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 Theory of Primary Mathematical Course and Teaching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小学数学研究、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

后续课程: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总学时:54学时?????? 其中课内实践学时:16学时

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形势和发展方向,掌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具体包括:

1、了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正确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

2、正确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确定、编排特点和分析方法,熟悉现行小学数学教材。

3、了解现代学习理论,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方式。

4、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方法、活动的组织、计划的拟定、实施和评价。

5、掌握“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教学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方法:注意追踪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援引较为权威的文献作为立论的依据;注意研究当前小学教育实际,广泛吸收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实教材内容,验证理论原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自学辅导、课例分析、情境模拟、讨论交流、课题研究等方法。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8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的特殊重要地位。

2、了解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特点。

3、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与1992、2000年大纲的区别和联系。

4、了解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演变;理解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和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理解。

教学难点: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比较、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讨论法,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收集有关课程标准的讨论意见。课后围绕热点问题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数学与数学课程

一、新技术革命与数学

数学的特点。数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

数学科学。数学教育。

三、数学课程的改革

美国。英国。日本。

第二节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

总体目标。学段目标。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三节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演变

一、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建立新式学校制度。191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1916年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1932年颁布《小学各科课程标准算术》。1941年公布《小学算术科课程标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颁发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2年颁布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公布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988、1992、2000年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试用、试用修订版)。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知识。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思想品德教育。

第四节中外小学数学课程的比较

一、我国和韩国、日本的比较

二、我国和俄罗斯的比较

三、美国数学课程标准

第五节我国数学课程的特点和改革

一、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教学内容的调整

四、关于理性观念、逻辑训练和几何直觉

五、关于欧几里得几何与实验几何

六、关于几何教学的改革

阅读书目与内容: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小学数学教材

(8学时,其中实践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与编排原则。

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基本情况。

3、了解苏教版、人教版、“新世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排特点。

4、掌握教材分析的意义和内容,学会分析小学教材的方法,具有一定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的能力。教学重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文献介绍、小学数学教材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设计思路与编排特点;运用网络等手段获取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意见和成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分析。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实验教材的基本情况。课后就某一课、某一单元、某一册教材写出分析意见。

第一节小学数学教材概述

一、小学数学教材及其作用

小学数学教材的含义。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

思想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可读性原则。

三、建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的历史回顾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简单介绍。

第二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的内容

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中能力培养的因素和渗透的思想方法。挖掘教材的德育、美育等非智力因素。研究教材中的习题。确定教学目标。

本章实践:(4学时)

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形式:小组合作,每小组就一册教材从全册、一个单元、一节课进行分析。

阅读书目与内容: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小学数学新课标资料库.数学卷[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3、《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数学教育》等期刊中介绍现行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文章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

(6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含义,它有哪些特点?弄清“认知”、“认知结构”、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小学数学认知的基本形式和特点,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2、了解有哪些现代学习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3、理解数学概念、规则学习的基本形式,了解概念、规则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4、知道什么是数学技能、小学数学技能的分类,掌握促进学生数学技能形成的方法。

5、知道数学问题和数学问题解决的涵义,以及数学问题解决一般要经过的几个阶段。

6、知道什么是数学学习情感、数学学习态度,理解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目标,掌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分析。

教学难点:不同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讨论法理解不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价值;运用范例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方法,做一些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当代学习理论有哪些流派,各自的基本主张有哪些。课后完成书后的有关作业。

第一节小学数学学习概述

一、小学数学学习及其特点

二、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三、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数学认知结构。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现代学习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

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教学观。

第三节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一、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

数学概念及其表现形式。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形式。数学概念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二、数学规则的学习过程

数学规则及其分类。数学规则学习的两种主要形式。数学规则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

一、技能及其分类

数学技能。数学技能的分类。

二、数学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

认知阶段。示范、模仿阶段。有意识的言语阶段。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

三、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

动作的定向阶段。动作的分解阶段。动作的整合阶段。动作的熟练阶段。

第五节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

一、数学问题和数学问题解决

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结构。数学问题解决。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了解问题情境。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求解决方法。求得解答并检验。回顾反思。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分析——综合的过程。

