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XX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19讲 解直角三角形

20XX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19讲 解直角三角形

20XX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19讲 解直角三角形
20XX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19讲 解直角三角形

第19讲 解直角三角形

1.已知tanA =1,则锐角A 的度数是( B )

A .30°

B .45°

C .60°

D .75°

2.(·怀化)在Rt △ABC 中,∠C =90°,sinA =4

5,AC =6 cm ,则BC 的长度为( C )

A .6 cm

B .7 cm

C .8 cm

D .9 cm

3.(·乐山)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sinB =AD AB B .sinB =AC BC C .sinB =AD AC D .sinB =CD AC

4.在Rt △ABC 中,∠C =90°,sinA =5

13,则tanB 的值为( D )

A.1213

B.512

C.1312

D.125

5.(·益阳)小明利用测角仪和旗杆的拉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旗杆PA 的高度与拉绳PB 的长度相等.小明将PB 拉到PB ′的位置,测得∠PB′C =α(B′C 为水平线),测角仪的高度为1米,则旗杆PA 的高度为( A ) A.11-sin α B.11+sin α C.11-cos α D.11+cos α

6.(·白银)如图,点A(3,t)在第一象限,射线OA 与x 轴所夹的锐角为α,tan α=32,则t 的值是92

7.(·岳阳)如图,一山坡的坡度为i =1∶3,小辰从山脚A 出发,沿山坡向上走了200米到达点B ,则小辰上升了100米.

8.(·福州)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

A ,

B ,

C 都在格点上,则tan ∠ABC 的值是

32

9.(·丽水)数学拓展课程(玩转学具)课堂中,小陆同学发现,一副三角板中,含45°的三角板的斜边与含30°的三角板的长直角边相等,于是,小陆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拼在一起,点B ,C ,E 在同一直线上,若BC =2,求AF 的长.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解:在Rt △ABC 中,BC =2,∠A =30°, ∴AC =

BC tanA =2

tan30°

=2 3. 由题意得EF =AC =23,在Rt △EFC 中,∠E =45°, ∴CF =EF·cos45°=23×

2

2

= 6. ∴AF =AC -CF =23- 6.

10.(·黄石)如图,为测量一座山峰CF 的高度,将此山的某侧山坡划分为AB 和BC 两段,每一段山坡近似是“直”的,测得坡长AB =800米,BC =200米,坡角∠BAF =30°,∠CBE =45°. (1)求AB 段山坡的高度EF ;

(2)求山峰的高度CF.(2≈1.414,结果精确到1米)

解:(1)过点B 作BH ⊥AF 于点H. 在Rt △ABH 中,∵sin ∠BAH =BH

AB ,

∴BH =800×sin30°=400(m). ∴EF =BH =400 m.

答:AB 段山坡高度为400米. (2)在Rt △CBE 中,∵sin ∠CBE =

CE BC

, ∴CE =200×sin45°=1002≈141.4(m), ∴CF =CE +EF =141.4+400≈541(m). 答:CF 的高度约为541米.

11.(·台州)保护视力要求人写字时眼睛和笔端的距离应超过30 cm.图1是一位同学的坐姿,把她的眼睛B,肘关节

C和笔端A的位置关系抽象成图2的△ABC.已知BC=30 cm,AC=22 cm,∠ACB=53°,她的这种坐姿符合保护视力的要求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sin53°≈0.8,cos53°≈0.6,tan53°≈1.3)

解:该同学的这种坐姿不符合保护视力的要求.

理由:过点B作BD⊥AC于点D,在Rt△BDC中,

BD=BCsin53°≈30×0.8=24(cm),

CD=BCcos53°≈30×0.6=18(cm).

∴AD=AC-CD=4(cm).

在Rt△ABD中,

AB=AD2+BD2=592(cm)<30(cm).

∴该同学的这种坐姿不符合保护视力的要求.

