服装1800套,由于每套节约用布0.2米,结果多做了100套,现在每套用布多少米? 10、甲乙两位工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20天完成了任务。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做3个,而乙在中途请假5天,于是乙所完成的零件数恰好是甲的一半,求这批零件的总数是多少个? 12、某机器厂计划30天里完成10800台机床,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180台,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3、有甲乙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往乙袋中再加入5千克,两袋大米就一样多了。原来甲乙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14、一桶油连桶重4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剩23千克。如果这种油每千克卖4.5元,一桶油可以卖多少元? 15、一个圆形跑道,财长700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甲每秒钟跑7.5米,乙每秒跑6.5米,几秒钟后两人相遇?10、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

第六讲平均数问题 【名师导航】 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下面介绍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 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例题精讲】 例1 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 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 解法二(米) 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例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 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是(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 (2)五科平均分: (3)数学成绩: 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五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五年级下册

一、方程问题(1) 一、学一学 例题1:在下面两个□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 24×□-□×15=18 [思路点拨]算式中的□都用x代替,求出x的值,就是方框中应填的数。 24x-15x=18 9x=18 X=18÷9 X=2 例题2:已知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4.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思路点拨]以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面积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设梯形的高是X厘米。 (4.5+5.5)×X÷2=18 10 X=18×2 10 X=36 X=36÷10 X=3.6 答:高是3.6厘米。 例题3:右下图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求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思路点拨]根据题意,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17平方米。 可依此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米。 2x+3×3=17 2x+9=17 2x=8 X=4 答:长方形的长为4米。 二、试一试 1、解方程 (1)3x-2.1=1.44 (2)18+0.4x=100

(3)x ÷0.5-2.8=1.24 (4)5.4X -4.7X=6.37 (5)4X +0.5X=18 (6) X -0.8X -6=16 (7)0.72×3-7X=0.06 (8)0.5x-4×0.25=1.25 (9)8x ÷(1.8+3)=1.5 (10)5x+3×(x-2)=1506 (11)2.7x-25+75=212 (12)x ÷1.52-12.5-2.5=4.5 2、□表示相同的数,□÷3×9-(5×□-3×□)=1,求□内的值。 三、练一练(列方程解答) 1、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它的长是5.6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高是0.8厘米,底是多少厘米? 3、下图是由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它的总面积是171平方厘米,求三角形底是多少厘米? 15厘米 9厘米 厘米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5岁,甲比乙小5岁。问甲和乙各是多少岁? 2.今年小刚和小强的年龄和是21岁,1年前,小刚比小强小3岁,问今年小刚和小 强各多少岁? 3.把长10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2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赵叔叔沿长和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6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共跑了108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5.甲、乙两桶油共重100千克,从甲桶中取出5千克放入乙桶中,此时两桶油正好 相等。求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6.在6个连续偶数中,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的和是78。求这6个连续偶数。 7.四(1)班的48个学生站4行照相,每一行都要比前一行多2人。每行各站多少人? 8.两笼鸡蛋共19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中再取出2只,这时乙笼比甲笼还多 1只,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鸡蛋多少只? 9.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大米800袋,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25袋放入乙仓库中,则甲 仓库比乙仓库还多8袋,求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多少袋大米? 10.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几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 11.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把椅子的3倍,购买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60元。问桌椅 各多少元? 12.甲桶酒是乙桶酒重量的5倍,如从甲桶中取出20千克到入乙桶,那么两桶酒重 量相等。两桶酒原来各多少千克? 13.六1班有花盆的数量是六2班的3倍,如果六2班再购买20个花盆后,两班花 盆数相等,两班原有花盆多少个? 14.学校今年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多41人,今年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5人,今年有多少人? 15.有两段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21米,第二根剪去13米后是第一根剩下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有多长?