四、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解题策略的训练。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六节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一、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

数学学习情感。数学学习态度。

二、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目标

三、情感与态度的培养途径

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渗透情感与态度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体验。

阅读书目与内容:

1、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电芝.《小学数学学与教的策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0学时,其中实践6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与原则。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分类,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基本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以及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和教学注意点。

2、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知道常见教学手段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有哪些作用,使用教学手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掌握小学数学课的常见课型和它们的课堂教学结构。

4、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能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有效的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掌握备课与说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能根据给定的课题进行备课与说课。

6、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求,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方法与实践技能训练。

教学难点: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讨论法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情境等方法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基本特点;课后完成一篇教案,并在组内试教。

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原则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二、师生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

三、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第三节小学数学教学的手段

一、传统的教学手段

二、现代的教学手段

第四节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美学原则。反馈原则。

二、小学数学的课型及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的课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第五节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

一、数学课堂教学计划的实施

教师的讲述与提问的作用和要求。教师的语言与板书的作用和要求。

二、教学实施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注重直观与发展抽象思维的关系。温故和知新的关系。讲和练的关系。教学基础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三、练习设计和作业处理

小学数学练习和设计的要求。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分类。小学数学作业的处理。

第六节备课和说课

一、备课

备课的意义。备课的方法。

二、说课

说课的概念。说课的意义。说课的类型。说课的内容。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本章实践:(6学时)

内容:备课、说课、上课、评课。

形式:小组合作、明确分工。每人设计一课时教案,并分别进行说课、上课、评课。

阅读书目与内容:

1、邱学华.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思明.张思明与数学课题学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龚春燕.龚春燕与创新学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黄爱华.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吴正宪.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章数与代数的教学

(8学时,其中实践2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数与代数教学的意义、内容与要求。

2、了解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有关数的概念以及货币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的具体内容和编排特点,掌握这些概念教学的注意点。

3、了解数的运算教学的内容和编排顺序,掌握各阶段教学的注意点。

4、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编排顺序,掌握各部分教学的注意点。

5、理解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的含义,掌握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6、通过听课或观看教学录像,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有关数与代数教学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数与量的概念教学、数的运算的教学。

教学难点:数与代数教学要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并通过视频观摩、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收集“数与代数”领域一、二篇典型教学案例;课后完成一篇案例的分析意见。

第一节数与代数教学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意义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数与代数教学的内容、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编排。

第二节数与量的概念教学

一、整数概念的教学

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

二、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教学

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负数的的认识。

三、常见的量的教学

货币单位元、角、分。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重量单位吨、千克、克。

第三节数的运算的教学

一、整数四则运算的教学

整数加减法教学。整数乘除法的教学。

二、小数四则运算的教学

小数加减法教学。小数乘除法的教学。

三、分数四则运算的教学

分数加减法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

四、混合运算的教学

第四节式与方程及比和比例的教学

一、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的教学

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

二、比和比例的教学

按比例分配。正比例的量。反比例的量。

第五节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教学

一、列方程与列算式的比较

二、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教学

列方程解实际问题教学的意义、要求。

第六节探索规律的教学

一、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

二、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与编排

三、探索规律的教学

探索规律的教学要点。

本章实践:(2学时)

内容: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视频、文本案例分析。

形式:观察视频案例、阅读文本案例,分小组讨论并作全班交流。

阅读书目与内容: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3、期刊:《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研究》等

4、(小学数学专业网)

5、 (小学数学教学网)

6、 (123数学网)

第六章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6学时,其中实践2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意义、内容和要求?知道大纲(试用修订版)到课程标准(实验稿),形的教学内容和编排作了哪些调整?为什么作这样的调整?知道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求小学生认识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哪些。