12.(·永州)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D )

A.cos40°=sin50°B.tan15°·tan75°=1

C.sin225°+cos225°=1 D.sin60°=2sin30°

13.(·巴中)一个公共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米,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

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B )

A.斜坡AB的坡度是10°B.斜坡AB的坡度是tan10°

C.AC=1.2tan10°米D.AB=1.2

cos10°

14.(·娄底)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沿BC自B向C运动(点D与点B、C不重合),作BE⊥AD 于E,CF⊥AD于F,则BE+CF的值( C )

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变大再变小

15.如图,CD 是一高为4米的平台,AB 是与CD 底部相平的一棵树,在平台顶C 点测得树顶A 点的仰角α=30°,从平台底部向树的方向水平前进3米到达点E ,在点E 处测得树顶A 点的仰角β=60°,求树高AB.(结果保留根号)

解:过点C 作CF ⊥AB 于点F ,设AF =x 米. 在Rt △ACF 中, tan ∠ACF =AF CF

, 则CF =

AF tan ∠ACF =x tan α=x

tan30°

=3x.

在Rt △ABE 中,AB =x +BF =4+x(米),

tan ∠AEB =AB BE ,则BE =AB tan ∠AEB =x +4tan60°=3

3(x +4)米.

∵CF -BE =DE ,即3x -3

3

(x +4)=3. 解得x =33+4

2

.

则AB =33+42+4=33+12

2(米).

答:树高AB 是33+12

2米.

16.(·连云港)如图,在△ABC 中,C =150°,AC =4,tanB =1

8

.

(1)求BC 的长;

(2)利用此图形求tan15°的值.(精确到0.1,参考数据:2≈1.4,3≈1.7,5≈2.2)

解:(1)过A 作AD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D , 在Rt △ADC 中,AC =4,∠ACD =30°, ∴AD =12AC =2,CD =AC·cos30°=4×3

2=2 3.

在Rt △ABD 中,tanB =AD BD =2BD =1

8,∴BD =16.

∴BC =BD -CD =16-2 3.

(2)在BC 边上取一点M ,使得CM =AC ,连接AM.

∵∠ACB =150°,∴∠AMD =∠MAC =15°.

∴tan15°=tan ∠AMD =AD MD =24+23=1

2+3≈0.3.

17.(·资阳)如图,“中国海监50”正在南海海域A 处巡逻,岛礁B 上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 在点B 的正西方向上,岛礁C 上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 在点C 的南偏东30°方向上,已知点C 在点B 的北偏西60°方向上,且B 、C 两地相距120海里.

(1)求出此时点A 到岛礁C 的距离;

(2)若“中国海监50”从A 处沿AC 方向向岛礁C 驶去,当到达点A′时,测得点B 在A′的南偏东75°的方向上,求此时“中国海监50”的航行距离.(注:结果保留根号)

解:(1)延长BA ,过点C 作CD ⊥BA 延长线于点D. 由题意可得

∠CBD =30°, BC =120海里, 则DC =60海里. 故cos30°=DC AC =60AC =3

2

.

解得AC =40 3.

答:点A 到岛礁C 的距离为403海里.

(2)过点A′作A′N ⊥BC 于点N ,A ′E ⊥BD 于点E ,

可得∠A′CN =30°,∠BA ′A =45°,∠A ′BN =∠A ′BA =15°. 则A′N =A′E. 设AA′=x ,则A′E =32

x. 故CA′=2A′N =2×

3

2

x =3x , ∴3x +x =40 3. 解得x =20(3-3).

答:此时“中国海监50”的航行距离为20(3-3)海里.