平均数问题移多补少

【例1】新光机器厂装配拖拉机,第一天装配50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5台,第三、第四两天装配台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3台,平均每天装配多少台 【分析与解】按惯例,应该用四天装配的总台数除以4,综合算式为: [50+(50+5)+(50×2+3)]÷4=52(台) 如果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将会十分简便。假设每天都装配50台,那么四天一共多装配5+3=8(台),把这8台平均分成四份,8÷4=2(台),因此,平均每天装配50+2=52(台),综合算式为:50+(5+3)÷4=52(台),你看,这种解法多么巧妙! 【例2】小红跳绳3次,平均每次跳156下,要想跳4次后达到“平均每次跳160下”,她第4次要跳多少下 【分析与解】前3次的平均数为156,要想4次的平均数达到160,就是说第4次跳绳要超过160下,并且使超过的部分平均分成3份后恰好把前3次拉平(都是160下)。第4次应跳:160+(160-156)×3=172(下)。 【例3】从11到20十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再加上2000,等于从()到()这十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 【分析与解】我们容易算出:11+12+13+……+20=155,155+2000=2155。 要想知道2155是从()到()的十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只要知道其中最小的数或最大的数是多少就行了。我们可以用“削平”或“补齐”(也就是“移多补少”)的技巧来解。设这十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小的为a1,它后面的9个连续自然数依次为a2,a3,a4,……a8,a9,a10。这9个数比a1分别大1,2,3,……8,9。如果把这些9个数的和减去,那么原来的十个数都和a1相等了,这就是“削平”,如图5-1: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教师版)

平均数问题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解析】(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 (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小试牛刀】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解析】甲113 丁77 【例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解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小试牛刀】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解析】9人 【例3】★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 【解析】98分比89分多9分。多算9分就能使全班平均每人的成绩上升91.7-91.5=0.2(分)。9里面包含有几个0.2,五一班就有几名同学。 【小试牛刀】五(1)班有40人,期中数学考试,有2名同学去参加体育比赛而缺考,全班平均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题 1、47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若是分母加上7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2、分子说:“我和分母不相等且都是奇数。”分母说:“我俩的和是30。”它们组成的分数最大是( ),最小的是( )。 3、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后是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后是78 , 这个分数是( )。有甲,乙两箱苹果共85千克,从甲箱里取出5千克苹果放入乙箱里,甲箱还比乙箱多3千克。甲箱原有苹果多少千克? 4、甲,乙,丙,丁四个小孩子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甲说:“是丙或丁打碎的”。乙说:“是丁打碎的”。丙说:“我没有打碎玻璃”。丁说:“不是我打碎的”。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慌,应该是( )打碎了玻璃。 5、盒里装着各色圆珠笔,其中红色占14 ,后来又往盒里放了8支红色圆珠笔, 这时红色圆珠笔占总数的512 ,则原有红色圆珠笔( )支。 6、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寒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花( )分钟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7、有19瓶水,其中有18瓶质量相同,另有一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稍微重一些,至少称( )次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8、奇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偶数=( ) 9、有2个质数,它们的和是10,积是21。这两个质数是( )、( )。 有2个质数,它们的和是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是( )、( )。 10、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A 、C 、D 、E 、F 、I 。与A 、E 、I 相对的面分别是( )、( )、( )。 A E I F I A C I F

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篇一】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1.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2.计算: 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 =50*(1/99)=50/99 3.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4.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5.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篇二】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1.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765÷27×540=765×

20=15300 2.(9999+9997+...+9001)-(1+3+ (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篇三】小学五年级奥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1.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

六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六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平均数 专题简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题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 (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 (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挑战自我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例题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21=(分),应补给每个男生分,里包含有24个,即全班有24个男生。 挑战自我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例题 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71)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71) 1. 一个长方形长21厘米,是宽的3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 用一根绳子测量井的深度,用绳子对折来量,井外余6米;用绳子一折四来量,并外余1米。井深和绳子各多少? 3. 学校有排球、篮球共62个,排球比篮球多12个,排球、篮球各有多少个? 4.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阴影部分面积为72平方厘米,求三角形BCD的面积。 5. 请你求出下面算式中□里的数:(830-□)×28+189=1057 6.学校买来320套课桌椅,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36元,学校共花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7. 如图,ABCD是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求阴影部分三角形ACE的面积。

8. 一根木料长2米,锯成每段50厘米,需要30分钟;如果把它锯成每段40厘米,需要多长时间? 9. 如果1567年属虎年,那么2001年是哪一年? 10. 4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后,父子的年龄和是64岁,父亲今年多少岁? 11. 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慢火车长270米,慢车车长360米,坐在快火车上的人看到慢车驶过用了12秒,坐在慢火车上的人看到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秒? 12. 快车的车长是130米,每秒钟行30米,慢车的车长吃90米,每秒钟行25米,现在快车的车头刚好追上慢车的车尾,多少秒钟后快车的车尾刚离开慢车的车头? 13. 甲的存款是乙的5倍,如果甲取出60元给乙存入,那么甲的存款就是乙的2倍,求甲、乙原有多少存款? 14. 用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如果摆成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15. 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比其中最大的一个大10,求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多少?