2、知道进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概念教学有哪些基本模式,进行这些基本概念教学的要点有哪些。知道小学数学课程中“测量”教学的内容有哪些,要求小学生掌握的计量方法的有哪些。

3、掌握几何量及其计量单位的概念教学要点以及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

4、知道小学数学课程中“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要点。

5、掌握表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词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东、南、西、北”分别是以什么作为标准的,并能正确使用这些表示位置关系的词语。

6、结合对小学教材的分析,教学录像的观摩等途径,提高学生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掌握儿童形成并发展空间观念特点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学习组织策略。

教学难点:儿童几何知识的学习以及空间观念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并通过视频观摩、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收集“空间与图形”领域一、二篇典型教学案例;课后完成一篇案例的分析意见。

第一节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意义、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意义

二、教学的容与要求

教学的容、要求。教学内容的变化特点。

第二节图形认识的教学

一、平面图形认识的教学

线段、直线、射线。角和直角。垂线和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圆等。

二、立体图形认识的教学

长方体、正方体、(直)圆柱、圆锥和球。

第三节测量的教学

一、长度单位及其计量的教学

二、面积单位及其计量的教学

五、体积单位及其计量的教学

六、实际测量及其计量的教学

第四节图形与变换的教学

一、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二、平移与旋转的教学

三、图案欣赏与设计的教学

第五节图形与位置的教学

一、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

二、东西南北的教学

三、线路图的教学

四、物体位置的确定的教学

五、观察物体的教学

本章实践:(2学时)

内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视频、文本案例分析。

形式:观察视频案例、阅读文本案例,分小组讨论并作全班交流。

阅读书目与内容:

1、金成梁.《小学数学基本训练与案例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凤翥.《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学数学专业网)

5、 (小学数学教学网)

第七章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5学时,其中实践1学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目标、内容。能说明《课程标准》与以前大纲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方面的主要差异。

2、了解平均数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平均数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3、简要说明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举例说明如何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的类型,结合某一内容写一个统计图教学的片断。

4、知道怎样组织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简要叙述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5、知道概率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目标,进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教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重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并通过视频观摩、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收集“统计与概率”领域一、二篇典型教学案例;课后完成一篇案例的分析意见。

第一节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一、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

二、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总体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和2000年《修订版大纲》比较。

第二节统计的教学

一、数据统计活动初步的教学

二、简单数据统计过程的教学

第三节概率的教学

一、不确定现象的教学

二、可能性的教学

本章实践:(1学时)

内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视频、文本案例分析。

形式:观察视频案例、阅读文本案例,分小组讨论并作全班交流。

阅读书目与内容:

1、金成梁.《小学数学基本训练与案例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凤翥.《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学数学专业网)

5、 (小学数学教学网)

第八章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3学时,其中实践1学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学数学中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2、了解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形式。

3、理解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并能合理设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4、能组织实施与科学评价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并运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设计教学的能力。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课程标准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目标要求,收集该领域一、二篇典型教学案例;课后完成一篇案例的分析意见或设计一个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案例。

第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一、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改革的趋势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价值

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二节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特点和形式

一、学习特点

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

二、学习形式

数学测量。数学调查。数学制作。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建模。

第三节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计和评价

一、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计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一般步骤。用数学的观点分析和研究事物。从生活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合作交流、获得经验和情感体验。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选。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评价

注重过程。重在激励。方法多样。定性为主。

本章实践:(1学时)

内容: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视频、文本案例分析。

形式:观察视频案例、阅读文本案例,分小组讨论并作全班交流。

阅读书目与内容:

1、金成梁.《小学数学基本训练与案例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小学数学专业网)

4、 (小学数学教学网)

5、杨刚.《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践活动、课堂表现等)占学期成绩的30%,课程结束时采取书面、闭卷方式考核,注重分析问题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占学期成绩的70%。