18.(人教9下教材P78T2变式)如图,厂房屋顶人字形(等腰三角形)钢架的跨度BC=10米,∠B=36°,则中柱AD(D为底边中点)的长是( C )

A.5sin36°米

B.5cos36°米

C.5tan36°米

D.10tan36°米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

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0,设BC=a ,CA=b ,AB=c ,锐角A 的四个三角函数是: (1) 正弦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ABC ,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 sin A = c a , (2)余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行ABC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 cos A = c b , (3)正切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角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 tan A =b a , (4)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 a A A A b 的对边的邻边cot =∠∠=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角A 的锐角三角函数。 这种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方法,有两个前提条件: (1)锐角∠A 必须在直角三角形中,且∠C=900; (2)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每条边均用所对角的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否则,不存在上述关系

注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应明确(1) c a , c b ,b a ,a b 四个比值 的大小同△ABC 的三边的大小无关,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即当锐角A 取固定值时,它的四个三角函数也是固定的; (2)sinA 不是sinA 的乘积,它是一个比值,是三角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其他三个三角函数记号也是一样; (3)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可推导出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平方关系: 12 2 sin =?+COS α (2)倒数关系:tan a cota=1 (3)商数关系:? ? =???= sin cos cot ,cos sin tan 注意:(1)这些关系式都是恒等式,正反均可运用,同事还要注 意它们的变形公式。 (2)()??sin sin 2 2 是 的简写,读作“?sin 的平方”,不能将 ??2 2 sin 写成sin 前者是a 的正弦值的平方,后者无意义; (3)这里应充分理解“同角”二字,上述关系式成立的前提是所涉及的角必须相同,如1cot tan ,12 2 3030cos sin 2 2 =?=? +? ,而1cos sin 2 2 =+ ?β就不一定成立。 (4)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用于化简三角函数式。 (三)余角的函数关系式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九讲解直角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十九讲解直角三角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t△ABC中,∠C=900,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A的余弦可表示为cosA= ∠A的正切:tanA= ,它们统称为∠A的锐角三角函数 【名师提醒:1、sinA、∠cosA、tanA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单位,这些比值只与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无关 2、取值范围 】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名师提醒:1、三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根据定义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算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表格进行记忆 2、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3、几个特殊关系:⑴sinA+cos2A= ,tanA=sin A ()⑵若∠A+∠B=900,则sinA= ,tanA.tanB= 】

三、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 个已知元素,求出另外 个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Rt ∠ABC 中,∠C=900 三边分别为a 、b 、c ⑴三边关系: ⑵两锐角关系 ⑶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名师提醒: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元素应至少有一个是 当没有直角三角形时应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相应的边角关系解决】 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有关概念⑴仰角和俯角:如图:在图上标上仰角和俯 角 ⑵坡度坡角:如图: 斜坡AB 的垂直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用i 表示,即i= 坡面 与水平面得夹角为 用字母α表示,则i=tanα=h l 。 ⑶方位角:是指南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900的水平角 如图:OA 表示 OB 表示 铅直 水平线 视线

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知识点考点总结 考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5分)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可表示如下: ?BC=2 1 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 ?CD=2 1 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4、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5、摄影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ACB=90° BD AD CD ?=2 ? AB AD AC ?=2 CD ⊥AB AB BD BC ?=2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AB ?CD=AC ?BC

考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3~5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3~8分) 1、如图,在△ABC 中,∠C=90° ①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为sinA ,即 c a sin =∠= 斜边的对边A A ②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为cosA ,即 c b cos =∠= 斜边的邻边A A ③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为tanA ,即b a tan =∠∠= 的邻边的对边A A A ④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为cotA ,即a b cot =∠∠=的对边的邻边A A A 2、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3、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0° 30° 45° 60° 90° sinα 0 21 22 2 3 1 cos α 1 2 3 2 2 21 0 tan α 0 3 3 1 3 不存在 cot α 不存在 3 1 3 3