移多补少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二) 姓名得分 1.小李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小李数学考了多少分? 2、张敏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82分,英语90分,品得86分,自然8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的平均分高6分,张敏数学成绩多少分? 3、数学兴趣小组有六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五位同学的竞赛成绩分别是:96、92、85、79、85分。第六位学生的竞赛成绩比这个组六位学生的平均成绩少4分,求第六位同学得了多少分? 4、小明看着自己的数学成绩表预测:如果下次考试考10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分是91分,如果下次考试考8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分只有86分,小明数学成绩表上已有几次成绩? 5、80名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平均分是7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分是70分,女生的平均分是78分,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6、五年级一共有45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平均分是92分,男生的平均分是96分,女生的平均分是90分,那么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7、四年级的学生去植树,平均每人植树8棵,已知男生每人植树10棵,女生每人植树4棵,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8、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把两组数合在一起,平均数是8,那么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9、小军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三门的平均成绩是78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的平均成绩提高了5分。求小军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10、有两组学生,第一组8个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2岁,第二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5岁,把两组学生合在一起,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4岁,那么第二组有学生多少人? 11、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赵锋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赵锋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74)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74) 1. 小华给小刚看一本书,小华4天看了132页,小刚3天看96页,谁看得快?为什么? 2. 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6个面的中心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求剩下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3. 12颗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这些糖的几分之几? 4. 甲乙两人卖鸡蛋,甲的鸡蛋比乙多20个,可是全部卖出后的收入都是30元,如果甲的鸡蛋按乙的价格出售,则可卖36元,甲的鸡蛋每个卖多少元? 5. 右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6. 甲水池有水32吨,乙水池油水10吨,如果甲水池中的水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的6倍? 7.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8米,慢车的车长是416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3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秒?

8. 直角梯形ABCD被划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AD=6分米,EC=4 分米,直角三角形CDE的面积是14平方分米,求平行四边形ABED的面积。 9. 小明的一本故事书的页码中共用了39个0,这本书有多少页? 10. 军训队伍共有学生2404人,每4人1排,前后两人相隔3米,队伍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进,通过一座大桥时,从排头上桥到排尾离桥共用去18分钟,求这座大桥全长。 11. 七桥问题的教学背景是网络理论中的一笔画问题。因为七桥问题可以化成图1那样的网络图,七桥问题能否解决就在于图1能否一笔画。 12. 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按顺序轮流代表年号,例如,第一年如果是鼠年,第二年就是牛年,第三年就是虎年。如果公元5年是牛年,那么公元2010年是什么年? 13. 将自然数1-100排列如下表,在这个表中,用长方形框出的二行六个数(图中长方形框仅为示意),如果框起来的六个数的和为432,问,这六个数中最小的数是几? 14. 下图中,已知阴影部分面积使30平方厘米,AB=15厘米,求图形空白部分的总面积。 15. 有一包糖果,平均分给8个人或10个人都剩3颗,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颗?

小学五年级思维训练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思维训练练习题(1)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共23分) (1)在○填上“<”、“>”或“=”号。 0.19÷0.09〇0.18×0.09 0.7×0.7〇0.7+0.7 3.07×0.605〇0.307×6.05 4.35×10〇0.8×43.5 (2)9.9847保留一位小数是 ( ),保留两位小数是()。 (4)14.1÷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 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5)小明前5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6次测验得了95分,6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分。 (6)下面是一串有规律的数:4,10,16,22,…508。这串数的平均数是( )。 二、认真对照,区别正误:(共5分) (1)计算小数乘法,完全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的。()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要同时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使它们都变成整数再相除。() (3) 2.34÷2.3=1……4 () (4)3.1414141414是循环小数。() (5)一个数(不为0)除以小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三、看清题目,巧思妙算:(共32分) 80×25×2×1.25×0.5×0.4 4.92÷0.25÷0.4 36.363÷(1.2121×4) 1.4×56.8+4.32×14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40分) 1,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乙不是最高,但他比甲和丁高,而甲不比丁高。请说出他们各是几号。 2,将5、6、7、8、9、10六个数分别填入圆圈内,使三角形每条边上的和相等,这个和最大是多少? 3,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去涂下面的圆,每个圆涂一种颜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课件)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 案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 案(一) 1.765×213÷27+765×327÷27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 2. (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8×19991999 =19981998×19998×19991999+19991998 =19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 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7.计算: 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50*(1/99)=50/99 8.