执笔:刘久成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完整篇

考试科目:《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C)和发展性。 A. 多样性 B. 选择性 C. 普及性 D. 巩固性 2、数学课程的定位是:数学课程是学校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数学课程具有强大的( B)的功能. A. 鉴别 B. 育人 C. 选拔 D. 激励 3、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A)的过程。 A. 富有个性 B. 浪漫 C. 严肃 D. 紧张 4、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社会性价值,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或(D)。 A. 基础数学 B. 迷人数学 C. 趣味数学 D. 生活数学 5、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D )、推理能力。 A. 作图能力 B. 想象能力 C. 速算能力 D. 应用意识 1、( C ),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A. 机械的教学形式和方式 B. 严厉的教学方式 C. 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D. 高标准严要求 2、“数感形成和问题解决”都是过程性很强的数学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体现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的过程。 A. 通俗化 B. 简易化 C. 数学化 D. 一般化 3、学生( A ),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朴素认识,都构成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 A. 原有的知识储备 B. 学习态度 C. 学习心情 D. 学习习惯 4、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B)过程。 A. 获得新知 B. 主动建构 C. 再学习 D. 发现知识 5、有效的教学课件应该符合学科特点,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应(C)。 A.学困生的需要 B.优等生的需要 C.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D. 学生的兴趣 1、小学生,包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统计与概率”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 C )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 学生过去的知识 B. 统计案例 C. 现实的情境或材料 D. 统计报表 2、实践性的原则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最主要的体现是学生(B),这种参与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 A. 被动参与 B. 主体的参与 C. 多做练习 D. 认真听课 3、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D)。 A. 空间观念 B. 解题能力 C. 计算能力 D. 统计观念 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代数、几何、(D)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这是对传统数学课程结构的重要变革。 A. 三角 B. 函数 C. 算术 D. 统计与概率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C)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A. 数学技能 B. 思想道德 C. 思想方法 D. 思想观念

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010 年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试卷 1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 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 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5 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有价值、必需、不同的发展 6、智力、能力 7、三、四、三、两、两、三 8、表格、图画、对话 9、搜集、整理、分析解释 简答: 1、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 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 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

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 C D】 A.空间观念 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 C D】 形成统计观念B. 空间观念A.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四) 一、填空题 1. 数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些具体的形式。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活动的()。 3. 自主型教学方法,至少应注意()、()、()等几个问题。 4.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的过程。 5. 数学教学活动的(),也是教学活动的()。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的地位。 6. 学生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 8.(),指通过教师编制一整套的、系统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发现,直至问题的解决。 9. 教学方法,那就是“( )”。 10.无形的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还有课堂上的气氛等等 二、多项选择题(此题中每个小题的答案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均记为零分)

1.研究表明,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参与程度和方式影响最大的在于三个因素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B.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C.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要求与评价。 D.学生的起居与饮食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A.前期组织准备 B.任务提出 C.理解数学 D.学习评价 三、名词解释 1.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2.课堂学习过程中基本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 1.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有哪些? 2 在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时,至少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3.提示型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主要的一些具体形式有哪些? 五、问答题 怎样理解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1、自然数概念的教学,现行教材一般分为(20以内)、(百以内)、(万以内)与(万以上)等几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教学。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空间观念_、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 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竖式演算法则可以共同表述为:相同数位上、下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课标》把小学数学内容分为__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2. 新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复习的相关的旧知识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小数实质上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后,要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从而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以整数大小比较法则(为基础的),并且是整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推广)。但这样的小数大小比较法则只适用于(有限小数),不适用于(循环节是“9”的无限循环小数)。 3. 学生对于直线的无限延伸性难以切实领会,因为无限的东西无法运用直 观教学使学生领会,所以只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来把握。 3. 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想到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先要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5. 计算的形式主要有口算(心算)、笔算、估算等。 6.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图形与变换”包括的内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等积变换和这些知识的应用。 10.《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 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四个方面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