解直角三角形讲义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课题九(下)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 1、掌握解直角三角形,并能根据题意把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元素,化归到某个直角 三角形中加以解决。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含有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并能给予解决。 2、通过问题探究和解决,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 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元素,化归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加以解决。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 考点及考试要求 教学内容 1.1~1.2锐角三角函数及其计算 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 sin,cos,tan a b a A A A c c b === ★22 sin sin cos(90)cos,tan,sin cos1 cos A A A B A A B A =-==+= o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090sin sin1 A B A B ≤<≤≤<≤ o o 当时,0 090cos cos1 A B B A ≤<≤≤<≤ o o 当时,0 04590tan1tan A B A B ≤<<≤≤<<≤+∞ o o o 当时,0 0180tan A A A <<< o o 当时,sin 如下图,⊙O是一个单位圆,假设其半径为1,则对于α ∠,b ∠ =,sin CD EF CD b EF OC OE α=== Q sin CD EF < Q,sin sin a b < Q =,tan CD AB CD AB OC OB αα === Q sin,CD AB < Q tan αα ∴< sin 其它均可用上图来证明。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见右表) 例(1)计算: sin60°·tan30°+cos 2 45°= (2)把Rt△ABC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得Rt△A’B’C’,那么锐角A、A’的余弦值的关系为

直角三角形知识讲解

直角三角形(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即“HL”). 2.能熟练地用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 能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 由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知,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或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这里用到的是“AAS”,“ASA”或“SAS”判定定理. 要点二、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定理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这个判定方法是直角三角形所独有的,一般三角形不具备. 要点诠释:(1)“HL”从顺序上讲是“边边角”对应相等,由于其中含有直角这个特殊条件,所以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共有5种:SAS、ASA、AAS、SSS、HL. 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首先考虑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再考虑用一般三 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 (3)应用“斜边、直角边”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要突出直角三 角形这个条件,书写时必须在两个三角形前加上“Rt”. 要点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要点诠释:这个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是证明直角三角形中一边等于另一边(斜边)的一半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用于证明边的倍数关系.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全等的注明 理由: (1)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2)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3)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4)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答案】(1)全等,“AAS”;(2)全等,“AAS”;(3)全等,“SAS”;(4)全等,“HL”. 【解析】理解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判断.

【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第17讲 解直角三角形

第十七讲解直角三角形 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至少有一条是边)求得其余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有以下两方面的应用: 1.为线段、角的计算提供新的途径.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是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使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得以转化,突破纯粹几何关系的局限. 2.解实际问题. 测量、航行、工程技术等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许多问题可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获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有关名词的意义的基础上,准确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图形,进而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 【例题求解】 【例1】如图,已知电线杆AB直立于地面上,它的影子恰好照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如果CD与地面成45°,∠A=60°,CD=4m,BC=(2 4-)m,则电线杆AB 6 2 的长为. 思路点拨延长AD交BC于E,作DF⊥BC于F,为解直角三角形创造条件. 【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2 4-,BC-1,CD=3,∠B=135°,∠C=90°,则∠D等于( ) A.60°B.67.5°C.75°D.无法确定 思路点拨通过对内分割或向外补形,构造直角三角形. 注:因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有很多关系,故用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的途径常不惟一,选择怎样的途径最有效、最合理呢?请记住:有斜用弦,无斜用切,宁乘勿除. 在没有直角的条件下,常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在解由多个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的问题时,往往先解已具备条件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求解的直角三角形最终可解. 【例3】如图,在△ABC中,∠=90°,∠BAC=30°,BC=l,D为BC边上一点,tan∠

ADC 是方程2)1(5)1 (322=+-+x x x x 的一个较大的根?求CD 的长. 思路点拨 解方程求出 tan ∠ADC 的值,解Rt △ABC 求出AC 值,为解Rt △ADC 创造条件. 【例4】 如图,自卸车车厢的一个侧面是矩形ABCD ,AB=3米,BC=0.5米 ,车厢底部距离地面1.2米,卸货时,车厢倾斜的角度θ=60°.问此时车厢的最高点A 距离地面多少米?(精确到1米) 思路点拨 作辅助线将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怎样作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展开空间想象,就能得到不同的解题寻路 【例5】 如图,甲楼楼高16米,乙楼坐落在甲楼的正北面,已知当地冬至中午12时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此时,求: (1)如果两楼相距20米,那么甲楼的影子落在乙楼上有多高? (2)如果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上,那么两楼的距离应当是多少米? 思路点拨 (1)设甲楼最高处A 点的影子落在乙楼的C 处,则图中CD 的长度就是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的高;(2)设点A 的影子落在地面上某一点C ,求BC 即可. 注: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后,不能只满足求出问题的答案,同时还应对解题过程进行多方面分析和考察,思考一下有没有多种解题途径,每种途径各有什么优点与缺陷,哪一条途径更合理、更简捷,从中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迪等. 若能养成这种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则可逐步培养和提高我们分析探索能力.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可表示如下: ?BC= 21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 ?CD= 2 1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4、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5、射影定理(了解)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 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 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ACB=90° BD AD CD ?=2 CD ⊥AB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AB ?CD=AC ?BC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 在Rt △ABC 中,∠C=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练习: 一、选择题 1.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为( ) A 、4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 2.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 4.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