解:原式=(1*2*3)/(2*3*4)=1/4 9.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解: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10.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解:28×3+33×5-30×7=39。 11.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12.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五年级思维训练精选试题

五年级思维训练 第一讲小数简便计算 例1:0.125×48 2.5×3.2 (观察算式,对特殊数字的简便计算进行巧算,第一个算式可有多种方法)练1: 0.25×10.8 12.5×10.8 1025×88 0.125×96 0.25×40.4 0.25×12.5×3.2 例2:20.1×36 9.9×10.2 3.7×5.6+6.3×5.6 (对接近整数或者能够凑成整数的算式特点,进行凑整简算的方法) 练2:60.1×1.3 99.9×998 0.32×8.9+8.9×0.68 例3:199.9×19.98-199.8×19.97

(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的两侧出现两次的特殊数字,或接近的数字,可以进行变形巧算) 练3:26.4×25-2.6×250 3.7×1.8-0.27×18 例4: 0.245×28+24.5×3+2.45×7.2 (对特殊数字变换后,根据乘 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88.8×8.7+11.2×9.9-11.2×1.2 (利用乘法分配律 进行简算) 练4:22.05×8.2-20.05×4.5-20.05×3.7 4.8×252-48×12.2-480 6.25×0.16+3.7×0.84+25.5×0.0841

972×37+197.2×1.9-986×70.38 例5:0.9+9.9+99.9+999.9 12+12.1+12.2+12.3+…+12.8+12.9 (根据一组数的特征进行简算,凑整,等差数列,等等) 练5:9.8+99.8+999.8+9999.8 45+4.5+0.45+0.045 单元小结 (1)0.25×40.4+0.125×10.8 (2)200.3×20.05-20.03×200.4

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要想使杯中的水一样多,就得把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这就是我们经常驻遇到的“移多补少”——也就是求平均数问题。 例题与方法 例1.小明在一学期的5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求小明平均每次数学测验的得分。 例2.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小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小红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3.商店用30千克酥糖和20千克水果糖混合成什么锦糖。每千克酥糖8元,每千克水果糖3元。每千克什锦糖应卖多少元? 例4.小英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4分。问她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5.小明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5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进88分。第5次测验的成绩。 例6.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求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例7.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练习与思考 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9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敬老院有18位老奶奶,平均年龄是75岁。有12位老爷爷,平均年龄是70岁。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3.某学生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单是93分,后来英语考91分,自然考89分。该学生这4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4.上学期王红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外语得多少分? 5.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和丙的成绩单和是187分,丙和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他们4人分别考了多少分? 6.有4个数,每次取3个数相加,和分别是22,24,27和20。这4个数分别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两种基本方法: 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1、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 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 解法二(米) 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补差法) 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 82.5 (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1.5(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 84 (分),那么数学成绩就是 90(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 82.5 (2)五科平均分: 84 (3)数学成绩: 90 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3、淘气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淘气数学考多少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思维训练D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思维训练 1. 某玩具店新购进飞机和汽车模型共30个,其中飞机模型每个有3个轮子,汽车模型每个有4个轮子,这些玩具模型共有110个轮子。则新购进的飞机模型有个。下边的加法算式中,每个"□"内有一个数字,所有"□"内的数字之和最大可达到。 2. 琪琪和婷婷分别住在一座山两侧的山脚下。一天,琪琪在上午9:00从家里出发到婷婷家做客。琪琪在婷婷家玩了两个半小时后回家,到家时是下午14:00。若琪琪上山每小时走2里地,下山每小时走3里地,则琪琪家和婷婷家之间的山路长里。 3. 甲、乙、丙三人掷骰子,每人掷三次,他们掷出的点数的积都是24。将每人掷出的点数的和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甲、乙、丙,则点数3是掷出的。(点数:向上的一面上的数字。骰子的六个面上的点数分别是1至6) 4. 5. 已知a,b,c是三个连续自然数,其中a是偶数。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小红和小明两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6. 一列火车早上7点半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58千米,开出1小时30分后,另一列火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相对开出,下午2点相遇,求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7. 琪琪从甲地向乙地走,婷婷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她两人各自到达终点时,又迅速返回.两人行走的过程,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5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9米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 一列长为32米的货车,穿过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共用35秒,货车车身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27秒,求隧道的长度。 9. 戴老师的年龄比琪琪年龄的2倍多8岁,戴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琪琪8年后的年龄相等。琪琪今年多少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