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减),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 说明:1、试卷共4页 100分 考核方式:闭卷 答题时间:80分钟 2、此卷为小学数学教师用。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 )、( )、( )四个维度。 2.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与(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 )者、( )者与( )者。 4. 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 ),( ),实践与综合应用。 5.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东都是第4个。这个方队一共有( )人。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 7.圆的半径是3cm ,圆的周长是( )cm ,面积是( )cm 2。 8.甲数的15 等于乙数的 1 7 ,乙数比甲数多( )%。 9.在比例尺为1 10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5厘米,甲、乙两城的实 际距离是( )km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数学活动主要有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与交流。 ( ) 2. 数学思想的渗透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 ) 3. 26×2读作二十六乘二,26÷2读作五十六除二。 ( ) 4.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6厘米,10厘米。 ( ) 5.圆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6.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 7.在0.4和0.5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 8. 两个数的商是1.23,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10倍。( ) 9.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都是循环小数。( ) 10. 一个长50m ,宽20m 的长方形操场扩建后,长增加了40m ,宽增加了30m 。这个操场的面积增加了1200m2。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随意从放有4个黄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 )。 A .黑球的可能性大 B .黄球的可能性大 C .一样大 2.聪聪有5种笔,林林有4种,其中他们有2种笔相同,两人共有( )种笔。 A .7 B .9 C .11 3.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种分法。 A .2种 B .4种 C .无数种 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A .1 B .2 C .3 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20天,乙单独做要30天,两队合做要( )天 A .50 B .10 C .12 6.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2只鸭的重量,3只鸭的重量等于15只鸽子的重量。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 )只鸽子的重量 A . 5 B .10 C .22.5 7.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 ) 1.4.9.16.25.______、______、_____。 A .26、27、28 B .30、36、48 C .36、49、64 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9.丁老师家新添购一个浴缸,其容量约为多少? (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要点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要点 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的标记。 2.由全体自然数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叫做自然数列。 3.自然数列的性质: (1)有始性:自然数列最前面的一个自然数是零。 (2)有序性。 (3)无限性。 4.数数的特点: (1)数数的结果总是唯一的,与所数事物的次序无关。 (2)数一种事物可以用另一种事物代替,然后再数,数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3)只要继续有事物可数,数数是永远数不完的。 5.自然数作为一类等价的非空有限集合的标记,可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通常称为基数。 6.表示某个有序集合中每个元素所占的位置,通常称为序数。 7.我们让一队学生从排头开始报数,那么报出的“十二”用的是自然数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8.两个数的和不小于每一个加数。 9.某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同一个数,仍得原数。 10.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2)分析;(3)列式计算;(4)检验作答。 11.零可以被任何非零自然数整除。 12.如果两个数都能被同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3.如果两个数中的一个数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或差)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的充要条件是:另一个数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4.如果一个自然数a能整除自然数b,b又能整除自然数c,那么a能整除c。(整除的传递性) 15.若干个数相乘,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能被某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积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6.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一位数能被2或5整除。 17.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二位数能被4或25整除。 18.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19.能被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数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或反过来)能被7、11或13整除。 20.几个自然数公有的约数,叫做几个数的公约数。 21.几个自然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2.两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互质。 2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都是这两个数的公约数。 24.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25.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7.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 28.如果两个数a、b互质,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等于a与b的积。 29.如果一个数d与ab的一个因数a互质,那么数d能整除这个积的充要条件是:数d能整除这个积的另一个因数b。 30.如果一个数m能被互质的两个数a、b整除,那么m也能被a、b的积整除。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67032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11月22日,数学组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学习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教法指导》专题讲座。主讲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通过学习使我对人教版上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目的、指导思想、结构体系、主要特点有了整体的认识,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体编排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