九年级秋季班-第4讲:解直角三角形

1 / 17 解直角三角形是九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需要 掌握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其余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并熟练运用锐角三角比的意义解直角三角形,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应用.重点在于理解仰角、俯角、方向角、坡度、坡角等概念,并能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于,若一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要有意识把它化归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1、 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在t R ABC ?中,如果=90C ∠?,那么它的三条边和两个锐角之间有以下的关系: (1)三边之间的关系: 222a b c += (2)锐角之间的关系: 90A B ∠+∠=?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 cos a A B c ==,cos sin b A B c == tan cot a A B b == ,cot tan b A B a == 解直角三角形 内容分析 知识结构 模块一: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精讲

2 / 17 A B O x y A B C D E 【例1】 ABC ?中,90C ∠=?,已知AB = 6.4,40B ∠=?,则A ∠=______,AC =______, BC =______.(sin400.64?≈,sin500.77?≈,边长精确到0.1)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 若菱形的周长为8,相邻两内角之比为3 : 1,则菱形的高是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3】 如图,OAB ?中,OA = OB ,125AOB ∠=?.已知点A 的坐标是(4,0),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用锐角三角比表示)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4】 如图,在ABC ?中,90BAC ∠=?,AB = AC ,D 为边AC 的中点,DE BC ⊥于点E , 连接BD ,则tan DBC ∠的值为( ) A .13 B .21- C .23- D . 14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题解析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

直角二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考点 知识讲解: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如图,在ABC 中,/ C 为直角,则锐角 A 的各三角函 数的定义如下: (1)角A 的正弦: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弦,记作sinA , ⑵ 角A 的余弦: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 的余弦,记作 cosA , 口口 b 即 cosA = (3)角A 的正切: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切,记作tanA , 即 tanA =7 b (4) 角A 的余切: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 A 的余切,记作cotA , 即 si nA

b 即cotA =- a 2.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 三边之间的关系:a 2 + b 2 = c 2 (2) 锐角之间的关系:A + B = 90° (3) 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 = cosB = -, cosA = sinB =2 c c a b tanA = cotB = , cotA = tanB = 3. 三角函数的关系 (1) 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2) 倒数关系:tan A -c otA = 1 sinA cosA tanA = , cotA =. cosA st nA (2) 互为余角的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90 ° - A) = cosA , cos(90 ° - A) = sinA tan (90 ° — A) = cotA , cot (90 ° — A) = tanA 4. 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 平方关系:sinA 2 + cosA 2 = 1 3) 商的关系:

解直角三角形

第十九讲 解直角三角形 1.在一次数学活动中,李明利用一根拴有小锤的细线和一个半圆形量角器制作了一个测角仪,去测量学校内一座假山的高度CD ,如图,已知李明距假山的水平距离BD 为12 m ,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6 m ,李明的视线经过量角器零刻度线OA 和假山的最高点C ,此时,铅垂线OE 经过量角器的60°刻度线,则假山的高度为 ( A ) A .(43+1.6)m B .(123+1.6)m C .(42+1.6)m D .4 3 m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ABC 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 A 的值为( B ) A .1 2 B .55 C .1010 D .255 3.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C 都在格点上,则∠ABC 的正切值是( D ) A .2 B .255 C .55 D .12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sin B =AD AB B .sin B =A C BC C .sin B =AD AC D .sin B =CD AC 5.小明利用测角仪和旗杆的拉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旗杆PA 的高度与拉绳PB 的长度相等.小明将PB 拉到PB′的位置,测得∠PB′C=α(B′C 为水平线),测角仪B′D 的高度为1 m ,则旗杆PA 的高度为( A ) A .1 1-sin α B .11+sin α

C .11-cos α D .11+cos α 6.计算sin 245°+cos 30°·tan 60°,其结果是( A ) A .2 B .1 C .52 D .54 7.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30°,E 为AB 上一点且AE∶EB=4∶1,EF ⊥AC 于F ,连结FB ,则tan ∠CFB 的值等于( C ) A .33 B .233 C .533 D . 3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在寻找马航MH 370航班过程中,某搜寻飞机在空中A 处发现海面上一块疑似漂浮目标B ,此时从飞机上看目标B 的俯角为α,已知飞行高度AC =1 500 m ,tan α=35 ,则飞机距疑似目标B 的水平距离BC 为( D ) A .2 400 5 m B .2 400 3 m C .2 500 5 m D .2 500 3 m 9.在Rt △ABC 中,∠C =90°,sin A =35 ,BC =6,则AB =__10__. 10.规定:sin (-x)=-sin x ,cos (-x)=cos x ,sin (x +y)=sin x ·cos y +cos x ·sin y.据此判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__②③④__.(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cos (-60°)=-12;②sin 75°=6+24 ;③sin 2x =2sin x ·cos x ;④sin (x -y)=sin x ·cos y -cos x ·sin y. 11.如图,在半径为5的⊙O 中,弦AB =6,点C 是优弧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则cos C 的值为__45 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AB =BC ,连结AC ,且∠ACD=30°,tan ∠BAC = 233,CD =3,则AC =__63__. 13.计算:(1)tan 45°+2sin 45°-2cos 60°; 解:原式=1+2× 22-2×12 =1+2-1 =2;

解直角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下册) “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为 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研究锐 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 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 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重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锐角三 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难点在于,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 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 A、cos A、tan 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所以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 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 直角三角形。 一、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本章知识的展开顺序如下所示:

(二)教科书内容 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 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 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在1节“锐角三角函数”中,教科书先研究了正弦函数,然后 在正弦函数的基础上给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对于正弦函数,教科书首先设置了一个实际问题,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问题,就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求斜 边的问题。由于这个锐角是一个特殊的30°角,所以可以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这个结论来解决这个 问题。接下去教科书又提出问题:如果30°角所对的边的长度发生改变,那么斜边的长变为多少?解决这个的问题仍然需要利用上述结论。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30°角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总是一个常数”。这里体现了函数的对应思想,即30°角对应数值。接下去,教科书又设置一个“思考”栏目,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在直角三角形中,45°角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有什么特点。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发现这个比值也是一个常数。这样就使学 生认识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45°角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总是一个常数”。通过探讨上面这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能够使 学生感受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30°和45°,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都是常数。这里体现了函数的思想, 也为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作了铺垫。有了上面这样的感受,会使学 生自然地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取其他一定的度数时,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整理

在RT ABC ?中,∠C=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则: sin A a A c ∠= =的对边斜边 cos A b A c ∠==的邻边斜边 tan A a A A b ∠= =∠的对边的邻边 c o t A b A A a ∠==∠的邻边的对边 常用变形:sin a c A = ;sin a c A =等,。 二、 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1、 当0°<∠A<90°时,0sin 1A <<;0cos 1A <<;tan 0A >;cot 0A > 2、 在0°--90°之间,正弦、正切(sin 、tan )的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余切(cos 、 cot )的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三、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22sin cos 1A A += t a n c o t 1A A = sin tan cos A A A = c o s c o t sin A A A = 常用变形:2 sin 1cos A A =- 2c o s 1s i n A A =- 四、 正弦与余弦,正切与余切的转换关系: 如图1,由定义可得:sin cos cos(90)a A B A c = ==?- 同理可得: sin cos(90)A A =?- cos sin(90)A A =?-tan cot(90)A A =?- c o t t a n (90A A =?- 五、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sin α cos α tan α cot α 30° 12 32 33 3 45° 22 22 1 1 60° 32 12 3 33 六、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其解法总结: 类型 已知条件 解法 两边 两直角边a 、b 2 2c a b =+,tan a A b = ,90B A ∠=?-∠ 直角边a ,斜边c 22 b c a =-,sin a A c =,90B A ∠=?-∠ 一边 一锐角 直角边a ,锐角A 90B A ∠=?-∠,cot b a A =,sin a c A = 斜边c ,锐角A 90B A ∠=?-∠,sin a c A = ,cos b c A = 60° 30° 32 1 B C A 45° 22 2 B C A