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学习中汤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题 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3、数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地发展。 4、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评价与评价相结合,评价与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发挥评价的作用。 5、评价的目的是、、。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四个部分。 8、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 9、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养成。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指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的现状,倡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以及的能力。 13、《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为第二学段为、第三学段为,现在我们所任教的小学是第和学段,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14、《标准》将总体目标划分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内容标准分三个学段分别给出,各学段设置了分别为、、、四个学习领域。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和的功能。 16、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与通用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个特色板块是,在这一板块里面主要是渗透一种,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 17、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里,重视,加强,提倡,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18、新课程下的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关注,强调,重视。 19、《标准》中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来刻画目标,用“经历”、“感受”、“体会”、“体验”“ 探索”等刻画数学的目标。 20、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 的、和。 2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 22、教学方法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23、练习法是指。 24、合作学习是 指。 25、数学是研究的科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数学的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6、数学是刻画和的语言和工具。当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与生产、生活中。并且,出现了各门科学为了自身的完善而逐步的趋势。 27、数学是科学和科学;是对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 2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它的性、性和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人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判断题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 展。()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综合练习

3 1汇川区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二)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课程标准知识。(每空1分,共10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新课程提出的“四基”是指基本知识、 、 和基本活动经验。 3.新课程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 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 的能力。 4.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 的统一,应体现“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学科知识。(共60分) (一)填空。(共20分,第二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1.一个十位数,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16,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剩下数位中,除千万位外,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2.( ):28=12÷( )=()20 ==( )%=( )(折扣)=( ) (成数)。 千克的 5 9 是( )千克,比50千米多10%的是( )千米。 4.如果两个圆半径的比是1:4,则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 5.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后售价是425元,这件衣服原价( )元。 6.甲比乙少41 ,( )是单位“1”,甲是乙的( )。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 8.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16分钟,如果锯成10段要( )分钟。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6厘米,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是( ),体 积最大是( ) 。 10. 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用91根小棒可以摆( ) 个同样的正方形,摆50 个正方形至少需要( )根小棒。 11.六(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2.右图中共有( ) 个三角形。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因为36÷4=9, 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2. 甲数的20%等于乙数的 4 1 ,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 ) 3. 一个非零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4.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2。 ( ) 5. 小亮家在学校南偏西300的方向上,学校在小亮家的西偏南300的方向上。 (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用棱长是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稍大些的正方体,至少要( )个这样的正方体。 2.湘江河两侧安装彩色小灯,按照2个兰色、3个绿色、4个红色的排列规律,第2015个小灯泡是( )色。 A.兰 B.绿 C.红 3.要想使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 A .3倍 B. C .6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订报纸的钱数和所订的份数成正比例关系。B. 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C .把图形按照2:1的比例画到图纸上,表示把实际长度扩大2倍后画出来。 5.某单位某天出勤人数是48人,有2人请假,该天的职工缺勤率是( )。 A. % B. 96% C. 4% % (四)计算题(共26分 ) 1.口算。(8分) 72÷9 8= += 51 -13 1 = ÷6% = 25%÷43 = 2 1 ÷= ×7 2= 18×6 1+3 2=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 教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有关知识,()的有关内容(),(),( )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已有的( )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24、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5、“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28、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2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 )( )地发展。 二、新课程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七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七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布鲁纳。( ×) 3、数学的对象是由人类发明或创造的。( √) 4、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 5、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D ) A. 同一关系 B. 交叉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对立关系 7、“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A )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发生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D. 约定式定义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比宽长25米,则它的面积 可表示为(a+25)a米2

B、6h表示底为6、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10a+b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a,十位 数是b。 D、甲、乙两人分别以4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 的速度,同时从相距45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4x+5x=45。 9、思维的( C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映速度和熟练程度。 A、深刻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独创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若-2+x是一个正数,则x一定是正数。 B、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一 正一负。 C、-a表示一个负数。 D、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加数。 (二) 多项选择题。 11、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ABE )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12、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思维指向可以分为( ACD ) 。 A、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直觉思维 E、集中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

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2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有价值、必需、不同的发展 6、智力、能力 7、三、四、三、两、两、三 8、表格、图画、对话 9、搜集、整理、分析解释 简答:1、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