初三数学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复习

第五讲 解直角三角形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解直角三角形定义:由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2、解直角三角形的工具: 1、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cosB= c a sinB=cosA=c b tanA=cotB=b a cotA=tanB=a b 2、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 2 2 c b a =+(勾股定理) 3、直角三角形锐角之间的关系 : ?=∠+∠90B A 。(两锐角互为余角) 知识点3、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2种, (1)、已知一边和一锐角解直角三角形; (2)、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4、解直角三角形应用题的几个名词和素语 1、方位角: 在航海的某些问题中,描述船的航向,或目标对观测点的位置,常用方位角.画方位角时,常以铅直的直线向上的方向指北,而以水平直线向右的方向为东,而以交点为观测点. 2、仰角和俯角 在利用测角仪观察目标时,视线在水平线上方和水平线的夹角称为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 方和水平线的夹角称为俯角(如图). 在测量距离、高度时,仰角和俯角常是不可缺少的数据. 3、坡度和坡角: 在筑坝、修路时,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作坡度(或坡比),用字母i 表示(如图(1)),则有,l h i = 坡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叫作坡角.显然有:αtan ==l h i , 这说明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值,坡角越大,坡度也越大. 二、【典型题例】 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 例1.、1、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 (1)已知3=b , 30=∠A ,求a 和c . (2)已知20=a ,20=b ,求A ∠. 2、如图,已知△ABC 中∠B=45°,∠C=30°,BC=10,AD 是BC 边上的高,求AD 的长 3、已知,如图,△ABC 中,∠A=30°,AB=6,CD ⊥AB 交 AB 延长线于D ,∠CBD=60°。 求CD 的长。 考点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2. (2012深圳)小明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他发现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和一斜坡上;如图,此时测得地面上的影长为8米,坡面上的影长为4米.已知斜坡的坡角为300,同一时 刻,一根长为1米、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求树的高度 A B C D C A D B

(完整word版)直角三角形知识点(2),推荐文档

第一章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概念: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2.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乘积。 (4)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的度数为30°,那么这个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应的角是30°角)。 (5)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用a、b、c来表示,那么a+b>c,a-b

解直角三角形讲义全

∠A的邻边b ∠A的对边a 斜边c C B A (1) 3 4C B A 解直角三角形 24.1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 规定:在Rt △BC 中,∠C=90, ∠A 的对边记作a ,∠B 的对边记作b ,∠C 的对边记作c . 在Rt △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sinA ,即sinA= = a c . sinA =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 把∠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 记作cosA ,即cosA= = ; 把∠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 = a b . 记作tanA ,即tanA= 例1 如图,在Rt △ABC 中,∠C=90°,求值. 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A ∠的邻边斜边a c A A ∠∠的对边 的邻边 _( 2 ) _ 13 _5 _ _C _B _A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260°+sin260°.(2)cos45 sin45 ? ? -tan45°. 练习:1、 2、计算: 解直角三角形:

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以下等量关系 (1)边角之间关系 a b A b a A c b A c a A ==== cot ;tan ;cos ;sin b a B a b B c a B c b B = ===cot ;tan ;cos ;sin 如果用α∠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 的对边 的邻边 ;的邻边的对边;斜边的邻边;斜边的对边αααααααααα∠∠= ∠∠=∠=∠= cot tan cos sin (2)三边之间关系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a 2 +b 2 =c 2 (勾股定理)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例3:在Rt △ABC 中,∠C =90°. (1)已知:a =35,235=c ,求∠A 、∠B ,b ; (2)已知:32=a ,2=b ,求∠A 、∠B ,c ; (3)已知: 32 sin = A ,6=c ,求a 、b ; (4)已知:,9,2 3 tan == b B 求a 、 c ; (5)已知:∠A =60°,△ABC 的面积,312=S 求a 、b 、c 及∠B .

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及规律(新)知识讲解

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及知识要点 一、补充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中0 直角三角形的逆定理 1、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0。 4、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的对角为0 等腰三角形的定理 1、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为一线。 60。 3、等边三角形三内角都是0 逆定理 1、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有两个角等于0 2、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常见的图形及规律 1、Rt △ABC 中,若∠A =30°, ∠C =90°, 则 BC:AC:AB = 1:3:2。 2、Rt △ABC 中,若∠A =45°, ∠C =90°, 则 BC:AC:AB =1:1:2。 三、常见的勾股数 (一)3、4、5序列 ×2:6、8、10 ×10:30、40、50 ×0.1:0.3、0.4、0.5 1 2 ?:1.5、 2、 2.5 ×3:9、12、15 ×20:60、80、100 ×0.2:0.6、0.8、1.0 ×13:1、 43、 53 ×4:12、16、20 ×100:300、400、500 ×0.3:0.9、1.2、1.5 ×14:3544 、 1、 ×5:15、20、25 ×200:600、800、1000 ×0.4:1.2、1.6、2.0 ×1341555: 、 、 ×6:18、24、30 ×0.8:2.4、3.2、4.0 (二)由公式22a m n =-,2b mn =,22 c m n =+(m n >)推导出的序列 1 2 3 4 5 6 … 2 3,4,5 3 6,8,10 5,12,13 4 8,15,17 12,16,20 7,24,2 5 5 10,24,2 6 20,21,29 16,30,34 9,40,41 6 12,35,37 24,32,40 27,36,45 20,48,52 11,60,61 7 14,48,50 25,45,53 40,42,58 33,56,65 24,70,74 13,84,85 … … … … … … … … 勾 股 数 n m

直角三角形----知识讲解(基础)

直角三角形----知识讲解(基础) 责编:杜少波 【学习目标】 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理解原命题与其逆命题, 原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利用勾股定理的 逆定理,由三边之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3. 能够熟练地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 )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 要点诠释: (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中的已知线段的长可以建 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222a c b =-,222b c a =-, ()2 22c a b ab =+-. (4)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222 x y z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 哥拉斯数),显然,以x y z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熟悉下列勾股数,对解题会很有帮助: ① 3、4、5; 5、12、13; 8、15、17; 7、24、25; 9、40、41…… ②如果a b c 、、是勾股数,当t 为正整数时,以at bt ct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 ③22 1 21n n n -+,,(1,n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④2222,21,221n n n n n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⑤2222,,2m n m n mn -+ (,m n m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 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图(1)中,所以.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会综合运用平面几何中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 2.会运用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 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 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 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③边角之间的关系: ,,, ,,. ④,h为斜边上的高. 要点诠释: (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值. (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 (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 要点二、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类型及解法 已知条件解法步骤 Rt△ABC 两 边两直角边(a,b) 由求∠A, ∠B=90°-∠A, 斜边,一直角边(如c,a) 由求∠A, ∠B=90°-∠A, 一边一直角边 和一锐角 锐角、邻边 (如∠A,b) ∠B=90°-∠A, ,

一 角 锐角、对边 (如∠A ,a) ∠B=90°-∠A , , 斜边、锐角(如c ,∠A) ∠B=90°-∠A , , 要点诠释: 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 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 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 (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 (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拓展: 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 (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 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 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 (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